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种课型。
一、小组活动法。
在学习小组活动法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分享经验、想法和知识,并通过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来讨论概念、理论或实践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同学的观点,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强合作精神,并能从集体活动中获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竞答法。
教学竞答法是所有教学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它以经典问题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动,刺激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精神得以体现。
在竞答过程中,老师要及时鼓励,奖励学生的优良作答;要在竞答过程中随时针对答案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三、问答法。
问答法基本原则是“指导、问题、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应先引导学生,然后提出问题,带着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
老师可以采用提问、回答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其有机会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游戏法。
游戏是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
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让学生在玩乐的同时开发智力。
例如让学生模拟寻宝游戏,利用游戏加强学生对数字、数学变化特点等数学理论的掌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课型,各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搭配数学教学内容,深入用心的设计数学课程,让小朋友们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培养高端有系统的思维。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1. 引言1.1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综合与实践”课型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正文2.1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特点1. 融合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实践性: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交互性:课堂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彼此讨论、分享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和思想启迪。
4. 综合性:综合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重要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新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
6. 全面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
7. 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8. 实用性: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2.2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实验或探究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些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软件、实物模型、教学影像等,让学生多维度地感受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各课型大单元教学
质数与合数
奇偶性分析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100以内的质 数表,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知道奇偶性的性质 和判定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奇偶性分析。
02
图形与几何课型教学
平面图形认识及性质
1 2
认识平面图形
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掌握其基本特征。
平面图形的性质
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圆的 对称性等。
分数运算
熟练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理解分 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应用
能进行百分数的计算,理解百分数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折扣、利率、 税率等。
简易方程与不等式求解
方程概念
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 义。
不等式概念
理解不等式的意义,知 道不等式的解和解不等 式的含义。
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认识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 了解其基本特征。
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各种立体图形 的体积计算公式。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
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掌握各种立体图 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
2
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观察等。
3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和 数据分组等。
概率初步:事件可能性判断
概率的基本概念,理 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和随机性。
概率的应用,理解概 率在日常生活和科学 领域中的应用。
简单概率计算,如使 用概率公式计算单一 事件的概率。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汇编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建立模型3、解释与应用二、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1、情境导入,范例精解(明确目标,激发参与)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3、比较分析,强化认识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1、交流回顾、调整起点2、自主梳理、引导建构3、综合练习、整体提升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2、自主实践,解决问题3、交流拓展,反思延伸新授课案例《平移与旋转》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
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
”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
”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小学数学13种课型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13种课型教学根本流程市潢川县双柳树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的13种课型分别是: 1、概念教学;2、计算教学; 3、规律性质教学; 4、解决问题教学; 5、图形与测量教学;6、统计教学; 7、“图形的运动〞教学; 8、“图形与位置〞教学; 9、可能性教学; 10、综合与实践教学;11、练习课; 12、复习课;13、达标评研课。
一、概念教学根本流程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构建了概念教学的根本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很容易理解和承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
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根底。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拟、抽象、概括的结果。
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和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根底之后,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经历独立观察思考、小组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形成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3、借助素材,总结概念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层次的比拟、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开展学生的思维构造,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
作为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小学生会对新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因此,教师要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让小组选代表借助素材,介绍自己组的成果。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争辩,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使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正确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共同提醒出概念。
4、稳固拓展,应用概念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目的是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设计应用概念的问题时,要注重创设情境,在丰富的素材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表达出相对完整及其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概念学习的科学研究过程。
当然,根据具体的概念,有时在第三个环节总结出概念之后,还要结合概念的外延做进一步探索。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是指教学内容中融入多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课型和教学策略。
一、实践探究型:1. 循环训练法: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解决问题,通过多个循环的训练和反复演练,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
2. 游戏型:将数学知识和技能与游戏相结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手工实践型:通过手工制作、实物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合作学习型:1. 小组合作型: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通过彼此合作和互助,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互助学习型: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成,由高水平学生帮助低水平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和共同进步。
3. 项目合作型:设计一些数学项目,在小组内由学生共同完成,通过实际项目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场景应用型:1. 情景模拟型:创设各种情境和实际场景,让学生置身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际问题解决型: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设计型: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设计解决方案,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教案类型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教案类型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基本概念及加法的运算规则。
2. 两位数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
2.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簿、小黑板及粉笔、教学PPT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内的黑板、桌椅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出数字,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教学内容呈现:介绍加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两位数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本上相关的练习,同时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加法习题,让学生积极参与。
4. 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解决购物、分赃等问题。
5. 巩固:进行加法运算的口算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需要及时进行教学辅导。
3.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13种课型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13种课型教学基本流程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的13种课型分别是: 1、概念教学; 2、计算教学; 3、规律性质教学; 4、解决问题教学; 5、图形与测量教学; 6、统计教学; 7、“图形的运动”教学; 8、“图形与位置”教学; 9、可能性教学; 10、综合与实践教学; 11、练习课; 12、复习课;13、达标评研课。
一、概念教学基本流程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构建了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
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
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和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基础之后,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经历独立观察思考、小组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形成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3、借助素材,总结概念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
作为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小学生会对新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因此,教师要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让小组选代表借助素材,介绍自己组的成果。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争辩,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使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正确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共同揭示出概念。
4、巩固拓展,应用概念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目的是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设计应用概念的问题时,要注重创设情境,在丰富的素材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相对完整及其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概念学习的科学研究过程。
当然,根据具体的概念,有时在第三个环节总结出概念之后,还要结合概念的外延做进一步探索。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课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教研活动以《趣味数学游戏课》为主题,旨在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升数学素养。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开场介绍(1)活动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主题、目的和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2. 趣味数学游戏设计(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
(2)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
3. 游戏实施(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2)每组队员共同商讨游戏策略,制定游戏规则。
(3)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各组按照规则进行游戏。
4. 游戏点评(1)游戏结束后,各组分享游戏心得,总结游戏中的数学知识。
(2)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数学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活动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程度。
(2)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如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等。
(3)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评价(1)教师对活动设计的评价,如游戏趣味性、挑战性等。
(2)教师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的评价。
(3)教师对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评价。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游戏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游戏规则要明确,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游戏难度。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教案怎么写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教案怎么写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四种课型教案怎么写教案类型:数学课教学年级:小学教学目标:1. 理解和运用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学时长:45分钟教学课型:讲授课、练习课、实践课、巩固课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例如:小明买了5个苹果,小红买了3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解决问题。
二、讲授(15分钟)1. 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解释加法的意义和应用,例如:合并数量、计算总数等。
3. 按照适当的难度顺序,给学生讲解加法的具体运算步骤和技巧。
三、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练习。
2. 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实践(5分钟)1.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加法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步骤。
3.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巩固(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提问学生一些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检查他们的学习成果。
3.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2. 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3.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数学课课型小学数学四种课型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数学课课型小学数学四种课型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建立模型3、解释与应用二、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1、情境导入,范例精解(明确目标,激发参与)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3、比较分析,强化认识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1、交流回顾、调整起点2、自主梳理、引导建构3、综合练习、整体提升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2、自主实践,解决问题3、交流拓展,反思延伸新授课案例《平移与旋转》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
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
”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
”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基础科目,而“综合与实践”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综合运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一、“综合与实践”课型1.实验课型实验课是小学“综合与实践”课的主要形式之一。
实验课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
比如,在学习“重量”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称重的实验来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将所称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游戏课型游戏课是小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3.研究性课型研究性课是一种探究性的课型,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数学知识。
在研究性课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比如,在学习“面积”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形,用比较传统的计算方法和数学公式来计算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策略1.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
在“综合与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
2.引导性教学引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引导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在“综合与实践”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游戏中和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引导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3.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传统的学习方法,它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问题,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综合与实践”中,探究性学习是非常适合的方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五种课型模板
一、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2.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核心概念。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2. 新授内容:a. 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b. 教师讲解,学生跟随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c.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巩固:a.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检查作业,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二、复习课【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2.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1. 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复习内容: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c. 教师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3. 练习巩固:a.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检查作业,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三、练习课【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2. 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难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种活动课类型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种活动课类型数学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小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认识数学知识,探索数学成果,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品质和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下面谈谈在几种数学课中如何进行活动教学.一、在概念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常见而特殊的一种教学,其最终形式通常是以一句或一段呆板而冰冷的文字作为全课的总结,难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这时候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采用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发现、观察、分析、抽象、归纳形成新概念. 概念的形成过程要具体、生动、形象、真实.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数概念的教学可以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学生通过数实物的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可以通过数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等活动,理解数位的意义. 垂直概念的教学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从常见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几组相交的直线,从而引出垂直的概念. 继而可以通过从生活中找一找,用纸折一折,动手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如:“分数的意义”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就可以不直接给出“分数”的定义,而从具体直观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分数”的概念. 可以通过大量列举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实例,如平分一张纸、一个圆、一条线段、4个苹果、6面小旗等,来说明单位“1”和“平均分”,然后再用“单位1”和“平均分”引出“分数”这个概念.二、在练习课中开展数学活动教学以典型例题示范、师生共同分析和演算题目为主要教学任务的课称为练习课. 其主要目的是巩固旧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数学上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使他们获得新的数学知识. 传统意义上的练习课就是一些教材习题的叠加,课上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 所以,练习课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比赛,故事,创设情境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例如:当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或“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加减扑克牌点子数”游戏来进行口算训练.又如:学生学完了“表内乘除法”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在家里玩“算24点”的游戏,这样将原来枯燥无味的口算训练与学生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再如:学“口算乘法”时,可以设计“帮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巩固教学内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小动物们到草地上玩,它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玩得可高兴了. 太阳公公下山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可是它们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怎么办呢?它们很着急,幸好它们都带上了出门时妈妈留给的题目,题目的答案就是自己家的门牌号,同学们能帮助它们吗?接着出示:小狗13×7,小猪130×5,小猫25×2……这样教学,使得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兴趣倍增. 在玩中学,在趣中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练习的效果.再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进行练习时,可以通过创设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分别读数的有趣情境,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更加积极地练习、思考读数要从高位读起,以及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三、在复习课中开展数学活动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其课时在小学数学教学总课时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以系统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巩固和加深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疏理体系、应用拓展、提升技能. 为了避免课上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练习题,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来教学.例如:在复习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森林公园”参观游览,门票每人15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15×36=540(元). 第二种方案: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需要花15×40×85%=510(元),比第一种少花钱30元,所以就买40张. 第三种方案是买40张花去51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15×4=60(元),相当于买36张只花了450元. 这道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综合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打折”等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而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活动教学及实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可以促进有效的数学学习,使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
一、新授课:新授课是指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形成新的数学能力为主的课型。
练习其层次为:(1)设计仿例题的基本题,要求学生说明解答过程及算理(2)设计开放型练习题,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3)设计综合型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4)设计联系实际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练习课练习课是新授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本训练的教学活动。
它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可以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逐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其主要任务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一般是在新知识教完后(新课后的自主练习)进行或一个单元后(综合练习)。
练习课教学,关键是练习题的设计和选择。
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意运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练习的编排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的结果要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
练习的量要适当,既要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要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
三、复习课在义务教育浙江省省编教材《数学》中, 复习课占总课时的17%, 且又统览整个小学数学教学, 具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新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
复习课,抓一个“清”。
在知识上,理清从简单到复杂的线索,逐步形成知识的系统;在解题上,搞清由繁化简的思路。
复习课的目的是通过对知识的条理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整理,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五大课型教案模板
一、概念教学课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3. 应用新知:通过练习题、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计算教学课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练习、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解决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
三、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或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2. 讲解新知:讲解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4. 反馈评价: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评价。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应用题教学课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及操作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分类及实施操作------------小学数学组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
其中最重要的课型是新授课,每一类课型又可按学习内容不同分为若干种类型,如新授课可分为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应用题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等。
一、新授课课型: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在课堂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继而才能生成他们的终身发展。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理解高效课堂的理念,而高效课堂的理念承载在高效课堂的模式之中。
就数学学科而言,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实行“抓两头,放中间”的原则。
教师在课前用加法的目的就是——研读教材,关注学生。
所以在备课时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
课中减法:课中用减法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探索者。
教师在40分钟的一堂课中,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的能力。
课堂时间的分配按照这样的原则“10+20+10”,形成121的时间分配模式。
时间模式——按“121”原则分配,这样分配的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高效课堂的七要素是:1、课堂上学生独立自主学习;2、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探究;3、课堂上学生当“小老师”;(个人展示与素质提升)4、课堂上教师精讲,拓展深化;5、课堂上学生当堂训练、当堂过关;6、课堂上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7、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和指导。
根据我校提出的高效课堂七要素的要点,我们数学学科的课堂基本模式如下:(一)学生独立自主学习1、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的预习,而是教师引导,小组内合作下的自主学习。
首先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任务,并提出预习的方法和要求,最好在课件上呈现出问题,可以是预习提纲或思考题等。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门综合性的数学课程,旨在通过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介绍该课程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一、课型:1. 观察课型: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来理解数与运动的关系。
2. 经验归纳课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总结经验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探究面积、周长等概念,总结出计算方法和规律。
3. 分析实践课型: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让学生通过剪纸活动,分析剪纸图案的特点和对称性,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构造能力。
4. 探究实践课型:通过问题导入、实践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通过设计游戏规则,探究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策略:1. 活动导向: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基于问题和情境教学:以问题和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知识迁移:引导学生把数学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
6. 系统复习和总结:在学期末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课型及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数学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新授课、(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应用题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等)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
其中最重要的课型是新授课,每一类课型又可按学习内容不同分为若干种类型,如新授课可分为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应用题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等。
计算教学:新课展开(情境创设)——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明算理、会算法、懂优化(重点)——总结方法(法则)-—练习设计(围绕算理设计,尊重教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算法的应用、不宜过多)解决问题:新课展开(情境创设、复习引入)-—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解决策略——应用已有算法解决问题、用算法、懂优化(重点)——解答问题——练习设计、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尊重教材、树立应用意识)关于两种课型要把握的基本原则:联系生活,以“用”引“算”联系生活,以“算”激“用”。
联系生活,以“用”促“算”真正做到“算用结合"。
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计算教学:计算题教学的三点意见:1、抓好算理;2、讲清方法;3、适当的笔头、口头训练。
计算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过多追求花样的翻新,亦不要太多的关注形式的求异,要求使双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教学落到实处,平实中见新奇1、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
2、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有效结合。
3、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有效结合。
4、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
5、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有效结合.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信息,体会计算的价值和应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解决问题”浅释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题”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这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是不变的初衷。
解决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情境生活化;2、问题解决活动化;3、解决策略多样化;4、学习方式开放化;我们的追求就是:“扎实、朴实、真实”的有效课堂风格的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小学数学教学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基本课型主要包括新知探究课、练习巩固课、复习提升课三种基本课型。
为了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结合以往成功的教学案例,现就各种课型的基本教学结构总结如下:一、新知探究课基本教学结构:新知探究课是以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体系、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它是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
新知探究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划分如下:新授概念教学课新知探究课新授计算教学课新授解决问题教学课三种课教材内容不同,但基本教学结构相同,一般均分五步:1、情境导入,目标导学。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了解学习的价值,激发迫切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铺垫。
继而揭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程度。
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目标展示的时机要灵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准确具体,言简意赅,突出“学习"二字,不可与教学目标混淆。
2、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此环节可分几步进行。
一是学生独学。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和尝试,对问题形成自己的想法.独学时,要给学生在方法上做好引导,学习时间要充足,不应少于“三学”的十分之六。
二是学生对学和群学。
没有独学的合作一定是低效的合作。
在独学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困惑,小组成员或同桌相互交流收获和困惑,互相帮助和启迪,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是新课堂最快捷高效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
三是学生展示.在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让各小组发表观点,争辩、质询、接受、吸收.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辨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3、释疑解惑,点拨提升.当学生的交流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在此,教师必须做到“五不要"。
学生能读懂的教师不要教,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要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做,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要暗示。
切忌教师满堂灌。
另一方面教师的点拨要点拨“明白”,该示范时要示范“准确”,该精讲时要讲解“透彻"。
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4、巩固拓展,当堂检测。
作为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应用、深化问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5、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经典阐述。
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当中,提升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结束时再现学习目标,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照展示的学习目标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师生即时查缺补漏。
也可以是由师生共同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建立一节课的知识结构.二、练习巩固课基本教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练习课的教学结构一般分为四步:1、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教师课前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自然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所要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具体目标。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2分钟左右。
2、基本练习,寻找缺漏。
本环节要求教师要选择或设计一组基础练习题,练习题应与教材例题紧密结合。
这一环节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结对交流,帮助有错误的学生寻找知识的缺漏之处,及时帮扶过关。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本环节要求教师选择或设计一组综合性的练习题,练习题应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一环节先由学生独立思考,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思考也会产生一些疑问和想法,这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积极深入小组中间,了解各组解决的情况,和遇到的不同问题及难点问题。
然后选取有代表的解答方法或问题进行展示,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或提出疑问,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从而引发师生间学生间对主问题更深入、更热烈的交流探讨.在集体展示和合作探究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适时改错,总结反思同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加深学生的认识。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4、检测反馈,评价反思。
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结束阶段,可以根据前面出现的错例设计适当的检测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练习。
为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难度和数量要控制好,同时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拓展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又能拓展学生思维。
并及时总结学生的过关情况。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8分钟左右.三、复习提升课基本教学结构复习提升课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并使知识系统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基本课型,通常分为:单元复习提升课复习提升课分类复习提升课(适合期中、期末)对于小学数学复习提升课我们定位为:通过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解剖重难点,找出解题关键,探索解题策略,提炼数学方法;实践应用,感悟知识的内在规律,提升认识。
复习提升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情境导入,展示目标(1)出示复习目标并解读目标(2)出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的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将复习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渐进性,体现本节重难点,要有梯度,语言简洁明了.要对复习的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2、阅读教材,理清脉络。
梳理知识是把所学知识通过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使其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一读教材,罗列知识点;再读教材,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知识树、表格、框架形式将这种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三读教材,回顾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将知识树上的每个知识点补充完整,使知识树结出饱满的果实。
3、精练习题,提炼方法。
围绕知识点精选训练习题,习题的设计在内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时间上要“足”。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变幻莫测,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不断变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变式中的不变,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现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方法。
4、实践应用,反馈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重要体现。
在整理和复习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当然,教学模式只是基本教学流程,教学时还要结合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切不可千篇一律,死搬硬套。
比如:复习课教学对概念课型、空间图形课通常是先梳理后练习,计算课型是练为主理为辅,解决问题课型则是边练边理。
小学数学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课讲评课实践课书写作业:新授课的课堂结构是什么?例举两种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设计结构一、新授课全新的新授课以旧引新的新授课1.2新授课的教学结构检查复习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新授一巩固练习一课堂作业一课堂小结,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1.3几种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设计(1)复习质疑一情景创设一师生探索―巩固练习一小结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