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供方信息记录表

工程供方信息记录表
工程供方信息记录表

工程供方信息记录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HZZN-ZB-07

文档,可修改表1——基本信息表

注:项目经理获奖楼盘请写2008-2011年内的。菏泽中南世纪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标管理部HZZN-ZB-07

表2 如果您与我们合作

注意:

1、此表是评判闺房能否成为中南供应商的重要依据之一,请各家慎重填写各表

格,确保各项数据完整、真实、准确;

2、如采用文本形式回复调查表,所有表格均需盖公章否则无效;

3、欢迎随表馈赠贵方最新企业介绍资料、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4、如果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菏泽中南世纪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标管理部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为促进公司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外部相关单位的联系,使每一个岗位对上对下的沟通都变成一种需求,在沟通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增进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工作关系,同时间里良好、健康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特制定本制度 一、沟通职责 1、办公室要积极促进各部门的沟通,并给予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相关沟通技能的培训。 2、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目前工作的状态和需求。 二、沟通的基本要求 1、在公司中倡导坦率、真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沟通氛围,倡导全员树立端正的沟通心态,要使沟通基于工作本身,让沟通帮助整个团队提高工作准确度及效率。 2、只要是基于事实的、有益于推进公司工作的沟通内容,一律要引起重视,与员工进行坦诚的沟通,并积极改进。 三、沟通方式 1、一般沟通 第 2 页共 2 页

(1)一对一的面对面谈话沟通。 (2)通过晨会、问题讨论会议、工作协调会议、员工座谈会、全体员工大会等方式沟通。 (3)通过工作报告、文件、任务单、内部刊物等方式沟通。 (4)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沟通。 (5)其他方式,包括宣传栏、总经理信箱等。 2、越级沟通 对于正常的工作,各级工作人员要养成一种逐级上报的习惯,但当工作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进行越级沟通: (1)下级对上级的管理方式产生意见,需要投诉时。 (2)下级对上级汇报的工作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得不到答复。 (3)下级发现上级的违规行为时。 (4)个人对公司的改革、发展有建议或意见时 四、沟通的内容 1、在各项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下发之前,要和相关岗位的员工,要和相关岗位的员工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分析,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与流程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 第 2 页共 2 页

外部供方绩效评价报告20180625

外部供方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按照《管理评审控制规范》、《采购控制程序》、《采购管理制度》、《供方管理规范》、《外部提供过程产品服务规范》中相关规定,针对采购部门的工作 进展和目标实施状况,作如下评价汇报: 一、目标完成情况 部门部门目标统计汇总 供方产品一次性合格率≥98.5% 采购部97.75% 供方准时交付率≥97% 工作开展和实施到目前为止,目标的完成都基本符合计划要求,但在供方准时交付率方 面,还要加强供方交期意识的培养,加强与供方的沟通与监视,积极鼓励供方实施持续的改 进,以达到在改进中增加双方的理解和友谊,并共享由此而产生的效益。 二、部门体系实施情况 根据《供方管理规范》和《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制定各个岗 位的工作标准,工作的开展都围绕标准的要求,切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当然与体系系统完 美的要求相比,部门所属人员的工作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记录以及供方的沟通和监视方面 存在不规范和不完善。所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求部门全体人员关于体系方面知识的补充和 工作的持续改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基本上得到了贯彻、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司方针在部门内部得到宣传; 2. 部门目标每月都进行统计分析; 3. 内部审核没有在本部门发现严重缺失,不符合项能够及时整改; 4. 为了提高部门人员的作业能力和质量方面意识,进行了相对应的培训;

5.内部沟通渠道畅通且经常进行沟通; 6.法律法规标注得到识别且进行了符合性评价,针对不符合提出了纠正措施; 7.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 8.各类记录基本能够按要求填写、保管; 9.定期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 10.对供方施加质量影响; 四、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体系在部门实施过程中,年度内审发生一项不合格,采购过程的实施中有关条款的展开不够具体,现已改善完毕。 在供方供货过程中或材料上线使用时发生的质量问题,采购部都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责任部门进行分析,拿出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并会同质检人员一起验证整改效果,达到解决问题并预防的目的。 五、体系运行过程中持续改进建议 产品质量与原材料、辅料耗材的质量紧密相关,因此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分包方的质量都很重要,定期对供方做业绩绩效评价、考核,提高供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外部沟通程序

1.目的: 为使管理体系的运行能达成公司内部之共识,并建立与客户沟通的有效方法而制定。 2.范围:凡公司内部各级人员及公司与客户之间有关信息的交流均适用。 3.定义:无。 4.权责: 4.1 内部意见收集与处理: 部门主管 4.2 外部意见收集与整理: 开发部/质量部/采购课 4.3 外部意见处理及回复: 开发部及相关责任组 5.作业内容: 5.1 内部意见的处理: 5.1.1内部质量信息交流的形式: A.召开会议 B.发放文件(一、二、三阶文件、通知、提案、公告等) C.电话、传真、邮件 D.口头指示 E.教育、培训 F.其它 5.1.2内部质量信息交流的内容: A.质量要求 B.质量目标及质量绩效 C.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求 D.质量事故监测、统计的结果 E.质量不符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 F.其它 5.1.3上级下达的质量信息 A.经理级以上、管理代表通过“公司会议”等形式进行传达,由相关单位落实和处理。 B.单位负责人通过“单位内部会议”、“班前会”、培训等方式进行传达并形成<会议记录>。 5.1.4平级之间的质量信息 A.各单位之间以内部网络邮件、通知、书面联络等方式进行交流。 B.本单位内不同岗位之间的质量信息沟通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QQ、报表等形式进行交流,必要时可使用<内外部联络单>联络。 5.1.5 下级上报的质量信息 A.各单位员工将质量信息向本单位主管汇报,单位主管再根据具体情况逐级上报,跟踪处理结果反馈上报人。 B.各单位负责人以“报告”、“报表”等方式向上级报告质量信息。

5.1.6 日常例行的质量信息 A.质量部每天应将检验结果以日报形式报告相关单位。 B.质量部每月对质量日报进行汇总,将质量信息通报有关单位并报总经理。 C.重大质量事故要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5.1.7 日常管理中必要的质量信息交流、按有关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处理。 5.1.8 内部质量信息交流均采用逐级呈报或逐级传达的方式进行。 5.1.9 各部门应利用早会时对品质状况,改善事项做宣达. 5.2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交流: 5.2.1 管理代表/质量部于每月10号前收集所有品质目标的达成状况并作成<品质每/月报>.针对未达成品质目标的责任单位,质量部开出<质量目标未达成分析表>责任单位需提出改善报告。5.2.2 内部质量审核情形及结果应传达到相关单位或个人。 5.2.3 管理评审会议及相关检讨会议之结果须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或个人。 5.2.4 各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厂内相关的例行会议以<会议记录>记录之。 5.3 与客户之间的沟通: 5.3.1 开发部应主动与客户进行相关信息、建议或相关事项的沟通。 5.3.2 客户有关对产品或服务的反馈意见,如公司需要改善的,如客户投诉等开发部则把反馈内容记录在<客户抱怨单>中,并主导抱怨的处理。 5.3.3 质量部/相关责任单位接到开发部客户抱怨信息后应立即展开原因调查,制定纠正与改善措施并反馈给开发部回复对策。 5.4.4 本公司内部所有建立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方面的信息必须向本公司各单位做迅速传达。 5.5 有关产品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经管理者代表评审后入总经办以外来文件管控.评审时需评审与公司内部文件标准有无差异,如比公司标准宽松不做另外通知,如比公司标准较严格,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决议后重新修改或作特殊规定,并依流程将相关信息对供应商、各单位传递。 5.6 客户网站相关资迅:每月定期登陆一次查看并下载网站信息,经管理者代表评审后入总经办以外来文件管控. 评审时需评审与公司内部文件标准有无差异,如比公司标准宽松不做另外通知,如比公司标准较严格,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决议后重新修改或作特殊规定,并依流程将相关信息对供应商、各单位传递。 6.支持文件与表单: 6.1 CX HR-FR001会议记录 6.2 CX HR-FR002内外部联络单 6.3 CX SL-FR004客户抱怨单 6.4 CX QA-FR005质量目标未达成分析表

内外部沟通流程

仓库内部以及外部沟通流程 1 目的: 为确保公司内、外部所有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特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内、外部信息的沟通管理。 3 定义:仓储部和运输部协调沟通 4 职责 4.1 仓储部: 4.1.1 负责监督处理公司内部员工反馈的相关信息。 4.1.2 负责政府对口部门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 4.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保存。4.3 仓储部:各相关信息及各体系标准类信息的收集、处理。 4.4 客服中心:客户信息的沟通、传递与反馈。 5 工作内容 5.1 信息的分类 5.1.1 外部信息 A 产品检验机构、技术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监测或审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 市场行情及动态。 C 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投拆;相关方指客户、供应商、工业区、周遭居民等。 D 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政府部门和体系标准等。 E 地方环境监测站、环保局、消防队、劳动局、安监局等政府稽查部门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F 其它外部信息: 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相关信息。 5.1.2 内部信息 A 内部日常信息:指正常情况下的各种信息,如生产过程情况(含试产) 、产品检查情况、体系运行情况、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及安全检查、环保检查情况等。 B 内部异常突发信息:指工作活动中发生偏差的信息。如生产、质量、安全、环保不符合项。 C 紧急信息:如火灾、重大工伤、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 D 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投诉、建议、企业文化等。 5.3 信息的接收 5.3.1 外部信息的接收 A 品质部负责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 B 产品相关法规、标准类资料信息由工程部、品质部等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更新、整理。 C 市场信息、顾客满意度、客户投诉信息由营销中心负责收集,新产品项目导入和研发项目类的相关信息由项目、研发、等对口部门负责接收。 D 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记录及有关信息,由采购部、品质部SQE相关人员收集,并传递至相关责任部门。 E 行政部负责接收政府各部门、工业区、周遭居民等相关方信息。 F 体系标准、政策法规类信息由管理部及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更新、整理传至各相关部门。 G 有关税务、金融相关信息由财务中心负责收集、更新、整理传至各相关部门。

7.4内外部沟通

内、外部沟通 1.目的 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沟通工作,以确保全体员工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使之得以有效实施。 2.范围 使用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共同工作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沟通工作,策划和监督共同过程; 3.2各部门经理、主管负责本部门内部沟通和本部门与上级部门和同级其他部门沟通控制; 3.3本公司所有员工有责任将有关质量体系之信息、建议上报其上司。 4.作业内容 4.1沟通原则 4.1.1各层次之间沟通问题及反馈内容,原则上由本层反馈给其直属上一层,当得不到上层的答复时,才可向更高一层越级反馈; 4.1.2各职能之间沟通时,应在同一级别间进行沟通,若同一级别之间无法解决时,方可反馈给上一级加以解决。 4.2沟通方式 4.2.1本公司内部通过面谈、电话、书面通知、布告、例会、临时性召集会议进行上下、同级、全员的相互沟通。 4.3沟通内容

4.3.1总经理向组织全体成员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书面发布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管理评审; 4.3.2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进质量管理体系之运行情况,并促进满足顾 客意识在本公司形成,向公司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任何改进需求; 4.3.3市场部就本公司的市场开发、运营技术进行相关形式沟通; 4.3.4各部门主管可向上、向下汇报总结本部门所应承担的相关管理 职能、任务; 4.3.5本公司每月举行一次例会,以检讨运营质量状况,并解决实际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各有关部门积极改善并加以解决,将会议内容记录于《运营状况会议记录》; 4.3.6管理者代表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状况,组织专题会议或 进行内部审核,报告体系运行状况及提出有关改善建议,并形成《内部审核报告》; 4.3.7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召集各部门分责人了解各部门存在的问题, 讨论解决方法,并确定责任人及监控实施情况,将会议内容记录于《会议记要》中; 4.3.8各部门(主要涉及运营单位)正常情况下每天上班前要举行简 短的早会,总结昨天工作,强调布置当天工作任务; 4.3.9其他专题性会议或现场沟通:由发起部门召集,相关部门参与,由召集部门负责做好有关记录,以便跟进有关事项。 4.4沟通结果

对内对外沟通程序(含表格)

对内对外沟通程序 (SA8000:2014)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对内对外信息沟通,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对内和对外有关社会责任管理的信息沟通的活动。 3.职责 3.1人资部、工会负责与内部员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和妇联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 3.2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信息沟通。 3.3EHS专员负责与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救援组织、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协调沟通。 3.4市场部负责与客户的信息沟通。 3.5管理者代表应对信息沟通所必需的资讯提供支持,必要时报高层经理批准。 3.6其他各部门和员工代表应支持和配合对内对外信息沟通。 4.工作程序 4.1总则

4.1.1信息沟通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座谈会、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等。 4.1.2对内对外信息沟通均应保存适当的记录和证据。 4.1.3一旦收到外部有关质疑、质询和投诉信息,人资部应尽快核实质疑和投诉人的身份(包括姓名、职位、服务机构和联络电话等),查清质疑或投诉的原因。 4.1.4人资部应针对质疑或投诉的问题解释根据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方针和程序,妥善处理质疑和投诉事件,并及时作出反应。重大问题应报高层经理批准。 4.1.5一旦发现有违反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方针、法律法规或SA8000标准的事项,应及时采取补救和纠正行动。情况严重时,应及时报告总经理。 4.1.6信息沟通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秘密。公司有权保留商业机密及拒绝答复与合约无关的信息要求。 4.2对内信息沟通 4.2.1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方针、目标、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由人资部负责及时传达到公司各部门及员工。SA8000体系文件对内部员工是公开的,随时可以查阅或咨询。 4.2.2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资料,应根据社会责任管理方针和程序要求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 4.2.3员工的咨询、质疑和投诉,由员工代表或者人资部收集,并负责答复。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制定日期: 生效日期:

文件修订履历表

1 目的 在公司内部形成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共识,并与内外部相关方就公司质量环境管理的承诺与绩效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2 适用范围 公司内外部所有相关方,包括内部老板、管理层、员工等;外部政府机构、社会公众、客户、供方、承包商等进行质量环境信息交流的管理。 3 职责 3.1 市场部 3.1.1 负责顾客信息的接收和对顾客抱怨(含环保要求、退货等)进行确认、分析、处理组 织处理,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顾客的相关情况。 3.2 EHS部 3.2.1负责传递内部环境日常监视测量信息。 3.2.2 负责对环境方面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及环境问题(不符合)的汇报。 3.2.3 负责对内环境问题的分析、处置以及环保措施实施中涉及技术的问题处理。 3.2.4 负责外部合规义务信息接受和处理以及外界对公司的采访和报道。 3.2.5 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信息的对外交流和重大质量信息的内外沟通。 3.2.6负责紧急信息,如:重大环境事故,火、涝等情况的环境紧急处理信息的沟通。 3.3 采购部 3.3.1负责将公司对供应商的质量环保要求以及有关变更信息传递和或施加影响。 3.4品质部 3.4.1负责传递内部质量日常监视测量及质量、环境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体系运行信息。 3.5各部门: 3.5.1按部门的职能,准备汇报材料,以确保内部沟通。 3.5.2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业务性检查、监督、确认、分析、处理、保存与己有关资料。 3.5.3 按本部门职能,准备管理评审会议上的汇报材料,以便沟通和留存资料。 4 工作程序 4.1 沟通信息的分类: 4.1.1 外部信息

外部供方绩效评价报告

外部供方绩效评价报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外部供方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按照《管理评审控制规范》、《采购控制程序》、《采购管理制度》、《供方管理规范》、《外部提供过程产品服务规范》中相关规定,针对采购部门的工作进展和目标实施状况,作如下评价汇报: 一、目标完成情况 工作开展和实施到目前为止,目标的完成都基本符合计划要求,但在供方准时交付率方面,还要加强供方交期意识的培养,加强与供方的沟通与监视,积极鼓励供方实施持续的改进,以达到在改进中增加双方的理解和友谊,并共享由此而产生的效益。 二、部门体系实施情况 根据《供方管理规范》和《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制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的开展都围绕标准的要求,切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当然与体系系统完美的要求相比,部门所属人员的工作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记录以及供方的沟通和监视方面存在不规范和不完善。所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求部门全体人员关于体系方面知识的补充和工作的持续改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基本上得到了贯彻、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公司方针在部门内部得到宣传; 2.部门目标每月都进行统计分析; 3.内部审核没有在本部门发现严重缺失,不符合项能够及时整改; 4.为了提高部门人员的作业能力和质量方面意识,进行了相对应的培训;

5.内部沟通渠道畅通且经常进行沟通; 6.法律法规标注得到识别且进行了符合性评价,针对不符合提出了纠正措施; 7.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 8.各类记录基本能够按要求填写、保管; 9.定期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 10.对供方施加质量影响; 四、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体系在部门实施过程中,年度内审发生一项不合格,采购过程的实施中有关条款的展开不够具体,现已改善完毕。 在供方供货过程中或材料上线使用时发生的质量问题,采购部都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责任部门进行分析,拿出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并会同质检人员一起验证整改效果,达到解决问题并预防的目的。 五、体系运行过程中持续改进建议 产品质量与原材料、辅料耗材的质量紧密相关,因此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分包方的质量都很重要,定期对供方做业绩绩效评价、考核,提高供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供方信息调查表

供方信息调查表 一、机构与组织 1、公司名称:成立时间:年月日(据本次报名截止日前满 三年) 营业执照号:法人姓名: 电话号码:传真: 授权与本公司接洽之业务经理名称:职务:电话: 邮箱: 2、承包/供货资质范围:(本次 报名对应的资质放在首位) 品牌: 3、从事相同工程承包/材料供应的年数: 4、公司组织关系图 二、财务资料 1、注册资本: 2、最近五年内完成工程造价/材料设备销售额一览表 3已签合同材料设备销售额: 三、人力资源 1、职员总数量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 2、法人、总经理、主要技术负责人、主要经营销售人员、主要项目经理一览表

四、设备和设施 公司主要的施工/加工设备、设施一览表: 五、业绩 1、公司承担类似项目的经历及经验(近三年内3个以上类似工程业绩): 2、公司过去三年完成项目承包/材料设备供应项目一览表,与本项目相同的请显著表示: 3 4 六、附加资料 1、附在本预审表后的企业资料: 营业执照(原件扫描件) 资质证书复印件(原件扫描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扫描件) 合法税务登记证明(原件扫描件) 资信证明(原件扫描件)

各种质量体系认证文件、获奖证书(原件扫描件) 业绩资料证明(中标通知书或者签订的合同关键页原件扫描件) 授权委托书(原件扫描件),格式见附件一 2、附在本预审表后的技术资料: 工程技术能力及优势说明 产品印刷资料 企业技术标准 3、请增加您认为评估您公司的资格预审有关的任何资料,请在此列出名称,并将资料附 后。 七、承诺 致安徽华安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组织郑重承诺,以上全部资料内容及所附资料均真实无误,并同意贵方采取其他方式调查验证。本组织承担因失实而产生的所有责任。 组织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授权代表签字: 填写日期:年月日 以下内容由甲方组织填写:

供方信息调查和审核记录表(doc 28页)

XXX SUPPLIER SURVEY AND AUDIT FORM XXX供方调查和审核表 SUPPLIER'S SURVEY DATE : 供方调查日期: SUPPLIER'S NAME : 供方名称: ADDRESS: 地址: PHONE NO : FAX NO : 电话:传真: PRODUCT SUPPLIED : 提供的产品 REASON FOR THE SURVEY / AUDIT 调查 / 审核原因 INITIAL AUDIT (NEW SUPPLIER) 初步审核(新分承包)现场审核 REGULAR AUDIT

定期审核 PERFORMANCE NOT SATISFACTORY 工作不满意之外 SELF SURVEY 供方自查 OTHERS (SPECIFY) 其他(特定) AUDIT / SELF SURVEY PERFORMED BY : 审核 / 自查执行人 REPRESENTATIVES / REVIEW 代表 / 审核 XXX SUPPLIER XXX 供方 XXX SUPPLIER SURVEY AND AUDIT FORM XXX供方调查和审核表

ASSESSMENT AREA Actual Rating 评估内容Points Points 1.组织机构 2.采购控制 3.进货材料 4.不合格品控制(过程中和最后出货) 5.生产线控制 6.S PC 7.在线检验 8.校验 9.设备维护 10.文件和图纸控制 11.最终产品检验 12.包装和发货 13.培训和教育 14.清洁、搬运、储存 TOTAL OVERALL RATING% 总得分比率 FINAL OUTSTANDING (ABOVE 90%) SATISFACTORY (75%-90%) 优异满意 RATING NEED IMPROVEMENT (60%-74.9%) POOR (BELOW 60%) 需改进不合格(低于60%)

内部、外部沟通管理制度

内部、外部沟通管理制度 一、内部沟通 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其它有关本公司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通过书面文件或会议的方式由上向下层层传递。 2、通过质量例会,布告栏,会议,计算机局域网,内部刊物等,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有效性,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并向员工灌输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理念,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提高员工意识。 3、员工可通过各种记录、报告、总结或谈话的方式向有关人员反映信息。 4、实行部门内部的碰头会、不同部门的交流会,或通过出版简报、公布栏、内部刊物、电脑联网来交流信息,日常工作或其他方面的交流随时进行,以实现部门内和部门间的沟通。 二、对外沟通 1、本公司的产品信息,以质量目标、口头、书面或广告等方式让客户了解。 2、市场部和工程部主动掌握客户的需求或客户需求服务时,由承办人员填写《内部联络单》,反映给部门主管签核,以确定客户服务的需求。业务人员针对《内部联络单》之需求,适时处理客户需求,并将相关部门所回复的处理结果填入《内部联络单》呈部门主管核阅,将处理结果以电话、传真或邮寄方式回复客户确认,是否满足其客户需求。 3、由公司授权市场部或工程部负责与客户签订合同或合同变更,处理方式依《顾客要求评审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4、客户以书面或口头等方式,向市场部/售后服务部提出抱怨时,必须将抱怨事实依据《顾客信息反馈管理制度》规定办理。 5、市场部和工程部应定期调查客户对本公司产品/服务的状况,以了解客户的满意度或意见,参照《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6、客户抱怨的信息亦应适时宣导使员工知悉,以作为鼓励或激励的依据。 三、相关之内、外部沟通的记录,应妥善保存,参照《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供方信息调查和审核记录表

XXX供方调查和审核表 SUPPLIER'S SURVEY DATE : 供方调查日期: SUPPLIER'S NAME : 供方名称: ADDRESS: 地址: PHONE NO : FAX NO : 电话:传真: PRODUCT SUPPLIED : 供应的产品 REASON FOR THE SURVEY / AUDIT 调查 / 审核原因 INITIAL AUDIT (NEW SUPPLIER) 初步审核(新分承包)现场审核 REGULAR AUDIT 定期审核

PERFORMANCE NOT SATISFACTORY 工作不满意之外 SELF SURVEY 供方自查 OTHERS (SPECIFY) 其他(特定) AUDIT / SELF SURVEY PERFORMED BY : 审核 / 自查执行人 REPRESENTATIVES / REVIEW 代表 / 审核 XXX SUPPLIER XXX 供方 XXX SUPPLIER SURVEY AND AUDIT FORM XXX供方调查和审核表 ASSESSMENT AREA Actual Rating

评估内容Points Points 1.组织机构 2.采购控制 3.进货材料 4.不合格品控制(过程中和最后出货) 5.生产线控制 6.S PC 7.在线检验 8.校验 9.设备维护 10.文件和图纸控制 11.最终产品检验 12.包装和发货 13.培训和教育 14.清洁、搬运、储存 TOTAL OVERALL RATING% 总得分比率 FINAL OUTSTANDING (ABOVE 90%) SATISFACTORY (75%-90%) 优异满意 RATING NEED IMPROVEMENT (60%-74.9%) POOR (BELOW 60%) 需改进不合格(低于60%) RATING SCALE

2-03内外部沟通管理办法

1目的 规定与质量有关的内外部沟通,规定公司内部之间的沟通方式和公司与外部顾客的沟通方式,确保沟通及时、有效,并对沟通内容做出反应和处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沟通和公司外部顾客的沟通。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得到沟通和传递; 3.2质量部负责产品、过程质量有关信息的沟通管理; 3.3销售部负责顾客质量服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3.4销售部负责供应商交付过程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4工作程序 4.1内、外部沟通 4.1.1总经理应确保在各管理层次和部门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产品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和实施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4.1.2公司各部门在内、外部沟通前,应充分识别所沟通的对象、信息的重要度和关联度以及沟通的目的,以确定不同的沟通方法和不同的沟通工具和沟通的范围,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不单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还应注意是双方信息的交换过程,所有沟通后,应确认信息沟通充分性、有效性,以确保内、外部沟通的有效性。 4.2内部沟通的方式 4.2.1自上而下的沟通 公司每月由总经理召开例会,讨论生产、质量、顾客反馈及市场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4.2.2自下而上的沟通 各部门在总经理召开例会前,应做好充分的汇报准备,在每月的例会上向总经理报告部门运作情况,以作为总经理进行决策的依据。 4.2.3部门内部的沟通 各部门每月召开质量/工作例会,讨论部门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加强对产品实现过程及产品本身质量的监视和测量状况,对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内外部沟通程序(含表格)

内外部沟通程序 (依据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标准编制) 1.0目的 确保与员工及顾客就相关质量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2.0适用范围 各类质量信息的内外部交流沟通。 3.0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建立内部沟通系统,主持公司层级会议。 3.2 办公室负责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管理评审信息和质量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负责有关质量问题与顾客的沟通。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沟通。 4.0工作程序 4.1 内部沟通的形式 内部沟通可视情况和需要采取请示、汇报、会议、文件、网络电话等传递形式。 4.1.1 请示 超出部门或岗位职责权限范围的工作应向直接领导请示后进行,直接领导不便联系且事情紧急时可越级请示,事后应向直接领导汇报。 4.1.2 汇报 下级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教训和改进的建议。汇报可采用个别口头汇报、在各类会议上汇报或邮件、书面汇报的方式。 4.1.3会议

4.1.3.1 厂务会议(包括管理评审会议) 根据需要,由总经理不定期主持召开厂务会议,听取他们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关于质量管理评审的厂务会议至少每年召开一次。 办公室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2质量例会 质检部部长主持每周一次的相关部门的部长及车间主任级质量例会: 1)讨论本周发生的一些质量和质量管理的问题。 2)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和改进。 3)听取主管们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 4)对上周布置的事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指定人员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3部门会议 各部门主管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本部门质量会议: 1) 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和改进方针。 2) 总结上阶段工作情况,布置本阶段工作重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 听取他们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部门指定人员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4各生产车间每个工作日都要召开晨会,由车间主任主持。 1)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见﹑要求。 2)讲述上一天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方法和预防措施。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夕卜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为促进公司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外部相关单位的联系,使每一个岗位对上对下的沟通都变成一种需求,在沟通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增进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工作关系,同时间里良好、健康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特制定本制度 一、沟通职责 1、办公室要积极促进各部门的沟通,并给予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相关沟通技能的培训。 2、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目前工作的状态和需求。 二、沟通的基本要求 1、在公司中倡导坦率、真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沟通氛围,倡导全员树立端正的沟通心态,要使沟通基于工作本身,让沟通帮助整个团队提高工作准确度及效率。 2、只要是基于事实的、有益于推进公司工作的沟通内容,一律要引起重视,与员工进行坦诚的沟通,并积极改进。 三、沟通方式 1、一般沟通 (1)一对一的面对面谈话沟通。 (2)通过晨会、问题讨论会议、工作协调会议、员工座谈会、全体员工大会等方式沟通。

(3)通过工作报告、文件、任务单、内部刊物等方式沟通。 (4)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沟通。 (5)其他方式,包括宣传栏、总经理信箱等。 2、越级沟通 对于正常的工作,各级工作人员要养成一种逐级上报的习惯,但当工作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进行越级沟通: (1)下级对上级的管理方式产生意见,需要投诉时。 (2)下级对上级汇报的工作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得不到答复。 (3)下级发现上级的违规行为时。 (4)个人对公司的改革、发展有建议或意见时 四、沟通的内容 1、在各项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下发之前,要和相关岗位的员工,要和相关岗位的员工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分析,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与流程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 2、公司下发的文件、各部门要通过的、公告栏等方式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全体员工。 3、工作中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时,可通过工作协调会议、任务单等各种方式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执行人进行沟通,保障工作配合时不会出现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问题。 五、沟通的范围 1、与管理人员 (1)在新员工入职时,要与其进行入职谈话,介绍公司及工作的相关情况,并表达对其在公司发展的期望和祝愿。

供应商信息调查表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https://www.360docs.net/doc/686493897.html, 管理培训、认证咨询 供应商信息调查表 Supplier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供应商名称: Supplier name: 日 期: Date: 注意事项: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 在填写下面内容之前,请纵览一下填写内容并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Before filling in the content below, please fill out an overview about the contents and carefully read the following precautions: 1、 分清贵司企业性质,我司定义的企业性质有生产商、贸易商、代理商、其他。企业性质不 同,填写内容也不同; 1. Please distinguish the nature of your company business. There are manufacturers, traders, agents and other of our definition of the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business, fill out the content is different; 2、 如贵司为代理商,请在【产品/代理产品名称】栏位多加写明所代理品牌,【主要供应商】 栏位填写贵司所代理品牌名称; 2. If your company is a agent, please fill additionally the agency brand in the [Product /Agent Name] and the brand name of the agent in the [Major suppliers]; 3、 请字迹工整、如实填写以下内容,你所填写的信息将作为我司供应商选用、考核的依据。 一旦发现有不实填写,我司将取消贵司供应商资格,如贵司为拟新导入供应商,则停止贵司的导入工作。 3. Please fill in the following handwriting neatly and truthfully. The information that you have submitted will be the basis of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our supplier. If we find that the content you filled is not true, we will cancel the qualification of our suppliers. Moreover, if your company is the new supplier which is going to be introduced, the work of introduction will be stopped.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ISO14001) 1.0目的 本程序为了收集、处理本公司内部质量、环境信息和来自外部相关方面的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使质量、环境体系能有效运行而制定的。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环境信息和来自外部相关方面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处理。 3.0职责与权限 3.1品质部、行政部:作为公司内外信息接受、处理的中枢,应及时对所接受或收集到的内外部信息,按有关的程序进行处理或传递。 3.2品质部:公司质量信息处理中心,应及时对所接受或收集到的内外部信息,按有关的程序进行处理或传递。 3.3 各部门:按有关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及时传递和处理信息。 3.4 管理者代表:统筹内外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汇总和保存工作。、 4.0定义: 无

5.0流程图: 无 6.0程序内容: 6.1信息的分类: 6.1.1外部信息: A、环保局、消防安全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质量/环境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其反馈的信息。 B、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类信息,如条例、产品标准等。 C、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相关方指顾客、工程合同方、供应商、运输公司、社区居民。) D、其它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质量、环境、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6.1.2内部信息: A、信息,如方针、目标、检验监测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它记录。 B、不符合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处理单等。 C、内部异常突发信息指活动中发生偏差的信息,如不符合信息。 D. 紧急信息,如火灾、化学品泄漏和伤亡等紧急情况。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制度文件修订状态:A/O XX公司 XX矿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AB-XX-P-03-13-XX A 版 编制:安全部 审核:安全部 批准:X X XX年X月X日发布:XX年X月X日实施:

XX公司XX矿发布 1 目的 规范信息的沟通与协商,保证XX矿与外部相关方的联系及内部沟通管理,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建立良好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避免出现因内部各环节沟通不及时或不顺畅导致的工作脱节、推诿现象。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矿单位和个人。 3 职责 3.1 安全部 3.1.1 负责政府安监部门入外部相关方的联系。 3.1.2 负责接受员工及相关方就安全问题的投诉、处理。 3.1.3 负责评价员工或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或提案进行评估审核,督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 3.2 人力资源部 3.2.1 负责对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沟通方面的培训。 3.2.2 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的目前工作的状态和需求,3.3 工会工作部 3.3.1 组织召开职工(员工)代表会,及时将职工(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或提案及时反馈有关方面予以

解决。 3.3.2 负责员工满意度的总体调查 3.4 外委工程管理办公室 负责井下工程、地面建筑承包商的工程合同信息沟通。 2.1供应部、机动能源部 负责与供应商、承包商的信息沟通。 2.2矿长办公室 2.2.1负责外部联系信息的处理并呈报矿领导和传达至相关单位。 2.2.2负责安全生产文件的发放。 3.7 各级领导 e)其他需要对外发布的信息由相关部门报矿长办公室征求意见后进行处理,必要时,由矿长办公室矿领导处理。 4.1.3 外部联系的形式 4.1.3.1 书面形式 a)会议纪要; b)各类报告、报表、刊物; c)通知、通告、通报; d)《信息交流表》 4.1.3.2 会议形式 安全部每季组织召开体系例会,由矿长主持,对下列各项进行交流、讨论和汇报; a)员工及相关方的安全问题投诉、处理;

供应商信息调查表模板

供应商信息调查表模板

————————————————————————————————作者: ————————————————————————————————日期: ?

xxxxxxxx有限公司 供应商调查表编号: 供应商名称地 址 邮编 法人代表公司性 质 □国营□私营□外企□ 其他 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网址EMAIL 公司规模注册资本成立时间占地面积 员工人数其中技术人员人,行政人员人,工人人; 固定投资总额设备投资总额 公司简介、沿革及大事记 本公司在行业及区域的竞争力说明 产能介绍 产品开发工艺技 术介绍 质量保证能力介 绍 主要产品供应公司主要产品 电梯行业其他产品

其他行业产品 主要客户 客户名称主要销售产品年销售额所属行业1 2 3 4 5 主要供应商 (可另 外附表)公司指定 供应商供应产品产地1 2 3 非公司指 定 供应商供应产品产地1 2 3 4 5 销售业绩 最近三年销售总额数据 年度销售额(万元)日立占比例 生产设备按附件1格式填写 质量保证体 系质量体系认证级别□国际标准认证,□国内标准认证,□其他认证: 质量体系证书类别□质量体系认证书,□环境体系认证书,□安全和职业健康体系认证书质量组织架等级□经理级,□部级,□科级,□科级以下:人数: 检验试验能力□物理试验,□原材料试验,□寿命试验,□型式试验 产品检验方式□自动检测线,□工装检测,□模板检测,□计量仪器检测 产品检验频次□首中末检,□国标抽检,□比例抽检,□全检, 产品检验标准□客户,□行业,□国标,□国际 原材料级别□进口原材料,□国产原材料,□自产原材料 质量服务水平□先现场处理(不计责任),再调查责任,□先调查责任,再补料处理 产品设计寿命周期□一年,□两年,□三年,□年 三包服务周期□一年, □两年,□三年,□年 发生重大投诉事件□曾发生政府事件,□曾发生媒体事件,□曾发生公司级投诉事件 财务状流动资金

内部沟通与外部联系制度

内部沟通与外部联系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及时解决公司外部团体或个人的安全需求,及时解决公司内部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反映的问题和合理建议,保证内、外部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传递,制定本程序。 2、术语 内部沟通是指公司标准化管理体系内各部门、各层次之间信息的传递、报告和沟通。外部沟通是指公司与相关方的信息的接收和处置。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内部安全协商与沟通,负责与公司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与处置。 3.2制造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信息的沟通。 3.3采购部/客服部负责与外部顾客的沟通。 3.4工会和员工代表负责收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并代表员工参与协商、进行沟通。 3.5公司办公室负责高层管理者与公司各部门/单位之间有关安全信息的传递。 3.6技术部负责与外部科研机构的沟通。 3.7各部门/单位负责本单位安全信息的协商、沟通,并负责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沟通。 4、内部信息交流 4.1本单位在组织进行一下活动时,应有员工或其代表参与,并重视其意见和建议: 1)安全标准化体系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评审与修订; 2)安全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过程; 3)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特别是作业文件的定制、评审和修订; 4)在计划改变作业场所安全卫生和环境情况时; 5)制定培训计划; 6)其他 4.2 员工或其代表参与方式可以是: 1)参与会议; 2)口头或书面; 3)公司局域网; 4)其他方式。 4.3内部信息的内容包括: 1)管理者、安委会、各部门/单位作出的决策; 2)体系运行所产生的信息; 3)各部门/单位有关安全问题的报告、建议或意见等; 4)应急信息:如火灾、洪水、爆炸等情况下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