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6c9b07e45c3b3567ec8b55.png)
0002页 0034页 0064页 0077页 0115页 0144页 0158页 0176页 0214页 0248页 0275页 0328页 0348页 0377页 0428页 0508页 0510页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3 实践与探索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3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阅读材料 鸡兔同笼 8.1 认识不等式 1 不等式的解集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阅读材料 等于与不等号的由来 第9章 多边形 1 认识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9.3 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 2 用多钟正多边形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 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阅读材料 丢番图的墓志铭与方 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第9章 多边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第9章 多边形](https://img.taocdn.com/s3/m/bb2136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7.png)
B
C
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o
∠A+∠B+∠C+∠D=360o
多边形的内角和 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角线
…
5边形
对角线条数:2 三角形个数:3
内角和: 540°
6边形
3 4 720°
7边形 n边形
4
?
5
?
900° ?
结论:
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n-2)×180°
那么对于正多边形来说,又遇到怎样的问题呢?
第9章 多边形
取一张三角形纸片,把它的三个角剪 开,拼在一起,看看得到什么?
A
C
B
图1
——如果只剪一个角呢?
在△ABC中,把∠A撕下,然后把点A与点C 重合在同一点,摆成如图所示的位置:
观察这个图形你得到什么?
如图,3根木条相交成∠1,∠2,若木条a 与木条b平行,则∠1+∠2=1800
A
a
2
解得 n= 12
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2.
1、求下列图形中 x的值
150 ° 2x °
120 °
120 ° 75 °
80 °
X°
140°
90°
x°
x°
x°
2、多边形内角和为1620°则它为十__一___边形,
正多边形每个内角都 等于120°,则它为__六___
边形。
3、四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5∶8,
提问
A
• (1)∠ADC能写成∠D吗?∠ACD能
写成∠C吗?为什么?
• (2)有人说CD是△ACD和△BCD 的公共的边,对吗?AD是△ACD和 △ABD的公共边,对吗?
2020年最新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PPT课件(共108张)
![2020年最新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PPT课件(共108张)](https://img.taocdn.com/s3/m/810d9c2f011ca300a6c39082.png)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 等式的性质
利用天平称量物品的质量时,若天平保持平衡,则可以称出物品的 质量.这实质上就是利用了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本模型(1)
世界上的生物可以大致分为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细菌界、病毒 界,至于每一界也有更为详细的分类.
数学中的方程也有很多分类,每一类方程都有自己的特征与解答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只是其中的一个微小部分,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元 一次方程也有自己独特的分类方法与应用方式.
知识点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浩浩分3次购买了共15元的蜜桃,已知第一次买了4个蜜桃,第二次买了 5个蜜桃,第三次买了6个蜜桃,求每个蜜桃平均多少钱.根据题意我们可 以得出:4 +5 +6 =15,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出15 =15,从而得出每个蜜桃的平均价格.我们也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设每个蜜桃的价格为x元,则4x+5x+6x=15,解方程得x=1.
如图所示,在东北大秧歌的踩高跷表演中,已知演员身高是高跷长度的2 倍,高跷与腿重合部分的长度为28 cm,演员踩在高跷上时,头顶距离地 面的高度为224 cm.设演员的身高为x cm,高跷的长度为y cm,可列两个 方程:x=2y和x+y-28=224,这两个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生产一个产品,无论是怎样高大上的愿景和设计,落实到实际的操作中 都是要从最不起眼的基础做起.解一元一次方程也是如此,有着规范的 步骤.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ea324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e.png)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整式的乘除: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
2.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3. 分式及其运算: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
4. 数据统计与处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频数与频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及其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运算能力。
2. 学会使用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
2. 教学重点: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乘法公式、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等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蓝有2个苹果,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 新课讲解:(1)整式的乘除:讲解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
(2)因式分解:讲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3)分式及其运算:讲解分式的概念、性质、乘除法、加减法。
(4)数据统计与处理: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频数与频率。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及其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
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3x^2 4x,5a^3 2a^2,(x+2)(x+3)。
(2)因式分解:x^2 4,a^2 4a + 4。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47套课件125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47套课件12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84a58ce998fcc22bcd10d89.png)
⑨y≠3;
⑩π≈3.14.
知1-练
2 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A.3x+8 C.a+b=b+a 3
)
B.3+5=8 D.x+3=7 )
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 A.2x+3y=1 C.x=8
B.-x+y=4 D.3π+5≠7
知2-导
知识点
2 方程的解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基本上都是 13 岁,就问同学们 : “我今年 45 岁,经过几年后你们的年
你会解这个方程 吗?从小敏同学 的求解方法中你 能得到什么启发?
只要将x=1,2, 3, 4,…代入方 程②的左右两边,
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同样可得到方程的解x=3.
知2-讲
2 x+12 =14. 不妨依次取x的值为11,12,13, 对于方程 3 2 x+12 , 14,15,16,17,代入方程左边的代数式 求出代 3 数式的值,如下表: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①不是方程,因为它不含未知数;②是含未知数x, 导引:
y的方程;③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④是含
未知数x,y,z的方程;⑤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 等式;⑥是含未知数x,y的方程;⑦是含未知数x 的方程;⑧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
知1-讲
总
结
判断是不是方程,必须紧扣方程的两个要素: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7套课件1251页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1
课堂讲解
方程的定义 方程的解
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某校七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共可 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44×( )+64=328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3b6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6.png)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与内容1. 第一章:平面图形1.1 平面图形的认识1.2 线段的性质1.3 角的概念1.4 相交线与平行线2. 第二章:几何变换2.1 轴对称变换2.2 平移变换2.3 旋转变换3. 第三章:三角形3.1 三角形的性质3.2 三角形的分类3.3 三角形的内角和3.4 三角形的外角4. 第四章:解一元一次方程4.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4.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5. 第五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5.1 不等式的概念5.2 不等式的性质5.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理解线段、角的概念,以及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几何变换的原理,包括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3. 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内角和外角的概念,以及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4. 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步骤,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5. 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以及解不等式组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几何变换的原理和应用。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和计算。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重点:1.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几何变换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3.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笔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章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几何变换的原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a53435b41ed9ad51f01df2d0.png)
解:设两个合作还需x天, 师傅每天完成 1
1
徒弟每天完成
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4
6
1 x x 1 66 4 解这个方程得:x=2
•
•总工作量记为1
•
徒弟先做1天
徒弟先完成 1 6
x 两个合作 天
师傅完成 x 4
答:两个合作还需2天.
徒弟完成 x 6
徒弟先做1天后,两个合作2天完成,得到报酬450元.
练习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班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第一 组26人,第二组22人.根据学校活动器材的数量, 要将第一组的人数调整为第二组的一半,应该从 第一组调多少人到第二组去?
2.师徒两人铺设一条长186米的地下电缆,师傅 每小时铺设18米,徒弟每小时铺设12米.师傅先 开始工作,2个小时后徒弟在另一端开始铺设, 那么师徒两人还需一起工作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铺 设任务?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复习导入
知识回顾
• 1. 什么叫代数式?什么叫等式? • 2. 什么叫方程? • 3. 什么叫方程的解?
思考
下列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等式?哪 些是方程?
1abc, 3a2b,1xyy25,3a,235
2
3
3412,9x1019,abba,Sπr2
你会列方程吗?
请大家把下面的句子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 1.某数的 4 与1的和是2;
关于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数量关系
有关公式如下: (1)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C长方形=2(长+宽),S长方形=长×宽 (2)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
V长方体=长×宽×高,V圆柱=πr2h
问题1
推进新课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6.2.1方程的简单变形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6.2.1方程的简单变形](https://img.taocdn.com/s3/m/acb31851763231126edb11d3.png)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方程的简单变形
灿若寒星
合并同类项
(1)3x 5x (2)-3x 7x (3) y 5y 2y (4) 1 x2y 3 x2y x2y
22
灿若寒星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
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灿若寒星
25x=23
x 灿若2寒3星 25
系数化为1
解下列方程:
(1)x2-1
x
4
2
(2)y 1 2 y 3 2 46
(3)13
(
x
1)
1
1 4
(x
2)
你能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灿若寒星
系数化为1
能力拓展
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 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 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 正好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多 少同学?
x
x
33
灿若寒星
思考:如何化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
2 3
x
1 2
x
1 7
x
x
33
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42
42方程32 x两边42同 12乘x以 4422, 17得x: 42 x 42 33
28x+21x+6x+42x=1386
97x=1386
1386 x 97 灿若寒星
另一边:只含常数项 灿若寒星
例题讲解
例2解方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316a37dd88d0d232d46a78.png)
A 3 B 2 C -3 D -2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 —— 凯德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华东师大·七年级下册
复习导入
列出下列代数式
(1)一本笔记本1.2元,x本需要___1_.2_x___钱。 (2)一支铅笔a元,一支钢笔b元,小强买2支铅笔和
3支钢笔一共需要____(_2_a_+_3_b_) __元钱。 (3)长方形的宽为a,长比宽长3,则该长方形的
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 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 数或分母.
2
一、我会应用
1 、 (1)、如果1 x 0.5,那么2 1 x 2×0.5.
2
2
根据 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2 。
b
左
a
右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左
a
右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左
右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
左
右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规律?
bc
左
a=b
a
右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c
左
右
a=b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c
左 a=b
右
2024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华师大版课件汇总
![2024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华师大版课件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24040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5.png)
2024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华师大版课件汇总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实数第一节实数的概念第二节实数的运算2. 第二章代数方程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节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 第三章函数及其图像第一节函数的概念第二节正比例函数第三节一次函数4. 第四章三角形第一节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节三角形的证明第三节三角形的分类5. 第五章四边形第一节四边形的性质第二节矩形、菱形与正方形6. 第六章概率初步第一节概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概率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4. 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方法及分类,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 理解四边形的性质,认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识别能力。
6.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解方程、函数图像、三角形证明、概率计算。
2. 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方程的解法、函数性质、三角形性质、四边形性质、概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角板、直尺、圆规。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数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实数的概念。
讲解:讲解实数的分类、性质、运算。
练习:进行实数运算的随堂练习。
2. 代数方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解法。
练习:解方程和不等式组的随堂练习。
3. 函数及其图像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出函数的概念。
讲解:讲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练习:绘制函数图像,分析函数性质。
4. 三角形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10f6191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6.png)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实数1.1 有理数的复习1.2 无理数的定义与性质1.3 实数的分类与运算2. 第2章代数表达式2.1 代数式的概念2.2 代数式的运算2.3 代数式的化简3. 第3章一次方程与不等式3.1 一次方程的概念3.2 一次方程的解法3.3 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与解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学会列式、化简代数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掌握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概念与运算,代数表达式的化简,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2. 教学重点:实数的性质与运算,代数表达式的运算规律,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直尺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实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实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配合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代数表达式的运算和化简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2. 代数表达式的运算规律和化简方法3. 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实数的运算练习。
(2)填空题:代数表达式的化简。
(3)解答题: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2)探索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更多解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972c0b770bf78a642954a6.png)
(填序号)
①7x-6=2; ③ x-1 6=x2;
4 ⑤9x2+2y2-z2=4;
⑦x=0;
②4-2=2;
④a+1; ⑥ 2 4=7;
xy ⑧x+6<9;
⑨y≠3;
⑩π≈3.14.
2 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
A.3x+8
B.3+5=8
C.a+b=b+a
D.x+3=7
3 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 )
知3-讲
例4 李红买了8个莲蓬,付50元,找回38元,则每个 莲蓬的价格为多少元?(只列方程)
导引:分析数量关系,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8个莲蓬的价格+38元=50元.
解:设每个莲蓬的价格为x元,则 8x+38=50.
总结
知3-讲
列实际问题中的方程的一般步骤: (1)弄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将其转 化为数学问题; (2)设适当未知数; (3)找出能够表示问题中全部含义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 (4)列方程.
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6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22课时用移项法解方程1课堂讲解方程的简单变形用移项法解方程2课时流程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本节在上节所学方程的定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现在我们来探索移项法则及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解答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课件
1 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 等式性质得到的:
(1)如果x-2=5,那么x=5+_____; (2)如果 3x=10-2x,那么 3x+_____=10.
2 已知m+a=n+b,根据等式性质变形为m=n,那么
a,b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A.a=-b
B.ab=1
C.a=b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35cf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2.png)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新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进行设计,具体章节内容涵盖: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六章“三角形”,第七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八章“概率初步”。
详细内容包括: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2. 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和周长、面积计算;3. 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的概念;4.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类,熟练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3. 初步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函数的概念;4. 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概率的计算;2. 教学重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函数的基本概念,概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模型,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2. 讲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解析;3. 介绍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通过例题讲解计算方法;4. 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入函数概念;5. 讲解概率初步知识,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计算;6. 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2. 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及计算方法;3. 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概念;4. 概率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直线a//b,点P在直线a上,点Q在直线b上,且∠APQ=45°,求证:∠BQP=135°。
(2)计算三角形ABC的周长和面积,已知AB=5cm,BC=7cm,AC=8cm。
(3)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商品满100元,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有: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谢谢参与65%。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c9632caaf1ffc4fff47ac4a.png)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 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6页 0078页 0101页 0126页 0160页 0168页 0190页 0224页 0243页 0266页 0268页 பைடு நூலகம்301页 0329页 0365页 0401页 0428页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3 实践与探索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3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阅读材料 鸡兔同笼 8.1 认识不等式 1 不等式的解集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阅读材料 等于与不等号的由来 第9章 多边形 1 认识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9.3 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 2 用多钟正多边形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 形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020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阅读材料 丢番图的墓志铭与方 程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章课件 10.1.1 生活中的轴对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章课件 10.1.1 生活中的轴对称](https://img.taocdn.com/s3/m/2a51df0ef46527d3250ce03c.png)
形上下边沿的独立缺口,所以只有B选项适合.方法二:将所
给四个选项分别先竖后横依次折叠,再结合最后的剪裁综合分
析,A的剪裁既有上下,也有左右,也不适合,C、D的剪裁部
位不在最中间也不合适,只有选项B经过两次折叠,符合图(4)
裁剪情况,故选B.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练一练
2、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
称图形?并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练一练
2、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
称图形?并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
A、锐角三角形
B、曲线
C、线段
D、直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D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一条或三条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D )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两个角分别为50°与80°的三角形
D、有两个角分别为55°与65°的三角形
6、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说一说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 有什么感受?
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
●教学目标 1.能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第98~100页内容,了解本节课的主要 内容.
二、情景导入 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让学生 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三、新知探究 探究:轴对称图形 1.议一议 (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 学生想象能力. (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 直线形成对称.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0e5e9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1.png)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运算1.1 有理数的乘方1.2 科学记数法1.3 括号展开与简便运算2.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1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2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综合应用3. 第三章:三角形3.1 三角形的边与角3.2 三角形的全等3.3 三角形的相似4.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4.1 正比例函数4.2 反比例函数4.3 一次函数5.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的运算、函数、三角形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会运用科学记数法、括号展开、简便运算等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判定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规律与方法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42^5 × 5^3(2x3y)^2在三角形ABC中,AB=5cm,BC=8cm,AC=10cm。
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数据:2,4,6,8,10,12,14,16,18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 答案:(1)数的运算:(3)^4 = 812^5 × 5^3 = 4000(2x3y)^2 = 4x^2 12xy + 9y^2(2)平行线与相交线:题目中的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面积为20c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2页 0015页 0049页 0064页 0095页 0113页 0139页 0154页 0172页 0184页 0222页 0261页 0316页 0352页 0422页 0474页 0501页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3 实践与探索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3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阅读材料 鸡兔同笼 8.1 认识不等式 1 不等式的解集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阅读材料 等于与不等号的由来 第9章 多边形 1 认识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9.3 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 2 用多钟正多边形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6.1 从实际问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