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计算机安装与调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精品教案:9.3 BIOS设置
第九章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本章将围绕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为主线。
以PC兼容机为主要对象。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能够对组装计算机的全过程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并能够自己动手轻松组装计算机。
第三节 BIOS设置一台计算机工作的好坏,不单靠硬件性能的高低来衡量,对BIOS设置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系统的稳定性,运行速度的快慢,外围设置的识别等信息都由BIOS来完成。
一、BIOS的概述1、BIOS的基础知识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能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与支持,是联系底层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桥梁。
通过BIOS保存CPU、软盘、硬盘、显卡、内存等电脑部件的信息。
被安放在一块可读写的CMOS RAM芯片中,关机后,由后备电池对CMOS供电,以确保其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2、BIOS的类型主要有Award BIOS 、AMI BIOS、Phoenix BIOS三种。
⑴.Award BIOS是由Award Software 公司开发的BIOS产品,功能较为齐全,支持许多新硬件⑵.AMI BIOS是由AMI公司出品的BIOS系统软件,它对各种软、硬件的适应性好,能保证系统的性能稳定。
⑶.Phoenix BIOS是Phoenix公司产品,多用于高档的原装品牌机和笔记本电脑上。
其画面简洁,便于操作。
3、BIOS对整机性能的影响BIOS是计算机启动和操作的基础,如果计算机系统中没有BIOS,所有的硬件设备都不能正常使用。
如BIOS的设置不当可能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出现整机性能下降等情况,如:⑴.如果BIOS设置不当,会出现安装不彻底、硬件设备冲突或者根本无法使用某些设备等问题。
⑵.如果BIOS设置不当,在需要为计算机添加新设备时,会出现添加设备与其它已有设备的冲突。
⑶.如果该主板BIOS版本过低,会出现根本无法识别新硬件的情况,如大容量硬盘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李远敏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李远敏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1.2 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1.3 计算机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第二章: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组装2.1 计算机硬件选购CPU选购主板选购内存选购硬盘选购显卡选购2.2 计算机组装步骤准备工具和配件拆卸主机壳安装CPU和散热器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电源和输入输出设备组装完成后的检查和调试第三章: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3.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种类3.2 操作系统安装步骤准备安装介质和工具启动计算机进入BIOS设置设置启动顺序启动操作系统安装程序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第四章: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4.1 硬件维护知识清洁硬件设备检查和升级硬件驱动程序检查和升级BIOS4.2 硬件故障排除常见硬件故障现象和原因硬件故障排除方法硬件设备恢复和更换第五章:计算机软件维护与病毒防护5.1 软件维护知识定期备份重要数据清理磁盘空间优化系统性能5.2 病毒防护知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危害病毒防护软件的选择和使用定期更新病毒库和操作系统第六章:常用外设的安装与维护6.1 打印机的安装与维护打印机的类型和选用打印机的安装步骤打印机的日常维护6.2 扫描仪的安装与维护扫描仪的类型和选用扫描仪的安装步骤扫描仪的日常维护6.3 投影仪的安装与维护投影仪的类型和选用投影仪的安装步骤投影仪的日常维护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7.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7.2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交换机的安装与配置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网卡的安装与配置7.3 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故障的常见现象和原因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第八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8.1 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计算机安全威胁的种类8.2 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密码和权限控制安装和使用防火墙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8.3 计算机维护与升级定期检查和清理磁盘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硬件设备的升级和更换第九章:服务器安装与维护9.1 服务器概述服务器的定义和功能服务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9.2 服务器的安装步骤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硬件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服务器网络和服务9.3 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服务器的日常维护服务器的性能监控与优化服务器的备份与恢复第十章:综合实训与案例分析10.1 综合实训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实训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训网络搭建与故障排除实训10.2 案例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案例分析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实际案例分析计算机软件故障的实际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八章1.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组装重点关注内容:硬件选购、组装步骤、工具使用。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合同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合同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基本信息:名称: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乙方基本信息:名称: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第一章:定义与术语1.1 定义除非本合同另有规定,以下术语应具有以下含义:(1)“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由乙方提供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设备等组成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安装与调试”是指乙方根据甲方需求,在甲方指定地点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安装、配置、调试,直至系统正常运行。
(3)“技术支持服务”是指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技术咨询、操作培训、故障排除等服务。
1.2 术语解释本合同中出现的其他术语,如无特殊说明,应参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业界公认的解释。
第二章:合同范围2.1 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服务。
2.2 乙方负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软件选型,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3 乙方为甲方提供以下服务:(1)现场安装及调试;(2)操作培训;(3)系统升级;(4)故障排除;(5)其他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
第三章:合同期限3.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个月。
3.2 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应按本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为甲方提供优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服务。
3.3 合同期满后,如双方同意续签,应签订书面续签协议。
第四章:合同价格与支付方式4.1 双方确认,本合同总价为人民币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4.2 甲方应按照以下付款方式向乙方支付合同款项:(1)合同签订后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的____%;(2)办公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并验收合格后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的____%;(3)剩余合同总价____%,在合同有效期结束后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和选购技巧1.3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螺丝刀、主板安装架、数据线等2.2 组装步骤详细讲解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数据线、安装外设等2.3 组装注意事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静电、正确安装硬件、连接数据线等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系统维护讲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设置、更新驱动程序等3.2 硬件维护介绍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洁硬件、检查硬件连接、替换损坏硬件等3.3 数据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系统备份工具、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备份、恢复丢失数据等第四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讲解计算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查找故障原因等4.2 常见故障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电脑无法启动、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4.3 维修注意事项讲解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第一、防止静电、正确拆卸硬件等第五章:计算机性能优化5.1 CPU优化讲解CPU性能优化的方法:超频、更换散热器等5.2 内存优化讲解内存性能优化的方法:增加内存条、使用内存加速软件等5.3 显卡优化讲解显卡性能优化的方法:更新显卡驱动程序、更换显卡散热器等5.4 系统优化讲解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优化系统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等第六章:硬盘与存储设备6.1 硬盘概述介绍硬盘的类型: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讲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6.2 硬盘安装与分区讲解硬盘的安装方法:IDE、SATA、NVMe接口的使用介绍硬盘分区的操作: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格式化等6.3 存储设备扩展讲解存储设备的扩展方法:硬盘架、硬盘盒、固态硬盘扩展卡等第七章:外设与接口7.1 常见外设介绍介绍计算机常见外设: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7.2 接口类型与连接讲解计算机接口的类型:USB、HDMI、VGA、DVI等介绍接口的连接方法:使用数据线、转接头等连接外设7.3 外设驱动程序安装讲解外设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使用随机光盘、官方网站等第八章:网络连接与设置8.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讲解网络协议:TCP/IP、DNS、等8.2 网络连接设备介绍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讲解网络连接的方法: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8.3 网络设置与优化讲解网络设置的方法: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介绍网络优化的方法: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攻击等第九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9.1 操作系统安装准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镜像、制作启动盘等9.2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分区、引导、安装界面、选择安装选项等9.3 操作系统配置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设置系统主题、安装常用软件、配置网络等第十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策略10.1 计算机安全知识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介绍常用的安全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监控等10.2 维护策略与技巧讲解计算机维护的策略与技巧:定期检查硬件、更新软件、备份数据等10.3 安全与维护实例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实例:修复系统漏洞、清除病毒、恢复丢失的数据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解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理解硬件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对于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至关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解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说明计算机的用途和重要性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说明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作用1.3 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说明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软件的特点和用途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的组装工具和设备解释螺丝刀、主板、机箱等工具和设备的作用2.2 组装步骤说明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过程强调组装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2.3 组装示例提供具体的组装示例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组装实践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维护基本知识介绍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和目的解释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 清洁与保养说明计算机清洁和保养的方法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屏等设备的清洁和保养3.3 故障排除与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解释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4.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和用途4.2 安装操作系统说明操作系统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硬盘分区、安装文件传输等操作4.3 配置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设置桌面环境、网络连接、驱动程序安装等第五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5.1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工具的作用5.2 数据备份与恢复说明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外部存储设备、云存储等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5.3 计算机维护与升级介绍计算机维护和升级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硬件升级、系统更新等操作第六章:硬件故障诊断与处理6.1 硬件故障分类介绍硬件故障的常见类型,如电源故障、内存故障、硬盘故障等。
解释各种故障的特点和影响。
6.2 硬件诊断工具介绍常用的硬件诊断工具,如测量仪器、诊断软件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试题》+答案第一章选择题1、下面的设备属于输入设备的有(ABD?)。
?A.Intel公司???B.IBM公司???CAMD公司D.VIA公司2.CPU在封装形式上可以分为(A)和(B)两种。
A.Slott架构???B.Socket架构???C.Sl0t1架构?D.Socket7架构3.当前市场上,CPU的主流是(D)。
?A.Intel的奔腾Ⅲ???B.AMD的Athlon(即K7)C.Intel的赛扬?D.Intel的奔腾4.AMD公司最后一款使用Socket7架构的CPU是(C?)。
?A.K6???B.K6—2???C.K6一Ⅲ???D.K75.CPU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ACD)。
选择题1.内存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AD)这几种类型。
?A.RAM??B.BIOS?C.CMOS?D.ROM2.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内存条是(?D?)线的。
?A.30线??B.72线?C.128线?D.168线第五章?磁盘驱动器及其选购一、选择题?1、硬盘按接口类型可以分为(AB)两种。
A、IDE接口的硬盘???B、SCSI接口的硬盘???C、5.25英寸高密软盘?7、软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ABCDE)。
???A、道对道访问时间???B、平均访问时间???C、道密度和位密度???D、出错率???E、寻道安顿时间?8、硬盘的主要参数有(ABCDE)。
???A、磁头数???B、柱面数???C、扇区数???D、交错因子???E、容量?9、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ABCDE)???A、平均搜索时间???B、数据传输率??4、显卡与主板连接的接口主要有ISA、VESA、PCI和AGP插槽。
其中(1)总线宽窄,速度较慢,已经被逐步淘汰,现在常见的是(2)接口。
????????????? (AB)?(CD)????A、ISA接口????B、EISA接口????C、PCI接口????D、AGP接口?第七章显示器及其选购一、选择题1、按制作技术可以将显示器分为(AD)。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9章 认识与选购显示器
9.3 LCD显示器的主流品牌
目前LCD显示器行业的主流品牌有有三星(Samsung)、冠捷(AOC)、LG、飞利浦 (Philips)、优派(ViewSonic)、明基(BenQ)、戴尔(DELL)、华硕(ASUS)、惠科 (HKC)、惠普(HP)、长城(Great Wall)等。下面展示两款LCD品牌显示器。
图9-2 LCD显示器
图9-3 LED显示器
9.1 显示器分类
⑷ PDP显示器 PDP又称等离子显示器,这是继CRT、LCD显示器之后推出的最新一代显示器类型,拥有机 身纤薄、分辨率超高、图像高度鲜艳仿真、显示清晰度极佳等优势。 ⑸ 3D显示器 3D显示器是一种特殊的高端显示器,因能够实现三维立体画面成像而著称。
图9-4 PD显示器
图9-5 3D显示器
9.1 显示器分类
⑹ 其他类型的显示器 除了上述几种显示器类型,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显示器产品,比如4K/5K显示器、曲面 显示器、广视角显示器、触摸显示器、护眼显示器以及无线显示器等,如下图所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9-6 5K显示器
图9-7 曲面显示器
图9-8 触摸显示器
图9-13 优派XG2703-GS 27英寸LED显示器
9.4 LCD显示器选购参考
9.2 LCD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⑺ 屏幕比例 一般把显示器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屏幕比例。目前LCD 显示器标准的屏幕比例包 括普屏规格(4∶3),宽屏规格(16∶9、16∶10),超宽屏规格(21∶9、32∶9)等。 ⑻ 亮点或暗点数 亮点与暗点都属于液晶面板的一种硬件故障,统称为坏点。 ⑼ 接口类型 LCD显示器常用的有15针D-Sub(VGA)、DVI、HDMI、MHL、Display Port(DSP) 等视频接口类型,与显卡输出端口相匹配对应。此外还有音频输入、耳机、USB、MHL、 Thunderbolt(雷电)等多媒体功能接口。
第九章西门子840D与810D数控系统安装与调试
2. 垂度误差补偿用机床参数 MD18342:补偿表的最大补偿点数。 MD32710:激活补偿表。 MD32720:下垂补偿表在某点的补偿值总和的极
限值。系统对垂度补偿值进行监控,若计算的总垂 度补偿值大于MD32720中设定的值,将会发生 20124号“总补偿值太高”报警。840DE(出口型) 为1mm ,840D(非出口型)为10mm。 设定机床数据如下: SD41300:垂度补偿表有效。 SD41310:垂度补偿表的加权因子。
tan
(T
)
(T
T0
)
TK Tm a x
max
T0
图9-7 温度系数曲线图
二、热变形补偿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1.硬件设计
在机床靠近丝杠处安装热电阻传感器,测量范围可 以为0℃~300℃,完全符合机床使用温度在5℃~ 45℃区间的要求,进行机床温度的测量。在数控 系统的PLC上外扩A/D转换模块SM331。将热传感 器输入的模拟热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至数控系 统NCK-PLC接口。PLC定时采样此温度值,利用公 式9-4计算出温度补偿系数,然后送到系统的NCK 中刷新温度补偿参数SD43910 (TEMP_COMP_SLOP)。
$AA_CEC_DIRECTION[ t ]=0:补偿值对基准轴的两个方向都有效; $AA_CEC_DIRECTION[ t ]=1:补偿值只对基准轴的正方向有效,其负方向无补偿值; $AA_CEC_DIRECTION[ t ]=-1:补偿值只对基准轴的负方向有效,其正方向无补偿 值。 (8) $AA_CEC_IS_MODULO[ t ]:基准轴的补偿表模功能。 $AA_CEC_IS_MODULO[ t ]=0 表示无模补偿功能; $AA_CEC_IS_MODULO[ t ]=1 表示激活模补偿功能。 (9) $AA_CEC_MULT_BY_TABLE[t1]= t2:定义一个表的补偿值与另一个表相乘, 其结果作为附加补偿值累加到总补偿值中,t1为补偿坐标轴表1的索引号,t2为补偿坐 标轴表2的索引号,两者不能相同,一般 t1=t2+1。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九章
计算机控制生产现场的控制通道也有两种,即 模拟量输出通道及数字量输出通道。
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是以数字形式给出的, 有的生产过程的执行元件要求提供模拟电流或电压, 故应采用模拟量输出通道实现;有的执行元件只要 求提供数字量或开关量,故应采用数字量输出通道。
可见,过程通道是计算机和工业生产过程 ( 控 制对象)相互交换信息的桥梁。
生产过程的被调参数(一般包括压力、流量、温度、 液面高度等等)一般都是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量,通过检 测元件和传感器,可以把它们转换成模拟电流或电压。 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电信号必须 通过模拟量输入通道变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才能送 入计算机;而生产现场的两态开关、电平的高低、脉 冲量等数字或开关信号,则须通过数字量输入通道输 入计算机。
三 输入通道
1 模拟量输入通道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将模拟量输入信号进行 变换、采样、放大、模/数转换,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 输入计算机。 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由信号处理、多路转换器、 放大器、采样保持器和A/D转换器组成 。 2 数字量输入通道 数字量输入通道主要由两态信息转换电路和接口 电路组成。 两态信息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生产现场的两态信 息转换成 TTL电平信号,通过I/O接口电路传送到计算 机系统。
3
可靠性高
可靠性高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最重要的一个基 本要求。 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将造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混乱, 引起严重后果。 因此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时,通常应考虑后援 手段,如配备常规控制装置或手动控制装置作后备。 通常可直接采用多台计算机组成热备份(备份机 与控制机同时工作但不介入控制,一旦主控制机有故 障就切换到备份机上)或冷备份(备份机处于待工作 状态,一旦主控机有故障就启动备份机投入工作)等 工作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快速上手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设置
快速上手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设置第一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主流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等设备上。
Windows操作系统以其稳定性、易用性和丰富的功能而备受用户的喜爱。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要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首先需要进行安装。
将Windows安装光盘或USB插入计算机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安装的版本、语言、磁盘分区和网络设置等。
第三章:Windows桌面的基本操作Windows桌面是我们使用操作系统的主要界面,掌握基本的桌面操作对于使用Windows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桌面上可以创建、删除和移动文件夹和文件,设置壁纸和主题样式,并且可以通过桌面快捷方式快速访问应用程序和文件。
第四章:Windows任务栏的使用Windows任务栏位于桌面的底部,提供了快捷访问应用程序、系统托盘显示以及显示当前打开的窗口等功能。
任务栏可以通过拖拽调整大小,并可以固定或隐藏。
此外,任务栏上的通知区域还可以管理系统的音量、网络和电源等设置。
第五章:文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浏览、管理和搜索文件和文件夹的重要工具。
通过文件资源管理器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的复制、粘贴和删除等操作,也可以通过搜索功能迅速找到特定的文件。
第六章:Windows设置的个性化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桌面背景、颜色和字体等显示设置,还可以更改鼠标和键盘的设置,以及调整声音、电源和网络等系统设置。
第七章:网络连接与共享设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与共享设置来连接并共享文件和打印机等资源。
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置网络连接类型、IP地址和DNS服务器等,同时还可以设置共享文件夹和打印机,方便在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上进行访问。
计算机软件使用要诀与指导手册
计算机软件使用要诀与指导手册第一章:软件安装和更新在使用计算机软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更新。
安装软件时,应仔细阅读软件提供的安装指南,并按照指南的步骤进行操作。
不要在安装过程中随意更改安装路径或选择不明的附加组件。
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软件更新,以保证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软件。
第二章:软件界面和布局理解软件界面和布局是使用软件的关键。
通常,软件界面由菜单栏、工具栏、导航栏、主工作区等组成。
熟悉这些部分的功能和布局是运用软件的基础。
如果软件提供了自定义界面的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软件功能和操作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功能,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
在使用软件时,务必熟悉各个功能模块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可以通过阅读用户手册、在线教程或参加培训来深入了解软件的功能。
掌握常用的快捷键和操作技巧,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
第四章:数据管理和备份在使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时,数据的管理和备份至关重要。
建立合理的文件夹和目录结构,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损坏。
可以使用云存储或外部存储设备来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第五章:安全和隐私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并保持其更新,以防止恶意软件的侵入。
在使用软件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敏感信息。
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和Cookie,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第六章: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和问题。
遇到问题时,不要惊慌,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1. 检查硬件是否正常连接,软件是否正确安装;2. 重启计算机或软件,并尝试重新操作;3. 在线查找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报告问题给软件开发商,寻求技术支持。
第七章:合理使用软件资源计算机软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合理使用。
配套资料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教案
配套资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
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和选购注意事项。
1.3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Windows、Linux等。
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准备工作讲解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注意事项。
介绍如何拆卸和清理旧电脑。
2.2 安装CPU和散热器讲解CPU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介绍散热器的种类和安装方法。
2.3 安装内存讲解内存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安装主板讲解主板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5 安装硬盘和光驱讲解硬盘和光驱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6 安装显卡讲解显卡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7 安装电源讲解电源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8 机箱内部连线整理讲解机箱内部连线的整理方法。
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计算机硬件维护讲解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的维护方法。
3.2 计算机软件维护讲解操作系统的维护方法,如系统更新、驱动程序安装等。
介绍常用的系统优化工具。
3.3 计算机病毒防范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传播途径和危害。
介绍病毒防范的方法和常用的杀毒软件。
3.4 计算机故障排查与修复讲解计算机故障的排查方法。
介绍常用的故障修复工具和方法。
第四章:计算机升级与优化4.1 计算机升级讲解计算机升级的分类:硬件升级、软件升级等。
介绍升级的注意事项和升级方案。
4.2 计算机优化讲解计算机优化的目的和方法。
介绍常用的优化工具。
第五章:计算机常见问题解答5.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见问题收集和整理学生在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5.2 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和整理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研究计算机硬件组成、选购、组装和维护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及CPU、内存、主板、硬盘等其它部件的构成和维护方法,计算机组装、系统调试和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基本设置方法,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各组成部件的性能指标等,并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课程的类别、作用和目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并及时地排除故障,对于预防计算机出现故障、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该课程可以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或考查课程;对于工科专业可设置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关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在掌握计算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本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及实际动手的技能。
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操作系统安装、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的详细讲解,以及在计算机硬件实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技能。
本课程考核包括笔试和实践测试两部分。
笔试部分重点考核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方法及流程,各部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实践部分重点考核故障排除方法的运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导论,课程可以开设在第二学期,为各个专业后续的计算机理论、应用的相关课程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及功能和性能指标,掌握常见故障的现象及排除方法,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在培养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计算机故障现象及排除故障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初步认识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和结构1.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的作用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分类和主要部件实例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讲解其结构与功能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PU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使学生掌握CPU的安装与更换方法2.2 教学内容CPU的定义与结构CPU的性能指标CPU的安装与更换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CPU的实物和结构2.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CPU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CPU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实例演示:展示CPU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三章:主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主板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主板的安装与更换方法3.2 教学内容主板的定义与结构主板的功能主板的安装与更换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主板的实物和结构3.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板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主板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主板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四章:内存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存条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使学生掌握内存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4.2 教学内容内存条的定义与结构内存条的性能指标内存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内存条的实物和结构4.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内存条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内存条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实例演示:展示内存条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五章:硬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硬盘的定义、结构和分类使学生掌握硬盘的安装与更换方法5.2 教学内容硬盘的定义与结构硬盘的分类硬盘的安装与更换方法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硬盘的实物和结构5.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硬盘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硬盘的定义、结构和分类实例演示:展示硬盘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六章:显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显卡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显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6.2 教学内容显卡的定义与结构显卡的功能显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显卡的实物和结构6.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显卡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显卡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显卡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七章:电源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源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电源的安装与更换方法7.2 教学内容电源的定义与结构电源的功能电源的安装与更换方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电源的实物和结构7.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源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电源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电源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八章:机箱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箱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机箱的安装与更换方法8.2 教学内容机箱的定义与结构机箱的功能机箱的安装与更换方法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机箱的实物和结构8.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机箱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机箱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机箱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九章:外设连接与调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方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调试技巧9.2 教学内容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方法计算机的调试技巧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外设连接和调试的过程9.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外设连接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实例演示:展示外设连接和调试的过程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十章:课堂小结与实践指导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10.2 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实践指导:提供实际操作练习的建议和注意事项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实际操作练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0.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实践意义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实践指导:提供实际操作练习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和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统组装步骤 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BIOS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硬盘的规划、区及格式化过程; Windows 98和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
9.1
计算机组装概述
本节主要对计算机系统组装过程进行简 要介绍,以引导读者学习本章后面的内 容,希望读者看完本节后能抓住本章主 要线索——计算机组装过程。
9.2.2 准备工作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 1、阅读各个部件的用户使用说明书,并对照实物熟悉 部件。 2、准备好安装工具。 3、释放身体静电。 【注意事项】 ①.对安装所用配件,必须要轻拿轻放,以免损伤配件。 ②.钳子等工具不要划伤板卡上裸露的线路。
9.2.3 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9.2.8 安装各种接口卡
电脑主板上根据需要可安装各种接口卡,通过这些接口卡 完成相应功能。如显示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等 。 安装各种接口卡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各自对应安装在相 应的扩展槽中,以下以安装PCI网卡为例。 1、先为PCI显示卡找一个PCI的扩展槽,用十字螺丝刀拧 下固定在机箱后部挡板上防尘片的螺丝,取下防尘片,露 出条形窗口。 2、拿着卡的边缘,把它对准扩展槽,使有输出接口的金属 接口档板面向机箱后侧,然后适当用力平稳地将卡向下压 入槽中。 3、接口卡尾部的金属接口挡板要用螺丝固定在条形窗口顶 部的螺丝孔上。
9.2.6 连接主板电源
ATX电源安装 主板上的ATX电源接口为双排2×10线插孔座。 为防止插反,在20只插孔中有10只插孔作了 特殊的设计,ATX电源的20针输出插头也有相 应设计,因此反向插不进去。如图9-6所示。 安装时在ATX电源输出插头中找出20针插头, 将插头上的挂钩一侧对准插座上与挂钩相对应 的凸出部位即可。
9.1.1
计算机组装设备
用户自己组装计算机时,要先把组装计算机所需的硬 件及软件准备齐全,这些硬件及软件可以分为三个大 的部分。 1、主机系统 主机部分是指装在计算机机箱中的全部配件,它们包 括:微处理器、内存、主板、软驱、硬盘、显示卡、 各种接口卡、机箱。 2、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联接用户与计算机主机的桥梁,包括: 键盘、鼠标、显示和音箱等。 3、软件盘 软件盘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工具软件等。
4、操作系统安装 光驱驱动成功后,下面就可以开始安装系统软件和应 用软件了。安装软件的顺序是先系统软件,后应用软 件。 5、系统调试 对于新安装的系统要进行一番调试:即驱动设备、设 置系统启动和调整系统资源等,才能够使系统进入一 个最佳的运行环境,这项工作也是装机不可少的步骤, 往往很多用户容易忽视此项工作。 以上对计算机系统安装进行了一个整体介绍,下面的 几节将要对以上几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认 真阅读以下详细安装过程。
9.2 计算机硬件组装
9.2.1 计算机硬件安装过程简介
1、准备工作 2、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3、跳线设置 4、安装内存条 5、连接主板电源 6、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7、安装各种接口卡
8、安装软盘驱动器 9、安装硬盘驱动器 10、安装光盘驱动器 11、连接主板与机箱面板上开关、指示灯、电 源开关等连线 12、连接外设 13、通电测试基本系统
1、Socket型 ⑴.在Socket插座上安装CPU ⑵.安装CPU风扇 ⑶.连接CPU风扇电源线
2、Slot1型 PentiumII、III CPU安装在主板的Slot1插槽中, 安装时应该注意CPU底部金手指中央的凹部和 CPU插槽中央的凸部正确对位。 ⑴.安装CPU支架 ⑵.安装CPU ⑶.安装风扇电源
9.2.5 安装内存条
内存条的安装方法大至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72线内 存安装形式,别一种是168线、184线和232线内存安 装形式。现在所安装内存条都是DDR内存,因此只介 绍后一种内存条的安装方法。 安装DDR内存条时,内存条底部金手指上的一个凹部 用于安装时正确对位,两侧的凹部用于安装就位后的 卡位。将DDR内存条底部金手指上的一个凹部对应内 存插槽中的一个凸部,对准方位后将内存条垂直向下 压入插槽中,听到内存插槽两侧的弹性卡发出“咔” 的声响后,内存条即安装就位。此时内存插槽两侧的 弹性卡已向上直立并卡住内存条两侧的缺口。
9.1.2 计算机系统组装步骤简介
1、硬件系统的组装 组装硬件系统就像搭机木一样将所有的配件对号入座, 现在设备的连接逐渐趋于标准化,错误连接是不能可 连接上的。 2、CMOS设置 装机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让计算机本身认识所装 部件,并能正确的使用它们。 3、硬盘规划 下一个工作是在计算机中安装系统软件,所谓的安装 系统软件,简单的说就是将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取 出并保存在硬盘上的过程,但是硬盘刚被连接在计算 机里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所以要对硬盘进行设置,即 分区、格式化,这样才能够使用。
9.2.7 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在完成了CPU和内存条的安装之后,就可以把主板装入机 箱了。 1、安装定位金属螺柱时,需根据主板和机箱底板的实际情 况,选取三颗定位金属螺柱(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旋入机 箱底板的螺柱定位孔中,一般在机箱与主板连接的后侧左 右各一颗,主板的前侧中部一颗; 2、使用塑料定位卡时,先将上端带尖的圆头一端插入主板 的圆孔中,所选取位置应与机箱底板上的塑料卡定位孔相 对应; 3、固定主板时,需在金属螺柱和塑料定位卡安装完毕后, 将主板平放在底板上,向下使塑料定位卡底部圆柱卡入底 板的定位孔较宽的一侧中,向前平推使塑料定位卡卡入较 窄的一侧就位卡紧。此时金属螺柱上端螺纹应在主板的孔 中露出,最后用3mm 金属螺丝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底座上定 位金属螺柱的螺丝孔中。注意三者的层次,金属螺柱在下, 主板在中,螺丝在上。
9.2.4 跳线设置
跳线设置也是安装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设置跳线 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系统工作状态。板卡不同,所设置 的跳线也不相同,应该根据主板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 错误的跳线设置,轻则导致系统不能工作,重则损坏 板卡或者器件。 现在跳线以由硬跳线设置转为在BIOS中设置的软跳线 了。 在主板上需要设置的跳线主要有以下几类: 1、CPU电压设置 2、CPU工作频率设置 3、内存电压选择跳线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