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新 版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70分) 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A、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 3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ABC都可以 4.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5.古登堡界面是 (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6.横波只能穿过地壳、地幔和内地核,据此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 7.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8.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 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 C.软流层D.地壳下部 9.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的是 (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10.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 ) A.氮和氧 B.气体和悬浮物 C.氢与氦 D.碳与氧 11.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①地表水②地下水③大气水④生物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13、元旦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1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5.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 B.氧和氦C.氢和氦 D.氧和氮 16.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17、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杨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18、分别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属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19、下列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B.太阳大气稀薄,人们肉眼观测不到 C.太阳大气从外向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D.太阳大气的变化通常称为太阳活动 20.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 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21.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2. 自北半球夏至到冬至,地球的公转速度() A.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 先变快再变慢 2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º34/ C.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24.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5、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飞机逆风飞行 B 飞机顺风飞行 C 风从南侧吹来 D 风从北侧吹来 26.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B.角速度相同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7.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28.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N B.21°S C.50°N D.89°S 29.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0.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国际劳动节 B.我国植树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组目前,已知对地球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共有2200多颗。
2022年9月26日,“DART”探测器经10个月的太空旅行,到达距地球1100万公里的指定位置(下图),进行撞击小行星Didymos的卫星Dimorphos实验,测试它对小行星轨迹的实际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10个月的太空旅行,“DART”探测器脱离了()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小行星Didymos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A.距离地球太远B.公转方向自东向西C.体积、质量太小D.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等媒体消息,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用卫星捕捉到了一张照片,看起来太阳仿佛在“微笑”(如图)。
笑脸的“眼睛”和“嘴巴”是位于太阳外部圈层最外侧的暗斑,且喷发大量带电粒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太阳的“眼睛”和“嘴巴”主要出现在()A.核心区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4.照片“微笑”的太阳背后隐含着的信息很可能是()①高能粒子影响地球①引发小型地球磁暴①地球出现电网波动①宇航员太空行走无妨①影响地球有线通信设备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
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6.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岩层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中甲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8.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下图为下面某风力沉积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题目: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自转是指: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地球在黄道上运行C. 地球围绕地轴旋转D. 地球围绕月球旋转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海岸线?A. 巴西B. 俄罗斯C. 澳大利亚D. 瑞士...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经纬天球仪》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所设计的一种仪器,用来表示地球上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2. 地壳的主要构成是岩石,岩石又是由一个或几个___________ 组合而成的。
3.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全球总人口的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0分)1. 描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位置、边界和特点。
2. 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3. 举例说明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二、填空题1. 经度,纬度2. 矿物3. 60%...三、解答题1. 北美洲位于北半球西边,南美洲位于南半球东边。
北美洲的边界包括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南美洲的边界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三大洲,南美洲是第四大洲。
2. 地壳运动的原因主要有板块运动和地震等。
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形的变化,如山脉的形成、断裂带的出现等。
3. 河流的主要特征包括源头、河道、流域、支流等,具有水量大、水质清、流速快等特点。
...以上为高一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测试卷高一地理试题考前须知:·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和选择题答案〕两局部.·选择题写在第II卷的相应位置,否那么不得分,只交II卷.·在第5页的相应位置写上班级、姓名、座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2022年8月24日布拉格当地时间15时20分,(北京时间8月24日21时20分),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材料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轨道倾7°3.4°0°1.9°1.3°2.5°0.8°1.8°17.1°角偏心率0.206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0.256 材料三:漫画——别了根据以上三那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5题: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冥王星的是〔〕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2.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3.漫画“别了〞反映了冥王星从行星大家族的出局,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太小,甚至小过一些卫星,所以被降级B.冥王星的轨道倾角过大,影响了太阳系内其它天体的正常运行C.太阳因受核聚变反响的影响,质量减小,能量缺乏,无法吸引冥王星的绕转D.冥王星距离太阳最远,温度太低,外表物质呈液态或固态,不符合行星的一般特征4.当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时,太阳直射点〔〕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5.布拉格位于〔〕A.东2区B.西2区C.东9区D.西10区据美联社报道:2022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答复6~7题: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增强7.以下城市中,此时高频无线电通讯受影响最大的是〔〕A.伦敦〔中时区〕B.悉尼〔东十区〕C.新加坡〔东八区〕D.纽约〔西五区〕8.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正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中央核9.以下地区中,森林生物量最缺乏〔只考虑纬度因素〕的是〔〕A.亚马孙平原B.武夷山C.长白山D.西伯利亚10.9月10日晚20:30,某天文爱好者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牛郎星.假设保持天文望远镜的方向不变.那么9月11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牛郎星的时间应该是〔 〕A.19时56分4秒B.20时30分C.20时26分4秒D.20时56分4秒 11.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12.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16,该地的经度为 〔 〕 A. 104°E B. 116°E C. 124°E D. 136°E 13.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均造成的现象是〔 〕①.北极点极昼天数比南极点极昼天数多几天 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③.北半球的夏半年较冬半年长 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A .①③ B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 〔 〕 A .日出的时间必定相同 B .角速度和线速度肯定相同 C .地方时刻必然相同 D .正午太阳高度完全相同15.以下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六一〞儿童节那天阳光照射地球的是〔 〕16.读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央的经纬网图 B .图中A 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 .A 在B 的东南方向 D .A 比B 的自转角速度稍大17.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长3分56秒B. 地球自转一周需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C. 太阳日时间不长,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开展S ① ② N ④900W 00 ③00900WD. 恒星日被用来作为根本时间单位18.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时刻早C.北京东8区的区时为8点钟,日本东9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所以日本东9区的时为7点钟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120ºE的地方时1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表达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20.地震发生时,关于湖中的游鱼、小船里的人、空中的飞鸟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都会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摇晃B.都会感觉到只有上下颠簸C.空中的飞鸟不会感觉到地震波的存在D.都会感觉到只有左右、前后摇晃21.有关岩石圈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局部,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局部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但未改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答复22~23题.22.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A.160°W B.160°E C.80°W D.40°E 23.当地正午时,贾先生发现当地物体都没影长,而上的日期为9月23日,那当地的昼夜之比应为〔〕A.1∶1 B.1∶1.5 C.1∶2 D.1∶0.5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答复24~25题.24.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班级 姓名 座号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5、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B 甲乙丁丙C 丙丁乙甲D 丁丙乙甲26.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目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 A .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 .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C .精确的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D .发现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现象27.在北京的晓黎与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北京时间5月4日22时结束在网上交谈,并相约于纽约时间5月4日23时再谈.他们两次网上交谈的时间间隔是〔 〕A .1小时B .13小时C .14小时D .25小时读右图中央点地球北极示意图,答复28~29题:28.假设阴影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9.如果阴影局部为7月6日,非阴影局部为7月7日,甲地时间为 〔 〕A .15时B .9时C .3时D .12时30.北京〔40°N 〕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 A .23°26′ B .46°52′ C .66°34′ D .90°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成绩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题号对应的空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二.综合题〔共36分〕31.读“天体系统图〞,完成以下要求〔5分〕〔1〕写出天体系统的名称A.B.C.D.地月系〔2〕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__________图〔用字母填空〕〔3〕河外星系与__________图级别相同〔用字母填空〕32.读右图〔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完成以下要求.〔6分〕〔1〕图示节气为____________〔北半球〕.〔2〕图中A、B、C、D点中,同时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_,太阳高度为0的是_________.〔3〕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A>B>C>D B.B>C>D>AC.D>A>B>C D.C>B>A>D〔4〕A点日出时间为_________点,夜长为_________小时.3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以下要求:〔5分〕(1)恒星①是星;角②的角度是;平面③的名称是.(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选择填空〕.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第33题图〕〔第34题图〕34.读右上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以下内容.〔7分〕〔1〕在图中用箭号标出地球公转方向.〔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节气〕;大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3〕运行到C点时,南半球是〔季节〕,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4〕在大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且白昼时间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图中AB、BC、CD、DA四段中的段.〔5〕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位置可能〔填字母〕处. 35.读图〔图在第8页,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答复:〔8分〕〔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图中阴影局部是黑夜,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晨线的是 .〔3〕此刻,D点的地方时是点,D点昼长为小时.〔4〕A、B、C三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分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____.〔5〕A点在B点的方向.〔第36题图〕〔第35题图〕36.读左上图“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答复:〔5分〕〔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多或少几小时〕小时.〔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上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度.〔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地区.〔4〕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的周期是. 〔5〕当太阳直射A点时,以下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①哈尔滨②北京③大田④广州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共4分)37.2022年下半年,大田五中高一某班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大田经纬度,设计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其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播送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六.测量日期:2022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点08分48秒时角β最小,β为49º08’.A为量角器中央O点的阴影,AB⊥PA.据此答复以下问图二十图六题.(1)当地的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_.(2)在测量日期当日,大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大田今后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_______ .。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行星 B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C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 D所谓恒星就是永恒不变的星球2、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 北极星 B 金星 C 太阳 D 月球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分布在A. 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B 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C 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D 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9°SB、80°E,40°NC、10°E,1°SD、108°W,71°N5、关于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天体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B、天上的恒星靠在一起,组成星座,就形成天体系统C、月球和地球组成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D、银河系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第6题。
6、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7、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8、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太阳辐射能只有一半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C、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大气、生物、水、火山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3、请考生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卷卡规定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_新目标版.doc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数:100分(选择60分;综合题4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
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
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时就叫做“连珠”。
据此回答1-3题。
1.“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水星、火星、木星B.水星、金星、火星C.金星、木星、土星D.金星、火星、土星2.“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A. 水星B. 木星C.金星D.火星3.“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A.水星B. 火星C.金星D. 木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太阳给地球带来无限生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蕴含的能量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的太阳能B.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是人类各种食物的来源C.太阳能是地球上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地球上季节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5.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北京时间2016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
据此完成6题。
6、除美国外,下列国家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加拿大、挪威 B. 英国、墨西哥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右图为太阳辐射量分布示意图。
可能总辐射量是在不考虑受大气和云层的削弱情况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回答7--8题。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际天文学界投票决定不再把太阳系中的哪颗星列为行星?A.冥王星 B.天王星 C.海王星 D.土星2.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A.地球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2008年5月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北极区域成功着陆;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
据此回答4~6题4.文中叙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5. 文中提到的太阳系外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B.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6. 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8日17时40分成功着陆时,纽约(西5区)时间为A.28日4时40分B.29日6时40分C.29日4时40分D.28日6时40分7. 下列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①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②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③清除太空垃圾④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空间垃圾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 太阳能量于A.氢原子核的核裂变反应B.氦原子核的核聚变反应C.氢原子核的核聚变反应D.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9.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闭路电视信号受到干扰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传送的广播、电视、电话信号受到干扰④青藏高原地区出现五彩缤纷的极光现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10.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为A.23小时56分4秒B.24小时 C.365日5时48分46秒 D.365日6时9分10秒读右图,完成11-12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中。
每题2分,总共60分)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系统是由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成B.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为太阳C.太阳系是由水星、金星、地球等八颗行星组成的D.河外星系是总星系以外的天体系统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 B. 总星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3.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 火星、木星、土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 哈雷彗星与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具有共面性D 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4.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质量适中C.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D. 有液态水的存在5.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6. 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主要成分为氢和氦 B. 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表面温度可达6000K D.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7.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 B. ③④C.②③ D.①③8. 太阳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 B. 黑子C.耀斑 D.太阳风暴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06年10月25日20:52,美国宇航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28°28′N,80°32′W)发射了两颗用来观测太阳活动的探日卫星,它们将显著提升人类“太空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检测高一地理试题本卷完成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单项选择题( 40 题,共 60 分)2017 年中秋之夜,云南丽江发生陨石掉落事件,事发后当地百姓积极开展寻找活动,收 获颇丰。
据此回答 1- 4 题。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 ②中秋节时的月亮; ③在丽江坠落的陨石;④天空中飞行的飞机4 .如果参加寻找陨石活动,你如何识别寻找陨石(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图 1 ),完成 5-7 题。
5.人类已知的天体系统,包含几级天体系统(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2 .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有何特征(A .拖着长尾B .闪烁不停3 .流星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A. 流星体本身发光发热阳光而发光)C .一闪即逝B. 流星反射太D .呈云雾状C. 流星体同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上是小的恒星A .形态多浑圆而无棱角B .表面光滑平整C .散落在地表土层之上D .形态呈圆柱状D. 流星体实质A. 2B. 3C. 4D. 56. 图中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 2B. 3C. 4D. 57. 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进入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 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 -9 题。
8.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 “万物生长靠太阳”C. 泰州和海南有不同的植被D. 姜堰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9.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C图是1995 ~2011 年太阳黑子数变化图(图2)。
读图回答10 -11 题。
10.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及周期是( )A. 黑子,7 年B. 极光,11 年C. 黑子和耀斑,7 年D. 黑子和耀斑,11 年11. 下列观察太阳黑子的天文活动,既不伤害眼睛,又能观测到黑子的是( )A. 用肉眼直接观看太阳B. 在日全食时用肉眼观看太阳C. 在盛有水的脸盆中,倒入较多的浓墨汁,然后用肉眼直接观看盆中的太阳倒影D. 透过一张彩色相片底片用肉眼观看太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doc
2019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3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并正确粘贴条形码。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个小题,每个小题2.5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右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代表地球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2.小行星带位于A.①②之间B.②与月球之间C.③④之间D.④与土星之间3.关于太阳系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B.图中所示天体的级别相同C.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D.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超级地球巨蟹座 55e”位于银河系之外(距地球约40 亿光年),围绕着某星系的类太阳恒星巨蟹座 55A 运行,该“超级地球”的直径是地球的 2倍,质量是地球的10倍,没有自转运动,公转周期 18 小时。
昼半球的最高温度将近 2426.8 摄氏度,昼夜半球的温差高达 1300摄氏度。
完成4~5题。
4.该“超级地球”可能位于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5.该“超级地球”温度高的原因最可能是A.距恒星近B.没有大气层C.公转周期短D.质量庞大读“某经纬网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①点的经纬坐标是A.(20°S,15°E)B.(20°S,15°W)C.(20°N,15°E)D.(20°N,15°W)7.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8.太阳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自于A.太阳内部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日冕层的太阳风D.色球层的日珥9.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新版(1).doc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仅从地球自转速度来说,我国酒泉发射火箭的条件比美国的休斯敦好B.中山站、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C.广州、武汉、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D.上海、漠河、曾母暗沙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基本相同2.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读下表,分析回答下面3~4题。
北半球南半球纬度极昼期极夜期极夜期极昼期70°72天53天69天56天75°108天93天X天98天3.表中X的天数是( )A.103 B.111 C.113 D.1174.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 )A.地球的自转周期的变化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2017年5月26日到29日,首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
据此完成5~6题。
5.在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塔里木河水量最大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6.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状况是( )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 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7.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下图与该河流位置和流向相吻合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个月( )A.1月 B.7月 C.5月D.11月9.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 )A.星期二 B.星期四 C.星期一 D.星期六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其中中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荣获199枚金牌。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①星光闪烁的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③一闪即逝的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流星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答案】1. A 2. B【解析】试题分析:1.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各种天体的感觉,星光闪烁的恒星,①对。
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②对。
一闪即逝的是流星,③错。
轮廓模糊的是星云,④错。
A对。
2.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比总星系低一级天体系统,①错。
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②对。
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③错。
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④对。
所以B对。
【考点定位】天体,天体系统的等级。
读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示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 2级B. 3级C. 4级D. 1级4. 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降落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答案】3. A 4. A【解析】试题分析:3. 读图可知,图中地球与月球组成了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太阳系天体绕着太阳运转,又形成了太阳系,共有2级天体系统,故选B。
4. 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降落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地月系,故选A。
【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层次【方法总结】天体及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学地理必修二第一、二、三章的内容2.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数为100分3.第I卷为客观题,选择题;第Ⅱ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有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
1.其次次世界大战前后始终为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欧洲、南美洲 B.西欧、西亚 C.北美洲、大洋洲 D.东南亚2.右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增长改变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地区现在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B.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出现在阶段④C.2024 年该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D.③阶段后死亡率增加是因为老龄化减轻3.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缘由是()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国家政策允许农夫迁入城市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人口流淌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高校生暑假返回家乡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D.农夫利用农闲进城打工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日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很多。
据此回答5-6题。
5.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隐藏的资源数量6.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需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7.世界城市化的主要标记是( )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④城市生活水平提高⑤城市用地规模扩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右图是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完成8-9题8.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丙>乙 D.乙>丙>甲9.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中心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为一般饭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五星级酒店B.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一般饭店C.甲为小吃店、乙为一般饭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D.甲为五星级酒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一般饭店10.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11.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A.环境因素 B.社会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2.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缘由是( )A.我国人口的素养还不够高 B.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C.我国城市建设的阅历还不足 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13-15题。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下面符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顺序的是(B )A.传统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原始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B.原始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C.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D.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2.近几十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C )A.非洲、北美洲B.亚洲、非洲C.欧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3.产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根本原因是( B)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低C.人口死亡率高D.自然灾害与战争频繁4.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C)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右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示意图。
读图答复1—2题。
5.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B )A.①B.②C.③D.④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D )A.①B.②C.③D.④7.我国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D)①我国人均可耕地缺乏世界人均耕地的1/2 ②随着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的开展,可耕地总数在不断减少③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1/3 ④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不及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D )A.资源数量B.科技开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开展阶段9.以下关于合理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D.合理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10.以下情况对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的、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C)A.良好的文化教育B.与睦的婚姻与家庭C.经济开展水平D.优美的生活环境11.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A.水源条件的改善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与通信的进步D.经济布局的改变1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C)①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缺乏造成的②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③地区间经济开展不平衡造成的④因大城市就业人口短缺造成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A.国家政策B.部族战争C.自然灾害D.开发资源14.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C)A.但凡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参及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15.以下①②③④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 D)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16.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C)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历17.以下能使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因素有(B )①婚姻关系稳定②有宗教信仰③初婚年龄高④离婚率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形成多育多子的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A )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以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兴旺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答复19-21题:19.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B )A .%B .%C .%D .%20.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A .人口出生率高B .人口死亡率低C .大量人口迁入D .原有人口基数小21.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D )A .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 .社会劳动力缺乏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2. 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A. 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 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D. 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创造条件
3.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①②两行星的名称分别是
A. 火星、金星
B. 水星、金星
C. 金星、火星
D. 水星、火星
4.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5. 下图是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电离层
中新社北京2016年3月13日电:来自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消息说,预计太阳活动将进入为期十一年的新活动周,未来五年太阳活动将会变得日益频繁,空间天气灾害将逐年增加。
受其影响,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长距离管网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
据此回答6----7题
6. 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A.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
B.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
C. 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D. 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7. 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是因为
A. 太阳活动引发极光
B. 太阳活动引发磁暴
C. 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
D. 太阳风形成的风力较大
8. 以下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智利西北部海域发生8.0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列9---10题。
9. 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正逐渐发生的变化为
A. 变零
B. 变快
C. 变慢
D. 保持不变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纬线是
A. 南北回归线
B. 赤道
C. 南北极圈
D. 日界线
13. 下列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纬度的地方时相同
B. 同一天北京的地方时比日本东京的地方时要早
C. 二分二至日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均为6时
D. 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
14.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有(虚线表示假定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实际偏转方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北京时间2012年9月8日2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天津隆重开幕.此时,美国纽约时间(西五区)的时间是
A. 9月9日4时
B. 9月8日12时
C. 9月8日7时
D. 9月7日4时
16.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5月1日
B. 7月1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 当太阳直射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18. 在太阳直射d点时,下列城市属于夏季的是
A.悉尼
B.上海
C.伦敦
D.巴黎
读下图,回答下列19---20题。
19.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0. 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图“地球公转二分日和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2分)
(2)当地球位于A地时,北半球是__________(节气),北半球各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_。
(4分)
(3)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新乡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________值(最大/最小),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6分)(4)当地球从C处转到D处后,北京的昼长__________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
度(变大或变小)。
(4分)
(5)当地球位于B处时,北京的昼长为__________ 小时。
(2分)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在图中画出自转方向。
图示日期为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是。
(6分)
(2)AB是(填“晨”或“昏”)线,A地的太阳高度是。
(4分)(3)B地的昼长为小时,C地的夜长为小时。
(4分)
(4)D地的地方时是时。
(2分)
(5)A、D、E、B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位于南温带的是。
(4分)(6)地球自转运动中,A、N、C三地线速度最大的是,角速度最小的是。
(4分)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2019.09.28
一、选择题
1. D
2. B
3. A
4. A
5. A
6. C
7. D
8. C
9. A 10. C
11.A 12. C 13. D 14. C 15.C 16. B 17. B 18. A 19. C 20.D
二、综合题
21. (1)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方向箭头。
(2)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3)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小南极圈及以南地区
(4)渐长变大
(5)12
10. (1)自转方向略 6 22 北回归线(或23.5ºN)
(2)晨 0º
(3)0 12
(4)6
(5)D E
(6)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