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落下来》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落下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落下的现象,感知物体落下的速度和声音。
2.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教学物品:各种大小的球、沙包、纸飞机等。
2.教学场景:操场或教室。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入主题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物体落下来的现象?谁能举例说明?”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探究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个球、沙包、纸飞机等物品。
(2)教师示范将物品抛向空中,让幼儿观察物品落下的速度和声音。
(3)幼儿模仿教师,将物品抛向空中,观察并描述物品落下的过程。
(4)教师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物品会落下来?物品落下的速度和声音与什么有关?4.动手操作(1)教师提供大小不同的球,让幼儿尝试将球抛向空中,观察球的落下速度和声音。
(2)教师提供沙包,让幼儿尝试将沙包抛向空中,观察沙包的落下速度和声音。
(3)教师提供纸飞机,让幼儿尝试将纸飞机抛向空中,观察纸飞机的落下速度和声音。
(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6.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瑜伽、舞蹈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通过实物操作和观察,让幼儿直观地感知了物体落下来的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不足: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物体的落下速度和声音描述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3.教学改进:在下次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关于物体落下来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在观察实物之前对物体落下来有更全面的了解。
4.教学评价: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今后,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小班科学课教案】科学活动《掉下来了》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小班科学课教案——科学活动《掉下来了》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掉下来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重力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1. 教具:不同大小和材质的物品(如球、纸盒、塑料杯等)、篮子、桌子、剪刀、胶带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室,桌子上摆放好教具。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出示一个篮子,里面装有各种大小和材质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些物品掉下来的样子。
2. 探索实验(10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进行实验,将物品剪成小碎片,观察掉落时的现象。
2. 教师与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物品掉落时的不同现象。
3. 教师向幼儿解释重力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掉下来的原因。
3. 创意环节(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个掉下来的场景,可以利用剪贴、绘画等手法。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 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小朋友猜猜看是什么掉下来了。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物体掉下来的原因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物体掉下来现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分享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设计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组织类似的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力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六、教学实践活动设计活动名称:掉下来了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不同物体掉落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与反思《落下来》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与反思《落下来》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鼓励孩子们积极抗拒恐惧,为未来的冒险做准备。
3.提升孩子们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内容《落下来》是一项适合小班幼儿体育活动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会如何平衡自己并克服恐惧。
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先将若干个色彩明显的垫子(如家具垫、搬家垫等)放在地上,离开垫子的地方周围不能有任何物品。
所有学生一开始站在垫子上。
然后,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任务,例如让他们从一个垫子跳到另一个垫子,也可以让他们尝试不用脚而用其他身体部分跳跃过去(例如两脚跳、单脚跳和跨步跳)。
这个游戏需要学院们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套路跳。
游戏开始后,教师如果发现有学生站到垫子边沿,他可以让这个学生保持原位,直到所有人都完成了跳跃流程。
(即便如此,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跳下去!)最后,学生们需要逐个离开垫子,一步一步地,留意如何在地面上踏出“脚印”,并完成这个游戏。
注意事项1.在进行这项活动时,学生们应该穿上合适的体育服,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需要教师现场监督,以确保学生们不会受伤。
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既有决心也有勇气,他们都能很好的完成跳跃的要求,也都能够站在垫子的最边缘跳下来。
另外,这项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我发现,那些一开始踩到地上就直接跌下来的孩子,在反复尝试后,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平衡能力。
教学改进从本次教学中,我意识到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在开始教学后,我发现该准备的游戏道具没有准备齐全,这对我们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游戏规则需要更加明确:在游戏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一些幼儿没有充分理解游戏规则,这也改变了游戏的本意。
3.活动时间统筹:本次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太紧凑,导致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时间。
下次我会更好的掌握时间,做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结论在本次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中,我们教会了孩子们平衡和协调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抗拒恐惧,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小班主题教案《落下来》
小班主题教案《落下来》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落下来”这个概念。
2.能够观察和发现一些物品是如何落下来的。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是如何落下来的。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一些不同形状、大小和质地的物品(如球、石头、纸张等)。
2.一张大白纸和彩色笔。
3.一些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不同物品是如何落下来的。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游戏引导幼儿入主题,例如教师抛出一个球花,并让幼儿把它接住,然后询问幼儿物体为什么能够落下来。
2.呈现: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物品如何落下来。
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比较有趣的案例和互动环节,例如教师可以抛出一张纸,并问幼儿:如果手持纸张,不丢不抛,那会发生什么情况?3.讨论: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形状、大小和质地的物品是如何落下来的。
可以给幼儿提出以下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落下来的原理:•不同大小的物品落下来的速度一样吗?•用不同物品组成的物体落下来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气球能够“飘”在空气中,但是一旦某个物品碰到它,就会被压到地面上?4.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自实验,深入了解物品是如何落下来的。
教师可以让幼儿站在桌边,从桌子上面掉下一些小物品(如棉花球、糖果等),并让幼儿观察它们落下的轨迹。
5.总结: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一张类似下雨的图,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滴是如何落下来的。
同时,可以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什么是“落下来”?•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在空气中“飘”的物品和在地上“落”的物品的区别吗?•你知道有哪些物品是可以在空中“飘”的吗?四、课后延伸1.游戏:可以在操场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物品落下来的理解。
例如,四周放置一些小物品,安排幼儿依次跳进去,然后观察它们是如何落下来的。
2.视频:可以找一些与物品落下来有关的视频,让幼儿在家中观看。
3.材料:教师可以在幼儿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一些与物品落下来有关的材料,例如落叶、刮风时的麻袋等,并让幼儿观察和感受它们是如何落下来的。
《落下来》幼儿园教案
《落下来》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落下来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理解重力的概念,让他们知道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会落下来。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乐趣。
二、教学内容:1. 物体落下来的现象2. 重力的概念3. 动手操作实验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材料(气球、纸杯、小车等)2. 教学课件和图片3. 音乐和舞蹈视频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环境,引导他们发现哪些物体是落下来的。
2. 讲解:通过课件和图片,讲解物体落下来的原因,介绍重力的概念。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物体在受到重力作用时落下来的现象。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他们知道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会落下来。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了解他们对物体落下来现象和重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六、教学活动:1. 科学实验: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高度释放的物体落地时间是否相同,引导他们思考影响落地时间的因素。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完成一个与重力相关的家庭实验,如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落地声音是否相同。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物体落下来的现象和重力的作用。
2. 互动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启发他们的思考。
3. 动手操作:鼓励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八、教学延伸:1. 艺术创作:让幼儿用画笔描绘物体落下来的场景,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2.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落下来》的学唱,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落下来的乐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是否发挥了引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落下来》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落下来》含反思教案名称:落下来班级年龄:3—4岁小班主题:风、树叶和果实目标1. 知道树叶和果实落下来的原因是风。
2. 学会察看树叶和果实的不同形状和颜色。
3. 学会分类不同的果实。
4. 提高幼儿的察看力和学习爱好。
材料树叶、果实、风筝、风车、图画书籍等。
活动布置1. 导入环节老师跟幼儿一起赏识树叶和果实的美丽,问他们知道树叶和果实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出下一个问题:它们如何落下来?2. 步入主题2.1 察看树叶和果实在室外活动时间,布置幼儿围着四周的树木走一圈,帮忙幼儿察看不同的树叶和果实。
引导幼儿察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
并且邀请幼儿来试着摸和感受它们的质地。
老师会准备一些图片和书籍来进一步帮忙幼儿更好地理解树叶和果实的样子。
2.2 知道树叶和果实是怎么落下来的带领幼儿一起玩风筝和风车,告知幼儿假如放飞风筝或者转动风车就可以产生风,而风会吹动树叶和果实,使它们落下来。
可以让他们亲自摸摸风筝和风车,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风的气力。
2.3 分类不同的果实老师会向幼儿介绍不同的果实,如苹果、梨子、橙子、草莓等。
帮忙幼儿提高辨认本领,让他们试着将这些果实进行分类:红色的果实、黄色的果实、绿色的果实等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探究这些果实的不同形状和特点。
3.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树叶和果实落下来的原因是风,也学会了察看树叶和果实的不同形状和颜色,并且提高了辨认不同果实的本领。
在学校游戏时间,还可以连续让幼儿玩风筝和风车,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风的气力。
反思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布置时间上要更加充分,把握好活动的时长和难度,避开过长过难的活动让幼儿失去爱好。
同时,在准备材料和教学板书方面,也需要更加细致地准备,让活动更加有条理和流畅。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发现、描述物体从高处掉落后的运动状态和掉落过程2.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认识掉落物体的重量和大小对掉落过程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教学准备1.落下物体:小球、木块、纸片等2.落下物体的容器3.教师准备:黑板、粉笔、针线等教学过程导入(5min)教师通过简单的教学互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场景和动图,提出线索,引发对课程主题的探索。
例如:掉落的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掉落物体的大小和重量会对它掉落的速度和方式产生影响吗?等等。
观察实验(15min)1.让学生观察掉落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掉落过程,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它。
2.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掉落物体的速度和重量大小对掉落过程的影响。
3.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将掉落物体按重量和大小区分,让他们发现并得出结论。
制作实验工具(10min)1.让学生用线绕成吊满各种落下物体的容器。
2.示范如何将落下的东西放在容器内,并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
立体制作(20min)让学生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时钟或竖直仪器等实验用具,记录掉落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过程。
总结反思(10min)1.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让他们得出对掉落物体运动的认识。
2.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进行评价,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掉落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实验工具,增强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反思和总结,可以发现本课程还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细节问题,或者是教师对掉落物体运动规律的解释可能过于简单。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1.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篇1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对我们成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有时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把我们问得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今天的科学游戏《落下来了》,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这样的探索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
活动目标:1、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
3、对物体落下来的形态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鸡毛、棉花、餐巾纸、气球、纸条、树叶、沙包、积木、橡皮泥。
2、实验箱、白手套、记录表格、胶水、泡沫垫。
3、快节奏和慢节奏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1、老师扮演博士,拎着一只实验箱,神秘地向幼儿展示:师:“大家好,我是x博士。
这是我的实验箱,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实验材料?”2、带领幼儿逐一认识材料,说出名字。
二、实验1、认识“落下来”师:“今天,我x博士要带大家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做‘落下来’的实验。
那,什么是‘落下来’呢?”简单示范鸡毛落下来,小结:落下来就是物体从高处往低处落下。
2、提出问题:“实验箱里的其他材料如果从高处落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1)老师有意识地拿出鸡毛和石头,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落下来”实验。
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初步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2)幼儿自由探索。
师:“我们来试试其他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老师提示探索要求: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落下来的?幼儿自己摆弄各种材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
以幼儿的经验作为做小结,(发现站得高飘下来时间更长一些)。
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
进一步探索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教案:课题:《落下来啦》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与实践,认识物体自由下落的特征和规律;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物体自由下落的特征和规律;2. 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
教学准备:1. 课件和实验器材(像小符号汽车、橡皮球等可以自由下落的物体);2. 实验板;3. 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物体自由下落现象的认识和想法。
实验:1. 分析和解释物体自由下落的特征和规律:在实验板上放置一个小符号汽车和一个橡皮球,同时推动它们向下自由下落,并记录他们下落的轨迹和时间;2.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汽车和橡皮球下落的轨迹和时间,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3.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自由下落的特点:下落的轨迹是一个垂直向下的直线,且下落的时间与下落的距离成正比;4.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外力只有重力,因此下落的轨迹是垂直向下的直线。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物体自由下落的轨迹是垂直向下的直线?为什么下落的时间与下落的距离成正比?2.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物体自由下落的特征和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落下来啦》为主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自由下落的特征和规律。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通过引入、实验和讨论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在引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对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环节,设计了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汽车和橡皮球下落的轨迹和时间,发现物体自由下落的特点和规律。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物体自由下落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落下来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落下来啦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张大白纸和一枝铅笔。
2. 一个小球和一根线。
3. 一盆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大白纸和一枝铅笔,让幼儿们观察。
2. 引导幼儿们说出纸和铅笔的特点和用途。
二、探究(10分钟)1. 引导幼儿们围坐在圆桌旁,用线将小球系在桌边的一端。
2. 教师把线轻轻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
3. 观察小球自由落下的情况,并引导幼儿们回答以下问题:a. 小球自由落下时,会发生什么现象?b. 小球下落的速度快还是慢?c. 小球落下后会停在哪里?d. 小球停下来时是否产生声音?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拿出一盆水放在桌上,让幼儿们看一看水面上的浮萍。
2. 引导幼儿用手指轻轻的碰浮萍,看看会发生什么。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浮萍碰水面后的情况。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刚才的实验,总结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小结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a. 物体自由落体时速度快。
b. 物体落下后会停在地面上。
c. 物体落下时会发出声音。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物体,比如纸团、小木块等。
2. 引导幼儿们思考并估计这些物体自由落体时的速度快还是慢,具体停在哪里,是否会发出声音等。
3.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进行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估计。
六、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和总结刚才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让幼儿们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手脑并用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可能存在观察不仔细、回答问题不准确等问题,需要教师细心引导和帮助。
《落下来》幼儿园教案
《落下来》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不同物体落下来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落下来的现象,增强对生活环境的认知。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落下来的物体2. 教学重点:观察和了解不同物体落下来的现象3. 教学难点: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落下来的现象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不同材质的落下来物体(如小球、纸片、沙包等)、篮子、桌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宽敞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它们是如何落下来的。
2. 主体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将不同物体扔向空中,观察它们的落地现象。
(2)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不同物体落下来的特点。
3. 拓展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落下来的现象。
(2)幼儿回到教室,用画笔描绘所观察到的落下来现象。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落下来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落下来现象的认知。
2. 关注幼儿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搜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们对落下来现象的理解和描绘。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科学小实验: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气球升空,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原因。
2. 亲子活动: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和记录家中物体落下来的现象。
七、教学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庭中的落下来现象,记录在作业本上。
2. 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绘制一幅关于落下来现象的画作。
八、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作业本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情况。
2. 家长会议: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儿在课堂和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反馈,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小班体育课教案《落下来》(2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课教案《落下来》一、授课班级:小班二、教材分析:《落下来》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主题《小树叶》,中的一个子课题,各科物体都可以落下来,一样吗?试试看。
这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创新是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拓展,《落下来》让幼儿亲自动手去尝试、操作,探索感知来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提高幼儿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幼儿分析:小班幼儿3--4岁时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对自己和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
但思维带有直接行动性,不能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去发现引导,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课题,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落下来》就通过幼儿对小树叶落下来这一兴趣点,动手探索操作来感知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符合小班年龄特点。
四、设计意图: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呀飘呀落下来,真美,小树叶落下来想在舞蹈,像蝴蝶在飞,像……。
幼儿一遍一遍讲述也从手中飘落下来,幼儿也探索的欲望,教师发现并引导,设计了"落下来",得有隙课程。
以各种实物为依托,已发现物体下落的现象为主线,让幼儿不断尝试操作探索感知来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
让幼儿体验物体下落的美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五、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初步的形象表现能力。
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体验物体下落的美。
六、教学准备:小树叶、纸片、纸条、沙包、手绢、积木、小皮球若干,记录纸、笔七、教学过程:(一)小树叶落下来歌曲"小树叶"引起幼儿对树叶飘落的兴趣,幼儿讲述也从举高的手中飘落下来,自由观察数也落下来的过程,问:"树叶落下来像什么?""像在舞蹈"像蝴蝶飞……"还有的转呀转呀飘下来"(二)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引导幼儿寻找发现其他物品,(沙包、纸片、积木、小皮球等)进行落下来的尝试,教师中使幼儿的发现。
1、第一次尝试:请幼儿将手中物品轻轻跑到空中,看他们会怎样?(会落下来)2、第二次尝试:小朋友互换物品再次尝试,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落下来了小班科学教案
落下来了小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落下来了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教育主题。
本文将围绕落下来了这个主题,设计一节小班科学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帮助他们理解落下来了的原理和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帮助幼儿理解落下来了的形成原理,认识重力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纸张、铅笔、橡皮、实验材料(如纸片)等。
•学生准备:可参与实践活动的衣物。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15分钟)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孩子们对天气的感知,如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有没有看到什么有趣的现象?”2.引入主题,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引导幼儿观察并谈论图片中的现象,“你们有没有看到类似的现象?当时你们有没有好奇为什么树叶会从树上掉下来呢?”3.引出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落下来了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第二部分:实践探索(30分钟)1.导入,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纸片,引导幼儿观察纸片的特点,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张纸片会不会落下来?为什么?”2.进行实验,教师将纸片放在幼儿手中,引导幼儿使劲吹气,观察纸片的运动轨迹,“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纸片会被吹动呢?”3.总结发现,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我发现纸片会被吹动,而且会向下飘落。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原因?”引导幼儿思考。
4.引出重力,教师出示重力示意图,解释重力的概念,“大家看,这是一幅示意图,它表示了地球上的重力。
地球对每个物体都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叫做重力。
所以当我们把纸片从高处掉下来时,它会被重力吸引向下掉。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教案概述•教案名称:《落下来啦》•教学对象:小班学生(3-4岁)•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物体自由落体及重力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从高处掉落时的变化和规律。
教学内容1. 学习内容•物体自由落体•重力2. 教学准备•教具:小球、纸张•环境:室内或室外空旷的区域3.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物体自由落体的思考和好奇心。
可以与学生们进行一场小游戏,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掉落的物体。
2.导入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
例如,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什么物体掉落?掉落了会发生什么变化?3.实践操作:带领学生们到室内或室外的空旷区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让他们体验自由落体的过程。
首先,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小球,并把球抛向空中,让学生观察它的运动轨迹和变化。
4.观察与总结:让学生观察小球掉落的方式和变化,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当小球从高处掉落时,逐渐加速直到触地。
5.练习操作: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都给予一些小球和纸张,并要求他们找到一个高处,将小球从高处掉落,观察并记录掉落的变化和规律。
6.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们回顾实践操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物体从高处掉落会加速,从而引出重力的概念。
7.实践应用: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物体自由落体相关的例子,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自行车从坡上下来等,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8.结束环节:通过小结和回顾,巩固学生对物体自由落体和重力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落下来啦》为主题,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初步认识物体自由落体和重力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组织引导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通过游戏和提问等方式,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物体掉落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真实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掉落物体的操作,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到物体自由落体的变化和规律,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记忆相关知识点。
小班科学落下来啦教案
小班科学落下来啦教案小班科学落下来啦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回答问题。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并了解他们的用途。
黄豆、沙子、小弹子若干。
管子王国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一、参观场景,引起幼儿的爱好。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住着谁呀?”“它们很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二、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的外形特征。
“每人找一个管子,说一说你手上的管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小结:“管子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白色、蓝色、灰色等;有的管子粗,有的细;有的管子上面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
“看,这是什么?”(黄豆、沙子、小弹子)“我们用它们和管子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结:“黄豆、沙子、小弹子都可以从管子中间通过,说明管子中间是空的。
”四、拓展阅历,了解管子的用途。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管子?”“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小结:“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小班科学落下来啦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特性。
2.在游戏中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盆清水,一盆有色水。
2.各种运水工具:有孔的塑料袋、小水壶、瓶子、杯子等;每组一个大盆一个水桶。
3.盛满水、盖上有孔的饮料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特点。
1. 老师出示水盆,提问。
这是什么?(幼儿回答)2. 感知水是无色、透明的。
这里有一个玩具,如果我把它丢到水里,我们能看见它吗?请一个幼儿轻轻地将玩具放进水里,其他幼儿观察。
《落下来》幼儿园教案
《落下来》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不同物体落下来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体落下来的现象2. 空气阻力对物体落下来的影响3. 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落下来的速度4. 重力对物体落下来的影响5. 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落下来的现象,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2. 实验法:让幼儿参与实验,探究空气阻力对物体落下来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物体落下来的感觉,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球、纸片、木块等)、空气阻力实验器材、重力实验器材、安全垫子等。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空间,确保幼儿安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或户外空间中的不同物体,引导幼儿发现物体落下来的现象。
2. 探究空气阻力对物体落下来的影响: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空气阻力作用下的落地速度,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3. 探究重力对物体落下来的影响: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不同重量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落地速度,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4. 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摔伤或碰撞。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趣味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物体落下来的感觉,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
7. 结束语: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继续观察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物体落下来现象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评估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下来啦》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重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思考和提出简单问题的能力。
4.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落下来啦》,让学生了解重力是什么,学生还将通过小实验观察重物落地时候的情形,从而理解什么是重力。
教学过程1. 引出主题:引出故事《落下来啦》,并通过自己的口袋,将十元的硬币和十元的纸币同时掉在地上,问学生哪个东西掉在地上的速度更快?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故事《落下来啦》引入重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3. 实验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先让学生观察当一个小球轻轻地放在一个瓶子口上时,小球会掉落吗?如果掉落,小球下落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然后再让学生用手掌将小球从同等高度落下,观察小球落地的情况。
4. 游戏环节:要求学生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抛掷两只相同重量的球,看哪个球先落下。
由此也进一步说明重力的影响。
5. 总结: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实验产生认识和思考。
教学反思1.教案编写不够严密。
教案中存在的问题是直接进行引出故事《落下来啦》,并没有给学生一个更完整和准确的概念。
在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听完这个故事后,并不是很明白什么是重力。
对于这一点,可以在教案中添加一些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进入实验环节。
2.实验环节时间过短。
实验环节虽然是学生在课堂上最为感兴趣的部分,但是在本节课中实验环节较为短暂。
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小玩具或模拟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降低教学压力和实验带来的安全隐患。
3.游戏环节过少。
游戏是和实验一样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手段。
在本节课中,我仅仅通过实验环节来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重力。
应该在教案中增加一些游戏上的创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在教案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好的科学兴趣和对物理科学的好奇心。
通过这一节课,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等互动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更容易让他们在探索中理解科学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小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对我们成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有时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把我们问得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今天的科学游戏《落下来了》,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这样的探索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
3、对物体落下来的形态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鸡毛、棉花、餐巾纸、气球、纸条、树叶、沙包、积木、橡皮泥。
2、实验箱、白手套、记录表格、胶水、泡沫垫。
3、快节奏和慢节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扮演博士,拎着一只实验箱,神秘地向幼儿展示:
师:“大家好,我是x博士。
这是我的实验箱,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实验材料?”
2、带领幼儿逐一认识材料,说出名字。
二、实验
1、认识“落下来”
师:“今天,我x博士要带大家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做‘落下来’的实验。
那,什么是‘落下来’呢?”
简单示范鸡毛落下来,小结:落下来就是物体从高处往低处落下。
2、提出问题:“实验箱里的其他材料如果从高处落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老师有意识地拿出鸡毛和石头,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落下来”实验。
引导
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初步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2)幼儿自由探索。
师:“我们来试试其他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
老师提示探索要求: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落下来的?
幼儿自己摆弄各种材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
以幼儿的经验作为做小结,(发现站得高飘下来时间更长一些)。
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
进一步探索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3)模仿“飘和落”的动作。
幼儿和老师一块用身体语言表现物体落下的动作。
提醒幼儿人如果在高处,一定要小心不能落下来,不然会有危险。
三、记录
1、商量约定记录标记: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每种物体落下的样子一样吗?快快落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慢慢飘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
2、幼儿记录
(1)请小朋友在贴有物体对应的下面记录。
(2)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记录。
四、拓展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沙包,快快的?(水果、玩具、石头)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羽毛,慢慢的飘飘的?(手帕、花瓣、塑料袋、一根线、风筝)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