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ava+SQL)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ava+SQL)

本科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编号J1670101学号学生姓名所在专业所在班级指导教师成绩教师签字年月日课程设计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目录目录设计总说明 (I)1、需求分析 (3)2、概念结构设计 (3)3、逻辑结构设计 (4)4、物理结构设计 (4)5、系统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前台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后台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优缺点及自我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7)设计总说明(1)系统开发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

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

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

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2)开发内容用数据库和Java相关技术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开发要求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简单的添加,删除和查询(4)开发环境及工具1、操作系统:Windows 72、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83、Java开发工具:Eclipse(5)系统功能简介一、学生管理1、添加学生信息。

数据库原理与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

(2)掌握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等数据库设计方法。

(3)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4)熟悉SQL语言及其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管理。

(2)能够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独立完成简单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3)具备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

2.数据库设计方法: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原理、常用技术、SQL语言等。

4.数据库应用实例:数据库设计、实现和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数据库基本概念和数据模型。

第3-4周:数据库设计方法。

第5-6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第7-8周:SQL语言及其应用。

第9-10周:数据库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

3.实验法:上机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据库原理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辅助教学。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本文旨在介绍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研究数据库知识和应用方面的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设计和实现教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学生可以掌握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操作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教师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教师的基本信息、工作安排、薪酬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库设计和开发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开发工具,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课程设计将采用简单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

所有引用内容将进行审核和确认,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教授学生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使用常见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和语言,如SQL能够设计和创建一个适用于教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模型掌握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技巧,包括备份、恢复和性能优化等理解数据库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会相关的控制措施能够解决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发一个完整且实用的教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完成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为教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他们将具备实际应用数据库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为教师管理系统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通过完成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为教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他们将具备实际应用数据库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为教师管理系统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本课程旨在介绍教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信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室管理大多采用人工方式,不便于管理和用户使用。

本系统针对教室管理人员和用户,采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方便用户操作和系统的实现。

主要实现了空教室查询,教师调课的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和教室借用的管理。

其中空教室查询包括空闲教室查询和空余座位查询以及学生出勤人数的统计查询等;调课管理完成教师调课的处理及相关课表的查询等;设备维护管理主要记录教室设备的损坏及修复信息;借用管理完成教室的借用处理和记录等。

关键字:教室管理,空教室查询,数据库设计目录1.引言 (1)1.1本系统研究的意义 (1)1.2本系统的目的 (1)1.3本系统的任务 (1)2.数据库设计 (1)2.1需求分析阶段 (1)2.1.1引言 (1)2.1.1需求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2)2.1.2.1体会与收获 (2)2.1.2.2 教室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2)2.1.2.3 教室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3)2.1.2.4 教室管理系统的数据字典 (6)2.2概念设计阶段 (8)2.2.1 引言 (8)2.2.2 概念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8)2.2.2.1概念设计的目标 (8)2.2.2.2概念设计的具体任务 (8)2.2.3 概念设计的阶段成果 (9)2.3逻辑结构设计 (12)2.3.1引言 (12)2.3.2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12)2.3.3数据组织 (13)2.3.3.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13)2.3.4数据处理 (14)2.4物理结构设计 (15)2.4.1物理设计的目标 (15)2.4.2物理设计的任务 (15)2.4.3索引的建立 (15)2.5数据库实施 (15)2.5.1数据库实施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15)2.5.2建立基本表与视图、建立触发器和存储过程、数据入库 (16)2.5.3实施结果 (16)2.6数据库调试与试运行 (16)2.6.1测试方法 (16)2.6.2测试内容 (16)2.6.3测试结果 (16)3.收获与体会 (16)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7)致谢 (17)参考文献 (17)附录1 数据库模式定义的详细说明 (18)附录2 数据库基本表和视图的创建 (22)附录3 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创建与数据库验证 (28)1.引言1.1本系统研究的意义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教室仍然是教学活动和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意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过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综合为一,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数据库设计环境,针对具体的问题,完成从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到数据库实现等设计过程,最终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反映应用需求的数据库系统。

因此,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各个设计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面是各个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阶段应该对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特定数据库应用环境下的设计目标,收集该应用环境下针对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具体存储要求,从而确定用户的需求。

用户对数据库的需求包括:⑴处理需求。

即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等。

学生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课题要求确定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一些基本的功能通常是必须具备的,如用户的管理与维护,基本数据的维护,灵活的信息查询等。

⑵信息需求。

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课题,认真分析有关的要求,确定本设计的信息需求。

⑶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

实践中这是一个需要与用户不断交流才能逐步确定的需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能反映出基本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

本阶段的设计结果(即系统需求分析)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写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字典,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1 引言为方便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高效的管理,设计此数据库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设备和管理的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而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1.1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1];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1.2编写目的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2]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软件。

[3]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

2 系统分析2.1 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调查应用领域,对应用领域中的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

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实验的地位、作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先导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至少一种,最好已学习了《软件工程》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M1S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软件开发方面核心实践课程。

本课程在内容方面着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开发的MIS系统的用户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开发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

四、题目的有关说明M1S系统的开发,最重要的环节是需求分析,即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工程,弄清一个MIS系统要“做什么”绝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软件工程理论专门将需求分析阶段上升为需求工程的根本原因。

本实践课考虑到学生通过现场调研、用户走访的方式来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对于一部分题目不够现实,有些题目的专业知识背景也非短时间能解决,因此在鼓励学生尽量通过实际用户调研获取用户需求的同时,对部分题目给出一个概要的用户需求,特别建议对于没有实际调研的题目,学生要尽量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去设想用户需求,从一个尽可能翔实的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系统设计等。

有关用户需求部分,也建议学生进行充分的相互讨论,包括与指导教师的讨论等。

教务系统mysql课程设计

教务系统mysql课程设计

教务系统 mysql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y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表、记录等基本要素;2.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3. 掌握数据库设计原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教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环境;2. 能够运用SQL语言完成教务系统中数据的操作;3. 能够运用数据库设计原则,设计出合理的教务系统数据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认识到数据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MySQL 数据库的操作,培养其数据库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MySQL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 数据库、表、记录的基本操作。

2. SQL语言操作:- 数据库表结构的创建与修改;- 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 索引与约束的创建与管理。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方法;- 实体关系模型转换;- 教务系统数据库设计实例分析。

4. 教务系统数据库应用:- 教务系统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步骤与实现;- 数据库的优化与维护。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SQL语言操作实践;第三周:数据库设计理论;第四周:教务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教学管理系统实验题目: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目录一、概述 (2)二、总体设计 (3)1、软件环境: (3)2、硬件环境: (3)三、实验主要内容 (3)1、主要数据表 (3)2、功能模块 (3)四、系统分析报告 (3)1、数据流图 (3)2、系统功能模块 (4)3、业务流图 (5)4、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5)五、代码实现 (8)1.登录界面 (8)2.注册界面 (10)3.教师界面 (12)4.课表管理 (13)5.成绩管理 (14)6.学生界面 (16)7.网上评教 (17)六、系统实现结果 (17)七、实验分工及总结 (22)一、概述数据库课程设计是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的实践练习,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熟悉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掌握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和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总体设计1、软件环境:Visual Studio 2010、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2、硬件环境:PC机三、实验主要内容1、主要数据表课程信息表,学生信息表单,教师信息表,学生成绩表等。

2、功能模块(1)课程设置,包括:查询、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课程信息(2)学生成绩查询,网上评教。

(3)教师查询课程时间和教室的安排。

(4)教师管理学生成绩查询,添加,修改,删除。

(5)学生和教师信息的注册。

四、系统分析报告1、数据流图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图如下所示:学生选课信息课程信息图1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图学生成绩信息成绩确认信息图 2 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图排课信息图3 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图2、系统功能模块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等模块,另外还包括进行系统管理的一些辅助模块。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数据库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社交网络等。

本报告旨在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课程设计内容,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

2. 数据库系统原理2.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组成,它们共同协作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2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描述和组织数据的方法和规则。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它使用表格(关系)来表示数据,并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来进行数据操作。

2.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特点,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

它包括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范式的应用、关系模式的定义和数据字典的编制等。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3. 课程设计内容3.1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能力。

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项目,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和测试等环节。

3.2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需求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以及学生成绩的统计和排名功能。

学生需要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来实现系统,并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等)编写前端界面。

3.3 课程设计步骤3.3.1 需求分析学生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在需求分析阶段,学生需要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用例图、用例描述和功能需求等。

3.3.2 数据库设计学生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 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2、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 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1)地址信息的管理:对新地址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手机、
住址电话、办公电话、电子信箱、个人简介、照片等基本信 息的录入,对原有地址信息的修改与删除,在修改与删除时, 应先查询出相关信息,再进行修改与删除; (2) 地址信息的查询与统计:可以按姓名等不同的条件对地址 信息进行查询与统计;
(3)用户管理:录入、修改与删除用户信息以及对用户授权 的管理。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使用现行教流行的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进行数
据库应用的开发,主要完成:
1、创建所用的数据库,创建所需要的表并设置好整性 约束。 2、开发出有相当完善功能并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应用
系统,系统中要能实现对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
简单查询、复杂查询、数据的统计等。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课题十四:旅游管理系统开发(1-2人)
(1) (2)
景点管理:对各个景点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 导游管理:对每个导游的姓名、专业、所在景点等基本信 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 游客管理:对各个游客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
(3)
(4)用户管理:录入、修改与删除用户信息以及对用户授权的 管理。 (5)各类信息的查询:按不同的条件对各类信息进行查询。 (6)各类信息的统计:按不同的条件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的教学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的教学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的教学设计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作为该课程常规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承上启下的必要教学环节。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做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库管理软件xBASE系列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交互式开发工具,通过课程实习掌握小型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开发小型应用系统的能力。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的教学由传统“理论教学+笔试”模式改为“基础(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Internet技术等)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完成小型软件的开发。

二、活动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或生活需要的调查、分析,做出规划、设计,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开发小型应用软件,从而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知识意义和信息技能,提高自学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包括指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需求情况,确定开发项目;要针对开发的项目再采集数据,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框架;画出流程图,并以此写出FoxPro程序及进行调试和修改;编写系统使用手册;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和组织评价工作;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自学。

四、教学设想课程设计采取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设计的课题,确定软件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自学。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数据库系统是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课程设计的内容,以及对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二、数据库系统原理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是一种用于组织、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应用程序。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DBMS是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应用程序通过DBMS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的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使用表格(关系)来表示数据。

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需求,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中的表格和关系的过程。

它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概念设计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逻辑设计转化为关系模型,物理设计选择存储结构和优化查询性能。

4. 数据库查询与操作数据库查询是通过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检索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SQL包括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

常见的SQL操作包括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

5. 数据库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库事务是指在数据库上执行的一系列操作的逻辑单元。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的特性。

并发控制是为了保证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三、课程设计报告1.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并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体需求如下:- 学生信息录入: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信息。

- 学生信息查询:可以根据学号、姓名、专业等条件进行查询。

教务管理系统uml课程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uml课程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 uml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UML的基本元素及其应用。

2. 学生能运用UML图表描述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 学生了解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关系,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UML工具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教务管理系统的部分模块UML图绘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UML图表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

3. 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库操作,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提高对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认识到教务管理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

本课程结合教务管理系统实际案例,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运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教务管理系统概述:介绍教务管理系统的发展背景、功能模块及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教务管理系统简介- 内容列举:教务管理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功能模块。

2. UML基本概念与元素:讲解UML的基本概念、图形表示方法及其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UML基本知识与图形表示- 内容列举:UML的起源、基本元素(类、对象、关系、操作、状态等)、UML图(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

3. 教务管理系统UML图绘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绘制教务管理系统的UML图。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教务管理系统UML分析与设计- 内容列举:教务管理系统模块划分、用例分析、类图设计、序列图设计等。

4. 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操作: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与操作。

数据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2. 学生能掌握数据查询、更新和删除的基本操作,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原则。

3. 学生能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数据的有效存储、查询和管理。

2.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3. 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数据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当前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激发兴趣和提供实际案例。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分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及常见DBMS介绍。

2. 数据模型: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实体、属性、关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体-关系图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4. 数据库操作:数据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SQL语言的基本使用。

5. 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控制;事务管理及并发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为方便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高效的管理,设计此数据库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设备和管理的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而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1.1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1];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1.2课题意义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2]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软件。

[3]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

2 系统分析2.1 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调查应用领域,对应用领域中的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

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为了完成需求分析的任务,要详细调查待开发的数据库应用部门的情况,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分析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4]新系统必须考虑今后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2.需求分析的过程1)调查教学组织机构的总体状况。

本教学系统主要由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以及教务管理系统。

2)熟悉各部门的业务活动状况。

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对现行系统的功能和和所需信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包括了解各个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入什么信息,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的结果的格式是什么等。

3)对教学管理中各应用的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得到:该教学系统的各个应用从数据库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具体内容和性质是什么,要求完成什么样的处理功能,对某些处理要求的相应时间,既对数据的安全,完整性的要求。

4)确定系统的边界。

确定整个系统中哪些由计算机完成,哪些将来由系统完成,哪些由人工完成。

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完成的功能。

2.2 数据字典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初步需求调查,抽象出该子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2.1 所示。

下面,结合该实例具体情况,给出教务处、后勤部和各个系各部门的具体需求。

图2.1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图1.调查用户需求1)教务处需求学籍处理:新生入学档案的录入毕业学生档案的处理学生档案的处理包括插入,删除以及修改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统计功能:按专业,系以及班级统计人数按专业,系以及班级统计学生的成绩以及排名按专业,系以及班级统计统计提前毕业,获得毕业资格,及不能正毕业的学生。

按专业,系以及班级查询未注册学生的基本信息及人数教师信息系统的管理:教师档案的录入教师基本信息的查询教师基本信息的更新包括修改,添加和修改教室设备的管理:教室基本信息的录入教室基本信息的查询包括占用情况教室基本信息的更新修改,添加和修改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教学秘书提供和教师的任课信息表制定教学计划把教学计划输入课程管理数据库和教师任课数据库排课:根据教学计划为每个专业排课每个专业的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课程教务处可以根据教学计划修改课程表将课程表分发给老师,学生,教室管理员和院系通知:通知学生放假及开学时间通知学生培养计划通知教师教授课程及任课教材发放学生的成绩单2)学生交费功能:每年按规定的时间缴纳学费如果接到学校的补缴费用通知应该补缴注册: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务处注册查询功能:查询考试成绩及班级排名查询课程信息查询教学培养计划查询任课老师的信息查询上课地点及上课时间查询放假及开学通知3)教师工资领取:按规定的时间领取工资考核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考核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查询:查询教学培养计划查询课程表查询学生的总体成绩查询学生所用的教材4)各系需求分班功能:按照男女生平衡的原则进行分班。

查询功能:按学生姓名,学号及班级查询查询每个班级成绩最优及最差学生统计功能:按班级统计男、女生人数,各地区人数及总人数按专业统计男、女生人数,总人数统计各班各科的总成绩及总成绩2.分析用户需求在调查完了用户需求之后,就要开始分析用户需求。

在此,我们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 方法)。

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如图2.2所示。

图2.2 教学系统总框架图经分析之后,本系统要用到九个基本表:系表,班级,学生表,课程表,选课表、教室表、占用表、教师表,教授表。

数据结构定义如下。

系表:定义了系的有关信息系号,系名,系主任班级:定义了班级的有关信息班号,班名,班主任,系号学生表: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学生号:姓名,性别,省份,备注,年龄,班级号课程表: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教师号选课表:定义了选课的基本信息学号,课程号,成绩教室表:定义了教室的有关信息教室号,教室名,教室位置占用表:定义了班级使用教室的有关信息班级号:教室号,上课时间,占用学时教师表: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教师号,姓名,职称,性别,年龄教授表:定义了教师教授班级的信息教师号,班级号,课程号,教授时间3 系统设计3.1概念结构设计1.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渐扩张以及混合策略。

本教学系统采用的是自底向上的方法。

即首先定义全局的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根据自顶向上地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上上地进行概念设计。

2)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概念结构的设计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抽象数据并设计局部视图。

第二步是集成局部视图,得到全局的概念结构。

3)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按照图3.2 教学学管理系统总框架图,设计局部E-R 图,如图3.1。

图3.1局部E-R 图图3.2教学学管理系统总框架图3.2 逻辑结构设计1.逻辑结构设计E-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将图3.2总体概念结构E-R 图转化成关系模型。

系表(系号,系名,系主任)主键:系号班级表(班号,班名,班主任,系号)主键:班号外键:系号学生表(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号)主键:学生号外键:班号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教师号)主键:可称号外键:教师号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主键:学号可称号外键:学号课程号教室表(教室号,教室名,教室位置)主键:教室号占用表(班级号,教室号,上课时间,占用学时)主键:班级号教室号教师表(教师号,姓名,职称,性别,年龄,工资)主键:教室号教授表(教师号,班级号,课程号,教授时间)主键:教室号班级号1.数据模型的优化数据库德逻辑结构设计的结果不是唯一的。

为了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还应该根据应用需要适当的修改,调整关系模式,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优化。

规范化理论为数据库设计人员判断关系模式的优劣提供了理论标准,可用来预测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数据库设计工作有了严格的理论基础。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通常以规范化理论为指导,方法为:1)确定数据依赖。

分别写出每个关系内部属性的以及不同关系模式属性间的数据依赖。

根据需求分析可知:a)系表的数据依赖:{系号->系名,系号->系主任}b)班级表的数据依赖:{班号->班名,班号->班主任,班号->系号}c)学生表的数据依赖:{学生号->姓名,学生号->性别,学生号->省份,学生号->年龄,学生号->班级号,学生号->专业}d)课程表的数据依赖:{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号->学分,课程号->任课教师号}e)选课表的数据依赖:{(学生号,课程号)->姓名}f)教室表的数据依赖:{教室号->教室名,教室号->教室位置}g)占用表的数据依赖:{(班级号,教室号)->上课时间,(班级号,教室号)->占用学时}h)教师表的数据依赖:{教师号->姓名名,教师号->职称,教师号->性别,教师号->年龄,教师号->工资}i)教授表的数据依赖:{(教师,班级号)->授课时间,(班级号,教室号)->课程}2)对于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

3)按照数据依赖的理论对关系模式逐一分析,考察是否存在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根据各个函数依赖的依赖集可知各个关系模式没有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所以所有的关系模式都是属于3NF。

不需要进一步,进行模式分2.数据库的结构给出数据库基本表总体结构图,根据总体结构图设计各表的结构。

设计表如下。

表3-1 系表的结构表3-2 班级表的结构表3-5 选课表的结构表3-6 教室表的结构4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实施4.1 数据存储方面1.系统功能模块1)系表信息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实现对系部信息的查询和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方便于对系部基本信息的管理。

2)班级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班级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3)学生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4)课程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课程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5)选课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对所选课程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6)教室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教室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7)占用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占用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8)教师表的查询和更新模块将完成教师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插入、删除)操作,便于对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