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

合集下载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中国水利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和控制。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水利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目前,中国水利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

在技术方面,我国水利信息化运用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缺乏国际领先的技术支持。

在基础设施方面,水利信息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等方面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水利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识仍不够强烈,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

二、水利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为了推进中国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1. 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研究,提高技术手段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其次,要鼓励与企业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水利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2.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了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问题,应优化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等环节。

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文监测设施的现代化升级,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精度和效率。

加强数据的标准化与整合,建设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3. 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利管理体制,加强各级水利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4. 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和灾害管理机制。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对水利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加强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水利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控制、监测、分析、决策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信息化的工作。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水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利信息化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数据集成困难水利工程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包括水文数据、水资源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工程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种类繁多,要将它们整合起来并进行有效利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统一各种数据的格式和内容,使其可以进行有效的集成和交互。

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对策二:加强数据共享与交流推动不同水利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可以避免数据孤岛的问题,加快数据集成的进程。

还可以借助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建立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渠道,方便各方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应用。

问题二:信息化系统应用不充分目前,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系统只停留在数据汇总和报表分析的层面,缺乏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一些系统缺乏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不易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对策一:加强系统功能的完善和优化水利信息化系统应不断完善和优化其功能,加强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为水利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对策二: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与改进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设计简洁明了的界面,提供直观友好的操作方式,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提高系统的使用率和普及度。

问题三:信息安全风险较大水利信息化系统涉及到大量敏感和重要的数据,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或者系统被攻击,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保障信息安全是水利信息化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利行业的管理、监测、调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以提高水利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需求分析1. 数据采集和监测:建立全面的水利数据采集系统,对水位、流量、水质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2. 水库调度和运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现水库的合理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供应。

3. 水文预报和灾害预警:利用先进的气象预报模型和水文模型,提前预测洪水、干旱等水文灾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4. 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5.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立水资源管理平台,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评估和保护,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6. 水利信息共享和交流:建立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水利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协同性。

三、解决方案1. 建立水利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对水位、流量、水质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方式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2. 构建水库调度和运行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现对水库的合理调度和运行管理。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情和需求,自动调整水库的放水量和蓄水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供应。

3. 建立水文预报和灾害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气象预报模型和水文模型,对洪水、干旱等水文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

系统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相关部门和群众采取应对措施。

4. 应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施工管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质量、材料等方面的监控和管理。

5. 建立水资源管理平台:通过集成各类水利数据和信息,建立水资源管理平台。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分散:水利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平台中,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和利用。

2. 数据质量问题:水利工程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包括数据缺失、错误、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3. 信息安全问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和重要信息,如水库水位、水质监测等,存在数据泄露和安全风险。

4. 技术应用不足: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对于新兴技术的应用尚不充分,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整合和集中存储水利工程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2.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数据采集、清洗、验证和监控等环节,确保水利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加强水利工程信息的安全管理,包括合
理设置权限控制、加密传输、定期备份等措施,保护敏感数据不被泄露和篡改。

4. 推进技术创新应用: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流程,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发展。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行业也迎来了信息化的浪潮。

水利信息化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制定,将有助于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进程。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采集不全面。

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获取大量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决策,但由于监测设备不完善、监测站点不足等原因,导致数据采集存在盲点和漏洞。

2.信息共享不畅通。

水利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通,导致信息的利用效率低下。

3.信息安全风险较高。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泄露、数据被篡改、系统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这给水利信息化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挑战。

4.信息利用不充分。

水利信息化不仅是为了收集和保存信息,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

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不够等原因,导致信息的利用率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完善信息采集系统。

加大投入,提升监测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监测站点的覆盖面,提高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将水利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

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信息安全风险。

4.提升信息利用能力。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信息分析能力,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确保信息得到充分利用。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不全面、信息共享不畅通、信息安全风险较高和信息利用不充分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提升信息利用能力等对策,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可以说是国家水利事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那么,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呢?接下来,本文将从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水利领域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水利建设体系初步形成数字水利建设体系是数字水利信息化的基石,目前已初步形成。

中国水利系统建立了涉水部门的联合沟通机制,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优越性。

同时,数字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也逐渐完善,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政策和法规制度。

2、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在数字水利建设的推动下,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中国水利系统逐渐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水利决策信息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和水利监测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

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逐渐展开了以模拟、预测和调控水资源为主体的水利信息技术研究。

3、水利实体设施信息化程度提高在水利领域,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实体设施的信息化程度。

例如,水文遥感等技术可以帮助水利行业更好地监测雨量、流量等信息,以便及时预警和防御可能发生的水灾。

二、中国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有:1、信息共享平台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目前,对于数据的格式、结构与精度等方面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标准化,这导致信息共享的效率不高。

同时,在信息共享平台上,缺乏智能搜索与查询的技术,使得信息展现的效果并不理想。

2、信息安全问题引起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相应日益重要。

中国水利安全系统的成熟度较低,网络安全防范也相对滞后,对于数据的备份、安全保护、故障恢复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胡建洪摘要: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水利信息资源, 推动水利管理能力提升, 进而为节水灌溉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资料, 提高灌溉工作效率。

因此, 文章利用一个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剖析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希望可以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水利管理;灌区前言:二十一世纪,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 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信息化程度也成为各地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

同时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水利事业的未来生产与发展空间。

因此, 为了打破我国相对落后的水利管理格局, 探究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项目某水利项目为泵站灌区, 兴建于1960年, 1962年上水受益。

灌区东西长度为49.00km, 南北宽度为36.00km。

现有泵站装机42台, 扬程68km, 提水能力22.60m3/s, 灌区面积2.86x104hm2。

在灌区改革持续开展进程中, 灌区用水保证率有效提升, 周边民众用水积极性空前高涨。

从灌区灌溉用水销售方式上来看, 其是一种具有不可存储性的特殊商品。

为了促使2.86x104hm2灌区达成连续化、一体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引入已成为必然[1]。

现拟开发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 系统涵盖了干渠管理、通信网络管理、泵站管理、农户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等多个相互独立且可实现共享的功能模块, 为实现水及时、高效、准确的管理大目标服务。

二、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1.需求分析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水利管理过程就是水利工程内部与其所处社会经济体系、自然环境之间无差别传递、处理相关信息的过程。

由于水利管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作, 其服务对象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特征, 涉及了工程管理信息网上查询、水利建设资料库管理等交错复杂需求[2]。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及实践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及实践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及实践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领域对信息化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命脉,是保障我们生活的重大基础设施。

应当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为此,本文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问题;策略前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基础工程的水利工程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面对日益增多的工程建设,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和监管,以保证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概述(一)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水利工程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有关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水利工程管理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质量与环境保护,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到设备的采购、维护、使用和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实施难度大,必须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有效的管理,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二)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新的通信手段,将信息化建设融入水利工程行业。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信息化系统。

目前水利工程的反应机制与系统建设已初步形成,如果将信息化管理理念引入水利工程,将会提高水利工程行业的关键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提高行业反应能力,提前预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

当前水利工程行业信息化思维薄弱、重视不够、信息技术应用不够、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信息化进程。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领域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主要集中在建筑管理等领域;研发经费不足制约着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只有正确认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正确认识水利工程管理、提高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为水利工程注入新的活力[1]。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水利行业的管理效率、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水利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二、需求分析1. 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采集和分析水资源的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调度和利用。

2. 水库管理: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库的水位、库容等信息,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3. 水闸管理:建立水闸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闸的开启、关闭情况,及时调整水闸的开度,以保证水流的畅通。

4. 水文预报:利用气象、水文等数据,建立水文预报模型,实现对洪水、干旱等灾害的预警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水利工程管理: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6. 水利信息共享:建立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水利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水利工作的整体效能。

三、解决方案1. 建立水利信息化平台:搭建一套完整的水利信息化平台,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设施,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

2. 数据采集与监测:利用传感器、遥感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水资源、水库、水闸等的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信息化平台。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远程监控与调度: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水库、水闸等的远程监控,及时掌握运行情况,并进行调度和控制。

5. 预警与预测: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技术,对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对洪水、干旱等灾害的预警和预测。

6. 工程管理系统: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实现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7.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建立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水利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水利工作的整体效能。

水利工程信息化方案

水利工程信息化方案

水利工程信息化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而在水利工程领域,信息化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水利工程信息化可以提高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的效率,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提供更好的支持。

因此,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水利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目标1. 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2. 改善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模式,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水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环境保护等提供更好的支持。

4. 推动水利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水利行业的发展。

三、关键技术和应用1. 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水文、水资源、水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可以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方面,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灾害防范能力。

3.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水平。

4. 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 GIS技术GIS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利资源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与展示。

6. 数据安全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数据的安全保护工作,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具体实施方案1. 建设综合水利信息平台建设综合水利信息平台,整合各种水利数据资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应用于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提高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率。

2. 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推进水利工程的智能化建设,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水利信息化工作在推进水利现代化、提升水资源管理和保障水利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水利信息化面临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推进进程和效果。

本文将对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息化建设难以满足需求水利信息化工作与水利实际工作相结合,应当以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利水资源管理为目标。

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信息需求不明确:水利工作面临着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但很多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导致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工作重心不明确。

对策:建立健全的信息需求调查机制,全面了解各级水利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对信息化工作的需求,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2. 技术选型不合适:很多水利单位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盲目追求前沿技术,但却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导致投入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

对策:在技术选型上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水利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方案,确保技术与需求相匹配。

3.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问题: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单位和系统,但往往存在信息孤岛、数据不共享的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难以发挥出来。

对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互享,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二、信息安全风险存在较大水利信息化工作涉及大量的重要数据和信息,安全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风险问题:1. 数据泄露和篡改:水利信息化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和信息,一旦遭受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泄露,将会对水利工作和水利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对策: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实施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漏洞修复等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病毒和网络攻击:水利信息系统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各种威胁,如病毒、木马、网络钓鱼等,一旦受到攻击,可能会导致系统瘫痪和数据丢失。

对策: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

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行业也在迅速发展,但是由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缺少信息化建设,导致了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技术开发水平不高、技术落后、技术资源整合性差等问题,使得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投入,不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并加强技术资源的整合,以便更好的完成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

其次,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投入要求非常高,而实际投入却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使得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特别是在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加大对关键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投入,以保证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最后,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管理流程也不够顺畅,这使得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强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各方职责,完善管理流程,加强对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监督,以保证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总之,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技术开发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投入,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加强管理体制的建立,加强对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监督,以保证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水利信息化工作是指将水利管理和运营中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采集、管理和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与相关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处理和共享,为水利部门决策、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

目前水利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和改进。

问题一:信息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目前,水利信息化系统大多数只实现了单一功能的信息管理,存在数据孤岛和信息孤岛问题。

不同水利部门和单位之间缺乏协同配合,信息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导致信息重复录入和利用效率低下。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和规范建立水利信息数据标准和规范,明确不同信息资源的共享标准和格式,确保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可以互通互用。

加强对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平台的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

问题二:信息安全风险较高水利信息中包含大量的敏感和重要数据,如水库水情、降雨量、河流水位等,一旦泄露或被攻击将对水利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对于水利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对策二: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如身份验证、加密传输等,提高水利信息的安全性。

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控和防护,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问题三: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水利部门和单位中,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的部门和单位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应用广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利管理水平。

但是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关技术和设备,导致信息化工作推进缓慢。

对策三: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力建设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加强对水利部门和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加强信息化与水利业务的结合,将信息化工作与水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问题四:信息共享与开放程度不高目前,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共享和开放程度还不高,有限的信息只在局部范围内使用,而没有形成全面共享和开放的机制。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水利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水利工作的管理和效率,以及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水利服务。

水利信息化工作在实际推进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水利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导致了各个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差,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2. 数据质量不高。

在水利信息化工作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由于数据采集、录入和管理的环节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了数据的质量不高,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 安全隐患较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水利信息化系统存在着被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4. 人才队伍短缺。

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水利专业知识的人才,然而当前水利行业中缺少相关技术人才,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5.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信息化工作需要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然而在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如网络覆盖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6. 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体系,导致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效率较低。

二、对策分析2. 加强数据管理。

加强对水利信息化中数据采集、录入和管理的规范化和监督,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保障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加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机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水利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水利信息化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信息化工作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2024年水利信息化总体工作计划

2024年水利信息化总体工作计划

2024年水利信息化总体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工作的必然趋势。

通过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灾防控能力,提升水利管理水平,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2024年水利信息化总体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水利管理系统。

二、工作重点1. 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我们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信息网络,提升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

同时,加强对水利设施的传感器、监测装置等智能化改造,提高水利设施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2. 建设统一的水利信息平台建设统一的水利信息平台是提高水利管理效能的关键。

我们将整合各级水利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和管理平台。

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对水资源、水文、水利工程等全面的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推进水利大数据应用水利大数据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加快水利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升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能力。

同时,将水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展水利预测预警、决策支持、智能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4. 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应用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加强对水利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他们的水利信息化应用能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水利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育水利信息化产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利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

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2. 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和社会投入,增加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多方共同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水利设计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

水利设计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

187PRACTIC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王金龙,生于1988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工结构。

水利设计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金龙,孙众,金勇,张绿君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实施的重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和交换,这就要求对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管理。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设计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希望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水利设计;信息化;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TV63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8-0187-0001一、水利设计信息化的现状(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这离不开先进设备的使用。

在硬件方面,无论是计算机中的应用服务器还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设,都要确保配置水平符合相关要求,尽可能根据企业建设或国家发展的需要,使用正式发布的软件,同时确保图纸设计和其他相关办公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目前,水利工程正在开发中,并且正在进行大量的设计工作,这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将对服务器的容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造成许多部门的局域网的宽带冗余问题。

此外,一些信息应用软件具有很高的硬件配置要求,只有进一步推动信息网络系统的全面升级,才能让水利设计工作的相关需求得到有效满足[1]。

(二)没有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现阶段,在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部门和整个局域网使用的办公系统建设已经成熟,数据传输和共享渠道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与该系统相关的财务和人事档案管理也能满足业务需求。

但是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对于业务项目、计划或部分涉及业务的办公管理系统,更新不够及时,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应用系统,及时更新和优化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实用性。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标题: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利行业也逐渐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水文监测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从而提高水利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保障水资源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水利信息化的基础设施1.1 水文监测系统:建立全面的水文监测系统,包括水位、流量、降雨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传输。

1.2 水资源管理平台:建立水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水资源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析和共享。

1.3 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控和运行管理。

二、水利信息化的关键技术2.1 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水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2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水资源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2.3 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水资源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为水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利信息化的应用场景3.1 水资源调度:通过水利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保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

3.2 水灾预警:利用水利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水灾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减少水灾损失。

3.3 水质监测:利用水利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保障水质安全。

四、水利信息化的优势4.1 提高工作效率:水利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4.2 降低管理成本:水利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资源信息的集中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4.3 保障水资源安全:水利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保障水资源安全。

五、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5.1 智能化:水利信息化系统将趋向智能化,实现对水资源的自动化管理。

5.2 数据共享:水利信息化系统将实现数据共享,促进水资源信息的互通互联。

5.3 跨界融合:水利信息化系统将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系统融合,实现跨界合作和发展。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一、背景介绍水利信息化已成为水利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水利管理效率、提升水利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将继续深化和推进,以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总体目标1. 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进数字水利建设。

2. 推动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3. 提高水利管理效率,优化运行决策和应急响应能力。

4. 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三、重点任务1. 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1)推进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各级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2)加强水利信息化网络建设,提升网络传输速度和安全保障等级。

(3)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支撑体系。

2. 加强数据管理与应用(1)推动水利数据资源库建设,统一管理和规范水利信息数据。

(2)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提高数据质量和时效性。

(3)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展水利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研究。

3. 提升水利管理效率(1)推动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水利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2)加强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提高运行决策和综合管理水平。

(3)推进水利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加强对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4. 加强水利服务能力(1)建立互联网+水利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水利服务和信息查询。

(2)推动水利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提供跨行业的综合服务。

(3)开展水利信息化培训和宣传工作,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2. 组织专门机构负责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和应用水平。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促进水利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5. 完善水利信息化评估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利信息化已成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水利信息化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设施和网络环境,但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存在设备老化、网络覆盖不全等问题。

这导致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受到限制。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完善网络覆盖范围,以便更好地支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

二、数据质量不高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目前数据质量不高,存在数据不准确、缺失、过时等问题。

这给水利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对策:加强数据管理,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检测、整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机制,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信息共享不畅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但目前存在信息共享不畅、数据孤岛等问题,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共建、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对策: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联网和共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四、用户需求不明确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紧密关注用户需求,但目前用户需求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不深入,导致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对策:加强对用户需求收集工作,建立健全用户需求调研机制,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动态,确保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符合用户需求。

五、安全保障不足水利信息化涉及大量敏感信息,需要加强安全保障工作。

目前存在网络安全隐患、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对水利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对策: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对信息泄露风险的预防和应对。

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质量不高、信息共享不畅、用户需求不明确、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数据质量、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用户需求收集和安全保障工作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水利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发展。

2024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24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24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水利部工作要求,结合我国水利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通过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利行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水灾防治和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重点1. 信息化硬件设备建设推进水利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完善水利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提高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存储能力。

重点更新水文、水资源、水库、河流监测等设备,提高信息化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2. 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水利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

构建全国水利信息一体化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水利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智能分析。

3. 应用系统建设优化水利应用系统的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水灾防治等应用的效率和精度。

加强水利遥感、GIS、遥测遥控等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提高水利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

4. 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组织开展水利信息化培训,引进和培养一批拥有信息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利人才。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组织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调研和论证,制定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2.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加强水利信息化技术研发,提高水利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化水利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3. 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完善水利信息化的数据管理体系,规范水利信息化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

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制定信息化安全政策和技术标准,防止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安全隐患。

4. 加强宣传推广和应用培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
发表时间:2015-12-18T11:08:34.8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王薇[导读] 山东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必须要在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上再进行一定的提高:提高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价值的认识。

王薇
山东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2778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及完善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的进程,从而使信息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完善策略前言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综合数据库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1、水利工程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1.1 信息采集方面。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水务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使得采集手段多样化。

通过自动监测站点可及时获取水资源量、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及可利用水量的实时信息;建立重点用水户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整个地区用水量的变化。

建设了雨情、水情、水环境、地下水、工情、水土流失、墒情七类信息采集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地区的水务基础信息监测采集网络,为全面掌握全市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基础支撑。

1.2 水资源评价方面。

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同步和连续观测不同水文要素提供了技术手段,使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地下水情的动态信息;利用3S技术能够全面掌握大区域内水资源量的动态布局,从而合理调整水资源开发布局。

1.3 来水预报方面。

综合运用先进的雨水情遥测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对水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建立模型进行中长期来水预报,针对供水及防洪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预案,为领导决策争取时间并提供有力的依据。

1.4 需水预测方面。

信息化技术为进行科学的需水预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工具。

比如可以开展不同行业的需水预测方法和模型研究,如利用旱情监测技术测定农作物的需水时段及需水量,从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有效地避免浪费,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区域需水预测模型,计算不同用水部门的需水量,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依据。

1.5 水资源配置方面。

在及时掌握区域水资源与水需求的动态信息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和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配置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配置方案建议,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6 供水调度方面。

信息化技术为实现地表水库群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提供了有力工具。

通过建立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对各个自来水厂进行管理,并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控,实现管道压力、水流量的数据传送及阀门开关的自动控制,及时发现远端故障点,提高供水系统的服务水平。

1.7 应急指挥方面。

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时效性。

通过水资源突发事件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快速反应、实时指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资源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2、水利工程实施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2.1 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他们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

远程视频监控网络尽可能的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用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这要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实现对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2.2 网络通信系统。

网络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应采用有线和无线兼容以及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

其主要传输链路应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的卫星、数字微波或光纤等通信方式保证通信通畅、传输安全可靠。

2.3 综合数据库系统。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会大量面对数据。

数据是提供服务的主体,专家决策系统会根据专用数据库与公共数据库组成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来做出专业决策。

2.4 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系统的建设需要完成相关的专用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来满足建设、施工和管理等单位资源共享和网上办公的需要,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3、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3.1 重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观念必须要在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上再进行一定的提高:提高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价值的认识。

各级水利部门也应该从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转型到现代化上,并且认识到要实现新时期的各项新要求和新目标,只有大力研究和引进并且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人员还更应该认识到,只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水利工程管理。

要想逐步实现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才能为实现水利管理信息化埋好伏笔。

在日常建设管理中,对水利信息化的推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和任务,切实做好对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意义重大。

3.2 相关开发模式的设计在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直观性和可视性的同时,设计一种交互式功能工作系统,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

这种系统可以将各种信息进行高度的组织和管理,以各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为基础,形成图形界面,然后将数据管理、图形操作以及专业分析集合在一个主界面上,从而使各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便捷的交互式操作。

3.3 利用水利信息数据库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各水利工程建设专业化数据集成为一个大的数据库,这是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所以需要改变工作习惯和传统的思想:一方面充分利用在各种数据库中的查找相关的信息的便捷性,将其用到水利建设工程上。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整理并存储于信息网络中,有效利用各种设备以及信息资源,如可以使用客户与服务器相连的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初步建成本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数据结构关系到软件开发的模式,工程进度仿真分析系统、工程建设规划管理系统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等专业化管理都和工程的数据库有关。

所以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提高对信息技术利用的有效性,便于各类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

3.4 培养专业人才
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一些人员的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使用程度有一个提高。

对于专门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人才可以将其送出去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批一方面有一定的建设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跟得上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各种信息技术存储、应用和相互共享的多面手,为水利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网络、通信、遥测、数据库等技术的综合。

信息化已成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即通过先进的水量水质测报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水资源动态信息,结合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利用有关的方法、模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因此信息技术会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52
[2]李卓,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06: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