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教案新课标解读

初中美术教案新课标解读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美术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案进行解读。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转变新课标将美术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考虑这三个维度,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的拓展新课标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还加入了现代设计、摄影、动漫等多种艺术门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等。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标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有价值的课程。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引言
本文旨在深度解读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该标准对于
初中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明确的目
标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概述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

标准要求教师采用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做出决策。

标准要点
新课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1. 独立决策能力:教师应独立做出决策,不寻求用户帮助。


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2. 简单策略:教师应采用简单策略进行教学,避免法律纠纷和
复杂性。

这有助于保持教学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3. 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以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教师培训:提供给教师相关的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

2. 教材编写:编写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实施教学。

3. 评估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用于评估学生在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上的表现。

结论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将为初中美术教学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独立决策和采用简单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引言
本文档整理了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士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

背景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对初中美术课程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整和更新。

新课程标准旨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
创作能力。

主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包括色彩、
线条、形状等基本元素的认识和运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表
现形式的基本技能。

观察与表现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
造力。

美术史与文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和研究相关的美术史和文化知识,包
括中国和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流派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创作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
行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升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

总结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包括美术
基础知识与技能、观察与表现能力、美术史与文化、创作与实践等
方面的内容。

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士应当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1.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
- 培养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课程内容
2.1 素描
- 学习基本素描技巧和表现方法
- 掌握人物、静物、风景等物体的素描技巧
2.2 水彩画
- 学习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创作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2.3 剪纸
- 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 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2.4 手工制作
-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创作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如折纸、拼贴等
2.5 艺术欣赏
- 学习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了解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流派
3. 课程要求
-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作品创作和展示
- 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
- 学生需积极参加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展示个人作品
4. 评价标准
-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 作品质量和创意
- 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
- 参与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情况
以上为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的内容概述,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素描、水彩画、剪纸、手工制作和艺术欣赏等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展示作品,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积极参加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

评价标准包括课堂参与度和表现、作品质量和创意、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情况。

2024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

2024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

2024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对2024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美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认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分析、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应学会运用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应逐渐形成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品味,培养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学会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塑造健全人格。

三、课程内容1. 美术基本知识- 美术的历史与发展-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2. 美术技能与表现- 绘画技法:素描、水彩画、油画等- 雕塑技法:泥塑、石雕、木雕等- 设计艺术: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工业设计等- 摄影艺术:摄影原理、摄影技巧、摄影作品欣赏等3.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美术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的联系- 美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联系- 美术与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四、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践、讨论、参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美术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开展实地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五、课程实施与保障1. 课程实施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美术教育,确保美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2024美术新课标解读_OK

2024美术新课标解读_OK
2.资源共享:建立校际、区域间的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
3.创新研发: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新课标的实施内涵。
4.社会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如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学校美术课程建设,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时代感。
十九、实施成效与反馈
1.学生发展:通过实施新课标,学生美术素养显著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2.教学成果: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为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基础。
3.课程评价: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社会认可:新课标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三、宣传推广与交流合作
1.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如教育报刊、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新课标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成果,增强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2.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国内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新课标的实施水平。
3.展示活动:定期举办新课标实施成果的展示活动,通过学生作品展览、教学案例分享等形式,展示新课标实施成效。
2.强化课程整合:新课标提倡跨学科教学,鼓励教师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3.体现时代特征:新课标强调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当代美术领域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美术形式和观念。
4.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新课标注重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4.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新课标的宣传推广和交流合作提供必要的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23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标准

2023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标准

2023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开启艺术创造之门。

2.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和批评能力,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历史文化意识。

二、课程内容1. 初中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

2. 创作实践:通过素描、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 美术鉴赏:研究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陶瓷等,并理解其中的美学原理。

4. 艺术史与文化:了解中外艺术史,了解和欣赏各种文化艺术作品。

三、教学安排1. 初中每周设立两节美术课,每节课45分钟。

2. 教学内容按照学科标准进行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实践、讨论、演讲等,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4. 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美术活动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评价与考核1.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日常作业、小组合作、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

2. 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艺术技能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表现。

五、师资要求1. 美术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

2. 美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美术设施和资源,支持师资的专业发展。

六、配套教材1.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配套教材,包括教材、作业册、教师用书等。

2. 教材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实践。

七、实施与监督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美术教育管理体系,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2. 学校应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3. 教育行政部门应监督和评估美术课程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以上为2023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概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可根据学校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一、前言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我国初中阶段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美术史知识,掌握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 美术基本理论:包括美术的概念、种类、技法和美术史等知识。

2. 美术创作实践: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创作形式。

3. 美术欣赏与评价:包括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美术现象分析和美术作品评价等。

4. 美术与生活:探讨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设计、广告设计等。

四、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探究、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美术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 教学设备:配备相应的美术教学设备,如画板、画纸、画笔、雕塑材料等。

五、课程安排1. 课时:初中阶段美术课程每周1课时。

2. 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美术课程内容。

六、附录1.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2. 美术教学案例3. 美术教学评价体系4. 美术教学资源推荐5. 美术课程实施建议请根据以上内容整理文档,确保文档结构清晰、内容完整、语言规范。

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和完善。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专家评述】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专家评述】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专家评述】一、前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质量,我国教育部对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专家评述旨在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二、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与特点2.1 课程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定位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强调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倡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教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2.2 课程结构的优化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明确了美术课程的分类和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并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

2.3 教学方法的改进新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研究、合作研究、探究式研究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评价体系的完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作品质量,还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和合作精神。

三、专家建议3.1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3.2 完善教学资源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校内外美术场馆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3 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经验,共同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水平。

3.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四、总结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顺应了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为我国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完全版)中学美术新课标讲解

(完全版)中学美术新课标讲解

(完全版)中学美术新课标讲解引言美术新课标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而制定的。

本文档将为您详细解析中学美术新课标的各项要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教学指导文件。

一、核心理念1.1 全面发展美术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美育等方面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1.2 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和创意表达的教学环境。

1.3 注重实践美术新课标强调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1.4 传承与创新教师应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美术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美术研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了解美术的历史与现状,培养美术欣赏和评价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美术实践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美术研究,学生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尊重他人的态度。

三、课程内容3.1 美术基本知识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基本类型,以及美术史、艺术理论等知识。

3.2 美术实践活动分为绘画、设计、制作、欣赏四个方面,涵盖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多种形式。

3.3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美术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等)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评价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评价与反馈5.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美术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研究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部也不断对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更新和调整。

2024年美术新课标的发布,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2024年美术新课标进行解读,分析其主要内容、意义和影响,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如何应用新课标。

一、新课标的主要内容2024年美术新课标包括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课程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倡导多元化的艺术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欣赏美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

2.课程内容的调整:新课标对美术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和调整,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学。

注重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美学与实践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和衔接,通过多元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项目制学习、情景模拟、互动教学等,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评价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艺术创作出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和多角度的评价,包括考试评价、作品评价、记录评价等,使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更具针对性。

二、新课标的意义和影响新课标的发布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美术教育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倡导多元的艺术教育理念,有利于拓展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2.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需要。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4解读作为一门重要的审美艺术教育课程,美术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年的新版美术课程标准将通过对教育目标、内容体系、教学要求等方面的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美术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美术新课标2024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解读,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理念和目标美术新课标2024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养的重视。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表现能力,注重锻炼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现空间。

此外,新课标还强调了美术教育的跨学科性,要求美术教学与人文、科学等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育目标方面,美术新课标2024更加明确具体,不仅注重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修养,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的来说,美术新课标2024旨在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美术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二、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美术新课标2024在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新课标对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出了细化和充实,包括美术基础知识、艺术表现技法、艺术表现语言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具体。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美术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在教学要求方面,美术新课标2024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指导和评价标准。

教学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表现技法,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修订解读一、前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是在深入总结我国近年来美术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现实需求,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本次修订旨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2.1 课程理念的更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美术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以审美为核心,以鉴赏为基础,以创意为动力,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理念。

2.2 课程目标的调整新的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的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学生对美术基本原理和技法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创意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尊重多元文化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

2.3 课程结构的优化修订后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每个学习领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相互之间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

2.4 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拓展教学内容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了重组与拓展,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美术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5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注重评价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感等综合素质。

三、实施建议3.1 教师培训建议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新的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创新。

3.2 教材与资源开发鼓励编写与修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美术教材,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支持。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1. 引言美术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本标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强调美术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为我国初中美术教育指明方向。

2.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2.1 核心素养的界定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核心素养界定为:审美素养、创意素养、表现素养、批判素养和文化素养。

这些素养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初中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

2.2 课程结构的优化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分为四个学习领域:绘画、雕塑、设计和技术、美术鉴赏。

每个领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美术各领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

2.3 教学内容的更新新课程标准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强调跨学科融合。

例如,在绘画领域增加了数字绘画、综合材料绘画等新兴内容;在设计和技术领域,加入了 UI 设计、服装设计等实用技能训练。

2.4 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意能力、表现技巧、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等方面。

3. 实施建议3.1 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灵活采用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2 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3 教学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 结语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前言美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等功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提高美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1. 初中美术课程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初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初中美术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丰富个性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美术史实,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和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基本类型,以及美术史实和美术流派。

2. 美术技法:包括素描、色彩、版画、雕塑等基本技法。

3. 美术欣赏:包括中国古代美术、近现代美术、外国美术等。

4. 美术创作:包括个人创作和集体创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探究、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课程资源1. 教材: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适合初中学生的美术教材。

2. 设施和器材:学校应配备相应的美术教学设施和器材,满足教学需要。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学习资源。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前言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初中阶段美术课程内容的标准。

本文对该标准进行整理,以帮助教师认识和实施新课程。

标准大纲该标准共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创意表现能力2. 素描观察能力3. 色彩运用能力4. 手工制作能力5. 美术素养创意表现能力创意表现能力是本标准的核心能力之一,其包括以下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审美鉴赏能力。

- 让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素描观察能力素描观察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和表现的能力,该能力也是学生美术创作的基础。

其包括以下内容:- 提高学生的物体观察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 提高学生的素描技巧和能力。

色彩运用能力色彩运用能力是学生进行色彩表现的能力,其包括以下内容:- 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色彩表现能力。

- 培养学生的色彩组合和调和能力。

- 让学生能够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境。

手工制作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来表现和创作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 让学生能够运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 提高学生的制作技巧和能力。

美术素养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美术过程中所形成的综合素养,其包括以下内容:-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和审美情趣。

教学实施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需求。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效果。

3. 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创新思维。

4. 注意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5. 注重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结论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是一份重要的教学参考标准,在教学实施中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一、课程目标美术教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1. 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美的情感和美的创造。

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美的情感和美的创造。

2.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

3. 人文素养:认识并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认识并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内容2023年的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素描、色彩、构成等基础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色彩感知能力。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素描、色彩、构成等基础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色彩感知能力。

2. 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各种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各种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美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美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艺术文化认知:通过研究和研究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文化认知: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1.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

2. 综合性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审美鉴赏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2024年初级中学美术全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初级中学美术全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初级中学美术全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根据教育部对初级中学美术教育的最新要求,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年初级中学美术全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美术研究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 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研究能力。

4.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美术基本理论1.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 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重要人物、作品2. 美术技法理论- 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基本技法- 材料与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美术创作实践1. 绘画- 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等技法练- 人物、风景、静物等题材创作2. 雕塑- 泥塑、木雕、石刻等技法练- 人物、动物、抽象等题材创作3. 设计- 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 海报、书籍、产品等题材设计4. 建筑-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风格、建筑欣赏等- 虚拟建筑模型设计第三部分:美术欣赏与评价1. 美术作品欣赏- 国内外经典美术作品分析与解读- 当代美术作品欣赏2. 美术展览与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美术活动- 了解美术领域的新动态3. 美术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实践。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

3. 创设宽松的研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4. 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如:美术与历史、文学、哲学等。

评价与反馈1. 定期进行美术作品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设立美术学科成绩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3.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4. 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

初中美术《新课标》解读

初中美术《新课标》解读

初中美术《新课标》解读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方案,逐渐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

本文将对初中美术《新课标》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培养意义。

二、主要内容1. 教学目标《新课标》对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其中,强调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合适的艺术题材和材料。

其中包括传统绘画、书法、雕塑、设计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和分析。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实践、观摩、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供学生进行自由的、开放性的艺术实践活动。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4. 评价方式《新课标》对初中美术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艺术实践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表现、思考、分析能力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展、评比、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三、意义和启示《新课标》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改革,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强调了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此外,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美术《新课标》的解读,不仅意味着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研究环境,也带来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和挑战。

通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简介本文档旨在整理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供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和使用。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其绘画、造型、摄影等方面的技巧。

- 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了解和研究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 研究基本的绘画技法和造型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 了解不同艺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研究艺术元素和艺术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形状、空间、比例、对比等。

2. 艺术欣赏与鉴赏- 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主题和创作背景。

- 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了解其艺术思想和贡献。

- 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创作与表现- 进行绘画、造型、摄影等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研究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如构思、素描、涂鸦等。

- 研究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如平面绘画、立体造型、影像创作等。

4. 艺术与生活- 探索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如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

- 研究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数学等。

- 通过艺术活动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评价标准- 考核学生的美术作品和创作过程,评价其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考核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评价其视觉感知和艺术鉴赏能力。

- 考核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评价其绘画、造型等技巧。

- 考核学生在艺术与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评价其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能力。

以上为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整理,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新的课程标准,培养出更多对美有热情和才华横溢的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第一部分前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一、课程性质与价值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物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能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和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物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发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二、基本理念(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物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识物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物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三、设计思路(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上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物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本《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秘书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物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现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物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这此,本《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物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本《标准》没有沿袭罗列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二、阶段目标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第四学段(7~9年级)▲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物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物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1、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人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的说明.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一、内容说明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和完整过程.[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要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物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设计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物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设置“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场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涵养人文精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其他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附:课程总目标与学习领域及学习阶段关系的图示第四学段(7~9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第一学段(1~2年级)欣赏评述课程总目标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二、内容标准▲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活动建议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了解明暗造型的多种方法,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创造漫画和卡通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运用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评价建议是否对学习美术有兴趣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是否知道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否运用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制作浮雕和圆雕作品.▲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教学活动建议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作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了解钟表、电话机、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用各种手段绘制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的设计效果图.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或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集体讲座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练习制作陶艺小品.评价建议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能否运用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