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ed58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6.png)
专题15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湖北省淡水养殖业发达。
每年冬季鄂东地区民间都排干养殖池塘,挖去淤泥,让塘底接受充分的晾晒,俗称晒塘。
通过晒塘可以消毒杀菌,改善水质,提高池塘养殖能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采取晒塘措施的目的在于()A.增加饵料B.降低劳动成本C.提高产量D.缩短养殖周期2.当地选择在冬季晒塘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降水少B.蒸发强C.湿度小D.光照强【答案】1.C 2.A【解析】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根据材料可知,晒塘能够消毒杀菌,改善水质,提高池塘养殖能力,即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产量,实现增产增收,C正确;晒塘不会增加饵料,A 错误;晒塘过程中需要劳动力参与,增加了劳动成本,B错误;晒塘不会缩短水产的养殖周期,D错误。
故选C。
2.农业自然区位因素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晒塘需要排干池塘,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塘,A正确;冬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错误;湖北省水域辽阔,湖沼众多,冬季湿度较大,C错误;该地冬季光照较弱,D错误。
故选A。
【点睛】湖北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
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
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①提高销售价格②扩大种植规模③拓展销售渠道④保持产品新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A.人口规模大B.消费水平高C.飞机航班多D.冬季蔬菜少【答案】3.C 4.B【解析】3.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不能使豌豆尖畅销,①错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单纯扩大种植规模不利于提高价格,②错误;根据材料,2016年之前,豌豆尖主要供应周边市场,现在通过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上海、香港、澳门等大城市,拓展了销售的渠道和范围,远距离运输也能保持产品新鲜,③④正确。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https://img.taocdn.com/s3/m/d9e0b6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c.png)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把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综合分析1.区位含义(1)确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变化较快。
(2)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5.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特殊提示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分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假如没有该因素,就不行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打算某地区适宜进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打算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打算性因素,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进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def4c87680203d8ce2f2412.png)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或 牧牛并重的混合农业
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水稻种植业(以亚洲为例) (2)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3)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4)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为例)
寿光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寿光(山东)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寿光蔬菜生产
昆明呈贡建设花卉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 产具有 地域性 、 季节性 和周期性
针对性练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农 业生产具有( C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2.我国农业谚语“枣发芽、种棉花”反映了农业生产 具有( B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 东亚 ,B: 东南亚 , C: 南亚 。 (2)图中A、B、C三地均 季风 为 气候区,特点 是 雨热 同期, 水 资源 丰富,适合水稻生长。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A、B )(双选), 因为这些地区土壤 肥沃 。 A.冲积平原 B.三角洲 C.丘陵地区 D.高原和山区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1] 第八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1] 第八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6307a3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e.png)
练案[21]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单项选择题(2021·湖北适应性测试)油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一般以轮作或间作为主。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34°以北地区,具有早熟、强抗寒等性状,但产量低,易倒伏,不适宜机械收割。
甘蓝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区,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其越冬率、生长周期和产量与种植区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北方种植白菜型冬油菜是因为冬季(B)A.风力大B.气温低C.光照强D.降水多2.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与(A)A.无霜期呈正相关B.海拔呈正相关C.年均温呈负相关D.纬度呈正相关3.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北移,可采取的措施有(A)①搭建大棚②覆盖地膜③培育良种④延迟播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由材料“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34°以北地区,具有早熟、强抗寒等性状”可知,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南方低,北方冬季种植的蔬菜需有耐低温的特性;白菜型冬油菜具有早熟、强抗寒的特性,适合越冬生长,故我国北方种植白菜型冬油菜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低。
第2题,由材料“甘蓝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区,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其越冬率、生长周期和产量与种植区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知,和白菜型冬油菜相比,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较弱,冬季气温越高越冬率越高。
无霜期越长,表示该地冬季气温越高,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越低;年均温越高,冬季气温相对越高,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越高;纬度越高,冬季气温越低,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越低。
第3题,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受气温影响较大,若种植北移,需提高生长期环境的温度,增强其抗寒性,搭建大棚可改善温度条件,培育良种可增强甘蓝型冬油菜的抗寒性;覆盖地膜对甘蓝型冬油菜的生长保温作用较小,延迟播种会导致甘蓝型冬油菜无法正常生长。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农业区位选择(开课)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农业区位选择(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2861110502020740be1e9b42.png)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市场 交通 政策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 城市周围畜牧业和园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艺业;“订单 农业 艺业; 订单”农业 订单 方便、 方便、快捷的交通有 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 荷兰成为世界鲜花基地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 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含义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 农业 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关系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 类、分布关系相当密 切
农业类型及分布 农作物的种类及产量
举例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 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区 决定性因素
(
)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 C.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B.生产经验 生产经验 D.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
(
)
大地域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 种植业 麦,以上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类型能否进行调 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半干旱区 换?为什么? ,有灌溉水源 种植业
(2008·全国卷Ⅰ)张某承包了 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 全国卷Ⅰ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 全国卷 张某承包了 公顷耕地 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 ℃。据此完成下题。 下图。当地 月平均气温3℃ 据此完成下题。 月平均气温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B.太湖平原 太湖平原 D.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e9b32d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7.png)
省份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 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 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1) 湖南省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势条件。(6分)
育种试验
技术自然
自然
湖南省
湖南省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资金
大棚农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续表
历史
传统作物产地,农业历史悠久,农民种植经验丰富
文化
饮食文化,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种类
政治
如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农产品贸易,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农产品价格等
二. 农业区位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生物化学技术
杂交水稻的培育
冷藏技术
冷藏运输使新鲜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
保温技术
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举例
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劳动源自产率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轮农业的区位选择xf1203
![一轮农业的区位选择xf1203](https://img.taocdn.com/s3/m/bf758dccd15abe23492f4d0c.png)
3、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 东北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 • 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 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 华北平原的旱地种植业: • 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雨热同期; • 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 西北地区绿洲农业: • 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 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 优势在于河谷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相对较高, 地形平坦,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 • 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很充足 • 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 • 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 • 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A
B
根据下图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光、热资源 丰富,降水较多,秋季降水少,秋高气爽,有利于棉花的采摘; 劳动力丰富;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 业基础好);政策支持。
例7.根据材料和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的61.4%; 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6℃。
A B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 图,完成(1)~(2)题。
(1)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高中地理】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的区位
![【高中地理】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的区位](https://img.taocdn.com/s3/m/6ac4563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a.png)
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类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限制性因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 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首当其冲缺一不可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 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 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B.交通运输便捷
A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C.提高研发水平
B.拓展国际市场
B
D.增强国际影响
(2021·河北高考真题)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用猕 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 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因素,即要 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再进行逐一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
说出下面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河西走廊和南疆的粮棉生产 珠三角的三季稻、海南的天然橡胶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江南丘陵的茶树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主导因素
光照: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
养分的积累
名词辨析: 热量VS光照
①热量是指温度。②光照就是太阳辐射。
生长期VS生长周期
①生长期是指植物能够生长的时期,影响其积温的高低,纬度 越低,积温越高,生长期越长。 ②生长周期指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热量越高,生长 周期越短。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区位因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96e6d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0.png)
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农业区位;农业布局、农业地域类型。
[基本原理]农业区位选择原理。
课时48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概念: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
(2)科学技术因素: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
(3)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政策等。
思考精准农业、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有何不同?答案精准农业是以“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绿色农业则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而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例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复种指数热量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苹果等暖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光照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新疆光照充足,长绒棉品质优良、哈密瓜甜;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光照时间长,大米口感好降水影响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降水量大可发展水田农业,小则旱作;过多则涝、过少则旱,都影响作物生长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北方地区多种植小麦,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作物的品质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我国西北地区因气温日较差大,瓜果糖分积累多,品质好②其他自然因素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例水源水源丰富的地区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但缺水地区它会成为限制性因素有灌溉水源保证的干旱地区,可发展农业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地形地形类型、海拔、坡度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机械化程度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大面积平原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化;山地、丘陵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低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多采用大型机械化;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生产规洼地水域宜发展渔业模较小,多使用小型机械化土壤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不同土质适宜不同作物;肥力影响产量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2)人文因素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举例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城郊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交通运输①交通运输便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②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丰富,发展水田农业,可以精耕细作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机械化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①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②杂交水稻的培育;③冷藏运输使新鲜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④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生物化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了农业产出冷藏技术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保温技术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此外,资金、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255fe5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8.png)
课时49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2.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思考温室、大棚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什么条件,使得其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进行农业生产?温室蔬菜能远销千里之外主要得益于什么?答案改变了热量条件。
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
1.不利自然因素的改造(1)热量不足:用塑料大棚、玻璃温室;地温低时可用盆栽并用支架支起,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2)光照不足:室内用日光灯、反光镜;果树下用反光纸等。
(3)水源不足:用日光温室改善热量条件,调节蒸发;发展节水农业、耐旱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适当抽取地下水等。
(4)地形不利:改造地形,发展梯田;选择河谷平原、河漫滩等地。
(5)改造红壤:掺沙;补充熟石灰(草木灰),增施有机肥;种茶树或松树等。
2.农业人文因素的变化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答题角度规范答题术语经济可持续发展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9.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9.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cc59cc3968011ca20091fe.png)
12/11/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必备(bì bèi)
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
(nénglì)突破
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nóngyè)生产的影响
-12-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13-
必备(bì bèi)
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
(nénglì)突破
诊断反馈
(2017湖南衡阳适应性考试)云南蔬菜品种丰富,绿色生态口感好,是全国重要
(nóngyè)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
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
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
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
必备知识(zhī shi)整合
关键(guānjiàn)
能力突破
-10-
2.社会(shèhuì)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策
政府政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农业布局和农业结 构的调整
地价
地价高低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效益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成本、质量和效益
12/11/2021
第十页,共三十二页。
必备(bì bèi)
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
(nénglì)突破
-11-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种植经验 种植历史和经验影响农业单产、质量和品牌 科 械 良 冷技 、 种 藏(化 、 )机肥、① 科 式 栽 鲜技 培 、 通 ,如,和 冷 过提 利植 藏 培高 用物 技 育土 玻工 术 良地 璃厂 的 种生 温可 发 扩产 室使 展 大率 和农 扩 农和 塑作 大 业粮 料物 了 区食 大全 农 位产 棚年 产 选量 生播 品 择产;③种 的 的反改、 销 范季变围 全 售节农年 范;蔬②业收 围菜利生获,用无产;农 ④土方业 保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6c3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8.png)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理解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2.学会举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3.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综合思维: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或某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3.人地协调观: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是指什么?(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有何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易误点拨]__气候因素中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不同影响农业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什么是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成因与实质是什么?(1)形成原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2)实质: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区位条件是什么?(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区位: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特别提醒](1)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农业地域不等同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
(2)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很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属于谷物家畜农业。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农业区位选择》PPT课件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农业区位选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ea0808b52acfc789ebc933.png)
农业的区位选择
云安中学
陈朋礼制作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 农业:
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农、林、牧、副、渔
水稻种植业 林业
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以上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类型能否进行调换? 为什么?
荷兰郁金香
美国西部的水果生产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商品粮基地
美国的乳畜带
1、右图为我国东部某 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 高度为268米,读图答: (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 断,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 征东部是 平原 ,西部是 丘陵 , 判断的理是 。
比例尺 1:200000 图7
西北高,东部低 ,东部河流曲折,多渠道, 且村落较多;西部为河流的源头,并且该地区 最高海拔为268米。
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措施
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墨累-达令盆地的 混合农业地域 是在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和自 然条件的综合作 用下形成的
练 习
7.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棉花 平坦 大 ①A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耕地面积____; 蔬菜 水源 ②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 市场 近______; 公路 乳牛 市场 ③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为市 民提供新鲜产品;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对农业的影 响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种类、复种指数 农作物品种和产量 农作物类型及分布 农业类型及分布 农作物的种类及产量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9.1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9.1 农业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1373ece0c22590102029d40.png)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在自然、社会、 农业生产 地区。 经济、科技等条件下,形成的⑧____________ 结构 、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⑨________ 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3.成因:⑩____________ 的结果。
)
6.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A
)
7.(2012 年广东卷)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 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 区示意图(图 9-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 1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
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 又以市场需求起决定性作用。
图 9-1-1
【典例 1】(2012 年天津模拟)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 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 走出了一条新路。读图 9-1-2,回答(1)~(2)题。
3.该村最有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 B.太湖平原 D.松嫩平原
提取信息:具有明显地带性的作物——甘蔗。 思路整理:甘蔗为热带经济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回 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结合选项判断,该村应位于珠江三角地 区。 答案:A
4.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C.自然条件 B.生产经验 D.国家政策
效手段
D.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答案:B
(2012 年海南卷)图 9-1-6 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 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 4~6 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f70208cc17552707220810.png)
——农业的区位选择
• 考试要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 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具体考试内容: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 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 条件。
区位的含义
• 该事物的地理位置
• 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 农业 区位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农业区位问题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
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 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 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 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 ⑤评价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 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 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2009江苏卷)27.图14是我国某 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 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 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 “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 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 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 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 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 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 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 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 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 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 发展 ,建议 。(2 分)
(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 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cf2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e.png)
(3)分析玉米与大豆轮作对土壤的作用。
单一种植玉米消耗地力,土壤肥力下降,与大豆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 亚洲主要发展
【规范表达】
① 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② 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支持;
③ 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 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 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 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文地理 第十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1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时2 农业地域类型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文地理 第十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1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时2 农业地域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36a41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1.png)
对点训练
[2021·湖南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
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 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
归纳提升
1.亚洲水稻种植业
特点
原因
小农经营 人均耕地少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单产高
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 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
—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
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机械化发展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经验生产 加大科技宣传与投入
水利工 程量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__气__候__温__和__,降水丰富等 交通运输便利;__市__场__广__阔__;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 学技术先进
(4) 主要特点:生产规模__大__,商品率__高__,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 读世界典型畜牧业分布图,回答下 列问题。
(1)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B中亚、C __美__国__(填国家名称)、G阿根廷以 牧牛为主,E__南__非__、F__澳__大__利__亚__ (填国家名称)以__养__羊__为主,农业 地域类型属于__大__牧__场__放__牧__业__。
大
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因素分析
形成条件评价
特点
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部平
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布局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7a6fe0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5.png)
课时49农业布局一、农业布局1.含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原则(1)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2)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主要类型:水稻种植业、商业型热带和亚热带栽培业、商业型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商业型谷物种植业、畜牧业、商业型乳酪业等。
3.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特点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1.农业区位选择(1)大尺度空间的区位选择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农业类型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岸浅海滩涂海域②农作物的区位选择农作物区位选择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平原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尺度空间的区位选择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业>乳牛业>塘渔业>蔬菜种植业>果园业>粮棉业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种植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蔬菜种植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业、乳牛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且交通便利的地方2.亚洲水稻种植业(1)区位优势条件分析(2)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答题角度规范答题术语经济可持续发展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提高两大考试技能
一、农业区位的分析
注意提取所有有效信息。
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 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 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 模大,机械化水
平高。近年来,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 数十万外地民工前 来这里采摘棉花。
第(2)题,从农业区位切入。先 分析自然条件的不足,再分析社 会经济条件的不足。
(2)评价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注意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
(3)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河西走廊种植粮棉的主导区位是水源。
(4)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如河西走廊种植粮棉的限制区位是水源。 (5)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3)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 域环境的影响。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判断 :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牛、羊 小麦、玉米
自给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谷物、牲畜
牛奶及其制 品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 商品谷物农业 水平高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
水平高
混合农业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案例
市场
市场经济下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 类型和规模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农业的 发展
交通运输 影响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和商品率 海南岛的水果蔬菜能快运到北京
政策 干预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国家对种粮大户的帮扶,提高农民 种粮的积极性
工业基础
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肥等生产 资料;为一些农产品提供市场等。
01:夯实三大基础点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03:提高两大考试技能
一、农业区位的分析 二、辩证分析的能力
01:夯实三大基础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按生产对象划分的类型: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4、我国不同地区种植业的类型及优势自然条件
东北地 商品谷物
区
农业
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 肥沃;
华北地 旱作农
区
业
光热较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
南方平原 地区
季风水田 农业
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业
01:夯实三大基础点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 的特征。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农业地域的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旱作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游牧畜牧业、 混合农业
集约化程度高
乳畜业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典例剖析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
读图可知,乙、丙地位于背风坡, 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对象以小麦、 牲畜为主,可判断出为混合农业。
或者根据记忆的知识,在澳大利亚 的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
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 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响作物生长期内的生长
少,不利于作物生长
发展设施农业, 改善作物生长的 温度条件、光照、 水分条件。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1、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 :
区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素
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 业区位的影响
地形
影响农业类型、作物类型、 生产效率等
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 高原畜牧业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1、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 :
区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素
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 业区位的影响
气光
照
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
物产量、质量。
新疆瓜果特别甜
候
热 量
影响生长期和耕作制度、作物类 型等
海南岛热带作物、全 年可生长
降
水 过多、过少、季节分配等都影 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第(2)题,城市扩大后,
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
下 是列( 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A能降低的
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 扩大,粮棉种植面积减小。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规律总结
劳动力不足。 (1)熟记农业区位分析模式。
答(:2)(说2明)该劳区动域力商不品足棉,生在产棉的花限采制摘性期因尤素为突出;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2)提取试题所有图文信息。
03:提高两大考试技能
二、辩证分析的能力
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 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 区答域:的(棉3)区过是度我扩国大最棉大花的种商植品面棉积生,产会基过地度,消种耗植水规 模资大源,,机导械致化河水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 扩平展高、。绿近洲年消来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 每量至(棉与花排收水获失季衡节),,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 数成十盐万分外在地土民壤工表前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 来(这渍里)采化摘。棉花。
答:乙、丙为混合农业。 丙地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有河流(水资 源较丰富)
根据图例和图上信息,乙地形在 200m以上,丙在200m 以下,地形 平坦;丙位于河流中下游,水源较 乙地充足。
03:提高两大考试技能
一、农业区位的分析
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 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 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 答模:大(,1机)械分化布水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 积-平冲高积。扇近地年带来),。 有每利至条棉件花:收(获棉季花节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 有数灌十溉万条外件地。民工前 来这里采摘棉花。
第(1)题:分布规律沿塔里木盆 地边缘,环状分布,主要是水源 的原因。
“种植的区位条件”,从农业区位 切入,棉花成熟季节降水少、有冰 川积雪融水做水源、光照足、气温 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形平坦、 在山口冲积扇上,土壤适宜等等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 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工业提高了东北 农业机械化水平
技术
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产量、质量 和转化、销售
冷藏保鲜技术扩大芬兰鲜花市场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3、农业区位考查的几种设问
(1)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第一注意是什么农业类型,侧重点有不同;第二要全面分析。
试题中“过度”,说明是不当的人类 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说明 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题 目信息应是生态破坏。
(1)对环境的影响应分为有利和 不利。
不当的活动主要是过度利用水资 源(和2不)当对灌环溉境造的成影的响;就新是疆对地自处然地 干理旱环地境区和,人所为以环生境态的问影题响主,要应有综: 荒合漠分化析、。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 少。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青藏地 河谷农
区
业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典例剖析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 图完成(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 用类型分布的主导 因素是( )
C
分析:
第(1)题,根据不同高度 的农业类型可以判断该地 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 地形条件的影响。
2、农业的用地类型类型: 耕地(水田、旱地)、草地、林地(果园、茶园、苗圃、其他林地)
3、农业的区位的实质: 土地的合理利用
4、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②气候;③土壤;④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②交通;③科技;④政策;⑤劳动力等
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修筑梯田
土壤
影响作物类型、作物产量、 质量等
酸性土壤适宜种茶 等;
长期耕作培育土壤, 如水稻土。
水源
在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 要时,水源影响作物生长。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 改变灌溉技术,如滴灌
洲农业、灌溉农业
等减弱水源总量的不足。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
2、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
01:夯实三大基础点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陡坡开垦 只用不养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 大水漫灌 过度开垦湿地等
引起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污染 土地盐碱 生物多样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