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金矿的储量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实例二:某煤矿储量计算
煤层厚度与面积测量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测量煤层的厚度和面积。
煤质分析与发热量测定
采集煤样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测定煤的发热量等指标。
储量计算与评估
根据煤层厚度、面积和煤质数据,计算煤矿的储量,并进行分类和 评估。
实例三:某铜矿储量计算
铜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收集铜矿床的地质资料,研究其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形态、矿石 类型等特征。
矿产资源储量计 算
目录
• 矿产资源储量概述 •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实例分析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中的误差分析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01
矿产资源储量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矿产资源储量是指在地壳内或地表富 集的、具有经济意义的、能够被开采 利用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矿产的数量 。
引入新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数学模型和算法 被引入到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中,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 等,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合利用多源信息
通过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信息,可 以更加准确地刻画矿体的形态、规模和品位分布,进而提 高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精度。
可行性原则
储量计算应考虑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条件 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储量的可开采性和 可持续性。
02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
勘查方法与程序
地质填图法
通过地质填图了解矿区的地层、 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为进 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基础资料。
物探法
利用物理方法探测矿体或矿化带的 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等,常用的 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法、电法等。
储量计算方法
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计算方法邓善德(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一、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矿体的自然形态是复杂的,且深埋地下,各种地质因素对矿体形态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在储量计算中只能近似的用规则的几何体来描述或代替真实的矿体,求出矿体的体积。
由于计算体积的方法不同,以及划分计算单元方法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储量计算方法在。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多角形法(或最近地区法),断面法(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及等值线法等,其中以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和断面法最为常见。
现将几种常用的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算术平均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储量计算方法,其实质是将整个形状不规则的矿体变为一个厚度和质量一致的板状体,即把勘探地段内全部勘探工程查明的矿体厚度、品位、矿石体重等数值,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加以平均,分别求出其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和平均体重,然后按圈定的矿体面积,算出整个矿体的体积和矿石的储量。
算术平均法应用简便,适用于矿体厚度变化小,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矿产质量及开采条件比较简单的矿床。
2.地质块段法它是在算术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储量计算方法,此方法原理是将一个矿休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状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储量。
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
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计算矿体的不同部分的储量,通常用于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由单一钻探工程控制,钻孔偏离勘探线较远的矿床。
地质块段法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和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
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陡的矿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平缓的矿床,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因为计算较为繁琐,所以一般不常应用。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品位与储量计算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品位与储量计算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品位与储量计算,是指通过采集样品并测试分析,对矿体中所含金属的含量、分布特点、赋存状态等进行评估、归类,进而确定金属矿床的品位和储量。
本文将从品位与储量的定义、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品位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品位,是指在矿石或矿产中,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或体积分数。
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矿床的经济价值和开采难度,因此是矿床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品位越高,开采难度就越小,矿床的投资回报率也就越高。
品位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矿体赋存形式:不同矿体赋存形式对品位有较大影响。
比如,粒状矿体品位相对较高,脉状矿体品位低于粒状矿体。
2.矿体分布:矿体空间分布直接关系到品位的分布及高低。
矿体分布密集、体积大,品位一般较高。
3.矿石种类:不同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因此矿石种类会对品位产生直接影响。
二、储量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储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特定范围内,以现有科技条件而言,可被经济地开采、转化成有用矿产的矿体或矿床中金属元素的总量。
储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矿床的开采价值和可持续性。
储量的大小、分布和形式等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矿体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含量、分布特征和矿体的形态等均直接影响储量的大小和形式。
2.矿体规模:矿体的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储量的多少和分布形式。
矿体的规模越大,储量越丰富。
3.矿体的采选工艺:矿体的采选工艺对于储量数量、精度、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直接的影响。
三、品位与储量的计算方法品位与储量的计算是矿床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有:1.交叉面法:根据田块中样品的采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推算出不同品位区域的面积、块度和体积等基本参数,再进行线性插值等数学推算即可计算品位与储量。
2.块体法:将田块的矿化块按照所处位置、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别矿化块的品位进行积分求和,再根据不同矿体的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得到总品位与储量。
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计算的方法共164页
(五)其它方法
1、最近地区法
又称多角形法。其实质是将形状不规则的矿体,人为 地简化为便于计算体积的多角形柱体。即在矿产资源储 量计算平面图所圈定的矿体范围内以每个勘探工程为中 心,按其与各相邻工程的二分之一距离为顶点,将矿体划 分为一系列紧密连接的多边形地区。再依据每个多角形 地区中心的工程资料分别计算其矿产资源储量。这种矿 产资源储量计算法不仅不能反映矿体的真实特点,而且 计算过程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只有在工程分 布不均、工程揭露的矿体其厚度、品位相差悬殊、矿体 形状极不规则的情况下,为了考虑各工程所影响的权数 才采用此方法。多角形顶点的选择,有时也采用内插法 以便使计算结果更准确一些。但总的来说,这种方法应 用并不广泛。
(一)算术平均法
是一种最简单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其 实质是将整个形状不规则的矿体变为一个厚度和 质量一致的板状体。即把勘探地段内全部勘探工 程查明的矿体厚度、品位、矿石体重等数值,用 算术平均的方法加以平均,分别求出其算术平均 厚度、平均品位和平均体重,然后按圈定的矿体 面积,算出整个矿体的体积和矿石的资源储量。
断面法的特点是借助勘探剖面表现矿体不同 部分的产状、形态、构造以及不同质量,不同研 究程度和矿产资源储量的分布情况。按勘探剖面 的空间方位和相互关系,断面法又分为水平断面 法、垂直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而在垂直 断面法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按勘探线为划分 块段边界的,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而另一种则是 以勘探线间的平分线为划分块段边界的,又称之 为“线矿产资源储量法”。即每一勘探剖面至相 邻两剖面之间二分之一距离的地段,即为该剖面 控制的地段,分别计算各块段的矿产资源储量,然 后累加即为矿体或矿床的矿产资源储量。线矿产 资源储量法主要用于砂矿床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金属,矿才储备量的计算
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计算方法邓善德(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一、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矿体的自然形态是复杂的,且深埋地下,各种地质因素对矿体形态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在储量计算中只能近似的用规则的几何体来描述或代替真实的矿体,求出矿体的体积。
由于计算体积的方法不同,以及划分计算单元方法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储量计算方法在。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多角形法( 或最近地区法) ,断面法( 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 及等值线法等,其中以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和断面法最为常见。
现将几种常用的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 算术平均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储量计算方法,其实质是将整个形状不规则的矿体变为一个厚度和质量一致的板状体,即把勘探地段内全部勘探工程查明的矿体厚度、品位、矿石体重等数值,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加以平均,分别求出其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和平均体重,然后按圈定的矿体面积,算出整个矿体的体积和矿石的储量。
算术平均法应用简便,适用于矿体厚度变化小,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矿产质量及开采条件比较简单的矿床。
2. 地质块段法1它是在算术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储量计算方法,此方法原理是将一个矿休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状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 品位用加权平均法) 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储量。
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
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计算矿体的不同部分的储量,通常用于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由单一钻探工程控制,钻孔偏离勘探线较远的矿床。
地质块段法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和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
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陡的矿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平缓的矿床,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因为计算较为繁琐,所以一般不常应用。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在采矿业中,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评估和计算结果对于决策制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采矿业中常用的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地质学方法地质学是资源评估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和岩矿组合等的研究,可以初步确定矿产资源的潜在规模和潜力。
地质学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地质制图和地质样品分析等。
2. 矿产地质学方法矿产地质学方法主要通过系统的矿产地调查和矿产地评估,综合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产状、物性等因素,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分布和可采性。
矿产地质学方法包括地质勘探、矿石取样和矿床评估等。
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在资源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集大量的矿产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矿产资源进行估计和预测。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高斯模型和变异函数模型等。
二、储量计算方法1.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地质调查和采矿工程测量数据,通过确定矿石体积和附着量,结合矿石的平均品位和开采率等因素,计算矿床的储量。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岩层法、横断面法和等面积法等。
2. 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是基于大量的统计和数学模型,利用样本数据对整个矿床的储量进行推断和估计。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不均质性、空间变异性和采矿工艺的因素,提高储量计算的准确性。
常用的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克里格插值法、逆距离权重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等。
3. 3D建模储量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3D建模储量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矿体进行三维建模,结合地质、测量和统计等数据,可以准确计算矿床的储量分布和可采量。
这些方法具有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效果,有助于资源评估和决策制定。
三、结论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采矿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地质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3D建模等技术手段,可以准确评估和计算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储量。
矿原矿金属量计算公式
矿原矿金属量计算公式矿原矿金属量是指矿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评价矿石品位和矿石资源量的重要指标。
在矿石的开采和选矿过程中,需要对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和计算,以便进行后续的冶炼和提取工作。
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矿山工作者准确地评估矿石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
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矿石样品的化学分析数据来确定的。
在进行矿石样品的化学分析时,需要测定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计算矿原矿金属量。
一般来说,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用百分比或者克/吨来表示,而矿原矿金属量通常以吨或者万吨为单位。
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金属元素和矿石类型而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
以含铜矿石为例,其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矿原矿金属量 = 矿石量×含铜百分比×铜的相对分子质量。
在这个公式中,矿石量表示矿石的总重量,含铜百分比表示矿石中铜的含量,铜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铜元素的摩尔质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矿石中所含的铜的总量,从而评估矿石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
除了含铜矿石外,其他金属元素的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类似地表示。
例如,对于含铁矿石,其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矿原矿金属量 = 矿石量×含铁百分比×铁的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矿石中所含的铁的总量,从而评估矿石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
在实际的矿石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对矿石样品的化学分析数据进行准确的测定和计算,可以帮助矿山工作者评估矿石资源的品位和含金量,从而指导后续的冶炼和提取工作。
同时,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帮助矿山工作者进行矿石资源的储量评估和开发规划,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之,矿原矿金属量的计算公式是矿石资源评价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矿山工作者准确地评估矿石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
矿山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矿山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 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1.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2.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3.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
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
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缺点:误差较大。
当工程控制不足,数量少,即对矿体产状、形态、内部构造、矿石质量等控制严重不足时,其地质块段划分的根据较少,计算结果也类同其他方法误差较大。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品位与储量计算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品位与储量计算第一章品位与储量运算第一节概述投资一个矿床开采项目,第一必须估算其品位和储量。
一个矿床的矿量、品位及其空间分布是对矿床进行技术经济评判、可行性研究、矿山规划设计以及开采打算优化的基础,是矿山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品位估算、矿体圈定和储量运确实是一项阻碍深远的工作,其质量直截了当阻碍到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矿山规划及开采打算的优劣。
从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业投资者的角度看,这一工作做不行可能导致两种对投资者不利的决策:(1)矿体圈定与品位、矿量估算结果比实际情形乐观,估量的矿床开采价值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实际可能实现的最高价值,致使投资者投资丁•利润远低于期望值,甚至带來严峻亏损的项目。
(2)与第一种情形相反,矿床的矿1:与品位的估算值在较大程度上低于实际值,使投资者错误地认为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的开釆不能带來能够同意的最低利润,从而舍弃了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然而,准确地估算出一个矿床的矿量、品位绝非易事。
大部分矿体被深深地埋丁•地下,即使有露头,也只能提供靠近地表的局部信息。
进行矿体圈定和矿量、品位估算的已知数据耍紧來源丁•极其有限的钻孔岩心取样。
已知数据量相关于被估算的量往往是一比儿十万乃至儿白万的关系,即对一吨岩心进行取样化验的结果,可能耍用來推算儿十万乃至儿白万吨的矿量及其品位。
能够只是分地说,矿量、品位的估确实是世界上最大胆的外推。
因此,矿体圈定与矿量、品位估算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耍的工作,而II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做好这一工作耍求把握现代理论知识与手段,并应用它们对有限的已知数据进行各种详细、深入的定量、定性分析;同时也耍求从事这一工作的地质与采矿工程师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精神。
本章将较详细地介绍当今世界上常用的矿量、品位估算方法,包括探矿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用于品位估值的剖面法、平面法及矿床模型法等。
地质统计学作为品位估值的一种方法,从其产生起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越來越广泛的应用,本章对此给予较大的篇幅。
矿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块段编号资源储量级别块段面积(m2)平均厚度(m)块段体积(m3)矿石体重(t/m3)矿石储量(资源量)平均品位(%)金属储量(t)备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
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 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
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方法
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方法
一、几何图形法
1、断面法:
(1)平行断面法
①梯形公式 V=L/2(S1+S2)
②截锥公式
③锥体公式 V=SL/3
④楔形公式 V=SL/2
⑤似柱体公式 V=L/6(2a1b1+b1a2)
(2)不平行断面法
2、算术平均法
3、地质断面法
4、开采块段法
5、等高线法
二、SD法
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以断面构形替代空间构形为核心,以 spline函数及分维几何学为工具的估算方法,立足于传统的断面法。
它适用于不同矿床类型、矿体规模、产状、不同矿产勘查阶段,还可对估算的成果作精度预测。
三、地质统计学法
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作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作为主要工具,对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变量进行统计学研究,估算时能充分考虑品位的空间变异性和矿化强度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使估算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置信度高,但需有较多的样本个体为基础。
勘查过程中,针对矿床的地质特征,运用这种方法,还能制定或检验合理的勘探工程间距。
有距离加权法、相关分析法、克里格法。
内蕴经济资源量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矿产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采矿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对于决策制定、投资评估和资源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的方法和流程,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与流程1. 采集数据在进行矿产资源评估之前,首先需要采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矿石的成分、品位、分布情况以及矿床的地质特征等。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地质勘探、钻探、实验分析等方式进行。
2. 数据整理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处理,以便于后续的评估工作。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的统计、分类和编码等,数据处理则包括数据的清洗、校验和插值等。
通过整理和处理,可以得到一组完整、准确的数据,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基础。
3. 资源分类根据矿石的性质和品位,将其分为不同的资源类别。
矿产资源的分类可以根据金属或非金属矿石、不同的成矿类型等来进行。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资源的性质和特征,并为后续的储量计算提供参考。
4. 资源评估资源评估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矿产资源进行定量的评价。
资源评估工作需要运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包括概率统计、空间插值、回归分析等。
评估的结果通常以资源量的形式呈现,包括可探明储量、可能可探明储量和推测储量等。
5. 资源报告编制完成资源评估后,需要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资源报告。
资源报告应包括资源的分类、评估结果、数据来源和评估方法等。
资源报告通常由专业人员编制,且需遵守相应的国际或行业规范。
二、矿床储量的计算与估算1. 储量计算方法矿床储量的计算是根据已知的地质数据和资源评估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推算。
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容积法、堆积曲线法和三维建模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资源评估结果进行的。
2. 储量估算的准确性控制储量估算的准确性对于采矿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控制储量估算的准确性,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考虑到地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一、矿体厚度计算1、单工程矿体厚度a 、真厚度m :m =L(sinα·sinβ·cosγ±cosα·cos β)或 m =L(cosθsinβcos γ±sinθcosβ)式中:m ——矿体真厚度;L ——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 β——矿体倾角;α——切穿矿体时工程的天顶角(工程与铅垂线的夹角);θ——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
γ——工程方位角与矿体倾斜方向的夹角。
注:上列两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此处用“+”号,反之用“-”号。
b 、水平厚度m s : m s =m/sinβ c 、铅垂厚度m v : m v = m/cosβ2、平均厚度a 、算术平均法如果揭露矿体的勘探工程分布均匀、或者勘探工程分布不均匀,但其厚度变化无一定规律时,块段或矿体的平均厚度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nmnm m m n∑=++=21cp M式中:M cp ——平均厚度;m 1、m 2……m n ——各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
n ——控制工程数目。
b 、加权平均法当厚度变化稳定并有规律的情况下,如果勘探工程不均匀时,平均厚度应用各工程控制的长度对厚度进行加权平均:nm l l l l m l m l m nnn ∑=++++=212211cpM式中L 1、L 2……L n ——各工程控制长度(相邻工程间距离各一半之和)。
二、平均品位的确定1、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a 、算术平均法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取样的情况下,若样品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但参予计算的样品较多,且样品分割长度与品位间无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尽可能的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品位:nn∑=+++=C C C C C n21cp式中:C cp ——平均品位;C 1、C 2……C n ——各样品的品位; n ——样品数目。
b 、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采样的情况下,若样品分割长度不等,且样品数量不多或分割长度与品位之间呈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以取样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LCL L L L L C L C L C C 212211cp nnn式中:C 1、C 2、……C n ——各个样品的品位;L 1、L 2、……L n ——各个样品的分割长度。
储量计算方法
目前已有的储量计算方法很多,下面着重介绍找矿,评价阶段常用的算术平均法和地质块段法。
(一)算术平均法该法的实质是把形态不规则的矿体,改变为一个理想的具有同等厚度的板状体,其周边就是矿体的边界。
计算方法是先根据探矿工程平面图(或投影图)上圈出矿体边界,测定其面积(若为投影面积,需换算成真面积。
见后面块段法的面积换算)。
然后用算术平均法求出矿体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平均体重。
最后按下面公式计算:矿体体积:V=SxM式中:V一矿体体积(下同);S一矿体面积;M一矿体平均厚度。
矿石储量: Q=VxD式中:Q一矿石储量(下同;D一矿石平均体重。
矿体金属储量:P=QxC式中:P一金属储量: C一矿石平均品位。
(二)地质块段法地质块段法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法的一种,其不同之处是将矿体按照不同的勘探程度、储量级别、矿床的开采顺序等划分成数个块段,然后按块段分别计算储量,整个矿体储量即是各块段储量之和。
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矿体产状,选用矿体水平投影图(缓倾斜矿体)或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在图上圈出矿体可采边界线,按要求划分块段。
然后分别测定各块段面积S (系矿块投影面积),根据各探矿工程所获得的资料,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每个块段的平均品位C,平均体重D和平均厚度M(为平均视厚度,即垂直或水平厚度)。
因为矿体的真面积与真厚度之乘积等于投影面积与投影面之法线厚度之积具体按下面步骤计算:1.块段体积:V=S x M如果测定的面积为块段的垂直投影面积,则块段平均厚度M为块段的水平厚度;若测定的面积为块段的水平投影面积,则块段平均厚度为矿块的垂直厚度。
2.块段的矿石量:Q=V XD3.块段的金属量:P=QxC矿体的总储量即为各块段储量之和。
如果计算时采用的矿体平均厚度为真厚度,而面积是测定的投影面积,这时应把真厚度换算成视厚度(即水平或垂直厚度)。
或者将投形面积换算成矿体的真面积。
面积换算公式如下:S= Sˊ/sinβ式中:S一矿块真面积;Sˊ一矿块投影面积;β一矿体倾角。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储量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公式,对其中一种资源的量进行估算和计算。
对于自然资源储量的计算通常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矿床特性、勘探程度等。
一般来说,储量计算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计算和定量计算两种。
定性计算是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的了解,进行判断和估算储量的方法;而定量计算则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1.储量估算公式: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这是最基本的储量估算公式,适用于大部分资源的储量计算。
其中,面积是指矿区的有效面积,厚度是指矿床的厚度变化范围,含量是指矿石中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回收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百分比。
2.矿石储量计算公式:矿石储量(Reserves)= Ore量(Ton)×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平均密度(Density)这个公式适用于矿石储量的计算,其中矿石量是指矿床中矿石的总量,含量和回收率的含义与上述公式相同,平均密度是指矿石的平均密度。
3.煤炭储量计算公式:煤炭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碳量(Carbon)× 回收率(Recovery)/ 煤炭特征常数(Coal constant)这个公式是适用于煤炭储量计算的公式,其中面积和厚度的含义与上述相同,含碳量是指煤炭中含有的可燃烧碳的百分比,回收率是指从煤炭中提取出可用的煤的百分比,煤炭特征常数是根据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出的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储量计算只是对资源量的估算和计算,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资源量。
由于地质勘探的难度和成本,矿床中一部分资源可能被遗漏或无法探明,因此实际开采的资源量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
板状金矿体的资源_储量计算方法
内单工程数 。
如组合工程内单工程分布不均匀 、厚度
变化较大时 , 常以加权平均法来确定其厚度
和品位
n
n
∑mi li
∑Ci mi li
m组
=
i =1 n
, C组
=
i =1 n
,
∑li
∑mi li
i =1
i =1
式中 : li 为组合工程内各单工程的控制长
度 。在由钻孔组成的深部组合工程中 , 如矿
体岩心直径有异 , 也应作为加权因素 。
接 , 否则为负号连接 。如果是钻孔岩心样
品 , 上述结果还应除以矿心采取率 。
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小型工程 (浅井 、
短坑 、暗井等) 同时含有 2 排以上的样品 ,
这些样品因其网度过密 , 应平均综合为 1 个
单工程 (图 1 之 QJ1 及 TJ1 ) 。 另外 , m水 = mΠsinα, m水 为水平厚度 ,
即样品厚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
m垂 = mΠcosα, m垂 为垂直厚度 , 即样
品厚度在垂直面上的投影 。
m投 = mΠ(cosθcosφ) , m投 为投影厚度 ,
设矿体某段走向长度为 l , 厚度为 m , 斜深
为 h , 则其体积为 l ·m ·h 。当该矿段投向
垂直纵投影面时 , 矿段走向与投影面方向的 夹角设为θ, 矿段倾角与块段平均倾角之差 为 φ, 这时投影矿段长度为 lcosθ, 投影斜 深为 hcosφ, 矿段体积可以表达为 lcosθ · m投 ·hcosφ; 当采用水平纵投影时 , θ的取
以上计算的是块段的投影面积 , 其斜面 积 ( S) 可通过矿体的平均倾角 (α) 求得
S = S投 Πsinα(垂直投影) ,
矿石金属量计算公式
矿石金属量计算公式
矿产储量计算法是计算矿产地下埋藏量的方法。
矿产储量包括体积储量、矿石储量和金属储量三种;对不同矿产,要求计算不同的储量。
建筑材料一般计算体积储量,煤及黑色金属只计算矿石储量,铀矿及稀有、有色金属矿床则需计算金属储量。
一般计算公式如下:V=S·M;Q=V·D;P=Q·C。
式中,V——计算部分的(下同)矿体体积(m3);Q——矿石储量(t);P——金属储量(t);S——矿体的投影面积(m2);M——矿体在投影面法线方向上的平均厚度(m);D——矿石的平均密度(t/m3);C——矿石的平均品位(%)。
首先应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和所用勘探方法,选择合理的储量计算方法。
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有:断面法,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三角形法及最近地区法等。
再在各种综合图上根据工业指标圈定矿体边界,划分矿体块段,计算各块段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矿石密度、矿体面积以及含矿系数等参数。
最后按公式计算块段金属储量,累计块段金属储量为矿体(或矿床)金属储量。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矿产储量计算将广泛采用电算技术。
应用电算技术计算储量的一般步骤是:选择计算方法,拟定计算公式,确定计算方案,编制计算程序,输入程序和原始数据,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计算并输出结果。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一、出矿品位(g/t)1、计算公式: 出矿品位=出矿量中含金属量(g)/出矿量(t)2、计算说明:(1)出矿品位一般以坑口取样化验为准,如无手选作业时也可以选矿厂入选品位为准。
如果选厂同时处理外单位的矿石或者有外购矿石时,应以处理自产矿石的品位为准。
(2)出矿量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出矿量数字一致。
(3)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时,应按选厂回收率的口径分别计算。
二、采矿损失率(%)损失率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
(一)直接法:凡采矿以后地测人员能够进入采场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法、充填法的矿山及露天矿山),应采用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
其计算方法如下:1、按矿石量计算:采矿损失率=区域矿石损失量(t)/区域地质储量(t)×100%2、按金属量计算:采矿损失率=区域矿石损失所含金属量(g/kg)/ 区域地质储量所含金属量(t)×100%3、计算说明:(1)采矿损失是指从矿房、矿柱开采时起至放矿结束为止,全过程中的损失,包括采下的矿石损失量、未采下矿石损失量和非开采损失量。
(2)矿房或矿柱的实际地质储量,是指在原提交的地质储量基础上,经过在开采过程中进一步进行实际测量编录重新计算的储量。
(3)对露天开采所采下的矿石和混入的围岩(表土)量,如果采用直接法计算,同样应采用地质编录和测量采剥边界的作图法来确定。
(二)间接法:凡采用阶段和分段崩落法的矿山,采矿后地测人员难以进入采场进行工作时,应采用间接法计算损失率。
计算公式:100⨯⨯⎡⎤⎢⎥⎣⎦区域出矿量(t )平均出矿品位(g/t )-围岩平均品位(g/t )采矿损失率=1-%区域地质储量(t )平均地质品位(g/t )-围岩平均品位(g/t ) 三、矿石贫化率(%)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计算。
(一)直接法:凡地测人员可进入采场内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法、房柱法、充填、支柱法采矿的矿山和露天开采的矿山),应采用直接法计算贫化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矿的储量计算方法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
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
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1.图件的主要内容(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
壁上矿体的采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投绘,此时样长即为矿脉的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并按产状外推地质界线于坑道之两侧,画上岩性花纹。
对含金矿脉依据采样分析资料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合理地圈定矿体。
(二)垂直投影(纵投影图)的编绘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陡时(>450),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它是把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矿体的位置(点)投影到垂直平面上,用来圈定矿体范围,划分块段和储量级别,以便进行储量计算。
1.图件的主要内容(1)标高线、勘探线和矿体地麦出露线(一端或两瑞注明方向)。
(2)各项探矿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见矿工程旁注明矿体厚度及工程平均品位、钻孔还应注明矿芯采取率。
(3)矿体边界的投影线及切割矿体的脉岩、断层线及代号。
(4)用于储量计算时,应按规定要求,圈定各计算块段的范围,注明矿体及块段编号,块段面积编号,列出各块段的计算参数、矿石量和金属量,如有老采区或采空区应划出。
(5)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投影面方位的确定,要垂直勘探线,即与矿件平均走向线平行。
(2)绘制标高线与勘探线,作为投影图的控制网。
标高线应与勘探线剖面图上的标高线一致。
勘探线在图上为铅垂线,其在图上的间距为勘探线的实际间距。
(3 )矿体出露线的画法。
在矿床地形地质图上,将矿体露头中心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交点投影方位线上,按其标高及其与邻近勘探线垂直距离转绘到投影图上,然后连接各点成一曲线,即为矿体出露线。
在矿床评价阶段,不具备精测大比例尺矿床地形地质图时,可根据各实测的勘探线剖面上同一矿体的出露标高点,投绘到投影图上相应勘探线的标高位置,然后参照各勘探线之间野外矿体出露的地形起伏情况连结各点,即为地表矿体的大致出露线。
(4)探矿工程的投绘①探槽的投绘。
可与矿体地表出露线的画法同进行,投影方法相同,只要在矿体地表出露线上,在相应的探槽位置,根据探槽的宽度和实际深度作凹形,注明探槽编号。
②沿脉坑道的投绘。
根据坑道(中段)地质图,取其平行投影方向的投影长度,按中段高度转绘到投影图上,画出2一3mm宽的两条平行的水平线即可。
③穿脉坑道的投绘。
根据穿脉坑道与犷体中心线的交点及其邻近勘探线的垂直距离,按坑道标高投绘到投影图上。
④钻孔的投绘。
根据勘探线剖面图,按所在钻孔的见矿标高(钻孔与矿体中心线的交点标高)投绘到投影图上。
当钻孔偏离勘探线时,应求出该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再投绘到图上。
(三)水平投影图的编绘。
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缓(<450)时,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图件主要内容与垂直投影图相同。
只是图纸上以平面坐标网为作图的控制网,投影面为水平面。
编绘的基本方法为:1.绘制平面坐标网,正确地画上各勘探线的位置,作为底图。
2.按坐标法确定各地表再程及样槽位置,再从样槽位置确定矿体中心与地形表面的交点,参照地形地质图,连接各交点即为矿体露头线。
3.沿脉工程按其水平投影位置及水平投影长度画出。
4.钻孔见矿位置按钻孔与矿体投影基准面(以矿体中心曲面)的交点位置,转绘到投影图上。
若为斜孔,需求出该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
对于直孔,可直接根据地表钻孔坐标投绘。
三、金矿体的圈定(一)矿体圈定的依据矿体的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结合矿床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
岩金矿床工业指标_的内容是:1.边界品位是指矿体与围岩.(含夹石)的分界品位,是圈定矿体的单个样品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含量标准。
例如,具体圈定矿体时,在一条连续采样的祥线上,均以单个样品来衡量,其中除不能剔除的夹石样品外,其余样品均应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要求。
2.最低工业品位又称最低可采品位或工程平均品位。
它是工业上可以利用的单工程的最低平均品位。
是圈定工业矿体姗分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夕嘴量的依据。
在岩金矿床中,对品位变化很不均匀和极不均匀的矿体,最低工业品位可用于块段以至矿体,即在块段或矿体中,允许个别工程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但不允许有连续两个工程低于最低工业品位。
3.矿床平均品位指矿床应达到的平均品位。
它用来衡量金矿床矿石的贫富程度,也是衡量矿床在当前是否值得开发利用的一项标准。
一般低于该平均品位的矿床,就不能进行矿山建设。
4.最小可采厚度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指真厚度)要求,小于这一厚度的不得视为矿体。
5.夹石剔除厚度是指矿体(层)内的岩石或达不到边界品位严求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并的最小厚度(指夹石真厚度)。
等于或大于此厚度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小于此厚度的夹石需并入矿体样品计算储量。
6.米.克/吨(m .g/t)值常用于脉金矿床。
当单层矿体真厚度小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富时,用矿体的厚度乘以该矿体样命的品位,即称之为米·克/吨值。
凡米·克/吨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可采厚度的乘积者,仍可视为矿体,参加储量计算.7.无矿段剔除长度及高度除该指标对脉金矿床己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它用以解决矿体的连续性,是对矿脉沿走向和沿倾斜方向无矿段应剔除长度或高度的规定。
根据以往岩金矿床地质普查勘探的情况和目前矿床建设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兹将目前岩金矿床一般工业指标提供如下:边界品位1一2 g/t;最低工业品位.3一5 g/t;矿床平均品位5一8 g/t;夹石剔除厚度2一4m;无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0-15 m ;上下坑道不对应时20-30m;多无矿地段剔除高度以半个中段或一个中段高为准。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圈定矿体时首先确定矿体边界基点,然后通过基点划出边界线。
矿体的边界线主要有零点边界线、可采边界线和矿石类型的边界线等。
矿体的连接与圈定,常在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和用储量计算的投影图上进行。
其步骤是先在单项工程内圈定矿体,然后在平面上或剖面上连矿。
1.矿体零点边界线的圈定方法零点边界线,也就是矿体的尖灭线。
它是指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
具体圈定零点边界线时,可有两种情况:(1)当相邻两个探矿工程中,一个工程见矿且达到工业要求;另一个工程未见矿,则边界基点应位于两工程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用有限推断法确定,其具体圈定的主要方如下:①中点联线法: 以两工程间距之一半为中点,这些中点的联线即为零点边界线,也叫有限外推外部边界线。
这种方法常以一定的探矿工程密度为依据,对距离见矿工程太远的无矿工程一般不予考虑。
②自然尖灭法: 当掌握矿体的变化规律是向边缘逐渐尖灭时,可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根据矿体自然尖灭的趋势推定矿体的尖灭点,将这些尖灭点投绘到垂直或水平投影图上,连结各点即为有限外推的零点边界线。
(2)当矿体边缘工程见矿,在其外部再无工程控制时,从边缘工程向外推断,常用无限外推法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方法是用简便的几何法向外推定。
几何法是以矿体边缘见矿工程画出的边界线为基础,结合矿体的形态变化规律,适当向外推断一定距离作为矿体边界。
用几何法推断外部边界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按勘探工程间距推定, 一般外推的距离等于勘探工程间距的一半。
②依据开采系统推定, 矿体的外部边界线以最下一个中段向下外推一个到两个中段距离,用坑道勘探的脉状矿体常用此法。
③根据矿体已揭露部分的规模进行外推,有以下三种方法:a.三角形法:即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走向长度的一半, 此时外部边界为三角形。
b.长方形: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沿走向长度的1/4,外部边界推定为长方形、C.对等轴状矿体如矿巢、矿瘤等。
外推边界常用锥形或半球形,其推测深度为平均直径的1/2。
2.矿体可采边界的圈定方法可采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米.克/吨值所确定的平衡表内可采矿量的边界位置。
在岩金矿床圈定矿体中,多数矿床采用直接圈出可采边界,而不圈出零点边界线。
可采边界圈定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沿矿体厚度方向揭露的单项工程上圈定可采矿体。
音先按照连续取样的样品分析数据,用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来圈定,对于夹在矿体内小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凡是小于或等于夹石最大剔除厚度(指连续厚度)者,应圈入矿体,反之则应圈为夹石。
这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经计算后,其厚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厚度,平均品位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时,则圈定为表内矿石。
这时若平均品位介于最低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则应圈定为表外矿石。
②如果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则应计算米.克/吨值,计算后若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要求的米.克/吨值时,即可圈定为表内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