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水质

合集下载

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分析

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分析

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分析长沙市开福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湖南长沙摘要:捞刀河是湘江一级支流,起源于浏阳市,于长沙市开福区汇入湘江,近些年来,随着上游段(浏阳段)乡镇经济发展,生活污水排放量随之增加,畜禽养殖等农业废水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向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随地表径流汇入了捞刀河,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以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从项目概况、现状环境调查及问题分析、总体方案、水源地保护、内源治理、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生态修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介绍,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活污水;生态修复1.项目概况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市社港镇海拔1360m的石柱峰,流向自东北向西南,经过关山水库,流经社港镇、龙伏镇、沙市镇、北盛镇、永安镇后进入长沙县春华镇,在长沙市洋油池注入湘江。

全流域面积2543km2,干流全长 141km,河流平均坡降0.78‰,有 5km 以上支流 69 条,在浏阳市范围内流域面积 1134km2,有5km 以上支流32条。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及长沙市“一江六河”水质目标评价,捞刀河共监测13个断面,其中浏阳段包含六个断面。

由历史监测数据可知,捞刀河浏阳段上中游水质情况较好,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下游工业园段及永安出境断面有时会出现Ⅳ类,但多个支流水质情况较差,经常出现Ⅳ类及以下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捞刀河浏阳段水质,启动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及其他相关措施。

1.现状环境调查及问题分析2.1 生活污染源现状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生活污染源一直是捞刀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捞刀河主干流以及支流沿线有大量居民集中区。

目前浏阳境内捞刀河流域范围内8个镇,中心镇区都已建成污水处理站,但仍有很多区域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通过对项目区村落的走访和调查,大部分村镇生活污染集中在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几个方面,随同地表径流进入农灌沟渠或河道,最终汇入捞刀河,因此污染状况相对较为严重。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圭塘河生态景观设计探究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圭塘河生态景观设计探究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圭塘河生态景观设计探究【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提高城市的生态容量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来改善城市环境。

长沙圭塘河作为城市重要水系之一,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急需进行景观设计改造。

本文从海绵城市视角分析长沙圭塘河的生态现状,并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与景观设计的契合。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针对长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

该研究不仅能够提升长沙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还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设计的实施和推广将对长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未来持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长沙、圭塘河、生态景观设计、生态现状分析、契合、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可持续发展、建议、展望、实施、推广、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模仿自然系统的生态过程,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内外水循环系统的良性互动,达到雨洪的收储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治理理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例如城市内涝、水质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凸显,海绵城市建设因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备受关注。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主要是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回应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存在的“硬质化”问题,即城市被大量的水泥、沥青所覆盖,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地下,形成局部水浸现象。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通过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绿色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少雨洪对城市的影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

长沙市卫生局关于下达《建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工作方案》的通知

长沙市卫生局关于下达《建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工作方案》的通知

长沙市卫生局关于下达《建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7.08.31•【字号】长卫政发〔2007〕242号•【施行日期】2007.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改革与发展正文长沙市卫生局关于下达《建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卫政发〔2007〕242号各区、县(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健全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切实履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职能,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同时探索我市城市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督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模式,有效开展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现依据卫生部《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长沙市建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市卫生局成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吴敏泉副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计财处、法监处、疾控处、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试点项目办公室。

二、职责分工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试点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项具体工作,主要是对试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归纳总结和上报试点工作动态,建立信息平台,做好信息交流和数据信息录入上报,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指导协助试点县(市)开展工作。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和质量控制》(GB/T 5750.3-2006)规定,制定实验室内、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程序,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制定水性疾病监测实施程序,负责水质样品的检测及结果录入;按照《湖南省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试点工作水性疾病和水质监测规程》负责收集、分析、处理水性疾病监测信息,建立相关数据库,探索开展水性疾病预测预警工作。

长沙市一级水功能区划表(附表1)

长沙市一级水功能区划表(附表1)

区划依据
备注
9
沙河长沙开发利用 区
区月湖咀 见二级区 (入江口) 划
长沙市中心城区
10
浏阳河浏阳源头水 保护区
长江
洞庭 浏阳河 湖 大溪河
浏阳市
浏阳市大围山 横山坳 浏阳市达浒镇 (浏阳河源头)
达浒
38.1



源头水、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11
浏阳河达浒~高坪 保留区
长江
洞庭 浏阳河 湖 大溪河
水质代表 断面 近坝处 近坝处 近坝处 近坝处 近坝处 近坝处 近坝处
河流长 湖库 面 水质 水质 水质 度 积 目标 目标 现状 (km) (km2) (2015) (2020) 15.5 12.65 5.8 3.44 5 1.4 55 Ⅱ Ⅲ Ⅳ Ⅲ Ⅲ Ⅲ Ⅲ Ⅱ Ⅲ Ⅳ Ⅲ Ⅲ Ⅲ Ⅲ Ⅱ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1
湘江长沙开发利用 区
长江
洞庭 湖 洞庭 湖
湘江
望城区铜官水 见二级区 长沙市暮云镇 厂取水口下游 划 1.2km 铜官水厂取水 望城区长湘闸 口下游1.2km 宁乡县东湖塘 镇太平村(靳 宁乡县白鹤山 江河宁乡县东 寨子村 湖塘、花明楼 镇交界处) 岳麓区含浦镇 宁乡县东湖塘 蔡家山(靳江 镇太平村 河湘潭、含浦 交界) 含浦镇蔡家山 乔口
长沙县、 雨花区 浏阳市
34.0

长沙市都市区
22
长江
22.2
31.8

自然保护区
23
捞刀河浏阳保留区
长江
浏阳市
洞阳
49.5



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24
捞刀河浏阳~长沙 开发利用区
长江

1995-2003年长沙市市管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1995-2003年长沙市市管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贡台1 名 率 1 5 19 年逐年上升。②由 20 年卫生防疫体制改革,卫生监督与监测 9 - 99 0 于 01
分离,卫生监督部 门由于人员紧张 ,监督任务重 ,基本 匕 忽视了二次供水的监督,加上多 年来很少发生二次供水的污染事故,各二次供水单位也产生了麻痹思想,放松了自身的卫
生管理,可能是 20 -20 年二次供水合格率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00 0 3

20 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03
1木料 与方弦 : 才 ll评价标准:合 G54 -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B79 5《 。 12评价项 目:按 G 10 1 19 二次供水设施 卫生规范》进行色度 、浊度、嗅、昧、 . B75 - 97《 肉眼可见物 。P 值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余录、铅、砷分析。 H
维普资讯

4一 中国环境 卫生 6
20 年第 9 06 卷第 1 期 - 2
[8 冯江,冯宇川.聚酰咬分离富集 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澳定环境水中微量铬 ( .中国卫生检验 4 Ⅵ)
杂志 ,20 ,1 () 8 . 0 2 26:63
[ ] 余 田.直接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铬 ( .分析试 ,2O ,2 ( :7 ~7 . 1 9 Ⅵ) 蝗 O4 38 0 1 ) [ ] 王玉娥.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的六价铬.现代j 医学,20 ,3 ( :75 2 0 劢 03 05 4. )
涉水产品卫生监督几个问题的探讨
于青 舒德峰 姚元庚 冷毅 宫春晓
山东省卫生盱卫生监督所 20 1 504
《 生活饬 用水卫生监督 管理力 祛》 颁布实施, 涉 及 的 伎 饮用水卫生安全 产品( 以下简稍 水 涉 ^

2001年-2014年水污染事件

2001年-2014年水污染事件

2001年-2014年水污染事件2001年广东汕头7名学生中毒水受污染广西河池受污染影响的达200多人,轻度砷中毒80人水源受到砷污染深圳一村庄50余人上吐下泻污水灌到井中导致井水污染2002年广东阳江市126人中毒头晕呕吐饮用水中含有亚硝酸盐成份致使人中毒湖北通山县10人中毒自来水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湖南衡阳100多人呕吐,心烧、手脚麻木、红肿并脱皮,流泪不止砷中毒2003年北京通州80人中毒上吐下泻水源中毒广东韶关106名中学生副伤寒饮用了含有病菌的水湖南吉首市288名师生腹痛、腹泻水源性细菌感染造成湖南浏阳100余人中毒双眼刺痛,喉咙发紧,呼吸困难水厂氯气泄漏河南汝阳9000多户居民已停生活用水供应,40多人中毒农药污染河南郑州200余大学生食物中毒恶心、呕吐、腹泻饮用水受污染引起重庆綦江县129人中毒头昏、头胀、下肢无力企业违法排放有毒废水2004年江苏金坛10余人咳嗽、身体水肿等现象自来水公司氯气中毒江苏淮阴21名小学生出现发烧症状重庆沙坪坝上万名居民受影响头昏,恶心,继而上吐下泻污水涌进了管网2005年2005年1月湖南新化县数百人中毒,包括400余名中小学生水质受到污染2005年3月陕西榆林师范学校230名师生自备饮用井水被污染2005年4月河北围场县近20万人中毒饮用水氟超标1-3倍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2005年12月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威胁到数10万人生活用水工业污染造成2005年12月浑河抚顺段水质酚浓度超标事件浑河水质挥发酚浓度超标2倍2005年12月湖南湘江株洲和长沙段镉污染事件擅自施工和未采取适当防范措施造成2006年2006年1月河南巩义二电厂柴油泄漏污染黄河事件输油管道冻裂约6吨柴油进入伊洛河2006年1月甘肃天水市50名孩子铅中毒威胁到数10万人生活用水铅锌厂工业污染2006年1月江西赣江水域油轮起火事故污染事件江西赣江油轮油轮泄漏发生大火、2006年4月广东吴川三叉江严重污染大量鱼虾死亡威胁4万人饮用水企业非法排污2006年6月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污染事件几十万立方米灰水泄入北盘江2006年7月湖南株洲1人死亡数千人中毒工厂排污造成镉中毒2006年9月湖南岳阳饮用水源遭污染事件排污单位超标排放含砷废水2006年10月广西柳州锌品厂污水污染水厂事件安锌品厂排入融江的污水超标2006年12月河北临西1人死亡、40余人入院抢救饮用水含大量亚硝酸盐2007年2007年1月柳州融安县环境污染事件浓度分别超出地表水Ⅲ类标准6倍、5.4倍2007年1月青海鑫飞污染隐患事件工业污染2007年2月宁夏固原7万多人氟中毒身体出现病变生活用水污染2007年12月贵州都柳江17人砷中毒约2万人生活困难由企业违法排污2008年2008年1月辽宁阜新涉及2636户居民,1139人到医院治疗,59人住院2008年1月贵州独山县企业砷污染事件17人中毒外影响到境内约2万人生活用水困难2008年1月湖南怀化辰溪县65人中毒由硫酸厂排污污染地下水所引发2008年3月广州钟落潭41人中毒由工业污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造成。

湘江水质污染湘潭窑湾段处的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污染湘潭窑湾段处的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污染湘潭窑湾段处的调查报告篇一:湘江水质调查湘江水质调查报告―请还我们美丽的湘江,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学院:树达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小组成员:洪敏(组长)钟雪梅周鹏翅谢志芳唐丽娟胡添芳刘强调查时间:3月21号到4月1号调查方式:实地考察查阅文献个别访谈前言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湖南境内)省内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0%。

长沙及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等省直辖市均坐落在湘江沿岸。

近几十年来工农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队水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湘江水质越来越差,已经直接危及了湘江流域七市一地的百姓生活健康。

最新的城市水源检测成果表明,长沙,湘潭和衡阳水源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已跻身为全国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因此,研究湘江水质的变化及防治对策对今后湘江流域甚至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XX年3月21号,我们小组乘着有两节课休息实践采用实地考察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就近期湘江的水质问题进行了调查。

到XX年3月28号,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又一起来到湘江边对几个排污口进行了水采样,由于这天下雨,我们匆忙采了水样回到学校进行了ph测试,还访问了一些钓鱼的叔叔们。

正文调查背景: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让我们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XX年世界水日的到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水成了热门话题,我们趁这个机会来认识水、了解水、从而爱护水。

长沙水资源公报

长沙水资源公报
长沙水资源公报
2013年,全市水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建设“三市”、实施“三倍”、实现“三梦”,以“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为牵引,按照“全国争先、创造经验、提供示范”的建设目标,抢抓中央10年大干水利的机遇,努力“兴水利、除水害、保供水、处污水”,水务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果,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务支撑和保障。砂场整治、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民办公助”等成功经验被水利部、长江委、省水利厅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
长沙市水务局局长:李增加
综 述
长沙市国土面积11819平方公里,主要河流为湘江及其浏阳河、捞刀河及沩水等一级支流。湘江干流由南而北纵贯全市,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浏阳河、捞刀河自湘江东面,沩水、靳江及龙王港自湘江西面汇入湘江。
2013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351.3毫米,折合水量15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10.3%;地表水资源量86.71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33.6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9.9%,地下水资源量16.93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16.8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6.77亿立方米,属平水偏枯年份。
低值区:长沙湘江干流及一级支流下游一带,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下;全市最小降水量1046.5毫米(望城区靖港(三))。
2、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汛中发生严重旱情。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全市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 左右,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基本集中在3-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2、年内分配不均。全市所辖水文站连续四个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54.1~70.3%,汛期(4-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0.2~73.1%,2013年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及特征值见表4。

长沙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长沙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长沙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目的初步对长沙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健康风险度评价。

方法收集和分析全市2016年城区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评价方法,进行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针对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10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硝酸盐氮、铁、锰、铜、锌、氟化物、氨氮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评价,做出初步评价。

结果水中基因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度(Rn)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风险度(Rc),占总风险度(R总)的99.9%。

出厂水、末梢水的R总、Rc、Rn值接近。

其中末梢水铁、锰、铜、锌、镉个人年风险值比出厂水的大2倍以上。

结论长沙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个人年健康危害风险水平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范围内(5×10-5/a)。

标签: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基因毒物质;躯体毒物质根据有关研究数据及结果证明,90%的人类出现癌症都是由化学致癌物导致,这就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当前影响人体健康并导致其死亡的4种主要因素之一[1]。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长沙市城市饮用水供水水源以湘江为主,部分市县供水为湘江支流和水库水。

为了解长沙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我们对辖区的210份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了检测,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水质健康危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长沙市9个区县的13个市政水厂出厂水作为监测点,同时根据供水范围选择55个末梢水点开展监测。

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在各监测点各采集水样1次。

1.2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健康可接受风险度建立在社会公认的基础上,即是公众能够接受的针对不良健康效应的一种风险概率[2]。

美国环保局对致癌物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数量级在10-6~10-4,小于10-6表示风险不明显,大于10-4則体现出较显著的健康风险,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为5×10-5/a(每年每100万人中由于饮用水中存在的各类污染物而致使自身健康受损或死亡的人数≤50人),瑞典环境保护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提出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可接受水平为1.0×10-6/a.国内当下尚未针对该方面出台相关规定[5-6]。

冬季去长沙旅游适合吗

冬季去长沙旅游适合吗

冬季去长沙旅游适合吗
长沙是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的城市,冬季也不例外。

虽然长沙的冬季温度较低,但由于城市气候湿润,冬天的湖南湖泊如洞庭湖和湘江湖泊仍然美丽壮观。

冬季是观赏湖泊美景的好时机,湖面上的雾气和晨曦将给游客带来无限生机。

此外,冬季还是享受长沙温泉的好时机。

长沙的温泉资源丰富,常年恒温,温泉水质清澈透明。

游客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泡温泉,享受温暖舒适的享受。

在冬季,长沙的夜景也很美丽。

城市的建筑物灯光璀璨,夜晚漫步在街道上,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此外,长沙还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如岳麓山、橘子洲头和楚河汉街等可以参观和探索。

总的来说,虽然冬季长沙的气温较低,但冬季去长沙旅游仍然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和活动,而且相对来说游客较少,也能享受到更好的观赏体验。

湘江长沙段支流枯水期水质调查研究

湘江长沙段支流枯水期水质调查研究

湘江长沙段支流枯水期水质调查研究作者:屈振锟来源:《绿色科技》2018年第12期摘要:以湘江长沙段水系支流为对象,对枯水期的湘江水质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

研究表明:湘江长沙段支流中,靳江河、浏阳河、沙河地表水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受纳了各支流后,湘江干流龙王港、浏阳河、沙河、沩水河支流交汇段水质均存在超标情况。

提出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对各支流加强沿岸入河排放口的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湘江长沙段;支流;枯水期;水质;污染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2-0086-021 引言水体污染的调查是实施环境监测及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能准确地掌握水污染源的污水排放情况及废水中污染物的特性,找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可能危害,并为研究水污染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

湘江长沙段系指长沙市望城县白泉乡的鹅洲至东城乡的鱼尾洲一段水域,全长75 km,南北纵贯长沙市区,是长沙市自来水的主要水源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利资源,其水质的好坏对沿江居民的生命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2]。

湘江长沙段东、西岸有7条支流:靳江河、龙王港、浏阳河、捞刀河、沙河、马家河、沩水河。

各条支流为在长沙市的城市内河,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能[3,4],城市内河的污染与治理函需得到更多人的关注[5,6]。

2 实验部分2.1 调查方法为全面掌握枯水期湘江长沙段各支流入口水质对湘江干流水质的影响,加强长沙市水污染综合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对湘江东、西岸7条支流(靳江河、龙王港、浏阳河、捞刀河、沙河、马家河、沩水河)的入河口及上下游100 m共21个断面水质进行了监测。

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氨氮,监测频次:1次。

2.2 评价标准依据长沙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本次监测的各断面地表水应执行GB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相应水域类别标准。

3 结果与讨论受纳靳江河来水后,化学需氧量上升为5.4 mg/L,上升幅度>8.0%;氨氮上升为0.941mg/L,上升幅度205%。

长沙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前湘江长沙段水质评价

长沙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前湘江长沙段水质评价

发现 其 中大部 分 断 面水 质指 标 均 符 合 相应 标 准 , 平 水 期 C D均 超 出标 准 , 分 断 面超 标 10~ 在 O 部 .
25倍 , . 而丰 水期 1P 量 浓度 普 遍较 高 , 高达到 06 m / , ]质 最 .2 gL 同时期铅 、 浓度 均未超 标 , 砷 而枯 水期 镉 在 上 游段 超 标 11 。研 究表 明 , 江 长 沙段 仍存 在 污 染 问题 , 该 流域 各 污 染物 浓度 与 湘江 .5倍 湘 且 水位 关 系密切 , 整体 水质 未见 恶化 , 但 工程 建设 对其 影 响 不 大 , 程运 营后 该段 水体 富营 养化 污染 工
p lu e ol td,a d he c n e tain o e p l tn s n h b sn h v ls eain hp wi te n t o c n rto s f t l a t i te a i a e a co e r lto s i t h wae e e o e h o u h tr lv l t e s bi e e r pe et i ft hnsaWa rC nev c r et t h a rq lys n ad a w r et lhdbf ei l nao o eC agh t osr yPo c,i eu t a h e a s o m m tn h e n a j
长沙水利枢纽工程 蓄水前湘江长沙段水质 评价
袁 啸 , 柏清 , 嚣 , 铁 陈 马艳芳 , 岛卓 大
( 南农 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 院 , 南 长沙 湖 湖 402 ) 118
摘要 : 湘 江长 沙段 6个 断面进 行水 质监 测 , 长 沙水 利枢 纽 工程施 工前 制 定 的水 质 标 准评 价 后 , 对 用

长沙聚合氯化铝环评

长沙聚合氯化铝环评

长沙聚合氯化铝环评长沙聚合氯化铝环评一、引言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也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城市之一。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一直是重要的议题。

而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剂,在长沙市的环评中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长沙聚合氯化铝的环评情况,以期对长沙市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聚合氯化铝的背景和用途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净水剂和污水处理剂,它通过聚合和凝聚的作用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沉淀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聚合氯化铝还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在长沙市,由于该市的水质和污水处理情况,聚合氯化铝成为了主要的污水处理剂之一。

三、长沙聚合氯化铝的环评情况1. 规模扩大随着长沙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相应地,聚合氯化铝的使用量也在增加。

然而,这种扩大规模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环评制度建设针对长沙聚合氯化铝的环境影响,长沙市政府逐步建立了环评制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聚合氯化铝使用单位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开发布评价结果。

这种制度的建设为长沙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 环保效果的评估除了建立环评制度,长沙市政府还积极评估聚合氯化铝的环保效果。

通过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聚合氯化铝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这种环保效果的评估有助于长沙市的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四、对聚合氯化铝环评的个人观点和理解1. 转型升级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剂,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

在聚合氯化铝的环评过程中,需要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环保性能。

也应鼓励和支持其他更加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的研发和应用,实现长沙市环境治理工作的随时转型。

2. 全面规划长沙市的环保工作需要全面规划和有序推进。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罗芳;伍国荣;王冲;张琳【摘要】本文采用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对长沙市某河流的10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由于关注了权重较大的监测因子,比单因子指数法和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于评价水体水质更科学和合理。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improved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and single factor index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10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ections of a river in Changsha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the improved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method is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ue to the attention of monitoring factor that weights more large than the single factor index and the traditional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method.【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6(041)005【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水质评价;内梅罗;单因子【作者】罗芳;伍国荣;王冲;张琳【作者单位】岳麓区环境监测站,湖南长沙 410013;岳麓区环境监测站,湖南长沙 410013;岳麓区环境监测站,湖南长沙 410013;岳麓区环境监测站,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水质评价方法包括指数评价法,灰色关联法、模糊数学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水质标识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其中指数评价法应用较广,主要分为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分析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分析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分析陆娇;张琦;刘应迪【摘要】为探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上下游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布以及水质状况,2016年1—11月对研究水域进行6次采样分析.鉴定出浮游动物共计125种,包含轮虫60种、原生动物41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11种,物种组成上以轮虫和原生动物占据优势.优势种在时间尺度以原生动物占优势,其中球形砂壳虫为研究水域全年的优势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浮游动物密度在时间尺度上具显著差异(P<0.05),空间尺度不具显著性(P>0.05).主成分分析法(PCA)显示溶解氧、氟化物、Cu、Cd、Zn含量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重金属仍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较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研究流域水质呈轻度至中度污染,上游的水质优于下游水质,流域水质符合Ⅱ至Ⅲ类水标准.【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13【总页数】6页(P24-29)【关键词】浮游动物;时空分布;水质评价;群落结构;湘江【作者】陆娇;张琦;刘应迪【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Q958.8浮游动物对促进水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种群数量、优势种变化能反映水质整体情况[1],常依其对环境的敏感度而作为水污染指示生物[2]。

因而研究浮游动物群落动态对研究水域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立旨在保证长、株、潭城市群生产生活用水和改善长沙-株洲段的航道条件,水质变化更关乎两岸人民生存与发展大计。

自20世纪90年代,伴随工业高速发展,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趋于复杂[3,4]。

目前对湘江流域水环境的常规监测一般采用化学监测,而生物监测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化学监测只能反映取样时瞬间的情况,生物监测却能很好地反映出近阶段环境综合状况,从而弥补化学监测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饮用水水质调查7月的湘江,一条缓缓北流的泥汤,泥汤之上漂浮着不计其数的垃圾,在长沙市北部的岳麓大桥沿岸,江水逐渐粘稠,沿岸的垃圾多到难以分辨其下是陆地还是水面。

这里是长沙城区市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

长沙市第四自来水厂伸出的管道延伸至岳麓大桥附近的江心,每天抽取数十万吨江水,用以生产自来水。

湘江干流是长沙的母亲河,同时是城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江水自北向南穿长沙城而过,最终汇入洞庭湖,城区近九成自来水由湘江水转化而来;自2010年开始,长沙市区开辟第二水源地,城区东北80公里的株树桥水库每天可补充水量65万吨。

在城区之外,长沙市下辖浏阳市、长沙县、宁乡县三个县级城镇,饮用水源来自湘江支流浏阳河、捞刀河、沩水(一江三河)及数十个水库,除宁乡县两处地下水源外,其余均为河道、水库型地表水。

长期的监测结果显示,长沙市饮用水水源地“一江三河”的水质不容乐观。

以2014年4月“长沙市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的数据为例,在当月监测的22个饮用水水源断面中,6个断面水质为2类,13个3类,2个4类,1个5类。

其中,浏阳河口水质最差,4月、3月水质分别属于5类、劣5类;捞刀河口4月、3月水质分别为4类和5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

5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劣5类则比5类水更差。

上述水质数据由长沙市水环境监测中心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法评价,但未评价粪大肠菌群。

《2012年长沙水资源公报》的数据与上述基本吻合,一江三河水质2类水河长占比仅为28.7%,3类57.7%、4类10.6%、5类3%。

根据长沙市水务局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调研数据,长沙市县级城镇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不安全隐患。

2012年5月,长沙市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内发布《长沙市县级城镇水源地保护和安全保障规划》,该规划调研了42个供水人口超过1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评价为“安全”的水源地22个,“基本安全”17个,“不安全”2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长沙市水务局、长沙市环保局、长沙市水业集团、环保组织绿色潇湘的采访结果和监测数据以及实地调研发现,长沙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湘江干流水质差于其第二水源地株树桥水库,前者水质以3类水为主,不乏4类水,后者为2类水;汇入湘江的浏阳河、捞刀河、沩水三条支流同样以3、4类水为主,个别断面出现2类、5类甚至劣5类水。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个别地区检测出挥发酚有毒物质,河床底泥中存在重金属污染,并且水库水质大多没有连续监测。

由于地处温暖多雨地区,加之境内河流、水库数量众多,与北方城市相比,长沙市饮用水水量充足,“除季节性局部地区和浏阳市工业园区外偶尔缺水外,其余地方水量较为充足。

”长沙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尹姓处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谁是水源地的污染源?生活垃圾、110个排污口及工业废水。

按照长沙市排水设施运行服务中心的计划,2014年7月15日是湘江橘子洲头毛泽东雕像附近排水口修复的截止日期。

之所以需要修复,是因为在十几天前这里的两个排水口向湘江排出了大量黑色、、臭味、未经处理的污水。

环保组织绿色潇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最先发现了这一情况。

排水口位于阜埠河路和潇湘中路交汇路口的湘江段,排口对岸是长沙市第一水厂,其取水管道深入江心,岸边矗立着“一级水源保护区”的石质标识牌。

在排污口下游两公里处还是第四水厂的取水口。

据称,排水时间持续了至少10分钟,一天至少排两次,每次持续二三十分钟。

长沙市城区排水设施运行服务中心主任向绿色潇湘戴晓艳、陈履安与谭晓三位工作人员解释:“泵站正在进行改造施工,导致污水直排湘江,7月15日改造完成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然而,湘江长沙城区段两岸的类似排污口总计有110个,大多未经雨污分流措施,直接排入河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长沙水源地“一江三河”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面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此外,湘江上游株洲、湘潭工业园区排出的重金属废水也顺江而下直至长沙。

最为直观的污染是生活垃圾,在浏阳河或湘江岸边行走,即可看到大量垃圾或顺江而下或堆积于沿岸,包括鞋、衣服、塑料泡沫、白沙烟盒、浏阳花炮甚至沙发。

漂浮的垃圾不知来自何处,但湘江及其支流的110个排水口却在河流两岸依次排开,城市污水排入河中。

其中,浏阳河、圭塘河52处;湘江两岸、龙王港、靳江河、捞刀河长沙城区段58处。

如浏阳河长沙县饮用水源区内设有汤阳桥等5个排污口、捞刀河刘洋饮用水源区设有朱陵排污口等。

这些排水口出来的水实际上没有经过处理,长沙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长沙市的排水管网没有实现雨污分流。

”长沙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市经过处理的污水每天最多只有128万吨,这个数字是长沙八座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的总和,截至目前,仍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尚未投入运行。

自2013年开始,长沙市启动了110处排水口截污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预计今年10月完成,开展两项改造工程的原因之一是提升排水水质,而直接动力则是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

但绿色潇湘质疑,该工程将导致湘江水质进一步恶化。

已于2012年蓄水的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实则将湘江变成了一座水库,形成6.75亿立方米库容,水流变缓、污染物扩散难度增大。

湘江水位将由此前的24米升至29米。

据长沙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负责人称,该工程的初衷主要是保证充足供水量,但他同时坦承,不清楚航电枢纽建设后对水质的影响。

据悉,目前在长沙市官方文件中已将湘江干流长沙段的称呼改成了库区,但河流型水源地保护区标准是否相应改为水库标准不得而知。

对长沙市饮用水源地影响较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湘江上游和支流的农业、工业区。

长沙市水务局的调研结果显示,长沙部分县级镇“水源地挥发酚超标,主要原因是保护区内设有排污口,包括工业、生活及规模畜禽养殖等电源污染,以及农田土壤的侵蚀、化肥农药污染,此外还包括污水灌溉和水体人工养殖造成的污染”。

存在水质漏监问题监测点覆盖不完全。

除110处排污口截污改造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外,围绕饮用水安全问题,多年来长沙市政府陆续出台了《长沙市水功能区划》、《长沙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上述两份宏观性文件首次划定了长沙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并在湘江等饮用水水源地设立水质监测点16个,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长沙监测站提供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提出到 2015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针对长沙市城区水源地湘江干流和株树桥水库,长沙市还相继发布了《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由于湘江流经多个城市,据尹姓处长介绍,湖南省牵头成立“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由湖南省水利厅主管,并成立“湘江重金属治理委员会”,由湖南省环保厅负责。

然而,长沙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仍然存在改进提升的空间,如湘江及支流水面上的海量垃圾。

长沙市水源地水质监测制度虽已建立,但存在部分监测结果不公开和监测点覆盖不完全的软肋。

目前,与饮用水相关的自来水厂出厂水质、管网水质按月公开,但水源地水质信息的公布难尽人意。

据悉,由长沙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定期发布的“长沙市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并未对外公开,只作为“内部资料”每月印发至相关部门。

公众对水源地水质信息无法定期知晓。

更为严重的是,限于人力、财力制约,长沙市水源地水质监测存在漏监。

“一些以水库型水源地没有实现连续监测,一般只有在水质普查的时候才可知道水质信息。

”长沙市水资源管理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水文部门的人力、财力有限,自动监测设备及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暂没有完全落实。

”该负责人称,今后将考虑增加监测断面。

二次供水或成水质最大隐患水质由卫生部门监测但尚未对外公开。

长沙市城区和县级城镇的主要自来水厂共有10多座,最大的供水企业长沙水业集团负责建设运营第一、二、三、四、五、八自来水厂、望城水厂及廖家祠堂水厂,除第五水厂水源来自株树桥水库外,其余自来水厂原水取自湘江干流,设计供水能力225万吨/日,位列省会城市第三位。

七座自来水厂沿湘江干流穿城而过依次排开,第二、四自来水厂采用更加先进的深度处理工艺,其余自来水厂则沿用常规处理工艺。

常规处理工艺的流程为取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送水。

率先在第二和第四水厂开展的深度处理工艺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消毒等环节,据介绍,两厂出厂水质均达到欧盟标准。

与株树桥水库相比,湘江水质较差,长沙水业将在今后几年内完成第一、三、八水厂提质改造,增加预处理以及深度处理等工艺。

长沙水业供水公司生产技术部朱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氧化、吸附、降解,深度处理可以减少常规工艺无法消除的部分重金属和有机物,但需要增加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

”在“长沙市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情况汇报”中,长沙水业写道:“水厂提质改造迫在眉睫。

”为确保供水水质,长沙水业建立了水质三级检测制度,包括水厂专职检验室、水厂化验室和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长沙监测站,承担各水厂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任务,其中,原水水质信息不对外发布;出厂水106项指标半年公布一次;出厂水42项指标和管网水质检测结果每月公布,发布载体为长沙水业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出厂水、管网水质,未发现超标数值。

自来水从水厂出来将进入管网,管网建设及运营同样由长沙水业负责,长沙水业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长沙城市供水管网总长2125.4公里,覆盖区域250平方公里,但长沙市望城区管网属独立运行,湘江河东、河西管网尚未连通。

管网的材质及使用年限是决定水质的重要因素,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长沙市管网大部分运行良好,但由于道路修建和部分路段狭窄人流过多的原因,也存在管网更换不及时和管网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低的现状。

据长沙水业供水公司管网副部长周勇华介绍,从1999年开始,长沙市DN100及以上管网全部采用球墨铸铁,但由于历史原因也存在1%左右的其他材质管网。

“在水压较大时,水泥管会脱落杂物,灰口铸铁管则容易生锈。

”周勇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超期服役的管网基本不存在。

”据悉,长沙韶山南路石马村石马路,由于交通流量大、人流密集,供水管网更换不够及时。

而在管网水质监测环节,长沙市的自动监测点较少,长沙水业水质管理部部长谢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总计102个管网水质监测点中,目前只有三个自动监测点。

”自来水流经管网后将进入建筑物或者二次供水设施,最终才能流入千家万户,长沙市二次供水设施或许是影响水质的最重要因素。

二次供水设施包括管网、加压设备、储水池等,影响水质的设施在管网和储水池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