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章幼儿的社会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支持
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民主的承认法律
第六阶段:普遍的原则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或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
道德问题的判断、推理方式有着明显的质的区别。
二、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幼儿道德发展特点
1、具体性 2、他律性 3、模仿性 4、情绪性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ຫໍສະໝຸດ Baidu
三、前言语现象 (一)定义: 从出生到12个月这段时间,婴儿出现了“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和姿态交流等现象,
这就是前言语现象。 而这个阶段就叫做前言语阶段。 (二)婴儿对言语的知觉分为五个阶段。
抑郁质:黑胆汁多,忧郁迟缓,易哀愁。
气质类型 多血质
胆汁质
心理特征
行为表现
敏感性低,反应主动性强,行动敏捷,情绪兴奋性高,活泼好动,反应,喜交往,注意易移
可塑性高,外倾
趣易变外向。
敏感性低,反应主动性强,行动较刻板,情绪易冲动,急躁直率,热情,兴奋性强,易冲,
可塑性较差,外倾
境剧烈外向
粘液质 抑郁质
(二)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及其父母 2、游戏及其活动 3、同伴及其交往 4、社会榜样 5、教师及其环境
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款等。 (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2~3岁半至3岁半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比年龄大的幼儿在游戏时则较少扮演利他者,但在日常生活中会较多地表 现出助人的行动。
1、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儿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的人际 关系
2、同伴关系的作用:
(1)发展社会认知 (2)满足情感需要 (3)培养积极个性
二、同伴交往的特点 (一)婴儿期 (二)幼儿期
三、幼儿交往的策略
协调、给予、顺从、支配、逆反 四、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妊娠中后期。 2、新生儿期。 3、发音游戏期。 4、语音修正期。 5、学话萌芽期。
P120--121
(三)婴儿语音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单音节阶段 2、双音节阶段 3、学话萌芽阶段 p121
四、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一)语音的发展 1、基本韵母发音较早,声母发音较晚。 2、韵母、声母的发音正确率随年龄而提高。 3、语音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影响。
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幼儿口头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婴儿与他人 (一)有价值的社会性微笑 (二)亲密的一对一关系
二、依恋的发展
(一)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依恋的对象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 (二)依恋的类型 安思沃斯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认知水平 观点采择能力:是指个体将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能力。
2、情感移情作用 移情是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移情既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式。
3、家庭引导方式 鼓励儿童亲社会行为最有利的方式是运用微笑、赞扬、拥抱和奖品等手段来奖赏这类行为。
第四章第五章幼儿的社会化
1
2020/11/26
第一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言与言语 1、语言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建规则的符号系统。 2、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二、言语活动的种类 1、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式的、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2、外部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对话言语、 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1、行为特征 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型 被拒绝性型、被忽视型
2、认知能力 3、身体吸引力 4、成人的鼓励
五、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1、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2、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3、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4、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发展
(三)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
1、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 2、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
三、依恋的作用
1、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 2、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3、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
敏感性低,反应主动性低,行动刻板 兴奋性弱,情 稳静,反应慢,少言语,情不外露,
绪平和,可塑性差,内倾
耐,内向
敏感性高,反应主动性低,行动刻板,迟缓,情绪抑 行迟缓,孤僻,体验深,感受性高,
郁,可塑性差,内倾
细节内向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一)有关婴儿气质类型的研究 托马斯等人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
第一阶段(3~6岁)——前道德判断阶段。 第二阶段(6~9岁)——他律道德阶段。 第三阶段(9~11岁)——自律道德阶段。
(二)科尔伯格的理论
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 第一阶段:服从于惩罚定向 第二阶段:快乐的相对主义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增加。 2、词类范围扩大。 3、词义逐渐确切和深化 4、积极词汇增多。
(三)语法的发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句子从短到长。
(四)口头言语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
4、传播媒体的影响
第五章 幼儿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二)气质的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多血质:血液多,活泼,快乐,好动。 粘液质:粘液多,沉静、淡漠、不好动。 气 质 类 型 胆汁质:黄胆汁多,兴奋性强,急躁易怒。
(1)容易抚养型 (2)难以抚养型 (3)缓慢发动型 (二)儿童气质类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