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3)运用时间加减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如经过时间、开始或结束时间等。
举例:
-学生需学会计算如“2时30分加上1小时15分等于几时几分”的问题;
-学生需掌握读取钟表时间,如当钟表指针指向3和4之间,分针指向1时,表示时间为3时05分。
2.教学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章节为《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分秒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时间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学会通过钟表读取时间,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时、分、秒的认识及其换算关系;
2.钟表的读取方法,以及通过钟表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3.运用时间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经过时间、开始或结束时间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强化对时分秒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时间加减法运算,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通过钟表读取时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4.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将时间计算应用于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时分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106页至第107页的“时分秒”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将学习如何读写时间,如何将时间换算成小时、分钟和秒,以及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读写时间的能力,提高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时、分钟和秒之间的换算,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
2. 教学重点:掌握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读写时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幻灯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利用电子钟显示当前时间,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几点几分吗?谁能告诉我?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时间,如:“1时30分”、“45秒”等。
3. 讲解如何将时间换算成小时、分钟和秒,以及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讲解答案的正确性。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利用计时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计算经过的时间。
2.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正确读写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时分秒小时(h)分钟(min)秒(s)1小时 = 60分钟1分钟 = 60秒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钟表,并标出当前时间。
2. 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将时间换算成小时、分钟和秒。
3. 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2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数学时分秒(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2.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会读写时分秒。
3. 能够完成简单的时分秒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具:时钟、秒表、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提问:秒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时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Step 2:学习读写时分秒1. 通过时钟和秒表展示不同的时间,引导学生读写时分秒。
如:9点15分30秒,用“9:15:30”表示。
2. 让学生举例,自己读写时分秒。
Step 3: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1. 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如:现在是9点15分,过了45分钟,是几点几分?2. 引导学生用写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核对答案。
Step 4:综合练习1. 给学生出一些综合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如:现在是10点30分,过了1小时15分钟,是几点几分?2. 让学生在班级内相互交流答案,并核对正确与否。
Step 5:巩固和拓展1. 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多关注时间的概念,并和他们进行交流,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和运用。
2. 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如:根据时钟上的时间,写出时分秒的读法。
Step 6:课堂总结1. 总结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强化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Step 7: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记录并写下他们的观察。
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时钟,通过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通过加减法计算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深了学生对时分秒的认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单元主要围绕一时分秒的时间单位及其相互转换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时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学习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换算,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时间的加减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时间读法,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时钟读取和表达时间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进行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时间计算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规则。
2. 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时间计算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时钟模型或实物。
2.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时间计算示例。
3. 时间计算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引入时间概念,让学生分享他们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经验。
2. 新知讲解:介绍时钟的构造,讲解时、分、秒的定义及其关系,通过示例演示时间换算。
3. 互动练习: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鼓励学生相互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4. 实际应用:设置实际情境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时间相关问题,如开始和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等。
5. 总结反馈:总结时间换算的规则,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教学内容的结构,包括:- 时、分、秒的定义- 时间换算规则- 时间计算示例- 练习题及答案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时、分、秒的换算题。
2. 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时间计算题目,如计算上学路上所需时间等。
3. 扩展活动:鼓励学生记录一天中的重要时间点,并计算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主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
教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时、分、秒概念的理解程度。
- 时间换算的掌握情况,是否有普遍性的错误出现。
- 教学方法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如何改进以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优质课教案_0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教学难点: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钟表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1.出示复习题。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1圈是()分钟。
(3)1时=()分(4)1分=()秒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
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探究新知1.学习例1。
2时=()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时=()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2)()时=240分(3)3分=()秒(4)4分=()秒2.时间的计算。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你早上几时离家,几时到校呢?(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请同学们讨论并提出数学问题。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钟,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讲给组里的同学听。
(小组讨论) 预设生1:数钟面上的大格,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生2: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钟。
生3:45-30=15(分)师:计算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就可以了。
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计算的这道题中,几时离家,几时到校,这里的几时我们叫做“时刻”。
而刚刚大家计算的经过时间,我们叫做“时间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生产问题。
播放时钟滴答声,学生倾听。
师:这是什么声音?生:这是钟表行走的声音。
师:你真聪明,人们把这种声音比作时间的脚步声,同学们说像吗?(像)师:这匆匆忙忙的时间的脚步声,是谁发出的呢?生:秒针师:对啦,老师这里有一个钟表,钟面上有我们的两个老朋友。
一个是时针爷爷,一个是分针哥哥,现在这个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吗?生:不能,因为它只有时针和分针,不完整。
师:钟面上应该还有什么呢?生:秒针师:我们可以给秒针起个名字,叫什么呢?生:秒针妹妹(秒针弟弟)师:除了秒针妹妹(弟弟),钟面上还有什么呢?生:(数字、大格、小格)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钟表,这是什么钟表呢?(电子钟、电子表)师:谁会看电子表呢?生:XX时XX分XX秒。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时分秒(板书:时分秒)师:出示问题:1、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2、时针走一大格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1时=60分师:原来啊,分针哥哥走60分,时针爷爷就走1时,同学们想不想去认识秒针妹妹呢?那就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秒的认识课件展示秒针走一小格。
师:这是多长时间?生:这是1秒钟课件展示秒针继续走动。
师:这是多长时间?生:这是10秒、30秒…… 小结: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
2、教学秒和分的关系分组活动: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运动。
课件展示,分针走以小格,秒针走一圈(60小格)小结:1分=60秒师:原来啊,原来啊,分针哥哥走1分,秒针弟弟就走60秒。
有谁知道时针爷爷走1时,秒针弟弟走多少呢。
生:时针爷爷走1时,秒针弟弟走3600秒。
师:为什么呢,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出示:1时=3600秒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那么多的时间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些练习好么?出示课堂练习:1、做一做3时=()分4分=()秒 120秒=()分60秒=()分2、比较大小9分○90秒4时○24分 5时○500分140秒○2分3、在()里填上时、分、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浓厚兴趣,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
2. 学具:学生用钟表模型、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总结: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表示时、分、秒。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观察钟表,找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3)教师举例讲解时、分、秒的计算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钟表模型,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批改,讨论错题。
(3)教师讲解典型错误,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关于时、分、秒的应用,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以及其他非整点时间。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时间的加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守时、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时”、“分”、“秒”概念的理解和时间的读写。
学生对时间单位之间换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非整点时间的读写方法,特别是分钟数超过30的时间表达。
时间计算的逻辑理解和具体运算步骤。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场景,如闹钟、手表、电子屏幕等,引出时间的概念。
提问学生关于时间的基本问题,如“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学习利用钟表模型或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间的流逝。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拨弄钟表模型,探究整点、半点及非整点时间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时间读写的规律,并尝试总结规律。
实践操作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的读写任务,如填写时间表、绘制时间轴等。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用文字描述时间、用数字表示时间等。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时间读写的经验和技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拓展延伸引入时间计算的内容,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时间加减的基本方法。
开展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时间计算技能。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应用,如安排作息时间、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等。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1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教案新人教版

4. 计算两个时间段的和
- 例题:计算小明看电视45分钟和看书12分钟的总时间
- 答案:45分钟+12分钟=57分钟
5. 计算两个时间段的差
- 例题:计算小明看电视2小时和看书15分钟的差
- 答案:2小时=120分钟,120分钟-15分钟=105分钟
6.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计算
九.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时间单位换算
1. 将小时转换为分钟
- 例题:将1小时转换为分钟
- 答案:1小时=60分钟
2. 将分钟转换为秒
- 例题:将50分钟转换为秒
- 答案:50分钟=50×60秒=3000秒
3. 将小时、分钟、秒进行相互转换
- 例题:将2小时10分钟转换为秒
- 答案:2小时=2×60分钟=120分钟,120分钟+10分钟=130分钟,130分钟=130×60秒=7800秒
- 例题:小明看了2小时的电视,然后又看了15分钟的书,他一共看了多少时间?
- 答案:2小时=120分钟,120分钟+15分钟=135分钟
题型三:解决实际问题
7. 计算活动总时间
- 例题:小华参加了45分钟的篮球比赛和12分钟的跑步比赛,他一共参加了多少时间?
- 答案:45分钟+12分钟=57分钟
8. 计算剩余时间
教学总结:
整体来看,学生在时间换算的知识掌握、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并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计算。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环节,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然而,我也注意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进步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对于时间换算的掌握还不够扎实,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显得有些困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差距。同时,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读取和书写时间,并能进行基本的时间加减计算。
3. 能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介绍时、分、秒的定义和关系。
2. 时间换算:学习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方法。
3. 时间计算:学习时间的加减计算。
4. 实际应用: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时间的概念和换算。
2. 时间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时间加减计算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用于展示时间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2. 时钟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时间的概念。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时间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观察时钟模型,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1. 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定义和关系。
2. 讲解时间换算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
第三阶段: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时钟模型,进行时间换算的练习。
2. 学生互相检查,讨论问题。
第四阶段:巩固练习1. 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五阶段:实际应用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时间换算的方法。
3. 时间加减计算的步骤。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时间,并进行换算。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篇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摘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已学计法和生活感受主探究计算算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学学探究新知、想想我们学哪些单位,计算数格子3格是5分钟课题计算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已学计法和生活感受主探究计算算法程与方法能运用不方法正确答些实际问题进步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价值观运用不方法计算程体会简单计算生活应用建立观念教学重计算思路和方法教学难计算从几几十分到几几十分了多少分钟问题教学关键知道计算方法会进行实际计算教学程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学学探究新知、想想我们学哪些单位?、这些单位如何换算呢? 分()秒()分 3、利用单位换算熊与熊二问题开学了熊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学校熊用了熊二用了0分钟熊说它用少熊二说它用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少?、板课题、生活我们是用什么记录呢?、出示例动画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3、这问题要哪些已知数学信息呢?、出示离钟5、出钟面上6、出到校7、怎样出明从到学校用了多长呢?指名汇报(、分、秒)指名汇报分(60)秒(60)分思考指明汇报说明判断依据=(0)分钟明从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指名汇报(明离和到校)听老师讲指名汇报(730)指名汇报(75)教学程三、交流归纳强化理四、反馈练习深化学五、课堂结 8、这道题计算方法对吗?如何验证呢?学指南想如何计算明从到学校用了多久?写把思考程记录上算动笔计算出明从到校用了多久议组交流算法总结计算方法利用数格子方法要借助钟表钟面看看分针走了多少格就是几5分钟;或者是走了多少格零多少格分两部分数出用减法计算必须是才能直接用分相减3、夯实基础结—所、算算填填、问题列火车应95到达现要晚5分钟什么候能到达? 3、分层练习这节课通探究我们知道了生活问题方法并且会运用这些知识生活实际问题按要学组交流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再计算;计算法结束刻开始刻开始计算验证(数格法或把差与离加起)可以直接数数从730到 75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了3格是5分钟5-30=5(分)明确计算方法出相关条件分析指名汇报 900800(分)指名汇报己题分析题指名汇报计算数格子3格是5分钟格是5分3格是5分算式计算5305(分)方法—所。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时间的计算年级:数学三年级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时间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时、分、秒的换算。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让他们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 提问:我们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呢?一分钟有多少秒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课件或黑板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举例说明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一部电影播放时间为1小时50分钟,那么这部电影播放了多少秒呢?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每天上学、放学所需的时间,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2.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一部喜欢的电影或动画片的总播放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应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第3课时《时间的计算》示范课教案

3.《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有关时间的计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教学准备钟表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接下来通过几个题目,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华的爸爸每天工作8____________;(2)小芳朗诵一遍古诗《登鹳雀楼》大约需要20______;(3)一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
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如果学生出现错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修改,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即可。
二、探究新知(一)阅读与理解师: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题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预设:题目要求的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师:这里的“时间”是指具体的“几时几分”吗?预设:不是指具体的“几时几分”。
师明确:这里的“时间”指的是“时间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这里的“时间”和前面教学中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段”。
)师:图中有哪些有用的信息?预设:离家的时间是8:05,到校的时间是8:20。
师:这里8:05和8:20都是一个具体的时刻,所以我们可以说离家的时刻是8:05,到校的时刻是8:20。
师:本题就是要求从8:05到8:20经过了多长时间。
(二)分析与解答师:从8:05到8:20经过了多长时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出示【学习任务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课设计时间的计算教课内容:教材第62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课目的 :1、会进行一些相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恪守和珍爱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课重、难点:会进行一些相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课器具:挂图、钟面模具。
教课过程:一、复习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1 时等于()分 1 分等于()秒2、教师拨出不一样的时辰,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 分, 6 时, 9 时 50 分等。
问: 1 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如何想的?(让学生经过类推得出结论)1时=()分1分=()秒5时=()分180分=()时120秒=()分240分=()时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课例 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形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实时的补充、指引。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7:30 离家,7:45 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小组议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如何想呢?(小组议论,教师巡视。
)报告沟通总结: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嘴优化的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一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表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2、出示商铺营业时间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议论报告、沟通。
三、练习稳固1、填空:(1)50 分比 1 时少()分, 1 时比 45 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歇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比赛:教师口头报时辰,如: 6 时至 6 时 2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赐予奖赏。
3、 63 页的第 4 题。
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原因。
4、 64 页的第 5 题,师生共同读题,学生独立达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 人教新课标

时间单位的换算及时间的计算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页例1及5页例2及相应练习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秒”之后,在建立时间观念的基础上,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和到达时刻或出发时刻。
(二)核心能力学生在解决多样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三)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学习重点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时间单位的换算及时间的计算》名师教学课件、《时间单位的换算及计算》课时作业、钟表学具等。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1时=()分2时=()分你是怎么想的?(2)从7时30分到7时45分,中间经过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二)课堂设计1. 时间单位的换算(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时间?(时、分、秒)(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2时=()分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2时就是2个60分,60+60=120,2个60分就是120分)【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
】(4)试一试。
4时=()分 3分=()秒 1分40秒=()秒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并订正。
2.时间的计算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开家,7时45分到学校)(2)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3)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多种方法。
①数一数: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时30分到7时45分分针走了多少分?分针从6到9,走了3大格,一大格时5分钟,3大格是1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案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钟面模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1时等于()分 1分等于()秒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1时 = ()分1分 = ()秒5时 = ()分
180分=()时120秒=()分240分=()
时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30离家,7: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嘴优化的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
2、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3、63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
4、64页的第5题,师生共同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5、65页的第8题,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总结。
四、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
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7:30离家,7: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