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起步——以《项脊轩志》为例

合集下载

《项脊轩志》细读

《项脊轩志》细读

《项脊轩志》细读《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备受后人推崇的经典名篇。

归有光17岁时作《项脊轩志》前半部分,中举后作附记部分。

文中描写的皆为人之常情,人人可有,但要将这种感受准确细腻地表达出来却并非易事,归有光的可贵在于用“极淡之笔”抒写“极挚之情”。

正是作者的一往情深和不同流俗的叙述方法,才有了作品感人肺腑的审美效果。

预案管理子系统将对各级安全生产相关部门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进行采集、分类、备案、查询检索及打印,对预案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能够辅助生成应急预案。

预案管理子系统由预案收录模块、预案辅助编制模块、预案查询模块等组成,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首段写景,动静结合,明暗相衬,融情于景,令人沉醉。

作者将修葺前后的项脊轩进行对比,着重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书房,幽雅静谧。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时来啄食”来点染;夜晚更是静谧幽美,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用“斑驳”来描摹,再用“影动”来写徐来的清风,“珊珊可爱”更是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与惬意。

古朴清净的环境,触动着我们的记忆,亲近自然,放飞自由的灵魂,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浪漫的诗意。

后文叙事,多用细节,语言平淡,感情深沉含蓄。

生活在一个日渐衰落的家庭里,归有光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悲哀。

家族的分崩离析是归有光感到“亦多可悲”的原因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儒生,归有光神往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景象,然而创作此文时,家族分崩离析日益加剧。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预示着这个大家庭成员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隔阂,作者的哀叹感伤溢于言表。

鸡乱栖,犬乱吠,客人穿过厨房去吃饭,这一细节把家族的无序和败落已全部呈现出来,没有议论,只是平叙现状,但悲凉与无奈已在字里行间。

除了写景叙事,文章最打动人的还是作者对三位女性的深情追忆。

主线语言牢抓 拓展阅读备具——《项脊轩志》教学思考

主线语言牢抓 拓展阅读备具——《项脊轩志》教学思考

主线语言牢抓拓展阅读备具——《项脊轩志》教学思考作者:张忠森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20年第3期张忠森张忠森,浙江省江山中学教师。

《项脊轩志》是文言文中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切而细腻,让人读之为其动容。

明代黄宗羲说:“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

”清代林纾亦云:“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

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无论是怎样至真至切的情感,它一定是通过细腻的语言这一载体来传递。

因此,作为现在的我们来读它,也只能通过细读语言这一载体,透过语言来体悟情感。

作为语文教学,我们更应引导学生来抓语言这个本,细嚼文字,从而感受情感。

切不可越过语言进行教学,教成了非语文的东西。

一、浮于表面的情感体悟笔者看过一些课例,也听过一些老师上这篇课文,自己也上过多遍,但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抓情感这个点来教学。

抓情感肯定没有错,因为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抒情性极浓的散文。

但如果只抓情感而浮于文字之上,这情感的体悟是虚空的。

有老师直接上成情感体验课,先问学生感动不感动,然后进入到三位妇女对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说出先妣、大母和妻子对他的爱。

接下来就开始煽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想想母亲怎样爱我们,试图建立与文章的联系。

最后,写一段对母亲想说的话。

这样的课,只是空洞煽情,没有一点思维提升训练。

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有会发言的学生,他就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或看过的文章来讲,完全可以把书本弃置一旁。

即使不善发言的同学,几个词还是会说的。

而老师预设的课堂也只是需要这几个词而已,与作者的表达形式毫无关系,像是给学生喝了一碗鸡汤,当时感觉挺感动的,而实质上没有什么营养,甚至是一碗毒鸡汤。

还有,有的老师讲这课,前面一半内容,读书到轩中、诸父异爨的事,全然不顾,只让学生关注三个女人的事,如果是一节课,只抓住这些生活细节的叙事进行教学也未尝不可,但是老师并未深入到细节,只让学生说这三个女人对作者情感怎样。

言近旨远 细处见情——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言近旨远 细处见情——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49教学纵横言近旨远 细处见情——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张淑侠预习,对整篇课文已有所了解,在此前提下进行本课的学习。

1.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感受?生:“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分析:学生能在把握课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找出这一过渡句。

作为文章承上启下的句子,可喜之处在于修葺后的项脊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置身其间,“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不仅如此,周遭的环境也能给予作者极大的慰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这样一间“仅方丈”的小书屋成了归有光心灵的港湾,在这一方狭小的天地中,他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

然而接着,“亦多可悲”,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将笔锋一转,引出下文。

2. 可悲的事情有哪些?生:家道败落、追忆先母、怀念祖母、悼念亡妻。

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任务,阅读课文,注意区分层次,明确作者所记叙的事情和描写的人物。

二、精细研读文本1. 家道败落(1)作者通过哪几处细节表现出了家道败《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经典作品,作为高中课文被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诸多教材收录。

而《项脊轩志》之所以动人,就在于作者将深沉、含蓄的情感寓于生活点滴小事之中,以近乎浅显、直白的语言,通过对细节不甚经意地刻画一一显露出来。

正可谓:言近旨远、细处见情。

谈到散文,最容易想到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但《项脊轩志》条理非常明晰,以“多可喜,亦多可悲”为界,一别前后,结构清晰。

首段写个人书斋生活,自在满足;后续段落写家庭琐事、悲喜交加。

而后半部分更是文章情感至为浓烈的集中体现,也是本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细读的部分。

并且该部分记人、记事尤为出色,家道败落、追忆先母、怀念祖母、悼念亡妻,各处的细节描写一一串联起来,将深沉的情感层层不间断地翻涌上来,让我们与作者一道,透过这些生活琐事真切地体会到项脊轩中的悲喜之情。

纸短情长——谈《项脊轩志》的语言

纸短情长——谈《项脊轩志》的语言

本版编辑/·高中《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写的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文章不足八百字,却被誉为“明文第一”。

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深情。

文章从一间书斋写起。

首句交代书斋的前身:“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这间南阁子是什么情形呢?文中接着做了介绍:“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就是这样一间窄小、老旧、昏暗还漏雨的老屋,在归有光的修葺之下焕然一新。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如果说第一段前半部分的文字色彩是灰暗惨淡的,那么它的后半部分却是清新明快的!明亮的屋子里摆满了自己喜欢的筅房国玉(山西省平遥中学,山西晋中031100)纸短情长———谈《项脊轩志》的语言创作的冲动。

而琼珊的境况激起了他神圣的使命感,他觉得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能够对人的生命有用的,能够唤醒人的生命欲望的。

于是他有了创作的灵感,有了创作的激情。

和苏艾相比,同样是付出爱心,但贝尔曼对爱的理解更为深刻和透彻,他的爱里包含了智慧。

因为人生的阅历不同,智慧的深浅也不同。

经历了几十年人生坎坷的老贝尔曼,更加懂得琼珊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什么。

所以,最终是老贝尔曼而不是苏艾去画那片叶子。

2.老贝尔曼的人生简历整理。

年龄:六十多岁。

长相:丑陋。

性格:暴躁。

习惯:酗酒成性、邋遢。

经济状况:贫穷潦倒。

经济来源:给雇不起职业模特的青年艺术家当模特,挣几个小钱。

社会价值:自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艺术发展: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从简历中可以看出老贝尔曼的一生注定将是悲剧的一生。

老贝尔曼最后用自己的行动给了琼珊坚强的信念,拯救了琼珊的生命,这对老贝尔曼来说是他生命的涅槃。

“片言只语”觅深情——教学《项脊轩志》,提升情感素养

“片言只语”觅深情——教学《项脊轩志》,提升情感素养

“片言只语”觅深情——教学《项脊轩志》,提升情感素养摘要:本文谈及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现状,针对学生的语文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利用课堂中课文文字的魅力,将学生的情感、美育抽丝、脱颖而吸收,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感悟文言文教学对中职学生的素养增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文言文教学;情感与素养;学生现状;《项脊轩志》教学案例;学生于细节中凸显真情。

一、文言文与中职生的情感素养中等职业学校的个别学生对文化课是满不在乎的,更甚者嗤之以鼻。

在他们眼中,语文教学,常常被认为是识字教学,造句教学,高一些的层次就是欣赏教学,最后是作文写作教学。

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更遭某些学生的非论,认为学不学都不所谓,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无关。

其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们读书写字,更重要的是还要提高他们的内在修养,使他们在今后不光是一个能适应工作的社会成员,更是一个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高尚的人,而情感与素养正是他们的必备能力之一。

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特别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情感与素养更为重要。

作为一名中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生,情感教育与素养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想立足于社会,技能与情商或素养尤为重要。

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考量的问题,如何将学生的或奖鄙弃的文言文教学重新赋予它新的激情与魅力,让文言文教学在中职学生的情感、美育、素养提升中彰显其独到的作用,为中职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储备好充足的精神食粮。

二、《项脊轩志》——平凡而经典的情感美“片言只语”觅深情,今天我们从《项脊轩志》中寻觅几种寻常但是又特别感人的情感,从中可以改变文言散文在中职学生心中的枯燥乏味的印象,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加强学生的美育培养和素养提升。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情感真切,于细节中见深情,我给这篇文章所定的学习目标有两个:1、能体悟作者的情感,学习取材于平凡生活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日常琐事表现情感的方法.其中体悟情感、再通过细节描写方法培养情感以及学生素质修养是重点。

《项脊轩志》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项脊轩志》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项脊轩志》对写作教学的启示【摘要】《项脊轩志》是唐代文学家苏轼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其中融合了诗、文、字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教学写作中,我们可以从《项脊轩志》中汲取许多启示。

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在传统经典中学习历代文人的优秀作品,能够扩展视野,提升写作水平。

其次是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和理解能力,从文字中感受情感、理解文学之美。

再者是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细腻的描写和真情流露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打动人心。

要尊重自己的创作灵感,勇于表达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情感。

最后是学会用文字表达内心真实感受,通过文字传递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写作教学启示都可以从《项脊轩志》中找到,帮助写作者们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表达更加真实和深刻的内心感受。

【关键词】传统文学经典、敏感、理解能力、细节描写、情感表达、创作灵感、文字表达、真实感受、项脊轩志、写作教学、启示。

1. 引言1.1 《项脊轩志》对写作教学的启示《项脊轩志》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经典散文之一,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湛的文字表达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作品中,袁枚以项脊之间的小阁为背景,通过对小事物的描写和思考,表现出对人生、人情、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对于写作教学来说,《项脊轩志》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深入研读和理解这部文学经典,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写作技巧和创作灵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情感、思考的启示录。

通过学习和领悟《项脊轩志》,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让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志》,感受袁枚的文字之美,领悟写作的真谛。

2. 正文2.1 了解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要性了解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对于写作教学具有深远的启示。

《项脊轩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其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传统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项脊轩志》读写结合例案

《项脊轩志》读写结合例案

《项脊轩志》是一篇情文并茂的千古美文,要鉴赏它,必须从诵读开始,“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有读透、读深,通其义,晓其情,品其韵,参悟其中,才能借鉴运用到写作上来。

诵读――入乎其内,解读文本之本。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习惯。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由于离我们年代久远,有的古奥难涩,由此感悟文言文必须从诵读开始。

一读正其音。

一读要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谈到古文诵读,清代古文家曾国藩体会深长:“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中体会节奏感。

再读通其义。

再读则要充分借助课本注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同桌为单位,边读边译,实词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逐一落实,完成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三读晓其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项脊轩志》是一篇以情感人的美文:祖孙相惜情、母儿相爱情、夫妻恩爱到生死两隔的相思情、家族由盛到衰的悲苦情……以喜写悲,以悲写爱,以爱写憾,层层延展,一往情深。

各种情态都蕴藏于文本的情景、对话之中,通过诵读,将情感孕育于声音之中,触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由此三读要品读、精读,尤其要富有诗意地读描写项脊轩周围环境及在轩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文字,揣摩作者怡然读书的快乐情态;意味深长地读文中“吾”与“老妪”、“吾”与“祖母”对话部分,人物的感怀之痛溢于言外,感人泪下;缅怀伤感地读悼念亡妻的文字,读出以乐景写哀情的惆怅;“庭有枇杷树”一段,要读出“物是人非”无限绵长的思念和悲愁。

四读品其韵。

曾国藩认为古文“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四读切要涵咏,细嚼慢咽,例如归有光在庭院旁种植“兰”“桂树”“竹子”,其中的情韵可以借助“花中四君子”的品性来解读,亦可以链接屈原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清代学者彭元瑞的自题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以及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名句来对比纵横解读,从字里行间可读出归有光心地高洁,立志以发奋读书,成就功名来光复归氏家族的宏伟心愿。

论《项脊轩志》的语言艺术

论《项脊轩志》的语言艺术

论《项脊轩志》的语言艺术
《项脊轩志》是中国南朝宋代思想家谢灵运的一部史学巨著,其篇幅和语言都难以言表,其中更体现出了作者充满激情的文学艺术。

作者善于激动,用大量极为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以流畅充满活力的句式,表达出其对人文社会及精神生活的联想、旁征博引,营构出大量艺术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作者也巧妙地用思虑、比拟的方式将自身的思想表达出来,使读者对人类的本性感到共鸣,也使《项脊轩志》成为一部独树一帜的杰作。

从语言调性及文学艺术上来看,《项脊轩志》是宋代古典文学的一本珍贵著作,谢灵运用精细精彩的语言艺术,描述出一个野心满怀及拨开乌云觅晴的人文社会,而且还将众多抒情元素融入进去,彰显出作者庄严安定的情感世界,展示出对孤立、自由、宽厚的理想的执着。

由此可见,《项脊轩志》的文学艺术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意蕴。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至情言语即无声 读归有光《项脊轩志》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至情言语即无声 读归有光《项脊轩志》

至情言语即无声——读归有光《项脊轩志》归有光是明代的著名散文家.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很多,却别具一格.他很少写什么重大题材,也不抒发什么豪情壮志,更不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冷僻的典故,丝毫没有矫揉妆束、雕章琢句之态.一般地说,他只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素材,用平易、朴实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抒写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物身上的深挚感情,哪怕只有寥寥数笔,也都是至情言语,沁人心脾。

王锡爵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可谓知音.如果说宋代词人中可以分为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等)和婉约派(如秦少游、欧阳修等),那么在散文创作中,归有光似乎也可以归入“婉约”一派的.《项脊轩志》全文不到八百字.开头只描写了项脊轩这座阁子的清幽、静谧而又有点萧瑟、荒凉的环境,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婉的心情。

接着通过老妪回忆作者的童年往事,追述作者早已辞世的母亲和祖母对他的关切和期望,虽然只有几句话,几个小动作,却情深意切,娓娓动人。

作者对于自己的怀旧心情,只用了两句话来描写:“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我们读到这里,也禁不住“心有戚戚焉”,产生了共鸣.因为像这样的童年往事,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已往的岁月,总会给我们留下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的印象,一经别人提起,就历历如在眼前,让我们重温心弦上的旧梦。

这些旧梦,有时是那么美好,有时是那么惆怅,有时又是那么辛酸.《项脊轩志》最后的一节是作者悼念他的亡妻的,只有一百多字,所记述的也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

但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却引起读者“人亡物存”的深沉感喟,正因为说得平淡,更显得凄凉,令人掉泪,使人心酸。

散文可以叙事,可以写景,可以刻画人物……但如果要它们打动读者的心,就总归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这样,他的另外两篇名作《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是这样。

语文轩——归有光《项脊轩志》细读

语文轩——归有光《项脊轩志》细读

语文轩——归有光《项脊轩志》细读清人王拯在《项脊轩记》(《项脊轩志》或称《项脊轩记》)后有一段记载:“往时上元梅先生在京师,与邵舍人懿辰辈过从,论文最欢,而皆嗜熙甫文。

梅先生尝谓舍人曰:君等嗜熙甫文,孰最高,而余与邵所举辄符,声应如响,盖《项脊轩记》也。

乃大笑。

”[1]清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可以说凡对归有光其人稍有了解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项脊轩志》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归有光的欣赏就是建立在这么一篇《项脊轩志》上。

建国以来的归有光研究,相当薄弱,但关于《项脊轩志》的赏析文章却比比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项脊轩志》具有如此永久的魅力,总能打动它的阅读对象呢?如同归有光其他“事关天属”的文章一样,《项脊轩志》的取材对象是一些极平常的家庭琐事,但这些琐事,大都是最能引发作者失落感的事件。

生活在一个日益衰落的家庭里,从小失去母亲,作者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悲哀。

《项脊轩志》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这种悲哀。

家族的败落离析是归有光内心痛苦的来源之一。

归有光是很具有家族观念的人,他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他祖父的高祖,死前留有遗训:“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

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

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

”[ 2 ]归有光对此是颇为神往的。

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因遗训的存在而延续下来,“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

平时呼召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辄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 ,以易荐新之品者。

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 3 ]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族变化,“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项脊轩志》文本分析

《项脊轩志》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项脊轩志》是一篇著名的记叙性抒情散文。

作者围绕一间十分狭小,仅“可容一人居” 的“百年老屋” ,牵出一家三代的人和事,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和离析,抒写了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和祖孙三代人的骨肉深情。

文笔疏淡而情韵绵远,不愧为归氏的压卷之作。

全篇共六段文字,可分为“正文”和“后记”两部分。

前四段“正文”写于作者18 岁时。

后二段为“后记”补叙了“正文”写成后十余年间的事。

“正文”和“后记”虽写作的年代相隔久远,但思想情感却一脉相承,文气贯通,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首段与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突出写修葺后环境的幽静美好,抒写了作者的读书生活和情志。

起笔便写轩的来历—“旧南阁子也” 。

接着便写轩的特点:小——“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暗——“日过午已昏” ,似乎是不堪入居,但作者对它都很有感情,还是“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

这样简洁的叙述,作者已把家道败落的情况初步传达给了读者。

接着,作者叙写对轩周围的环境美化:“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使轩有了新境界、新气象。

至此,作者以婉曲之笔墨,将笼罩全篇的这份感情暂作延宕,“为赋新词”且说喜:屋虽破小上不漏,借着垣墙偷头光,兰桂竹木添情趣,小小天地任品赏。

品赏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品赏那“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人与自然的恬美和谐,品赏那“明月半墙,桂影婆娑的”“珊珊可爱”,……悠然自得,其乐无穷。

句句景语皆情语,使主观世界和客观环境互相融合,写全了主人公安贫乐道的情怀,使人不能不想起“一瓢饮,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而自己“不改其乐”的颜回。

这样写,用意还在于映带下文,更好地写悲。

二、三、四段是“正文”写悲的主体文字。

二段是承上起下,“多可喜”,是收束上文;“亦多可悲”是开启下文,它统摄之事:叙伯父的分家,一大家庭分崩离析、破败衰落,这是一大可悲之事;老妪的深情回忆和指点,勾引起“我”对早逝的母亲的追忆,这是二大可悲之事;“瞻顾遗迹” ,先大母对自己的爱抚、教读和殷切希望仍历历在目,“如在昨日” ,此是三大可悲之事。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项脊轩志》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散文,由东晋作者陆机所作。

全文以描写作者耕读之乐、与君子交朋友为主要内容,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感,展现了东晋文人的风貌和生活境况,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情趣的叙事文。

文章的开头便是对“项脊轩”的描写:“东篱下耳挂其椊,南阳觉之曰此何木也?其叶蓮之颠然,而叶冬坚若丹,采之不绝手。

”这一片段以描写自然景色开篇,生动地刻画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神奇。

这种写景手法,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

而且,这样的描写不仅仅是客观的,更有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随后,文章转入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状态:“度独立而喜好,心在安而敏慕,亲近邻送以璞笔笺,求嘉木而止耕。

”这一片段揭示了作者在“项脊轩”生活的情景,表现出了他的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质朴宁静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

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为珍贵,而且给今人以启迪。

文章接着描述了作者对耕读生活的热爱,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的愉悦:“于是推几就书,区区窥临,以陶陶子之串鹊为戏。

”这一段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情趣。

作者追求淡泊寡欲的生活方式,以勤学苦读之快乐。

与此作者与朋友一同欣赏书籍,互相启发,交游而乐,衬托出耕读生活的美好与情趣。

再往后,文章以交友为主题:“南阳何仲宣字子蒿,休之东城。

是岁与之游梨园。

”作者通过对与朋友何仲宣的友情描写,表达了对志同道合朋友的珍视和尊敬。

朋友之间互相陶冶,相互交流,不仅仅能够取长补短,还能够共同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这样的交友观念,也正是当时文人的交际内涵和社交伦理的延伸。

整篇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陆机对自然美、对耕读生活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陆机通过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优美的文笔,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淡泊雅正的人生画卷。

文章也贴近生活、真诚感人,给我们当代人以启迪,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也能体味到那份恬静淡泊之美。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家中项脊轩的经历和感受。

本文以其细腻的描写、深情的笔触,展现出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爱情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在描写中流露出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项脊轩是作者家中的一处住所,作者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也有着许多难忘的经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的描写,展现出了对家庭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祖母、母亲和妻儿,表达了自己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思念。

同时,作者也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经年在中年,回忆过去,感慨万千。

除了对家庭的思念和怀念,作者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认识。

作者认为,友情和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位好友,两人曾经一同读书、游玩,相互扶持,互相帮助。

这篇文章中的友谊,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情的赞美。

《项脊轩志》是一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的散文,通过对项脊轩的描写,展现出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爱情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在描写中流露出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这篇文章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拓展:1. 《项脊轩志》中的情感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通过对情感的细节描写,展现出了自己对家庭、亲情和爱情的真挚情感。

例如,作者在文章中写下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儿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同时,作者也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认识,展现出了自己对友情和爱情的真挚情感。

2. 《项脊轩志》中的描写不仅展现出了作者的情感,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和珍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的描写,展现出了对家庭的温暖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3. 《项脊轩志》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经年在中年。

以淡笔写深情——《项脊轩志》抒情手法赏析

以淡笔写深情——《项脊轩志》抒情手法赏析

以淡笔写深情——《项脊轩志》抒情手法赏析《项脊轩志》以作者的自述口吻记述了自己在祖母病故之后,接受慈爱的母亲要求她在这所院子里居住的事实,并借助对主人公几件生活琐事的描写,细腻深刻地表达了自己怀念祖母,哀悼亲人,怀旧思往等复杂感情。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这篇散文。

第一层“抒情”的直接,不露痕迹。

文章开头直截了当地交代:“余自束发受书,勤苦力学,凡所宜有之书,无所不读。

幼时即嗜学。

祖母命以孙自待,……”这是叙事部分,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和写作缘由,表现出母亲望孙成龙的殷切期望。

而后作者用充满感情色彩的笔墨将母亲关于读书和习字两方面的嘱咐加以概括、凝练,着重突出母亲希望儿子“绳矩女子”的特殊教育目的,这种直接抒情显得真挚而亲切,从而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激起读者的共鸣。

第二层“抒情”的间接,委婉含蓄。

作者除了直接抒情之外,还用了很大篇幅来铺陈描写,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深情厚意,这种间接抒情虽然少了一些热烈和激动,却比较含蓄,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如,说祖母去世时作者“诸兄皆适在外,余弟妹二人,又婴疾病”,然而“敛不及.晨”,似乎太早了;但仔细一想,祖母在弥留之际还惦记着作者兄妹的健康和平安,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够亲眼看到自己身上披麻戴孝的时候,一家人也团聚在一起,显然这又不太符合常情。

这里没有正面写作者哭灵的场面,却通过委婉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的悲痛心情,使读者从中领会作者深厚的感情。

第三层“抒情”的含蓄,深沉真挚。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散文家在文学创作上都有其各自的风格。

曹丕擅长“风力”,王羲之的书法讲究“筋骨”,欧阳修崇尚“神韵”,苏轼讲究“意态”,范成大追求“情趣”,李商隐则讲究“词采”。

而本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在叙事之中蕴含抒情,在浓重的抒情中又融入叙事,即以“理性的叙事”、“含蓄的抒情”为主。

全文不着一个抒情字,但却有饱满的抒情。

可谓“惜墨如金”而“情丝万缕”。

这样的抒情不仅体现在字里行间,也体现在文章题目上,因此题目就更耐人寻味了。

项脊轩志利用细节 语言 动作 心理描写等手法写一个片段 谈谈

项脊轩志利用细节 语言 动作 心理描写等手法写一个片段 谈谈

项脊轩志利用细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写一个片段谈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项脊轩志》一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文章结尾有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现有资料大多将其译为“院中有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

这句话的译文中不能明确是谁亲手种植的枇杷树。

查阅资料,有“归有光种的”或“妻子种的”两种解释。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寻后认为,亲手种植枇杷树的是归有光的妻子,而非归有光。

一、从断句上翔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似乎省略了主语。

如果我们断句为“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那么这句话的主语是很明确的,显然枇杷树是其妻子种植的。

或许有人说断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不是也能说得通吗?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记述“我”的言行时,都是用“余”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不应该单单在此改用“吾”。

否则叙述就与全文不一致,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吾妻”。

二、从文章内容上判断家道中落。

八岁丧母,肩负重任,读书轩中,这些对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可谓身世悲苦,生活沉重。

妻子魏氏时常来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些“捣乱”的行为对于归有光来说,无疑是一种轻松与甜蜜。

虽然后来归有光的第二位妻子去世后,他也写了一篇文章《世美堂后记》,以怀念王氏的勤谨、孝敬、贤惠。

但是魏氏栽种枇杷树时的美丽身姿、音容笑貌以及那个年龄特有的美好情感已经定格,无可替代。

当再看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者怎能不无限思念、无限感伤?正所谓睹物思人,这“物”一定与人有关才能触及作者情感,此树正因为是妻子亲手种植的,这“移情与物”说来才更为合理。

三、从文章运用的创作手法上判断归有光善于用细节描写的手段来刻画人物,这一点是读者公认的。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这句话处在补记部分,作者以此作结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

怀念母亲“扣扉问食”时的温婉与慈爱:怀念祖母“执笏勉励”时的关切与怜爱;怀念妻子“手植枇杷”时的甜蜜与恩爱。

咬文嚼字细探究 一字一词总关情--以《项脊轩志》片段为例

咬文嚼字细探究 一字一词总关情--以《项脊轩志》片段为例

专论平台·教法新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今天重温这一朴素的论断,对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不无裨益。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怎样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又怎样凭这个例子使我们的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品味语言和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

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就要侧重学习文本中关键语句,这也是我们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的有效手段。

下面试以归有光《项脊轩志》片段略述一二。

试看文中这三句话:“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三句话,分别写对三位亲人的怀念,但表达很不一样。

前两句都写到哭,第三句能否直接也写哭,又如何写哭?前两句同样是写“哭”,一为“泣”,一曰“号”,其间有什么区别?二者可否调换?可否皆以“哭”代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此处“咬一咬”“嚼一嚼”。

泣,“无声出涕曰泣。

从水,立声。

去急切”(《说文解字》)。

我们不妨再细细想:无声是怎样一种状态?作者为什么不放声哭?悲到极处,当然是放声大哭呀?为什么要忍住声音?如果说“泣”是无声,那么“号”就是“有声”了。

“号,呼也。

”(《尔雅》)“号,痛声也。

”(《说文解字》)“以哭有言者为号”。

(《颜氏家训·礼》)为什么作者这里要发声而哭?难道此时之哭比上之所说更加悲苦么?同样是悲痛而哭,作者选用“泣”和“号”,这两个词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又有什么不可言说的意味?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我们要探究的就是文字里面深藏的“情”。

我们先来看看“泣”的语境。

毫无疑问,这里写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但我们必须知道作者母亲去世时,归有光年仅八岁,他在《先妣事略》中曾这样写到:“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随着年岁渐长懂事,有关母亲之事还是从“先大母婢”那里陆续得知,因此他对母亲的印象甚至可能是模糊的。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项脊轩志》是清乾隆年间的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部随笔小品,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这部作品以作者家乡的一座小楼“项脊轩”为背景,通过作者对这座小楼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文将从《项脊轩志》细节赏读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作品中一些精彩细节的解读,来探讨袁枚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魅力。

我们可以从《项脊轩志》中的文字描写入手,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

袁枚的文字清新明快,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细节的观察。

在他笔下,一株虬枝盘盘的老桑树,一个白色的小石榴,一只斑驳的桌子,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例如在《项脊轩志》中,袁枚有这样的描述:“老桑树高且大,皆虬枝盘盘,所谓几分势甚几分顽惘,变状若耆耋。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景物的形象,更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情感。

在袁枚的笔下,普通的物品成了富有情感的艺术形象,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细节的观察,正是《项脊轩志》的魅力所在。

《项脊轩志》中的文字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多的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在这部作品中,袁枚虽然只是对自家小楼及其周围景物进行了描写,但是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例如在《项脊轩志》中,袁枚有这样的描述:“吾家之楼,至如屋赵之清谈晨酣。

”作者把自己的小楼比作屋赵的清谈之地,表达了对生活中平淡日子的热爱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他笔下,屋前的小石榴、老桑树、斑驳的桌子,无一不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项脊轩志》中的文字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袁枚在作品中反复地提及自己的家乡,描述了家乡的山水风物、风俗人情,并融入了对家乡的情感和眷恋。

在他笔下,家乡成了一个美丽而真实的存在,这种深情的文字描写也让作品充满了亲切感和温馨感。

在《项脊轩志》中,袁枚有这样的描述:“佳人形影已远,青阳日色依然。

满园春色留不住,日日销磨,伏驱白驹,朱紫远送。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

《项脊轩志》细节赏读《项脊轩志》是唐代宰相韩愈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录了他建筑的一间小楼“项脊轩”的历史背景和周围环境,这篇散文描写精细,细节丰富,非常值得细读领悟。

首先,文章开始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昔岁末,京师有狂士,视钱如粪土。

”从开头就给人一个美好的开端,同时第一句就点明了小楼的主人“狂士”的特点。

其次,文章中的描写具体细腻。

描写小楼时,“轩之南,方丈余,稍阶盈虚,为下之都。

”“轩之东南,冈回曲折,依阿而建。

”此时读者可以非常清晰的想象出小楼所在的环境,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这种具体而又精细的描写非常重要。

再次,文章中有很多细节的描写。

如“窗户开牖,凉风阵阵而入,轻襟竞逸而舒。

”把凉风具象化、搭配“轻襟”这一形容词,使气氛恬静、清新、舒适,让读者也感受到“轩”的清新宜人。

还有“闲阶上,檐牙互雕,角枕参差。

”这一句,用了“互雕”“参差”的美学用语,赋予建筑品貌更多的审美价值。

此外,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话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同时使用了排比与反问,“岂其若此之难,九成九而存乎其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得大谔,非一日之功也。

”最后,整篇文章以“轩”为主线,表达了“狂士”的精神,让读者回味无穷。

文章以“轩侧耸壁,云深锁远岫,自带西风,寄泊东篱”为结尾,洋溢出荒凉孤寂的美感,使读者感觉到“轩”的生命力和历史感。

总之,“项脊轩志”铺陈细致,描写精妙,穿插哲理性思考,从建筑形态,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特质等多个层面都有深入的探讨,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也是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仔细品读与传承。

211103414_创设情境助推文本细读——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211103414_创设情境助推文本细读——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教学创新味作者的情志,以此探究文本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主题。

《高度参与的课堂:提升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一书曾说:“激发性情境兴趣意味着吸引学生的专注力;维持性情境兴趣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学生的兴趣。

”为让学生高度参与文章情志的解读,笔者根据《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配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逐步推进文本细读任务,进而让学生从“一时兴起”到“专注投入”地阅读,深入品味作者含而不露的情志,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创设“特写镜头”情境,抚触文章的悲喜文脉第二课时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笔者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归有光在项脊轩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请在文中找出高度概括其生活感受的一句。

”学生马上就找到“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承上启下且凝聚作者思想情感的文脉。

在之前两届学生的教学中,笔者直接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可喜或可悲的细节描写。

学习任务简单、明确,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找到一两处细节描写后,往往就没有耐心继续探究和分析其他的细节描写,使文本细读浅尝辄止。

在第二个环节,笔者创设“拍摄特写镜头”的情境,让学生探寻悲喜文脉的细节体现。

摄影中的“特写”拍摄手法,通过放大局部镜头来增强艺术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与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是异曲同工的,“特写镜头”是放大的拍摄艺术,而文学上的细节描写重在细腻刻画,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也同样是一种放大的艺术。

因此,在本教学环节中,笔者以学生对摄影的兴趣为契机,创设了“拍摄特写镜头”的情境来探究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

为了提高细读文本的效率,笔者将八大学习小组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拍摄可喜、可悲的特写镜头,然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经过细读文本,找到了项脊轩“室始洞然”“杂植兰桂竹木”“栏楯增胜”“偃仰啸歌”等高雅宜居的可喜镜头,“娘以指叩门扉”“大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枇杷树”等温暖亲情的可喜镜头。

而可悲镜头,学生找到的是“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小门墙”“东犬西吠”“门”“枇杷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起步——以《项脊轩志》为例-中学
语文论文
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起步——以《项脊轩志》为例
葛燕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

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字字深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这番深情,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当立足于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起步,从以下若干方面引导学生细读《项脊轩志》。

一、品味环境描写语言
文章第一段中,“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用“寂寂”描写“庭阶”,便使白天的整个环境变得异常寂静。

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主人,不仅“时来啄食”,而且“人至不去”。

一个“时”再次证实了“小鸟”的“主人翁”姿态,频频光顾,毫无怯意。

如果“啄食”还是出于“鸟为食亡”的天性,那么“当仁不让”于人,居然如此大胆,则多少有悖于为“鸟”之道啊。

借助“特写镜头”,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这种人鸟相亲的和谐关系与宁静、清幽的环境表现得生动、真切,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和诗美意境。

“三五之夜”的“夜”是时间的定格,“明月半墙”之“月”系色调的设定,圆月朗照之下,“斑驳”的应该不只是“桂影”,而作者“兴之所至”的审美选择或许就是“桂影”,“影”随“风”动,摇曳多姿,“移”和“动”两个动词介入,“静景”被激活为“动画”,呈现出另一种优美意境。

“珊珊可爱”传达了作者自己对描写景物的审美感受,“珊珊”是桂影摇动的样子,而“可爱”则揭示了
审美“内化”过程——由美景唤起美感,再由美感转化为情感,带给读者的不仅仅单纯的审美愉悦,也是一种怡情悦性的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

笔者以为,文本细读途径和方法固然很多,而基本要义就在于引导学生以“语言”品味为重要方式和手段,感受文本(语言)之意之美之要旨。

《项脊轩志》环境描写的语言可以进行“细读”和品味,其他文本(包括不少非文学类文本)也完全可以“如法炮制”。

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能坚守语言这个“核心”,不至于喧宾夺主或本末倒置。

二、品味细节描写语言
《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立足于日常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因而笔者引导学生着重品味“诸父异爨”的片段:“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为真正“进入”文本,我设计了若干问题“细化”品读内容,以激发学生思考:①“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的小门墙“为何“多”又“往往”?②“东犬西吠”吠的是谁?
③“客”为何“逾庖而宴”?④庭中的“篱”为何要改为“墙”?⑤“鸡栖于厅”又反映了什么生活现状?
同学们以“语言品味”为出发点,经过几番讨论和交流,在不同解读的激烈碰撞和不断磨合后,透过“细节”深入内里,对蕴含在这些生活细节之下的作者生存现状和作者当时的内心之悲达成共识——“多”与“往往”,形象地呈现出大家庭“四分五裂”的状况;而由“篱”改为“墙”,也不只是一种栅栏的加固,而是意味着长久性的隔离。

因为“篱”通常是临时性,非正式的,而“墙”则不同,不仅留存年代可以更加久远,而且往往也表明了建造人的决绝态度。

可见,这些极其普通的语言表述,表面上说的是叔伯之间各自为家,隐喻的则是彼此关
系越来越疏远,昔日曾经朝夕相处其乐融融的血缘亲情被“往往而是”的“小门墙”隔断和割裂,支离破碎,成为“如烟往事”和日益淡漠的酸涩记忆,而亲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也是渐行渐远。

再看“东犬西吠”,原本都是亲密和睦的自家人,“犬”本不该“吠”,而今已经在一声声犬“吠”中“骨肉为行路”;“客逾庖而宴”这种格局被疏离的情感而“改写”的乱象更是一种伤痛与悲凉。

“鸡栖于厅”,又以“特写镜头”表现了家庭之衰落、体面之不存、空间之逼仄和心情之尴尬。

尽管作者只是以淡淡的笔墨,勾勒“门墙”的变化与“鸡栖于厅”等生活细节,却让人难以忘怀。

原因就在于这些描写语言着眼于日常生活,不事雕琢,选择了“门墙”等颇具特征的事物,蕴含了丰富的感情,能唤醒读者相似的回忆,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细细品味这些语言,发掘语言神韵,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的精粹之处,按住了“文脉”,浓郁了语文味。

三、品味形象描写语言
《项脊轩志》不仅写了大家族分崩离析的生活场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

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感受母亲、祖母、妻子三人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

先看母亲。

归有光自幼丧母,对母亲的印象自然不怎么清晰。

故只能通过先大母婢的述说来呈现。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段只有72个字的描写,我引导学生重点关注:①“妪每谓余曰”中“每”如何理解?②“儿寒乎?欲食乎?”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感?③“余泣,妪亦泣”可以改为“余与妪皆泣”吗?
学生思考探讨后明白:①“妪每谓余曰”的“每”表达出她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至真至深。

②“儿寒乎?欲食乎?”“食”乃生命之重,“衣”为生存之需,一冷一饿,虽非常通俗,却十分经典,写出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以及歉疚,还有担忧孩子冷着饿着的真实心理。

倘再结合“先妣抚之甚厚”加以点拨,就可以品味和分析“母亲”的形象:一位慈爱贤德的妇人。

由此不难理解,作者怀念母亲时“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的真挚情感。

③“余泣,妪亦泣”看似“泣”的简单重复,其实不然,跟“余与妪皆泣”表达效果不同。

“泣”是小声地哭,不但符合文中再现的“回忆性”场景和人物的情绪宣泄分寸,“余”因心酸而“泣”,“妪”因“余泣”而“泣”,虽然两人皆“泣”,而“泣”的原因和悲伤程度并不等同。

语文教学中的细读和品味,有时候就应当体现这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深究和辨析。

再看祖母。

与母亲相比,祖母的形象更生动,感情也更深厚。

对祖母的刻画,都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细读”要求,我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了两个动作——“以手阖门”和“顷之,持一象笏至”进行品味。

前一个动作描写,主要让学生作比较品味:母亲过来时是“以指叩门扉”,祖母离去时是“以手阖门”,这个“阖”字,可以品读出什么?回归文本“当下”可知,一个“阖”字,写尽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心,担心轩外人来人往的走动声影响到孙儿安心读书,或是怕孙儿着凉受寒,所以关门。

后一个动作,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品味:老太太挪动三寸金莲,轻轻移步来到书斋持笏而赠的情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象笏”,古代做官的标志,“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并非随便之物,实乃传家珍宝,老太太珍藏多年,现在拿出来送给孙子,体现出老太太对孙子的偏爱,更寄寓了对孙子乃至整体家族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
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

“成”之“可待”,笏“当用之”,似乎没有豪言壮语,却是期望殷殷。

作者深知自己肩负责任之重大,所以“瞻顾遗迹”,便“长号不自禁”。

为母亲早逝而悲,用了一个“泣”字,写祖母对自己的期待,则用了“长号”且“不自禁”,悲情加深,自不待言。

后看亡妻。

《项脊轩志》的两段“补记”,记述了作者与妻子的共同生活及对亡妻的深情眷恋。

这些正是“细读”大展身手的“节点”。

于是笔者先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品味人物言行描写来概括作者妻子的形象:“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一个“时”字将“至轩中”这个动作常态化了,而“问古事”和“学书”似乎是对妻子“时至轩中”的合理解说,似乎又是“夫唱妻随”般柔情蜜意的如实写照。

就这么平平淡淡两件事,既刻画出聪慧好学、知书识理的少妇形象,又写出夫妻二人共聚轩中、卿卿我我的幸福和甜蜜。

妻子归宁回来后,转述小妹关于“南阁子”的疑问,属于“生活小插曲”,表明夫妻之间可谓无话不谈,无事不说,亲密无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者与妻子的相亲相爱,情意浓浓。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品读来体悟作者中年丧妻之恸,我请同学们边细读边思考:忆母亲时用“泣”,忆祖母事为“长号”,追忆亡妻却不“泣”也不“号”,该作何解释呢?作者说“吾妻死,室坏不修”,真可谓“祸不单行”,爱妻撒手人寰给作者的打击已经足够沉重,而项脊轩也老朽破败,令作者欲哭无泪,痛苦不堪。

“室坏不修”四个字既写出了家境的清贫,也表达了作者的心灰意冷,百无聊赖。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几句,似乎不免突兀,其实是作者移情于树,将悲伤之情寄寓枇杷树,以树写人,一番深情尽在树中。

《项脊轩志》不用过多的直接抒情,而是借助日常生活细节寄托和抒发作者的感
情,这种艺术手法留给读者巨大的阅读“空白”,需要细细品味咀嚼相关语言,方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体味和发现淡语之中的深情,俗言之中的精妙。

现代诠释学理论告诉我们,以“阅读”方式参与文本的二度创作,是读者的一种阅读使命。

语文教师倘能预先做足功课,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咀嚼语言时,激发学生参与二度创作,与作者、作品形成思维交锋和情感互动,有利于更加深入而准确地解读作品的思想内涵。

当然,语文教学倡导的“文本细读”需要从“语言品味”起步,却不能止步于“语言品味”。

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必不可少,但切不可为“品味”而品味,而必须以语言为立足点和生发点,并通过语言品味进一步解读各种观点、主题、知识、艺术、情感、思想和文化等,从而踏踏实实、不折不扣地将“真语文”教学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学勉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