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表格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表格归纳
中药学表格归纳
第一单元解表药
1.性能、功效与适应范围:解表药多为辛味,其性发散。辛温解表药物主治风寒表证。辛凉解表药主治风热表证。此外,以其发散表邪作用,部分解表药还能兼治水肿、咳喘、疹发不畅、风湿痹证等病症。
2.配伍方法:表证兼虚证者,应随证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在用于温病初起时,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3.使用注意:解表发汗以微微汗出为度;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阳伤阴,甚至导致“大汗亡阳”、“大汗伤阴”;对于虚证兼表证者,应用解表药须慎,以防伤正;本类药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第二单元清热药
1.分类、功效与主治病症:清热药根据其性能,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五类。其中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证,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清虚热药主治虚热证。
2.配伍方法: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属气分或血分,属实热或虚热。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里热兼阴虚者,应兼以滋阴;里热积滞者,当配以泻下;兼脾胃虚弱者,应辅以补脾。
3.使用注意:本类药大多“苦寒伤阳”,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证慎用;清热燥湿药易“苦燥伤阴”,热病津伤与阴虚证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使用本类药物,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第三单元泻下药
1.泻下药的性能特点与临床应用:泻下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三类。其中攻下药多为苦寒,泻下通便作用较强,主要用于肠道积滞及热结便秘;润下药多为种子、种仁类药物,富含油脂,泻下通便作用和缓,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及产后、病后的虚弱便秘;峻下逐水药多具毒性,攻遂水饮与泻下通便作用峻猛,并对胃肠有较强刺激作用,主要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喘满等证。
2.配伍方法:兼有表证者,当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兼有虚者,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使祛邪而不伤正。
3.使用注意:里实兼表证者,当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里实兼正虚者,当与补虚药同用,
攻补兼施,使攻里而不伤正;泻下作用峻者,易伤正气与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忌用;奏效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第四单元祛风湿药
1.配伍方法:根据痹证的寒热虚实性质及病程的新久选配相应药物。如病邪在表者,可配祛风解表药;病邪人络,血凝气滞者,可配活血通络药;寒湿偏盛者,配温经药;郁而化热者,配清热药;病久气血不足者,配益气养血药;肝肾亏损者,配补养肝肾药等等。2.使用注意:部分祛风湿药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应慎用。
第五单元芳香化湿药
1.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本类药辛香温燥,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主治湿困中焦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食少便溏之证,并可选用于湿温、暑温之证。
2.配伍方法:湿有寒湿、湿热之分。寒湿证当配温里药同用,湿热证当配清热湿药同用;而湿性粘滞,湿阻气滞,行气有助于化湿,故化湿常配伍行气药;脾虚则生湿,因此,虚证又常配补土健脾之品以培其本。
3.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虚及气虚者宜慎用。本类药大多含挥发油,人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第六单元利水渗湿药
1.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本类药利水渗湿,通畅小便,并使小便增多,排除体内水湿,部分药物兼能清热利湿,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湿温、淋证、黄疸等水湿病症。
2.配伍方法:须视不同病症配用有关药物。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者配清热泻火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等。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与行气药配伍,可提高疗效。
3.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渗利,易耗伤津液,因此,阴虚津伤者应慎用。
第七单元温里药
1.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本类药性辛热,具有温里、散寒止痛作用,部分药还能助阳、回阳。主治阳虚里寒证、阴寒内盛证、亡阳证以及寒凝经脉证等。
2.配伍方法:里寒兼表寒者,须配辛温解表药用;属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须配行气活血药;兼寒湿内阻者,宜配健脾化湿药;属脾肾阳虚者,宜配温补脾肾药;亡阳气脱者,宜
配大补元气药。
3.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凡实热证、阴虚证以及孕妇应忌用或慎用。
第八单元理气药
1.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本类药大多气香性温,味辛、苦,善于行散或降泄,具有理气和中,行气止痛,顺气降逆,疏肝解郁或破气散结作用,主治气机不畅的气滞、气逆诸证。
2.配伍方法:肺气壅滞,有外邪者宜配宣肺化痰止咳之品,痰热郁肺者应配清热化痰药。脾胃气滞,兼湿热者当配清热利湿药,兼食滞者当配消导药,兼寒湿困脾者配温中燥湿药,兼脾胃虚弱者配补中益气药;肝气郁滞,兼血瘀者当与活血化瘀药同用,有肝血不足者配养肝柔肝药,有肝寒者配暖肝散寒药等等。
3.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第九单元消食药
消食药的配伍方法:对饮食停滞证,一般均当配以理气药以行气消滞。并应随证配伍,如有脾胃气虚者,须配健脾益气药以标本兼顾、消补并用;兼脾胃虚寒者,宜配温里药;兼有湿浊者,宜配芳香化湿药;有食积化热者,可配苦寒攻下药以泻热化积等。
第十单元驱虫药
1.
配伍方法:应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的体质强弱、证情缓急选药,并根据不同兼证进行适当配伍。如大便秘结者,当配伍泻下药物;兼有积滞者,可与消积导滞药物同用;脾胃虚弱者,又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体质虚弱者,须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
2.使用注意: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应用毒性较大的驱虫药,要注意用量、用法,以免中毒或损伤正气,同时孕妇、年老体弱者亦当慎用;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暂时不宜驱虫药,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物。
第十一单元止血药
1.选择用药与配伍方法: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不同作用,应根据出血病因、病症进行选药,并配伍适当药物,如血热出血者,应配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阴虚阳亢出血者,应配滋阴潜阳药;瘀血阻滞出血者,宜配伍行气活血蓟;虚寒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