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的组织机构--扫盲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农村扫盲中的宣传动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农村扫盲中的宣传动员](https://img.taocdn.com/s3/m/b5dbff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d.png)
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of rural illiteracy in Shanxi in the early stage of P.R.C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农村扫盲中的宣传动员文/许艳红Xu Yan-hong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农民获得政治、经济翻身的同时,对广大农民展开文化教育,以实现文化上的翻身。
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群众性的扫盲运动。
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实践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宣传动员方式,使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这场扫盲运动。
关键词:山西农村;扫盲教育;宣传动员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652(2013)03—0033—0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领导广大农民进行政治、经济翻身的同时,又对他们展开文化教育以实现文化翻身。
为达到这一目标,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1949年冬学运动实施纲要》,要求在农村开展以冬学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教育。
接着,又陆续颁布一系列指示、通知、决定、办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群众性扫盲运动。
山西省人民政府依据中央部署于1950年1月颁发《为推进冬学运动的补充通知》,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扫盲教育运动。
山西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山区、丘陵占总面积2/3以上[1](p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92℅,加上民国时期长期战乱破坏,农民终年衣食无着,鲜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条件和机会。
全省文盲众多,据统计当时农村文盲率高达90℅以上[2](p124)。
因此,农村成为山西扫盲教育的重点区域。
在农村开展扫盲教育,这对世世代代吃尽没文化苦的农民来说是一件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帮助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现在还要帮他们摘除文盲帽子进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广大农民在欣喜之余却表现出种种顾虑:曾经的受苦人能坐在课堂上学会吗?拿惯农具的双手今朝拿起笔会学多久?到头来会不会文化没学成农活却耽误了?不同状况与层次的人怎么教?学习文化真有那么重要吗?这些均是开展扫盲教育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b9a6f3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8.png)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支部委员会是党的基层组织中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党员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
支部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是支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职务构成的。
下面就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支部委员会主席支部委员会主席是支部委员会的最高领导者,负责支部委员会的全面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领导支部委员会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组织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协调支部内部关系、联系上级党组织等。
二、支部委员会副主席支部委员会副主席是支部委员会的副职,主要职责包括:协助主席开展工作、代理主席工作、负责支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等。
三、支部委员会秘书支部委员会秘书是支部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支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主席和副主席开展工作、组织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起草会议记录等。
四、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是支部委员会的重要职务之一,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支部党员的组织工作、协助主席和副主席开展组织工作、组织党员参加培训、考核等。
五、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是支部委员会的重要职务之一,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支部的宣传工作、协助主席和副主席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党员参加宣传活动、制定宣传计划等。
六、支部委员会纪检委员支部委员会纪检委员是支部委员会的重要职务之一,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支部的纪律检查工作、协助主席和副主席开展纪律检查工作、组织党员参加纪律教育等。
以上就是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的详细介绍。
支部委员会是党的基层组织中的最高领导机构,其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对于支部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个职务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才能使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党支部简介
![党支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267732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c.png)
党支部简介
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组织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基础单位。
为了更好地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及群众汇报支部工作情况,展示支部的形象、特色和工作成果,一份党支部简介必不可少。
以下是党支部简介的参考内容:
1. 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应包括党支部的名称、所在单位(或社区)名称和地点、党支部成立时间、党员人数、发展党员情况等。
2. 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党支部应派驻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其它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设岗定责。
3. 党支部的工作内容:列举党支部的主要工作内容、组织的活动及工作亮点,包括安排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务工作开展关键点及有效措施等。
4. 党支部的工作成绩:简述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群众工作、组织生活等方面所取得的具体成绩。
5. 党支部的工作展望:展示党支部今后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以及制定的措施和计划,以达到提高党员素质,推动党支部建设的目标。
6. 党支部的联系方式:包括党支部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提供党员和群众咨询、建议和反映问题的途径,以及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情况的联系方式。
这些参考内容本身不能被认为是完整的党支部简介模板,具体的党支部简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充分展示该党支部的亮点、特色和工作成果。
村党支部“五好”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村党支部“五好”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0be2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1.png)
村党支部“五好”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村党支部“五好”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我村党支部位于偏远山区,由于交通条件不便、经济发展滞后,长期以来一直是贫困地区。
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们村党支部以“五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状况。
首先,我们村党支部注重精准扶贫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组织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将扶贫政策和政策落实情况向他们进行详细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
同时,我们还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来源,减轻贫困压力。
经过不懈努力,村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
其次,我们村党支部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我们积极推动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的建立和发展,提高村民参与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广泛了解村民需求,制定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项目,如修建村庄道路、改善饮水条件等。
村民也通过这些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村级事务更加民主、公开、透明。
第三,我们村党支部注重党员队伍建设。
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课等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培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开展扫盲、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提升,为村党支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四,我们村党支部注重村容环境整治。
我们通过开展村庄美化行动,绿化村庄四周,修建健身广场和公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使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
同时,我们还采取措施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和污水沟,保持村庄的整洁和环境的良好。
这些举措改善了村庄的面貌,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最后,我们村党支部注重推动农业发展。
我们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等方式,提高村民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农产品销售,引导村民发展农村电商,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支部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支部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4c980b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a.png)
支部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支部机构的设置及工作职责是指在一个组织或机构内部,为了实现更好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推进,设立的各个职能部门或机构以及它们各自的工作职责。
下面将从支部机构的设置和工作职责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支部机构的设置1.组织委员会:负责支部内部的组织建设和人员管理,包括支部成员的招募、培训和任免。
2.宣传部:负责支部的宣传工作,包括宣传推广支部的理念、目标和成果,组织和策划宣传活动,维护支部形象。
3.组织部: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包括会议的组织和安排,文件的管理和归档,会员信息的统计和分析。
4.执行部门:负责支部的具体工作执行,包括任务的分配和监督,进度的跟踪和反馈,工作结果的评估和总结。
5.财务部:负责支部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资金的收支和报账,会计账目的记录和审查。
6.学习部:负责支部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分享。
二、支部机构的工作职责1.组织委员会:负责支部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支部的章程和制度,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支部成员的团结和发展。
2.宣传部:负责支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制定和实施宣传策略,策划和组织宣传活动,提高支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组织部: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组织会议和活动,起草和审核文件,统计和分析会员信息,确保支部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
4.执行部门:负责支部的具体工作执行,根据支部的工作计划,分配任务和资源,监督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反馈和调整。
5.财务部:负责支部的财务管理,编制预算和报告,管理资金和账目,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确保支部的财务安全和有效运转。
6.学习部:负责支部的学习活动,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和内容,组织学习交流和分享,提高支部成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以上是常见的支部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支部机构的设置和工作职责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组织的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具体落实。
国家教委关于转发福建省教委扫盲工作“八到村”经验的通知-教成[1993]3号
![国家教委关于转发福建省教委扫盲工作“八到村”经验的通知-教成[199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57fa551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9.png)
国家教委关于转发福建省教委扫盲工作“八到村”经验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关于转发福建省教委扫盲工作“八到村”经验的通知(教成[1993]3号1993年2月20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福建省加快了扫盲工作步伐,提出了扫盲工作“八到村”的要求,即把扫盲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计划任务、“双线”承包、乡规民约、检查督促、建档立卡、考核验收八项工作落实到行政村,再进一步落实到自然村和居民小组,这一做法很好,体现了真抓实干的精神。
其突出特点是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政教育部门的重视,措施得力,工作细致、深入、扎实,决心大。
福建省扫盲工作“八到村”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1992年全省97%有扫盲任务的行政村开展了扫盲,脱盲32.3万,是近些年来形势最好的一年。
实践证明扫盲工作落实到村是切实可行的,是推进扫盲工作的重要措施。
福建的经验说明,只要坚持扎实的工作,加强宣传,充分组织和发动干部、群众,是可以加快扫盲步伐的。
现将福建省教委《扫盲工作“八到村”,再次掀起了学文化学技术新热潮》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研究福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把扫盲工作落实到村,争取近两三年内使我国扫盲工作有一个较大的进展。
希望各地及时把扫盲情况报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推动工作。
扫盲工作“八到村”再次掀起了学文化学技术新热潮福建省扫除文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狠抓扫盲工作的落实到村(行政村),再次掀起了学文化、学技术新高潮,更好地为我省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199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扫盲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计划,各地、市、县、乡狠抓落实,并且十分明确:这个实处就是农村行政村(城镇的居委会)。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ad24902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8.png)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1. 引言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一个健全的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对于保证党支部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重要性及优化方向。
2.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概述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是指党支部内各个职务之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
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应该能够实现明确的权责分工、高效的协同合作,并为党支部提供有效的决策机制。
一般来说,典型的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包括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和各个专门工作小组。
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等成员组成,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党支部工作。
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团成员以及其他重要职务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
各个专门工作小组则根据需要设立,分工协作,完成特定任务。
3.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的重要性一个合理、高效的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对于党支部的发展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的重要性:3.1 实现权责分工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能够明确各个职务之间的权责分工,使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任务目标。
这样可以避免职责不清、工作交叉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2 高效协同合作一个良好的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能够促进各个职务之间的紧密协作和有效沟通。
通过明确各个职务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可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信息丢失,并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3.3 提供决策机制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为党支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机制。
通过明确的层级结构和决策流程,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及时性,提高党支部工作的效果。
3.4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个健全的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能够使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明确各个职务的权力和责任,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推动党支部工作向前发展。
4. 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优化方向为了进一步优化支部委员会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4.1 完善主席团职能主席团是支部委员会的核心领导机构,应该加强对全体成员的统一领导和指导。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的支部组织架构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的支部组织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aeec48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b.png)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的支部组织架构支部组织架构是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中一个关键的内容,它决定了支部运行的高效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支部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地推动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一、党委党委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支部工作。
党委由支部主委、副主委和其他委员组成,主委承担最高决策权,副主委协助主委工作,其他委员负责具体工作领域,形成合力。
二、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是支部组织架构中的核心机构,负责支部党员的组织工作。
组织委员会由组织委员、副组织委员和其他成员组成。
组织委员是党员发展入党流程的负责人,副组织委员协助组织委员工作,其他成员担任具体任务。
三、宣传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是支部组织架构中的重要机构,负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动员。
宣传委员会由宣传委员、副宣传委员和其他成员组成。
宣传委员负责宣传工作的策划和执行,副宣传委员协助宣传委员,其他成员参与具体宣传活动。
四、组织小组组织小组是支部组织架构中的基层单位,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
组织小组由组织小组长、副组织小组长和其他成员组成。
组织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日常工作和任务分配,副组织小组长协助组织小组长,其他成员承担具体组织工作。
五、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集体领导机构,负责支部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委员和其他成员组成。
支部委员是支部党员代表,他们参与并决定支部重大事务和工作安排的具体实施。
六、党小组党小组是支部组织架构中的基层单位,负责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
党小组由党小组长、副党小组长和其他成员组成。
党小组长负责党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副党小组长协助党小组长,其他成员承担具体工作。
七、党小组长工作室党小组长工作室是支部组织架构中的功能性机构,负责提供支持和服务。
党小组长工作室由党小组长和工作人员组成。
党小组长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人员协助党小组长,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
八、其他工作小组除了以上列举的核心机构,支部组织架构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其他工作小组。
党组织名词关系梳理
![党组织名词关系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b14654b84ae45c3b358ce7.png)
党组织名词关系梳理:在平时党务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党委、党工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纪委、纪工委、纪检组”等名词,这些名词有着不同的定义与适用范围,一不小心就容易弄混、用错。
因此,小编特结合新党章内容,做简单梳理,供广大党务工作者参考。
1.党的基层组织构成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建制分为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
注意:党员人数较少(一般少于7人)的党支部可以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
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基层党组织的层级隶属关系:基层党委下设总支,总支下设支部。
当然,基层党委下面也可以直接设支部。
原则下,党员人数超过100名成立基层党委;超过50名、不足100名成立党总支;正式党员超过3名、不足50名的成立党支部。
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突破上述党员人数限制。
基层党组织的委员会实行任期制。
每届任期为三年至五年。
2.党支部党支部是教育管理党员的最基本单位,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按照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
3.党支部VS党小组VS临时党支部因为党员数量、党员分布等因素,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党内学习、过组织生活和开展其他活动比较困难,可以将支部党员划分为若干个党小组进行。
注意,党小组只是党支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具有决策权利。
临时党支部是党支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党支部。
多依托临时单位机构、短期培训班等而设立,本质上属于党支部而不是党小组。
4.党委VS党工委党的工作委员会,简称党工委或工委,是一级党组织的委员会的派出代表机关,是指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为了加强对同级党和国家机关或某行业(系统)、某地区的领导而派出的领导机构。
如街道工委、开发园区工委、机关工委等。
党工委与党委相比,从形式上看最直观的不同是,党工委一般不能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其领导班子成员由派出它的党的委员会任命。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的组织架构与设置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的组织架构与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07a885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6.png)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的组织架构与设置一、前言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是为了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规范支部工作流程、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手册旨在明确支部的组织架构和设置,为支部工作提供指导。
二、组织架构支部的组织架构是指支部在党组织体系中的定位和层级结构。
为了确保党的组织在基层能够有效运作,支部的组织架构应合理划分如下:1. 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是支部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全面领导支部工作。
委员会由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委员组成,支部书记为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
2. 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党员大会是支部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党员组成,负责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支部重大事项。
3. 党支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其他委员组成,负责日常工作的决策、落实和督促。
4. 党小组/党小组长:党小组是党支部下设的基层组织单位,由10名党员以上的单位、社区、学校等自行组成,设立党小组长。
5. 工作小组/小组长: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支部可以设立不同的工作小组,如宣传工作小组、组织工作小组等,由支部委员会指派相关成员,并设立小组长。
三、设置为了更好地发挥支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支部应设置以下职务:1. 支部书记:负责全面领导支部的工作,组织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并根据工作需要指派相关任务。
2. 支部副书记:协助支部书记工作,负责支部日常事务的协调安排,替代支部书记职责时,具备执掌全面工作的能力。
3. 支部组织委员:负责组织支部内的党员发展、转正和培训工作,协助支部书记做好党员管理工作。
4. 支部宣传委员:负责支部内的宣传工作,包括宣传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协助支部书记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5. 支部纪检委员:负责党员的纪律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支部内部的监督机制,做好纪律教育工作。
6. 党小组长:负责党小组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日常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支部党建活动。
党支部组织架构标准
![党支部组织架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e6a5e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c.png)
党支部组织架构标准第一章党支部组织架构标准一、党组织机构设置(一)合理设置党支部。
根据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工作相关、楼层相近和有利于加强党建的原则,合理设置、划分党支部。
原则上,每个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超过50人。
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加强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合理划分党小组。
X组织架构机构、人员变动时,院党委根据实际,及时同步改设党支部,开展党的活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规范班子构成。
X设党委书记1名,党委副书记2名,党委委员5名。
10个党支部分别设支部书记1名,党员人数较多设副书记1名,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至5人,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举产生,党委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任期3-5年。
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换届,须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三)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出的支部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出现空缺,应当及时进行补选。
确有必要时,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
二、党支部班子建设基本要求(一)党支部班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支部学习制度,能主动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党支部严格执行有关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党风党纪教育、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坚持贯彻并注重成效。
(三)及时传达和贯彻上级有关精神,认真执行上级各项决议、决定,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支部班子成员密切联系群众,发挥润滑剂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凝聚力、向心力强。
(五)支部班子成员调整应及时,保证组织机构的完整。
三、党支部委员会选举程序(一)选举准备阶段1.向上级党委请示。
支部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支部组织机构设置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acd7482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b.png)
支部组织机构设置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支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对于党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科学的支部组织机构能够为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党的工作的开展。
下面将对支部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一、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是支部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支部全体党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支部委员会由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组成,负责制定并执行党的工作计划、决策和部署。
支部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党的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二、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是支部的核心领导,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和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
支部书记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领导支部工作,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
支部书记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会议,主持会议并做出决策。
三、支部副书记支部副书记是支部书记的助手,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
支部副书记负责协调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协助支部书记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在支部书记无法履职时,支部副书记可以代理支部书记的职责。
四、支部委员支部委员是支部的重要成员,由支部全体党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支部委员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作风,能够代表支部党员的利益,参与支部工作的决策和实施。
支部委员应积极参加支部委员会的会议,发表意见并参与决策。
五、支部组织委员支部组织委员是支部的重要职务,负责党员发展和党员管理工作。
支部组织委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积极组织支部党员的培养、考察和选拔。
支部组织委员还负责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六、支部宣传委员支部宣传委员是支部的重要职务,负责党的宣传工作和党员意识形态的教育。
支部宣传委员应具备较强的宣传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工作成果。
支部宣传委员还负责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史党章,提高党员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觉悟。
七、支部纪律委员支部纪律委员是支部的纪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党员的思想言行和执行党的纪律。
党支部组织机构及成员职责
![党支部组织机构及成员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5135a3e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b.png)
高庙中心学校党支部组织机构职责一、支部大会支部大会是全体党员参加的党内会议,是支部的最高权利机构。
在支部大会闭会期间,支部委员会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
1. 支部大会的主要职能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讨论决定上级党组织布置和支部委员会提出的重大问题;讨论、审议发展新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民主评议党员。
支部大会定期召开,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2. 支部大会的召开方式(1)会前准备。
支部委员会要在会前将会议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通知全体党员,让党员明确会议议题,以便作好准备,在支部大会上充分发表意见。
(2)会议出席对象。
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都应参加支部大会。
如个别党员因故请假,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应尽可能在会前听取这些同志对议题的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传达给支部大会。
支部大会一般不吸收非党员参加,当在适当的时候,如审批入党或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为了使入党积极分子加深对党的认识,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支部大会。
(3)会议程序。
支部大会一般由支部书记,并报告支部党员的应到数、实到数、享有表决权人数,缺席数,并说明缺席原因。
支部大会讨论的问题,一般应由支部委员会先行讨论和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在支部大会上提出,提供大会讨论和修改。
讨论时,党员应充分展开讨论,再作出决议。
支部大会通过决议时,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出席;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决议方才有效。
支部大会作出决议或决定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4)支部大会应做好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大会主持人姓名,党员出席和缺席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党员发言的要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支部大会作出的决议等。
会议记录一般由支部委员会在会议筹备期间指定专人负责;会议期间,一般由支部委员、支部党小组负责会议记录。
(5)支部大会结束后,会议记录上交支部书记及时归档备查。
二、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一文读懂 党委 党工委 党组 总支 支部 党小组等名词
![一文读懂 党委 党工委 党组 总支 支部 党小组等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c194675d27284b73f24250d8.png)
一文读懂:党委/党工委/党组,总支/支部/党小组等名词!公务员驿站2018-10-09 08:在基层党务工作实践中,党委、党工委、党组,总支、支部、党小组,纪委、纪工委、纪检组等名词经常遇到,而这些名词的内涵外延、目标要求、联系区别等散落在不同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中,这些名词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
对此,笔者结合十九大党章,做简单梳理,供党务工作者参考。
1、党的组织体系: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弄清楚这些概念前,首先必须搞清楚我们党的组织体系。
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全体党员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组织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是指党的中央一级的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领导全党的工作。
具体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
党的地方组织,是指按照国家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党的组织,是党的地方领导机关。
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在社会基层单位(包括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的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建制分为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
当然,基层委员会还可以批准设立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员人数较少(一般少于7人)的党支部可以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2、党的基层组织的构成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基层党组织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层级隶属来体现,基层党委下设总支,总支下设支部。
农村文盲党员教育方式初探
![农村文盲党员教育方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622aa1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0.png)
农村文盲党员教育方式初探农村文盲党员教育方式初探发表时间:2009-1-9 16:51:34村文盲党员教育方式初探农村党员队伍是农村社会的精英,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党员队伍中文盲党员占有相当比例。
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步伐,农村文盲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因此,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加强农村文盲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是抓好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
从互助县近几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看,全县通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四培双带”、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等活动,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带出了一大批能够引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的党员、干部典型,大力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但是,从农村文盲党员的教育方式看,存在着方法单一的突出问题,从农村文盲党员接受教育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读不懂”、“记得住”、“学不好”、“跟不上”的共性问题。
如何坚持因人制宜,分层施教、分类指导、优化教育方式,把理论知识变成文盲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切实提高农村文盲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是每一个农村党务工作者深入探讨的课题。
从沙塘川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农村党员教育实践的启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一方法应当大力推广和创新。
例如,在沙塘川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村的党员学习教育实行了“高帮低”收到了显著成效。
上山城村支部的老党员因记写困难,将学习体会口述给有文化的孙子,由孙子整理学习心得,出现了“少帮老”的事例。
六是扫盲教育法。
扫盲教育法是农村文盲党员教育表本兼治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要注重一个“教”字。
基层党支部设置及职责分工-党支部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图
![基层党支部设置及职责分工-党支部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图](https://img.taocdn.com/s3/m/b01cd407f705cc17542709c0.png)
基层党支部设置及职责分工(一)党支部的设置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
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不足7人的党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1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1人。
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2年或者3年。
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党支部委员的设置,应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做出具体决定。
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会由3人至5人组成,最多不超过7人。
可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青年委员等。
(二)党支部委员的职责1.党支部书记的职责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的决议与决定,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1)组织发动党员和群众,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单位党委(党总支)指示、决议,认真完成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大会布置的各项工作。
(2)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全体党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
(3)负责撰写本支部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研究安排支部工作,检查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的问题,按时向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5)了解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6)经常与支部委员和本部门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相互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组织内部的党群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7)抓好支部委员学习,按时召开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认真搞好支委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党支部副书记除协助支部书记处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外,还可负责支部分工的某些专项任务,支部书记缺位时,由支部副书记主持支部的日常工作。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实施方案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651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8.png)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是全社会的重点,对于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工作,更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负责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急救中心应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儿科、麻醉科、急诊科等,确保救治工作的专业性和及时性。
急救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急救流程和规范,确保救治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到达急救中心后,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的病人,应尽快安排相关检查或手术。
对于病情危重的病人,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程序,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对于需要转院的病人,应与上级医疗机构,安排好床位和运输方式,确保病人安全转院。
各级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培训,提高救治技能和水平。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孕妇和家庭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急救中心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交流和讨论救治经验,改进和提高救治质量。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发展。
急救中心应定期向上级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救治工作的情况和数据,接受监督和管理。
对于救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整改和完善,提高救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急救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救治技能和水平。
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孕妇和家庭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救治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缺血、疼痛、溃疡等症状。
党支部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党支部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d74ff2cab7360b4c2f3f648a.png)
党支部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总参谋部直属工程营一、支部机构设置(一)支部大会:支部全体党员包括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二)支部委员会:党支部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并由其组成支部委员会;(三)党小组:支部按专业或年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设小组长(视情况设副小组长)。
二、支部工作职责(一)党员大会:1、制定支部委员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的计划及其措施;2、听取和审查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情况汇报;3、选举支部委员会;4、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5、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6、讨论决定其他应由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
(二)支委会:1、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保证各项学生工作顺利进行;2、贯彻执行支部大会的决议;3、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考核,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4、根据党章和上级组织的有关精神,并结合实际对支部自身建设及相关事宜做出决议和决定;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做好日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6、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按照党章标准发展党员,建立一支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骨干队伍;7、支持、指导院团总支、学生会开展工作;8、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学生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党支部书记:1、组织发动党员和群众,结合具体情况,正确贯彻执行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议,认真完成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2、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将党支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讨论,组织检查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的问题和反映,按时向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3、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展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4、组织支部委员会的学习,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问题,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4党支部组织结构
![4党支部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27ce908c281e53a5802ff46.png)
四、党支部组织结构
(一)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具有讨论决定党支部重要问题的职能,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二)支部委员会
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党支部负责领导和处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和全体党员负责,同时对上级党组织负责,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
支部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责任的领导制度。
(三)党小组
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而是在党支部直接领导下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
(四)支部委员会委员的职数和设置
应根据支部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
党员人数超过7人的,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人的,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可设副书记1人。
支部委员的职数应是单数,一般以3~5人为宜,最多不超过7人。
(五)支部委员会书记和委员的设立
根据支部委员职数的多少和实际需要分别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青年委员等。
党员少的支部,可设3名,如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或不设支委会,只设正书记,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支部的组织机构
郎溪梅渚定埠村门户网站 2011年8月2日来源:郎溪梅渚定埠村
【字体:大中小】
【推荐发送】【点击:2458次】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
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由它选举产生的支部委员会负责领导和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
党员人数较多的支部,一般划分若干党小组。
1、党的支部党员大会
党的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2)定期听取和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4)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
(5)讨论决定其他应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支部党员大会议题要明确,中心要突出。
会前支部委员会应做好充分准备,将会议内容、要求等通知全体党员。
会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围绕中心议题,认真展开讨论。
需要作出决议的事项,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
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3个月召开一次。
根据需要可提前召开,无特殊情况,不宜
推迟举行。
会议要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
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支部党员大会有时可以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
2、党的支部委员会
党的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根据党章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村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他党的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二年。
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休会期间,负责领导和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和支部大会的决议,按照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结合支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
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负责,对支部全体党员负责,应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定期向支部大会作出报告,接受支部全体党员的批评、监督。
支部委员会改选时,也必须向支部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人通常是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有时也可以是支部委员。
党支部委员会的人数,应根据党员人数多少和工作需要确定,一般由3至7人组成为宜。
委员人数少的可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委员人数较多的,还可增设副书记和其他委员;不足7名党员的支部,一般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书记1名,必要时还可增选副书记1名。
党支部委员会委员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
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3、党小组
党小组是党支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党的一级组织。
党小组的任务和作用,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以自己的积极活动来实现党支部的决议,保证党支部各项任务的完成。
党小组的职责是:
(1)认真执行党小组的各项制度。
定期召集并主持开好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根据支部的决议和安排,针对党员的实际情况,给本小组的党员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并负责检查督促。
(3)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经常向党支部反映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对党员进行教育帮助。
(4)积极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组织党员为
群众排忧解难。
(5)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协助党支部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
(6)按时收缴党费。
党小组一般根据党员数量、工作需要和党员分布情况划定。
为了便于发挥党小组的作用,党小组的划分应尽量同生产、教学、科研等行政组织统一起来,一般应以工厂的车间、班组,机关的科室,学校的教研室(年级、班级),科研单位的研究室(课题组)为单位,建立党小组。
一个党小组的党员人数应不少于3人。
党员数量少的党支部,也可以不划分党小组。
党小组一般由本小组的党员选举产生党小组长1人,如果党员较多或工作需要,也可以增选副组长1人。
党小组长的任期和支部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在改选支部委员会的同时改选党小组长。
党小组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本小组的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实现党支部的决议,发挥党小组的作用。
4、支部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的关系
党支部的领导机关是支部党员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支部委员会。
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支部委员会负责支部的经常性工作。
支部委员会要对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负责,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它的审查和监督。
支部的一切重大问题,如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接收新党员,决定对犯错误的党员纪律处分,都应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为了便于支部党员大会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支部委员会可以提出初步意见或方案。
支部党员大会对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有权修改、补充或否定;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准随意推翻或修改。
如果发现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时,应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或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