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26 灰雀》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灰雀》ppt课件

《灰雀》ppt课件

列宁问:“会飞回来?”
故作疑问。
列宁对灰雀的担心 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触 动,他鼓起勇气,下定 决心,放回灰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列宁对男孩善意的引导男
孩改正错误的勇气
列宁惊喜地想:男孩认识到捉灰雀是不对的, 他肯定会放了灰雀。
男孩心里想:我不该捉走灰雀,我一定要改正 错误,放了灰雀。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 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从男孩的语言和神态中知道男孩是诚实 的,男孩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所以他没 有问男孩,体现了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方式不同在哪?看出 列宁和小男孩分别是怎样的人? 列宁是让灰雀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活,而 男孩是将其圈养起来。他们都很喜欢鸟。列 宁是个善解人意、尊重男孩的人,小男孩是 一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孩子。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欢 灰雀? 从他们日常对待灰雀的做法、从他俩对话神 态、从灰雀回归可以看出他们的喜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列宁是怎样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 错误的? 从男孩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列宁知道了灰雀 是被男孩捉走的。他没有问男孩是否将灰雀 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 叹,使男孩内心受到触动,从而认识和改正 自己的错误。
男孩的自尊也受到了保护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课文语言简洁朴实,给人以想象空间。从第一自然 段中的“每次”“都要停下来”“仰望”“经常
”“带来”等词句中,可以看到一个喜爱灰雀的列 宁。从第二自然段中的“找遍”,读者能真切地体 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从承认灰雀“还活着”, 承诺“一定会飞回来”等词句中,以及把灰雀抓回 去又放回来的行为中,也能感受到男孩对灰雀的喜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课件
孩一起喂养灰雀的画面,你想对他们中的 谁说些什么?
26.灰 雀
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 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俄国共产党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1917年他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 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 席。
参考答案: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列宁 与男孩的对话,在对话时列宁想的是怎样做 既能让小男孩将灰雀放回来,又不伤害男孩 的自尊心;男孩刚开始想的是不能让列宁知 道灰雀的消失与自己有关,后来想的是自己 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
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 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状元成才路 ,把它写下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随堂练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看拼音,写词语。
huò zhě chénɡ shí
( 或者 ) ( 诚实 )
kě xī
huī què
( 可惜 ) ( 灰雀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 _三__只__灰__雀__:两只胸脯是_粉__红__的__,一只胸 脯是_深__红__的__。它们在树枝间来回__跳__动___, _婉__转__地__歌__唱____,非常__惹__人__喜__爱__。
朗读示例: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 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那 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 不敢讲↘。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 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看看 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的↘。它还/活着↗。”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 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PPT课件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担心
因为喜爱所以着急 找到灰雀
列宁在想:那只灰雀到底去 了哪里呢?它会不会被冻死 呢?我很担心它。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 回来了。” 可惜
列宁问:“会飞回来?” 列宁是说给自己听的吗?
满怀希望
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对灰雀的爱 护和惋惜
上下 结构
识字方法
同部首(米字旁):粉 粒
儿歌:养 像美不是美,再长 两条腿。
què

易写错
注意与“住”区分
麻雀
不要少写这一点
huò
不要少写这一撇
或 巧记:“一”“口” “戈”。
nán 这两处注意是分开的两笔。

男孩
小鸟展翅高飞
识字游戏
胸脯 仰望 招惹 灰雀 或者
词语解释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 抑扬动听。本课用来形容 鸟鸣声悦耳。
多音字
zhuǎn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挑动,婉转地歌唱。

zhuàn
只要有风,风车就会转动起来。
我会写
què jiāo yǎnɡ fěn lì nán
雀 郊 养粉粒男
huò zhě dònɡ xī kěn chénɡ
或 者 冻惜 肯 诚
生字归类
雀 郊养 粉 粒 男 或者 冻 惜 肯诚
左右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3.那只灰雀最后回去了吗? 回去了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 文内容,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故 事中的列宁和小男孩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互动课堂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画出描写灰雀惹人喜爱的词语或短语。 2.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

2024版《灰雀》PPT优秀课件[1]

2024版《灰雀》PPT优秀课件[1]

2024/1/26
13
角色塑造在故事中的作用
1 2 3
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角色的深入刻画,使得每个角色都栩栩如 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 染力。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促使故事 不断向前发展。
深化故事主题 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描写,可以进一步揭示故事 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通过描写猎人的狩猎活动,
记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的生活。
02
《罗亭》
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罗亭的经历,展现了当时俄
国社会的生活面貌,并对贵族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024/1/26
03
《父与子》
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当时
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的 发展,代表作家有布尔加科夫、索尔仁尼琴 等。
2024/1/26
25
中外文学作品中类似主题比较
《灰雀》与《变色龙》
两部作品都以动物为象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灰雀》通过灰雀的遭遇反映了人性 的冷漠和残忍,而《变色龙》则通过奥楚蔑洛夫警官对狗的态度变化揭示了人性的虚伪和狡 诈。
发展和情感的波动。
倒叙手法
02
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增
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多线索交织
03
故事中穿插了多条线索,如“灰雀”的传说、主人公的身世之
谜等,使得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20
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运用
2024/1/26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课件(共87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课件(共87张PPT)

朗读示例: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 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那 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 不敢讲↘。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 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看看 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的↘。它还/活着↗。”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 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男孩被列宁感化鼓起勇气下 定决心一定要放回灰雀
男孩想:我一定会把灰雀放 回来,让喜爱灰雀的人都能 看到它,听到它的歌声。
思考:通过对男孩的描写你看出了什么?
男孩将灰雀占为己有,因此与列宁交谈时 担心列宁会责怪他,想说又不敢说,接着 因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受到了触动 ,最终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把灰雀放回 来。
课堂演练 一、判断对错。
1.“胸脯”的 “脯”读pú,不读pǔ。 ( √)
2.“面包渣”的“渣 ”读chá,不读 zhā。
( ×)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婉转地 高大的 惹人喜爱的
灰雀 歌唱 白桦树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公园里共有几只灰雀? 3只
2.失踪的是哪只灰雀? 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担心
因为喜爱所以着急 找到灰雀
列宁在想:那只灰雀到底去 了哪里呢?它会不会被冻死 呢?我,可惜再也飞不 回来了。” 可惜
列宁问:“会飞回来?” 列宁是说给自己听的吗
满怀希望
?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对灰雀的爱 护和惋惜
焦急、期盼 列宁说:“一定是飞状元成才路 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状元成才路 。”
伤心、担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精美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精美课件
列宁发现灰雀不见后,与小男孩进行了对话,询问灰雀的下落。
灰雀的回归
小男孩受到列宁的启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将灰雀放回大自 然。
主题思想总结提炼
01
02
03
爱护动物
故事通过灰雀的经历,呼 吁人们要尊重生命、爱护 动物,不要随意捕捉和囚 禁野生动物。
知错就改
小男孩在列宁的引导下,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 改正,体现了知错就改的 品质。
形容声音优美动听,也 用来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可爱, 让人喜欢。
自己对自己说话,多形 容人独自思考或沉醉于
某种情感中。
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
01
• 惹人喜爱 - 招人喜欢、讨人喜欢
03
• 婉转 - 刺耳、粗俗
05
02
• 婉转 - 悠扬、动听
04
反义词
06
• 惹人喜爱 - 令人讨厌、招人厌烦
•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灰雀的 喜爱之情,同时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 和谐共处。
• 解读:通过描写灰雀的动作和声音,展 现了它们的活泼可爱,进一步激发了学 生的阅读兴趣。
• 解读:通过描写灰雀的颜色和数量,展 现了公园里的自然景象,为下文的故事 情节做铺垫。
•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和生机,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章通过描绘灰雀的美丽和特性来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置身于 灰雀的世界中,感受到它们的欢快、优雅和美丽。这种意境的营造使读者对灰雀产生了喜爱 之情,也启示读者要珍惜和尊重自然和生命。
PART 03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常识
REPORTING
俄罗斯民间故事传统
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 俄罗斯民间故事源远流长,题材广泛,包括神话、传说、 童话等多种形式,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灰雀》PPT优秀教学课件

《灰雀》PPT优秀教学课件

本节课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1.练习书写生字词。 2.课后思考:
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 列宁为什么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灰雀
-.
生字新词
宁胸脯惹仰 后鼻音
渣或者惜诚
有人会仰头,有手能抑制, 有足来欢迎,有木是柳树。
郊外 谷粒 本来
养病 男孩 可惜
跳动 或者 肯定
欢快 严寒 诚实
合作探究
探究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给每一自然段标注序号,可以结合表示 时间的词语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思考和梳理:在每部分中,灰雀是怎样的?主人公 是谁?在做什么?
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借助梳理 的每部分的主要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经常去公园看三只欢 快的灰雀。一天,他发现胸脯深红的灰雀( 不见了 )了。列 宁询问小男孩,小男孩一开始说( 没看见 );列宁和小男 孩交谈后,小男孩说( 灰雀一定会飞回来 )。第二天, 那只灰雀真的( 飞回来了 )。列宁没有再问小男孩,因为 他知道小男孩是( 诚实 )的。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6灰雀(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21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6灰雀(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21张PPT)演示课件

思考:下面的鸟类叫什么名字?
灰雀
下面,我们跟随列宁的脚步一起了解一个关于 灰雀的小故事!
灰雀
羽色多样,鸣声悦耳,喜欢群栖在 河谷、溪流、树林中,也可以笼养观赏。
喜欢吃烨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 种子。
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在我 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 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
认真听范读,者初步,了解无课文产,扫阶清课级文中革遇到命的生家字词、。 政治家、理论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平时我们会在不经意之间发现有不少小巧可爱的鸟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的乐趣。
仰望 欢蹦乱跳家婉、转 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课文讲的是列宁对小男孩循循善诱,让小男孩将灰雀放回大自然的故事。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造句:他的心在胸膛里激烈地跳动着。 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 巧记:在水(氵)旁边仔细观察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仰望 欢蹦乱跳 婉转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无忧无虑的样子。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无忧无虑的样子。 这里是两点,不要多写一点 巧记:在水(氵)旁边仔细观察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仰望 欢蹦乱跳 婉转

《灰雀》PPT课件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灰雀》PPT课件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26 灰 雀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灰雀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小动物吗?
初读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难读的句 子多读几遍。
我会认 níng xiōng pú rě yǎng
宁 胸脯 惹 仰
zhā huò zhě xī chéng
你认为那一句好,好在哪里?为什么?
a句,因为这句中的“婉转”一词写出了灰雀的叫声委婉 而动听,“非常”一词强调了灰雀特别让人喜爱的特点。
课文讲解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直接写了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请同学们找 出有关的句子。画完之后,同桌交流,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 (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 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课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 第它二们天 在,树列枝宁间果来然回跳__动__,__歌__唱__,__惹__人。喜爱。
小从朋这友 一们段,描你写们中认你识感这受个到小了动什物么吗??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歌唱,惹人喜爱。 食nín物g 为xiō桦ng树、pú榆树rě、y柳ǎn树g的嫩叶和种子。 句你中从的 中哪体些会词到语了最什能么体?现读列一宁读喜。欢灰雀? 群列居宁在河公谷园、里溪看流见、了树__林__中__。_____,他很____________。 句(中5)的列哪宁个自词言最自能语看地出说这:种“多心好情的呢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直接写了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句中的哪个词最能看出这种心情呢?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直接写了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担心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小动物吗?
“多好、可惜”两个词表现列宁对灰雀的惋惜之情。

《灰雀》优秀课件

《灰雀》优秀课件

日期:•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灰雀介绍与展示目录•文本分析•拓展延伸•作业布置与评价导入新课01回顾列宁的背景和贡献回顾关于灰雀的常识回顾相关知识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灰雀的故事背景激发兴趣展示灰雀的图片或视频提出关于灰雀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整体感知02朗读课文清晰流畅、情感表达、引导模仿详细描述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清晰流畅地发音,把握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并引导模仿灰雀的叫声,增强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

引导思考、全面覆盖、注重启发通过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同时注重问题的全面覆盖,并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课堂参与度。

回答问题详细描述总结词简洁明了、结合语境、举例说明总结词通过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同时结合课文语境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词语的用法,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详细描述词语解释灰雀介绍与展示03灰雀包括红腹灰雀、白腹灰雀、黑头灰雀等,其中红腹灰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灰雀的种类灰雀主要栖息在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松子、浆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捕食昆虫。

灰雀的习性灰雀种类及习性介绍展示红腹灰雀的照片,让同学们观察其颜色、体型等特点。

红腹灰雀图片白腹灰雀图片黑头灰雀图片展示白腹灰雀的照片,让同学们了解其与红腹灰雀的区别。

展示黑头灰雀的照片,让同学们了解其特点及与前两种灰雀的区别。

030201灰雀图片展示播放一段关于灰雀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同学们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行为特点。

灰雀繁殖视频播放一段关于灰雀繁殖的视频,让同学们了解灰雀的繁殖习性和繁殖过程。

灰雀生活习性视频灰雀相关视频展示VS文本分析04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课文分段解读01020304描述灰雀的外观和特点,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描述列宁和男孩之间的对话,男孩承认自己捉了灰雀。

描述列宁对男孩的宽容和教育,以及男孩放回灰雀的情景。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6.灰雀-优质课件.pptx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6.灰雀-优质课件.pptx
“﹏”分别画出列宁和小男孩说的话,边读
边想:他们在对话的时候各自心里想的可能是 什么。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脯 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上午11时3分11秒11:03:1120.8.14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上午11时3分20.8.1411:03August 14,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11时3分11秒11:03:1114 August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1:03:1111:03:1111:038/14/2020 11:03:11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8.1411:03:1111:03Aug-2014-Aug-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03:1111:03:1111:03Friday, August 14, 2020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上午11时3分11秒上午11时3分11:03:1120.8.14
谢谢观看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
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灰雀》优质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灰雀》优质课件
“它们或翩翩起舞,或静立枝头,或相互追逐嬉戏。”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灰雀的优雅姿态和亲密互动。
“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想象。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生字词学习及运用
01
02
03
生字词
灰雀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
灰雀被描绘为美丽、灵动、活泼的小 鸟,其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通过对灰雀的描写和赞美,作者表达 了对自然、生命和美的热爱和追求。
灰雀象征着美好、自由、幸福等积极 向上的精神追求,是作者心目中的理 想形象。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灰雀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像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空中回荡。”这句话通过比喻 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灰雀的活泼可爱和美妙歌声。
见解和感受。
小组内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共 同完善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思
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05
跨学科整合与实践活动设计
与美术课程整合:创作《灰雀》主题画作
欣赏灰雀的美丽形态
引导学生观察灰雀的羽毛、姿态和表情,感受其独特的美感。
创作灰雀主题画作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以灰雀为主题的画作,表达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THANKS
感谢观看
并进行表演。
与自然科学课程整合
观察灰雀的生活习性
组织学生观察灰雀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来源 和繁殖方式等。
探讨灰雀的保护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灰雀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 识和生态观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优质课件
51
课文结构
灰雀
灰雀
放 爱

列宁
小男孩
(宽容 有爱心) 更爱 (知错就改)
52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 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 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 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的品质以 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53
课文拓展
54
推荐阅读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 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 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 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 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 宁没有笑。
39
课文理解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 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只 不会说话的鸟,一方面表现出列宁 见到灰雀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 了列宁对男孩的爱护。
40
课文理解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 还活着。”
“看”“会”“一定 会”表明男孩下定决心 要改正错误。
错了事”指什么事情?
56
推荐阅读
深红色灰雀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我的家在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我
喜欢唱歌、在树枝间蹦来跳去,所以非常惹人喜爱。
一天,有个男孩他先用食物吸引我,再把我抓过去关到一个漂亮的笼子
里,每天给我喂各种好吃的,逗我唱歌,我感觉他很喜欢我。可是我不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 “郊”中的“交”最后一笔 由捺变成点,左右部分可以 写得紧凑些。
jiāo
结构:上下
nán
书写指导:
“男”字中“田”中间的一
竖与“力”的一撇要分开,
是两笔。
结构:半包围
huò
书写指导:
“或”第一笔横要短,稍向
上斜,斜钩要舒展,最后一
笔是右上角的点。
结构:上下 书写指导: 羊字头的三横长短有变化, 间距要均匀。
细读课文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 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1)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 的?读一读。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 深红的。
(2)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
来回跳动
感受“婉转地歌唱。”
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让人看 了就喜欢,真是——(惹人喜爱)。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说说他是谁。请同
学们利用课前搜集的资 料,谈谈自己对列宁的 了解。
作者简介 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 命导师,列宁主义创始人,苏联共产 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 要缔造者,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当 选为第一届苏维埃主席。
26 灰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写指导
“雀”字的下边部
①“会”“一定会”说明了什么? 表明男孩的内心已经受到震动和感染,
他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②此时男孩的内心可以用什么 词来形容?
坚定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①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男孩做了什么决定?
改正错误,把灰雀放回来了。 ②是谁让男孩改变了想法?
列宁
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 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 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 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 段怎样的故事呢?
复习旧知
第2课时
听写词语:
灰雀 郊外 养病 粉红 谷粒 男孩
或者 冻死 可惜 肯定 诚实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 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 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 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 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 哪儿去了呢?

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 道的呢?说一说。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灰雀被男孩捉走了,后来男孩又把灰雀 放回来了。)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从 男孩说话吞吞吐吐可以推测出灰雀不见了 和他有关。
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 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灰雀。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 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板书设计
灰雀(惹人喜爱)

放捉
(善解人意)列宁 循循善诱 男孩(诚实) 更爱
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 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 爱鸟!
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 话,一组读男孩的话,教师读 叙述部分。
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深入体会
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在列宁的感染下,
小男孩主动把灰雀放 回。看,灰雀又在枝 头欢唱了!
分右边是四横。“雀”
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
造出的象形字。



(小) +(隹,鸟)
甲骨文
表示体型小的鸟类。造字本义:名词, 一种在居民区活动的体型小巧的鸟,喜欢 在地面连飞带跳。
《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 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 列宁和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有趣 的故事呢?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列宁喜爱灰雀吗?你是从什么地
方知道的?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
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 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都要”“仰望”“经 常”体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喜爱的 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 还给它们带来了食物,进一步写出了 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昨天去 哪儿了,想想列宁为什么要这样说。
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 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 是他对孩子的爱。
因为有爱,小鸟是幸福的;因为 有爱,男孩是幸福的;因为有爱,我 们大家都是幸福的。只要我们都能学 会去爱,那么我们都是幸福的。
收集故事
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 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逐段朗读课文,读准词语。
列宁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诚实
① “宁、仰、诚”都是后鼻音。 ② 形近字区分:“仰”“或”在字形上
分别容易和“迎、柳”“成”混淆, 可在词语中辨析字形,如“仰望—— 欢迎——柳枝”“或者——成功”。
本课生字
雀养谷男肯 郊 粉 粒冻惜 诚或者
分类写字
左窄右宽: 粉、粒、冻、惜、诚 左宽右窄: 郊 半包围结构: 或、者
yǎnɡ
理解词义
胸脯:指胸部。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 严寒:(气候)极冷。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
思想行为);不虚假。
主要内容
1.找一找,画一画 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
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谁能找出来? 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2.填一填,梳理分段。 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想一
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 一天,那只_______的灰雀,列宁 遇见了____________,并与他交流。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_。
小结
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 个部分,读懂每个部分的意思,再 把三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 文的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
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 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 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 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 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 和谷粒。
细细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列宁很担忧灰雀,不知道灰雀是生还是死。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 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惋惜之情。
列宁问:“会飞回来?” 体会这一句问话的含义。 列宁的问话中饱含着喜出望外的心情。
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 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 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
精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哪几 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 说的,找出来。
2. 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 说了什么呢?全班交流。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 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 脯的灰雀吗?”
细读这一句话,列宁当时的心情 是怎样的?
焦急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 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