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海岸地貌3淤泥质海岸地貌

合集下载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1.6 潮滩的基本类型
河口沙洲型潮滩:河口发育与演变是在水动力作用下通过泥沙的搬 移完成的. 河口泥沙有在径、潮流等动力条件和盐、淡水的相互作用下,最终 将会在适当的地区沉积下来。 在过去的13个世纪中,在长江河口 区 沉积下来的泥沙已经形成了4 个合口沙洲---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以及九段沙,其中九段沙 是最年轻的一个沙洲,它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
8.3 潮水沟
潮水沟是指潮滩上的沟谷系统,受到涨潮与落潮双向水流的作 用,落潮后干露。有潮水沟时潮滩的水文泥沙状况复杂,影响 到潮滩的发育。 而影响潮水沟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包括潮汐和波浪特征、沉积 物类型、滩面坡度以及沉积物的固结度,沉积物搬运的总量不 仅与水量有关,还与植被和动物的活动有关。
8.3 潮水沟
在淤泥质和砂混合的潮滩带,动力过程的强度比砂质潮滩来的弱, 形成砂和淤泥的交互层理、扁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1.6 潮滩的基本类型
港湾隐蔽型:分布在港湾内环境内的潮滩。 沿岸丰富的泥沙通过湾口时被涨潮流带进湾中沉积。
浙江海岸的很多港湾潮滩就是长江口泥沙向南作沿岸搬运时沉积的。 有些港湾的湾顶有河流注入,这时候湾的泥沙来源既有沿岸搬运也 有河流输运。
划分二:
潮间带(中潮滩)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之间; 潮上带(高潮滩)平均高潮位之上。 潮下带(低潮滩)平均低潮位之下。 根据植被的覆盖情况 沼泽带(高等植物所覆盖的地带)和光滩(无植被覆盖)。
潮滩的横向分带
1.3 潮滩的微地貌
潮滩的底形是流体在松散边界层上运动所形成的, 其形态反映了潮波(或波浪)的作用过程。 可根据微地貌来推断潮流与泥沙运动的状况。 微地貌的延长方向与流体运动方向一致。
1.6 潮滩的基本类型
通道-潮滩带: 沿着宽阔通道的潮滩边缘受 到波浪相当强烈的影响。 在一些波浪作用相当微弱的 地带则以淤泥含量增加为特 征。 在这种潮滩边缘地带,形成 一些类似滩脊、滩肩和大的 沙波。

海岸地貌景观海蚀洞、海蚀崖、红树林

海岸地貌景观海蚀洞、海蚀崖、红树林

海岸侵蚀地貌
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 各种形态。主要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 柱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 速度及地貌的发育程度也有差异。
海岸堆积地貌
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移下沉积形成的各 种形态。按海岸物质的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砂砾质海 岸地貌、淤泥质海岸地貌、三角洲地貌、生物海岸地貌 等(见海岸地貌)。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形 成原因,可分成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 地貌和隔岸地貌
一起去
海边吧!
OCEAN BLUE GO TO THE SEASIDE
概 述
第一章
海岸地貌是由波浪、潮汐、近岸流等海洋水动 力作用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它通常分布在平均 海平面上下10—20米左右,宽度数公里至数十 公里的地带内。
大海犹如一个瑰宝吸引着更多爱海的人,近处 的浪花不时涌上沙滩,你知道沙滩是怎样形 成的吗?大海里的波浪冲刷着海岸,同时, 也将沙石带到了海边,从而改变了海岸线的 形态。像悬崖、礁石、海蚀洞等,都是海浪 与陆地长期碰撞、冲刷作用下形成的。
因此,从事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岸的演 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围 垦、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 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树林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并非 单指某一种植物,红树林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奇特的生物群落,红树 林的植物种类有很多,全世界有16科24属84种。其中中国有12科15 属37种。
海岸沙嘴
波浪斜向到达海岸时,沿 岸流所产生的沿岸泥沙纵向输 移,使海岸物质在波能较弱的岸 段堆积,形成一端与岸相连、一 端沿漂沙方向向海伸延的狭长 堆积体。

淤泥质海岸与砂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与砂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的物质组成比较细和结构比较松散,因此在短时间内海岸 被冲刷寝室后退快速,使海岸淤泥向海快速扩大的特点。
砂砾质海岸
砂砾质海岸由砾石(粒径大于2毫米)或沙(粒径0.2—2毫米)所组成 的海岸。主要分布在一些背负山地或丘陵的窄狭平原地区 ,由于源远
流急的河流提供了颗粒较粗的物质,在波浪和激岸浪的作用下发育而 成。
淤泥质海岸与砂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是由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主要是指粒径为0.05~0.01 毫米的泥沙)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 西欧的荷兰和中国的渤海湾沿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的地貌形态
从地质结构而言,淤泥质海岸是出于长期下沉的地区,因此有利于大 量物质的堆积。由于沿岸有众多的入海河流,所以河流所携带的泥沙 物质在可口及沿岸堆积,同时是海岸不断向外推移。
砂砾质海岸
一般在岸边高潮位以上,堆积着砂 砾等粗大物质, 沉积物多有向海倾 斜的层理 ,砾石的长轴多与海岸平 行。磨圆度和分选良好。其下物质 逐渐变细,层理细薄。海岸粒愈细,坡度 愈小。
淤泥质海岸VS砂砾质海岸
砂砾质海岸是由 沙滩组成、地表覆 盖的松散沉积物,是“砂”的海岸 类型,动力上以波浪作用为主。 砂是粒径大小为0.063mm至2mm的 泥沙颗粒。 淤泥质海岸由 潮滩 组成。地表覆盖 沉积物是“ 淤泥”的海岸类型 ,动 力上以潮汐作用形成。 淤泥的颗粒粒径是0.05mm至 0.01mm的颗粒

第七节-海岸地貌ppt课件

第七节-海岸地貌ppt课件
.
3. 粉沙淤泥质海岸
➢ 特点:滩地宽广、滩坡平缓; ➢ 携带大量细颗粒泥沙入海的河 流,特别是黄河,对中国淤泥质 平原海岸的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
.
2021/7/14
浙江淤泥质海岸
➢分布
渤海的辽东湾、渤海 湾和莱州湾;
长江以北的苏北平原 海岸(中国最长的淤泥质 海岸 );
.
退潮时的淤泥质海岸
.
波浪冲击海岸—机械侵蚀作用
.
波浪冲击海岸—机械侵蚀作用
.
.
2.磨蚀作用
磨蚀作用指激浪流挟带岩屑和沙砾对基岩的 撞击、凿蚀和研磨作用,它加大了海蚀的速度。
3.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指海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除了碳 酸盐等岩石易于溶解外,其他如玄武岩、正长岩 、角闪石及黑曜石等岩石矿物,在海水中的溶解 速度比在淡水中快几倍到十几倍。
巴特勒姆(Bartrum,1962)认为是潮间带频繁交替的干 湿风化作用和海浪将风化物质搬走而使海岸后退的结果。
帕拉特(Pratt,1968)认为海蚀平台可分为高潮台地、潮 间带台地和低潮台地三类。高潮台地主要由干湿风化作用与 海浪的搬运作用形成,潮间带台地是波浪磨蚀作用的结果; 高潮台地的前缘如不断受波浪磨蚀亦可向潮间带台地演化。 低潮台地是灰岩地区的溶蚀作用所致。
.
二、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由波浪、潮汐、沿岸流等海 洋水动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
1. 海岸侵蚀地貌 2. 海岸堆积地貌
.
(一)海蚀作用与海蚀地貌
波浪和潮流以及它们挟带沙砾岩块撞击、冲 刷、研磨破坏海岸的作用称海蚀作用。海蚀作 用有三种形式:冲蚀、磨蚀和溶蚀。
海蚀作用
波浪冲击 磨蚀作用 空气压缩作用
.
.

第七讲 海岸地貌

第七讲 海岸地貌

海岸的划分
• 岩岸(rocky coast): 1) 里亚式海岸, 海岸线总方向与构造线垂直,又称横向海岸,以西班牙 里亚港一带为典型。 2) 达尔马提亚式海岸: 海岸线总方向与构造线平行.又称纵向海岸, 以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最为典型。 3) 峡湾海岸(fiord coast) 海水淹没冰川谷地形成的, 挪威西岸表现最 为典型。 4) 断层海岸(cliff coast): 海岸线总方向与断层线定向一致, 如: 台湾东 岸。 5) 喀斯特海岸(karst coast): 海岸带均由可溶性岩石组成,发育了喀 斯特地貌,如越南海防附近下龙湾喀斯特海岸.
潮汐
• 潮汐(tide)指在月亮和太阳对旋转地球的引力影响 下,海面发生有节奏的升降,发生在早晨的高潮 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 潮汐对海岸作用: 潮汐通过其引起的水面升降及产 生的潮流(潮波)对海岸进行侵蚀利搬运泥沙,由 海水涨落形成水平方向的水流运动叫潮流。当潮 流速度为10一20cm/s时,就可以掀起潮间带的 粉沙淤泥,潮退后,这种悬浮物就会淤积下来。 在地形突然缩窄的海峡区,潮流流速教大,可把 石质海底冲刷出很深的构糟,并能搬动大石块.
颗大小粒与海岸斜坡角度
• 不同粒径沉积物组成的岸坡有明显差别,粗粒物 质的岸坡陡,细粒物质的岸坡缓。例如,砾石组 成的岸坡,在海岸线附近的坡度为20-30度。沙粒 组成的岸坡,一· 般不超过10度。在水深5米处, 砾石岸坡为5-7度,沙质岸坡只有1-2度;淤泥质 岸坡最平缓,远小于1度:例如江苏北部的淤泥质 海岸宽达十几公里,但滩面坡度仅0.05%度。
波浪的折射
• 波的折射: 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斜交会产生 波的折射作用,当波浪进入平直海岸浅水 区时,其传播速度随水深而变小,使波峰 弯曲逐渐平行于海岸,当波浪进入曲折的 岬湾时,波浪的折射使波能集中在岬角 (headland),形成冲刷区。而波浪进入海湾 (bay)时,波能是辐散的,遂形成堆积区。

2.1《海洋地理》参考素材:海岸地貌

2.1《海洋地理》参考素材:海岸地貌


珊瑚礁分布范围 与珊瑚生长的水温条件有关,珊瑚 是热带海洋中的腔肠动物,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E。 由于珊瑚的生长受到一定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其分 布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及暖流所经过的海区,总 面积为60万km2。集中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大 西洋热带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的东沙、西沙、 中沙和南沙群岛,其次为海南岛及台湾。
压力及被其压缩的空气对岩石产生强烈的破坏,尤其 对裂隙发育的岩石更为明显。被破坏的岩屑砂砾随浪 研磨基岩,加快了海蚀作用的速度。海水对岩石、矿 物的溶蚀能力比淡水强,不仅碳酸盐岩能溶于海水中, 海水对玄武岩、正长岩和角闪岩、黑曜岩等都有很强 的溶蚀作用,其溶蚀速度比淡水大3~14倍。海岸经过 冲刷、研磨和溶蚀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 珊瑚岛还有着美丽的海洋风光,不论水上或水下都可 成为良好的旅游资源。同时它又是渔民的捕鱼场所, 或是歇息、补给与避(台)风地点。 • ③水下珊瑚礁区,是海洋生物最活跃的生长与繁殖场 地,形成以珊瑚为主体的生物群体,繁衍着各种有经 济价值的鱼类、虾蟹类、海藻、贝类、海参和海龟等。 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水产资源,成为远洋捕鱼的良好 渔场。 • ④地质时代的化石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是良好的储油层。目前世界上可采储量超过8000万t以 上的大型生物礁油田就有12个,总可采储量约刃亿t, 主要发现于伊拉克、利比亚、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 该类油田以高产而著称。
• 淤泥质海岸是由粉沙和淤泥堆积的低缓平坦海岸,海 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受潮流作用较大。 淤泥质海岸从陆到海由三部分组成,沿岸为冲积平原 或海积平原,平原外围是潮间带浅滩,又称潮滩,潮 滩以外为广阔平缓的水下岸坡。 • •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泥沙供应丰富而又比较掩蔽的 堆积海岸段,如大河下游平原、构造下沉区。

第七节海岸地貌3淤泥质海岸地貌

第七节海岸地貌3淤泥质海岸地貌

• (2)红树林海岸环境与效益 • ① 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及护岸促淤作用:红 树林是海岸的绿色屏障,因它根系发达,
2. 红树林海岸环境与效益
• 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及护岸促淤作用:
– 红树林是海岸的绿色屏障,因它根系发达,树冠茂密,故不但 有防风、防浪,保护海岸的作用,而且还有减弱潮流,促进淤 积和加速海岸扩展的作用。
为主体的生物群体,繁衍着各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虾蟹类、海藻、 贝类、海参和海龟等。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水产资源,成为远洋捕 鱼的良好渔场。 • 地质时代的化石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良好的储油层。 目前世界上可采储量超过8000万t以上的大型生物礁油田就有12个, 总可采储量约刃亿t,主要发现于伊拉克、利比亚、墨西哥、加拿大 和美国。该类油田以高产而著称。
四、淤泥质海岸与沉积地貌
– 目前,海岸类型的划分国际上虽无统一的标准,但 按其海岸物质的组成一般可划分为基岩海岸、沙 (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4 种类型。
其中,前两者主要是以波浪作用为主(高在低能环境下形成的。
(一). 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特征
带来繁多的鸟类,以及由鸟粪堆积而成的磷矿,如我国南海诸岛中
的磷矿,解放以来累积开采量达100万t以亡。大洋中珊瑚岛的鸟粪 层更厚达30mo
• 珊瑚岛还有着美丽的海洋风光,不论水上或水下都可成为良好的旅
游资源。同时它又是渔民的捕鱼场所,或是歇息、补给与避(台)风 地点。
• 水下珊瑚礁区,是海洋生物最活跃的生长与繁殖场地,形成以珊瑚
树型也较高大,如它东北部和北部的东寨港、清栏港、
儋县等地的树高可达5-lOm,个别超过15m。向北随着 气温的降低,红树种类减少,树型也变得低矮稀疏, 到了福建北部福鼎附近海岸,树高只有1m左右,成为 灌木丛林。

海岸地貌-PPT精品

海岸地貌-PPT精品
• ③加强生物海岸的管理、保护和研究:为了保护好珊 瑚礁及红树林海岸的生态环境,首先应加强管理,建
立自然保护区。目前在华南已建立的红树林自然保护 区有12个。其次,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旅游资源的 开发结合起来,发挥生物海岸的利用价值。
LOGO
感谢您的关注
• 淤泥质海岸是由粉沙和淤泥堆积的低缓平坦海岸,海 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受潮流作用较大。 淤泥质海岸从陆到海由三部分组成,沿岸为冲积平原 或海积平原,平原外围是潮间带浅滩,又称潮滩,潮 滩以外为广阔平缓的水下岸坡。

•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泥沙供应丰富而又比较掩蔽的 堆积海岸段,如大河下游平原、构造下沉区。
• 珊瑚礁分布范围 与珊瑚生长的水温条件有关,珊瑚 是热带海洋中的腔肠动物,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E。 由于珊瑚的生长受到一定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其分 布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及暖流所经过的海区,总 面积为60万km2。集中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大 西洋热带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的东沙、西沙、 中沙和南沙群岛,其次为海南岛及台湾。
• 2、沙质海岸
• 沙质海岸可分为海滩海岸、沙堤——泻湖海岸和沙丘 海岸。

• 海滩海岸是泥沙在激浪带堆积形成的,其范围从波浪 破碎开始点起到海岸陆地上波浪作用消失处止。
• 沙堤—泻湖海岸是在沙质海岸堆积体及其封闭海湾 形成泻湖构成的海岸。有的堆积体分布在水下尚未露 出海面,为水下沙坝,水下沙坝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 浪冲刷的一道屏障,如挖沙破坏沙坝,海岸将会受到 强烈冲蚀而使陆地上的道路、农田、村舍或其他人工 建筑物遭到破坏。沙堤—泻湖海岸是一种重要的海岸 类型,约占世界海岸的13%,在我国的山东半岛、辽 东半岛、广东和广西沿海均有发育。 ·
• 一般组成红树林海岸的以广义红树林为主。这些植物 在世界上共有2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 尤其是赤道热带,海岸的红树林种类多,生长茂密, 多为高大的乔木。亚热带的红树林多为灌木丛林,种 类较少。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种类较多, 树型也较高大,如它东北部和北部的东寨港、清栏港、 儋县等地的树高可达5-lOm,个别超过15m。向北随着 气温的降低,红树种类减少,树型也变得低矮稀疏, 到了北纬70左右的福建北部福鼎附近海岸,树高只有 1m左右,成为灌木丛林。

海岸地貌介绍课件

海岸地貌介绍课件
河流作用:河流携带泥沙入海, 形成三角洲、河口湾等地貌
潮汐作用:潮汐涨落,带动泥沙 运动,形成潮汐地貌
生物作用: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活 动,影响海岸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生物作用
01 生物沉积:生物的遗体和排泄 物沉积形成生物礁
02 生物侵蚀:生物的啃食和挖掘 形成洞穴和沟槽
03 生物生长: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形成生物群落
海岸地貌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海岸地貌类型 02. 海岸地貌的形成 03. 海岸地貌的演变 04. 海岸地貌的旅游价值
1
海岸地貌类型
沙质海岸
01
形成原因:海浪、潮汐、河 流等作用形成的沙质沉积物
03
常见景观:沙丘、沙滩、沙 洲等
05
旅游价值:沙滩度假、水上 运动等旅游资源丰富
02
特点:沙质细腻,颜色多样, 如白色、黄色、红色等
海平面变化:海平面 上升、下降导致海岸
线变迁
风浪侵蚀:海浪、潮 汐等作用侵河流携带 泥沙沉积,形成三角
洲、河口湾等地貌
生物作用:生物生长、 死亡、沉积等作用影 响海岸地貌
气候作用:气温、降 水、蒸发等作用影响
海岸地貌
海洋作用
海浪侵蚀:海浪不断冲击海岸, 侵蚀岩石,形成海蚀地貌
04 生物干扰:生物的活动和干扰 影响海岸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3
海岸地貌的演变
自然演变过程
01
海岸地貌的形成: 地壳运动、海平面 变化、河流作用等
02
海岸地貌的演变: 侵蚀、沉积、海岸
线变化等
03
海岸地貌的分类: 沙质海岸、岩质海
岸、生物海岸等
04
海岸地貌的保护: 生态保护、海岸线 管理、防灾减灾等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

风浪、海水、潮汐、生物、气候、入海河流共同影响海岸地貌①②③④一、不同类型的海岸(按物质组成分类)•特点:•成因:•利用:•分布:海岸较陡峭,附近多岛屿、礁石。

海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湾1、基岩海岸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遭受海水侵蚀港口建设、旅游开发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2、砂质海岸•特点:•成因:•利用:•分布: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坡缓水清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携带的砾石、粗砂、细砂等在河口沉积海滨浴场台湾、海南、广西3、淤泥质海岸•特点:•成因:•利用:•分布:堆积物颗粒较细,粘土和粉砂组成。

海岸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滩涂养殖、晒盐江苏、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滩涂养殖晒盐建设盐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吗?浅平的海滩;较高盐度的海水;高温少雨、强日照、多风的天气4.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以石珊瑚为主的造礁生物形成的海岸A.温暖的海水,水温18—30℃、B.充足的阳光C.适宜的盐度,27—40‰D.适宜的附着基底E.较高的透明度常见的珊瑚礁有岸礁、堡礁、环礁。

●岸礁:发育在近岸浅水带,并以礁坪的形式沿岸分布,也称裙礁、边缘礁。

岸礁按沉积特征和地貌形态自海向陆大致可分为瞧前、礁缘、礁坪,滨岸与岸堤等几个单元。

滨岸岸堤礁前礁缘礁坪平均高潮面潮上带平均低潮面潮间带夏威夷恐龙湾泰国普吉岛● 堡礁:堡礁与海岸之间由潟湖或带状浅海与陆地隔开。

西南太平洋许多岛屿常为堡礁所环绕。

最著名的澳大利亚东岸昆士兰大堡礁沿澳大利亚东北边缘连续延展,长达1600km。

堡礁生长在离岸较远的海上,它像城堡一样,围绕在陆地周围,所以称它为堡礁。

大堡礁岸礁与堡礁● 环礁:大小不一,平面上大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环礁中间为礁湖(潟湖),深度不大,平均约45m。

环礁迎风面的礁平台一般较背风面为宽阔。

环礁在分布形态上与堡礁相似,但它不是围着或接近陆地生长,一般是大洋中形成一个珊瑚岛礁群体系。

第七节 海岸与海岸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岸地貌

草滩
泥滩
海积地貌可以归纳为四大类: A.毗岸地貌:如,海滩(包括泥滩) B.接岸地貌:如,各种沙嘴等; C.封岸地貌:如,拦湾坝,连岛坝等; D.离岸地貌:如,离岸坝等。
海 滩
陆拦
连湾
岛坝


环 状 沙






二、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砂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岸)。 (一)岩岸(山地海岸)
松 散 沉 积 岸 平 衡 剖 面 的 形 成
海浪还可以对沉积物发生分选作用。 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在波浪分选作用下,粗粒物质上移, 细粒物质下移。 沉积物经过分选,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 质构成的水下堆积台。
海滨堤
水下堆积台
物质横向移动 还可形成【水下堤(沙坝)】和【离岸堤(岸 外沙坝)】。
太 平 洋 底 巨 型 地 形 形 态 图
大西洋海底地貌
(二)海底沉积物 1. 近海沉积: 近海沉积主要是大陆架上的沉积。近海区沉积的机械沉积、 化学沉积和生物 沉积较重要。
2. 远海沉积: 深海区面积虽广,但是沉积物不多(沙尘、火山灰等)。
1.大陆架:大陆架,坡度0.1度,深度200~600m,宽 度大,数百km~上千km。
2.大陆坡:大陆架~深海底,坡度3~6度,深度可至 3200m,宽度15~100km,地表破碎。 3.大陆隆(大陆基):大陆坡下部~深海底间,平缓隆 起地带。
4.边缘海沟 5. 弧后盆地 6.Leabharlann 海平原 7.大洋隆起 8.大洋中脊 。
泥滩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千姿百态的海岸线
千千姿姿百百态态 的的海海岸岸线线
— 、海岸地貌 海岸带 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 带与水下岸坡。 海岸 是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到达处为上界 潮间带 位于高、低潮间,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

第七节海岸地貌

第七节海岸地貌

• 冲蚀பைடு நூலகம்用
– 波浪水体给予海岸的直接打击。
P = 0.15H + 2.42H / L
(H:波高、L:波长)
• 磨蚀作用
– 激浪流挟带的岩屑和砂砾在进退往返过程中对海底基 岩的撞击、凿蚀和研磨作用。
• 溶蚀作用
– 海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
(二). 海蚀地貌
• 海蚀穴(洞)
– 海崖的坡脚处,经常遭受波浪的冲磨而形成的凹槽(宽度大于深 度者为穴,深度大于宽度者称洞)。
称泥沙的横向运动。 • 当波浪前进方向(波射线)与岸线斜交时,波浪力与重力沿坡面的
切向分量不在同一直线上,被起动的泥沙向岸运动的路线与沿海滩
斜坡滚落向海的路线不一致,泥沙不但发生横向位移,还依波浪力 和重力的合力方向沿岸运动,这种运动称泥沙的纵向运动。
– 在大多数情况下,横向运动与纵向运动是相结合进行的。
– 泥沙在纵向运动过程中,由于岸线方向的改变或由于岸外岛屿与 人工堤等造成的波影区内,因泥沙流的容量降低而产生堆积,形 成一系列堆积地貌。
1). 湾顶滩(毗连地貌)
– 当岸线向海转折形成凹岸时,由于波向线与岸线的交角增大,使 泥沙流容量变小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沉积。
2). 沙嘴(自由地貌)
– 岸线向陆转折时,由于波向线与岸线的交角变小,泥沙流容量降 低,部分泥沙在岸处发生堆积,形成向海伸出的沙嘴。
4). 泥沙流要素
• 容量(输沙能力) – 波浪及水流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搬运泥沙的最大数量(即α = 45°)。 • 强度(输沙量) – 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某一断面的泥沙量。 • 饱和度 – 泥沙流的强度与容量之比。 (强度/容量:<1,侵蚀;>1,堆积;=1,不冲不淤。)
2.泥沙纵向运移所形成的海积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 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海 洋
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沙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岸)。 岩岸(山地海岸) 按海岸带地貌排列方式或其他地貌特称分为:里亚式海岸、 达尔马提亚式海岸、峡湾海岸、断层海岸、喀斯特海岸)
沙岸(大部分属于平原海岸) 三角洲海岸、淤泥堆积平原海岸、潟岸湖、弱谷海岸、三角 湾海岸等。 此外低纬度海区还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泥滩海岸。
(2)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崖
❖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不断扩大,顶部的基石悬空, 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海岸后退形成陡壁。
❖ 海蚀崖的形态受岩性和岩层产状的影响很大,柱状 节理发育的海蚀崖呈陡立状,向海倾斜的岩层常形 成倾斜海崖,向陆倾斜的岩层也可以形成陡崖并能 较好地保存。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海蚀穴
6.深海平原
❖ 深海平原又称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别平坦的部分。 地壳厚度6~8公里左右,属大洋型地壳。沉积物来源 于大陆架,由浊流通过大陆坡堆积于大洋盆地中最低 部位。
❖ 沉积物经过波浪的分选作用(粗粒物质上移,西里物质下移) 后,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堆 积台。
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在凹形海岸,海岸与波浪 前进方向的夹角约为45o 但由于海岸方向改变,使 这个夹角增大,大于45o。 这时泥沙流搬运能力减低, 使泥沙流从原来不饱和或 近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或 过饱和,在海岸转折处堆 积形成海滩,称湾顶滩。
4.边缘海沟
❖ 边缘海沟是与大陆坡相邻的狭长深海凹地,通常 与岛弧同时出现,延伸方向也与之一致,横剖面呈 不对称V形,平均坡度5o ~ 7o ,宽数十千米至上百 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深度往往在6500m以上, 有现代火山活动并且是地震震源所在。

第七节海岸和海底地貌PPT课件

第七节海岸和海底地貌PPT课件
11
海滩分为:泥滩、沙滩、砾滩
12
13
纵向移动的堆积地貌
▪ 当波浪作用力与海岸线不垂直时,泥沙颗粒 按波浪作用力和重力的切向分力的合力方向 沿岸发生纵向移动。由于岸线走向变化使波 浪作用方向与岸线夹角增大或减少,以致泥 沙流过饱和而发生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 沙咀,泻湖,陆连岛
14
15
16
海岸
5
2. 海岸动力作用
▪ 海岸动力作用有波浪、潮汐、海流和河流等,其中 以波浪作用为主
6
岩石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常形成海岸侵蚀地貌
拍岸浪、激浪对岸 边岩石极强的破坏
溶蚀 冲蚀 磨蚀
波浪是破坏 海岸的主要动力
7
8
9
海岸堆积地貌
▪ 海浪侵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海浪的搬运, 在其他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海积地貌。被 携带的碎屑物质在海岸带内有作横向移动和 纵向移动两种状态,形成不同的堆积地貌
23
24
3. 半深海和深海沉积作用
▪ 水深大于200m,海底几乎为黑暗世界,氧 气不足,阳光不足,压力大,因此,底栖生 物很少,主要为表层水中游泳、漂浮生物。 水体平静,细碎屑物质属泥级,溶运物。
▪ 沉积物少,一般为泥质、生物软泥;只是浊 积物可较粗,Fe,Mn结核
25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0
横向
▪ 垂直于岸线方向移动的碎屑物质在波浪和重力的 共同作用下,一个波浪周期中,水下岸坡下段的 泥沙向海方向搬运,上段向陆方向搬运,形成两 个侵蚀带;中段的泥沙,向海和向陆的搬运距离 相等,在原地往返运动,有效搬运距离等于零, 这一地带称为中立带。通过泥沙的横向移动,可 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水下堆积阶地、水下沙坝、 离堤、泻湖、海滩。

高教版自然地理学第五章(第七节)

高教版自然地理学第五章(第七节)

1.1 海蚀地貌
• 海蚀崖的后退速度则与海蚀崖岩性、海蚀 崖块体运动的方式、基部物质被蚀移的速 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 热带地区,由于受到珊瑚礁和多年生植被 的保护,所以多数海蚀崖后退缓慢而崖面 坡角比较小。温带地区西风带高能海岸的 海蚀崖总是很陡。高纬地带的海蚀崖,由 于海冰消能和强烈的冰缘坡地发育过程而 崖面倾角也比较小。
1.1 海蚀地貌
• 海蚀崖岩石中的裂隙,受海浪拍击与压 缩空气的张压而扩展,有的成为海蚀穴, 有的其顶被冲开称海蚀窗。有的海蚀窗 在高潮大浪时还有海水喷出。海蚀穴上 或海蚀窗边残留石块称海蚀拱桥。 • 海蚀崖前残留的岩柱称海蚀柱。差不多 每根海蚀柱都有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
1.1 海蚀地貌
青岛海蚀柱
鹿 回 头 连 岛 坝
1.2.2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泻湖:是沙咀围封港湾或其它水域而形成的。 • 和上述与海岸沙坝的发育有关的泻湖一样,有的泻湖 与海尚有狭窄通道,有的泻湖在特大潮或风暴潮时受 到海水的补充,有的泻湖则得到河水的补给。于是不 同泻湖可用不同水量平衡方程式来表示泻湖水咸化或 淡化的特点和类型。泻湖咸化时,适应正常盐度的生 物如珊瑚、腕足类、棘皮动物等大量死亡,而斧足类、 腹足类和部分介形虫等数量增加。当盐度增加到50‰ -55‰时,泻湖中几乎就没有生物生存;再增加到 60‰-70‰,会形成一些盐类矿物,如石膏、芒硝 (Na2SO4· 10H2O)、岩盐等。有些泻湖到最后,或 被蒸干,或被淤塞;有些泻湖则转变成沿海的淡水湖, 如杭州西湖。
海岸均衡剖面的塑造和不同 坡度、不同粒度海岸均衡剖 面的基本特征 (王颖等,1994)
1.2.1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这样的泥沙颗粒运动产生三个结果: • 1 )中立点的产生:一小段上的进流速度与退流速度相 当,在动力大小与泥沙颗粒达到均衡之后,该地点既不 发生侵蚀,也不发生堆积,即中立点,在平面上是与岸 线基本平行的中立线; • 2 )泥沙颗粒的不对称运动导致自然分选:粗颗粒沙向 岸运动后留在高部位上,向海方向泥沙颗粒平均粒度逐 渐变细; • 3 )均衡剖面的形成:通过泥沙颗粒起动、迁移和沉积, 特别是岸坡上段增陡和下段趋缓,最终导致海岸带剖面 适应于波浪传递波能的消耗,不再有明显的侵蚀和明显 的泥沙堆积,也就是塑造了海岸均衡剖面,达到了均衡 状态。

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淤泥质海岸带是指位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狭窄地带,由大量沉积物和有机物构成的特殊生态系统。

这一海岸带的特征在于潮间带常年被淤泥所覆盖,同时还受潮汐作用和海浪的影响。

这些淤泥质海岸带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海岸,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在淤泥质海岸带中,粘土、泥沙和有机碎屑的沉积形成了稳定的泥质底质。

这些底质通常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吸引了大量的底栖生物和候鸟来繁衍和觅食。

此外,淤泥质海岸带还对河流冲击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变化起着关键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淤泥质海岸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它是许多海洋和沿岸生物的关键栖息地,为鱼类、甲壳类动物和鸟类等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其次,淤泥质海岸带还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如海洋沉积物沉降和有机物循环等过程,对全球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淤泥质海岸带还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营养盐,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对维护沿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淤泥质海岸带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人类活动、河流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导致了淤泥质海岸带的退化和物种丧失,对生态系统功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保护和恢复淤泥质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淤泥质海岸带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并强调了对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的重要性。

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还展望了未来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为其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淤泥质海岸带的深入了解和保护,我们可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的海岸带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和框架,它包括了各个章节的顺序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淤泥质海岸带的定义2.2 淤泥质海岸带的特征2.3 淤泥质海岸带的重要性3. 结论3.1 对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认识3.2 淤泥质海岸带保护的重要性3.3 未来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的展望在本文的结构中,我们首先引入了淤泥质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了研究该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目的。

《海岸》 知识清单

《海岸》 知识清单

《海岸》知识清单一、海岸的定义与分类海岸,简单来说,就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交界的地带。

它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区域,受到海洋和陆地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

从形态和组成物质的角度,海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构成,通常地势陡峭,海岸线曲折。

海浪长期冲击岩石,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就有典型的基岩海岸。

2、砂质海岸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海岸线较为平直,海滩宽阔平坦。

这种海岸常见于海湾和河口附近,是人们进行海滨度假和沙滩运动的好去处。

3、淤泥质海岸多分布在平原河口地区,由淤泥和粉砂等细颗粒物质堆积而成。

其地势平缓,岸线开阔,但往往缺乏天然的良港。

4、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红树林植物的根系能够稳固海岸,抵御风浪侵蚀。

珊瑚礁海岸则由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海岸的形成过程海岸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壳运动地壳的上升或下沉会改变海岸线的位置和形态。

例如,地壳上升会使原来的海底上升成为陆地,形成新的海岸;而地壳下沉则会使陆地被海水淹没,海岸线向内陆推进。

2、海平面变化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会直接影响海岸的位置。

当海平面上升时,海岸线向内陆移动,淹没陆地;当海平面下降时,海岸线向外海延伸,露出新的陆地。

3、海浪、潮汐和海流海浪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的重要力量。

潮汐的涨落和海流的运动也会携带泥沙,影响海岸的堆积和侵蚀。

4、河流作用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和碎屑物质,在河口附近形成三角洲,改变海岸的形态。

5、风的作用在一些地区,风可以搬运沙尘和沙丘,对海岸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

三、海岸的生态系统海岸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1、潮间带生物这是位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区域,生活着各种适应潮起潮落的生物,如贝类、螃蟹、海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态环境好,生物产量高:
– 红树林海岸生态环境良好,不但可调节海岸带气候,而且成为 生物的聚集地,构成红树林海岸的生物链。因此,这种海岸的 生产力比沙质海岸的生产力大10倍以上(如海南岛)。
• 红树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除红树木材可作建筑用途之外,还有富含淀粉的果实,可作木 本粮食、饲料以及绿肥的来源。有的红树还可作药材、香料皮 革等的工业原料。
2.珊瑚礁类型
• 岸 礁:一种与海岸相连、宽度不等、水深很浅的珊瑚平台。
• 堡礁:呈堤状分布于离岸较远的地段,与海岸之间隔着平浅的泻湖。
• 环礁:在平面上呈环形的珊瑚堤,中间围着泻湖。
(二). 红树林海岸
– 由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边的一种海生植物------红树组成的 丛林海岸。(主要生长于背风、浪小的潮间淤泥浅滩上)
3. 潮下带
– 大潮平均低潮线以下,是潮滩向下延伸的地带,属水下岸坡。
五、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
• 珊瑚礁海岸 • 红树林海岸
(一). 珊瑚礁海岸
– 珊瑚礁是由较高级的腔肠动物造礁珊瑚的骨骼与少量石灰质藻类 和贝壳胶结形成的大块有孔隙的钙质岩体。
1.珊瑚生长的环境条件
– 温暖的海水(25℃~30 ℃最适宜) – 充足的光照(0~20M深) – 适宜的盐度(34‰) – 适宜的附着基底 – 较高的透明度
带来繁多的鸟类,以及由鸟粪堆积而成的磷矿,如我国南海诸岛中
的磷矿,解放以来累积开采量达100万t以亡。大洋中珊瑚岛的鸟粪 层更厚达30mo
• 珊瑚岛还有着美丽的海洋风光,不论水上或水下都可成为良好的旅
游资源。同时它又是渔民的捕鱼场所,或是歇息、补给与避(台)风 地点。
• 水下珊瑚礁区,是海洋生物最活跃的生长与繁殖场地,形成以珊瑚
• (2)红树林海岸环境与效益 • ① 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及护岸促淤作用:红 树林是海岸的绿色屏障,因它根系发达,
2. 红树林海岸环境与效益
• 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及护岸促淤作用:
– 红树林是海岸的绿色屏障,因它根系发达,树冠茂密,故不但 有防风、防浪,保护海岸的作用,而且还有减弱潮流,促进淤 积和加速海岸扩展的作用。
四、淤泥质海岸与沉积地貌
– 目前,海岸类型的划分国际上虽无统一的标准,但 按其海岸物质的组成一般可划分为基岩海岸、沙 (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4 种类型。
其中,前两者主要是以波浪作用为主(高能环境)
形成的海岸类型,而淤泥质海岸则主要是受潮汐作 用,在低能环境下形成的。
(一). 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特征
1. 潮上带(超潮滩)
– 位于大潮平均高潮线以上,滩地一般已成为垦植的地带。沉积物 主要为淤泥或粘土质淤泥,高潮线附近常发育有由贝壳碎屑及粉 砂、细砂组成的一种沿岸堤(贝壳堤)。故根据其位置可判断海 岸线变迁的情况。
2. 潮间带(潮坪、潮滩)
– 位于大潮平均高潮线与大潮平均低潮线之间,按其滩面高程尚可 细分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沉积物主要为淤泥、粉砂。滩 面多发育有潮(水)沟。
为主体的生物群体,繁衍着各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虾蟹类、海藻、 贝类、海参和海龟等。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水产资源,成为远洋捕 鱼的良好渔场。 • 地质时代的化石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良好的储油层。 目前世界上可采储量超过8000万t以上的大型生物礁油田就有12个, 总可采储量约刃亿t,主要发现于伊拉克、利比亚、墨西哥、加拿大 和美国。该类油田以高产而著称。
– 淤泥质海岸主要是沿平原外缘发育的低缓平坦的海岸,其组成物 质主要由粉砂和淤泥构成(D<0.05mm)。沉积物的分布与沙质 海岸相反,即自高潮滩到潮下带上部,物质从细到粗变化。海岸 特征主要表现为: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其海岸发育 地貌与沉积的特征均反映了潮流作用的特点。
• 淤泥质海岸由三部分构成,自陆向海分为:
– 沿下岸坡(位于潮滩以外,坡度仅0.1‰)
• 淤泥质海岸的形成条件:
– 物质供应丰富 – 水域相对平静
(二). 岸滩结构与沉积地貌
– (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的主要地貌单元是潮滩。受潮汐作 用造成水位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潮滩在动力作用、地貌和沉积上 具有分带特征。
树型也较高大,如它东北部和北部的东寨港、清栏港、
儋县等地的树高可达5-lOm,个别超过15m。向北随着 气温的降低,红树种类减少,树型也变得低矮稀疏, 到了福建北部福鼎附近海岸,树高只有1m左右,成为 灌木丛林。
• 红树林海岸的演变 :
– 红树林形成后阻滞了波浪和潮流对海岸的冲刷,促
进了淤积作用,使林下泥滩不断淤高,地下水位下
降,土壤逐渐疏干、变淡,红树植被也渐渐被半红 树植物所代替。原来的盐沼泥滩变为坚实的土壤和 泥炭层,地面长草,潮汐一般不能到达。此时红树 林海岸便转化为滨海平原。
(三)、生物海岸的生态环境、 效益与保护
1.珊瑚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
• 珊瑚礁(岸礁)有削弱波能及保护海岸的作用,岸礁部位相当于水下 岸坡的上部,波浪进入岸边之前,必须通过岸礁带,这样波浪就逐 步消能,海岸便得到保护。 • 珊瑚岛是海洋中的绿洲,这里生物繁盛,不仅有茂盛的植物,而且
• 生长环境: – 适宜的水温( 25℃~28℃) – 淤泥质潮滩(高水分、高盐分、富含有机质及硫化氢 与钙质、缺氧环境)
– 处于低能环境
• 一般组成红树林海岸的以广义红树林为主。这些植物
在世界上共有2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 尤其是赤道热带,海岸的红树林种类多,生长茂密, 多为高大的乔木。亚热带的红树林多为灌木丛林,种 类较少。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种类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