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由机体内免疫系统执行的,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藉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包括:(1)免疫防御:病原体(2)免疫监视:突变细胞(3)免疫自稳
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发生反应,还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发生反应
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特性:①糖蛋白②B细胞产生③与表位特异性结合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类型:分泌型: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抗体)膜型:BCR(B Cell Receptor)
单克隆抗体:单个B细胞克隆在一种表位刺激下所生的抗体
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球蛋白,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溶血作用
CD抗原: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常与分化发育有关,即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功能分化状态有不同的表面抗原表达。这些与细胞分化发育有关的抗原称为分化抗原
免疫细胞: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第三类淋巴细胞,其形态学特点为胞浆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T细胞或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来源于骨髓中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在哺乳动物的骨髓(Bone marrow)或鸟类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中发育成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Ig),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记: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可作为抗原受体(BCR).
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即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的总称;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作、造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引起强而迅速的排斥反应,这些编码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为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限制性:在免疫应答识别阶段T细胞与APC之间的作用和免疫效应阶段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作用都涉及到TCR对自身MHC分子的识别,即只有当相互作用细胞双方的MHC分子一致时,免疫应答才能发生
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异物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为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TD抗原)
初次免疫应答:潜伏期较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血清抗体以IgM为主,亲和力较低。
再次免疫应答:潜伏期缩短,抗体含量高,持续时间长,血清抗体以IgG为主,亲和力较高。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应答
血清学试验: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呈现某种反应现象,借此可用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的抗体(或抗原)。由于试验所用的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又称血清
学反应。
E花环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T淋巴细胞与有丝分裂原在体外共同培养时,受到后者的刺激可发生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部分小淋巴细胞转化为不成熟的母细胞,并进行有丝分裂
免疫沉淀:在广义上,免疫沉淀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发生的沉淀反应。在狭义上是特指的一种主要用于病毒抗原及其相关成分检测的技术,即放射免疫沉淀
人工免疫:人为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制剂或免疫细胞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免疫治疗: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手段来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需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
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有一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由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集聚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的细菌。
感染: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机体被感染后出现较严重的病理过程,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相应表现潜伏感染:一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也不出现临床症状。
慢发病毒感染:有很长的潜伏期,病变和病程呈慢性或亚急性进展,病变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一般最终均导致死亡,由病毒或亚病毒感染所致
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因在医院住院就医或医务人员因在医院内工作而发生感染并出现症状的情况
细菌:具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区别要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组成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10%
强度较坚韧,三维立体结构较疏松,二维平面结构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青霉素、溶菌酶敏感不敏感
细菌的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细菌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仅指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灭菌:杀灭物体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细菌芽胞
细菌的毒力:细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为细菌致病力的物质基础
外毒素:为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成分.
类毒素:分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内毒素:为脂多糖(LPS),对机体的选择性不强,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基本同
毒血症:病原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未进入血流,但产生的毒素入血,引起全身症状
菌血症:在局部生长繁殖的病原菌一过性或间歇性进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细菌随血流播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
A群链球菌:也称为化脓性链球菌,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球菌,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
化脓性感染:是非特异性感染,又称“一般感染”,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其特点是:同一种致病菌可以引起几种不同的化脓性感染,而不同的致病菌又可引起同一疾病。
放线菌:丝状,呈分枝状生长的革兰染色阳性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
放线菌属:广泛存在,人口腔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为正常菌群
支原体:无细胞壁,多形性,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
立克次体: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衣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独特发育周期,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螺旋体:细长,柔软,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上地位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
真菌:为真核细胞的微生物;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吸取养料;少数以单细胞存在,大多数形成分枝的丝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