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
「关于造成留守儿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关于造成留守儿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作为一名基层的执业律师,借办案的机会,对这一个群体的教育、生活等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吉安是我省相对较贫困的地区。
这里丘陵起伏,山区较多,人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以求改变家中生活状况。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类型,而年轻人外出打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甚至亲戚来照顾。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这些留守儿童中很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骄纵、蛮横,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
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
其中还有一部分孩子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因素,我县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
这些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
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必须耕田种地、喂猪养牛等,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
这群监护人仅仅为孩子煮煮饭、洗洗衣。
特别到了农忙季节,他们自己连吃饭都没有时间,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有时还必须要承担起家里部分家务。
更有甚者,连几岁的孩子也在下地干活。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或离异等原因,而被留在农村老家生活的儿童。
这一群体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
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生活照顾不足等,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包括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主要面临的问题等。
接着,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家庭结构变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工作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独特作用,如提供心理支持、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家庭沟通等。
本文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这些对策旨在从政策、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层面出发,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其现状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和紧迫性。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留守儿童普遍面临亲情缺失的困境。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大大减少,这导致他们在情感上缺乏支持和安慰。
长期缺乏亲情陪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亟待关注。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自律性和学习习惯较差,导致学习成绩普遍偏低。
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再次,留守儿童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护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上相对较弱。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与原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中国乡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或其他原因而不能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他们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
1.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心,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等负面情绪。
孩子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亲密关系和安全感,但这些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2. 学习成绩下降:缺乏家长指导和监督是留守儿童学业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他们可能缺乏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得到及时帮助和辅导。
3. 教育资源不足:许多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面临着良好教育资源的缺失。
他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劣势不断累积。
4. 安全隐患增加:留守儿童在家中通常缺乏成人的照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或受到欺凌。
而长期缺乏社交互动和安全保护的环境也可能使他们更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目标。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学校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父母教育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质量。
通过提供更多关于亲子关系建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父母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并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2. 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设置专门机构或合作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提供情感渠道,让孩子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建议。
3. 建设家庭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可以设立家庭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地区建立集托育、教育、社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构。
这样,孩子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获得必要的照料和教育资源。
4.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培训水平。
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弥补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通过对我园留守儿童的家访了解,进一步理清了我园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探索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安全隐患多,易受伤害根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2、生活习惯差,发育不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农村“留守儿童”,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
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
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4、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
5、良好道德缺失,习惯养成差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
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的现象。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与父母的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失落和无助,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社交圈,减少孤独感。
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增强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系,减轻分离带来的心理压力。
教育问题也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关注。
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督和指导。
可以建立乡村教育培训基地,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课外活动。
政府和学校可以推行网络教育,通过远程教学方式,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留守儿童。
还可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组织定期家长会,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照料,留守儿童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足,易患上一些疾病。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学校的体育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多参与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可以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政府还可以提供补贴和补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饮食和卫生环境。
社会层面也需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中来,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提供陪伴和帮助。
可以成立专门的社会机构,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责任,制定相应的援助措施,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等一系列的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卫生资源支持;学校和家长可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工作,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如情感失落、教育资源匮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找到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1.1 情感失落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陪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情感问题。
1.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留守儿童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影响其学习和成长。
1.3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指导和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欠缺。
1.4 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家长的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对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了解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对策研究2.1 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其安全感和归属感。
2.2 完善学校资源农村学校可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
2.3 增强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和家庭可以着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如独立生活技能培训、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
2.4 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学校和社会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对危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三、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资源、增强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教育等对策,可以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水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为他们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四、加强家庭教育4.1 提倡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提倡家长重视家庭教育,通过通联方式、视瓶等各种方式与孩子保持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将留守儿童留在了农村家中。
留守儿童在长时间的独自生活中,容易面临安全问题。
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一、留守儿童的社交问题留守儿童在家庭缺乏关爱和照顾的情况下,难以形成良好的交际圈。
他们很难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活动中,也很难与其他儿童建立深层次的友谊。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搭建农村“小团体”,发起各种兴趣小组和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机会和别人交流、合作、学习以及共同成长。
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比较脆弱,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容易感到失落、孤独、焦虑和沮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制,让儿童有机会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他们需要学习如何防范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经常给留守儿童普及一些安全知识,例如如何避免被陌生人骗子利用,如何避免火灾等自然灾害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饮食通常都有些问题,家长或者亲戚朋友无法提供过硬的饮食条件。
因此,饮食专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应该遵循平衡饮食,选择各种食物来获得足够的营养。
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处理中,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可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该制定一些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优惠政策和教育帮助措施。
同时,社会上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增加舆论的安全感,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得到社区社会的支持和关怀,从而远离意外和危险。
总之,如何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考察问题根源,力求发掘具体的解决方案,让留守儿童可以安心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或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农村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爷爷奶奶或亲戚家中,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孩子有着根本的不同。
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这些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面临许多困难。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教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缺乏教育关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
他们的成长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全成长和全面发展,缺乏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二、学习资源匮乏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三、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父母重视子女教育,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
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二、优化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优化教学资源,改善学校的师资条件和教学条件,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让留守儿童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和帮助,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社会支持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组织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为他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学条件;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和教育支持;家庭要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重视子女教育;社会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今社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而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了农村,成为了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教育方面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隔代监护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只能在生活上给予照顾,难以在学习和心理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这导致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
一些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和音体美等课程的专业教师,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同时,由于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老师难以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关注和辅导。
3、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鼓励,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厌学情绪。
而且,由于农村教育环境相对较差,孩子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内心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情感倾诉的对象,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1、强化家庭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即使身在外地,也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家长可以委托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亲属或邻居代为照顾孩子,并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和交流。
2、优化学校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而被托付给他人抚养和照顾的青少年群体。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变大。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被托付给临时监护人,大部分的监护人有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友临时担任,这些临时监护人往往会因为精力或者责任不明确的原因往往会存在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疏导,防范照顾缺失等种种问题[2]。
由于在教育与管理上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性格和学习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1)学习兴趣较低,成绩平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主动自觉且持久的学习方式。
缺失了父母的教育监管,许多留守儿童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不能得到很好的辅导,长时间的挫败感就会影响儿童学习的劲头;而临时监护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或者由于不是孩子的直系亲属,只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疏于对孩子学习上的监管和辅导[3];同时很多留守儿童还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往往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较为薄弱。
这对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非常不利。
(2)心理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留守,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会阻碍和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很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隔阂。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看到同学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时,容易产生一种羡慕、缺乏依赖和委屈难过,甚至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所差别。
如果临时监护人也疏于关注孩子的各种精神需求,很多孩子就会自卑心加剧,变得不合群、孤僻甚至性格抑郁,一些儿童甚至会产生憎恨和仇视父母、社会的畸形心态[4]。
(3)缺乏人身安全的保障受地理空间因素的制约,外出务工的父母对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或者安全监护往往力不从心。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亲在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他们非常容易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原因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欠缺。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繁忙无法与儿女团聚,提供良好的亲情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与父母进行良好交流的渠道不畅通,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指导,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产生了价值观偏离和人格、行为上的异常.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的欠缺导致留守儿童在个性行为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
2.由于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在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课程缺乏多样性。
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于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和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没有进行登记造册,在关注他们的思想、教育、生活和安全等方面没有区别对待,在与他们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针对性教育管理方面没有具体措施,这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盲点。
3.目前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经济建设,在教育建设方面也仅仅是关注教育基础设施,而忽视了对农村教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留守儿童家长仅满足于把儿童送进学校,而送进学校之后的后续责任还有待确认,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没有放到新农村建设的显著位置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在于社会组织之间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建立一定的联系,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处在了各组织间互不交叉的真空地带,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进行有效地协调和完善。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工作,而将孩子留在农村。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这其中不乏因安全问题而遭受伤害的情况。
本文将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留守儿童安全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农村地区,由于长辈的疏于监管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各种安全隐患,包括身体受伤、迷路、被拐、遭受虐待等。
面对这样的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
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不但要加强长辈的职责意识,也需要青少年及时获取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老年人照顾,家长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明确教育目标、守护责任、监督孩子行为,同时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指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安全观念。
学校教育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重要措施。
学校教育应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安全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防范溺水、防范迷途、防范被拐、防范烧伤等。
3.开展家校沟通与合作家校合作是教育的必要环节之一。
学校应该积极发挥教育监督、引导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学生家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络,共同制定方案,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将事态解决。
4.加强社会安全宣传社会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另一个保障体系,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如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宣传、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夏令营等活动,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二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四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二、留守儿童中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一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儿童阶段的创造力发展受限;而创造力又影响孩子解决实际生活或学习问题的能动性;观察环境和自主创造的主动性不足;可导致社会适应困难..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尚处于无法自知自控的早期阶段;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较一元化..二社会认知偏差;使留守儿童在升学阶段无法预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无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生活习惯;若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自主习惯;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乡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传统;常忽视引导孩子主动认知外部世界..课本知识呈献给孩子的世界较为平面;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被持续刺激..通过艺术教学;他们就可能会被艺术魅力引导;主动学习新知和体验学习乐趣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三留守儿童和父母间或祖父母间的代际沟通缺乏;导致他们个性孤僻、表达被动、沉默自闭等心理问题;与周围人沟通是孩子与世界积极互动的重要渠道;沟通习惯影响心理平衡能力的成熟..在部分乡村学校;留守儿童面临着贫穷、欺负、歧视等问题;当他们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正向回馈;便逐渐萌发了习得性无助;不再信任环境;选择关闭自己.. 通过艺术的启发;孩子们将更喜欢对外界表现自己;和别人做情感上的沟通..四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心态较复杂;因为父母和稍年长的兄长们在外大多从事低技能和机械式的劳务;留守儿童不敢期待大梦想;甚至在升学压力前无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和学习心态会影响儿童的未来的职场发展..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长期不懈努力..第二;发挥大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齐抓共管;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好..。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儿童。
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成为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心理、教育等方面。
而安全教育是留守儿童必不可少的一课。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离家在外,和父母的陪伴少,缺乏关爱和教育,容易受到欺凌、性侵、拐卖等各种安全隐患的侵害。
因此,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 家长缺乏安全意识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为了谋生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对于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离开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并没有具体、系统地进行教育,因此缺乏实际作用。
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乡村或较为偏远的地区,他们接触的外部信息和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他们对于安全知识的了解也更少。
许多留守儿童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3. 家庭沟通不足由于离家时间长,留守儿童和父母的交流时间极为有限,这使得他们的关系往往变得疏离。
因此,留守儿童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不能倾诉内心,不能获得家庭支持。
三、解决对策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要加强家长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得他们能够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并积极关注孩子的成长。
2. 采用互动式教育实行互动式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学习安全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安全教育的互动,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述来让孩子逐步认识到自我保护意识,锻炼孩子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建立多元化通道建立多元化的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等趣味课程和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孩子通过实践增强安全意识,关注安全问题,学会与陌生人交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包括他们面临的安全隐患和挑战。
其次探讨了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然后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监护、缺少关爱平台和学校安全教育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家长监护、建立关爱平台、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留守儿童安全的应对措施。
最后强调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应对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和关爱,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家长监护、留守儿童关爱平台、学校安全教育、社会力量、重要性、应对措施、必要性、有效性。
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一个或两个亲生父母因工作、疾病、出走等原因长时间不在家,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家生活。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近9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通常生活在祖父母或亲戚家中,父母在外打工或务农,只有偶尔会回家探望。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照顾,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心理和情感上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缺乏家庭监督,留守儿童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心,容易接触不良信息或人群,增加了受到不良影响、侵害的可能性。
由于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留守儿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有效自救或求助,容易面临安全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分析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1.2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长期留在农村由亲属或其他人照顾的儿童。
他们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护,容易陷入孤单、焦虑和安全隐患。
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作业失管现状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作业失管现状的成因与对策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和人口外流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中,家庭作业失管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分析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作业失管现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作业失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家庭结构单一。
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者其他亲戚照看。
但由于老人或者其他亲戚的年龄较大或者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作业的重要性,甚至无法帮助孩子完成作业。
教育观念薄弱。
由于长期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这导致了孩子们的作业失管。
学习条件艰苦。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相当艰苦。
无法在学校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自然也就无法在家庭中做好作业。
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作业失管的成因主要是家庭结构单一、教育观念薄弱和学习条件艰苦。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家庭教育。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端正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家长们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督促和指导,使得孩子在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改善学习条件。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校设施,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确保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小组,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和检查,提供帮助和指导。
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力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帮助。
在实施上述对策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来。
学校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协助政府和家长,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经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情感教育严重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与父母生活、沟通,造成情感上的失落、亲情感缺失严重。
第二,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也令人担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做事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致使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
原因在于监护人多半为爷爷奶奶,而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
第三,心理健康易出现异常。
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种种心理困扰,此时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就显得尤为重要。
缺少父母的疏导,很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正确性都存在偏差,更谈不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思相境界了,其至一部分儿童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四,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长期的关爱和管教,加上临时监护人在道德品行上缺少对孩子的严格管教,这就让留守儿童很容易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道德品行上的问题,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五,生活习惯有待改善。
一些留守儿童长期与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老人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对孙辈们较为溺爱,他们只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对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能够及时纠正,采取放任的态度,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在生活中基本的生活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六,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跟随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生活,很多的生活细节被监护人忽视。
比如饮食不能暴吃暴饮,不能喝生水,不能吃不干净食品,不能吃“三无”食品。
临时监护人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同时,留守儿童还是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
第七,交往能力差。
一些留守儿童的性格会变的自卑、敏感、内向,使这些留守儿童要么愈加沉默寡言要么愈加叛逆。
在学校时老师也很少关注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情况,老师不重视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很多老师认为只要保证儿童安全、每天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够了。
农村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
农村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
农村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
1.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及父母的有效监督,易产生安全教育问题,包括缺乏安全知识、缺乏正确的安全观、学校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以及家庭对安全问题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和知识教育。
安全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照顾缺失、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缺少家庭教育等导致的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各种娱乐场所的兴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
一方面,农村学校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城等,对于自制力差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镜头如凶杀、淫秽、暴力等引诱着年幼无知的留守儿童不加分辨地加以效法和模仿,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有的把拐卖或利用农村留守儿童当作谋取钱财的手段,有的把留守女童当作发泄淫欲的对象,给留守儿童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一、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严重弱化乃至缺失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这样的话,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一生之品性,所谓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父母为主体施行的家庭
教育对于孩子品德、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而来自父母的管理和监护则是保障孩子人生安全的根本所在。
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地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
首先,外出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和监护,他们基本上是爱莫能助的。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⑦。
这表明,父母外出以后与在家孩子的联系和沟通是少之又少的,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与引导,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的甚至滑向犯罪边缘。
其次,临时监护人基本不能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多达%的孩子②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
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
调查显示,有%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有%的隔代亲人及%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②。
这表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关心得多,精神上关注得
少,而对于孩子的思想、品行、心理、安全等方面更是很少顾及,致使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不能得到保证,不但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习惯都较差,还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的那样,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边远地区,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
关注和解决好他们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农村和谐稳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笔者以为,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既需要家庭、学校的倾情参与,也需要政府、社
会各方面来齐抓共管。
1.父母应切实履行教育监护责任,临时监护人应提高教育监护质量
我国法律规定,养育孩子是每一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务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切不可为了赚钱而误了孩子的终身,双方尽可能留一方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
如果双方必须同时外出务工,应当通过电话、写信、回家等方式与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亲情上多给孩子一些慰藉,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时时提醒他们注意人身安全。
与此同时,临时监护人应提高教育监护质量:一是要树立起角色意识,切实承担起教育监管留守儿童的责任,尽可能地教育和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量保护他们不受意外伤害;二是应改进教育方式,多与孩子谈心交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切忌溺爱迁就,多加教育引导;三是应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联系和沟通,随时告诉他们孩子在家和学校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此严彼宽现象的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
2.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实行寄宿制管理,举办家长培训班
农村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一是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以此培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防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并教给他们一些识别和应对诸如水火灾害、交通事故、房屋垮塌、山体滑坡、禽兽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常识与技能、技巧,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寄宿制管理,让农村留守儿童统一在校园里吃饭和住宿,由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统一对他们的安全进行监护,减少安全隐患;三是举办家长培训班,在节假日乃至赶集日,利用外出父(母)回家团聚之机,分期分批举办家长培训班,免费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临时监护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祖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帮助家长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和监护留守儿童的职责。
3.社会应净化环境,实施关爱工程,开展结队帮护活动
社会各方面应密切协作,共同为解决留守儿童安全问
题出谋划策,多办实事,形成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要净化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为孩子提供健康向上的书籍和音像制品,使他们远离不健康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城等娱乐场所;二要实施关爱工程。
建议由关工委牵头,协调教育、共青团、妇联、公安、司法、财政、劳动、卫生、民政、工商、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联合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三要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各种类型的结队帮护活动,关工委、妇联、团委可以分别组织和发挥“五老”队伍、社会各界妇女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独特作用,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1+1”对子,开展“老少牵手”“争当爱心妈妈”“心手相连”等帮护活动,给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爱心和温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4.政府应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改革户籍制度,加大财政投入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他们能否远离各种伤害健康快乐地成长,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的党和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待遇,使农民工逐步具备带上子女进城直接教育和监护子女的能力,
从根本上避免因家庭监护功能的缺失而导致的留守儿童伤害事件;其次,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农村借宿制学校,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学校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条件,以便学校对他们进行集中教育和监管,以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人口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有半年以上时间不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所有未成年人①。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 290万人②,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与监护等多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两会”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与讨论的焦点。
他们举数字,说现象,写议案,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大声疾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孩子个人成长问题,也不仅是一般家庭私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一代接班人的
培养问题。
如果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及早得以解决,十年之后,将会让整个社会付出代价。
”③
怎样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以及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
鉴于笔者多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入手,对其形成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党和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