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刃针疗法12刃针疗法治疗内脏性牵涉痛和皮科疾患

肾阳虚衰 舌质淡、 苔白
# # 各型均在背部肝俞、 脾俞或肾俞附近出现 “痣 点” 。 (") 刃针治疗: 主要治疗部位为背部痣点 ( 方法 同痤疮的刃针治疗) , 如无 “ 痣点” , 各型分别在肝 俞、 脾俞和肾俞处治疗。 ") %# 毛囊炎 毛囊炎是葡萄球菌感染后引起毛囊的化脓性炎 症, 与毛囊口一致的圆锥形隆起, 表面发红、 发热, 有 压痛及脓头。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 以颈后发际 间、 臂部及胡须处多见。 (! ) 病因病机: 多由于夏秋季感受暑湿之邪, 蕴 于肌肤, 化为热毒而成; 或因正气虚弱, 皮毛不固, 感 受外邪, 气血凝滞, 蕴阻肌肤而致。初起为与毛囊口 一致的圆锥形隆起, 表面发红、 发热、 压痛; 之后, 隆 起周围的皮肤也发红; 再后, 中央软化, 可见脓头。 脓头破溃或拔去毛发后可排出少量脓液, * $ - 天后 吸收, 不留瘢痕。通常无全身症状, 但有的患者反复 发作, 日久不愈。 (") 刃针治疗: 术者捏提起大椎处肌肤, 用刃针 刺 " $ % &&深, 连续 " $ % 下, 拔火罐出血。隔日 ! 次, % 次为一疗程。 (% ) 注意: 现代医学认为, 此病与长期服用激素 类药物, 某些物理、 化学刺激以及糖尿病有关, 临床上 应注意鉴别, 刃针治疗的同时, 应针对上述原因进行 治疗。
表 !" 病变脏腑与牵涉痛区域的关系
病变 心脏疾患 胰腺疾患 胆囊疾患 胃肠疾患 泌尿疾患 背部, 0(( 棘突旁 0(! 棘突旁 右肩, 0(( 、 0(" 棘突旁 1& 棘突旁 牵涉痛区 0& 棘突旁与肩胛骨脊椎缘之间 左肩及下颌,
(() 心: 0& 棘突旁与肩胛骨脊柱缘之间的压痛 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针刃与后正中线一致达肌肉 层 ( 切勿过深) , 行纵行切割、 横行切割, 必要时十字 切割。 心俞、 厥阴俞, 刃针与局部体表呈 *#3 角, 针刃 向脊柱方向, 深*! //纵行切割。 (" ) 胆: 胆囊炎 ( 阳陵泉下方一横指处) , 刃针与 纵行切割, 留针 (! 局部体表垂直刺入深约 ’# //, 分钟。 0(! 棘突旁与肩胛骨脊柱缘延长线之间的压痛 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手法同 0& 棘突旁。 (&) 胰: 0(( 棘突旁与肩胛骨脊柱缘延长线之间 的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手法同 0& 棘突旁。 (*) 肾: 外踝最高点上方 & 寸、 承山, 刃针与局 针刃指向膝关节, 深*! //, 纵行切 部体表呈 &!3 角, 割, 留针 "! 分钟。刃针刺入肌层, 纵行切割、 横行切 割。 (#) 胃肠: 0(( 、 0(" 棘突旁与肩胛骨脊柱缘延长 线之间的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手法同 0& 棘突 旁。 外膝眼, 刃针与局部体表垂直入针穿过脂肪垫 有落空感即可, 纵行切割、 十字切割, 留针 &! 分钟。 公孙, 刃针深*! //, 纵行切割, 留针 (# 分钟。 (’) 泌尿系: 1& 棘突旁与骶棘肌外缘之间的压 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手法同 0& 棘突旁。 脾俞、 小肠俞, 手法同心俞、 厥阴俞。 (4 ) 胆道蛔虫: 百虫窝 ( 血海上 ( 寸处) , 刃针直 刺入肌层 ( 约#! //深) , 纵行切割, 留针 (! 分钟。 至阳, 刃针向上斜刺"# //, 斜行切割。 阳陵泉、 阴陵泉, 刃针与局部体表垂直刺入 "# 5 *! //, 纵行切割、 横行切割。 #" 部分皮肤疾患 "+ (- 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 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多发于颜 面部, 重者可累及上胸及肩背部, 常形成黑头粉刺、
刃针加封闭治疗跟痛症50例

刃针加封闭治疗跟痛症50例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指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目前在治疗上主要有中药内服外敷、理疗、针灸、封闭治疗等,收效甚微。
2006年4月~2010年8月采用田纪钧教授发明的0.7mm×0.4mm刃针加局封治疗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8~76岁,平均46.5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期10个月;单侧44例,双侧6例。
跖腱膜炎35例,跟骨下脂肪垫炎9例,跟骨下滑囊炎7例,跟后滑囊炎5例,共足56。
其中X线片显示跟骨骨刺者29例。
诊断要点:跖腱膜炎:足跟底部疼痛,以晨起、站立、行走为甚,随活动疼痛可渐减轻,劳累后疼痛加重。
跟骨结节前方有压痛点,多伴跟骨骨刺。
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并有僵硬肿胀感,压痛,无囊性感。
跟骨下滑囊炎:走路及站立时跟下疼痛明显,跟骨结节下方肿胀、压痛,按之有囊性感。
跟后高压症,多见中老年人,疼痛特点:跟骨底部郑重和内侧疼痛(按压尤甚),休息或抬高下肢是减轻,行走后加重。
X线片显示跟骨有脱钙现象,但多无骨质增生。
治疗方法:①定点:在压痛最明显处(同时结合X线片)用紫药水作标记。
②方法:患者俯卧,踝关节前垫枕头,足跟朝上,常规消毒铺巾,先用2%利多卡因2~3ml,强的松龙0.5~1ml混合液局部痛点封闭,以注射点为刃针进针点,按刃针施术规程进针,使刀口线与足纵轴方向一致,垂直刺入达跟骨骨面,先纵向切割,再横向疏剥。
跖筋膜炎有骨刺者,刀口与跖腱膜纵轴平行刺入,在骨刺尖部纵向疏剥,然后调转针刀90°再横向切割。
有跟垫滑囊炎时,刃针纵向刺入在脂肪垫及滑囊壁处纵切横剥数刀;跟骨高压症时,跟骨底部正中为中心,梅花状排列五点,刃针需进入跟骨1.5~2.0cm(需要较粗刃针可辅助骨锤敲击)。
术毕用创口贴覆盖针眼处。
③手法:患足过度背屈,同时另一手拇指推顶足弓部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推压向足背方向,操作2~3次即可。
田教授—枕、颈、肩胛

项部--附着的软组织
C1横突:肩胛提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颈夹肌。 C2棘突: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多裂肌、 半棘肌。
棘突旁各层:项筋膜--斜方肌-头夹肌 -头半棘肌-后关节囊-后关节突或椎板。
上项部和颈侧的俞穴
上项部:后正中线旁开0 ·5寸--颈夹脊穴 颈侧部: 下颌角水平线 1。胸锁乳突肌后缘--天牖(三焦经) 2。胸锁乳突肌前缘--天容(小肠经) 喉结水平线 1。胸锁乳突肌后缘--天窗(小肠经) 2。胸锁乳突肌上--扶突(大肠经) 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天鼎(大肠经)
中医微创技术--刃针技术
刃针技术,是以《灵枢》“解结”的理论 为指导,以减压为主要作用的中医临床操 作方法。主要治疗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 和功能障碍,以及影响内脏器官所致的功 能性症状。《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03普及 版)》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 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 所谓解结也。” 《灵枢- 刺节真邪第七十 五》
下项线上的俞穴
枕外隆凸下缘与翳风间略向上弧线 后正中线--风府 旁开1 ·3寸后髪际稍下--天柱 旁开2 ·25寸--风池 颞骨乳突后、下方1 ·0寸--完骨 颞骨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翳风
后正中线俞穴
风府 脑户 强间 后顶 百会 四神聪
枕骨--治疗
刃针:针刃与后正中线一致,针体与局部 体表(骨面)垂直,达软组织病灶层(不 到骨面。不慎触到骨面,稍提起操作), 纵、横、十字切刺;在神经旁则纵行切刺、 向神经方向横行摆动。筋膜病变,在上、 下项线之间部分用钩刃针牵拉。 手法:甲切法、分筋法、揉法、托下颌前 屈镇定顿挫法。 药物:“痹通药酒”等内服、外用。
54种疾病的刃针特效治疗穴

54种疾病的刃针特效治疗穴刃针疗法治疗内、外科疾患,原理与针刺相同,总的原则是:阳症多实热,宜刺后拔罐出血或挤出血;阴症多虚寒、宜热针;表症多病在皮内筋肉之间,宜浅刺疾出;里症多病在脏腑经络,宜深刺久留。
治疗点的选择,多按辨证分型选穴,俞募穴及主客原络及十五络穴选取等方法。
对有必要的病例,术后可辅以药物治疗。
多选用0.5mm刃针,行小幅度提插、纵行摆动、横行摆动、纵行切割或横行切割。
54种疾病的刃针特效治疗穴田纪钧教授总结值得收藏刃针特效治疗穴011.心动过速特效穴——少海穴2.心动过缓特效穴——通里穴3.心绞痛特效穴——内关穴4.早搏特效穴——神封穴5.病毒性心肌炎特效穴一一心俞穴6.高血压特效穴——桥弓穴7.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8.失眠特效穴——安眠穴9.哮喘特效穴——定喘穴10.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特效穴——中脘穴11.肋间神经痛特效穴——阳陵泉穴12.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13.慢性肝炎特效穴——肝炎穴14.贫血特效穴——脾俞穴15.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16.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17.甲状腺功能亢进特效穴——膏盲穴18.急性尿潴留特效穴——利尿穴刃针特效治疗穴0219.夜尿频频特效穴——夜尿穴20.尿路结石特效穴——下级俞穴21.痔疮特效穴——痔疮穴22.慢性前列腺炎特效穴——令阴穴2S.急性肾炎特效穴——肾炎穴24.月经超前特效穴——太冲穴25.月经延后特效穴——气海穴26.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27.胎位不正特效穴——至阴穴28.产后尿潴留特效穴——利尿穴29.催乳特效穴——膻中穴30.更年期综合征特效穴——血海穴31.小儿厌食症特效穴——承浆穴52.小儿疳积特效穴——华佗夹脊穴33.小儿流涎特效穴——涌泉穴34.小儿遗尿症特效穴——膀胱俞穴35.小儿夜啼特效穴——一推天河水36.小儿腹泻特效穴——天枢穴刃针特效治疗穴0337.落枕特效穴——天宗穴38.急性腰扭伤特效穴——闪腰穴39.坐骨神经痛特效穴——坐骨穴40.脚腕扭伤特效穴——环跳穴41.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特效穴——飞扬穴42.肩周炎特效穴——照海穴43.手腕扭伤特效穴——阳池穴44.颈肩僵硬特效穴——肩井穴45.小指发麻特效穴——小海穴46.皮肤瘙痒症特效穴——止痒穴47.肛周瘙痒症特效穴——长强穴48.眼角鱼尾纹特效穴——瞳子胶穴49.黑眼圈特效穴——四白穴50.老花眼特效穴——眼点穴51.老年性白内障特效穴——健明穴52.复发性口腔溃疡特效穴——劳宫穴53.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特效穴——下关穴54.慢性咽炎特效穴——太溪穴。
刃针疗法

刃针疗法刃针疗法(刃针微创术),是中国中医骨伤科专家田纪钧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针刀疗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慢性颈臂腰腿痛的独特方法。
它它以中医经筋学说和现代解剖学以及现代生物力学为基础,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刃针切刺和牵拉治疗为主治治疗手段。
临床上使用刃针进行治疗各种痛证,有着非常满意的效果。
技术特点1、更微创:刃针体直径较现有的各种针(刀)具的针体直径都要细,从微创角度出发更有优势。
2、安全有效:由于针体较细,针刃并非特别锋利,所以损伤神经、动静脉的可能性要小,万一不慎误伤也不致造成严重后果。
此外,治疗过程中都不免要穿过正常组织,刃针可以将这种副损伤降低到最小,同时正由于有安全作为前提,便可以充分进行治疗,而更容易取得理想疗效。
3、痛苦小:由于针细,又应用套管叩击法进针,使进皮时疼痛相对减轻,而进行治疗时针感又不弱于其它针(刀)具。
4、多点治疗:由于针细、刃小和针法微创,每次治疗可选取更多的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适应症广:除其它针(刀)具疗法主要治疗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疾患外,由于引入“信息医疗学”内容,而对内科病、神经科病、皮肤病等也有治疗作用。
6、患者易于接受:临床观察表明,患者的刃针的“恐惧”大大小于其它针(刀)具,再加之以上特点,使刃针疗法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适应症1、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2、骨关节炎、外伤性滑膜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综合症、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征、骨骺炎、软组织损伤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脊柱相关疾病。
3、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等3、部分内科、骨外科、妇科、皮肤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疾患。
如:中风后遗症、乳腺增生、痤疮、雀斑等。
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52例

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52例发表时间:2016-09-05T14:47:09.5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作者:谢雪萍阙榕彩钟和祥[导读] 观察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摘要】目的:观察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2例肩周炎采用刃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临床治愈3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治疗后肩部疼痛峰值、谷值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刃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肩周炎;刃针;关节松动术肩周围关节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
又称为“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中医称为“肩痹”范畴,认为该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虚、风寒湿邪侵袭是该病主要并应。
临床上多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及体力劳作者。
肩周炎给患者精神、生活及工作等方面带来不便。
肩周炎根治率低、复发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本病方法很多,如:针灸、理疗、推拿、封闭、中药内服外用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我科从2012年3月到2015年12月,采用刃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病人均来自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所有病例均有肩痛,伴不同程度肩关节活动受限,其中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个月。
其中单肩46例,双肩6例。
1.2诊断及病例纳入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中医症状诊断疗效标准》。
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针刀在骨伤科的应用

02
如在肌腹多有一紧张带可触及。
03
针刺触发点有明显的酸胀痛麻的“得气感”。
04
这些均为经皮微形手术的成功成为可能。
05
纤维肌痛征患者的纤维织炎性压痛点是其标志性体征。针对该压痛点进行经皮毁损治疗临床亦有效。但由于痛点众多,并易复发,效果并不很理想。
使慢性无菌性炎性病灶,变成新鲜病损而痊愈,以治疗多种慢性软组织损伤。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腱鞘管的一部分,因损伤而狭窄,以致从中通过的肌腱受束窄而损伤,形成葫芦样粗细不均,肌腱与鞘管内壁产生粘连,肌腱在鞘管内滑移障碍,并产生疼痛。由于上述结构比较表浅,深部即为骨面,触摸手感好,操作手感亦好。
可用勾状刀,用勾切法切开狭窄之管壁解除卡压,亦可用小平口刀纵形切开肌腱束窄带,解决肌腱的葫芦样变。可配合鞘管内液压松解及主被动肌腱牵拉,以解决粘连。亦可用圆头形针鞘管内撬扩法,扩大鞘管解除卡压。本法将开放手术松解变成闭合松解,临床效果好,一般术后3~7天基本恢复,复发率低。
针刀入路 图 6
针刀入路 图7
深部操作法:深部操作手法的选用主要根据病变的性质、解剖结构、器械而定。右手持针炳,在按压于局部的左手拇指的帮助下进行松解剥离。
针刀手术方法 图1
针刀手术方法 图2
针刀手术方法 图3
针刀手术方法 图4
针刀手术方法 图5
针刀手术方法 图6
针刀手术方法 图7
尤其是在亚急性或慢性期,继发性的神经卡压点在临庆症状的出现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腰突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慢性期,在神经的反折、易卡压处,如臀上神经出口,腓总神经的腘窝段,腓浅神经行经处均可出现明显的继发性卡压现象。
由于这些继发性卡压点存在着慢性炎症改变,除神经本身的病理改变,神经与周围组织间存在着粘连、增生、血供不良等现象。并因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神经的适应性减退而易产生牵拉、压迫、以至卡压逐渐加重。
经筋理论的刃针疗法

“刃针疗法”之一――刃针的由来一说起扎针,大家马上想到细细的毫针,最多也只能想到三棱针、梅花针。
其实,古代扎针用的针不止毫针一种,而是有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种,统称“九针”,后来又发展出更多的针,也都用传统文化中视为多的“九”来概括,也称为“九针”。
可见,毫针只不过是九针中的一种而已。
您一定要问,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种的针呢?那是因为,治疗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疾病,就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针具,就像家里要有多把长、短、大、小、形状不一的螺丝刀,以拧不同的螺丝一样。
如果不能用合适的针具和针法治疗适宜的病人和疾病,治疗也就得不到效果。
在《灵枢·官针第七》里,有这样一段精既然需要用多种的针具来“因人而宜”、“辨证论治”,那为什么是毫针一统天下呢?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针灸失传论”一文里,针对“今之为针者,其显然之失有十,而精微尚不与焉。
”等现状,尖锐地提出针灸失传的十项内容。
其中第十项是“古之针制有九,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亦随病所宜而用,一失其制,则病不应。
今则大者如员针,小者如毫针而已,岂能治痼疾暴气?此十失也。
”。
可见,恢复使用毫针、员针以外的九种针,已经被提到继承传统的层面,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古“九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和现代病的治疗,那就需要在古“九针”的基础上研发新的针具。
是不是改变了针具的形状和粗、细、大、小就算是新的针具呢?答案显然不是。
只有在创新理念的前提下,研发出来有特点、安全、适用的才是新的针具,绝不仅仅是改变形状和大小粗细而已。
刃针,就是一种源于古九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凸显微创理念,并与现代医学接轨的中医原创针具。
以它为主、配合手法和中药外用的“刃针疗法”(也称“刃针微创治疗术”),主要治疗软组织损害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及影响内脏器官所致的功能性症状。
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共33页

谢谢!
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刃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40例

刃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40例
罗道珊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0(029)008
【摘要】肩胛提肌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临床上很多被笼统地诊断为颈椎病、颈部损伤或肩痛、肩胛痛患者,经过仔细查体都可归结为肩胛提肌损伤,或主要是该肌损伤导致.笔者用刃针治疗本病40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533)
【作者】罗道珊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综合科,北京,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
【相关文献】
1.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研究 [J], 李丰;李海;齐兆双;齐伟
2.斜圆刃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J], 武慧强;陈长庚;敖有光;郁金岗
3.刮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症40例 [J], 李月侠
4.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30例 [J], 陈国栋;安福;赵庆;张建文;孙其斌
5.针刀联合颈肩部五禽操治疗肩胛提肌损伤40例 [J], 张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共33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刃针疗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84例分析

刃针疗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84例分析
宋学刚;柳天梅;贾辉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39)9
【摘要】目的观察田纪均教授据微创理论所创立的刃针疗法对腰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4例治疗对象采用简单化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田纪均教授据微创理论所创立的刃针疗法治疗,3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9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效治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治愈率为77.5%,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纪均教授据微创理论所创立的刃针疗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并且明显缩短了病程,为患者节约了费用,减轻了治疗带来的痛苦.
【总页数】2页(P845-846)
【作者】宋学刚;柳天梅;贾辉
【作者单位】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宁夏中宁755100;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宁夏中宁755100;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宁夏中宁7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9
【相关文献】
1.尺胫针疗法治疗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80例 [J], 王毓;董炳耀;李芳琴;张洲伟;石少良;张卫华
2.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 [J], 熊淑云;张连记
3.重刺疗法对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J], 龙善甫;熊利和
4.综合疗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83例 [J], 王诚宏
5.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300例报告 [J], 张连记;孔祥庚;郭祥坤;卢汉中;桑爱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锋钩针配合牵引治疗项筋膜综合征127例

锋钩针配合牵引治疗项筋膜综合征127例
葛毅力;冯小娥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4(22)1
【摘要】项筋膜综合征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指项浅深筋膜因为长期无菌性炎症导致局部微循环及营养障碍而引起的以自觉颈项部酸麻胀痛紧重不适感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
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锋钩针配合牵引疗法治疗本病127例,疗效可靠,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35)
【作者】葛毅力;冯小娥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温针加锋钩针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背肌筋膜炎50例疗效观察
2.锋钩针配合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
3.锋钩针配合推拿及热敷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体会
4.锋钩针挑刺激痛点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5.锋钩针配合火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6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
床观察
成建平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14(022)007
【摘要】目的观察“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电针治疗,均1-4疗程.结果两组均有疗效,但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义(P<0.05),“经筋刺法”治疗组的疗效更佳.
【总页数】1页(P56)
【作者】成建平
【作者单位】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普通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3.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观察
4.“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5.经筋刺法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术--田纪钧

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术--田纪钧《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术》作者田纪钧著出版日期 2021年01月所属类别临床字数 211 页数 257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定价:25 元本书是《临床四术丛书》之一,分为上、下篇,分别介绍了颞下颌关节、胸肋与胸锁关节、上下肢关节和脊柱关节发生错骨缝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治疗原则、基本复位手法及术前术后处理,肌束、肌腱、周围神经出槽病理改变的推断、临床诊断及治疗。
本书图文并茂,复位手法稳、准、巧、快,容易掌握和应用;适合骨科医师阅读参考。
目录上篇错骨缝第1章错骨缝概论/3第一节中医伤科关于错骨缝的论述/3 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相关论述/3 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相关论述/3三、《伤科汇纂》相关论述/5 四、《伤骨补要》相关论述/5第二节现代医学关于关节紊乱的论述/6 一、《矫形外科学纲要》相关论述/6二、《椎间盘及其他椎间组织损害》相关论述/7 三、Dayies��Colley教授的相关论述/8 四、Holmes教授的相关论述/8 五、J.Cranford教授的相关论述/8 六、叶衍庆教授的相关论述/8 七、冯元桢教授的相关论述/9 八、脊椎推拿治疗的相关理论认识/12 第三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分类与功能/15 一、关节/15 二、不动关节/20三、影响关节稳定的因素/20 第四节病因、病机及其相关因素/21 一、病因/21 二、病机/24三、相关因素与问题/27四、关节内结构位�Z的微小异常/31 第五节临床分类/33 第六节诊断与鉴别/35一、诊断/35 二、鉴别/36 第七节治疗/49 一、治疗原则/49 二、术前处理/49 三、基本复位手法/51 四、术后处理/53第2章颞下颌关节错骨缝/55 第一节别卡型颞下颌关节/56 第二节旋转型颞下颌关节/59 第3章胸肋与胸锁关节错骨缝/63 第一节胸肋关节/63 第二节胸锁关节/72 第4章上肢关节错骨缝/78 第一节肩锁关节/78 第二节肩胛胸壁关节/84 第三节肩肱关节/90 一、下移型肩肱关节/91 二、嵌夹型肩肱关节/95 第四节肘关节肱尺部/98 一、旋转型肘关节肱尺部/99 二、错移型肘关节肱尺部/102三、嵌夹型肘关节肱尺部/106 第五节肘关节桡尺部/109 第六节肘关节肱桡部/113第七节桡尺远侧关节/119 第八节腕部/124 一、桡腕关节/125 二、腕骨间关节/127 三、腕掌关节/132 四、掌骨间关节/134 第九节指部/135 一、掌指关节/136 二、指间关节/137 第5章下肢关节错骨缝/139 第一节溜胯/139 一、错大胯/139 二、落小胯/143 第二节髌骨/148 第三节膝关节/152 第四节胫腓近端关节/156 第五节胫腓远端关节/158 第六节距骨/161 第七节跟骨/164第八节前足/168 一、足舟骨/169 二、楔骨/172 三、骰骨/173 四、跖骨/173五、跖趾与趾间关节/174 第6章脊柱关节错骨缝/175 第一节寰枕关节/176 第二节寰枢关节/179 第三节第3~7颈椎/182 第四节胸椎倾倒型/187 第五节肋椎关节/191 第六节腰椎嵌夹型/196 第七节腰椎倾倒型/200 第八节腰椎旋转型/200 第九节骶尾/204 下篇筋出槽第7章筋出槽概论/209第一节中医伤科关于筋出槽的论述/209 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相关论述/209 二、《伤科大成》相关论述/210 三、《医宗金鉴》相关论述/211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 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正体类要》 (肢体外部损伤,就会伤及内部的气血, 营血卫气不顺畅,脏腑随之调和。)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5.“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 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 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 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故不得住 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 挛也。”《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则邪气 居留在两肘;肝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腋窝; 脾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髀;肾有邪,则邪气 居留在两腘。以上八虚,都是关节屈伸的枢纽, 真气和血络通行的要处,邪气和恶血,自不能 令其盘踞或停留,如果停留,就会损伤筋脉骨 节,使关节屈伸不利,以致发生拘挛的症状。)
l 手太阴经筋的病变中,“所过者支转筋痛” (即经筋所过路线上的肌筋支撑不适,拘紧掣 痛。)为经筋肢节病;
l 而“贲”(即古病五积之肺积,主要症状为恶 寒发热,右胁痛,背痛,呕逆,两胁拘急有积 块,气逆上奔,甚者吐血。)为经筋内脏病。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经筋肢节病的传统医学诠释
1.“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 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 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篇》(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 环无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 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故寒 邪侵袭于经脉内外,使经脉凝涩而血少, 脉气留止不通,所以突然作痛。)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5.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 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 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 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 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皮肤感觉 障碍的病变,以径某些解剖部位,如骨孔、骨性隆起、 筋膜、腱性肌缘和纤维骨性管道,易遭遇反复 摩擦刺激或受压而产生病理改变。而筋膜病变 也是其中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3.“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 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 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 (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了上实下虚而经气 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雍盛之气 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得通畅。治 疗时应找出横络,施行泻法,这就是所 谓的解结的方法。)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2.“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 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 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 (风、寒、湿三气侵入皮肤肌肉之间, 将皮肤肌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涎 沫受寒后凝聚不散,进而就会排挤肌肉 与皮肤之间使它分裂,分裂就会发生疼 痛,―――。)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7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4)按十二经筋径路上,相邻关节间及胸、 腹、背、腰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即以大鱼际、腕 关节和肘关节之间的前臂、肘关节和肩 关节之间的上臂和胸部范围内的病灶区, 为治疗点。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5)按皮神经走行路线上,相应腧穴范围 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以手太阴肺经 筋为例,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孔 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穴范围内 的病灶区,为治疗点。这些腧穴部位与 “肌筋膜经线”上的“拉力转接点”部 位基本相同。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3.客于外分肉之间的“分肉之间”,是指 皮下肉外这一部分,与浅、深筋膜及其 之间是同一层次;它们组成的间隙中压 力加大,与迫切而为沫的“迫切”是相 同概念;而炎性渗出与迫切而为沫的 “沫”是一样的病理物质。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肢节病的作用
1.将病变而排列紊乱的肌筋膜纤维,通过 牵拉恢复到正常的排列顺序。 2. 通过牵拉,将因筋膜病变而受到卡压 的周围神经解脱。 3.通过牵拉浅筋膜,加大浅、深筋膜之间 的间隙,解除皮神经受到的牵拉或压迫。 同时,通过拔罐减小间隙内过高的压力。
l 使用刃针进行中医软组织微创手术治疗,就称 为刃针软组织微创手术。
l 刃针,是源于古九针,以中医学理论为构架并 汲取现代诊疗理念,创制的系列专利针具。钩 刃针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相关资质材料,请登陆: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经筋
3.符合《灵枢·经筋》中经筋病的临床表现, 如手太阴经筋的“所过者支转筋痛”(即经筋 所过路线上的肌筋支撑不适,拘紧掣痛)。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肢节病的具体操作
1.选择治疗点: (1)按项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枕骨上项线与项韧带、第七颈椎和上位胸椎
的棘突之间,头夹肌、颈夹肌和头半棘肌的表 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2)按胸腰筋膜(又称腰背筋膜)分布区域选 择治疗点: 以骶棘肌、背阔肌、下后锯肌表面范围内的病 灶区,为治疗点。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经筋肢节病的诊断
1.病变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主要 表现为疼痛、拘紧、麻木、肌肉萎缩、放射性 疼痛、放射性麻木等。
2.根据“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 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 者。”的原则,病变部位有硬结、片状紧张、 凹陷或片状疲软等异常改变。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3)按臀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 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其中, 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的臀上皮神经筋膜 穿出处;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三 分之一处臀中皮神经的筋膜穿出处;臀 大肌下缘中点附近臀下皮神经的筋膜穿 出处为最常用的治疗点。
l 经筋即经的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肌 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l 十二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联接筋肉、骨骼,利于 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
l 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是:(1)联属于十二经 脉。(2)循行走向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3)行于体表,不入内脏。(4)结聚于关节 骨骼部。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2.电子显微镜下显示:从电子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肌筋膜(图A——被撕开肌纤维的 围绕肌肉肌内筋膜。图B——胸部浅筋膜。 图C——大腿节段的肌肉筋膜结构。图 D——筋膜结构在大腿节段模式。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3.神经纤维从肌肉间穿过致密的筋膜到疏 松的皮下,一般形成适应神经活动的扇 形结构,其进口小出口阔,进口处称穿 出点,神经的活动度小,是神经受力和 活动度发生改变的集中点,该部位的纤 维结构也容易被改变。如果该部位的纤 维结构发生病变,穿过的神经就会受到 卡压,称神经筋膜出口卡压征。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4.致密的浅筋膜与深筋膜之间,形成一个封闭 的间隙,各种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分布在这个 间隙里面,当压力加大时,分布在里面的神经 纤维末梢也被动受牵拉或受到挤压,产生各种 疼痛及感觉异常。引起压力增高的病理改变主 要有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等,在这 种压力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痉挛之前就对各种 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 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 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引发临 床症状。
经筋肢节病和经筋内脏病
l 经筋病变引发的肢节症状,称经筋肢 节病;
l 经筋病变引发的内脏症状,称经筋内 脏病。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l 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说明:“手太阴之筋,起 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 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 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 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 甚成息贲者,胁急,吐血。”《灵枢·经筋》。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l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是: l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止
于角(头部); l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止
于贲(胸部); l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指,循股外上行,止
于頄(音奎,面部); l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指,循股内上行,止
于阴器(腹部)。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 经筋1
2020/11/27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钩刃针,是刃针系列针具中,产生牵拉应力的专用针具, 钩刃针牵拉治疗,属中医微创技术范畴,是软组织微创 手术中的一种。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中医微创技术,是中医骨伤手 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l 软组织微创手术,又是中医微创技术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特色 新疗法。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肌筋膜及病变的现代医学诠释
1.肌筋膜是一种由头至脚,由内至外联系 全身的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结缔组织, 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组织。所有骨、肉、 筋、血管、神经线、内脏都被同一的筋 膜网络所包围。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层, 感觉神经末梢的分支布于浅筋膜外,主 支布于深筋膜外,浅、深筋膜上均有若 干裂隙,称筋膜出口,供神经穿过。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传统与现代诠释的比对探讨
1.传统医学的经筋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 是接近的结构;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 病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病是近似的病变; 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治疗与现代医 学的肌筋膜松解术是类似的疗法。
田纪钧钩刃针牵拉治疗经筋1
2.分析肌筋膜的功能性连接时,发现可以 把不同肌筋膜的功能分成11条“肌筋膜 经线”及其上的“拉力转接点”,而这 些“肌筋膜经线”又大部分与十二经筋 走向一致;而“拉力转接点”又与皮神 经走行路线上特定的腧穴类同。同时指 出,头痛可以由脚引起,这就又与中医 的上病下取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