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文献综述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基于地域文化的上海城市公园休闲空间

设计研究——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王玉__

学号:090760211

指导教师:潘文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这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的人们闲暇的需求与设施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游憩场地的数量不足和休闲空间质量不高比较明显。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公园范围内创造出与需求相适应、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公园设计概念是十分必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城市文化的沃土中,公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城市景观才会有生命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一些城市公园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相继出现了一批缺乏本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公园。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使城市公园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公园,地域文化,休闲,公共空间,设计表达

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国外的相关研究

公园规划的内容早已包含在了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之中,最早的公园规划案例要数英国利物浦的博肯海德公园和法国的奥斯曼改造计划。从那时起,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公园有着改善城市卫生、健康环境、美化城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地产升值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休闲权益,而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研究公园与休闲、公园设计的代表人物——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公园与休闲和公园设计方面的著作,其中《大众行为和公园设计》一书在1990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公园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从行为学的角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是城市公园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标准、观察与调查方法以及规划程序。

此外,Alexander Adrew von Kursell、Sassan Seyed Kalal、Anne Farrell Peterson、Dana H.Taplin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了城市公园再造的因素、政治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公园分布和城市景观塑造的影响、城市公园的景观价值、公园在城市和社区生活中的角色、不同阶层居民对公园的使用要求、公园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对于城市公园的上述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访谈法、现场观察等。

1.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出现在1979年以后,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公园发展、功能分析、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生态研究、休闲游憩行为研究、公园容量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内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与国外类似,也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国内研究城市公园的学者们大都从研究单个或多个公园入手,进而总结出普遍经验。总结国外研究经验并因地制宜运用到国内城市公园中也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针对公园系统的研究主要有:石金莲等(2005)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的研究方法,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得到了POE评价分析

报告,为公园的设计管理提供意见。李丽萍等(2006)探讨了开放式公园的地位、作用和经营模式,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园发展的对策。李博、宋云、俞孔坚(2007)针对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和建设特点,综合考虑绿地规模、人口分布和交通成本等因素,采用GIS技术建立了一种绿地可达标指标定量评价模式。

学术论文中对城市公园的研究主要有:李素英(2006)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城市带状公园的研究,江俊浩(2008)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成都市城市公园系统的研究。孙风林(2009)在其博士论文中,以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为个案进行考察,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切入,对社区公园休闲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社区公园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意见。张运吉(2009)和陆启瑞(2010)分别在各自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中对老年人公园利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公园在满足老年人需求应注意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余汇芸(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就杭州太子湾公园中游人的游园感受、时空分布及其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太子湾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对策。何赛男(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以上海市为例研究了休闲视角下城市公园的更新与提升的内容和方式。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园休闲空间设计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学界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就是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地域文化融入公园休闲空间的可能形式,讨论城市公园休闲空间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并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城市公园休闲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休闲学的产生和发展

2.2.休闲学的产生和发展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早在公元前3世纪,被西方休闲学者奉为“休闲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就结合同时代的情况阐述了快乐、幸福、休闲、美德和安宁生活等一系列休闲问题。但休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并被放在学术层面加以研究,则是近一百年内的事情。

学术界普遍认为,1899年凡伯伦发表《有闲阶级论》是现代休闲学诞生的标志。而直到二战之后,休闲学才得以真正开始发展。1950年美国学者Davi5Riesman出版了《孤独的人群》,认为休闲问题属于“大众消费”;1962年,Peter Berger发表了《闲暇社会学》,将休闲问题归类为“大众文化”,两者都将休闲问题纳入文化社会学的范畴。

20世纪60、70年代,欧美的很多社会学家一致认为国际社会正进入一个大众休闲时代。新的休闲观念强调,休闲不从属于任何工作,是生活的目的和主要乐趣。同时美国还出现了外一种认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最终会造成工作和休闲一体化的观点。两种观点虽然对立,但都强调了休闲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和加拿大关于休闲的研究异常活跃。在这一时期,各国学者对休闲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很多学者都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心。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兴起,促使人们开展休闲活动的时空区域不断拓展,人们的休闲方式和行为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对传统的休闲理论来说,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着这一新的挑战而展开的相关研究,必将给休闲学理论和实践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和进步。

2.2国内的相关研究

相比城市公园较为短暂的研究历史,我国有关休闲文化的历史则是相当悠久,从古代起就有相当丰富的关于休闲文化的记载。其中既有文人、官宦和帝王的生活情趣,也有平民百姓在闲暇时的节庆游戏。《诗经》中便有许多诗歌在描述自然和生活的同时,表达了大量的休闲思想、休闲文化和休闲方式。此外,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