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源自生活中的真实经验,她结合生活当中自己母亲的经历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这两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疯狂偏执的母亲形象,而强大的生活外力与其自身的因素致使这位母亲对孩子表现的爱有别于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这种爱疯狂,偏执,极端化,“丧失”了母性。
【关键词】杜拉斯;“丧失”母性;母亲形象
20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凭借《情人》为中国读者熟悉,而当《情人》中那个深情的法国女孩被人们竞相关注的时候,另外一部作品《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一个让杜拉斯终身难忘的形象——母亲则被忽略了。杜拉斯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这两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特殊的母亲形象,母亲的形象贯穿着她的作品的始终。杜拉斯认为作家的使命是倾诉灵魂的声音,而她把她自己赋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融进文学创作当中,把对母亲复杂的情感绘进了这个母亲形象的塑造中,这也是杜拉斯笔下的“母亲”的特别之处。
“母性”是文学领域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人类文化的背景当中自古以来都以一种神圣的面孔出现。传统文化中,母性就象征着高尚伟大、奉献牺牲、善良慈爱,但是杜拉斯在《来自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中塑造的母亲形象则颠覆了母性这一神圣与伟大的品质,她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展示了母性丑陋的一面,把母性的“恶”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虽然有悖于人们传统的欣赏与审美习惯,认为这是“丧失”了母性的母亲,但是这样的人性母亲更贴近现实,有着更高的文化价值,我们不应回避而应该正面审视它。
一、杜拉斯与母亲
杜拉斯于1914年出生在越南的西贡,并在这个地方生活到十八岁。她在回忆童年时这样写道:“它(指童年)太痛苦了。我完全处于黑暗之中。我在一生中漂
泊不定,对自己说:‘我没有故乡’。”杜拉斯的父母在当时的法国政府的“到殖民地发财”的号召之下到了越南,没想到最终没有发财,却陷入了穷困潦倒。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这个家庭便沦落到殖民者的最底层。从杜拉斯的内心深处来说,她对母亲是爱恨交加的,父亲的过早逝世,母亲身兼两职的角色,使得杜拉斯把对家庭的爱同时集中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而生活的压迫导致了母亲的偏执与倔强以至趋于疯狂,她偏爱甚至是纵容长子,尽管杜拉斯很优秀,但是她没有得到母亲的重视与疼爱,还经常被母亲与大哥毒打,因而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恶化与扭曲。因为尽管她‚一直在等待,无望地等待,等待母亲如春风的手抚摩她的秀发,但母亲的眼光越过她的头顶,只有大哥,永远的大哥。‛[1]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唤到母亲对她的疼爱,甚至在母亲临死前,她只把大哥一个人叫去,今天,他们两人合葬在一起,在墓穴当中只有母亲与大哥的位置,这就不能不减弱了杜拉斯对母亲的爱,因此,失落、绝望和疯狂的伤痛成为他母亲留给她一生的遗产。尽管如此,在文学方面杜拉斯仍然认为她的母亲具有大人物的所有品质,这是任何作家的母亲所不及的。
《杜拉斯传》的作者克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这样说到:‚作品和生活是一种奇遇的两张面孔,在奇遇中,生活认可作品,作品也可认可生活。‛[2]的确,人们承认作家的人生经验对其创作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杜拉斯与母亲的斗争我们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苏珊与其母的斗争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部作品当中,杜拉斯把他们一家在越南西贡生活的点滴清楚地跃然于纸上,在苏珊与其母的纠结中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到杜拉斯对母亲又爱又恨的感情。苏珊一直在寻求逃脱母亲的机会,而诺先生的出现所产生的力量还不足以使她摆脱母亲,在这一个反复的过程当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这样一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苏珊与诺先生的结合让她有了摆脱母亲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随着苏珊的拒绝而消失,而母亲对苏珊的束缚力又重新占据着上方。接着苏珊在西贡遇到一个有钱人,她迎来了第二个摆脱母亲的机会,但是她矛盾的心理和对母亲的依恋使她再次成为母亲的依附。母女之间是一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在《情人》中,女孩则把母亲的禁令,大哥的禁令抛诸脑后,勇敢地迎合着情人的爱的呼唤,在爱河中流连忘返。其实杜拉斯的母亲最担心的是她女儿丢了她的人,担心因为她女儿的所作所为而让其他白人嘲笑他们全家。而且她明白,杜拉
斯迟早是要回去法国的,母亲内心深处是希望女儿不要像儿子一样没出息,她已经为女儿设计好了以后的道路,先考上大学,学习一个比较实用的专业,然后经过数学教师会考,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但是杜拉斯对于自己以后的打算是终生从事写作,就如《情人》中所说的那样:‚我想写作,这一点我那时已经对我母亲讲了,我想做的就是这个,写文章,写作。第一次没反应,不回答。后来她问:写什么?我说写几本书,写小说。她冷冷地说:‘数学教师会考考上以后,你愿意,你就去写,那我就不管了。’‛(1)所以无论从行动上还是思想上,杜拉斯与母亲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杜拉斯与她母亲的关系一直都是十分复杂,其中充满着爱与恨。爱是来源于她们之间的骨肉亲情,而恨,就很难说得清了,这主要是源于母亲对大哥那种极端化的偏爱,还有母亲那种霸道、固执、不容人的性格所致。而“同性相斥”则正是杜拉斯与母亲那种极其相似的性格造成的对立与排斥,这不得不说是母女俩之间的一个终身的遗憾。
二“丧失”母性的母亲
(一)疯狂与偏执的母性
波伏娃说:‚母爱不是直觉的,天生的,在任何情况下,天生这两个字均不适于人类,母亲对小孩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处境及对此处境的反应。‛[3]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在《杜拉斯传》中也指出:“杜拉斯的文学活动的根源可能要在母亲的偏爱中去寻找。”杜拉斯在早期创作的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就为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疯狂溺爱长子,贪恋金钱,而对女儿冷漠无情让人发指的母亲。在舞会上,千方百计的让女儿去讨好有钱但是胖得要死的诺先生,母亲要苏珊扮可爱:‚你为什么死人般哭丧着脸?你不能装得可爱些?‛[4]自从第一次见面后,诺先生就不断地送苏珊一些礼物,当她把钻戒交给母亲时,母亲第一个举动是把钻戒藏起来,她还怀疑女儿的清白,她‚扑向苏珊, 用尽力气用拳头打她。用她所有的权力, 用她所存的疑虑……这场景持续了两个小时……接着,她又站起来扑向苏珊‛[5]在《情人》中,女孩与情人发展到了无视校规夜不归宿的地步,寄宿学校的校长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母亲,而母亲则并没有责怪女儿,甚至还找了巴尔特拜小姐,希望校长不要过分限制女儿的行动,而母亲对女儿采取的放任态度是因为女儿的情人帮他们家把债务还清了。这一系列疯狂的近乎残暴的行为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母亲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