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表-风量及风速-1

合集下载

常用风口设计风速

常用风口设计风速

简介: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

4、地面固定斜百叶风口安装于地面,适用于下送风。

5、侧送百叶送风口的最大风速(m/s)见下表:使用场所风速使用场所风速图书馆、播音室 2.5 一般办公室 6.0住宅、公寓、旅馆 3.8 个人办公室 4.0剧场、会堂 3.8 商店7.5电影院 6.0 医院病房 4.06、对于舒适性空调,当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侧送时,应选用横向可调节叶片在外、竖向固定叶片在内的风口。

暖通南社整理。

7、对于工艺性空调,当采用贴服侧送时,应采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调节的双层百叶风口,并配对开多叶调节阀。

三、散流器选用说明:(10K121)1、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适用于高大空间顶部嵩俸。

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是将热动元件安装在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内,通过感受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高低来调节叶片角度,改变送风气流的流型。

夏季送风温度小于等于1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水平送风;冬季送风温度大于等于2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垂直送风。

2、地面散流器适合安装在夹层地板内,用于高舒适标准的工作环境及计算机房等局部热源较多的场合。

3、圆形或方形散流器相应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4、散流器宜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不宜小于1.0m。

5、地面散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作为下,安装位置距离座位不宜小于400mm。

6、并非所有地面散流器均需设集尘斗,且集尘斗安装与否并不影响地面散流器的气流流型。

7、散流器的颈部最大允许风速(m/s)如下:使用场所允许噪声dB(A)室内净高度(m)3 4 5 6广播室32 3.9 4.15 4.25 4.35 住宅、剧场33-39 4.35 4.65 4.85 5.00 公寓、客房、个人办公室40-46 5.15 5.40 5.75 5.85 餐厅、商店47-53 6.15 6.65 7.00 7.15 电影院、一般办公室54-60 6.50 6.80 7.10 7.50四、喷口选用说明:(10K121)1、球形喷口多设计为可调节型,其送风方向可现场手动调节,也可通过执行器自动调节,喷口可在上下±30°范围内调节,以改变送风气流方向。

局部排风装置排风量与风速的计算

局部排风装置排风量与风速的计算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一、工业通风的用途
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使作业产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满 足标准要求。
2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二、 通风系统分类
通风系统
按工作动力分类 按作用范围分类
自然通风系统 机械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系统
7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自然通风 车间朝向布置应考虑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厂房总平面布置要求:
❀厂房主要进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的角度不宜小于45°, 一般是60°~90 °。
❀建筑物迎风面正压区和背风面负压区应延伸一定距离。 ❀毒性较大的化学物车间应布置在有毒性较小化学物车
间的下风侧。
8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18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是利用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 质的污染,建立良好的空气环境。即通过局部通风系统直接 排除有害物质源附近的有害物质。 优点:排风量小、控制效果好,所需资金相较全面通风小。 分类:局部排风、局部送风
19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局部通风
局部排风
局部排风是在产生有害 物质的地点设置局部排风罩, 利用局部排风气流捕集有害 物质并排至室外,使有害物 质不致扩散到作业人员的工 作地点。含有害物质的气流 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伞 形 罩
28
第二节 工业通风基础
外部吸气罩
排风量计算:
Q 3600Fv0
式中: Q — 伞形罩排风量,m3/h; F — 罩口面积,m2; v0— 罩口所必须的平均风速,m/s。
伞 形
v0值依据围挡程度、罩口悬挂高度、罩口 面积、工作台面最不利边缘点所必需的控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风口风速表完整

风口风速表完整

风口风速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 卫生间根据资料[Ⅱ]表7-4,风管内的风速如下,风管长宽比不宜大于4,最大不超过10。

回风口风速如下:机械排风,进排风风口风速 厨房排风,排风罩最小排风量:L=1000*P*H (P 罩子轴变长,墙侧不计;H 罩口距灶面距离;灶口断面吸风速度≥0.5m/s )汽车库换气次数 加压送风系统:柴油发电机房通风量,宜单独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房通风量无尘室工程的换气次数及风速规定(图表对照)根据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规定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无尘室工程、洁净室工程、无菌室工程等送风量的计算所需的换气次数以及无尘室工程的气流速度/换气次数,一直是无尘室工程设计中受到关注的问题,随着无尘室污染源的控制效果增加及末端过滤器效率的提高等,对有关规范、导则等提出的推荐或参考值是否偏于保守,已有不少讨论;FFU在应用中人们担心的噪音、损坏维修等问题已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随着FFU的不断改进,对是否采用FFU回风系统也是个热点:悬浮分子污染(AMC)的控制在微电子及IC工业中已日益提到日程上来,受到关注。

以下对这些问题的情况分别作归纳和分析。

关于无尘室工程的气流速度1、有关推荐或参考值的应用无尘室内一定洁净度下气流速度的确定,随无尘室用途等具体情况而异,它不仅受室内发尘量及过滤器效率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就工业无尘室工程而言,影响洁净度及选择气流速度的因素主要是:(1)无尘室内污染源:建筑物组件、人员数量及操作活动、工艺设备、工艺材料及工艺加工本身等都是尘粒释放源,根据具体情况而异,变化很大;(2)无尘室内气流流型及分布:单向流要求均匀、平等的流线,但会受到工艺设备布置和位置变动及人员活动情况等的干扰形成局部涡流;而非单向流要求充混合,避免死角及温度分层;(3)自净时间(恢复时间)的控制要求:无尘室中事故释放或带入污染物或空气气流的中断或正常操作时的间歇性对流气流或人及设备的移动等都会造成洁净度的恶化,恢复到原来洁净度的自净时间决定于气流速度;对自净时间的控制要求取决于此时间框架内(恶化的洁净度下),对产品生产的质量及成品率影响的承受能力;(4)末级过滤器的效率:在一定的室内发尘量下,可采用较高效率的过滤器以降低气流速度;为节能应考虑采用较高效率的过滤器,并降低气流速度,或采用较低效率的过滤器并采用较高的气流速度,以求流量与阻力的乘积最小;(5)经济性考虑:过大的气流速度造成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增加,合适的气流速度为以上诸因素合理的综合,过大往往不必要,亦不一定有效果;(6)对洁净度要求低的无尘室工程,有时换气次数决定于室内排热的要求。

风机功率与风量对照表

风机功率与风量对照表

风机的功率和风量换算风机的功率和风量换算风机的压力单位有很多种,平时根据客人的所用的设备和习惯不同,有存在许多差别。

所以有时要找到一种换算的关系,来统一单位。

现在把风机的功率和风量换算统计如下:表一(风量):m3/min m3/hr I/min ft2/min1m3/min 1 60 1000 35.311m3/hr 0.0017 1 16.67 0.5891I/min 0.001 0.06 1 0.0351Ift2/min 0.028 1.699 28.32 1表二:kg-m/sec K W HP PS1kg-m/sec 10.01 0.013 0.0131KW 101.97 1 1.341 1.361HP 76.038 0.746 1 1.0141PS 75 0.736 0.986 1风机风量如何计算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 与风道截面积F 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

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V——场地体积(m3);n——换气次数(次/时);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

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

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引风机所需风量风压如何计算1、引风机选型,首要的是确定风量;2、风量的确定要看你做什么用途,不同的用途风量确定方法不一样,请参照专业书籍或者请教专业技术人员;3、确定了风量之后,逐段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将它们相加,乘以裕量系数,得出需要的压力;4、查阅风机性能数据表,或者请风机厂家查找对应的风机型号即可风机风量和风压计算功率,工业方面用,设计中,通过风量和风压计算风机的大概功率功率(KW)=风量(m3/h)*风压(Pa)/(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2018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重要消息:2018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开始实施《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 年05 月01 日联合发布,2018 年08 月01 日实施。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注: 1表342-1?表3424的风量按开启1个2.0m X 1.6m的双扇门确定。

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系数0.75 计算。

2 表中风量按开启着火层及其上下层,共开启三层的风量计算。

3 表中风量的选取应按建筑高度或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3.4.3 封闭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3/h 计算。

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 1.0m/s 门洞断面风速计算。

3.4.4 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 30Pa;2 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 50Pa;3 当系统余压值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差时应采取泄压措施。

最大允许压力差应由本标准第3.4.9 条计算确定。

3.4.5 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j =L1 + L2 (3.4.5-1)Ls =L1 + L3 (3.4.5-2)式中:Lj ——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1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3/s);L2 ---- 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3/s);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3/s)。

风量风速计算方法

风量风速计算方法

一、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的流速m/s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注:民用住在≤35dB(A),商务办公≤45dB(A)二、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1、送风口风速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5、回风口风速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三、通风系统设计1、送风口布置间距回风口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般原则:(1)人不经常停留的地方;(2)房间的边和角;(3)有利于气流的组织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注:办公室推荐送风口流速:~ m/s风机盘管接风管的风速:通常为~ m/s,不能大于 m/s,否则会将冷凝水带出来.3、散流器布置散流器平送时,宜按对称布置或者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00mm;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布置时,其相应送风范围(面积)的长宽不宜大于1:,送风水平射程与垂直射程()平顶至工作区上边界的距离)的比值,宜保持在~之间.实际上这要看装饰要求而定,如250×250的散流器,间距一般在米左右,320×320米在米左右.四、风管、风口分类1、风管分类1)按风管材料A、镀锌钢板风管:常用在空调送、回风管道(优点:使用寿命较长,摩擦阻力小,制作快速方便,可工厂预制也可现场临时制作;缺点:受加工设备限制,厚度不宜超过B、普通钢板风管:常用在厨房炉具排油烟以及防油烟风道上(要求2mm上只能采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对焊接技术有一定要求)C、无机玻璃钢风管:常用于消防防排烟系统(优点:具有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强度较高的优点,造价与钢板风管基本相同;缺点:质量不稳定,某些厂商生产的材料质量比较差,强度和耐火性达不到要求,现场维修较困难)D、硅酸盐板风管:常用排烟管道(优点与无机玻璃钢板相类似,显着特点是防火性能较好;缺点:综合造价较高)E、复合保温板风管:常用有:上海万博(铝箔聚氨酯)、湖南中野(酚醛树脂)、北京百夏(BBS)、铝箔玻璃绵保温风管等F、软风管:常用有铝箔型软管、铝制波纹型半软管、波纤管(在工程上具有施工简单、灵活方便等特点,但其风管阻力比较大,且对施工管理要求比较高)G、其他风管:土建、砖茄、布风管等2)按风管作用分:送风、回风、排风、新风管等3)按风管内风速分:低速、高速风2、风口分类:1)按风口材料分:铝合金风口、铸钢风口、塑料风口、木制风口等2)按风口形状及功能分:A、百叶风口:门铰式百叶风口、单层百叶、双层百叶、防雨百叶等B、散流器:方形散流器、矩形散流器、圆形散流器、圆盘散流器、三面吹型散流器、线槽型散流器等C、旋流风口:具有送出旋转达射流,诱导比大,风俗衰减快等特点D、球型喷口:送风距离大,适合送风距离较大的地方,如各种大厅、展厅及大型装配车间等E、其他风口:球形排风口、栅格形风口、装饰板风口等五、风管、风口设计流程流程一:风系统的划分→流程二:系统风量计算→流程三:确定送风方式→流程四:确定风管布置→流程五:计算风管尺寸→流程六:风口设计选型→流程七:阻力平衡计算机气流组织校核流程一:风系统的划分一个完整的风系统至少应包括:送风段、送风口、回风口、回风段、设备装置根据空调房间的功能、类型、空间等情况进行空调系统划分:分几个系统每个系统在扫描区域………在水系统中的大面积区域,一般设有机房,则个根据机房情况进行系统划分,而对于多联机系统来说,内机风量有限,且型号比较固定,根据已有型号进行合理的系统划分即可流程二:系统风量计算送风量计算的依据:空调房间的送风量G通常按照夏季最大的室内冷负荷,由下公式计算确定:公式: G = 3600Q q/ρ(h n-h s) = 3600Q x/ρc(t n-t s) (m3/h)Q q、Q x —室内总全冷负荷和总显冷负荷(KW)H n —室内空气焓值(KJ/Kg)H s —送风焓值(KJ/Kg)t n —室内温度(℃)t s —送风温度(℃)c —空气定压比热[KJ/(Kg. ℃)] ,可取 KJ/(Kg. ℃)ρ—空气密度(Kg/m3),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稳定20℃时,取 Kg/m3舒适型空调和工艺空调的送风温度差可参考下表选取:注:一般在多联机设计中,一般是根据室内冷负荷确定室内机的选择,因此室内的风系统可查相关产品手册确定,根据空调房间的区域面积确定风口个数,根据送风距离选择中或高静压的机型,从而主管及各支管的风量就已经确定.流程三:确定送风方式根据房间功能及装修要求等情况去顶送风方式:侧送侧回、侧送上回、侧送下回、上送上会、上上送下回流程四:确定风管布置根据房间面积、层高及装修要求等情况确定风管的布置:主管走向、支管布置、送/回风管位置流程五:计算风管尺寸采用嘉定流速计算风管截面积,确定风管尺寸1、公式: S=G/3600V确定主风管及各分支管截面积S —风管截面积(㎡)G —风管内风量(m3/h)V —风管内风速(m/h),一般做设计时候,空调送风主管风速不宜大于6 m/h,支管风速不宜大于3 m/h,具体风速可参照下表:低速风管内的风速m/s高速风管内的风速2、根据风管截面积参照风管常规尺寸表选择合适的风管尺寸:圆形常用规格(mm):Φ100、Φ120、Φ140、Φ160、Φ180、Φ200、Φ220、Φ250、Φ280、Φ320、Φ360、Φ400、Φ450、、Φ500、、Φ560、、Φ630、、Φ700、、Φ800、、Φ900、、Φ1000、、Φ1120、、Φ1250、Φ1400、Φ1600、、Φ1800、、Φ2000矩形常用规格(mm):120×120、160×120、200×120、250×120、160×160、200×160、250×160、320×160、200×200、250×200、320×200、400×200、500×200、250×250、320×250、400×250、500×250、630×250、320×320、400×320、500×320、630×320、800×320、1000×320、400×400、500×400、630×400、800×400、1000×400、1250×400、500×500、630×500、800×500、1000×500、1250×500、1600×500、630×630、800×630、1000×630、1250×630、1600×630、800×800、1000×800、1250×800、1600×800、2000×800、1000×1000、1250×1000、1600×1000、2000×1000、1600×1250、2000×1250流程六:风口设计选型1、根据房间功能及气流组织选择合适的风口类型A、在离吊顶高度为2~4米的顶部送风中选择什么样的风口比较合适:双层百叶、圆形(方形)散流器、单层百叶、旋流风口B、在一般的侧送风的系统中选择什么样的风口比较合适:双层百叶、单层百叶C、在空间比较大的展厅、体育馆、多功能厅、大堂等一般选择什么样的风口比较合适:双层百叶、圆形(方形)散流器、单层百叶、旋流风口、球形喷口各种不同的风口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双层百叶风口:1调节式百叶送风口、2可直接与风机盘管配套使用、3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末端,调节叶角度,可得到相应送风距离和扩散角、4前排叶片平行于短边为A型,叶片平行于长边为B型◇单层百叶风口:1可用于回风系统、2调节式百叶风口、3可以配过滤器和多叶对开调节阀叶片平行于短边为A型,叶片平行于长边为B型◇侧壁格栅风口:1可用做回风和新风口、2装在墙壁上比较美观,看不见后面的东西、3作为新风口时,后面加铝板网或过滤网、4不注明时,叶片平行于长边◇可开式风口:1适用于做回风口、2还可兼做检修口、3此风口不宜做的太大,但B尺寸也不宜≤170mm、4此风口也称铰链式风口◇矩形(方形)散流器:1气流型式为贴附型(平送型)、2适用于底层吊顶送风系统、3按送风距离确定颈部的风速、4中间叶片芯为可拆卸,便于安装,调试、5送风加调节阀,回风可加过滤器、6天花板开洞尺寸为颈尺寸加75mm,即为(A+75)×(B+75)◇三面吹散流器:1气流型式为贴附型(平送型)、2适用于顶棚的靠墙一侧或局部送风、3中间叶片芯为可拆卸,便于安装,调试◇条形直片式散流器:1突了线性设计特点、2用于室内和环形分布的送,回风、3可根据装饰要求做各种造型、4风口后面可配黑色铝板网,可看不见里面,起遮挡作用、5多个风口并接使用,并缝处有插接板◇条缝活叶型风口:1有其独特设计、2可根据装饰要求做各种造型、3每一组槽内存两个可调叶片,可调制气旋方向和大小、4可根据要求做多组,但不宜做的太宽,最多不得超过十组◇自垂百叶式风口:1用于正压的空调房间的启动排气、2用于新风口处和排风口处、3靠风口百叶自然下垂,隔绝室内外空气交换,当室内气压大于室外时,气流将百叶吹开而向外排气室外空气又不能流入室内、4本风口有单向止回作用、5订货时需说明吹出的方向,即A型或B型◇地送风固定百叶风口:1此风口型材刚性好,并斜向送风、2此风口有单向(A)和双向(B)型两种形式、3此风口用于地面送回风,所以不宜做的过大◇遮光百叶风口:1此风口用于暗室通风且遮光、2可用于门上或墙上、3此风口不宜做的过大◇弧形风口:1可用于吊顶安装时的侧弯弧形亦可为侧面安装的内弯随向弧形、2最好根据工地现场弧形板弯制、3弯曲半径不宜做得过小,R>米为宜◇网式回风口:1结构简单、2可用室外和室内自然通风、3中间用瓦楞铝板网做为通风过滤材料◇可拆卸式风口:1此风口后可配过滤网、2可以方便拆装、3可做检查门使用◇风口多叶对开调节阀:1其调节方案是摘下风口的中心叶片在用螺刀调节中心螺杆◇圆形散流器:1用于冷暖送风,常安装在顶棚上、2吹出气流呈贴附(平送)型、3可以供给较大的风量、4可于圆形对开调节阀配套使用◇圆盘式散流器:1用于冷暖送风,常安装在顶棚上、2出口风速大,射程远、3气流特性属于散流下送型、4能以较小的风量供应较大的地面面积、5可与圆形对开调节阀配套使用◇小圆形散流器:1用于冷暖送风安装在顶棚上、2气流特性属于下送型、3此风口造型别致,小巧玲珑、4用于顶棚较低的较小房间送风,其中Φ126. Φ205叶片密度大,其余规格叶片单边间距为25mm◇圆形斜叶片散流器:1适用于在外墙上作新风口、2适用于墙上做回风口、3叶片倾斜24′◇圆环形叶片散流器:1送风距离远、2适用于较高的顶棚、3造型新颖美观◇球形风口:1是一种喷口型送风口,风口流速高、2可以在顶角为35°的圆锥形空间内随意转动调节,按指定方向送风、3适用于高大屋顶高速送风或局部供冷的场合◇球形排气罩:1可安装于室内墙壁的排气罩、2适用于厨房、厕所的排气、3其外观美观◇防水百叶风口:1其叶片设计成特殊形状、2只有防雨溅入内部的功能,一般安装在外墙上做新风口、3风口后面可以加铝板网,以防鸟或虫进入◇可开式单层百叶风口:1回风口可开与送风口单双百叶相对应装饰效果好、2便于安装,清洗过滤网、3适宜宽度120-200之间◇可开式方形散流器:1回风口与送风方型散流器相对应适合于大厅等宽大的客厅房间装饰,使造型风格上得到完美的统一、2便于安装,清洗过滤网、3可加工成方型和矩形两个规格的可开型矩形散流器◇外墙口风:1此风口安装在外墙上,即通风又防雨水流入、2用一种装饰型材粘贴在外框四周、3外框于叶片较一般通风风口型材刚性好,因而可以做成较大尺寸、4风口后面可以装拼接式过滤器◇文丘里式(变风量)喷口:1风口出口段采用特形曲线,使之喷射距离更远、2喷口内一般调节芯可以轴向移动、3可以调节出风而积达到射程,风量的控制,适用于大型厅展,以达到侧向吹出距离远,并扩展其流向下扩展◇带灯箱,静压箱的条缝送风口2、根据风量确定风口尺寸(假定流速法)风口的风速选择卡参考下表流程七:阻力平衡计算机气流组织校核1、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并校核各支管阻力平衡1)简单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A、摩擦压力损失值:Pm为~mB、P=Pm×L×(1+K)L为风管总长度弯头三通多时,K=3~5弯头三通少时,K=1~22)校核各支管阻力平衡,如分支管比较多时,需在各分支管上装风量调节阀2、室内气流组织校核校核各空调风系统的气流组织是否出现短路校核室内空气循环是否合理,避免空调四区的出现校核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是否合理风口的距离是否合理风量风管计算方法风管:风管尺寸=风量/风速风量=房间面积*房间高*换气次数例:风量40000m3/h,风速9m/s,得风管尺寸=40000m3/h除以9m/s除以3600s=㎡=*风管尺寸:1500×800mm,而根据矩形常用规格只有:1600×800 mm风速需要根据噪音要求调整的通风工程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磨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赌塞管道.因此,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1、表6-2-2及表6-2-3确定.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对比表6-2-3中的数值适当减小.表6-2-1 一般通风系统中常用空气流速(m/s)表6-2-2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3、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按式(6-2-1)计算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并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定风管断面尺寸时,应采用规范统一规定的通风管道规格,以利于工业化工制作.风管断面尺寸确定后,应按管内实际流速计算阻力.阻力计算应从最不利环路(即阻力最大的环路)开始.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后风管内的风量应把漏风量和反吹风量计入.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除尘器的漏风率应不大于5%.4、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调节了保证各种、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对一般的通风系统,两支管的阻力差应不超过15%,除尘系统应不超过10%.若超过上述规定,可采用下述方法调节其阻力平衡.(1)调整支管管径这种方法是通过改变支管管径改变支管的阻力,达到阻力平衡.调整后的管径按下式计算:(6-2-2)式中 D′—调整后的管径mmD —原设计的管径mm△P —原设计的支管阻力Pa△P′—要求达到的支管阻力Pa应当指出,采用本方法时,不宜改变三通的支管直径,可在三通支管上先增设一节渐扩(缩)管,以免引起三通局部阻力的变化(2)增大风量当两支管的阻力相差不大时,例如在20%以内,可不改变支管管径,将阻力小的那段支管的流量适当加大,达到阻力平衡.增大后的风量按下式计算:(6-2-3式中 L′—调整后的支管风量m3/hL —原设计的支管风量m3/h采用本方法会引起后面干管内的流量相应增大,阻力也随之增大;同时风机的风量和风压也会相应增大(3)阀门调节通过改变阀门开度,调节管道阻力,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必须指出,对一个多支管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实际调试,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必须进行反复的调整、测试才能完成,达到预期的流量分配.5、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风表及风速测定

风表及风速测定
风表及风速测定
澄合救护大队
授课人:钟红良
风速是指风流 单位时间内流过的 距离。
井巷中的风速过 高或过低有哪些
危害 ?
什么是风速?
风速过低时,汗 水不易蒸发,人体多 余热量不易散失,人 就会感到闷热不舒服, 同时瓦斯也容易积聚; 风速过高时,容易使 人感冒,矿尘飞扬, 对安全生产和工人的 身体健康都不利。
的风量为41.50m3/s。
例2:井下某测风地点为半圆拱型断面,净高 2.8m,净宽3m,用侧身法测得三次的风表 读数分别为286、282、288,测定时间均为 1min,该风表的校正曲线表达式为v真 =0.23+1.002v表(m/s),试求该处的风速 和通过的风量各为多少?
S 0.4 s
三、测风方法
(5)根据测得的平均风速和测风站的断面积,按下 式计算巷道通过的风量 Q=V均S
式中Q——测风巷道通过的风量, m3 /s; S——测风站的断面积,m2;矩形和梯形巷道,
S=HB;三心拱巷道,S=B(H-0.07B); 半圆拱巷道,S=B(H-0.11B);不规则巷道, S=0.85BH;
从风表校正曲线图上可以看出表
速与真实风速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真= a+bv表
式中v真—真实风速,m/s; a——表明风表启动初速的常
数,决定于风表转动部件的惯性和 摩擦力;
b——校正常数,决定于风表 的构造尺寸;
v表—风表的指示风速,简称表 速,m/s;
风表校正曲线
三、测风方法
空气在井巷中流动 时,由于受到内外摩擦 的影响,风速在巷道断 面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巷道轴心部分最大, 而靠近巷道周壁风速最 小,通常所说的风速是 指平均风速而言,故用 风表测风必须测出平均 风速。为了测得巷道断 面上的平均风速,测风 时可采用线路法或定点 法:

各风口风量和风速

各风口风量和风速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1、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A、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0.6m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0.8m~1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0.5m~1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10个,间距不应大于2m,均匀布置;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1)、对于乱流洁净室: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A、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3)、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A、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2%~4%;B、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C、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3、相关标准数据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的风速:总风管:6~10m/s;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4~6m/s;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2~5m/s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0.2m/s;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1m/s 左右;4、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a、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测试人名称、测试日期、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b、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ISO 14644-3:2002;c、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d、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e、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f、所采用的测试方法;g、测试结果;h、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5、适用仪器: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风管风压风速风量测定实验报告册

风管风压风速风量测定实验报告册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风管风压、风速、风量测定开课实验室: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实验研究中心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风管中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任务风管/水管内压力、流速、流量量的测定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通过本实验要求:1) 掌握用毕托管及微压计测定风管中流动参数的方法。

2) 学会应用工程中常见的测定风管中流量的仪表。

3) 将同一工况下的各种流量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 学习管网阻力平衡调节的方法二:测定原理及装置系统的测试拟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压法进行。

1- 集流器 2-静压环 3-整流器 4-风量测定仪 5电加热器 6流行测压器 7-热电偶 8-均衡器 9-压力测量器 10-实验试件 11-调节阀 12- 风机 13-电机图1:管道内风速测量装置三:实验测试装置及仪器1) 毕托管加微压计测压法测试原理测试过程中,首先选定管内气流比较平稳的断面作为测定界面,为了测断面的静压、全压,经断面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圆环或小矩形(本实验为获取较高精度的测试结果,将等面积小矩形设定为100x100mm ),然后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得断面上个测点的静压和风管中心的全压,并计算平均动压P jp 、平均全压P qp ,由此计算P dp 及管中风量L : 静压的测量平均值:j1j2jnj p p p p P n++⋅⋅⋅=;全压的测量平均值q1q2qnq p p p p P n++⋅⋅⋅=qp jp dp P P P =+管内平均流速:dp V ==风管总风量:P L F V =⋅ 式中:n-----------断面上测点数 F ——— 断面面积㎡适用毕托管及微压计测量管内风量是基本方法,精度较高。

本测定装置多功能实验装置,除可测定风管内气流的压力、流速及流量外,还设有电加热器、换热器来测定换热量、空气阻力等。

2) 毕托管、微压计测压适用方法1- 准备好毕托管、微压计和连接胶管,并对微压计进行水平校正和倾斜管中的液面凋零。

暖通示范中有关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示范中有关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条缝形风口气流轴心速度衰减较快,对舒适性空调,其出口风速宜为2m/s~4m/s 。

喷口送风的出口风速是根据射流未端到达人员活动区的轴心风速与平均风速经计算确定。

谈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和风压的计算

谈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和风压的计算

谈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和风压的计算摘要:建筑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风量和风压的计算。

关键词:加压送风一、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的计算作为一位暖通设计师,建筑防排烟系统是最基本的功底,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马虎不得,以前浅谈加压送风系统中风量的计算问题。

由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8.5.1条只说明设置防烟设施的场所,而具体的风量计算没有给出,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迟迟没有出,对于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的计算设计人员只能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表9.3.2及对应的条文说明,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8.3.2条及对应的条文说明。

风速法计算加压送风风量时建规和高规对门洞风速的要求均为0.7-1.2m/s,而什么情况下具体取多少没有说明,这让设计人员在计算风量时有点愣。

小编在几年设计中总结了以下风速取值表:加压送风门洞风速取值表1楼梯间前室合同前室风速取值m/s送 ------ 送 0.7送送 ------ 0.7送 X ------ 1.0自送 ------ 1.2自 ------ 送 1.2如对于低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当对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时,按照建规表9.3.2取加压送风风量25000m3/h。

按照风速法计算,假定楼梯间的门为双扇门,规格为1.5m×2.1m。

计算如下:加压送风风量=2×1.5×2.1×1.0×(1+0.1)×3600÷1.0=24948 m3/h。

经过计算对比加压送风风量取25000 m3/h。

在项目设计中按照表1给出的门洞风速,用风速法计算及压差法计算再和规范表格中的加压送风风量对比,取大值还是比较合理的。

二、加压送风系统风压的计算加压送风系统多采用土建风道,其系统压力计算比较麻烦,在项目设计中多采用估算,小编在几年设计中总结了以下风压估算方法:方法一△P=(△P1+△P2+△P3+△P4)×(1.05~1.1)△P:加压送风风压Pa。

采、掘工作面风量计算

采、掘工作面风量计算

采、掘工作面风量计算一、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每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Q采1~Q采4的最大值作为该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1.按气象条件计算:Q采1=60×70%×ν采1×S采×k采高×k采面长(m3/min)(2-1)式中: 60—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ν采1—采煤工作面的风速,m/s。

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最高温度从表1中选取;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断面的平均值计算,m2;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2);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见表3)。

表1 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与对应风速2.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根据《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Q采2=100×q采CH4×K采CH4(m3/min)(2-2)式中:q采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抽放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应扣除瓦斯抽放量进行计算;K采CH4—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100—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所换算的系数。

按二氧化碳或其它有害气体的绝对涌出量计算需要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不同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并参照按绝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方法执行。

布置有专用排放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Q采2=Q采回+Q采尾(m3/min)(2-3)Q采回=100×q采CH4×K采CH4(m3/min)(2-4)Q采尾=40×qCH4尾×K采CH4(m3/min)(2-5)式中:qCH4尾—采煤工作面尾巷的风排瓦斯量,m3/min;40—专用排放瓦斯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2.5%所换算的系数。

各风口风量和风速

各风口风量和风速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1、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A、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0.6m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0.8 m〜1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0.5m〜1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10个,间距不应大于2m,均匀布置;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 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 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1 )、对于乱流洁净室: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土10%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土15%(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A、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土10%(3)、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A、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2%-4%B、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C、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3、相关标准数据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的风速:总风管:6〜10m/s;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4〜6m/s;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2 〜5m/s探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W 0.2m/s ;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1m/s左右;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4、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a、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测试人名称、测试日期、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b、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ISO 14644-3 : 2002;c、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d、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e、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f、所采用的测试方法;g、测试结果;h、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5、适用仪器:智能型热式风速风量仪ModelKA32/41风速:0.1 〜20.0m/s温度:-20.0 〜60.0 C压力:-5 〜+5kPa (仅KA41 智能型环境测试仪Model A5 系列风速:0.1 〜30.0m/s0.05 〜5.0 m/s(仅A533/A543)温度:0.0〜60.0 C湿度:2.0 〜98.0%RH压力:-5〜+5kPa热式风速计Model6004风速:0.1 〜20.0m/s温度:0.0〜50.0 C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2020矿井通风设计

2020矿井通风设计

山西省晋中灵石煤矿有限公司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单位:一通三防部编制人:邰怀文审核人:靳振宇日期: 2020年1月第一节矿井概况山西省晋中灵石煤矿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翠峰镇曹家庄-延安村、两渡镇徐家山~静升镇苏溪一带,属灵石县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1°46′43″-111°49′05″,北纬36°52′19″-36°54′44″。

灵石煤矿距灵石县城约 2.5km,且有公路相连。

西距大同至运城二级公路约3km,东距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灵石出口(王家大院口)约13km,与灵石火车站相邻。

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该矿现为生产矿井。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C1400002009111220046576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2.5292km2,生产规模90万吨/年;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MK安许证字[2017]X228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定生产能力101万吨/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2016]第598号《公告》批准开采9、10号煤层,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一、矿井开拓方式1、开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为2、4、6、9、10号煤层,其中2、6号煤层已大部采空,未来5年开采6、9、10号煤层。

2、生产水平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全井田采用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为750m。

该水平设主水平和辅助水平,主水平标高+750m,开采井田西部和西北部资源,辅助水平标高+710m,开采井田剩余部分资源。

主水平和辅助水平通过暗斜井连接。

3、(1)开拓方式矿井生产系统采用斜井-平硐开拓方式。

(2)井筒采用采用斜井-平硐开拓方式。

共布置主斜井、副平硐、排矸斜井、回风斜井四个井筒,各个井筒装备及特征叙述如下:主斜井:井筒净宽3.7m,墙高1.4m,净断面积10.5m2,倾角23°,斜长470m,半圆拱粗料石砌碹,井筒内装备大倾角带式输送机,主要担负矿井提煤、进风任务。

副平硐:半圆拱粗料石砌碹,井筒净宽3.2m,墙高1.4m,净断面积8.5m2,平均坡度5‰,长3300m。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风量、风速、风压、风管截面尺寸以及风口尺寸等。

首先,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确定合适的风量。

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管的空气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3/h)为单位。

确定风量时需要考虑到房间的体积、使用目的以及所需的新鲜空气数量等因素。

通常,一般商业建筑的通风要求为每小时空气流量为20-30次,而住宅建筑的通风要求为每小时空气流量为10次左右。

其次,风速是指通过风管或风口的空气速度,通常以米/秒(m/s)为单位。

风速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的使用目的,一般商业建筑的风速范围为2-3.5m/s,住宅建筑的风速范围为1-2m/s。

较高的风速可以提高通风效果,但也会增加系统的噪音和能耗。

第三,风压是指风机提供给风管的静态压力,通常以帕斯卡(Pa)为单位。

风压的选择取决于系统的阻力,包括风管的长度、弯头的数量和角度等。

通常,商业建筑的风压范围为100-300Pa,住宅建筑的风压范围为50-150Pa。

另外,风管截面尺寸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风量、风速和阻力等因素。

风管的截面尺寸一般为矩形或圆形,可以根据通风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尺寸。

为了减小阻力和噪音,通常选择较大的截面尺寸。

最后,风口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风口的尺寸和布置。

风口的尺寸需要根据房间的体积和通风要求确定,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合适的尺寸。

风口的布置需要合理,以保证空气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的通风效果。

通常,风口应布置在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并避免与人员和设备的接触。

综上所述,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风量、风速、风压、风管截面尺寸和风口尺寸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目的、房间的体积和通风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