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汇总【最新】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一、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从事相关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3.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的执行,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坍塌事故。
4.选用优质材料: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5.加强结构分析和设计:在工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注重施工工艺对结构的影响,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
6.加强施工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监理,确保施工的规范和安全。
7.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警示标识、围挡、安全绳索等,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二、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1.紧急撤离: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应立即启动紧急撤离计划,组织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按照事先制定的撤离通道和地点进行撤离,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停止施工和整理现场:及时中断施工活动,停止可能导致进一步事故扩大的施工动作,同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整理,确保救援人员的通道畅通。
3.快速通知相关部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和处理。
4.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施救工作,同时安排专业医疗救治人员进行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5.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对坍塌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查明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6.团队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坍塌事故。
7.安全意识宣传:加强对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坍塌事故的发生。
通过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坍塌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坍塌事故安全防范措施
坍塌事故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地的数量逐年增加。
坍塌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以下是预防坍塌事故发生的措施: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设工程前,应该对地质环境、气象条件、地下管线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 合理施工方案的制定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周围环境的状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拟合错误。
3. 强制使用合格建材并设立质量保证机制
建设工程中应当使用优质、环保的建材。
为此,应加强对建材厂的监管,防止利用劣质材料。
4. 监测系统的建立
建设工程中应建立专业监测系统,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应急措施。
5. 加强教育宣传
应当对建筑物的业主、施工人员等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其安全意识,以防止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这些防范措施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
只有在严格遵循上述措施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
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构的崩塌或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1.结构设计和建造阶段在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体的设计和建造阶段,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工程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承重结构,确保结构能够承受预期荷载,并遵循建筑物的适用规范。
2.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都需要重视。
工程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风险评估和控制在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体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例如,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区,可以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如加固地基和防止水围等。
4.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对已建成的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坍塌事故的隐患。
例如,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是否存在损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复或加固。
5.加固和改造老旧建筑对于老旧建筑,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特别是对于存在结构问题或已超过设计寿命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改造工作,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
6.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7.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施工方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严惩违法行为。
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的编制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坍塌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并能及时应对事故,必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监督管理:对于涉及坍塌风险的建筑物和工程项目,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建筑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2.加强培训教育: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特别是对于从事施工、维修和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岗位资质和安全技能。
3.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建筑工程涉及大量的建筑材料,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必须采购正规渠道的优质材料,并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确保合格材料的使用。
4.定期检测和维护:对于老旧建筑物和长期使用的工程设施,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
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确保建筑物和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安全隐患和经验教训。
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坍塌事故的预防工作。
二、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1.建立应急组织:建立专业的应急组织和应急指挥部,明确各级责任和职责,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
指定专人负责坍塌事故的应急工作,协调各方资源,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步骤。
包括救援方案、疏散方案、伤员救治方案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序应急。
3.进行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坍塌事故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中要模拟真实情况,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
培养公众正确的自救意识和求助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一、坍塌事故的预防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土方工程或其他结构物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地质条件不理想、施工过程不完善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倒塌、坍塌的事故。
由于坍塌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大的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重视坍塌事故的预防工作。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建筑施工规范:建筑施工是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合理,材料符合标准,施工工艺安全可靠。
2.加强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业监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
监理人员应确保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3.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防止潜在的坍塌风险。
4.加强地质勘测和评估:在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评估,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和地质条件符合条件,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
5.定期培训和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危险情况。
二、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坍塌事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急预案:1.人员疏散和救援:发生坍塌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疏散和救援预案。
所有被困人员应尽快转移到安全区域,并调派救援人员进行搜救工作。
同时,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通知警察和医疗急救:及时通知当地警察和医疗急救部门,以便他们能够尽快赶到事故现场,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救治。
3.封锁事故现场:对发生坍塌的建筑物或区域进行封锁,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进入事故现场,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开展灾后评估和调查:坍塌事故发生后,应尽快开展灾后评估和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处理善后和赔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预防坍塌事故发生的措施
预防坍塌事故发生的措施坍塌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
以下是预防坍塌事故的一些常见措施:1.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措施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遵循正确的规范和标准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
建筑工程应根据设计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结构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必须选择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3.完善的施工操作规程和监控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
这些规程应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支撑和固定措施等,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4.设立专门的监理机构和监察部门建设项目中设立专门的监理机构和监察部门,负责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他们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巡视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
5.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措施,并掌握紧急救援技能。
此外,应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6.定期检查和维修建筑结构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可以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和设立专门的检测机构来实现,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7.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实施和监管。
对违反规定的建筑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的处罚,并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减少偷工减料、质量问题等不合格建筑。
8.加强公众安全意识和监督力度公众应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的关注和监督。
对于发现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9.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应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工具,提前发现和预防建筑结构的问题。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汇总【最新】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汇总预防措施1安全管理预防(1)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应急预案,做好特定施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及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2)支架、脚手架等搭设完成后应组织相关部门验收。
支架还应按方案要求进行堆载预压。
(3)严格控制模板支架、脚手架等承受的荷载,模板、脚手架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做到均匀分布,并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严禁超载、对构筑物进行外力冲击或偏心载荷。
(4)基坑、土石方挖土时土壁按规定留设边坡,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放坡开挖,进行有效支护和排水,并设置专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检测。
基坑应基坑顶边缘1m范围内禁止堆放材料。
(5)加强起重设备的采购管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起重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良好;加强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管理;加强起重设备的使用管理,严禁超载、碰撞或违章操作;加强对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安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设置有效安全防护设施。
(7)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8)强化工程质量报验和检验、签证制度,不经检验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发现坍塌事故的险情,要认真分析原因,积极研究提出排除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执行。
➤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
➤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订防护措施。
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察。
➤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和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
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
➤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土木工程或其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崩溃或失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不幸事件。
为了预防和减少坍塌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的设计与施工标准:建筑物、土木工程和其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设计和施工人员应具有合格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资格,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2.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建筑物、土木工程和其他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
包括检查基础、支撑结构、墙体、楼板等,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3.加固措施:对老旧建筑物、土木工程和其他结构进行必要的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加固方法包括加固结构、更换材料、增加支撑等。
4.定期演练:建立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演练过程中应包括人员疏散、救援和应急处理等环节,以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5.加强监管和执法: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对于违法施工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项目,应及时予以整改或责令停工。
6.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坍塌事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如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发布安全提示等,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突发事件,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7.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坍塌事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坍塌事故的相关信息。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及时了解到各地的事故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8.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注重科技创新,扩大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9.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他国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坍塌事故的预防工作。
10.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完善坍塌事故的处置和惩治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责任人的追究力度,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综上所述,预防坍塌事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设计施工、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固措施、演练、监管执法、公众意识、信息共享、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法律法规政策等。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一、引言坍塌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矿山等生产活动中,由于地基、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发生突然的破坏或变形,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
坍塌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坍塌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分析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二、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2)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使其掌握坍塌事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
2. 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规范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矿山等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距离;(2)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4.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坍塌事故发生(1)加强地质勘探,掌握地质情况;(2)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3)加强边坡支护,确保边坡稳定;(4)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和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引发坍塌事故。
三、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的编制(1)成立坍塌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2)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报告的时间、方式、内容等;(2)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应急响应的级别、程序、措施等;(3)救援力量组织:明确救援队伍的组成、职责、装备等;(4)救援物资准备:明确救援物资的种类、数量、储备地点等;(5)事故现场处置:明确事故现场处置的措施、方法、要求等;(6)事故善后处理:明确事故善后处理的工作程序、措施等。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桥梁、隧道、挖掘工程等结构因设计、施工、材料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倒塌、垮塌、塌方等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造成社会恶劣影响。
因此,预防坍塌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 严格的建筑安全监管制度:建筑过程中必须确保设计文件的准确性、施工过程的合规性、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及时停工整改。
2. 高质量材料的使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使用。
特别是有关于混凝土、钢筋等关键材料的强度和质量,要加强质量监督,避免使用低质量材料。
3. 健全的施工管理和技术监督机制: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特别是在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
4. 加强工程质量监控:要加强工程质量监控,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关键部位和隐患点的监控。
定期进行建筑物检测,检查其结构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整改。
5.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要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且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1.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政府和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应具备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并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
2. 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各个部门和单位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和处置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协助。
3. 快速响应和救援:在发生坍塌事故后,要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救工作。
救援人员要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装备,确保施救过程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4. 做好伤员的救治和安置:在坍塌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要迅速得到救治,并做好安置工作。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一、引言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为了有效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 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方案中包含了防止坍塌事故的具体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施工项目,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2. 土方开挖(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不得超挖、欠挖。
(2)对土方开挖的边坡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保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浸泡土体。
3. 支护结构(1)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形式。
(2)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其稳定性。
(3)定期检查支护结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模板工程(1)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
(2)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3)加强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
5. 临时设施(1)临时设施应满足安全、稳定、耐用的要求。
(2)定期检查临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
三、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1. 组织机构成立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响应程序(1)发现坍塌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3)现场救援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3. 应急救援措施(1)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2)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总结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桥梁或其他结构物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结构失稳,导致部分或全部倒塌的突发事件。
这种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预防和处理坍塌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预防措施:1.建筑物和结构物设计合理:在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物的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和预计的负载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质量控制和监督: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必要时可以采取第三方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3.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确保其稳定性。
4.加强培训和安全意识:加强对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建筑材料和设备。
应急措施:1.紧急疏散:一旦发生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的坍塌事故,首先应立即进行紧急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疏散时要注意人员的安全,避免人员踩踏和拥挤。
2.召集救援人员:应及时通知消防部门、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前往事故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尽量利用现有的器械和工具进行简单的救援,如抬起或移动困在废墟下的人员。
3.提供医疗救助:伤者在被救援出来后,应及时提供医疗救助。
根据伤病情况,可以做好各种紧急处理,如止血、清理伤口,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清理现场和调查原因:在救援行动完成后,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可以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综上所述,预防和处理坍塌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为避免坍塌事故发生,应加强建筑物和结构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质量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提高今后的预防工作。
坍塌事故防护措施
坍塌事故防护措施一、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措施为防止开挖基坑、基槽时或在楼层屋面堆放过多物料及支撑模板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
1为防止坍塌事故事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
2、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
3、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
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4、遇有特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
5、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6、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楼层或层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7、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以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二、预防中毒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措施。
1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2、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
3、现场室内采取一律使用独立的锅炉供暖,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需要独立用煤火取暖的屋室,其炉灶必须设在室外。
三、施工现场防火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之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有派专人监护。
4、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施工建筑场所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施工建筑场所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施工建筑场所坍塌事故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灾难。
因此,预防施工建筑场所坍塌事故并采取应急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预防措施1.合理施工规划: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地质条件、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以及地震等自然因素,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材料质量保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严禁使用劣质材料和假冒伪劣材料。
3.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设备检测与维护: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5.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6.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应急措施1.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根据施工建筑场所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并进行定期演练。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施工建筑场所的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3.应急设备和器材准备: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如紧急照明、救生绳、防护面罩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使用。
4.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建立有效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救援人员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信息传递,提高救援效率。
5.组织救援演练:定期组织施工建筑场所的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和操作要点。
6.加强事故调查和经验总结: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和措施,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建筑施工坍塌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施工物体(如墙体、梁柱等)失稳、坍塌或倒塌的意外事件。
这种事故不仅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还可能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为了预防和应对建筑施工坍塌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一、预防措施:1.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前,应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等因素,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其中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施工方法的选择、支护措施的设计等。
只有合理的施工计划才能降低坍塌事故发生的概率。
2.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建筑施工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因工艺不当导致的坍塌事故。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将施工队伍组织有序、施工材料堆放整齐。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识,明确区域划分,并设置临时围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定期检测监测: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程节点和关联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
用于发现任何预兆,例如裂缝、变形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
5.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安全意识。
员工应定期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掌握逃生自救知识和基本的急救技能。
6.加强施工安全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督促。
对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应急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包括事故报警、紧急撤离、救援、伤员转移等流程和措施。
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2.建立安全疏散通道:施工现场应有规划合理的安全疏散通道,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坍塌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类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和应对这种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措施:预防措施:1.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以确保施工的合规性和质量。
3.地质勘察:在建设之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地质环境评估,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土体松动和滑坡等现象。
4.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结构和设备,修复和更换受损部件。
对于老旧建筑,要进行定期评估,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改造。
5.水利设施管理:加强对水闸、大坝等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安全教育培训:对从事建筑施工和设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应急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相关的建筑坍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2.建立报警机制: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确保及时获取事故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响应。
3.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建筑坍塌应急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快速救援: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
确保救援措施的安全和高效。
5.疏散撤离: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被困人员的疏散撤离,保障其生命安全。
建立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进行相应的标识和指示。
6.调查和诊断:事故发生后,进行全面的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通过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和应急响应,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失。
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加强安全管理和意识,保障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建筑物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建筑物坍塌事故应急措施建筑物坍塌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制定并执行合适的应急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事故发生后的处置、伤员救援以及重建等方面,介绍建筑物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一、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 强化建筑监管:建筑行业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建筑物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定期检查建筑物,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2.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落实质量管理责任,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施工方应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杜绝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 定期检查维护:建筑物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建筑物结构的定期维护和加固,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坍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1. 立即报警:一旦发生建筑物坍塌事故,第一时间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110报警。
向相关部门报告详细的事故情况,如事故地点、受伤人数等。
2. 制定救援方案: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
根据事故情况和地形环境,确定适当的救援方法和工具,并按照预案行动。
3. 搜索救援与伤员救助:救援队伍应立即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搜救工作。
对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转移,同时及时向医疗机构调派救护车进行伤员救治。
4. 做好事故现场管控:坍塌事故现场应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事故区域。
相关部门应对事故区域进行隔离和管控,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伤员救治和心理疏导1. 提供紧急医疗救治:伤员救援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医疗救治。
将严重伤员优先送往医疗机构,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尽快稳定伤员病情。
2. 完善受伤者信息登记:救援队伍应建立受伤者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每位伤员的基本信息和伤情情况,用于后续救治和善后工作。
3. 进行心理疏导:坍塌事故对伤者和目击者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
救援人员和心理专家应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受伤者和目击者缓解焦虑和恐慌情绪。
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工程物体发生部分或全部崩塌、倒塌的突发事件。
坍塌事故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因此应急处置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应急响应、救援和善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对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物体进行定期检查,包括结构、基础、材料等方面的安全性评估,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处理。
2.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建设工程按照规范进行。
3.加强培训:对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正确操作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响应措施1.安全疏散: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2.建立指挥中心:成立坍塌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各项救援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
3.发布警报:及时发布警报,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安全,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4.远离危险区域:应立即组织人员远离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三、救援措施1.快速救援:对坍塌事故现场进行快速救援,营救被困人员,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2.采取有效措施:根据事故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搭建临时支撑、使用救援器械等,有效避免再次坍塌和救援工作中的意外伤害。
3.合理调配资源:调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四、善后处理措施1.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确保其安全,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恢复重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坍塌事故现场进行恢复重建,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4.经验总结:对坍塌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总结教训,完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总之,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预防、应急响应、救援和善后四个方面。
预防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定期检查、强化监管和加强培训,能够降低坍塌事故的发生概率。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一.土方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2、基坑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对基坑的边坡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走动等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对于基坑挖出的土方,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3、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
4、基坑周边距基坑边2m范围内严禁堆放土石方、料具等荷载较重的物料,严禁施工车辆距离边坡较近行驶。
5、基坑周边砌筑挡水台,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内,冲刷基坑边坡,二、脚手架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脚手架材料和构造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
商业楼各楼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均在18米以下,高层区均搭设悬挑脚手架,两种脚手架均有专项设计计算,并经审查批准。
2、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应有能指导施工的方案,并搭、拆前进行交底。
3、脚手架搭好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
使用时,特别是大风大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3、模板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模板设计,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批准。
模板设计的内容包括:模板及支撑构件的材料类别与规格的选择,受力构件及地面承载力的计算,构造措施等。
(2)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层直插式轮扣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2m,扫地杆距楼面≤3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
(3)扣件式脚手架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纵横向的方格,目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梁底支撑钢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
(4)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 o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 o并应根据验算结果确定梁底支撑形式。
(5)梁高小于600mm、两侧立杆间距不大于900mm的,梁底部可不加钢管支撑(6)梁高大于等于60Omm、小于等于12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900mm加设1根钢管支撑。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引言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重大安全事故之一,严重威胁着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坍塌事故,保障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 严格施工规范: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做好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安全通道等。
5. 加强监测: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坍塌事故,立即向应急抢险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1)组织人员疏散: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紧急救援:对被困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3)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3. 现场处理:(1)查明原因:对坍塌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排除险情:对坍塌现场进行清理,排除险情,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3)恢复正常施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四、应急物资及装备1. 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
2. 应急装备:挖掘机、吊车、切割机、救护车等。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抢险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全面指挥和协调。
2. 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3. 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调配和供应。
六、总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预防和应对坍塌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单位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汇总预防措施1安全管理预防(1)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应急预案,做好特定施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及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2)支架、脚手架等搭设完成后应组织相关部门验收。
支架还应按方案要求进行堆载预压。
(3)严格控制模板支架、脚手架等承受的荷载,模板、脚手架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做到均匀分布,并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严禁超载、对构筑物进行外力冲击或偏心载荷。
(4)基坑、土石方挖土时土壁按规定留设边坡,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放坡开挖,进行有效支护和排水,并设置专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检测。
基坑应基坑顶边缘1m范围内禁止堆放材料。
(5)加强起重设备的采购管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起重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良好;加强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管理;加强起重设备的使用管理,严禁超载、碰撞或违章操作;加强对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安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设置有效安全防护设施。
(7)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8)强化工程质量报验和检验、签证制度,不经检验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发现坍塌事故的险情,要认真分析原因,积极研究提出排除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执行。
➤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
➤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订防护措施。
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察。
➤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和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
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
➤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2土方坍塌预防措施(1)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要有支护方案,基坑深度超过5m,要有专项支护设计。
(2)确保边坡稳定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等条件放足边坡坡度。
根据土质、沟深、地下水位、机械设备重量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距坑槽边距离,不得小于1.5m。
(3)挖土顺序。
由上而下逐层开挖,禁止采用掏洞的操作方法。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挖方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开挖深度等确定排水或降水措施,并应在有地下施工部分中,有效地处理地下水,以防坍塌。
3脚手架倒塌预防措施(1)材料和构造。
脚手架高度超过规范规定时,应有专项设计计算,并经审查批准。
(2)搭设与拆除。
应有能指导施工的方案,并在搭、拆前进行交底。
(3)验收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要经施工负责人员检查验收后,才能使用。
使用期间应该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和加固。
4模板工程倒塌预防措施(1)模板设计。
模板及支撑构件的材料类别与规格的选择,受力构件及地面承载力的计算,构造措施等。
(2)模板施工技术方案。
模板的制作、安装、拆除等的施工顺序、方法及安全措施。
(3)模板安装。
模板有支撑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如设计存在问题或实施有困难时,需向工地技术负责人提出,并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更改。
(4)检查验收。
浇混凝土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对模板及支撑的受力状况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拆模,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在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
5井架、龙门架倒塌预防措施(1)进场验收。
进入施工现场的提升机,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提升机吊篮与架体的涂色应有明显区别。
(2)安装与拆除。
装拆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高处作业,物料提升机的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及地锚装与拆除均应按照事先编制的作业方案实施。
(3)检查验收。
提升机安装后,应按照物料提升机安全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发给使用证后,方可交付使用。
6基坑坍塌预防措施(1)在边坡、基坑、挖孔桩等地下作业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应采用信息施工法配合设计单位采用动态设计法,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法及预防风险措施。
(2)施工现场应进行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挖填土方的边坡。
(3)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确定排水方案。
(4)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采取有组织堵水、排水和疏水措施,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5)当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和桩孔时,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并应编制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6)施工现场物料不宜堆置在基坑边缘、边坡坡顶、桩孔边,当需堆置时,堆置的重量和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7)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缘、边坡坡顶、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支护结构、土质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且不宜小于1.5m。
(8)基坑施工应按设计规定的顺序和参数进行开挖和支护,并应分层、分段、限时、均衡开挖。
(9)基坑施工应收集天气预报资料,遇降雨时间较长、降雨量较大时,应提前对已开挖未支护基坑的侧壁采取覆盖措施,并应及时排除基坑内积水。
坍塌事故频发,这份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汇总请收好施工注意事项1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1)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土体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土体含水率,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
(2)排水明沟。
在基坑坡顶做1.0m宽,12cm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外侧做400mm×400mm的排水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及对基坑边的冲刷。
每隔20m及转角处设置800mm×800mm×1200mm 的砖砌集水井,需要时用抽水泵抽水,经沉淀后排放。
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上口四周做好土堤和截水沟,坑底如有集水,要做集水坑用水泵把水抽出坑外的排水管道。
(3)基坑围护渗水处理措施。
基坑土方大开挖时,如有掺水,视渗水面积及渗水量的大小。
如果出现渗水量小,采用水泥砂浆掺一定量的水玻璃加以修补;如果出现局部渗水量较大,则在出水处设置引流管,引至基坑边的排水沟,汇至集水井用水泵抽出;如果出现渗水面积大,则在该处坡上桩边采用地质钻机引孔,压密注浆止水。
2楼板、梁等结构和雨蓬等坍塌(1)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该和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掉。
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等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掉后才能拆除。
拆除建筑物时,楼板上不可有多人聚集和堆放材料,以免发生危险。
(2)避免因阳台、雨蓬太大,挑出太多,以至抗倾覆能力不足。
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施工。
如果没有,那么一般阳台、雨棚的悬挑尺寸大多在1.2~1.5m之间。
如果更长,则可在其下加独立柱,或使用大尺寸的悬挑梁承重,但成本偏高。
(3)正确选择阳台、雨棚的结构形式。
挑板式是利用阳台板的楼板向外悬挑一部分。
其造型轻巧,但要求其挑板厚度不小于挑出长度的1/12,保险一点,最好做到1/10。
也就是说,悬挑1m,挑板根部厚度不小于10cm,另外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5cm。
挑板可与梁相连,也可是楼板的延伸。
与梁相连的方式更适用于框架结构,对于砖混结构而言,圈梁尺寸较小并不适用。
与楼板相连的话,对于其挑出长度也有限制,一是室内楼板长度必须大于挑出长度的1.5倍,二是其端部和根部楼板的厚度必须达到要求。
3脚手架坍塌(1)结构、装修用脚手架应按照相关规定支搭,采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2)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横向水平杆间距(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装修用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1.5m,纵向水平杆间距(大横杆)不得大于1.8m,横向水平杆(小横)间距不得大于1.5m。
(3)脚手架施工作业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一道18cm高挡脚板。
(4)脚手架施工层下方净空距离超过3m,必须在下方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双排架里口与结构外墙间无法防护时可铺脚手板。
(5)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进行拉接,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
剪刀撑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斜杆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
20m以上高大脚手架应有卸荷措施。
(6)结构用里、外承重用脚手架,使用使荷载不得超过270kg/m ²。
装修用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200kg/m²。
(7)护线架应采用非导电材质,其基础立杆地埋深度为30~50cm,整体护线架要有可靠支顶拉接措施,保证架体稳固。
(8)人行马道宽度不得小于1m,斜道坡度不大于1∶3,运料马道宽度不得小于1.5m,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6,拐弯处应设平台,并按临边防护要求进行防护。
防滑条间距不得大于30cm。
4模板坍塌(1)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梁下纵横向水平杆。
因为根据有关试验,如不设置这二项杆件,立杆的极限承载能力将下降11.1%。
设置时应注意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为保证立杆的整体稳定,还必须在安装立杆的同时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2)支撑架的步距以0.9~1.5m为宜,且最大不能超过1.8m.因为支撑架步距的大小与立杆的极限承载力之间存在近似反比的线性关系,当施工荷载较大时,适当缩小纵横向水平杆的步距,以减少立杆的长细比,则可充分发挥钢管的强度,使其更为经济合理。
根据测算,杆件的计算长度增大一倍则其极限承载力将降低50%~70%。
(3)模板支撑架立杆应优先使用对接接长的方式。
立杆接长的方式有对接和搭接两种,根据有关测试,对接的最大承载力是搭接的3倍多。
当顶部立杆使用搭接接上时,因模板上的荷载是直接作用在支撑架顶层横杆上,并通过扣件与钢管间接的磨擦力将力传到立杆上的,又因为扣件所能传递的力较小,且有一定的偏心,致使支撑架整体受力性能较差。
故搭接时应注意扣件间距应大小800mm,且每根立杆的允许荷载以小于12kN为宜。
在搭设支撑架时还应注意,立杆和水平杆的接长位置应做到相邻杆错开,且不在同一步跨内。
(4)立杆的间距不得超过支撑设计规定,且最大不超过1m,并应符合标准规定。
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