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几何最值问题规律总结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总结(含强化训练)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总结(含强化训练)在中学数学题中,最值题是常见题型,围绕最大(小)值所出的数学题是各种各样,就其解法,主要分为几何最值和代数最值两大部分。
一、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要领(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重合时取到最值)。
二、解决代数最值问题的方法要领1.二次函数的最值公式二次函数y ax bx c =++2(a 、b 、c 为常数且a ≠0)其性质中有 ①若a >0当x b a=-2时,y 有最小值。
y ac b a min =-442; ②若a <0当x b a=-2时,y 有最大值。
y ac b a max =-442。
2.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因而没有最大(小)值;但当m x n ≤≤时,则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线段,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就有最大(小)值。
3. 判别式法.根据题意构造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 是实数,推得∆≥0,进而求出y 的取值范围,并由此得出y 的最值。
4.构造函数法.“最值”问题中一般都存在某些变量变化的过程,因此它们的解往往离不开函数。
5. 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在实数范围内,显然有a b k k 22++≥,当且仅当a b ==0时,等号成立,即a b k 22++的最小值为k 。
6. 零点区间讨论法.用“零点区间讨论法”消去函数y 中绝对值符号,然后求出y 在各个区间上的最大值,再加以比较,从中确定出整个定义域上的最大值。
7. 利用不等式与判别式求解.在不等式x a ≤中,x a =是最大值,在不等式x b ≥中,x b =是最小值。
8. “夹逼法”求最值.在解某些数学问题时,通过转化、变形和估计,将有关的量限制在某一数值范围内,再通过解不等式获取问题的答案,这一方法称为“夹逼法”。
2018中考数学压轴题探究专题 :几何最值的存在性问题
∴OA+OB+OC=O′A′+OB+OO′=BA′时值最小; ②当等边△A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边长为 1 时,OA+OB+OC 的最小值 A′B= .
3.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0,6),B(8,0),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CD⊥OB 交 OB 于点 D,Rt△EFH 的斜边 EH 在射线 AB 上,顶点 F 在射线 AB 的左 侧,EF∥OA.点 E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到点 B 停 止.AE=EF,运动时间为 t(秒). (1)在 Rt△EFH 中,EF= t ,EH= t ;F( t , 6﹣ t )(用含有 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 H 与点 C 重合时,求 t 的值. (3)设△EFH 与△CDB 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S(S>0),求 S 与 t 的关系式; (4)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Rt△EFH 扫过的面积.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OCD=60°,∠ADC=∠BOC=120°, ∴∠DAO=360°﹣60°﹣90°﹣120°=90°, 故答案为:90°; ②线段 OA,OB,OC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OA2+OB2=OC2. 如图 1,连接 OD. ∵△BO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得△ADC, ∴△ADC≌△BOC,∠OCD=60°. ∴CD=OC,∠ADC=∠BOC=120°,AD=OB. ∴△OCD 是等边三角形, ∴OC=OD=CD,∠COD=∠CDO=60°, ∵∠AOB=150°,∠BOC=120°, ∴∠AOC=90°, ∴∠AOD=30°,∠ADO=60°. ∴∠DAO=90°. 在 Rt△ADO 中,∠DAO=90°, ∴OA2+AD2=OD2. ∴OA2+OB2=OC2. (2)①如图 2,当 α=β=120°时,OA+OB+OC 有最小值. 作图如图 2, 如图 2,将△AO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得△A′O′C,连接 OO′. ∴△A′O′C≌△AOC,∠OCO′=∠ACA′=60°. ∴O′C=OC,O′A′=OA,A′C=BC, ∠A′O′C=∠AOC. ∴△OC O′是等边三角形. ∴OC=O′C=OO′,∠COO′=∠CO′O=60°. ∵∠AOB=∠BOC=120°, ∴∠AOC=∠A′O′C=120°. ∴∠BOO′=∠OO′A′=180°. ∴四点 B,O,O′,A′共线.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一、基本图形最值问题在几何图形中分两大类:①[定点到定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定点到定线]: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由此派生:③[定点到定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定线到定线]: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⑤[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⑥[定线到定圆]:线圆之间,心垂线截距最短;⑦[定圆到定圆]: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举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 ≤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
(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
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例1.在⊙O中,圆的半径为6,∠B=30°,AC是⊙O的切线,则CD的最小值是。
简析:由∠B=30°知弧AD一定,所以D是定点,C是直线AC上的动点,即为求定点D到定线AC的最短路径,求得当CD⊥AC时最短为3。
(二)动点路径待确定例2.,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解题技巧
在中考数学中,最值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难点,通常涉及到几何、代数等多个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1.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法:考虑特殊位置或极端位置,确定相应
位置时的数值,再进行一般情形下的推证。
2.几何定理法:应用几何中的不等量性质、定理,比如“三边关
系”或“将军饮马”问题。
3.数形结合法:揭示问题中变动元素的代数关系,建立方程或函
数来进行处理。
4.轨迹法:探寻动点轨迹而求最值,往往又会涉及到几何定理法
和数形结合法的运用。
5.找临界的特殊情况: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6.利用轴对称转化为两点之间的直线段。
7.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8.利用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将点到直线的折线段
转化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
9.利用特殊角度(30°,45°,60°)将成倍数的线段转化为首
尾相连的折线段,在转化为两点之间的直线段最短。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解题技巧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解题技巧初中几何最值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通常涉及到线段、角度、面积等几何元素的最小值或最大值的求解。
下面将详细讲解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1.利用轴对称性转化:对于一些具有轴对称性的几何图形,可以利用轴对称性将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找到对称轴,然后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对称轴上的点到原图形的最短距离或最大距离。
2.利用三角形不等式:三角形不等式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重要工具。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利用这些不等式,可以推导出一些关于几何元素的最值关系。
3.利用特殊位置和极端位置:在解决几何最值问题时,可以考虑特殊位置或极端位置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矩形,当它的一条对角线与矩形的一条边垂直时,该对角线的长度达到最小值。
对于一个三角形,当它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延长线垂直时,该三角形的面积达到最小值。
4.利用几何定理:几何定理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有力工具。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形,当它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中线重合时,该三角形的周长达到最小值。
对于一个四边形,当它的一条对角线与另一条对角线的中线重合时,该四边形的面积达到最小值。
5.利用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可以更容易地找到问题的解。
例如,对于一个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通过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圆的半径的平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解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几何最值问题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解题技巧,初中几何最值问题方法归纳总结
几何最值问题大一统追本溯源化繁为简目有千万而纲为一,枝叶繁多而本为一。
纲举则目张,执本而末从。
如果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费了力气却讨不了好。
学习就是不断地归一,最终以一心一理贯通万事万物,则达自由无碍之化境矣(呵呵,这境界有点高,慢慢来)。
关于几何最值问题研究的老师很多,本人以前也有文章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归纳总结,把各种知识、方法、思想、策略进行融合提炼、追本溯源、认祖归宗,以使解决此类问题时更加简单明晰。
一、基本图形所有问题的老祖宗只有两个:①[定点到定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定点到定线]: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由此派生:③[定点到定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定线到定线]: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⑤[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⑥[定线到定圆]:线圆之间,心垂线截距最短;⑦[定圆到定圆]: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余不赘述,下面仅举一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
(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
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
AD一定,所以D是定点,C是直线的最短路径,求得当CD⊥AC时最短为是定点,B'是动点,但题中未明确告知B'点的运动路径,所以需先确定B'点运动路径是什么图形,一般有直线与圆两类。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部分考点分析-文档资料
2018中考数学几何部分考点分析2018中考数学几何部分考点分析一、线与角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3.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4.对顶角相等5.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1)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7.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8.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的直线互相平行.9.平行线的特征:(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0.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二、三角形、多边形12.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③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3.多边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14.(1)如果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七讲几何最值问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七讲几何最值问题解题策略【专题分析】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都有最值问题,在中考压轴题中出现比较高的主要有利用重要的几何结论(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垂线段最短等)以及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来求最值问题.【知识归纳】1.在求几何图形中的周长或线段长度最值时,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先将要求线段(要求的量)用未知数x表示出来,建立函数模型(一般所表示的式子为一次函数解析式或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形相似求得函数关系式,再用函数的增减性或最值来求解即可.2.利用对称的性质求两条线段之和最小值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为:如图,要求直线l上一动点P到点A,B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先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P点,根据对称性可知此时A'B的长即为PA+PB的最小值,求出A'B的值即可.【题型解析】题型1: 三角形中最值问题例题:(2017山东枣庄)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A.(﹣3,0)B.(﹣6,0)C.(﹣,0) D.(﹣,0)【考点】F8: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PA: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方法一)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B的坐标,再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C、D的坐标,根据对称的性质找出点D′的坐标,结合点C、D′的坐标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令y=0即可求出x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方法二)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B的坐标,再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C、D的坐标,根据对称的性质找出点D′的坐标,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点P为线段CD′的中点,由此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方法一)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交x轴于点P,此时PC+PD值最小,如图所示.令y=x+4中x=0,则y=4,∴点B的坐标为(0,4);令y=x+4中y=0,则x+4=0,解得:x=﹣6,∴点A的坐标为(﹣6,0).∵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C(﹣3,2),点D(0,2).∵点D′和点D关于x轴对称,∴点D′的坐标为(0,﹣2).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CD′过点C(﹣3,2),D′(0,﹣2),∴有,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2.令y=﹣x﹣2中y=0,则0=﹣x﹣2,解得:x=﹣,∴点P的坐标为(﹣,0).故选C.(方法二)连接CD,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交x轴于点P,此时PC+PD值最小,如图所示.令y=x+4中x=0,则y=4,∴点B的坐标为(0,4);令y=x+4中y=0,则x+4=0,解得:x=﹣6,∴点A的坐标为(﹣6,0).∵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C(﹣3,2),点D(0,2),CD∥x轴,∵点D′和点D关于x轴对称,∴点D′的坐标为(0,﹣2),点O为线段DD′的中点.又∵OP∥CD,∴点P为线段CD′的中点,∴点P的坐标为(﹣,0).故选C.方法指导:出现最值问题,可转化为轴对称知识所涉及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我们解答此类问题的常见方法.题型2: 四边形中最值问题例题:(2017贵州安顺)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6 .【考点】PA: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LE:正方形的性质.【分析】由于点B与D关于AC对称,所以连接BD,与AC的交点即为P点.此时PD+PE=BE最小,而BE是等边△ABE的边,BE=AB,由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可求出AB的长,从而得出结果.【解答】解:设BE与AC交于点P,连接BD,∵点B与D关于AC对称,∴PD=PB,最小.∴PD+PE=PB+PE=BE即P在AC与BE的交点上时,PD+PE最小,为BE的长度;∵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AB=6.又∵△ABE是等边三角形,∴BE=AB=6.故所求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6.方法指导:本题借助不等式“a2+b2≥2ab”通过代换转化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最值,体现了转化思想和整体思想的运用.题型3:圆中最值问题例题:(2017浙江衢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的圆心A的坐标为(﹣1,0),半径为1,点P为直线y=﹣x+3上的动点,过点P作⊙A的切线,切点为Q,则切线长PQ的最小值是2.【考点】MC:切线的性质;F5: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连接AP,PQ,当AP最小时,PQ最小,当AP⊥直线y=﹣x+3时,PQ 最小,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AP=3,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连接AP,PQ,当AP最小时,PQ最小,∴当AP⊥直线y=﹣x+3时,PQ最小,∵A的坐标为(﹣1,0),y=﹣x+3可化为3x+4y﹣12=0,∴AP==3,∴PQ==2.方法指导: 此题综合性强,解题方法很多,考查范围较广,与初中数学很多内容有关,如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函数、二次函数、垂线段的性质、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等.考查了多种数学思想,如建模思想、化归思想等.此题难度中等,有一定的灵活性,考生不易拿满分.【提升训练】1. (2017江苏盐城)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将△ABC绕某点旋转到△A'B'C'的位置,则点B运动的最短路径长为π.【考点】O4:轨迹;R2: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作线段AA′、C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点P即为旋转中心,观察图象可知,旋转角为90°(逆时针旋转)时B运动的路径长最短【解答】解:如图作线段AA′、C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点P即为旋转中心,观察图象可知,旋转角为90°(逆时针旋转)时B运动的路径长最短,PB==,∴B运动的最短路径长为==π,故答案为π.2. (2017?新疆)如图,在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从点A、B、C、D同时出发,均以1cm/s的速度向点B、C、D、A匀速运动,当点E 到达点B时,四个点同时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运动时间为 3 s时,四边形EFGH的面积最小,其最小值是18 cm2.【考点】H7:二次函数的最值;LE: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设运动时间为t(0≤t≤6),则AE=t,AH=6﹣t,由四边形EFGH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4个△AEH的面积,即可得出S四边形EFGH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配方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运动时间为t(0≤t≤6),则AE=t,AH=6﹣t,根据题意得:S四边形EFGH=S正方形ABCD﹣4S△AEH=6×6﹣4×t(6﹣t)=2t2﹣12t+36=2(t ﹣3)2+18,∴当t=3时,四边形EFGH的面积取最小值,最小值为18.故答案为:3;1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面积,通过分割图形求面积法找出S四边形EFGH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3. (2017湖北宜昌)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O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与B,C不重合),以O为顶点在BC所在直线的上方作∠MON=90°.(1)当OM经过点A时,①请直接填空:ON 不可能(可能,不可能)过D点;(图1仅供分析)②如图2,在ON上截取OE=OA,过E点作EF垂直于直线BC,垂足为点F,作EH ⊥CD于H,求证:四边形EFCH为正方形.(2)当OM不过点A时,设OM交边AB于G,且OG=1.在ON上存在点P,过P 点作PK垂直于直线BC,垂足为点K,使得S△PKO=4S△OBG,连接GP,求四边形PKBG 的最大面积.【考点】LO: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①若ON过点D时,则在△OAD中不满足勾股定理,可知不可能过D 点;②由条件可先判业四边形EFCH为矩形,再证明△OFE≌△ABO,可证得结论;(2)由条件可证明△PKO∽△OBG,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OP=2,可求得△POG面积为定值及△PKO和△OBG的关系,只要△CGB的面积有最大值时,则四边形PKBG的面积就最大,设OB=a,BG=b,由勾股定理可用b表示出a,则可用a表示出△CBG的面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其最大值,则可求得四边形PKBG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①若ON过点D,则OA>AB,OD>CD,∴OA2>AD2,OD2>AD2,∴OA2+OD2>2AD2≠AD2,∴∠AOD≠90°,这与∠MON=90°矛盾,∴ON不可能过D点,故答案为:不可能;②∵EH⊥CD,EF⊥BC,∴∠EHC=∠EFC=90°,且∠HCF=90°,∴四边形EFCH为矩形,∵∠MON=90°,∴∠EOF=90°﹣∠AOB,在正方形ABCD中,∠BAO=90°﹣∠AOB,∴∠EOF=∠BAO,在△OFE和△ABO中∴△OFE≌△ABO(AAS),∴EF=OB,OF=AB,,又OF=CF+OC=AB=BC=BO+OC=EF+OC∴CF=EF,∴四边形EFCH为正方形;(2)∵∠POK=∠OGB,∠PKO=∠OBG,∴△PKO∽△OBG,∵S△PKO=4S△OBG,∴=()2=4,∴OP=2,∴S△POG=OG?OP=×1×2=1,设OB=a,BG=b,则a2+b2=OG2=1,∴b=,∴S△OBG=ab=a==,∴当a2=时,△OBG有最大值,此时S△PKO=4S△OBG=1,∴四边形PKBG的最大面积为1+1+=.4. (2017甘肃张掖)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2,0),点C(8,0),与y轴交于点A.(1)求二次函数y=ax2+bx+4的表达式;(2)连接AC,AB,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 ∥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N点的坐标;(3)连接OM,在(2)的结论下,求OM与AC的数量关系.【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2)可设N(n,0),则可用n表示出△ABN的面积,由NM∥AC,可求得,则可用n表示出△AMN的面积,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其面积最大时n的值,即可求得N点的坐标;(3)由N点坐标可求得M点为AB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M=AB,在Rt△AOB和Rt△AOC中,可分别求得AB和AC的长,可求得AB与AC的关系,从而可得到OM和AC的数量关系.【解答】解:(1)将点B,点C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4可得,解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x+4;(2)设点N的坐标为(n,0)(﹣2<n<8),则BN=n+2,CN=8﹣n.∵B(﹣2,0),C(8,0),∴BC=10,在y=﹣x2+x+4中令x=0,可解得y=4,∴点A(0,4),OA=4,∴S△ABN=BN?OA=(n+2)×4=2(n+2),∵MN∥AC,∴,∴==,∴,∵﹣<0,∴当n=3时,即N(3,0)时,△AMN的面积最大;(3)当N(3,0)时,N为BC边中点,∵MN∥AC,∴M为AB边中点,∴OM=AB,∵AB===2,AC===4,∴AB=AC,∴OM=AC.5. (2017江苏盐城)【探索发现】如图①,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60°,小明想从中剪出一个以∠B为内角且面积最大的矩形,经过多次操作发现,当沿着中位线DE、EF剪下时,所得的矩形的面积最大,随后,他通过证明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得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为.【拓展应用】如图②,在△ABC中,BC=a,BC边上的高AD=h,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上,顶点Q、M在边BC上,则矩形PQMN面积的最大值为.(用含a,h的代数式表示)【灵活应用】如图③,有一块“缺角矩形”ABCDE,AB=32,BC=40,AE=20,CD=16,小明从中剪出了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B为所剪出矩形的内角),求该矩形的面积.【实际应用】如图④,现有一块四边形的木板余料ABCD,经测量AB=50cm,BC=108cm,CD=60cm,且tanB=tanC=,木匠徐师傅从这块余料中裁出了顶点M、N在边BC上且面积最大的矩形PQMN,求该矩形的面积.【考点】LO:四边形综合题.【分析】【探索发现】:由中位线知EF=BC、ED=AB、由=可得;【拓展应用】:由△APN∽△ABC知=,可得PN=a﹣PQ,设PQ=x,由S矩形2+,据此可得;PQMN=PQ?PN═﹣(x﹣)【灵活应用】:添加如图1辅助线,取BF中点I,FG的中点K,由矩形性质知AE=EH20、CD=DH=16,分别证△AEF≌△HED、△CDG≌△HDE得AF=DH=16、CG=HE=20,从而判断出中位线IK的两端点在线段AB和DE上,利用【探索发现】结论解答即可;【实际应用】:延长BA、CD交于点E,过点E作EH⊥BC于点H,由tanB=tanC 知EB=EC、BH=CH=54,EH=BH=72,继而求得BE=CE=90,可判断中位线PQ的两端点在线段AB、CD上,利用【拓展应用】结论解答可得.【解答】解:【探索发现】∵EF、ED为△ABC中位线,∴ED∥AB,EF∥BC,EF=BC,ED=AB,又∠B=90°,∴四边形FEDB是矩形,则===,故答案为:;【拓展应用】∵PN∥BC,∴△APN∽△ABC,∴=,即=,∴PN=a﹣PQ,设PQ=x,则S矩形PQMN=PQ?PN=x(a﹣x)=﹣x2+ax=﹣(x﹣)2+,∴当PQ=时,S矩形PQMN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灵活应用】如图1,延长BA、DE交于点F,延长BC、ED交于点G,延长AE、CD交于点H,取BF中点I,FG的中点K,由题意知四边形ABCH是矩形,∵AB=32,BC=40,AE=20,CD=16,∴EH=20、DH=16,∴AE=EH、CD=DH,在△AEF和△HED中,∵,∴△AEF≌△HED(ASA),∴AF=DH=16,同理△CDG≌△HDE,∴CG=HE=20,∴BI==24,∵BI=24<32,∴中位线IK的两端点在线段AB和DE上,过点K作KL⊥BC于点L,由【探索发现】知矩形的最大面积为×BG?BF=×(40+20)×(32+16)=720,答:该矩形的面积为720;【实际应用】如图2,延长BA、CD交于点E,过点E作EH⊥BC于点H,∵tanB=tanC=,∴∠B=∠C,∴EB=EC,∵BC=108cm,且EH⊥BC,∴BH=CH=BC=54cm,∵tanB==,∴EH=BH=×54=72cm,在Rt△BHE中,BE==90cm,∵AB=50cm,∴AE=40cm,∴BE的中点Q在线段AB上,∵CD=60cm,∴ED=30cm,∴CE的中点P在线段CD上,∴中位线PQ的两端点在线段AB、CD上,由【拓展应用】知,矩形PQMN的最大面积为BC?EH=1944cm2,答:该矩形的面积为1944cm2.。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
中考压轴题突破:几何最值问题大全(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波罗尼斯圆等)一、基本图形所有问题的老祖宗只有两个:①[定点到定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定点到定线]: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由此派生:③[定点到定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定线到定线]: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⑤[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⑥[定线到定圆]:线圆之间,心垂线截距最短;⑦[定圆到定圆]: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余不赘述,下面仅举一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
(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
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例 1.在⊙O中,圆的半径为6,∠B=30°,AC是⊙O的切线,则CD的最小值是。
(二)动点路径待确定例2.,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重合),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
(三)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线段变换的方法:(1)等值变换:翻折、平移;(2)比例变换:三角、相似。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必背定理总结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必背定理总结几何必背定理总结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对顶角相等、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7、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8、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9、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10、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2、菱形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量都相等、15、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16、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17、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19、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0、切线的性质定理①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③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1、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连结圆外一点和圆心的直线,平分从这点向圆所作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2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23、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中考复习简单几何练习题及答案点击下载附件:中考复习简单几何练习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已知∠AOB=30°,自∠AOB的顶点O引射线OC,若∠AOC : ∠AOB=4 : 3 ,则∠BOC等于( )。
初中的几何最值问题解题策略
初中的几何最值问题解题策略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多数同学在处理时思路不清晰的,下面我们从多年的解题经验中跟大家分享下我们的解题思路,碰到这种类型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总结各种最值问题,无外乎考查的知识点不过是三个,不管是初二,初三,还是总复习都是如此。
我们主要从接下来的三个知识点入手,那么这种几何最值问题都会有一定思路,解题起来相对简单许多。
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三边关系求最值(最大或最小)三、垂线段最短求最值接下来,我们逐个去介绍,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在练习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时三个知识点也是共同使用的,不是单个解决的,这里需要我们总结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后面的题型丰富,题目较新,适合练习,大家务必认真练练,必有所获的)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知识点的运用中,通常的解题步骤是:1、先作对称2、用知识点3、算结果。
在作对称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作定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带入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接找到最小值时的点的位置。
这样思路就打开了。
【例1】2),C(2,0),如图,Rt△OAB的直角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30°,B(6,3P为OB上一动点.(1)若点A关于直线OB的对称点为E,求E的坐标;(2)求出△PAC周长的最小值.【变式1-1】(2014•如皋市校级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3),点C的坐标为(1,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动点,求△PAC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变式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直角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其中点B的坐标为(4,3),点C和点P分别为直角边OA、斜边OB上的动点,求PA+PC的最小值.【例2】如图,已知∠AOB=30°,点P在∠AOB的内部,OP=6,若OA上有一动点M,OB上有一动点N,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是.【变式2-1】(2015秋•江津区校级期中)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AOB=30°,OP=8cm,点M 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变式2-2】(2015秋•日照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 中,∠C=40°,∠B=∠D=90°,E 、F 分别是BC 、DC 上的一点,当△AEF 的周长最小时,∠EAF 的度数为 .二、三边关系求最值(最大或最小)关于这个知识点,我们要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线段之和的最小值,比如PB+PD 的最小值是;另一方面是线段之差的最大值,比如例4中的PA-PB 的最大值;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碰到三个线段之和的最小值,其中一个线段的长是定值,那么这时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平行四边形,把他们转化成普通的线段之和的最小值来解决,这样就比较简单了。
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指在几何图形中寻找某个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面积、周长、角度等几何量。
一般来说,解决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方法:1. 利用代数方法求解有时候,我们可以将几何图形转换为代数式,然后通过求导或者求平方等方法来求解。
例如,在矩形中,当周长一定时,面积最大;当面积一定时,周长最小。
我们可以设矩形的长为x,宽为y,则周长为2(x+y),面积为xy。
当周长一定时,即2(x+y)=k(k为常数)时,可以将y表示成x的函数:y=k/2-x,则面积S=x(k/2-x)=kx/2-x^2。
对S求导得到S'=k/2-2x=0,则x=k/4。
因此,在周长一定时,矩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
2.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在初中几何中也经常被使用。
该不等式表明对于任意两个正实数a和b,有(a+b)/2>=sqrt(ab)。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如果要求最小的边长,则可以利用平均值不等式:设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则有a+b>c,b+c>a,c+a>b。
将这三个不等式相加得到2(a+b+c)>a+b+c,则a+b+c>0。
因此,(a+b+c)/3>=sqrt(abc),即(a+b+c)>=3sqrt(abc)。
因此,当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其边长之和最小。
3. 利用相似性质有时候,在几何图形中,我们可以利用相似性质来求解最值问题。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如果要求最大的高,则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设高线AD与BC交于点E,则有AE/ED=BE/EC=AB/BC=2/1。
因此,AE=2ED,BE=2EC。
又因为AD是等腰三角形的高线,所以BD=DC。
则DE=BD-BE=(1/3)BC。
因此,在等腰三角形ABC中,高线对应底边的比值为2:1时,高线最大。
综上所述,在初中几何中解决最值问题需要掌握代数方法、平均值不等式和相似性质等基本方法,并且需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这些方法来求解各种复杂的问题。
几何最值(解析版)2018年数学全国中考真题-1
2018年数学全国中考真题几何最值(试题一)解析版一、选择题1. (2018山东滨州,11,3分)如图,∠AOB =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 =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36 B .33C .6D .3第11题图【答案】D【解析】分别以OA 、OB 为对称轴作点P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点P 1,P 2,分别交射线OA 、OB 于点M 、N 则此时△PMN 的周长有最小值,△PMN 周长等于=PM +PN +MN = P 1N +P 2N +MN ,根据对称的性质可知,OP 1=OP 2=OP =3,∠P 1OP 2=120°,∠OP 1M =30°,过点O 作MN 的垂线段,垂足为Q ,在△OP 1Q 中,可知P 1Q =32,所以P 1P 2=2P 1Q =3,故△PMN 的周长最小值为3.第11题答图【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 (2018四川泸州,10题,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 为原心,1为半径作圆,点P 在直线323y x =+上运动,过点P 作该圆的一条切线,切点为A ,则PA 的最小值为( )A. 3B. 2C. 3D.2AB OPM N【答案】D【解析】由题可知,B (-2,0),C (0,32),P 为直线上一点,过P 作圆O 的切线PA ,连接AO ,则在Rt △PAO 中,AO=1,由勾股定理可得22AO PO PA -=,要想使PA 最小,要求PO 最小,所以过点O 作OP ⊥BC 于点P ,此时PO=3,PA=2【知识点】一次函数,圆的切线,勾股定理3. (2018四川泸州,10题,3分)已知二次函数22233y ax ax a =+++(其中x 是自变量),当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21x -≤≤时,y 的最大值为9,则a 的值为( ) A.1或2- B.2-或2 C.2 D.1【答案】D【解析】原函数可化为y=a(x+1)2+3a 2-a+3,对称轴为x=-1,当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a>0,抛物线开口向上,因为21x -≤≤时,y 的最大值为9,结合对称轴及增减性可得,当x=1时,y=9,带入可得,a 1=1,a 2=-2,又因为a>0,所以a=1 【知识点】二次函数,增减性4. (2018四川绵阳,10,3分) 一艘在南北航线上的测量船,于A 点处测得海岛B 在点A 的南偏东30°方向,继续向南航行30海里到达C 点时,测得海岛B 在C 点的北偏东15°方向,那么海岛B 离此航线的最近距离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732.13≈,414.12≈) A.4.64海里 B.5.49海里 C.6.12海里 D.6.21海里 【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P A Oy xC B由题意知,∠BAC=30°、∠ACB=15°,作BD ⊥AC 于点D ,以点B 为顶点、BC 为边,在△ABC 内部作∠CBE=∠ACB=15°, 则∠BED=30°,BE=CE , 设BD=x ,则AB=BE=CE=2x ,AD=DE=3x , ∴AC=AD+DE+CE =23x +2x , ∵AC=30, ∴23x +2x=30,解得:x=21315-≈5.49. 故选B.【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的应用5. (2018四川省宜宾市,8,3分)在△ABC 中,若O 为BC 边的中点,则必有:AB 2+AC 2=2AO 2+2BO 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 中,已知DE=4,EF=3,点P 在以DE 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则PF 2 +PG 2的最小值为( )A.10B.192C.34D.10【答案】D【思路分析】取GF 的中点为O ,连接PO ,则根据材料可知PF 2 +PG 2=2PO 2+2OG 2=2PO 2+2×22=8+2OP 2,若使PF 2 +PG 2的值最小,则必须OP 的值最小,所以PO 垂直于GF 时PO 的值最小,即此时才有最小值.【解题过程】取GF 的中点为O ,连接PO ,则根据材料可知PF 2 +PG 2=2PO 2+2OG 2=2PO 2+2× 22=8+2OP 2,若使PF 2 +PG 2的值最小,则必须OP 的值最小,所以PO 垂直于GF 时PO 的值最小,此时PO=1,所以PF 2 +PG 2的最小值为10.【知识点】阅读理解题;矩形的性质6.(2018天津市,11,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D,BC的中点,P为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线段的长等于AP+EP最小值的是()A.AB B.DE C.BD D.AF【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取CD中点E′连结AE′、PE′,根据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EP=E′P,AF= AE′,结合图形由线段公理可得AE′为AP+EP最小值,进而可得结果.解:取CD中点E′连结AE′、PE′,由正方形的轴对称性质,可知EP=E′P,AF= AE′∴AP+EP=AP+ E′P,∴AP+EP最小值是A E′,即AP+EP最小值是AF.故选D【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线段公理1.(2018山东德州,12,3分)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点O是△ABC的中心,120FOG∠=.绕点O旋转FOG∠,分别交线段AB BC、于D E、两点,连接DE,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OD OE=;②ODE BDES S∆∆=;③四边形ODBE的面积始终等于433;④△BDE周长的最小值为6,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 3 D.4【答案】C第12题图EDFOAB CG第12题答图1EDFOAB CG第12题答图2EDFOAB CG【解析】如图1,连接OB 、OC ,因为点O 是△ABC 的中心,所以120AOB BOC ∠=∠=,OA =OB =OC ,所以 120BOC FOG ∠=∠=, 30ABO BCO ∠=∠=,所以 BOD COE ∠=∠,所以 BOD COE ∆∆≌(ASA ),所以OD =OE ,结论①正确;通过画图确定结论②错误,如当点E 为BC 中点时,ODE BDE S S ∆∆<;因为 BOD COE ∆∆≌,所以BOD COE S ∆∆=S ,所以1 3BOC ABC ODBE S ∆∆=四边形=SS =,结论③正确;因为 BOD COE ∆∆≌,所以BD =CE ,所以BD +CE =BC =4,因为120BOC ∠=,OB=OC ,易得DE =,如图2,当OD ⊥AB 时,OD 最小=BD×tan⊥OBD DE 最小=2,所以△BDE 周长的最小值为6, 结论④正确. 故选C.【知识点】旋转,全等,定值,最值2. (2018·新疆维吾尔、生产建设兵团,9,5)如图,点P 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中点,则MP +PN 的最小值是 ( ) A .12B .1C D .2【答案】B .【解析】如下图,取AD 的中点M ',连接M 'N 交AC 于点P ,则由菱形的轴对称性可知M 、M '关于直线AC 对称,从而P M '=PM ,此时MP +PN 的值最小,而易知四边形CD M 'N 是平行四边形,故M 'N =CD =1,于是,MP +PN 的最小值是1,因此选B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小值;动态问题;最值问题二、填空题1. (2018四川泸州,题,3分) 如图5,等腰△ABC 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F 在边BC 上,且BF=3FC ,EG 是腰AC 的垂直平分线,若点D 在EG 上运动,则△CDF 周长的最小值为 .第16题图NMPDBCAC【答案】18【解析】做△ABC的高AH,因为S=120,BC=20,所以AH=12,△CDF的周长=CF+CD+DF,CF=5,因为EG 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D,AF,可得DA=DC,所以AD+DF的最小值为AF的长度,在Rt△AHF中,HF=5,AH=12,由勾股定理可得AF=13,因此△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8【知识点】三角形面积,垂直平分线,勾股定理2. (2018四川内江,23,6)如图,以AB为直径的⊙O的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E=3,⊙O的半径r=2,直线AB不垂直于直线l,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答案】12【思路分析】由于四边形ABCD为梯形,所以面积为两底之和的一半再乘以高,由已知条件可以通过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证得两底之和与线段OE的长度有关,是一个定值,所以四边形面积的大小取决于高,当直径AB为梯形的高时,面积最大.【解题过程】解:连接DO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F,∵AD⊥l,BC⊥l,∴AD∥BC,∴∠DAO=∠FBO,∠ADO =∠F,∵OA=OB,∴△AOD≌△BOF,∴AD=BF,OD=OF,∵OE⊥l,∴AD∥BC∥OE,∴ODOF=DECE,∴DE =CE,∴OE=12CF=12(BF+BC)=12(AD+BC),∴AD+BC=2OE=6,∵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D+BC)×CD,∴当AB∥l时,即AB为梯形的高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12×6×4=12.GFEDCB H【知识点】三角形中位线,梯形的面积公式;全等三角形;1. (2018贵州遵义,17题,4分)如图,抛物线y=x 2+2x-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若点D 、E 、F 分别是BC 、BP 、PC 的中点,连接DE 、DF ,则DE+DF 的最小值为______第17题图【解析】点D 、E 、F 分别是BC 、BP 、PC 的中点,所以DE 、DF 是△PBC 的中位线,DE=12PC ,DF=12PB ,所以DE+DF=12(PC+PB),即求PC+PB 的最小值,因为B 、C 为定点,P 为对称轴上一动点,点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所以连接AC ,与对称轴的交点就是点P 的位置,PC+PB 的最小值等于AC 长度,由抛物线解析式可得,A(-3,0),C(0,-3),AC=DE+DF=12【知识点】三角形中位线,勾股定理,二次函数,最短距离问题15.2. (2018四川攀枝花,15,4) 如图5,在矩形ABCD 中,AB =4,AD =3,矩形内部有一动点P 满足ABCD PAB S s 矩形31=∆,则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P A +PB 的最小值为 .FlAE BODC【答案】24【解析】设△PAB 中AB 边上的高是h , ∵ABCD PAB S s 矩形31=∆,∴AD AB h AB ⋅=⋅3121, ∴232==AD h ,∴动点P 在与AB 平行且与AB 的距离是2的直线L 上,如图,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链接AA',BA',则BA'即为所求的最短距离。
2018中考数学难点突破:求最值问题
2018中考数学难点突破:求最值问题
中考数学求最值问题主要包括求线段的长度、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角的度数以及代数式的和与差等,近几年来,中考题常以这类题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为、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针对常考的类型一一解答,希望对初三学子有所帮助。
求最值问题解决方法通常包括两大类:
一、应用几何性质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两点间线段最短
3、垂线段最短
4、利用轴对称
二、代数法求解
1、利用配方法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
最新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几何最值问题解析
连接A′C,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4,
∴∠CAB=∠ABC=45°,∠ACB=90°,
∵∠BCD=15°,
∴∠ACD=75°,
∴∠CAA′=15°,
∵AC=A′C,
一
∴A′C=BC,∠CA′A=∠CAA′=15°,
∴∠ACA′=150°,
∵∠ACB=90°,
∴∠A′C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EC=8,FC=4=AE,
∵点M与点F关于BC对称
∴CF=CM=4,∠ACB=∠BCM=45°
∴∠ACM=90°
∴EM=
=4
则在线段存在点H到点E和点F的距离之和最小为4 <9
在点H右侧,当点P与点C重合时,则PE+PF=12
∴点P在CH上时,4 <PE+PF≤12
在点H左侧,当点P与点B重合时,BF=
.
几何最值问题解题策略
第二部分
考情分析
专题归纳
秘籍2:
真题回顾
小试牛刀
1 、【翻折变换类】 2 、【平移变换类】 3、【旋转变换类】OA与OB共用顶点O,固定OA将OB绕点旋 转过程中的,会出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如图:
B 最大值位置
A
O
最小值位置
几何最值问题解题策略
第二部分
考情分析
专题归纳
秘籍3:
即AG=3,AH=4,
∵M,N分别是CD,BC边上的动点,
一
∴当点G、N、M、H在同一直线上时,GN+MN+MH=GH最短,
即EN+MN+MF最短,
此时Rt△AGH中,GH=
=
=5,
∴EN+MN+MF=5,
初中最值问题汇总(将军饮马,辅助圆,瓜豆原理,“胡不归”问题,阿氏圆问题,费马点)72页
初中最值问题汇总(将军饮马,辅助圆,瓜豆原理,“胡不归”问题,阿氏圆问题,费马点)最值系列之——将军饮马一、什么是将军饮马?【问题引入】“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这是唐代诗人李颀《古从军行》里的一句诗。
而由此却引申出一系列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通常称为“将军饮马”。
【问题描述】如图,将军在图中点A处,现在他要带马去河边喝水,之后返回军营,问:将军怎么走能使得路程最短?军营B将军河【问题简化】如图,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得P A+PB最小?【问题分析】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P A+PB是一段折线段,通过观察图形很难得出结果,关于最小值,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等,所以此处,需转化问题,将折线段变为直线段.【问题解决】作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A’,连接P A’,则P A’=P A,所以P A+PB=P A’+PB当A’、P、B三点共线的时候,P A’+PB=A’B,此时为最小值(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思路概述】作端点(点A或点B)关于折点(上图P点)所在直线的对称,化折线段为直线段.二、将军饮马模型系列【一定两动之点点】在OA、OB上分别取点M、N,使得△PMN周长最小.B B此处M、N均为折点,分别作点P关于OA(折点M所在直线)、OB(折点N所在直线)的对称点,化折线段PM+MN+NP为P’M+MN+NP’’,当P’、M、N、P’’共线时,△PMN周长最小.【例题】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AOB=30°,OP=8,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P O B AMN【分析】△PMN周长即PM+PN+MN的最小值,此处M、N均为折点,分别作点P关于OB、OA对称点P’、P’’,化PM+PN+MN为P’N+MN+P’’M.AP''当P’、N、M、P’’共线时,得△PMN周长的最小值,即线段P’P’’长,连接OP’、OP’’,可得△OP’P’’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P’’=OP’=OP=8.A【两定两动之点点】在OA、OB上分别取点M、N使得四边形PMNQ的周长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会“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吗?
一、几何中最值问题包括:①“面积最值”②“线段(和、差)最值”.
(1)求面积的最值
方法:需要将面积表达成函数,借助函数性质结合取值范围求解;
(2)求线段及线段和、差的最值
方法:需要借助“垂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等相关定理转化处理.
一般处理方法:
常用定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已知两个定点时)
垂线段最短(已知一个定点、一条定直线时)
三角形三边关系
二、精讲精练
1.
PA+PB最小,
需转化,使点在线异侧
B l
2. 如图,点P 是∠AOB 内一定点,点M 、N 分别在边OA 、OB 上运动,
3.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DAC 的平分线交DC 于点E , 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AE 上的动点,则DQ +PQ 的最小值为 .
4. 如图,在菱形ABCD 中,
AB =2,∠A =120°,点P 、Q 、K 分别为 线段BC 、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PK +QK 的最小值为 .
5. 如图,当四边形P ABN 的周长最小时,a = .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
正半轴上,OA =3,OB =4,D 为边OB 的中点. 若E 、F 为边OA 上的两个动点,且EF =2,当四边形CDEF 的周长最小时,则点F 的坐标为 .
7. 如图,两点A 、B 在直线MN 外的同侧,A 到MN 的距离AC =8,B 到MN 的距离BD =5,
CD =4,P 在直线MN 上运动,则PA PB 的最大值等于 .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8. 如图,在△ABC 中,AB =6,AC =8,BC =10,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N
O
Q
P E
D C
B
A Q
P
K
C
B A
A
B
C D P M N
A
B C
E
F
M
9. 如图,已知AB =10,P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P 和PB 为边作等边
△APC 和等边△BPD ,则CD 长度的最小值为 .
10. 如图,点P 在第一象限,△ABP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当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
动时,点B 随之在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_.若将△ABP 中边PA 的长度改为22,另两边长度不变,则点P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变为_______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1. 在△ABC 中,∠BAC =120°,AB=AC =4,M 、N 两点分别是边
AB 、AC 上的动点,将△AMN 沿MN 翻折,A 点的对应 点为A ′,连接BA ′,则BA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作业)
1.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AD =90°,AB =6,对角线AC 平分∠BAD ,点E
在AB 上,且AE =2(AE <AD ),点P 是AC 上的动点,则PE +PB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 在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ABCD 中,点Q 为BC 边的中点,点
P 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
连接PB 、PQ ,则△PBQ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cm (结果不取近似值). 3. 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BAC =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点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A B
C
D
P A'
N
M
C
B A C
D
Q
P
B
A
P
E D C B
A
N
M
A B
D
C
4. 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 ,AC 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 ,点P 是母
线BC 上一点,且PC= 4cm .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 的最短距离是 。
5. 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 ,AC 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 ,点P 是母
线BC 上一点,且PC= 4cm .一只蚂蚁从圆柱外面的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圆柱内侧的P 的最短距离是 .
6. 一次函数y 1=kx -2与反比例函数y 2=
m x
(m <0)的图象交于A ,B 两
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6,2)
(1)求m ,k 的值;
(2)点P 为y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在什么位置时|P A -PB | 的值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7. 已知点A (3,4),点B 为直线x =-1上的动点,设B (-1,y ).
(1)如图1,若点C (x ,0)且-1<x <3,BC ⊥AC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2,当点B 的坐标为(-1,1)时,在x 轴上另取两点E ,F ,且EF =1.线段EF 在x 轴上平移,线段EF 平移至何处时,四边形ABEF 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
图1 图2
y
x
O B
A
B (-1,1)
D O E
F
A
y
x
x=-1
x
y
O C
B D A
【精讲精练参考答案】
1. 15 2.6 3.4 5.74 6.(7
3
,0) 7.5
8.3 9.
125
10.5
12.2
13.(1)84-≤≤PD ;(2) 8
14. 4
【作业参考答案】
1.
2.1
3.
4
a 4.4 5.2
6.2+
7.(1)2
12,3
=-=-m k ;(2)当点P 的坐标为(0,-10)时,|P A -PB |的最大值为;
8.(1)213424+=-+x y x ;(2)2
(,0)5-E .
9.(1)72;(2)54;(3)55
,23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