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发展史(1)
西方服装发展史:古代、中世纪、近代、20与21世纪(格式整齐)
优质材料
22
阿尔玛提卡:基督教徒穿用的一种套头式外衣,男女皆可穿。将布料裁成十字 形,中间开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两袖很长,衣身拖地,腰部扎一腰带。 丘尼克和霍兹:上衣叫丘尼克,袖子窄小,衣身略长,下摆左右有开叉,衣身
刺绣。霍兹则像今天紧身裤,有丰富的花纹和色彩。
优质材料
23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教盛行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 物质文化风貌。
优质材料
27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 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筑特点为代表命名 的。
布料决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细软的亚 麻布制作,还用金丝来装饰
优质材料
10
古代服装
古代北非
古埃及服饰
赤膊 下身包缠式围裙,通常采用亚麻布 法老褶裙后会垂下狮尾,士兵则穿着带有条纹 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 卡拉西里斯,征战美索不达米亚的战利品 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围裙外的罩衣,长而宽松, 没有褶皱纹样,腰上缠绕着毒蛇的图案
新埃及王朝时期,假发发展到极致, 镶黄金饰代,五彩玻璃,珠宝
装饰
优质材料
15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着 多
希腊的多里克
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 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里
克
式
西 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
顿 优雅的女性特征。
的
女
子
浮
雕
优质材料
16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 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优质材料
5
西方服饰的发展史
西方服饰的历史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西方宗教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而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又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对奥林帕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
这些被尊奉的诸神是多元的、富有人性欲望的。
不仅神有七情六欲,而且人、神之间也可以沟通,二者结合的产物叫做英雄。
因此,这是一种“此岸性的充满了肉感和人情味的观念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这一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赞美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希腊人“对肉体的重视更甚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简约复古风西方服装发展史教学PPT模板
中世纪—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饰设 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体现了 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感的同时强 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特征
就是其宗教性,它渗透
与中世界文明的各个层
尖
面,这一时期人们开始
头
把服装作为一种时尚,
鞋
尽管这种时尚带有宗教 的烙印,但不得不承认, 这是人们服装观念的一
高 帽
次拓展。
中世纪—哥特式服装
肖修 斯尔 (科 霍) 兹的 )少 的女 男和 子普
尔 波 万 、
穿
希
科
克
塔
拉
尔
斯
迪
外
和
衣
曼
的
特
少
的
女
王
和
妃
骑
士
Part 2.
近代前期
近代前期 — 文艺复兴
主要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是15世纪中到17世纪初以新生资产阶级经济成长为背景,以 欧洲诸国王权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服饰文化。人们追求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 人的束缚。中世纪那种把人的形体层层掩盖的服装,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下黯 然失色,人们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体美、曲线美。
近代前期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1620-1650)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口 很大,装饰有蕾丝边饰,向 外翻或口朝上,很富有装饰 性。
筒形长裤---1640年出现了 长及腿肚子的筒形长裤, 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出 现的长裤,一般有边饰。
近代前期 —巴洛克时期
Part 3.
西方服装史
长手套、洋伞、夸张的帽子
第二阶段(1907~1914年) S型退,紧身胸衣改良 平胸、松腰、束臀 蹒跚裙成为时尚 第三阶段(一战期间及战后) 废除紧身胸衣,裙子渐渐变短至小腿 工作服 便服模仿男士制服 服装功能化与轻便化 第一阶段 夸张的帽子 世 纪 之 交 无 裙 撑 裙 装
保罗作品 存博物馆
2、时尚与流行
德 比 帽
19世纪男子着装
丰富的系结方式变化
斯卡夫 领带:耐克塔依—夫奥〃因〃汉德 流行蓄胡 假发不再流行 手杖常见 皮鞋低帮
拉 格 伦 大 衣
二、女装的流行
1、18世纪末~1804年
新古典主义(理性又优雅古朴) 连衣裙修米兹:造型简练、衣料朴素
2、1804~1825年
帝政样式:高腰身、方形低领口 下摆加宽、有装饰物披巾 新时尚:重叠穿法—苛尔莱特 3、1825~1850年 浪漫主义(风韵独特又柔情万种) 腰线下降到自然,紧身胸衣(科尔赛 特),裙长下移,衬裙多,裙撑,X型, 领口多样(高领口、低领口),袖型 夸张独特,落肩与夸张的羊腿袖,白 帽 子 与 服 装 《雷加米埃夫人》女子的白色细棉布长袍
现代形态的确立: 19世纪50年代 三件套得以确立 三件套确立标志: ① 同色同质面料②按用途和时间穿 晨礼服:前襟从高腰身处就斜着向后裁下来 燕尾服:前腰节水平向两侧裁断,后呈燕尾式 大礼服:衣长过膝,枪驳领,前门襟为直摆 便服:代表维斯顿,英国称休闲夹克,我国西服 基莱:领子与纽扣多变化,豪华面料 衬衣:无装饰,实用且简练,立领或翻领 庞塔龙:现代男装类似的筒裤
1806年法国 男子外出服
现代形态的稳定期:
男装变化不大,只在细节 衬衣向现代型衬衣发展 夫 克 拉
2、大衣与其他服装 大衣:卡里克—伯纳斯 插肩袖大衣拉格伦〃科特 带披肩的长袖大衣因费内斯 休闲装诺福克夹克 其他:纨绔子弟时尚装束普多尔 3、妆饰与饰物 高筒形帽 德比帽 小型克拉瓦特领结 三套装服饰之一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士服装造型为上后下轻。
西方服装发展史
• 女士服装恰好相反,重心下移,上身则收细腰,下身被夸大使身 体像铜钟。这种风格上加上东方丝绸、折扇,以及精巧的服饰配 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主旋律。
西方服装发展史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全然进入了阴柔美的世界。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硬衬布,采用该硬衬布可以调 整裙子的外形,因此取名为硬衬布式。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后裙撑式
此时的服装臀部后部的重点设计 部分已经消失,后面搭拉着拖裙, 上半身采用紧绷绷的紧身胸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
穿晚礼服的男士,戴白色领结,而白天则载轻质、 挺括的长领带。
西方服装发展史
• 最具有拜占庭特色的是其发达的珐琅技术。色彩绚丽、华美。
西方服装发展史
哥特式服饰
•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
筑特点为代表命名的。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子上衣下裤,头戴罩帽披肩,身后则垂吊帽尖。垂袖、下裤是 紧身的连裤长筒袜。
西方服装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西方服装发展史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西方服装发展史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时 期。
• 高级服装统一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化、大众化、 多样化时代的来临。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优质材料
4
中世纪 — 拜占庭时代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 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 僵硬。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而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优质材料
14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 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优质材料
17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优质材料
8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西方服装发展史巴洛克洛可可时期课件
三、洛可可服饰在色彩和装饰上的特点
• (一)柔和艳丽的色彩和自然形态的装饰 • 洛可可服装的显著特点是柔媚细腻、 纤弱柔和,这使整个服装风格
巴洛克前期的男子服装
荷兰式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 皮革、长发。
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因为 那时荷兰盛行的大的披在肩上带 花边的方形领子。称为拉巴 (rabat)。
这个时期男子的外套是繁多装饰 性强的排扣,同时裤子到膝盖的 长度,裤腿包裹着大腿,下面是 长袜。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前期男子服饰
英国王室儿童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女子服饰
摆脱了过于人为夸张的特点,丢弃了宽大的 裙撑,腰线上移,收腰不十分明显,使女子 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圆浑。
上衣有的是齐脖子的花边大领,有 的完全坦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 节的箍起来,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 荷兰风格的婚礼服饰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艺术的兴起
•
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思是变异的珍
珠,其实这也是对这种华丽风格的讽刺.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 ,也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事物 。
•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罗马,全盛于17世纪,18世纪开 始逐渐衰落,前后持续大约150年。
在后背领窝处有份量很大的箱形襞褶, 从肩部直至地面,造型优美流畅。
由于宫廷画家瓦托选择了这种女装造 型作为其绘画的对象,故此被称为瓦 托罗布。
西方服装发展史
古希腊服饰
• 古希腊服饰特点——优美、典雅 • 主要采用披挂方式、但以优美、典雅为目标,崇尚女性柔美。 • 古希腊服饰面料大多采用毛织物,其次为亚麻织物。白色为其主要
色彩,搭配红、蓝、黄、紫图案,图案纹饰涵盖各种植物、动物的 图形,还有几何图形。
古罗马服饰
• 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
• 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希腊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为主体。 • 古罗马人的服装 • 一般服装男士服装用羊毛织物,女士服装用亚麻布。 • 特尼卡:筒形长裙,相对宽松,在腰间扎带
20世纪服饰的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多极特征: 流行的多中心性, 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 20世纪初的女装是讲求优雅的,尤其是一顶精心装饰的女帽为 着装者增添了光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S型曲线裙子
20世纪初女性的日装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 时期。
第九、十、十一章
西洋服饰史是现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泛指古代西亚、 罗马、希腊等时期服饰起源阶段,以及近代西方服饰的风格潮流与精 神。
1) 古代埃及服饰特点 2) 美索不达米亚服饰 3) 古波斯服饰 4) 古希腊服饰 5) 古罗马服饰 6) 拜占庭服饰 7) 哥特式服饰 8)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9) 巴洛克服饰 10) 洛可可服饰
洛可可服饰
• 洛可可服饰特征——将女人推到繁华至极的盛装 • 男装基本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形式,只是将繁复装饰去掉,渐渐吸
收英国绅士风格,简洁、严谨、实用。
• 女装强调温润柔艳、装饰琳琅,将浮华装饰于女子的服饰上。
第十二章 近代后期服装
19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还 是从社会的状态直至文化、服装,都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是产业革 命的成果,转化为近代工业社会的变 革世纪。如与服装有关的新发现就有 1846年发明的缝纫机、1856年发现 染料、1884年发明人造丝等。
西方服饰发展史
• • • • • • • • • • • •
三、爱琴文明的服装文化 (1)克里特、迈锡尼的男装 1. 克里特安装极为单纯、朴素富有活力,一般只穿罗印•克罗斯。 2. 迈锡尼的男装的罗印•克罗斯略长,是有裆的短裤形。 3.袖子“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丘尼克,领口有点弧,有边饰。 4.男子穿半长靴,克里特男子的装饰集中在勒细的腰身、**鞘和发型 的变化上。 (2)克里特、迈锡尼的女装 1.层叠式卡吾那凯斯。 2.利比亚风格的长裙(是无袖紧身上衣与裙子的组合,领子高耸,只 有袖窿没有袖子,系着粗壮的腰带,下穿向左右膨大化的裙子)。 3.象裤裙的裙子。 4.各种罗印•克罗斯。 5.迈锡尼第四节 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 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 保护说。 • 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 说、 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 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第二章 古代服装 第一节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风格服装
古希腊风格服装
• 第五节 古罗马的服装 • 一、罗马服装的特性 • 1.罗马人注重服装的象征意义,色彩单纯,边饰强烈,用服装表征人 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有制服的作用。在古代世界,罗马人最先明 确在服装上表现阶级差别。 • 2.与希腊一样,罗马时代有了纺织业的行会组织,是经营者的组织。 • 3.紫色衣服在罗马是高贵的王权的象征。 • 二、伊特鲁利亚人的服装 • 尖头鞋、帽子、大胆的滚边装饰、女子长长的紧身丘尼克、螺旋状的 装饰。品种有: • 1.丘尼克:很短、有边饰;女性较长且紧身,领口和后面有开衩,肩 缝和腋下侧缝有编带边饰,刺绣的花纹。 • 2.泰本纳:是一种披肩或斗篷,后来发展成罗马的斗篷“帕鲁达门托 姆“。 • 3.菲莱特:是把泰本纳做成带状的饰物。 • 4.斗篷:类似希腊的希玛纯,有边饰的铅垂。 • 5.鞋:皮条凉鞋,半长靴,尖头鞋,有边饰。 • 6.男子头发短,女性头发长,戴尖角帽或圆锥帽。
西方服装发展史
如果说17世纪的巴罗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 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 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近代前期 — 洛可可时期
主要服饰
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并 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服不可缺少的 重要道具。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近代前期 — 洛可可时期
主要特点
洛可可特点是在图案造型上运用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呈锯 齿状的叶子, 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婉蜒反复。创造出一 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 的装饰样式。
主要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地区的新艺术运动崛起。该艺术是由 英国伦敦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该艺术运动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唯 美主义的。它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且含有世纪末的颓废 倾向,但它对设计从实用艺术向现代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常被用在建筑装饰和工业设计领域,在服装发面特点是否定传 统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特征 就是其宗教性,它渗透 与中世界文明的各个层 面,这一时期人们开始 把服装作为一种时尚, 尽管这种时尚带有宗教 的烙印,但不得不承认, 这是人们服装观念的一 次拓展。
西方服装发展史、特点和原则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女子服饰仍然讲究曲线、垫臀、配合紧身上衣,呈现 出丰胸翘臀的形象。
洛可可服饰
• 洛可可服饰特征——将女人推到繁华至极的盛装 • 男装基本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形式,只是将繁复装饰去掉,渐渐吸
收英国绅士风格,简洁、严谨、实用。
• 女装强调温润柔艳、装饰琳琅,将浮华装饰于女子的服饰上。
第十二章 近代后期服装
19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还 是从社会的状态直至文化、服装,都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是产业革 命的成果,转化为近代工业社会的变 革世纪。如与服装有关的新发现就有 1846年发明的缝纫机、1856年发现 染料、1884年发明人造丝等。
• 苏美尔人主要穿着一种有流苏的羊毛长裙——卡乌纳科斯。 • 巴比伦王朝时代是苏美尔人后建立起来的,古巴比伦王朝服饰面料主要是棉及亚麻,
但贵族还是以羊毛为主。
苏美尔
古波斯服饰
• 古波斯服饰特点——披挂、直筒紧身式 • 它继承了巴比伦、亚述风格的宽大披挂方式,同时放弃了巴比伦的
缠绕方式而采取了亚述人的直筒紧身式。面料也基本沿用亚麻、毛 织物等材料。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硬衬布,采用该硬衬布可以调 整裙子的外形,因此取名为硬衬布式。
19世纪后裙撑式
此时的服装臀部后部的重点设计 部分已经消失,后面搭拉着拖裙, 上半身采用紧绷绷的紧身胸衣。
穿晚礼服的男士,戴白色领结,而白天则载轻质、 挺括的长领带。
第十三、十四章
• 牛仔的来源
西方服装设计简史 pdf
西方服装设计简史一、古代服装设计在古埃及时期,服装设计已经初具雏形。
人们开始注重衣物的质地、颜色和图案,尤其是法老和贵族们的服饰更是精美绝伦。
古希腊人则注重简单自然的美感,他们的衣物多以白色为主,并以几何图形进行装饰。
古罗马时期,服装设计则更多地体现出豪华和繁琐的特色。
二、中世纪服装设计中世纪的服装设计以欧洲为主,主要分为拜占庭时期、哥特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拜占庭时期的服装设计注重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哥特时期则以黑色为主调,表现出神秘和庄重的美感。
文艺复兴时期则强调人体的自然美,服装设计更加注重贴身和展示人体曲线。
三、文艺复兴时期服装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设计以意大利为中心,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
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注重人体的曲线美,衣物多采用丝绸、锦缎等华丽的材料,色彩丰富多样,表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
四、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是欧洲17世纪的两个重要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巴洛克风格注重夸张和豪华,色彩浓烈,多用于宫廷和贵族的服装设计。
洛可可风格则更加精致和细腻,色彩柔和,常见于上层阶级的日常穿着。
五、工业革命与现代服装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服装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批量生产的出现使得更多人能够穿上时尚的衣服,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定制服装。
同时,服装设计的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从浪漫主义、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等,都为现代服装设计奠定了基础。
六、20世纪时尚20世纪是时尚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的表现,从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到朋克文化等,都为时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高级定制时装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七、当代服装设计进入当代社会后,服装设计的风格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
设计师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技术和设计理念,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舒适性的需求。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也在相互融合,为服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西方服装史文艺复兴.ppt
文艺复兴时期勃 艮第男子服装
德国女性的服装追求也有一些是有自己特点 的。如腰间不系带,任其宽大的裙身和臂肘 以下放宽的衣袖垂落在地上,同时还在领型 上做了大的改进。即将前襟领口做成圆形, 位置很低,而将鸡心式领型用在了后背,这 种前后都向下延伸的领型导致了后代女子晚 礼服样式的兴起。
英国服装
英国人的服装趋新在相当程度 上是受到各国宫廷联姻的影响 而促成的。但在更长的时间里, 英国人稳定地保持着自己的风 格。
男袜的变迁
中产阶级男子的着装
女子服装
文艺复兴盛期的女子 服装中最有特色的就 是广泛流行的撑箍裙。 它由西班牙而首先传 至英国,从此名声大 振,一直延续了近4个 世纪。
16世 纪内 穿紧 身衣、 撑箍 裙的 王后 画像
16世纪王后的华丽服装
女性们为了使腰 肢变得更加纤细, 使用了各式各样 的紧身衣。
内穿紧身衣的女孩画像
除了细腰丰臀以外,文 艺复兴盛期的女士们还 曾无限大地夸张袖子的 立体感。以填充物使袖 子呈羊腿形、灯笼形、 葫芦形等。
戴羽毛饰、穿羊腿 袖切口服装的女子
王后镶缀着豪华钻石的服装
在这时期女服配套中,足服和手套、手帕等 也是精心设计,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高跟 鞋已经出现。当然最确切的说法不如称它为 厚底鞋。
文艺复兴时期法 国男女服装之二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德 公国服装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德公国服 装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服装 的华丽壮观,极力显示自己 的权威、尊严和阔绰。
勃艮第人的尖头鞋是以其鞋 尖长度惊人而闻名于世的。
文艺复兴时期勃 艮第男子服装
由于勃艮第几任大公酷爱服 装和大肆挥霍,还曾导致了 一种新式服装的出现——切 口装饰的服装。
文艺复兴期间的服装,空前地 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着装者 也大有将个人理想在服装上变 为现实的气魄。于是,服装款 式上屡屡更易,色彩、面料上 极度考究,纹饰图案和立体装 饰极尽奢华与富丽,这就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色。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118页)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西方服装发展史 PPT课件
拜占庭时期的饰物
拜占庭时期的服装
中世纪 — 5—12世纪西欧
迁徙,东征对服装的影响
在民族大迁徙中将北方体型服装即包裹四肢的服装带到了南方,改 变了南方原来宽松服装体系,并逐渐成为西方服装的主流,直至影响 到当代人类衣生活。
东方的一些先进生产技术传到西方,并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 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加追求奢侈豪华。
文艺复兴的特点是把衣服分成若干个部件,各部件独立构成,然后组装在 一起形成明确的外形。对服装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把服装的本质发 掘出来并予以美化和市俗化;也有消极的一面,部分服装忽略了服装的实 用功能,而盲目追求其视觉享受,为后来西方服装中的夸张形式铺垫了道 路。
近代前期 — 文艺复兴
主要服装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近代后期 — 新艺术思潮时期
除去了夸张的裙撑和臀 垫,欧洲女装流行用紧 身胸衣把胸部托起强调 胸高,腰部勒细,背部 沿着脊背自然下垂至臀 部外扩强调臀部的后翘, 这样就从从侧面看呈S 型,这种曲线美的女装 非常受欢迎。
Part 4.
20世纪
20世纪的服装 — 现代主义思潮下服饰
20世纪,两次世纪大战使得 现代艺术思潮盛行,再赶上 这时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相容使得男士和女士着装发 生了很大的转变。
20世纪的服装 — 现代主义思潮下服饰
20世纪70年代
西洋服装史
罗马的男子服与希腊服装文化相比,特点一:在衣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上是从单纯和朴素向复杂化发展;特点二:罗马服装具有更加明确的性别意识。
(1)托加:1.托加?普拉: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毛织物的罗马市民的正式服装。
2.托加?普莱泰克斯塔:紫色边饰的官员制服。
3.托加?康迪达:经漂白处理过的竞选官吏专用的托加?普拉的一种。
4.托加?普尔拉:灰暗色、深褐色、接近黑色的丧服。
5.托加?佩克塔:紫色织物上有金线刺绣花纹的豪华托加,凯旋将军和皇帝穿用。
6.托加?特拉贝阿:是大礼服,有紫色边饰的彩色托加,颜色依据地位而不同。
(2)其他以方形为基础的外衣:1.拉凯鲁那2.萨古姆3. 帕鲁达门托姆4.阿宝拉5.帕留姆6.佩奴拉7.比尔鲁斯8.莱纳(3)丘尼卡内衣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在肩部和腋下缝合,呈“T”字形,袖长及肘,也有长袖和无袖,男子的丘尼卡衣长及膝,女的衣长及踝,腰部系带子。
贵族或官吏的丘尼卡还在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条饰,-“克拉比”,用其宽窄表示官阶的大小。
根据丘尼卡衣长、袖长、用途、及其装饰“克拉比”的变化,可分为:1.丘尼卡?塔拉里斯:衣长及踝、一般有长袖,主要用于女性。
2. 丘尼卡?印提玛:作为内衣,男女都穿。
3.达尔玛提卡:衣身前后都有两条紫色的装饰线-“卡拉比”,帝政后期成了基督教徒的象征物。
5. 丘尼卡?昂古斯提卡拉比亚: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窄条装饰的达尔玛提卡,是上流阶级的标志,公元300年后纯粹成了装饰。
6. 丘尼卡?拉提卡拉比亚:指那两条紫色装饰条较宽,是元老议员门穿的不束腰的丘尼卡。
7. 丘尼卡?帕塔嘎塔:女性专用的丘尼卡,衣身前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装饰带。
8. 丘尼卡?帕尔玛塔:在紫色衣料上用金线绣纹样,由凯旋将军发展为皇帝专用,拜占庭时成了宫廷服。
9. 丘尼卡?佩克塔:也是一种有刺绣装饰的丘尼卡,是神官穿的衣服。
毫无装饰的丘尼卡叫丘尼卡?阿塞玛。
四、罗马的女装(1)斯拖拉:与希顿是一个意思,已婚妇女的衣服,穿在丘尼卡?印提玛外面,衣长直达地面,甚至后下摆托地,贵妇下摆有滚边装饰。
【免费下载】西方服装发展史简述参考
【图 47-1 达尔玛提卡女装】 【图 47-2 达尔玛提卡--帕留姆】
帕留姆:6 世纪以后,女用的帕拉逐渐变窄,称为“帕留姆”,与达尔玛提卡一起作为外出服使用。
古埃及衣服 \ z5L(N D T7k|3q
一、古埃及的服装特色
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
(罗印•克罗斯)。 O W7m'f+J E F[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vBX
拜占庭初期的服装,基本上沿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服装外形变得 呆板、僵硬,把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上,使人感到否定人的存在这样一 种抽象的、绝对的宗教性。主要服装有从罗马帝国未期与基督教一起出现和普及的“达尔玛提卡”;取代 托加和帕拉的外衣“帕鲁达门托姆”、“帕留姆”、“罗鲁姆”,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丘尼卡。
【图 48-1 达尔玛提卡--帕留姆】 【图 48-2 皇后服饰】
帕鲁达门托姆: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穿法是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为表示权贵,在胸前缝 一块四方形的装饰布,这块类似我国清代“补子”的拜占庭帝国特有的装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面刺 绣着金色纹样。
拜占庭初期的服装,基本上沿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服装外形变得 呆板、僵硬,把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上,使人感到否定人的存在这样一 种抽象的、绝对的宗教性。主要服装有从罗马帝国未期与基督教一起出现和普及的“达尔玛提卡”;取代 托加和帕拉的外衣“帕鲁达门托姆”、“帕留姆”、“罗鲁姆”,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丘尼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洛克时期
中后期男子服饰
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 量的花边。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 个时候一般妩媚化。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 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 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 的前身。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女人 - 包裹服装,不露肩,就像一整块布,
从她的肩膀上面覆盖下来. - 头发缠裹她的头 - 赤脚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巴比伦服饰
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 羊毛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 衣服的垂褶更加丰富.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 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艺术与风格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 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而 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主要服饰
拜占庭的主要服饰
装饰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 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 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 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 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 至5.5米,宽约1至2米。 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 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哥特式服装
艺术及服装风格
强调垂直线和锐角建筑风格反映了基督
教盛行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 物质文化风貌。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哥特式服装
主要服装
肖修 斯尔 (科 霍) 兹的 )少 的女 男和 子普
尔 波 万 、
男子的希克拉斯(外)和科特
西方服装发展史(1)
文艺复兴对服装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把 服装的本质发掘出来并予以美化和市俗化;也 有消极的一面,部分服装忽略了服装的实用功 能,而盲目追求其视觉享受,为后来西方服装 中的夸张形式铺垫了道路。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文艺复兴时期
造型及手法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艺术及服装风格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前期男子服饰
很饰 长 富有 统 有蕾 靴 装丝 饰边 像 性饰 水
,桶 向型 外, 翻靴 或口 口很 朝大 上, ,装
筒形长裤---1640年出现了长及腿肚子的筒 形长裤,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出现的长 裤,一般有边饰
---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1730 1770
洛可可时期
女子服装
路 易 十 五 时 代 (
~
)
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 并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服不可 缺少的重要道具。
巴尼尔裙撑--- 1740年后,裙撑逐 渐变成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 圆形,据说最宽竟达 4m 。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稍撑 巴 平, 斯 后后 尔 臀臀 样 翘部 式 起又 的一 裙次 形膨 年 称胀 , 为起 出 巴来 现 斯, 臀 尔这 垫 样种 取 式前 代 。腹 裙
---1780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男子服装
比---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 外张,呈波浪状,为使臀部外张,在衣摆里加马尾衬和硬 麻布或插入鲸须。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都有开禊,一般 无领或装小立领。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亚述服饰
种类繁多的服饰
西方服装发展史(1)古Fra bibliotek服装古代西亚
波斯服饰
长袍袖子开始出现. 衣服下摆不像以前那样缠裹蓬松的那么夸 张. 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不“裤”形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北非
古埃及服饰
由于古埃及天气炎热,服饰具有三个特 点:宽敞、轻盈、省布
波兰式罗布---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波兰 式罗布,其特征是裙子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窗 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地鼓起的布 团。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女子服装
卡拉科---这是吸收男服的机能性形式的女茄 克—卡拉科,它上半身紧身合体,下摆呈波 浪形外张,衣长及臀,有长袖和七分袖。
洛可可时期的尖头高跟鞋,织锦缎刺绣加上缎带 蝴蝶结,优雅秀丽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装饰与饰物
高发髻---高发髻用马毛做垫或用金属丝作 撑,然后在上面覆盖自己的头发或加上假 发,并且挖空心思地做出许多特制的装饰 物,如山水盆景、田园风光和扬帆行驶的 三桅海军战舰等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给西方服装的发展过程带来一线曙光,从而促进了西 方服装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早期北欧服装
地处于严寒地带,首先从御寒的生 存目的出发,形成了封闭式的、窄 小紧身的、四肢分别包装的体行型 样式,为了便于活动,这种体形型 自然分成上衣和下衣二部式结构。
图案纹样题材以动、植物为主,鹰和狮最为常见,也有天体和人物图案。 装饰方法是自前中心和腰围线把衣服分割成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左右各用不 同色地,然后从肩到脚,通身补上或刺绣上被放大的大型家徽图案。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文艺复兴时期
对服装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的个性,反对宗教 对人的束缚。中世纪那种把人的形体层层掩盖 的服装,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下黯然失色,人们 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体美、曲线美。
巴洛克艺术充满雄伟、壮丽和豪放的底蕴, 在富丽堂皇中显现刚健雄风。
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 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 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 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上。 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 很大程度的重视并趋向奢侈。
西方服装发展史(1)
2020/12/7
西方服装发展史(1)
目录
古代服装 中世纪服装 近代前期服装 近代后期服装 20世纪服装(上) 20世纪服装(下)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苏美尔服饰
男人 - 裹裙,一直到缠绕到底部边缘,露肩, 而其余的织物从挂在腰间 - 皮带 - 赤脚 - 长头发,成流苏状
丘尼克和长裤外披上了罗马式的萨古 姆(斗篷)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罗马式时期服装
罗马式时代的服装文化是南方型 的罗马文化与北方型的日耳曼文 化和由十字军带回来的东方拜占 庭文化的融合。
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男女同型, 除男子穿裤子外,几乎没有明显的性 差。基本品种有内衣——鲜兹,外 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洛可可时期
女子服装
紧身胸衣---经过改良,胸衣由后面系 戴,下部呈尖三角形,鲸须竖直嵌入, 尺寸贴身,比较舒适。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女子服装
路易十六时代( 1770~1789)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式兴起的 转换期。
这个时期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的文化向 “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 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女子服饰
摆脱了过于人为夸张的特点,丢弃了宽大的 裙撑,腰线上移,收腰不十分明显,使女子 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圆浑。
上衣有的是齐脖子的花边大领,有 的完全坦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 节的箍起来,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巴洛克时期
女子服饰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 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一小 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袖子 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有时 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 边,非常华丽。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男子服装
夫拉克---18世纪中叶,男上衣去掉 多余的量,衣摆不那么向外张,缓 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夫拉克。
这种服装的特点在于门襟自腰围线 开始斜向后下方,是下一时代燕尾 服的先声,现代晨礼服的始祖。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装饰与饰物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迁徙,东征对服装的影响
在民族大迁徙中将北方体型服装即包裹四肢的服装带到了南方,改变了南方 原来宽松服装体系,并逐渐成为西方服装的主流,直至影响到当代人类衣生 活。
东方的一些先进生产技术传到西方,并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在衣食 住行方面更加追求奢侈豪华。
男子服饰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北非
古埃及服饰
贴身长裙 以直筒裙为主,在一侧缝合,从胸一直 垂至脚踝 紧身直筒裙上做很多固定褶皱,贵族用 漂白的亚麻布做成褶衣,上浆固定
女子服饰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北非
古埃及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