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题 培优
物理培优训练题2——光学(教师版)
物理培优训练题2——光学1.(3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D)A.B.C.D.2.(3分)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θ,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D)A.1;1 B.2;1 C.2;0 D.1;03.(3分)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D)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B.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C.一片漆黑D.没有墨点的像4.(3分)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象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C)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象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5.(3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D)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6.(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A)A.20°B.15°C.10°D.5°7.(3分)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8(3分)(•西宁)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B)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9.(3分)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D)A.f B.L C.f+L D.f﹣L10.(3分)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D)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11.(3分)如图所示,光线AB经过某凸透镜的一个焦点,B点在薄透镜上.已知F是该透镜的另一个焦点.若使用圆规和刻度尺来确定透镜的位置,则还需知道的条件是(D)A.光线AB经过的焦点位置B.透镜光心的位置C.光线AB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D.不需要任何条件12.(3分)夜晚,人们仰望天空,有时能看到闪烁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赤道处有一观察者,在日落4小时后看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经过,设地球半径为R,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为(B)A.R/2 B.R C.2R D.4R13.(3分)如图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D)A.红、黄、绿亮点B.红、绿、黄亮点C.黄、红、绿亮点D.绿、黄、红亮点14.(3分)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D )A . 圆形亮斑B . 圆型暗斑C . 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 . 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15.(3分)(宜春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 ,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 的成像情况是( D )A .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 .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 .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16.(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 与ON 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 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 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 )A .B .C .D .17.(3分)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D)A.清晰的红色“F”字B.清晰的黑色“F”字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D.几乎看不出“E”字18.(3分)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x轴重合,透镜左侧x轴上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点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像将(D)A.一直向右移动B.一直向左移动C.先向右移动.接着向左移动D.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19.(3分)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A)A.A的左侧B.A B之间C.B C之间D.C的右侧20.(3分)如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之间的夹角为9°自平面镜B上的某点P射出一条与B镜面成β角的光线,在β角由0°至180°范围内(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β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点,则符合该要求的β的个数有(D)A.1个B.4个C.6个D.9个21.(3分)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D)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22.(3分)如图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 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的位置( B )A . 在图中的A处 B . 在图中的B 处 C . 在图中的C 处 D . 在图中的D 处23.一束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D )A. 只能是平面镜或凸透镜 B . 只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C . 只能是凹透镜或平面镜D . 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均可24.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 ,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B )A . 在S 的上方B . 在S 的下方C. 与S 重合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 内,人眼位于P (0,4)位置处,平面镜MN 竖直放置其两端M 、N 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 在该竖直平面y 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 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 D )(图中长度单位为:米)A . 0.5米2B . 3.5米2C . 4米2D . 4.5米226.(3分)用一支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一行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B.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C.白纸上的这一行字,由于它能发出红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D.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如果只用绿色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会是绿色的27.(3分)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圆筒轴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光屏与圆筒轴线垂直且距离透镜足够远.此时,点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测出此时凸透镜与圆筒右端面的距离为L;向右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圆筒的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出A与筒右端面的距离d,为了求出d的大小,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测量出的一个物理是第二次成像时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如果用N来表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则可以得出d为N﹣L.28.(3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光的边长为X的正方体物块.在正方体正左方有一点光源S,点光源和正方体物块的距离也为X.若在点光源S的上方距离为H处水平放置平面镜,H大小固定不变,平面镜足够大.不考虑其他光源的存在,那么在正方体的另一侧水平面上,将会由于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而被照亮,现改变X的大小,当X增大到H时,照亮区域将消失.。
【物理】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当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体成虚像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是不对的;
D.当成实像时才是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故也可以说是物体离同侧的焦点越近时,放大率越大,这个规律不但对于成实像时适用,成虚像时也同样适用,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2.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 )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
2f<10cm,f<8cm<2f
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8cmB.L=14cm
C.4cm<f<5cmD.5cm<f< 8cm
【答案】AC
3.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接下来的操作是()A.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B.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C.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D.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答案】B【解析】【详解】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即是要把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像要更加小,那么物距应该变大,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同时为了成清晰的像,像距要变小,即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故选B。
2.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详解】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b 点时,成等大的实像C .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BD【解析】【详解】A .使烛焰位于a 点时,2U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a 点的物距大于物体在b 点的物距,即a 点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
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故选ABC。
10.如图,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于是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境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2.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详解】
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B模拟的是远视眼,A模拟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所述,故选BD。
D.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像的位置也向右移动了10cm.
12.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能看到立体效果.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
A.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
B.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2020-2021物理 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能看到立体效果.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摄像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答案】D【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详解】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另外本题还考查了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3D电影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2.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答案】CD【解析】【详解】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AB.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故AB不符合题意;CD.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CD符合题意。
光学专题培优:光速的测定练习
光学专题培优:光速的测定练习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
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A.同时被照亮B.A先被照亮C.C先被照亮D.无法判断2.关于爱因斯坦“同时的相对性原理”要从“爱因斯坦的奶牛梦”说起:在一个风景如画的牧场上有许多奶牛在带电的栅栏附近懒散的吃着草,农夫给栅栏通上电时,当电流到达奶牛位置时奶牛就会跳起来.如图所示,在A 位置的农夫合上电源开关起,电流以光速c 向奶牛的方向运动,三头奶牛B、C、D 距A 位置的农夫、E 位置的爱因斯坦的距离如图所示.观测者只有在奶牛跳起这一现象的光到达观测者眼睛时,才认为奶牛正在跳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夫看到三头奶牛是先后跳起B.爱因斯坦看到三头奶牛是先后跳起C.农夫看到D位置的牛跳起距开关合上的时间是2S3/CD.对于同一类事件,由于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到其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3.“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蜒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A.B.C.D.二、填空题4.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为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______(写出光速的表达式);如果改八面镜为六面镜,六面镜距反射统的距离为AB=L/4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5.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地面上测出了光的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面反射回来,调节齿轮的转速,使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央,由此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若齿轮每秒转动n周,齿轮半径为r,齿数为P,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则齿轮的转动周期为______,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______,斐索测定光速c的表达式为c=______.6.“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根据图中弦的形状和分布可知蜻蜓当时是向(填“左”或“右”)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填“快”或“慢”).7.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1014千米.估算一下,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______时间才能看到?8.如图所示,这是法国菲索设计的,他在世界上第一个测出了地面上的光速.光源S发出的光被毛玻璃片(也能透过光线)反射后,穿过齿轮A的齿隙(如图中P),然后经过相当长的距离AB,从B处的平面镜M循原路反射回来,仍然通过齿隙P而被观察到.若齿轮以某一转速转动时,从P穿出的光线恰被齿1挡住,从Q穿过的光线返回时恰被齿2挡住,这时观察者便看不到光线,如果齿轮的齿数为Z,每秒钟转n转,AB距离为L,由这个实验测得光速的表达式是。
光学培优练习题
光学培优练习题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水的交界面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其中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入射光线; 界面是 ,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2、在水面平静的池塘边看到水里的“鱼”在“白云”间游来游去,“鱼”是光的 形成的 像;“白云”是光的 形的 像。
3光线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到空气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
光垂直射向水面时,折射角为 度。
4、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图7中表示日全食对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 则图中的A 是 ,B 是 。
这是由于 形成的。
5、我们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
它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 。
6、某人身高1.7m ,站在平面镜前2m 的地方。
他的像高 m ,像离人 m ,如果人向平面镜走近,他的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
(填“变大”、“变小”、“不变”)7、赵州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看,原理不同。
桥影是 由形成的竿影是由 引起的。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7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就是依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二、单项选择题1、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72、光线从一种物质中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A、一定要改变B、一定不改变C、可能改变D、上述都不对3、站在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A、偏深B、偏浅C、一样D、偏浅或偏深4、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5、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折射现象的有()A、海市蜃楼;B、影子的形成;C、放大镜下的字变大了;D、冰块取火6、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30cm三、作图题1、在图1中,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
物理 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接下来的操作是()A.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B.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C.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D.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答案】B【解析】【详解】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即是要把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像要更加小,那么物距应该变大,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同时为了成清晰的像,像距要变小,即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故选B。
2.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详解】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b 点时,成等大的实像C .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BD【解析】【详解】A .使烛焰位于a 点时,2U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a 点的物距大于物体在b 点的物距,即a 点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含答案)——八上光学 专题培优
八上光学末专题培优1.(2019威海)关于光现象与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影游戏﹣﹣光的折射B.镜花水月﹣﹣光的漫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D.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2.(2019自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3.(2019北海)如图所示,能解释“倒影”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4.(2019安顺)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2019成都B卷)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人空气,再进人小张的眼睛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6.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7.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 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
八年级光学培优训练
图1 图2 图3 图5光现象作图专题考点一:小孔成像注意:①原理:光沿直线传播②像和物体的形状相似,像相对于物体上下、左右颠倒,像的形状跟小孔的形状无关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请在图1中做出蜡烛AB 的像A'B';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考点二: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注意:①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指的是与法线的夹角v 空气>v 水>v 玻璃)中相应的入射光线或反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4.如图4,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角是________度,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5.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液体中,被水平放置在液体底部的平面镜反射,最后返回到空气中,如图5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和在水面处的折射光线,并标出角度的大小。
7.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8.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8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中入射光线经两面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
11.如图11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离开玻璃后的折射角(注意标出法线)。
图7 空气 图6 图8玻璃砖 50° 图11图15 图960° 图14 图13 图17 图18 图19 图21 图20反思:图11中离开玻璃后的折射光线跟射向玻璃砖的入射光线之间是 关系,为什么?图11中AB 射向玻璃的入射角 AB 透过玻璃射向空中的折射角(填“大于”“小于”“等于”), 为什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1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3中画出S 所成的像1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4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15.如图15所示,S 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光学培优复习题
光学复习题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镜面之间靠近平面镜插入一块不透明的平板CD,CD下端D与物体AB中点等高,则在平面镜内()A.只有AB上半部的虚像B.只有AB下半部的虚像C.不出现AB的虚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2.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3.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4.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5.在图甲所示的陶瓷茶杯底部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
若人眼的位置保持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
这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凸透镜成像6.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7.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从两镜中将会看到物体A在两鏡中的像有;若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像是A1,A在L2中的像是A2.已知A1、A2相距S1,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变小”、“不变”、“变大”或“不能确定”)8.雨后晴朗的夜晚,在乡间不平坦的路上,有些地方有积水,当迎着月光走时,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应走(填“亮处”或“暗处”);而当你背着月光走时,应走(填“亮处”或“暗处”)。
浙教版科学竞赛七年级下册《光学》培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1、现代医学对近视的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
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A、增加眼球拆光系统的焦距B、改变晶状体过凸的状态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D、增强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2、如图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光照射到了像上,所以像会比原来亮.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3、如图24TO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A.522B.552C.225D.2524、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C.OC必定是反射光线D.BO必定是入射光线5、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
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7、在“研究凸透镜成象”实验中蜡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象,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厘米;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蜡焰所成的象()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象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象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象都可能8、如图,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 和半球形玻璃破B 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A 、A 和B 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B 、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C 、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D 、A 和B 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9、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 : ;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
完整版光学培优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 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C.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2. 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3.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A .用光亮的金属勺的背面照脸看到的像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4.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靠近镜面时, B •人靠近镜面时, C •人远离镜面时, D •人远离镜面时,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 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A .小于9厘米C .等于9厘米ft图26.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想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落下,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
应为(A . 300B 。
450C . 600D . 9007 .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 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 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大于30厘米B .一定小于10厘米C . 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D .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9•一物体在透镜前 20cm 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 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A .凸透镜、焦距小于 10cmB .凸透镜、焦距大于 10cmC .凹透镜、焦距小于 10cmD .凹透镜、焦距大于 10cm 10. 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贝UA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C 、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D 、无法判断 11. 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
他们三付眼镜都 放在报纸上,如图6示。
现在爷爷要看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2.光从空气中以跟水平方向成 60°角,投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成 _____ 角,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______ 30°;折射光的传播速度 ______ 3 X 105千米/秒13 .平面镜竖立于桌面上,距它 8厘米远处直立着一支铅笔,这时铅笔在镜中的像距离镜面为____ 厘米。
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接下来的操作是()A.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B.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C.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D.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答案】B【解析】【详解】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即是要把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像要更加小,那么物距应该变大,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同时为了成清晰的像,像距要变小,即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故选B。
2.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透镜表面有一只小虫,墙上能看到小虫的像B.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D.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应将手机屏幕调亮一些,使周围的环境暗一些【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详解】A.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虫在透镜表面,意味着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则不能在墙上成像,故A错误;B.投影仪所成的像与透镜的距离较大,若眼睛贴近透镜,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 错误;C.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将手机靠近透镜相当于将物体靠近透镜,那么像会变大,且像距变远,所以应将透镜离墙远一些,故C正确;D.将手机屏幕调亮,是让物体本身光线更强,成像更清晰,而环境暗一些可避免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CD。
3.小明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之后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甲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乙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再次成烛焰清晰的像。
【物理】培优光学问题求解方法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用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透镜甲成放大、倒立、实像;透镜乙成缩小、倒立、实像;透镜丙成放大、正立、虚像。
由此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A .f f f >>甲乙丙B .f f f >>丙甲乙C .f f f <<甲乙丙D .f f f <<乙丙甲 【答案】B【解析】【详解】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说明物距u 相等,甲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说明2f u f 甲甲>>,所以2u u f 甲>>;乙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说明2u f 乙>,所以2u f 乙<;丙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说明f u 丙>;所以,f f f 甲乙丙>>。
故选B 。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A .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 .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C .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D .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 .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 项不符合题意;B .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 项不符合题意;C .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 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
故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C 项符合题意;D .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在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时,移动凸透镜,可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此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D 项符合题意;3.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A.L=18cm B.L=14cmC.4cm<f<5cm D.5cm<f< 8cm【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
10B光学专题_培优——打印
光学专题复习一、填空题1、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形成的太阳的像;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2、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海上明月”是光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中进入_____中所形成的。
3、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右图。
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 的入射角时,CD 光线的入射角(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 点将要向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4、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
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5、如图6所示,一束光在空气中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是入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度,_____是法线,玻璃在__________。
(填“AB 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 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6、图7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位置图,光具座上A、B、C 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 点应放(选填“蜡烛”、“光屏”或“凸透镜”)。
培优 易错 难题光学问题求解方法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
逐渐抽出杯中的水,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这过程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逐渐抽出杯中的水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会左移,入射角大小不变,那么折射角大小也不变,在杯底形成光斑也会左移,故选B。
2.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
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
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A.B.C.D.【答案】BD【解析】【详解】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B模拟的是远视眼,A 模拟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所述,故选BD 。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A .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 .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C .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D .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 .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 项不符合题意;B .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 项不符合题意;C .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 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
2020-2021培优光学问题求解方法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于是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境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由图甲可得,此时像距为15cm,故可以得到15cm2<<f f化简可得f<<7.5cm15cm此外,由图甲可知,像距为15cm时,物距在窗外,说明此时像距接近一倍焦距,即焦距更靠近15cm,且光路可逆,若物距为15cm时,像的位置应该在窗外,像距超出光具座范围。
选项A图中物距为10cm,此时像距应该超出光具座范围或成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此时物距约为38cm,稍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为25cm,稍小于二倍焦距,满足<<7.5cm15cmf和焦距更接近15cm的条件,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若此时光屏上能看到清晰地像,则物距等于像距为20cm,则焦距为10cm,更接近7.5cm,不符合题意;D.若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地像,则像距为12cm,此时蜡烛应该才窗外,超出光具座范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
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
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A.B.C.D.【答案】BD【解析】【详解】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B模拟的是远视眼,A模拟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所述,故选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专题复习一、填空题1、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形成的太阳的像;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2、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海上明月”是光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 __中进入__ ___中所形成的。
3、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右图。
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4、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
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5、如图6所示,一束光在空气中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_ 是入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度,_____是法线,玻璃在 __________ 。
(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6、图7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选填“蜡烛”、“光屏”或“凸透镜”)。
若此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应放在点,光屏应放在点。
A B C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8、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移。
9、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2、当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如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A.逐渐减小,且小于入射角 B.逐渐减小,且大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且大于人射角3、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绕入射点转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10° B.20° C.40° D.70°4、如图2,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4、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5、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 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A.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6、当人以1m/s的速度向竖直的平面镜靠近l.5m,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 ( )A.像向镜靠近的速度也是lm/s B.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2m/sC.像与人的距离减小3m D.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3m/s7、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8、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9、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10、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A.2或5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12、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选择下图的()13、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出现光斑,光斑的形状是(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三角形14、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5、如图3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º,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A.α=60º,β<60ºB.α=60º,β>60ºC.α=30º,β<30ºD.α=30º,β>30º16、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17、如果要将一束激光射到远处地平线上方的空间站上,由于大气的折射,应将激光器沿视线()A.直接瞄准B.瞄高些C.瞄低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8、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l,折射角是γ1,那么()A.β1<βγ1<γ B.β1=βγl=γC.β1<βγ1>γD.β1>βγl>γ1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20、如图2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靠近透镜B. 远离透镜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22、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23、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D.无法判断24、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25、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叫航空摄影,如果所用长焦距相机的镜头焦距为300mm,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的距离为:()A .等于300mmB . 略大于300mmC .略小于300mmD .飞机飞的太高,无法确定 26、把高2 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 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7.5 cm B .12.5 cm C .4.5 cm D . 10 cm2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n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O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28、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三、作图题1、如图8,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OA 是入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 /B /。
3、如图10所示,其中F 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1、如图11所示,是小宇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他依次把把蜡烛放在图12主光轴上的a 、b 、c 、d 、e 五个点,F 点和2F 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