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探究“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

3.学习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

4.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训练、培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分析交流法、展示成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二、探“和”之义

1.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1)理解材料的大意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而暗地里却不服气,

有时还会拆人家的台。

(2)讨论:“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何意义?

“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独立的思考、博大的胸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从崇高美德的角度来看:“和”与“同”不一样。“同”是对一个事物的简单复制,“和”是不同事物间的协调及新事物的创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是这个道理。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三、寻“和”之用

1.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下面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读后你对“和”又有怎样的深刻认识?

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因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和好,一起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只有胸怀宽广、以国家为重的人,才能做到不计自己的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

3.浏览课本中《“六尺巷”的故事》,体会“和”的真谛。

(1)互相谦让,能使邻里和睦。

(2)与人相处要心胸豁达,才能和睦相处。

(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四、为“和”宣传(拟标语)

【1】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2】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

【4】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

【5】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

【6】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

【7】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

【8】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9】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五、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自觉学习和实际锻炼培养起来的。

1、树立交往的自信

许多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交往的自信,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被动和较强的心理防御性,从而使交往无法展开。可运用想象的方法暗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培养主动交往的意识而不必过多地在意他人的评价,积极向别人发出友好的信号,主动关心别人。

2、把对方看成重要人物

【1】让别人保住面子。不要通过挑别人的毛病和漏洞来显示自己的聪明。当别人的错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例如从赞扬和诚心的感谢入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诚恳地提出批评对方往往容易接受,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对现在不对过去。

【2】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他人发生改变。同学之间为探讨问题而争论是有益的,但试图以此来改变对方,则往往适得其反。

【3】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人们一般的倾向是肯定和维护自己现有的思想、行为。来自别人的赞扬强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信念。这种奖赏使人感到舒畅,认为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因而对赞扬者会给予感激或友善的回报。

3、学会倾听和自我表露。

耐心而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有利于深入地了解对方。应通过专注的表情和反馈的言语暗示对方你对他的尊重及你能理解他的感受和讲话,不要在倾听时打断对方的谈话或出现打哈欠、左顾右盼等心不在焉的行为,要积极地表露自我,加深交往的深度。

人的交往能力主要还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并在人际交往中总结经验,学会处理交往中的冲突与矛盾,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交往中的不良个性,例如已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对人不真诚等。

六、活动总结

自古以来,“和”已经落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做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