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基坑监测方案教学内容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坑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基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土地开挖、地下水位变动、邻近建筑物的安全等问题,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和控制。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对于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监测内容1. 土体变形监测土体在开挖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因此需要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土体的沉降、侧向位移和倾斜度等指标。
2. 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会涉及地下水位的变动,为了控制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监测点布设应覆盖到基坑的各个不同位置。
3. 周边建筑物安全监测开挖基坑可能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包括建筑物的沉降、裂缝情况等指标。
三、监测方法1. 土体变形监测方法(1)GPS监测:通过设置GPS监测站点,实时记录土体沉降、侧向位移和倾斜度等参数。
(2)倾斜仪监测:通过安装倾斜仪监测土体的倾斜变化情况,提供准确的变形数据。
2.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1)水位计监测: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水位计,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2)井眼监测:通过设置监测井,在井眼内安装水位计,对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3. 周边建筑物安全监测方法(1)应力应变测量:通过安装应力应变测试设备,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形变监测:通过安装形变传感器,监测建筑物的形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1.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的工程特点和土体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每日监测或定期监测。
2.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比对,判断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应对措施1. 对于土体变形问题,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措施,如土钉墙、加固支护结构等。
2. 对于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安全问题,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如抽水排水等。
一建建筑 基坑监测方案内容
一建建筑基坑监测方案内容一建建筑基坑监测方案内容一建建筑基坑监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进行全面、准确地监测,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基坑监测方案是在施工前制定的,旨在确定监测的目标、方法和频率,以及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应对措施。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一建建筑基坑监测方案的内容。
1. 监测目标- 确定监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 监测目标包括基坑的变形与沉降、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地下管线变形等。
2. 监测方法- 变形监测:使用全站仪或高精度测量仪器对基坑边界围护结构进行定点测量,记录基坑的变形情况。
-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监测:采用水位计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定期测量并记录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
- 地下管线变形监测:利用管线位移仪等设备,监测和记录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
3. 监测频率- 变形监测:按照基坑变形速度、土层性质等因素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天或每周进行一次测量。
-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的变化情况,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天或每周进行一次测量。
- 地下管线变形监测:根据基坑施工情况和管线的敏感性,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天或每周进行一次测量。
4. 监测结果处理与应对措施- 监测结果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和处理,形成监测报告,报告中应包括监测数据、变形趋势、预警标准等内容,以便对基坑施工进行调整和控制。
- 应对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在出现预警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固基坑围护结构、减少施工负荷、增加地下水排泄措施等。
5. 安全管理-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监测设备应定期检修和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并备份,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6. 安全预警与应急预案- 基坑监测方案应设置安全预警标准,当超过预警标准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指为了建设地下结构或地下工程而在地面上开挖出的深坑,如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室等。
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过程稳定安全,必须对基坑周边的地下水位、基坑变形、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进行严密监测。
基坑工程中的监测技术在施工和使用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讨论。
二、基坑工程监测内容基坑工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监测:考虑到基坑周围地下水的波动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需对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范围和趋势。
2. 基坑变形监测:基坑挖掘深度增加时,土体受到变形应力的影响,从而引起土体变形。
因此,需要监测基坑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3. 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监测: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会产生影响,需监测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化情况。
以上监测内容对基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阶段都至关重要。
三、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1.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方案地下水位监测一般采用水位计或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
监测点分布需覆盖基坑周边,监测频率一般为每日至每周。
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监测中心,并及时进行分析与处理。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基坑变形监测可采用全站仪、测斜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设立监测点布设需均匀,以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
监测频率根据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而定,一般监测频率为每日至每周。
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3. 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监测技术方案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监测可采用全站仪、测斜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设立监测点分布需合理,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周至每月。
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基坑工程的关键环节。
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预警和预防基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动的可能性。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为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份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该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和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风险。
1. 监测目标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沉降、应力等情况,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1.1 基坑变形监测:监测基坑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旋转位移等变形情况,及时了解基坑的形变趋势,判断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1.2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以判断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3 周边地面沉降监测:监测周边地面沉降情况,评估施工对地下水位及地基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的稳定。
1.4 轴力监测: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轴力情况,判断结构的受力状态,及时调整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案。
2. 监测内容深基坑施工监测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参数和指标。
具体监测内容包括:2.1 基坑变形监测:每隔一定时间对基坑内部和周边地表进行变形监测,使用全站仪或测斜仪进行测量,记录基坑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旋转位移等变形数据。
2.2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使用测点标志和测斜仪等设备定期进行测量,记录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2.3 周边地面沉降监测:在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使用水准仪或激光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记录地面沉降情况。
2.4 轴力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片或应变计,监测支护结构的轴力情况,记录轴力数据。
3. 监测方法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深基坑施工监测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
具体监测方法包括:3.1 全站仪测量法: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基坑内部的参考点和周边地表的监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基坑的变形数据。
3.2 测斜仪测量法:在基坑内部和周边地表设置测斜仪,并定期对其进行测量,监测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基坑监测工作方案
******广场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工作方案***二零一三年五月******广场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工作方案***目录1.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工作内容及目的 (1)1.3执行技术标准 (1)1.4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1)1.5投入仪器设备及人员 (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及观测 (2)2.1基坑监测基准点位的选埋 (2)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标志 (3)2.3基坑监测基准点的观测的技术要求 (3)2.4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 (3)3.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及观测 (3)3.1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 (3)3.2基坑顶部监测点的编号 (4)3.3基坑顶部监测点埋设及标志 (4)3.4基坑顶部监测点的观测 (4)3.5基坑顶部监测点监测周期 (5)4.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 (6)4.1周边建筑物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 (6)4.2沉降监测点的编号 (6)4.3沉降监测点布设及标志 (6)4.4沉降监测点的观测 (6)4.5沉降监测点的观测周期 (7)5.周边路面沉降观测 (7)5.1周边路面沉降点的布设和数量 (7)5.2沉降点的编号 (7)5.3沉降点布设及标志 (7)5.4沉降点的观测 (7)5.6注意事项 (7)6.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测斜) (8)6.1测斜点的布设和数量 (8)6.2测斜点的编号 (8)6.3测斜管的安装与监测 (8)6.4测斜频率 (9)6.5测斜监测报警值 (9)7.水位测量 (9)7.1水位测量点的布设和数量 (9)7.2水位测量点的编号 (9)7.3水位测量 (9)7.4水位测量频率 (10)8.锚杆内力监测 (10)8.1锚杆内力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 (10)******广场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工作方案***8.2锚杆内力监测点的编号 (10)8.4锚杆内力监测频率 (10)9.监测要求 (11)10.监测报警值 (11)11.内业资料的处理 (11)12.提交成果 (12)附图1:基坑监测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13)附图2:基坑监测基准点标志示意图 (15)附图3:基坑顶部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对基坑周边土体和工程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坑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目的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具体的目的如下:1. 评估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下沉或倾斜等问题;2. 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了解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变化趋势;3. 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控制水位对基坑的影响;4. 监测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确保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二、监测内容基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下沉、倾斜和变形情况。
2. 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监测:通过土壤应变计、浸润计等监测设备,监测土体的应变、变形和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的监测:通过水位监测井和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土方量的测量:通过挖掘机上的土重计等设备,实时测量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掌握施工进度。
三、监测方法基坑监测可以利用传统的实地测量与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1. 传统实地测量:包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位移测量、水位测量和土方量测量等。
2. 自动化监测:采用自动化仪器和传感器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四、监测频率基坑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进行定期监测和临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定期监测:按照工程进度和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监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2. 临时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关键节点时,及时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总结:基坑监测方案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程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安全状况和土体变化情况,为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基坑占地面积约为面积数值平方米,开挖深度为深度数值米。
周边环境较为复杂,临近周边建筑物或道路等。
为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保障周边环境不受影响,特制定本基坑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1、及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以便调整施工参数,优化施工方案。
2、预测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形趋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验证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三、监测内容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观测,监测点间距一般为间距数值米。
2、围护结构竖向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竖向位移监测点,与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内埋设测斜管,深度达到基坑底部以下深度数值米,采用测斜仪定期测量围护结构的深层水平位移。
4、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结构上安装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
5、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采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6、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在周边建筑物的角点和重要部位设置沉降和倾斜监测点,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观测。
7、周边道路和管线沉降监测在周边道路和管线上设置沉降监测点,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四、监测点布置1、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沿基坑周边每隔间距数值米布置一个监测点,在阳角、阴角等变形较大的部位适当加密。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基坑的长边和短边中部各布置一个测斜管,在地质条件较差或变形较大的部位增设测斜管。
3、支撑轴力监测点选择受力较大的支撑构件进行监测,每个监测断面布置数量个轴力计。
4、地下水位监测点在基坑周边每隔间距数值米布置一个地下水位观测井。
5、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点在建筑物的四角、长边中点和每隔间距数值米的位置设置沉降监测点,在建筑物的两个对角方向设置倾斜监测点。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一、前言基坑工程是指对地下水位面以上的土地进行挖掘,用于建筑、道路或其他工程的施工。
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稳定性以及周围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行,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二、监测内容1.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是基坑工程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基坑开挖、支护和排水等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水位梯度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渗流情况。
监测点应布设在基坑周边和周围重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位置,监测点位选择需要满足有代表性和合理分布的原则。
2. 土体变形监测土体的变形监测是基坑工程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土体的沉降、水平和垂直变形以及土体内部的应力变化。
监测点应布设在基坑周边和周围建筑物的位置,监测点位选择需要满足有代表性和合理分布的原则。
3. 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监测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的监测是基坑工程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建筑物和设施的运动、变形以及结构受力情况。
监测点应布设在周围建筑物和设施的关键位置,监测点位选择需要满足有代表性和合理分布的原则。
三、监测方法1.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地下水位监测常见的方法包括井壁法、压力法、测斜仪法和水位计法等。
井壁法是通过在地下打井并设置水位计进行监测,压力法是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测斜仪法是通过设置倾斜仪进行监测,水位计法是通过设置水位计进行监测。
2. 土体变形监测方法土体变形监测常见的方法包括测斜仪法、水准仪法、位移计法和应变计法等。
测斜仪法是通过设置测斜仪进行监测,水准仪法是通过设置水准仪进行监测,位移计法是通过设置位移计进行监测,应变计法是通过设置应变计进行监测。
3. 建筑物和设施监测方法建筑物和设施监测常见的方法包括测斜仪法、GPS法、位移计法和应变计法等。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百度文库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1. 引言基坑工程在土木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基础和地下结构的建设。
基坑监测是一项关键的施工措施,旨在提供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水位水压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坑监测施工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仪器和设备、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项目团队实施有效的基坑监测措施。
2. 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基坑土体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滑移等,以评估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监测基坑内的水位和水压变化,以确保基坑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的变形情况,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3. 监测仪器和设备基坑监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用于测量基坑和周围土地的水平和垂直位移,以及变形情况;•立体测绘仪:用于生成基坑和周围地表的三维模型,以便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比较;•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基坑内的水位和水压变化;•倾斜仪:用于监测土壤的倾斜和滑移情况;•数据采集器:用于收集和记录监测数据;•计算机软件:用于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
4. 监测方法基坑监测可采用以下方法:4.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基本上是通过人工测量和观察来获得监测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并进行手动记录和处理数据。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基准测量:通过测量基准点的位置和高度,确定基坑和周围土地的变形情况;•经常性测量:定期对基坑和周围土地进行测量,以监测其变形情况。
4.2 远程监测方法远程监测方法是通过仪器和传感器来自动收集和传输监测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实时监测基坑的变形情况。
远程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自动化测量系统:利用自动测量仪器,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实现对基坑变形情况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对基坑的水位、水压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图像监测系统:利用摄像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基坑和周围地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1. 概述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基础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而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监测工作。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基坑监测施工方案,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2. 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目标是及时、准确地监测基坑的变形和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监测目标主要包括:•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地下管线和设备的移位和破坏情况•基坑内土体的沉降情况•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情况3. 监测方法基坑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包括:3.1. 初期监测初期监测主要是在基坑施工前进行,目的是获得基准数据,以便后续的监测工作比较和分析。
初期监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现场调查:包括地质勘探、历史地震活动记录等调查工作,以获得地质情况和地震活动情况。
•构筑物测量: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测量,记录其原始状态,以后续的变形监测进行对比。
•地表测量:通过全站仪等设备对基坑周边的地表进行测量,记录其高程和水平位移等数据。
3.2. 施工中监测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施工中监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建筑物测量:持续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测量,监测其变形情况。
•地下管线和设备监测:通过摄像机、监测仪表等设备对地下管线和设备进行监测,以防止其移位和破坏。
•土体沉降监测:采用测点法对基坑内土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土体沉降情况。
•地表沉降监测:持续对基坑周边地表进行测量,及时发现地表沉降情况。
3.3. 结束后监测在基坑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一次终期监测,以评估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和效果。
结束后监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建筑物测量: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再次测量,与初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管线和设备监测:评估地下管线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有移位和破坏。
•土体沉降监测:评估基坑内土体的沉降情况,以及施工对土体的影响。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坑工程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可控,基坑监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坑监测方案,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监测目标基坑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监测基坑的变形和变化情况,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监测内容1. 地表沉降监测:通过安装沉降点或使用地面监测设备,监测地表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地表沉降变化是否超过预设范围。
2. 周边建筑物监测: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监测,包括振动、沉降和裂缝等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建筑物造成损害。
3. 水位监测:监测基坑附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抽水量,防止基坑水位过高导致渗流和坍塌等问题。
4. 地下管线监测:对基坑附近的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管线造成破坏,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线泄漏等问题。
三、监测方法1. 现场监测:在基坑施工现场设置监测点,通过人工巡视和观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了解基坑的变形情况。
2. 远程监测:利用远程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方便监测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 数据分析:监测数据的采集涉及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异常情况,并提供科学的处理建议。
四、监测频率1. 地表沉降监测:每周进行一次地表沉降监测,记录沉降点的高程变化情况。
2. 建筑物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建筑物的振动、沉降和裂缝监测。
3. 水位监测:每日测量基坑附近的地下水位,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抽排水调控。
4. 管线监测:在施工前后、以及重要工序完成后进行地下管线的监测。
五、监测报告每次监测完成后,监测人员应撰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的结果、分析和处理建议等。
报告应清晰明了,以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基坑的监测情况。
六、监测责任1. 监测单位:负责具体的监测工作,包括监测设备的维护、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一、背景与目的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基坑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土层不稳、地下水位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基坑工程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基坑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土层稳定性监测:采用地面测斜仪对基坑周边土层的变形进行监测,以及使用倾斜计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进行监测。
如果发现土层发生变形或建筑物倾斜超出了允许范围,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固土层或修复建筑物。
2.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在基坑内安装水位计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是否超过了设计要求的安全范围。
如若超出,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控制地下水的涌入。
3.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包括监测附近地表的沉降情况、环境噪声、震动等因素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通过这些监测指标的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施工过程监测:对基坑的开挖、土方填筑、支护结构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监测设备和技术1.地面测斜仪:地面测斜仪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面上各个点的变形量来判断土层稳定性的仪器。
它能够实时监测土层的变形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给出预警。
2.倾斜计:倾斜计能够测量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以及墙体的变形情况。
通过倾斜计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墙体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3.水位计:水位计是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设备,通过实时测量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基坑周边的地下水变化情况。
4.环境监测仪器:包括沉降监测仪、噪声监测仪、震动监测仪等,用于监测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
四、监测频率与执行机构1.土层稳定性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土层情况的变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并由相关专业机构或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2.地下水位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的情况,每日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并由相关专业机构或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基坑监测实施方案1. 背景和目的为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本文档旨在制定基坑监测的实施方案。
基坑监测是通过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基坑工程中的地质、土壤和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2. 监测内容和方法2.1 地质和土壤监测地质和土壤监测是基坑工程中最基本且关键的监测内容。
监测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稳定性和土壤变形等方面的观测和分析。
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监测:- 钻孔勘探:通过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土体的物理性质、构造特征和地层信息。
- 岩土力学试验:进行岩土力学试验,获取土体的力学参数以评估土体的稳定性。
- 岩土监测仪器:安装岩土监测仪器,包括测斜仪、测缝仪和土压力计等,实时监测土体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2.2 水位监测水位监测对于基坑工程的水工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监测:- 安装水位计:在基坑内部和周边地区安装水位计,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 地下水取样:定期进行地下水取样分析,得到地下水的水质和含量等信息。
3. 监测频率和报告3.1 监测频率基坑监测应根据工程进展阶段和风险情况的变化进行定期监测。
具体监测频率如下:- 地质和土壤监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至少每周进行一次监测。
- 水位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至少每天测量一次。
3.2 监测报告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及时生成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处理建议等。
监测报告将由专业人员编制,并定期提交给相关参与方。
4. 应急处理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地质、土壤或水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应急处理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安全。
5. 监测设备和人员基坑监测所需的设备和人员将由专业监测机构提供,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监测。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培训和认证。
6. 风险评估在工程前期,应进行基坑工程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应急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基坑监测方案的内容完整版下载
基坑监测方案的内容完整版文章一:基坑监测方案的内容完整版1.项目背景1.1 项目概况1.2 基坑施工的目标和要求2.基坑监测方案的目的2.1 监测方案的总体目标2.2 监测方案的具体目标3.监测方法和设备介绍3.1 监测方法的选择3.2 监测设备的选择3.3 监测设备的布置4.监测内容和频率4.1 监测内容的确定4.2 监测频率的确定5.数据传输和处理5.1 数据传输方式5.2 数据处理流程6.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6.1 监测数据的分析6.2 监测结果的评估7.监测报告和数据报告的格式7.1 监测报告的内容7.2 监测数据报告的格式附件:1. 监测设备清单2. 监测数据报告样本注释:1. 监测方案:指为了监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制定的具体的监测计划和方案。
2. 监测设备:指用于监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的仪器、设备和传感器等。
3. 监测数据:指监测设备采集到的基坑变形和变化的数据。
4. 监测报告:指根据监测数据,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撰写的报告。
5. 监测数据报告:指将监测数据整理、整合后形成的报告,用于向项目相关人员提供监测结果。
文章二:基坑监测方案的内容完整版1.背景和概述1.1 项目背景介绍1.2 基坑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监测目标和原则2.1 监测目标的确定2.2 监测原则的制定3.监测方法和设备3.1 监测方法的选择和使用3.2 监测设备的选型和布置4.监测内容和频率4.1 监测内容的确定4.2 监测频率的制定和调整5.数据采集和处理5.1 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流程5.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6.监测结果和报告6.1 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6.2 监测报告的撰写和提交7.监测方案的优化和调整7.1 监测方案的持续改进7.2 监测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措施附件:1. 监测设备清单2. 监测报告样本注释:1. 监测方案:指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进行监测的具体方案和计划。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摘要: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
通过对六个标题的阐述,分别从基坑开挖前后的地质勘探、监测点布置、监测参数的选择、监测仪器的选用、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报告编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监测,制定一个全面合理的基坑工程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基坑开挖前的地质勘探1.1 目的基坑开挖前的地质勘探旨在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以确定基坑开挖的桩基与土方开挖的方法,并为后续的基坑工程监测提供依据。
1.2 内容地质勘探内容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土质测试、地质构造调查等。
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了解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基坑降水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土质测试主要包括取样、实验室试验以及土壤力学参数的确定。
地质构造调查则包括地质图解读、现场勘查等,旨在了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1.3 方法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井点法、水位计法等。
土质测试可采用标贯试验、取样分析等方法。
地质构造调查可采用地质图解读、现场勘查等方法。
第二部分:监测点布置2.1 目的监测点布置旨在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以覆盖整个基坑工程区域,实现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的实时监测。
2.2 内容监测点布置应覆盖土方开挖区域、桩基施工区域以及基坑支护结构区域。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并合理布置监测仪器。
2.3 方法监测点布置可采用经验法、数值模拟法等。
根据施工工艺和工程结构,合理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第三部分:监测参数的选择3.1 目的监测参数的选择是为了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变形、应力、水位等重要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3.2 内容监测参数的选择包括基坑变形与沉降、土体应力、地下水位、支护结构应力等参数。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参数进行监测。
3.3 方法监测参数的选择可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有哪些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有哪些作为一名职业策划师,对于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一个完善的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风险。
在本文中,我将从六个方面介绍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
一、监测对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监测对象。
通常情况下,基坑工程监测包括地下水位、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等方面的监测。
在制定监测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对象,以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监测方案监测方案是制定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核心内容。
一份好的监测方案应该包括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监测方法包括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等方式。
监测频率是指监测的时间间隔,需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和监测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监测范围是指监测的区域范围,通常是基坑周围一定范围内。
三、监测设备监测设备是指进行监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
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例如,地下水位监测需要使用水位计,地面沉降监测需要使用测量仪器等。
四、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指将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反馈的过程。
在监测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处理监测数据,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处理后形成的报告。
监测报告应该包括监测对象、监测范围、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监测报告应该及时提交给工程负责人,以帮助他们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和安全状况。
六、监测措施监测措施指的是在监测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
例如,在发现监测指标偏离预期值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工程施工方案,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制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从监测对象、监测方案、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报告以及监测措施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制定。
只有制定出完善的监测方案,才能更好地把控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基坑监测方案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 地质勘察与监测1.1. 地质调查与分析:对基坑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层结构、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为后续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对基坑所处地区的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监测的重点和方向。
1.3.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布置地下水位监测孔,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基坑水平。
1.4. 地质灾害预警: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
2. 土体变形监测2.1. 支撑结构监测:对基坑周边支撑结构进行安装应变计、水平位移仪等监测设备,监测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2.2. 土体位移监测:通过安装监测孔和地表应变测量点,实时监测土体位移的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变形情况,确保工程的稳定进行。
3. 土体力学参数监测3.1. 土压力监测:通过安装土压力计,实时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压力变化情况,判断土体与支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3.2. 土体力学参数测试:采集土体样本,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土体的力学参数,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3.3. 强度指标监测:对于基坑周边土体的强度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强度问题。
4. 建筑物变形监测4.1. 建筑物结构监测:通过安装挠度计、应变计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物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建筑物沉降监测:通过设置沉降点,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掌握建筑物沉降的速度和变化趋势。
5. 施工期基坑开挖监测5.1. 土方开挖监测:通过地下位移监测仪和支护结构监测点,实时监测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预测土方塌陷风险。
5.2. 施工振动监测: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情况,确保施工振动对周边建筑物和土体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总结:基坑监测方案是保障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悦新都工程基坑监测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测单位二O—三年二月基坑监测技术方案1工程概况重庆春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圣悦新都”工程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郊 路(毛线沟),由一栋塔式高层及配套工程组成,二层地下车库,基坑开挖平均深度 8米左 右。
基坑南侧,有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东西向通过,轨道交通设施距离建筑物边缘15m放坡开挖后柱墩距离基坑边缘处最窄为 13m 该基坑属川类边坡岩体,岩质坑壁经赤平投 影分析为机构没有外倾结构面,岩壁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无不利结构面。
由于基 坑周边有建筑物和轨道交通设施,基坑开挖采用凿岩机、石料切割机和人工凿打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施工。
为了及时掌握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对轨道交通高架桥墩柱的影响情况,在发现基坑 异常后,以便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特需对该基坑进行变形监测。
基坑周边 的轨道交通设施专项监测方案同步实施。
CDE拟建车库边线 基坑开挖线 F B 基坑开挖线 临时车行通道 G 拟建车库边线 拟建车库边线 HJK-3# 挖控制线 JK-4#■6#JK-5#D213-16右路 I30L3-D213-17 1c 面 03co 路 化硬・ 砼-基坑开挖线JK-2 # D213-18主入口D213-15右D213-15左 后沿既有建筑物图1.1圣悦新都工程基坑与轻轨墩柱平面示意图图1.2基坑开挖前现状图2监测依据2.1 “圣悦新都”工程设计施工图、施工方案等;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3《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548-2008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临轨道交通设施一侧的基坑(A-J-I段)的变形情况,确保周边轨道设施(D213-15左右墩柱、D213-16左右墩柱、D213-17墩柱、D213-18 墩柱)的安全。
4监测范围及监测内容4.1监测范围A-J-I段基坑(详见图1.1 );4.2监测内容4.1.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监测;4.1.2振动测试;4.1.3锚杆内力监测。
5监测报警值及精度5.1监测报警值监测控制标准:边坡顶部水平位移为15mm边坡顶部垂直沉降为10mm锚杆内力为50%勾件承载力设计值。
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控制标准的2/3时,定为报警值,应加强监测频率。
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管理基准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修正支护参数后方能继续施工。
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监测对象的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5.2监测精度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第18.1.8之规定,以一等变形测量等级进行监测。
6监测仪器设备7监测时间及监测频率7.1监测时间基坑开挖开始,到地下室侧墙回填完成止;预计施工期2个月7.2监测频率7.2.1变形监测7.2.2锚杆内力监测一次/每周。
7.2.3振动测试用切割机对A-J-I段进行完切割开挖后,利用凿岩机和人工凿打相结合的方式对切割开的岩石进行破碎时,进行一次测试;共计三次。
8监测实施8.1水平位移监测8.1.1监测点的布置基坑顶部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为掌握对轨道墩柱的影响,布设在A-J-I段基坑顶部分别对应D213-15、D213-16、D213-17墩柱的位置和基坑相应角点上。
共计6个变形监测点和3个基准点。
8.1.2监测方法在基准点上设站,采用极坐标法或前方交会法,按二级变形观测要求建立独立坐标系观测监测点的坐标值。
极坐标法一测站的测量原理:① 将全站仪照准零方向标,用目镜十字丝对准基准点后置零;②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精确照准第一个观测点,测量并记录水平角和距离; ③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精确照准第二个观测点,按②条的方法读水平角和距离;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进行三、四、 、n 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④ 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精确照准平面基准点,按②条的方法读水 平角和距离;⑤ 逆时针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依次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
当方位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当方位总数超过 6个时,可分两组观测。
每组至 少应该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共同方位角值之差,不应该 大于本等级测角中误差。
分组观测最后结果,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根据观测的角度和距离,按极坐标法进行坐标计算。
⑥ 观测限差及技术要求(a)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DJ1仪器,9测回; (b) 方向观测法限差注:当照准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土 。
,该方向的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表中规定。
(c) 全组合法测角限差表全组合法测角限差〃(d) 表电磁波测距技术要求注:1仪器精度等级系指根据仪器标称精度(a b D 10 6),以相应级别的平均边长 D 代入计算的测距中误差划分;3时段是指侧边的时间段,如上午、下午、和不同的白天。
可采用不同时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
8.2垂直沉降监测方法8.2.1监测点的布置基坑顶部的垂直沉降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
8.2.2监测方法观测方法采用一级变形观测的要求建立独立坐标系进行精密水准测量。
基点和监测点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联测取得初始高程。
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
首次观测应对监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8.3锚杆内力监测方法8.3.1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点位置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受力点处,为了能够对锚杆的受力进行实时了解,根据该边坡的情况,选择4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4排锚杆监测点对锚杆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
共计16个锚杆内力监测点。
8.3.2传感器安装将钢弦式锚杆测力计安装于锚杆的非锚固段(自由端)距壁板1.0米左右的位置,与锚杆并联绑扎焊接。
安装过程中,锚杆测力计的测试引线外套上PVC冈丝软管加以保护,并固定在钢筋上。
锚杆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锚杆测力计和电缆引线,避免引线断开,保证锚杆测力计的成活。
I-.!-'.图832-1 锚杆测力计埋设示意图8.3.3监测方法在安装前后均采集锚杆测力计读数值;锚杆灌浆料(水泥砂浆)强度达到75%后采集锚杆测力计变化值,作为锚杆测力计应力初始值;边坡切坡前再次采集锚杆测力计读数值,了解边坡切坡后锚杆应力的变化;以后根据施工进度,定期采集锚杆测力计数值,以了解护坡锚杆内的应力变化。
8.4振动测试检测根据基坑开挖施工的技术特点,在利用凿岩机和人工凿打相结合的方式对切割开的岩石进行破碎时,对轨道交通设施结构振动敏感部位进行振动监测。
(1)传感器安装在D213-15右、D213-16右、D213-17墩柱基座底部。
如下图所示。
(2)在振动测试前,按预定的位置及要求安装三矢量速度传感器,其中Z方向铅直,X方向指向爆源为水平径向,丫方向为水平切向。
对监测点进行编号,测量并记录震源中心及传感器的位置与高程。
(3)在安装完成后,将采集仪连接各传感器,记录传感器和采集仪编号,设置参数,选择合适的开门阀值(宜为预测最大幅值的20%且不低于0.2cm/s,防止频繁误触发),确认仪器连接、调试完好,使用保护罩盖在仪器和传感器上,加以保护。
(4)凿打产生的振动超过仪器设定的开门阀值,开始记录振动信号。
(5)通过计算机USB接口与记录仪连接,传输现场记录的振动波形数据。
使用振动分析软件对波形进行分析处理,分别读取竖向、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的振动峰值、峰值主频、主振持续时间等参数。
必要时,对三分量振动数据进行矢量和运算,得到合成最大振幅。
(6)根据各监测点的监测对象的性质、龄期,选取相应的振动控制标准,结合实测振动幅值进行评价。
若监测点任一方向的实测最大质点振动速度超过相应的振动控制标准,则凿打位置质点振动速度超限,可能会对所监测的对象造成损伤或破坏,需要立即停止施工、优化施工方案;若监测点所有方向的实测最大质点振动速度均小于相应的控制标准,则表明监测对象不会受到振动损伤,是安全的。
9 监测数据处理监测资料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与管理,当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能及时进行处理,绘制各种类型的表格及曲线图,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确定工程技术措施。
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报表,及时反馈。
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需及时进行处理,排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剔除和识别各种粗大、偶然和系统误差,避免漏测和错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定性分析工作。
数据处理方法为:(1) 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
(2) 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
(3)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物理量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
根据我单位施工监测的成功经验,将允许值的三分之二作为报警值,允许值的三分之一作为基准值,将警告值和允许值之间称为警告范围,实测值落在此范围,应提出警告,说明需商讨和采取对策,预防最终位移值超限,警告值和基准值之间称为注意范围,实测值落在基准值以下,说明监测实体是稳定的。
10 监测成果及报告10.1 周报(阶段性报告)无异常情况下,每周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监测数据。
监测过程中若发现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委托单位或相关单位,并提交供相应的阶段性监测报告。
阶段性监测报告提供下列成果(1) 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2) 与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3) 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4) 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
10.2 监测技术总结报告正文监测工作结束后,进行总结工作,并最终形成总结报告。
提供所有的监测数据及必要的技术建议。
全部监测活动终止后,1 个月内向业主提供最终的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