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登记表
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规范
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标准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标准、统一全集团范围内重要系统的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明确各系统数据备份及恢复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备份介质的平安和按时、顺利恢复系统和数据,并确保有关责任人员熟练掌握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归档和恢复流程,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备份和恢复管理的范围包括:确定关键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方针及原那么;系统、应用等软件及业务、配置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备份介质的存放、归档管理;系统及数据恢复演练;备份和恢复流程的评估和维护;归档数据的查询;备份和恢复所需存储、磁带库等硬件工具/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不包括:硬件、网络的备份和恢复〔属于业务连续性管理〕;业务系统的在线数据冗余〔属于业务可用性管理〕。
第三条关键系统定义: ERP、研发、SCM、CRM、财务、HR和其他多个单位通用的业务系统;MIP、邮件、公共网站等IT根底应用系统;单个单位使用的核心业务系统。
第四条集团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由集团备份管理员负责组织、协调,并按照既定方案和策略催促相关人员执行。
第二章数据备份、归档和恢复原那么第五条备份和恢复时间、性能应符合各系统效劳级别的规定,各系统效劳级别由系统所在单位与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商议。
第六条应考虑主机系统〔操作系统、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应用等〕变化的频率,全备份的频率应与业务系统变化频率成正比。
第七条当主机系统发生较大更改时,应马上对主机系统进展一次全备份。
第八条应考虑全备份的容量,全备份的频率应与其备份容量成反比。
第九条系统全备份方式适用于使用小型机设备的系统,使用PC效劳器的系统建议采用克隆系统应急盘方式。
第十条对应用软件等程序文件:当系统配置数据发生变动时,应马上备份,备份介质保存至下一次系统全备份。
当生产环境中的应用软件将发生变动时,应对变动前的应用软件进展备份。
该种情况下的备份一般情况下由各系统管理员自行准备资源完成。
第十一条对Oracle等数据库进展在线备份的系统,原那么上要求周日为0级备份〔冷备份〕。
(管理制度)(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管理制度)(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建立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管理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是指中国疾控中心在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服务和内部管理等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集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国家财政经费、国家科研经费、国家协调的大型国际、国内项目经费支持的监测、调查、干预、研究和教育培训等项目或任务所产生的业务信息资源。
第四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对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全过程中相关要素的管理。
第五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最高领导组织,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六条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
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
负责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的制订及具体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单位和部门均须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采集第八条各业务部门应根据其职能提出业务需求,由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制定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数据的处理需求,制订清晰的业务管理需求说明。
否则不予批准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九条各业务部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须按照相关标准、办法和指南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撰写、提交信息采集质量控制报告。
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业务部门信息采集过程和质量控制报告组织评估。
第十条凡在全国范围内或通过设立监测点开展监测活动的业务工作和项目,均须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统一规划信息采集方式。
登记表的规范填写与数据管理
登记表的规范填写与数据管理为了确保登记表的规范填写和数据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一、登记表的规范填写1. 表格尺寸和布局:- 使用标准A4纸大小,确保内容完整可见;- 表格布局应清晰明了,可以使用分栏或分行方式进行分类。
2. 表头:- 在表格的顶部编写表头,用于标识登记表的名称和用途;- 表头应具备合适的字号和粗细,以提高可读性。
3. 列名:- 每一列的名称应明确而简明,表达清晰的数据内容;- 列名可以采用加粗或居中的方式使其与其他内容区分开。
4. 数据字段:- 每个数据字段应以统一的格式呈现,例如日期可使用YYYY/MM/DD格式;- 对于有字数限制的字段,可以在字段旁注明最大字数。
5. 填写顺序:- 根据表格内容,按照逻辑顺序填写数据;- 若某些字段不适用于特定情况,请标注N/A(不适用)或其他类似注释。
6. 数据格式:- 确保填写正确的数据格式,如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使用输入限制或数据验证功能保证准确性。
7. 完整性和准确性:- 及时填写所有必填字段,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如有需要,可以在登记表旁边提供简要的填写指南或说明。
二、数据管理1. 数据存档:- 设定合适的数据存档方式,如纸质档案、电子表格或数据库存储;- 确保数据存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2.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登记表中的数据,以应对意外情况发生;- 在备份过程中,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备份数据可恢复。
3. 数据保密:- 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登记表,需要加强数据保密措施,防止未授权访问;- 对于电子数据,可以使用密码或加密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4. 数据访问权限:- 限制登记表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查看和编辑数据;- 对于多人共享的登记表,可以使用权限设置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
5. 数据更新和清理:- 定期更新登记表中的数据,及时删除不再需要的过期数据;- 清理冗余数据,如重复记录或错误信息,以保持数据库的整洁和高效。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3 职责:3.1工程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对公司主要计算机化系统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登记、配备、维修、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协同计算机管理员从技术角度完成供户审计工作,包括供户技术能力评估、软件开发标准及软件测试能力审核、程序编制人员的资格审定、硬件开发及制造能力评估等。
3.2质量部QA:参与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修、检查、改造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参与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监督其它部门对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维修、维护是否符合标准,负责计算机化系统验证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始终处于验证要求的状态。
3.3使用部门:按照本规程正确使用相关的计算机化系统,明确所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接受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参与本部门的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评估、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护、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接受监督部门对相关计算机化系统的监督。
4 内容:4.1计算机化系统定义由一系列硬件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以满足特定的功能如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是指在适宜的计算机化系统的基础上,将这种系统与具体的工艺或操作相结合,实现最终管理和控制目标的系统。
4.2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4.2.1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应当确保不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天津滨海中远集装箱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公司总体安全,维护公司利益,提高公司应急指挥响应和安全管理能力,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公司所辖的公司办公楼、场区内、库房内采用图像技术设备开展视频信息采集、显示、存储、监控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第二章监控室管理制度第三条视频监控系统有关工作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岗位培训,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监控系统操作技术,爱护监控设备,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建立值班制度,监控室必须24小时设专人值守,负责对图像实时监控;工作人员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职守;病假、事假要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并做好值班记录。
第五条加强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检修和维修制度,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值班人员要认真负责监视图像,不得睡觉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宜。
第六条任何人员不得擅自改变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图像信息资料画面质量清晰,保存备查期限不得少于90天。
在保存期限内,不得擅自删改、破坏图像信息资料的原始数据记录。
第七条不得擅自复制或向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资料。
第八条熟练掌握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案,遇可疑情况、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要积极做出反映,并迅速上报公司有关领导或公安机关,不得延误。
第九条要按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按要求填好值班记录。
第十条保持室内卫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易挥发性物质并注意室内通风。
第十一条严禁利用室内设备进行以工作无关的活动。
第十二条非监控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严禁利用本室作为会客聊天的场所。
第三章监控人员管理制度第十三条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十四条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视频监控系统操作,不准私自关机或使用无关功能。
第十五条严守保密制度,不准私自带无关人员进入监控室。
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
目录1.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管理2.计算机使用管理3.计算机维护管理4.涉密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登记表5.计算机联接国际互联网的安全保密管理6.用户密码安全保密管理7.涉密计算机密码更换登记表8.涉密计算机系统病毒防治管理9.涉密计算机查杀病毒及病毒库升级登记表10.笔记本电脑安全保密管理11.携带便携式计算机审批表12.涉密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安装登记表13.涉密电子文件密级标识保密管理14.涉密存储介质保密管理15.涉密存储介质登记表16.涉密存储介质使用情况登记表17.涉密存储介质外出携带登记表18.涉密机房突发事件处理程序19.涉密计算机系统数据备份管理20.数据备份登记表21.数据恢复登记表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管理使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一、计算机资源由资产能源管理处统一归口管理,并建立准确的资产帐。
各涉密单位应建立设备履历本,用以记录设备的原始资料、运行过程中的维修、升级和变更等情况,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要加贴标签及定密标识,设备的随机资料(含磁介质、光盘等)及保修(单)卡由资产能源管理处保管。
二、配备有计算机设备的涉密单位和部门都要指定一名领导负责计算机保密工作,并设专人对机器设备进行管理,不得通过串口、并口、红外等通讯端口和与工作无关的计算机系统连接。
三、计算机机房要有完善的安防措施,未安装物理隔离卡的涉密计算机严禁联接国际互联网,涉密计算机在系统进入、资源共享、屏幕保护等方面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四、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源的保密管理,建立健全计算机使用制度、计算机涉密信息载体的管理制度、密钥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定期维护制度等。
五、涉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配置情况及本身有涉密内容的各种应用软件,不得进行公开的学术交流,各部门不得擅自对外公开发表。
六、任何人员不得将涉密存储介质带出办公场所,如因工作需要必需带出的,需履行相应的审批和登记手续。
七、严禁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不得在涉密计算机设备上使用;涉密计算机必需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
电子档案制作流程
电子档案制作流程一、操作流程档案整理→著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1、档案整理:扫描前对档案进行核实、案卷拆分,扫描后将档案重新装订,恢复其原貌的整理工作。
2、著录建库:利用档案目录数据库建库软件经过数据准备工作后的符合标准的档案目录输入计算机。
(一般通过政务网录入该单位档案管理账户)3、档案扫描:根据档案原件的不同特点,使用相应的扫描仪和扫描方式对档案进行扫描。
4、图像处理:检查所扫描的图像是否清晰、完整,有无缺漏页,影像方向是否正确等,并视需要对所扫描的图像进行纠偏、去污等技术处理。
5、图像存储:存储时按全宗、目录、案卷分级建立文件夹存储,其中的一份文件也需要单独创建文件夹。
并根据不同的扫描格式选择适当数据存储格式。
6、数据质检:对建成的目录数据库、图像的质量分别进行质量检查和技术把关。
7、数据挂接:建立目录数据库和档案图像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8、数据验收:对扫描的图像与相应数据信息挂接的准确性进行抽样检查并对合格数据提交甲方验收。
9、数据备份:将挂接后的目录数据库和扫描的图像信息及时地刻录光盘或依据甲方要求的介质和份数进行备份。
流程图二、操作规范1、档案整理(1)双方指定专人档案交接员,负责原始档案的交接工作,填写《档案交接单》(表一)。
(2)必须对档案进行核实,察看有无缺页现象,如有缺页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并在《档案扫描登记单》中填写清楚,规范卷内目录内容。
(3)对影响扫描仪扫描的装订物(订书钉、别针、其他固定器具)、装订线要先拆除,拆除原件的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原件。
如拆除后不能复原的珍贵原件,应请示管理人员再决定是否拆除。
(4)破损严重、无法进行扫描的原件要先进行修复,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量的原件应先压平再进行扫描。
(5)重新装订档案时,应注意保护档案的实体不被损坏,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案卷内文件的排列顺序不变,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
2、著录建库索引信息,按照《档案数字化处理技术要求》进行,符合《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标准》和《档案著录规则标准》的验收标准,对于某些内容和形式特殊的文件档案,可根据需方档案管理人员的指点进行著录将建好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导入服务器,以保证数据库索引的准确性。
5.1存储介质管理办法
存储介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备份数据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备份数据的传输、归档、处置安全管理,确保各类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的备份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备份数据的存储载体,包括磁带、磁盘、光盘等。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要求公司员工对于磁带、光盘、磁盘等备份存储介质及设备的处理,都要交由部门或单位内的信息安全管理员管理。
产品研发部负责实施和执行备份存储介质的销毁处理。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备份存储介质在使用、保存和传送过程中的管理。
第二章介质的检查和维护第五条各备份存储介质的管理部门或单位,在数据备份前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进行记录(见附件一《数据备份需求登记表》),记录信息应包括:介质的编号、存储的内容、存储数据的记录时间、转存日期、保留期限、维护人员等。
第六条应定期检查各备份存储介质的状态和容量,并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
第七条备份存储介质在保存前,应仔细阅读介质的说明书,将介质存放在适合的地方(如远离电磁干扰和灰尘,尽量通风,使用适合的容器、柜子、储存室以防止非法访问等)。
第八条为确保备份数据在保存和传送期间的安全性,需在储存介质传送前采取如下保护措施:1、已经储存了数据的储存介质,在传送之前必须将其锁在适合柜子或库房内。
2、储存介质的发送与传送部门和单位需在《数据存储介质使用登记表》(附件二)中登记备案,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存储介质损坏或丢失。
3、储存介质在传送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则后续储存介质的传送需采取分批传送和使用不同路线传送的方法,以避免再次发生意外情况。
4、储存介质的收件方必须有安全可靠的进行储存介质接收与检查的接待室。
第九条产品研发部负责选择可靠的备份储存介质传送代理和快递公司,并留有一份公司已认证的传送代理和快递公司的清单。
第三章介质的传送第十条备份存储介质在传送途中需采用牢固、可靠的包装方式,以使其避免碰撞、受热、受潮。
第十一条备份存储介质在传送途中需根据其存储数据的敏感程度,采用有效的包装方式(如使用可上锁的坚固容器),以使其避免被非授权获取。
监控后台管理制度
监控后台管理制度篇一: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一、值班监看制度1.酒店监控系统设备由工程部负责维护和保养,由保安部负责监控监看工作。
2.各班次负责作好部门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当班的资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逐级向领导汇报。
3.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4.监控使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5.认真学习监控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好监控设施系统。
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6.各班次各监控室的卫生清洁,保持室内干燥,设备、布线排列整齐。
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总监控室。
进入监控室必须由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
二、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1.酒店内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30天。
2.外来单位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经酒店总经理批准,并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3.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4.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5.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设置。
6.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保密制度1.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要及时主动设置密码。
2.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3.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将公司的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4.未经公司许可,公司以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5.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6.对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公司内突发停电,或监控系统故障,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监控人员应立即上工程部,工程部组织人员修理,排除故障,并安排武保处加强公司内安全巡检。
2.如发现外人强制入侵(翻越厂区围墙),值班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人员,并由主管组织人员到现场阻止入侵,问询入侵原因,做相关记录,视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通知公安机关。
备份介质登记表.
5 移动硬盘 2011年6 邮件数据文 单位保
月21日 备份文件
存
6 光盘
2011年6 所有服务器 月15日 数据文备份
文件(机房 搬迁前)
职工公 寓
7 移动硬盘 2011年7 所有服务器 单位保 月15日 数据文备份 存 文件
8 移动硬盘 2011年8 所有服务器 单位保 月15日 数据文备份 存 文件
9 移动硬盘 2011年8 OA数据备份 单位保
月16日
存
10 移动硬盘 2011年9 所有服务器 单位保 月15日 数据文备份 存 文件
11 移动硬盘 2011年 所有服务器 单位保 11月15 数据文备份 存
日
文件
12 移动硬盘 2011年 sis数据文备 单位保
12月8日 份文件
存
备份介质登记表
序 备份介质 备份日 备份内容
号 名称
期
介质保 备份人 保管人 存位置 签字 签字
1 移动硬盘 2011年3 Oracle数据库 单位保
月26日 备份
存
2 移动硬盘 2011年4 档案管理系 单位保
月15日 统
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移动硬盘 2011年5 网站程序及 单位保 月20日 数据文备份 存 文件
4 移动硬盘 2011年6 所有服务器 单位保 月15日 数据文备份 存 文件
质量控制部电子数据管理规程
质量控制部电子数据管理规程1.目的:建立质量控制部电子数据管理规程,实行电子数据管理标准化,保障电子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2.范围:适用于质量控制部电子设备(仪器)采集、打印与编制的数据管理。
3.职责:系统管理员(QA)、管理员授权的QA人员、质量控制部检验人员(QC)。
4.内容4.1.定义4.1.1.电子数据:也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4.1.2.电子签名:是指电子数据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4.1.3.数据审计跟踪:是一系列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操作等事件的记录,用以帮助从原始数据追踪到有关的记录、报告或事件,或从记录、报告、事件追溯到原始数据。
4.1.4.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描述结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4.2.授权管理4.2,1.质量控制部的电子数据一般来源于电子系统,数据采集、修改、由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完成。
备份、恢复和管理均由质量保证部授权的系统管理员(由QA担任),为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有效,针对不同的人员,授权操作,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
4.2.2.一级管理员(系统管理员QA担任):经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授权的人员,具有系统的所有访问权限。
有权建立二级管理员和三级管理员账户,如电脑系统时间、系统日志、操作作员权限、增减登录帐户和初始登录帐户密码等,对所有使用的应用软件进行进行原名称安装、修复、备份和卸载,系统升级应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质量保证部门批准:对系统和应用软件采集的电子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对下级人员没有权限的内容设置成灰色不能使用,下级人员没有删除和修改、复制和粘贴、剪切和转移、备份和重命名权限。
定期校验,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复核和审核。
4.2.3.二级管理员,经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授权后,有权登录系统,进入质量控制部负责人帐户,在该帐户内建立操作员(QC)各种应用软件操作员帐户,开启应用软件审计追踪功能,建立、修改方法和应用软件系统参数。
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XXXXX单位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XXXXX单位信息安全,加强和规范对XXXXX单位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管理,根据国家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XXX单位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的执行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XXXXX单位信息系统备份包括但不限于关键系统、关键数据、关键设备和电源的备份,如核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闸,服务器等由工程部管理的设备。
第四条系统服务器端设备、应用系统和关键数据由XXXXX单位工程部负责,系统联网终端用户工作信息由用户自行备份。
若备份操作需制作存储介质,按存储介质有关安全规定执行。
第二章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第五条 XXXXX单位工程部负责信息系统服务器端备份与恢复相关工作,根据年度计划,按照审定的备份与恢复策略进行异机系统备份。
第六条应严格管理和妥善保管数据备份介质,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不再使用的备份数据存储介质应按有关规定销毁。
第七条应严格控制数据的备份、恢复、转出、转入权限。
严禁未经授权将数据备份转给无关人员或单位;严禁未经授权进行数据恢复或转入操作,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第八条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数据破坏等情况,由工程部针对系统和数据受损情况进行备份数据恢复:(一)全盘恢复一般应在服务器发生意外灾难导致数据全部丢失、系统崩溃或是有计划的系统升级、系统重组等情况下实施;(二)个别文件恢复一般用于恢复受损的个别文件,或者在全盘恢复之后追加增量备份的恢复,以得到最新的备份。
第九条每月检查一次保存的备份数据能否正常使用,需刻录光盘的数据应经过检验,确保数据备份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三章备份与恢复策略第十条制定文档化的明确的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策略。
第十一条制定能够确保备份与恢复策略正确实施的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每年测试备份和恢复策略,以保证其有效性。
第十三条根据信息系统资产价值以及系统故障对业务正常开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应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恢复目标,如关键业务功能、恢复的优先顺序、恢复的时间范围等。
房产销售业务数据登记表模板(2024版)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房产销售业务数据登记表模板(2024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房产销售业务数据登记表1.2 卖方1.3 买方1.4 经纪方1.5 合同签订日期1.6 房产证号1.7 房产地址1.8 房产面积1.9 房产类型1.10 成交价格1.11 定金1.12 首付款1.13 贷款金额1.14 过户税费第二条数据登记与更新2.1 卖方基本信息2.2 买方基本信息2.3 房产基本信息2.4 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的内容2.5 交易双方协商不一致的内容2.6 房产交易进度2.7 房产交易时间节点2.8 经纪方服务内容2.9 经纪方服务费用第三条数据管理与保密3.1 数据保管责任3.2 数据使用范围3.3 数据保密措施3.4 数据泄露后果3.5 数据备份与恢复第四条数据查询与共享4.1 数据查询权限4.2 数据查询方式4.3 数据共享条件4.4 数据共享方式4.5 数据共享范围第五条数据修改与更正5.1 数据修改条件5.2 数据修改流程5.3 数据更正责任5.4 数据更正方式5.5 数据更正记录第六条数据删除与销毁6.1 数据删除条件6.2 数据删除流程6.3 数据销毁方式6.4 数据销毁记录第七条数据安全与维护7.1 数据安全责任7.2 数据维护责任7.3 数据安全防护措施7.4 数据维护流程7.5 数据维护记录第八条违约责任与赔偿8.1 违约行为8.2 违约责任8.3 赔偿金额计算方式8.4 赔偿责任承担8.5 违约赔偿争议解决方式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9.1 争议解决途径9.2 调解程序9.3 仲裁程序9.4 诉讼程序9.5 争议解决时间限制第十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生效时间10.3 合同变更条件10.4 合同变更程序10.5 合同终止条件10.6 合同终止后义务第十一条合同的附件11.1 房产证复印件11.2 身份证复印件11.3 户口本复印件11.4 婚姻状况证明复印件11.5 收入证明复印件11.6 贷款审批表复印件11.7 其他相关文件复印件第十二条其他约定12.1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12.2 双方约定的特殊条款12.3 双方约定的附加服务12.4 双方约定的保密协议12.5 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第十三条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13.1 相关法律法规13.2 相关政策文件13.3 行业规范与标准13.4 地方性法规与政策13.5 国际惯例与贸易规则第十四条合同的签署14.1 合同签署日期14.2 合同签署地点14.3 合同签署人14.4 合同盖章14.5 合同副本数量14.6 合同正本保管方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房产销售业务数据登记表:本合同附件中的《房产销售业务数据登记表》是本合同的核心内容,详细记录了房产交易双方的基本信息、房产基本信息、交易进度、服务内容等。
实验室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对检测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网络系统、计算机软件、以及电子存储数据,实施管理,确保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保密性,并符合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所计算机系统工作的管理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0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负责检测用计算机程序软件的应用及更改的审批;3.1.2负责组织定期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及检测数据的核查。
3.2质量负责人3.2.1负责本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3.3检测组主任3.3.1负责组织人员控制工作中的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网络系统、计算机软件的保密与安全;3.3.2负责组织人员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检测数据,控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3.4测试工程师3.4.1负责控制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3.5资料员3.5.1负责检测数据的归档。
3.6全体人员3.6.1负责网络系统、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系统管理软件的安全使用、保密和日常维护工作。
4.0工作程序4.1本所用于检测工作的计算机及其自动化设备,检测用计算机软件,保密电子信息实行统一管理。
4.2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文件的编制、验证和变更。
4.2.1经安装调试合格后的计算机系统,应由检测人员统一管理,并按工作的性质把访问权限分配给相应的岗位人员。
4.2.2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安装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不得随意调整、变更各类检测软件和网络文件。
当需要变更时,应填写《计算机内容变更申请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3数据和软件的保存4.3.1数据的采集4.3.1.1检测人员应负责控制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4.3.2文件和数据的保存4.3.2.1全体人员应对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和检测数据逐日进行保存,以保证文件和数据的安全性,并检查其正确性和完整性;4.3.2.2全体人员应将存有数据和文件(包括光盘和软盘)交办公室归档,实验室管理员应对其进行登记签收,按《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实施。
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YHNB/B 20008-2016]第一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用于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国家秘密信息的人机系统。
本公司内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即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单机。
第二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坚持“坚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及“分层负责,负责到人”的原则。
第三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实行领导责任制,由使用部门主管领导负责本部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
公司保密部位配备专用涉密计算机,保密部位负责人负责涉密计算机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使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条涉密计算机使用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相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及公司保密制度,加强保密学习和培训,不得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行为。
第五条对从事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应进行严格的涉密资格审查并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确保工作人员接受过专项培训,熟悉公司的相关保密规定和实施细则。
第六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联网应当采取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和系统安全保密监控管理等技术措施。
第七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只限于公司内部使用。
第八条不得擅自修改涉密计算机网络相关设置。
第九条不得擅自安装或卸载涉密计算机软件。
第十条涉密计算机须与外网完全物理隔离,不得存在通过拨号、电缆或无线等方式违规外联,不得以任何方式违规接入互联网或公共信息网。
第十一条禁止使用非涉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存储介质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
第十二条禁止将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接入内部非涉密信息系统。
第十三条未经审批,禁止对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格式化或重装操作系统,禁止删除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移动存储介质及外部设备等日志记录。
第十四条公司保密办负责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负责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用密码(密匙)的生成、分配和保密管理,并按有关保密规定和要求负责公司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设备的日常维修和维护工作。
记录填写要求
服务客户工作程序
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必须对所有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每个客户每月不少于一次,内部客户也是客户,也必须调查。
客户反馈处理记录
客户主动反馈信息或者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到客户的反馈意见时填写此表进行处理。
11
投诉处理程序
客户投诉处理记录
发生客户投诉时填写此表,在递交申请书前最好填写一份左右投诉处记录。
每次核查时填写。
32
量值溯源程序
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划
申请认可范围内的每个仪器设备均须进行检定、校准,列入计划控制。
量值溯源图
设备管理员必须将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编制量值溯源图。
33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标准物质登记
实验室在用标准物质必须进行登记。
标准物质领用登记
每次领用标准物质前必须进行登记。
34
样品管理程序
15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归档登记
所有技术记录表格按照咨询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调整好格式后按照新格式运行,最好不用圆珠笔,许多评审员不允许圆珠笔填写。最好按照申请认可的检测项目分类整理,便于评审时核查。
16
内部审核程序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在咨询师指导下填写。
内部审核日程计划
内审检查记录
检测能力审核记录
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文件借阅登记
发生借阅情况时登记此表。
文件变更审批单
文件需要修订或者换版时均需填写此表。递交申请书前必须发生过至少一次对手册和程序的变更。
文件销毁记录
文件销毁时填写此表。
现行有效技术标准目录
将各种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登记于此。
7
合同评审程序
检测委托单
所有委托检测填写此单。
数据备份登记表
数据备份登记表在现代信息社会,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备份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数据备份登记表的概念、重要性、填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数据备份登记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管理数据备份信息的表格。
它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对备份数据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跟踪备份数据:数据备份登记表能够记录每个备份数据的详细信息,包括备份时间、备份内容、备份位置等,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备份数据。
保证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备份登记表,用户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备份数据的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数据安全问题,从而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备份登记表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确定需要恢复的数据备份,避免在大量数据中浪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备份类型:记录备份的类型,例如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
备份内容:详细列出备份的数据类型和文件名称。
备注:添加关于备份的任何其他重要信息或说明。
定期更新:为了保证数据备份登记表的准确性,应定期更新登记表,确保所有新的备份数据都被记录在表中。
权限控制: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备份数据,应对数据备份登记表进行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这些信息。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数据备份登记表,以确保所有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或问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保持:为了确保数据备份登记表的实用性和及时性,应保持与数据管理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以便在需要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和反馈。
妥善保存:对于包含敏感信息的纸质或电子版数据备份登记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其安全和妥善保存,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泄露。
定期备份:不仅要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还应定期对数据备份登记表进行备份,以防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在数字化世界中,数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对业务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备份数据中心数据是所有组织都必须重视的事项。
备份方式因数据中心的大小、业务需求和技术架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