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前景

合集下载

俄罗斯东部天然气规划的实施进展及中俄合作前景

俄罗斯东部天然气规划的实施进展及中俄合作前景

二 、加快东部发展对俄意义重大
20 年6 ,俄罗斯批 准了 《 02 月 西伯 利亚经济
发展战略 》。该战略指出 ,西西伯利亚 的主要油
1 加快东部能源发展是俄 实现均衡发展的重 气产地 已处于开发后期 ,开发难 度大的油气储量 .
要切入点
占5 % ~ 0 5 6 %,并有继续扩 大之 势 ,这就要求在
新的机遇 。
杨堡 气 田为6 %,梅德 韦 日气 田为8 %。东西 0 5
2 1 . 。13
国际石 油经 济 . 5 3
天 然 气 A U A A NTR L S G
图1 俄罗斯含油气盆地
伯 利亚 和远 东地 区天 然气 资源基 本处 于勘 探 的 国 的2 %,人 口 占7 %,工农业 产品产 值 占全国 6 8
发展 ,俄 向美欧 出口天然气 的计 划 受阻 ,俄 罗斯 天然 气工业发展 面 临前 所未有 的压
力 。为此 ,俄 罗斯积极推进 东部天然 气规划的 实施 ,亚洲市场在 俄天然 气长期发展 战 略 中的地位快速提 升。 中国和俄 罗斯新的战略合作机遇 已经 出现 , 目前天然气价格 仍 然是制约双方合 作的最 大因素 ,近期 能否取得 突破 性进展 关键取 决于双方能否找到长
洲天然气 市场萎 缩和L G现货 贸易 的冲击下 , N
俄对欧洲 天然气 出 口下降 ,加之美 国页岩气 的
土 ,包 括 西 西伯 利 亚 、东 西 伯 利 亚 和 远 东 地 区 。据 l 9 年俄 罗斯 第八 次 油 气 资 源评 价 结 93 果 ,俄罗斯9 %以上 的天然气资源位于该地区 。 0
气发展 ,实现资源有序接 替和油 气出 口多元化 ,并带动 东部地 区经济发展 ,2 0 年9 07 月,俄 政府批 准 了 《 关于建 立 东西伯利 亚和远 东天 然气开采 、输 送和供 应统一 系统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地区合作的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地区合作的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地区合作的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倡议,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打造一个由亚洲到欧洲的区域合作网络。

而中俄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组成部分,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一、贸易合作方面,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极强。

中俄地区的成千上万的企业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平台来寻找商机,以此来激发中俄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也可以带动中俄两国间的数字贸易合作,以及拓展新的贸易渠道,带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增长和经济活力。

二、能源合作方面,中俄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其中很多资源都集中在边境地区。

两国联手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效开发,建设出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生产方式,共同构建起独树一帜的能源产业。

三、科技合作方面,中俄两国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储备、研发团队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为合作提供了很多机会。

中俄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双方技术的突破,还可以共同开展技术开发,推动技术转移和转化等。

四、人文交流方面,中俄两国分别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旅游景点,这也为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促进区域内人员的文化互通、教育交流和旅游经济,增强了中俄两国间的人文关系。

综上所述,中俄地区合作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然而,中俄双方仍然有许多合作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难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

同时,中俄两国在安全和政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这需要双方进行共同协调,达成合作中共同的利益。

总之,中俄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不仅将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能源和科技合作,也将为两个民族的相互理解和人文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未来合作将更加紧密。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愈加频繁和密切。

其中,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油气管道和天然气资源合作方面。

1、油气管道合作中俄两国的油气管道合作主要分为两个方向:西伯利亚-中国管道和东线天然气管道。

西伯利亚-中国管道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投入使用,是中俄两国至今最大的管道合作项目。

该管道起点位于俄罗斯汉特-曼西自治区的西西伯利亚油田,经过蒙古国,终点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

该管道全长约3500千米,输送的油气量每年可达到3000万吨。

该管道的建设不仅扩大了中俄两国间的能源合作规模,也加强了两国间的经贸联系。

东线天然气管道则是指从俄罗斯开发的远东天然气田,通过哈萨克斯坦中线天然气管道和中国境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两部分,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

该项目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磋商和协商,直至2019年正式开始投产。

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满足中国东北地区大量的天然气需求,也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

2、天然气资源合作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体现在管道建设方面,也包括天然气资源的合作。

中俄天然气合作历史悠久,远在2004年就已开始。

目前,中俄两国天然气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俄罗斯自东方燃气管道向中国运输不同形式的天然气,其中包括LNG (液化天然气)和CNG(压缩天然气)等;(2)中俄两国在打造天然气超级管道方面对接,促进能源市场的融合,扩大两国间的合作交流;(3)中俄两国还合作开发了包括琼海地区的南海和东海以及北极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等。

二、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关系: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扩大了两国间的经贸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互补性。

“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摘要:中俄在能源领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合作一直未有间断。

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对“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并分析中俄能源合作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新进展;前景一、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俄罗斯能源丰富,是全球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俄在能源领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合作一直未有间断。

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

在石油领域,自2009年中俄达成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后,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3年3月22日,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把每年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提高一倍,至3000万吨。

未来将把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提升至三倍,由此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

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将获得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笔20亿美元的25年期贷款。

根据最新协议,今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增加约80万吨石油供应,未来年度石油供应额将达4500-5000万吨。

2013年6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十七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俄罗斯未来25年每年将向中国供应4600万吨石油,该协议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

俄罗斯石油公司表示,该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出席下,签署了对华长期供应原油协议。

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俄两国及两家公司在能源与经济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计划通过西线和东线向中国输入天然气。

目前,中俄两国领导人就东线输出达成了一致,通过东线每年向中国输出380亿立方米。

这不仅对于俄罗斯能源输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对于我国改善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俄新社3月23日援引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的话称,“两国计划今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件。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石油、天然气、核能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两国能源需求,还有助于提升地区能源安全和稳定。

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所展现的前景何等令人期待,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前景。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1.石油合作:中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两国之间的石油合作一直都比较紧密。

目前,中俄两国在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炼油加工和石油贸易等领域都有合作项目。

中俄原油管道项目是两国石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管道,俄罗斯可以将原油直接输送至中国。

2.天然气合作:中俄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合作一直是两国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

2009年,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之一。

该管道线路起点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终点为中国黑龙江省布里亚特自治州。

中俄还在天然气开发、输气线建设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3.核能合作:中俄两国在核能领域也有着合作的基础。

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核电技术,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建设国家之一。

双方已经签署了多项核能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核电项目,推动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资源互补:中俄两国在能源资源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性。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双方的资源需求和资源供应具有一定的匹配性。

2.政治互信:中俄两国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互信程度,经济利益和政治关系相互交融。

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小。

3.地理位置优势:中俄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便于能源资源的输送和交换。

尤其是中俄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的建设,有效地弥补了两国之间距离较远的不足。

以上优势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得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更加看好。

时政热点 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看能源跨区域调配(解析版)

时政热点 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看能源跨区域调配(解析版)

2020年时政热点专题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看能源跨区域调配背景材料据央视报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于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完全建成之后,每年可向我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有效缓解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天然气紧张局面。

第一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后逐渐增至380亿立方米/年的输气量,相当于2018年我国全年用气量的七分之一。

每年因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有效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这条总价超4000亿美元的管道工程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中国长三角,穿越地球上最荒凉的地带,长逾8000公里,居全球之最。

媒体认为,具有战略机遇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后,将”大资源”引向“大市场”,或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热点解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后,将”大资源”引向“大市场”,或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备受世界关注,必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或将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考题主要考查中俄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地理环境、管道运输的特点、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对两国发展的意义、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链接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1、管道运输的特点优点:(1)运量大(2)占地少(3)建设周期短、费用低(4)连续性强(5)运输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6)安全易管理,可自动控制缺点:灵活性差固定投资大专用型强专营性强2、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3、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对两国发展的意义:对俄罗斯:促进俄罗斯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俄罗斯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对中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利于我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地区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状况;促进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前景与建议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前景与建议

研 究结 论和建议
首 先 ,就 业质 量评 价 不能 照搬 西方 国家或 国 际组 织 的
参考文献 :
[】 e s r n e e t W r i h S a i t c 1 n i a o s 1 M a u i g D c n o k w t t t i a I d c t r . s [] e s r n u l t f m l y e t C u t y P 0 2 M a u i g q a i y o e p o m n o n i t r 1
[] 军峰 . 6李 6 就业 质 量 的 性 别 比较 分析 . 场 与人 口分析 , 市
2 0 () 0 36 .
【】 羽 . 业 能 力 对 就 业 质 量 的 影 响 . 7柯 就 当代 青 年 研 究 ,
rp t sP 2 1. e o t 1 - 4
评 价指标体 系,也不能照搬 法律和法规来 约束和调整 就业质
量 ,必须适 应中国各行业 的现实背景 ,综合考量劳 动者就业
质 量 的评 价 。
[】 3 国福 丽 . 内就 业 质 量 研 究 述 评 : 涵 义 、量 化 评 价 及 影 响 国
积 极 主 动 地 构 筑 劳 动 保 障 的 良好 质 量 环 境 , 以期 提 升 就 业 质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弱 势一方 的劳动者 ,在就业质 量考量 中不得不首先 考虑
劳 资 关 系 问题 。
三 是 注 重 对 强制 性 社会 保 障 的要 求 , 即 所 谓 的 劳 动
保险。
量,让人 民享有体 面劳动。口
因素 . 中国集体经济 ,2 0 ( . 088 )
【] 4 刘素华. 就业质量: 概念 、 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人 口与计划生育,2 0 () 05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该倡议以加强国际合作和促进互利互惠为目标,旨在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

中国与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两国在天然气贸易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并为双方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两国的互补优势。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与中国的能源需求形成了天然的合作机会。

中国与俄罗斯的地理接近也为两国天然气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合作始于2009年,当时两国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合同。

根据该合同,俄罗斯将向中国供应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使得中国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外销市场之一。

此后,双方继续在天然气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了更多的供应合同。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倡议的目标,中国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这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倡议还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交通互联互通,这将为两国天然气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物流条件。

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俄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天然气输送的成本较高。

尽管两国已经建立了一条天然气管道,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天然气输送网络。

两国之间的能源价格谈判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双方在天然气供应和定价问题上的利益不同,导致谈判进展缓慢。

国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波动也对两国的天然气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中国与俄罗斯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天然气贸易的发展。

双方可以在管道建设和物流配套设施上加大投资,提高天然气输送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双方可以加强能源价格谈判,制定合理的供应合同和定价机制,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结果。

中俄原油和天然气合作前景非常乐观

中俄原油和天然气合作前景非常乐观
维普资讯
第5 卷
20 02年第 5 期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5 9
中俄 原 油 和 天 然 气合 作
作, 扩展石 油出口量。普京总统说 , 俄罗斯 的 兴趣在更 高的石 油产 量 , 以推动 国家 的经济
和同西方 国家 的合作。俄罗斯在决定不再延 长石油出 口量 削减之后 , 油出 口量开始增 石 加 。在今 后 2 _2 o _5年 的 时 间 里 , 罗 斯 至 少 俄
的合 作 为 中 国的炼 油 、 油 化 工 、 然 气 化 工 石 天 提 供 了丰 富 的原料 来 源 。


原 油
二 、 然 气 天
天然气不 仅 是 一种 清 洁能 源 , 且是 一 种 而
19 开始 , 国就 成 为 石 油 进 口国 , 93年 中 其 石 油 需求 量 急剧 扩 大 。 为谋 求 稳 定 的石 油 供 给 , 眼于 将来 的能 源 供 给 , 国加 紧 接 近 一 着 中 些 产 油 国。 中俄原 油 管 道 工 程 就 是 出 自资 源 采购 渠道 多样 化 的 一种 方案 。俄 罗 斯 有 丰 富
优质的原料。世界上 7%的合成氨、O 6 8%的甲 醇、 %的乙烯均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取。天然气 3 9 在世界 能源 结 构 中 的 比例 已达 2 .%以上 , 47 成
为仅 次于石 油和煤炭 的世界第 三大 能源 。
的石油 资源, 油 剩余 探 明可 采储 量达 8 t 石 G
多 , 年 石 油 产 量 大 约 为 0 3- .G。 中俄 每 ._o 5 t 原 油管 道工 程 的主 要原 油 输 出 地是 托木 斯 克 地 区 , 向 中 国东 北 部 每 年 输 送 200t 将 00k 原

近中期中俄油气合作的战略思考

近中期中俄油气合作的战略思考
发和管道建设 。
持续蔓延的情况下 ,中俄以 “ 贷款换石油”方式达成了一
揽 子能 源 合 作 协议 ,“ 款 换 石 油 ”作 为 一 种 贸易 方 式 、 贷

种投 资方式 和一 种合作 方式 ,对于两 国未 来的能 源安全
和经济 安全均具有 双赢 意义 。
2O o9。 12
r RD WO L
始总资源量 4 . 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 总储量 的 2. 45 6 5 %。 2 20 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 67 亿立方米,约 占世界总产 07 04
量 的 2 .%。 06
北和西北部地区较近。两国的油气合作可减少油气运输和 管网建设的成本 、降低油气运输风险、缩短运输时间 ,在

二 、中国油气 资 源面临 的形势
斯 油气 田的勘探 、开发 、加 工和 销售领域 ,并 多次签 订原
在 俄 罗 斯举 行 的 中俄 政 府 总理 第 十 三 次定 期 会 晤期 问 ,中俄两 国签署 《 于在石 油领域合 作 的谅解备 忘录 》 关 、 中石 油和俄 罗斯管 道运输 公 司 《 关于斯 科沃 罗基诺一 中俄 边境原 油管道 建设 与运 营的原则 协议 》等能 源领域 合作 文 件。 ( ) 款换 石 油 的方式 。在低 油 价和 国际 金融 危机 二 贷
近 中期 中俄 油气 合作 的战略思考
孙仁金 邱 坤 林 刚/ 文
中俄油气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从 中俄 油气合 作 的历 史来看 ,这些 大的石 油 、天 然气 、源自中俄 油气合作 的历 史
合 作项 目在落 实上有一 定难 度 ,合 作成功 取得 实质性进 展 的项 目寥寥 无几 。 二 、中俄油气 合作 的现状 中 国 是 亚 太 地 区 经 济 和 能 源 需 求 增 速 最 快 的 国家 , 能 源 缺 口巨大 ,而 中俄 有着 东 北 亚 地 区最 佳 的 油气 匹 配 关 系 : 罗 斯拥 有 丰 富 的 油气 资 源 ,二 者 形成 互 补 战 略 俄 伙 伴 关 系 已成 必 然 。 中俄油 气 合 作 的现 状 主要 表现 在 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尤其在天然气贸易领域,双方合作进展迅速。

本文将从“一带一路”背景出发,探讨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倡议,旨在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发展。

该倡议旨在通过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而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天然气贸易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促进双边经济合作、能源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消费国,两国天然气资源储备丰富,有着天然气贸易合作的天然优势。

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而俄罗斯拥有充足的天然气资源,双方具有天然气贸易合作的天然优势。

两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缘优势非常明显,便于进行天然气输送,为天然气贸易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合作自20世纪末期以来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受制于政治、经济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双方天然气贸易一直未能够充分发展。

然而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4年,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项目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这是中俄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重要合作成果,标志着两国天然气贸易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合作协议,俄罗斯将向中国供应大规模的天然气资源,有力地满足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中俄天然气管道的通气,将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发展,加深了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除了“东线”项目外,中俄在液化天然气(LNG)领域也展开了深入合作。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液化天然气资源,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之一,双方在LNG贸易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量更是较2018年增长了3倍之多,双方液化天然气贸易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浅析中俄能源合作问题

浅析中俄能源合作问题
浅 析 中俄 能源 合 作 问题
翟芳琳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0 8 ) 0 0 5
摘要:中 能源合作是两 国对外经贸和投 资合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俄 本文对 中俄两 国的能源合作现状 、 存在的机遇 与障 碍进行分析 ,努力寻找两 国能源合作 的新思路。 关键词 :能源; 机遇 ; 障碍
天然气规划” ,人们 期待 已久 的中俄天然气合作 至今 已谈 了 1 0多 源 企业都会 以 自身利益为 出发 点来考虑是否参 与两国的能源合
年 。但 至 今 还 没 有 一 个 定 数 ,还 有 许 多 问 题 需 要 解 决 。 作 。如 何 使 企 业 更为 积 极 的 参 与 到 合 作 中 , 这 是 未 来 两 国 能 源 合作 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
4. 级 中俄 能 源合 作 的 形式 。 中 俄 能 源 合 作 的 形 式 主 要 是 , 升
进两国总体经贸关系方面的战略选择 , 希望这个机制能够对双方建立 俄 罗斯 以贸易形式向中国输 出油气 。为了输送油气 ,就需要修建 全面、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起到推动作用。这种机 油气输送管道。中俄酝酿 、谈判油气管道建设计划已经 l 0多年 ,
二 、中俄能源合作中存在 的机遇与障碍

个是能源出I大国,一个是能源消费大国,中俄两国的能源 - 1
三 、促进 中俄 能源合作 的几点建议
1调节国内的能源价格, . 使其逐步和国际接轨 。 在价格谈判中增 加灵活性 ,最终的谈判定价当然希望是以我方能够接受的,特别是
2 增强企业 的参与意愿 。适 当考虑 由国家拿 出一 定的基金给企业 .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态下 ,而俄国希望采取 完全市场化价 格。价格 问题就变得非常现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占其 开采量 的 一半 以上 ;油 品和 天然 气 出 口各 占其产 量 的 13 以上 ( / 主要
是 欧洲 ) 。近十 年来 ,俄 几 乎所 有增 加 的石 油产量 都 用于 出 1 : 3。
俄 主要 常规 能源 生产 :2 1 ,石 油产 量 为 5 0 14亿 吨 ,居世 界第 00年 . 59


同 比增加 2 2 ; 油能 力达 2 8亿 吨/ , 世 界第 三 ,同比增加 0 5 ; .% 炼 . 年 居 . %
天 然气 产 量为 5 9 亿立 方米 ,居 世界 第 二 ( 80 占世 界 1 . % ;煤 炭产 量 为 84 ) 2 19亿 吨 ,居世 界 第五位 ( .6 占世 界 4 ) % 。
多年 来 , 中俄 能源合作 取 得 一些 进展 ,但 能 源 实力及 其 战略 上 的差异使 两 国 能源合作 尚存在 一 些 问题 ,需要 双 方在 各 自国家发展 战略层 面上 ,按 市
场经济规律加以协调和解决,方可取得有效成果。
【 关键 词 】 中俄 关 系 金 融危 机 能 源合 作 【 作者简 介 】国务 院发 展研 究 中心欧 亚所研 究 员
。 孙永祥: 俄罗斯能源部 门 2 1 “ 0 0年发展状况及近期前景分析 ” 《 国经济导报》 2 1 ,中 ,0 1 年 1月 6日。
48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问 反 景 题 前
98 3 0万 吨油 当量 ,居 世界 第 五位 ( 占世 界 2 6 ) .% 。
俄 能源 消 费有较 充足 资源 储 备保 证 。其 中:到 2 1 ,俄 石 油探 明储 0 0年
资料 ,2 1 0 0年 ,中 国能源 消 费量为 2. 2亿 吨 油 当量 ,居世 界第 一 ( 43 占世

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和发展前景
千米 ,横 跨 中俄 两国边 境 黑龙江 穿越 段管 道长 11 .5
中俄油气合作现 状
千米 ,中国境 内陆地管道 长76 . 千米 。中国漠河至大 1 9 年4 ,叶利钦 访华 ,中国政 府和俄 罗斯 政 庆 的原油管 道 ,经 黑龙 江省 和 内蒙 古 自治区共 l 个 96 月 2 府签 订 《 中俄联 合声 明 》 ,确定双 方要 “ 展平 等 市 、县 、区 ,全 长 9 3 发 2 千米 。上述 两段 管道 相 加共
气 合作是 中俄双方共 同利益所在 ,前景值得期待 ,但 千 方百 计促 进 中俄 油气 合作 发展 的到 了一个新 的 阶
道路不会平坦 。为了实现 中俄油气合作长期稳定 的发 段 。 展 ,我们必须理性认识双方 油气合作 的现状 ,科学分 析制约油气合作的主要因素 ,正确把握 中俄油气合作
i 、、 《《 l’ ;霪溪鬻 、{ I{l i、垂 l i ’》 ) l l l、 ) 《 i l l ) l 冀
、 ¨、、 ¨
中俄 油气合作现状和发展 前景
曾兴球
( 中国中化 集团公司 ) 摘 要 经过 1年 的努 力,中俄 油气合作发展到 了一个新的阶段 ,体现 在 :中俄原油管道 4 建成投产 ,天然气管道谈 判取得 实质性成果 ,油气资源勘探 开发合作有新 的进展 ,石油加 工和 石 油化 工方面的合作进展 较快 ,原 油 贸易稳 步增长等 。未来5 O ~1 年将是 中俄 油气合作发展 的 关键 时期 。制 约 中俄 油 气合作 的主要 因素 包括 :俄 罗斯 处在发 展战略 调整期 ,能 源政 策 不稳 定 ;俄 罗斯对 华战略疑虑 并未明显消减 ;俄 罗斯 内部利 益集 团的矛盾对 中俄 油气合 作也会产生 些 负面影响 ;外部竞争 因素对 中俄 油气合作有一 定的制约作 用 ;俄 罗斯 东部地 区油气资源开 发滞后 ;中国天然 气利 用配套基 础设施 建设滞后 ,市场 开发还 有很 多工作要做 。为深化 中俄 油 气合 作 ,建议 :深化 中俄 “ 战略 协作伙伴关 系” ,增 强双方的政治互信 ;加 强战略研 究 ,了解 俄 罗斯的政策 变化 ;坚持 双赢互利原 则 ,以经济利益为 中心 ,积极务 实推进合作 ;加 强基 础建 设 ,完善价格机制 ;培训人才 ,做好 中俄长期合作的准备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速了中国与俄罗斯在天然气贸易方面的合作,具有百年基础的中俄天然气贸易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未来合作的可能发展方向。

一、历史俄罗斯与中国在天然气合作方面始于1990年。

当时,中俄两国签署了第一份燃气贸易协议,虽然具有历史性意义,但是这次贸易很快就因为涉及双方的各种利益纷争而夭折。

1997年,雷亚诺夫(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前总裁)出访中国,签署了第二份燃气供应协议。

经过多次反复的谈判,双方于2004年正式签订了天然气的长期合同,当时中俄两国的贸易总额约为125亿美元。

从此,中俄两国的合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现状目前,中俄两国天然气合作仍然在不断深化,各种新合作模式不断涌现,对天然气贸易呈现以下几种现状:1. 天然气价格制约双方天然气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格。

根据目前双方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俄罗斯天然气价格与欧洲市场定价挂钩,而中国市场价格相应低于欧洲市场。

因此,俄罗斯希望提高天然气价格,但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价格仍旧偏低。

2. 供应方式当前,中俄天然气供应方式主要通过跨境管道输送,在中国国内建设大型天然气接收站,通过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

而未来,两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开展陆路等其他供应方式。

3. 合作模式目前中俄天然气合作主要以长期合同为主,但双方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俄罗斯能源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此协议规定了双方将在燃气和化工领域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

三、未来1. 开展深层次合作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加深,未来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有望更加深入。

预计在能源市场领域,双方会加强‘互联互通’政策合作,同时合作模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2. 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目前中俄两国都在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俄罗斯政府宣布,将在2020年前增加1.5GW的新能源设施。

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研究

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研究

2023-10-29CATALOGUE目录•中俄能源贸易现状及问题•中俄能源贸易政策及法规•中俄能源贸易对双方的影响•中俄能源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前景01中俄能源贸易现状及问题中俄能源贸易现状能源贸易规模近年来,中俄能源贸易量逐年增长,双方在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领域的贸易合作日益加强。

能源贸易结构中俄能源贸易以管道运输为主,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占据主要地位。

同时,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拓展。

能源贸易互补性中俄两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而俄罗斯则依赖中国庞大的市场来消化其能源资源。

中俄之间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通关程序等,这些因素增加了双方贸易的成本和难度。

贸易壁垒由于地理原因,中俄之间的能源运输主要依靠管道和铁路运输,但这些运输方式存在运输瓶颈和容量限制等问题,制约了双方能源贸易的发展。

运输瓶颈由于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双方在能源价格方面存在分歧,影响了双方的能源合作。

价格分歧中俄能源贸易存在的问题影响中俄能源贸易的因素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中俄能源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双方在能源需求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双方的贸易合作。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能带来新的能源产品和替代品,从而改变中俄两国的能源贸易格局。

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中俄能源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如国际制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可能阻碍双方的能源合作。

02中俄能源贸易政策及法规政策背景中俄两国作为重要的邻国和能源伙伴,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

为了促进中俄能源贸易的发展,两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政策目标中俄能源贸易政策的目标是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推动能源贸易的稳定增长,同时提高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政策措施中俄能源贸易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优化能源贸易结构,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深化能源合作机制等。

010203法规背景为了保障中俄能源贸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两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涉及了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1.中俄石油合作中俄石油合作始于1996年,两国签署了首份石油合作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石油合作包括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之一,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油资源。

此外,中俄也在石油管道建设、炼油厂投资等领域展开了合作。

2.中俄天然气合作中俄天然气合作始于2001年,两国签署了首份天然气供应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合作主要体现在西线和东线两条天然气管道上。

西线天然气管道自2014年开始向中国供气,每年向中国输送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东线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开始向中国供气,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3.中俄核能合作中俄核能合作始于1992年,两国签署了首份核能合作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核能合作主要体现在核电站建设和核燃料供应两个方面。

中俄在核电站建设领域具有深入合作,双方已经共同建设了多个核电站。

此外,俄罗斯还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核燃料。

4.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始于2006年,两国签署了首份可再生能源合作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可再生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风能和太阳能等领域。

中俄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技术上进行了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二、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1.价格谈判问题中俄能源合作中存在着价格谈判问题。

两国在能源资源的供应和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价格谈判的纠纷和争议,因为两国对于能源资源的定价存在不同的看法。

2.项目合作问题中俄能源合作中存在着项目合作问题。

虽然双方在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展开了合作,但是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合作项目的迟滞,效率低下的情况。

中俄原油和天然气合作前景非常乐观

中俄原油和天然气合作前景非常乐观
立 方米 。
19 9 3年 开 始 , 国就成 为 石 油进 口国 , 石 油需 中 其
求 急 剧扩 大 , 谋求 稳定 的石 油供 给 , 眼于将 来 的 为 着
能 源 供给 , 中国加 紧 接近 一些 产 油 国 。中俄 原油 管道 工 程 就 是 出 自资 源 采 购 渠道 多 样 化 的一 种 方 案 。俄 罗 斯 有 丰 富 的石 油 资 源 ,石 油剩 余 探 明可 采 储 量 达 八 十 多亿 吨 ,每年 石 油产量 大 约 为 3—5亿吨 ,中俄 原 油 管 道 工 程 的 主 要 原 油输 出地 是 托 木 斯 克 地 区 ,

罗斯 原 油做 了开 拓性 的 探索 。
2 天 然气 2 世 纪是 天然 气的世 纪 ,预计 约在 2 4 l 0 0年 ,世

我 国 现在 已经成 为石 油 净进 口国 , 相反 , 罗斯 俄
界 天 然 气供 应量 将 超 过 石 油 和煤 炭 ,天然 气在 能 源 结 构 中 的所 占 比例 将 从 2 0 0 0年 2 . % 上 升 到 2 4 47 00 年 5 % 。 天然 气供 应量 的增 长 为天 然 气化 工 的 发展 l 创 造 了 良好 条件 。天 然 气化 工利 用 的方 面较 多 : 乙 富
维普资讯
化 工 市 场 产品动态
中俄原油和天 然气 合作前景非 常乐观
自于 19 9 6年 4月 签 署联 合声 明以来 ,在 中俄 两 国领 导 人 的直 接推 动下 , 中俄 贸易保 持 了平 稳 、 健康 的 良好 发 展 势 头 ,俄 罗斯 已是 中国 十大 贸易伙 伴 之
哈 尔 滨 与 俄 罗斯 联 邦 政 府 副总 理 赫 里斯 坚 科 举 行 会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前景分析

续问题, 1/5 的矿区存在矿井接续问题, 现有煤 矿后劲严重不足。而且, 为做好煤炭工业宏观 调控, 国家对在大型煤炭基地范围内开采边角 煤的小煤矿, 将严格限定资源范围, 不再新增 加资源储量。对影响大型基地规划建设的小煤 矿, 将依法予以关闭。因此, 现有煤矿生产能力 到 2020 年 将 降 至 13.6 亿 吨 。 到 2010 年 和 2020 年, 煤炭缺口将分别为 1.6 亿吨和 7 亿吨 左右⑤。( 3) 中国许多地区正在搞“煤变油”试生 产, 这将消耗大量煤炭。中国东部地区和东北 地 区 “煤 变 油 ”生 产 应 主 要 依 靠 使 用 进 口 煤 炭 。 ( 4) 从中国环境保护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角度出发, 也应增加煤炭进口, 减少对国内煤 炭的开采和利用。
国和韩国的天然气管道之外, 还提出了从俄修 建通过蒙古和从俄修建通过哈萨克斯坦到中 国的天然气管道的设想, 以及从萨哈林大陆架 进入亚太市场的油气管道方案等。
其次, 俄已经制定了开拓包括中国在内的 东北亚天然气市场规划。《俄罗斯至 2020 年能 源战略》规定, 俄“既在西方, 也在东方”提升俄 燃料综合体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鼓励能源部 门制定并实施国际运输项目, 吸引包括东方国 家在内的外国投资 进 入 俄 能 源 领 域 , 到 2020 年使俄对亚太地区国家的天然气出口比重上 升至 15%。为此, 俄将加大对东西伯利亚和远 东地区天然气的开发力度, 到 2010 年使开采 量 增 加 到 250 亿 ̄500 亿 立 方 米 , 2020 年 达 到 550 亿 ̄1 100 亿立方米。
④ 中国煤炭基础储量为 3 342 亿吨, 列俄罗斯和美国之 后, 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大国, 2004 年的 原煤产量为 19.56 亿吨。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中 国 煤 炭 出 口 位居世界第五, 每年出口量在 3 700 万吨左右, 2002 ̄2003 年 出口量达到 8 384 万吨 和 8 567.76 万 吨 , 成 为 世 界 第 二 大 煤 炭出口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前景
作者:陈金玲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6期
摘要: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合作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性。

中俄双边合作的发展更有助于中俄石油和天然气合作。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不仅加快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同时它有利于保障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稳定。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因此中国的石油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已经成为隐藏的影响中国战略安全的一个因素。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长期的社会经济的增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能源需求的步伐不断上升。

目前,中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10左右.所以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和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石油合作俄罗斯中国
能源是地缘政治的一种,而石油和天然气更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至2030年,石油仍然将在保持国际能源平衡中处重要地位。

纵观世界能源市场这张宏伟的蓝图我们不难发现,世界能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中显示,2004年世界主要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在该年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55%-65%。

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发达国家是很重要的。

仅以美国为例, 2004年美国石油需求量占世界的24.6%。

显然,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间接的影响着直接经济政治格局。

在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能源生产大国-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需求国-中国,甚至拥有新能源技术的-美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保守估计,俄罗斯全国已探明石油储量74.4十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2%,世界排名大概在第七位左右。

俄罗斯的石油完全能够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对外出口,而且曾经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大国。

2006年,俄罗斯对外出口石油量占当年开采量的48%,但在2007年,尽管产量增长了2.3%,出口量却减少了0.5%。

石油问题关乎每个国家经济命脉,关乎民生大计,关乎世界或某一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在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俄石油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切入点。

中俄油气合作应避免发生冲突,以实现两国石油安全的“双赢”或“多赢”,实现区域以及世界的和平、繁荣与稳定。

一、俄罗斯方面
俄罗斯能源战略研究所曾经制定了多个能源方面的建议:比如《2020 年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2030 年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2035 年前能源发展战略》草案、《2050 年
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构想》等等。

俄罗斯学者斯·日兹宁(с.з. )所著的《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和《俄罗斯能源外交》(人民出版社,2006 年)。

其中,《俄罗斯能源外交》也着重介绍了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基本情况及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基本政策,全面阐述了俄罗斯能源外交形成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基础,并且运用现代能源外交的方法对国际和俄罗斯大型油气公司及其国际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俄罗斯著名学者斯维特拉纳.米哈伊洛夫娜.维纳格拉达瓦(С. М. Виноградова)在 2009 年编写的《银行事》(банковское дело)一文结合了俄罗斯能源资源状况以及当年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当年投资状况,以及当年的社会变化,并且中从俄罗斯银行的角度对世界货币市场与石油天然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全面论述。

亨利·基辛格也曾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如上所述,自从美国人德雷克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石油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地位就在逐渐重要起来。

当然,俄罗斯石油储量分布广泛,主要储量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远东地区。

俄罗斯所具备的生产体系是苏联时期所遗留下来的,所以俄罗斯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而且生产能力也是很可观的。

自从2013年 11 月开始,不管是从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俄罗斯与美欧间的激烈冲突、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行的大规模经济制裁、俄罗斯参与的“叙利亚”战争、甚至2015年载有200余人从埃及红海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航班失事,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的“向东看”。

普京总统于 2000 年继任以后,致力于整合国家能源战略资源,打击能源寡头,发展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对油气资源和油气产业的有效的调控,加大能源产业投入,拓展多元能源出口渠道,使它在地区乃至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所以,从俄罗斯的方面来看,中俄石油天然气的合作有很大的前景。

二、中国的方面
中国是全球能源生产大国,更是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大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

中国自1993年起,开始重视其能源外交,也同时成为了石油的净进口国。

GDP的增长与能源的消耗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像任何一个国家一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

自2003年起,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继美国之后了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但是中国的能源进口仍旧存在以下问题:
1.运输通道问题. 我国石油在海上运输的通道多数依赖于“马六甲"海峡. 如果加强了中俄陆地上的管道建设,无疑是对中国石油安全最有利的帮助.
2.进口市场问题. 中国石油的进口单一,过于依赖中东等地区. 正所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加强中俄之间的石油合作,对于中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是很有利的改善.
3. 石油战略储备问题. 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不足. 中俄互为陆地邻国,加强中俄石油合作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诉,从中国的方面看,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三、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前景
现如今,俄罗斯和中国同样面临着市场单一的困境,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洲国家,但由于欧洲市场目前的状况,俄罗斯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向中国. 当然,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中国同样迫切需要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

中国和俄罗斯,一个是石油净进口国,一个是石油净出口国,而且两国地里位置接壤,这种互补性使两国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

中俄石油合作是两国共同利益的需求,更是有一项利于中俄两国人民长远利益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第64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年6月.
[2]Regional Share of Proven Oil Reserves.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P. 91.
[3]俄罗斯 2007年能源出口报告. 网址:http://www.vz.ru/news/2008/1/9/136537.html
(последнее посещение–20января2008г.).
[4](美)威廉·恩道尔. 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第95 页.
[5]陈金玲.中俄深化石油经济领域合作的意义. 决策探索. 2015.12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