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6篇)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6篇)
1. 论文标题1
此论文研究了机械设计中的某一特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论文展示了该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对
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2. 论文标题2
本研究聚焦于机械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并通过文献综述
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论文还对该解决方案在实
际应用中的潜力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3. 论文标题3
该论文探讨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
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
论文还对该方法的优势和
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
4. 论文标题4
此篇论文研究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验证了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论文还对该解决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5. 论文标题5
本研究聚焦于机械设计中的一种新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证明了该技术在特定应用中的有效性。
论文还探讨了该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6. 论文标题6
该论文研究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论文还对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限制。
以上是六篇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标题,每篇论文都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些论文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为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论文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1.1积极引导中职生快速切人设计主题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时,要想确保中职生可以快速地领会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就要求教师要以最快的速度切人到设计课的主题上来,而在布置给中职生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对这些任务进行细化,如有可能,应量化成为中职生每天完成的工作程度和详细步骤。
举例说明:对于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形式让中职生先参观减速器,以对它形成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将设计的思路、方法以及步骤进行反复地讲解,同时充分地运用着课程的设计指导书这一辅助材料来帮助中职生逐步地完成前期化的设计工作,进人到设计的主题中来。
中职生要严格地按照设计任务书当中的规定任务按时地完成。
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尽量确保时间的充裕,避免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更要防止因时间紧迫而出现剿窃、抄袭的情况,从而使设计质量得到全面保证。
1.2全面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体设计过程当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地针对不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组设计的模式,在各个小组内部认定一名组长,这名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相互讨论和学习,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给予解决,这种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提升中职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够将自我观念和认知全面融进到整个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
小组当中无法得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拿到最后的大讨论当中来给予解决。
这样,虽然学生人数多,但是在小组讨论中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教师指导起来针对性就会加强。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机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3鼓励创新,大胆设计中职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激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不怕想象错误,只怕中职生没有想法。
教师在对中职生设计的评价过程中,时刻对于那些有着创新思想的学生给予积极性的鼓励,这些都是为了确保中职生能够真正地形成独立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对于他们未来的生存、工作和发展都具有实际化的帮助和意义。
机械设计制造论文(5篇)
机械设计制造论文(5篇)机械设计制造论文(5篇)机械设计制造论文范文第1篇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是高校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是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应用和考察,旨在使同学获得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同学全面进展的具有教育性阅历的方案和方案。
课程设计突破了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的界定,把积累、迁移、促进同学创新力量培育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是教育过程中不行或缺的重要环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工科类院校机械专业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绽开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整合了机械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夹具和工艺规程设计等原来分属多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其涵盖内容广、理论联系实际亲密,是在同学学习完理论基础课和机械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本课程设计则是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绽开的,是对同学理论学问进行考察、巩固和加深的特别好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培育同学把握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机械制造技术学问,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工艺装备的选择与使用,培育同学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力量”。
课程设计的创新性改革是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创新力量培育改革中不行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通常,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采纳理论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分段实施,同学在经过72学时的理论基础课程学习后,由指导老师带领,深化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
通过观看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和熟识机械零件的典型加工和工艺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课堂学习所把握的理论学问进行反复加深、把握。
接下来,同学们返回学校,集中三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习的理论、实践学问加以应用。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按下面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指导老师下达设计任务,为同学供应零件图、设计要求,讲解设计过程及留意事项。
其次阶段,同学针对设计题目进行零件的结构分析和工艺设计,通过分析、争论、计算,确定毛坯结构和尺寸,并设计完成该零件的具体工艺规程,制作出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目录第1章、总述 (4)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4)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4)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4)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5)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5)二、电动机的选择 (6)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7)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7)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9)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1)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2)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2)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3)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6)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6)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7)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8)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8)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9)第7章、润滑的选择 (20)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1)一、联轴器的选择 (21)二、轴承盖的选择 (21)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22)一、减速器箱体: (22)二、附件设计: (23)小结 (26)参考文献 (27)摘要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
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
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第1章、总述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1)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去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现代机械设计论文(5篇)
现代机械设计论文(5篇)现代机械设计论文(5篇)现代机械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分析现代化机械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要对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进行分析,再对机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实际性的解读。
由于现代化技术的进展,机械生产与制造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车间与车床生产模式,从而实现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那么,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详细是怎样的呢?在对机械设计方面又有着哪些影响呢?1.1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批量生产的规模现代化生产模式由于受到诸多的市场刚需影响,机械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生产周期不断缩减。
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机械生产模式,对于传统的机械生产更是一种挑战。
因此,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机械生产方式以及机械的设计理念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以满意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
那么,在生产方式方面,机械生产采纳了自动化远程掌握生产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一种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
1.2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引入新技术,从而实现全新的机械制造业单一的技术进展完全无法满意市场需求,各个领域的技术进行结合进展,才能够实现对一个产业的变革与市场顺应度。
机械制造业领域,要想实现肯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需实现产业的整合与技术的结合应用。
从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就可以发觉传统机械模式存在的问题。
其详细表现在:大量的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简单消失错误,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
车间是传统的机械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车间的人工操作太多。
一般的工件都需要进行反复打磨,才能够符合产品需求。
由于避开不了人工的主观误差,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消失工件报废的现象。
不仅造成了原料的铺张,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
车间的平安问题特别重要,常常性平安问题无法避开。
传统的生产车间都是人工对着一台机床进行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就会消失一些危急问题,从而影响其生产质量。
在进行工件加工的过程中,人员受伤的现象始终无法真正避开,对于人身平安是一种损害,而对于生产流程,也经常会消失脱节和拖工的现象,造成整体的产品质量下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 职称论文范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摘要:本文根据过去所采用的教具所存在的功能单一,不能够展现运动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一个专业用在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的组合传动机创新教具。
此教具在经过合理的组合以后,能够把带轮机构、行星轮系、螺旋机构等课程所包含的机构融合到一块,然后采用相同的电机驱动,这样就能够让机构得到统一运转。
利用调速电路控制电机的速度,让传动机构能够在各种速度当中进行转动,这样就能够符合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教具;组合;传动;机构在机械类专业当中,机械设计基础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属于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常所使用的机构和零件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分析能力,从中获取基本技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工作素质。
此课程包括的机械结构有许多种,如果仅依靠老套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系统的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研究出一套专门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组合传动机构教具,下面对此教具进行详细的分析。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内容及作用1.1内容。
1)讲授主要机构的工作机理,运动分析和设计形式;2)讲授主要零部件的工作机理,运动分析和设计形式;3)讲授机械系统的设计形式。
1.2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提高学生正确采用全新的设计方式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掌握设计方案的能力。
在教学形式上,是以设计为主要方式,并以符合工程设计需要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提高实践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以提高学生零部件设计水平为前提,来加强他们的创新以及实践设计的水平[1]。
2结构该组合传动机构包括带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
而且,组合教具主要是通过主动轮,然后利用同步带的传动效果来对被动轮进行驱动。
在同步带传动过程中,传动比非常的精确,不会对轴产生太大的作用力,并且结构完善,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以及耐老化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机械设计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
通过对机械元件、材料、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帮助读者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实践。
同时,还将介绍常用的机械设计工具和软件,以及设计案例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对机械设计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导言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可靠、高效、安全的机械系统,以满足人们对设备性能和功能的要求。
机械设计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环节。
在机械设计中,需考虑到机械系统的功能、结构、材料、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机械元件的设计在机械设计中,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机械元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工作条件、负荷、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常见的机械元件有齿轮、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等。
对于这些机械元件的设计,需要进行强度计算、精度要求、润滑和磨损等分析。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材料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物理特性,对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刚度、耐久性以及制造和加工的难易程度。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在机械设计中,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学分析研究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轨迹,而动力学分析研究机械系统在作用力的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工作状态。
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范围、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速度等参数。
常用的机械设计工具和软件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可以用于绘制机械图纸和进行三维模型设计。
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可以用于模拟和分析机械系统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机械工程师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础原理、设计流程和常用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帮助机械工程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更好地应用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1. 机械设计基础原理1.1 机械设计基础概念机械设计是指以满足特定功能的机械产品的形态、尺寸和运动为目的,采用合理的材料和结构,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确定各个部件与总体组装关系的一种技术活动。
1.2 机械设计基础原则机械设计的基础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和集成性原则。
这些原则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有助于设计出满足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2. 机械设计流程机械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实施。
2.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机械设计的起点,通过对需求的分析和理解,明确机械产品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等工作,以确保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部分,通过对需求的理解和技术的分析,提出满足需求的设计方案。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设计计算、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等工作,以保证设计的方案合理可行。
2.3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方案设计的深化和具体化,通过对方案的细化和详细计算,确定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工程绘图、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等工作,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4 实施实施是机械设计的最后阶段,通过制造、组装和调试等工作,将设计的产品实际制造出来。
在实施阶段,需要进行工艺设计、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以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机械设计方法机械设计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供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
3.1 传统设计方法传统设计方法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包括手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试验设计等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范文一:机械设计课程改革思路[摘要]新教育形式下如何更好的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本文针对机械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实现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新教育形式;机械设计;改革党的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新教育形式下,机械设计课程如何更好的实现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存在的问题机械设计在以机械学为主干学科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专业从基础课向专业课学习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通过课题教学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设计基本技能。
针对新形势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性及主动性,难以实现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2、课程练习主要是通过课后习题巩固课堂知识,练习内容单一,习题答案通过网络轻易获取,作业抄袭屡禁不止且越演越烈;3、讲授的内容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范围,对于机械零部件的许多新发展未能及时给予介绍,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
二、改革思路机械设计任课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及新的设计理念,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多样化练习方式、满足新形势教学需求:(一)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接触社会实际少,学与用是分离的,学习枯燥,厌学现象比较明显。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论文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者姓名刘有芳系部机械系教研室机械模具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大量典型生产实例启发引导学生,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维护及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当前的高考政策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只所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目的是想学一技之长,而《机械设计基础》公式多,系数多、图表多,概念多,内容抽象,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学习难度大,学生不太爱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产生兴趣,在课程的绪论部分,我都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讲清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学科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每次授课前我精心设计一个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导入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
机械设计基础小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小论文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基础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基础小论文范文一: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分析摘要:本文根据当下我国在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实际举例这些方案该如何运用与机械设计,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学生个人技术能力的提高,希望本文能给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机械设计课程在工科类大学中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类课程,该课程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个人操作能力,并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作用极大。
因此机械设计课是工科学生的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均可以在该课程中得以提高。
但是,在当今我国的机械课程教学当中,仍存在有不少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是让机械设计课程更上一层楼的关键。
1实验项目在机械设计课程中暴露的问题1.1实验过于偏重验证性我国机械设计课程的教材中虽设计有多项实验,例如带传送实验、机械运动的图像绘画、机械的参数测量等。
但是这些实验绝大部分都是作为验证性试验出现在课本之上,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学生认为课本上的这些设计实验往往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因此,当前高校的机械设计教材中的实验部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很难将这些知识与自己今后的工作相结合。
1.2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高校中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验,往往在单个的实验中缺乏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个实验设计均是围绕了单一的理论知识点,没有进行综合性的理论知识运用。
单纯注重实验对理论基础知识的验证,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只会让学生在实验当中枯燥地证实教材中的相关理论。
1.3实验类项目在机械设计课程的评定之中分数比例较低在对学生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能力的综合评定时,各大高校往往都较为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机械设计基础的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的论文1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性控制的必要性安全是机械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安全也是伴随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安全是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机械设计中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控制管理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处理,确保安全管理能够落到实处,保证机械设备控制管理能够符合机械控制管理的预期。
机械设计过程中设备安全研发团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机械安全因素,通过对生产需求的全面调研,全面优化设备的安全生产线,提高对设备的安全性管理,为机械设计创造良好的设备安全管理环境。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要从设备管理角度出发,对机械设计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性设计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风险评估2.1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估的基本模式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估要从一系列逻辑控制管理出发,不断进行机械设计优化,让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能够符合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对风险评估的各种模式进行分析,对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会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安全设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提高安全设备的综合控制和管理水平[1]。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积极开展工作,保证各项工艺能够在设备安全性设计的工程中得到全面的应用,通过模式优化达到自动化系统设计安全控制的目标。
2.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价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价要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机械设备风险评定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优化,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安全判断能力,为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和设计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把设计方案和设备控制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控制管理水平。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要进行风险评估,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风险关键点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机械自动化设备进行安全判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水平。
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中要对安全限制进行确定,在不同的机械寿命阶段进行机械设备安全控制管理,保证机器能够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安全判断和控制能力[2]。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五篇范文)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总结平面机构的自由度F=3n-2PL-PH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原动件数>F,机构破坏)平面四杆机构在此机构中,AD固定不动,称为机架;AB、CD两构件与机架组成转动副,称为连架杆;BC称为连杆。
在连架杆中,能作整周回转的构件称为曲柄,而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的构件称为摇杆。
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1)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称为杆长条件)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当主动件曲柄等速转动时,从动件摇杆摆回的平均速度大于摆出的平均速度,摇杆的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急回特性极位夹角θ:曲柄整周运动时,连杆的两个极限位置的夹角当机构存在极位夹角θ 时,机构便具有急回运动特性。
且θ角越大,K值越大,机构的急回性质也越显著压力角与传动角连杆BC与从动件CD之间所夹的锐角γ 称为四杆机构在此位置的传动角。
显然γ越大,有效分力Pt越大,Pn越小,对机构的传动就越有利。
所以,在连杆机构中也常用传动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来描述机构传动性能的优劣。
为了保证机构传力性能良好,应使γmin≥40 ~50°最小传动角的确定:对于曲柄摇杆机构,γmin出现在主动件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之一。
死点(传动角为0)当以摇杆CD为主动件,则当连杆与从动件曲柄共线时,机构的传动角γ=0°,这时主动件CD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AB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出现了不能使构件AB转动的“顶死”现象,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反转法.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取为半径作圆;(2)先作相应于推程的一段凸轮廓线。
为此,根据反转法原理,将凸轮机构按进行反转此时凸轮静止不动,而推杆绕凸轮顺时针转动。
按顺时针方向先量出推程运动角,再按一定的分度值(凸轮精度要求高时,分度值取小些,反之可以取小些)将此运动角分成若干等份,并依据推杆的运动规律算出各分点时推杆的位移值S。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机构应用的论文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机构应用的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机械设计中的基础机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机构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基础机构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对常见的基础机构进行了分类和详细描述,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基础机构在不同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对未来基础机构应用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机械工程师在实际设计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第一章介绍1.1 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是一门研究和设计机械装置和系统的学科,是现代工程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功能强大、高效、可靠和经济的机械设备。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基础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 基础机构的定义和作用基础机构是构成机械装置的最基本的部件,它们通过各种连接方式和运动链来实现机械装置的功能。
基础机构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着机械装置的性能和效果。
在机械设计中,基础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转化运动、传递力量、改变速度和方向等。
第二章基础机构的分类和描述2.1 常见的机械基础机构分类常见的基础机构可以分为平面机构、空间机构、曲线机构等。
平面机构是指所有零件都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机构;空间机构是指构成机构的零件分布在三维空间中的机构;曲线机构是指通过使用曲线运动的机构。
2.2 平面机构的描述和应用平面机构包括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
连杆机构由若干个连杆连接而成,常用于转动和传递力量。
齿轮机构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力量,常用于变速和传递大功率。
凸轮机构通过凸轮的转动来实现特定的运动路径和功能。
2.3 空间机构的描述和应用空间机构包括立体连杆机构、球面机构、滚子机构等。
立体连杆机构由若干个连杆在三维空间中连接而成,常用于复杂运动的实现。
球面机构通过球面上的点运动来实现特定的运动路径和功能。
滚子机构利用滚子的滚动来实现特定的运动和功能。
2.4 曲线机构的描述和应用曲线机构包括摆线机构、链条机构、六杆机构等。
关于机械基础方面的论文范文
关于机械基础方面的论文范文推荐文章大学毕业论文机械类热度:机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热度:农业机械方面论文热度:农业机械毕业论文热度:机械设备维修知识论文范文热度:我们都知道,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械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方面的论文范文篇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摘要:综上所述,可知现代生活中对工程机械的生产与制造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传统的技术不仅生产、制造效率低,产品性能也不能保证,因此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性能。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操作者需要掌握最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且将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够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当然这也需要工程机械企业为操作者提供这样的机会。
现代工程机械行业已经进入到了机电一体化时代,该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机械制操作更加的便利,产品性能更佳。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该技术功能越加齐全,机电一体化技术会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首先,安全性能高。
工程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其所生产的产品通常都具有高的性能,同时功能齐全,既具备监视、报警功能,同时还具备自动保护功能。
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机电一体化产品可能进行自动保护,以此确保操作人员与设备不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以此保证设备安全性。
其次,生产能力强。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进行信息的自动处理,同时也能够进行自动控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控制与高灵敏度的检测。
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控制系统,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只要启动该系统,设备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所有的规定性动作,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生产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达到要求。
再加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更大。
再次,使用性能强。
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进行数字显示,同时还具有程序控制功能,这样就并不必设计过多的手柄以及按钮,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机械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领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工具到大型工业设备,都离不开机械设计的身影。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这一学科的基石,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机械设计基础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这就如同我们在出发旅行前要确定目的地一样,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规划出合理的路线。
设计目标通常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等。
例如,设计一台洗衣机,其功能要求就是能够洗净衣物,性能要求可能包括洗涤速度、脱水效果、噪音水平等,可靠性要求则是保证在一定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而经济性要求则需要考虑生产成本、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等。
材料的选择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工作环境以及成本等因素。
以制造汽车发动机的活塞为例,由于活塞在工作中需要承受高温、高压和高速摩擦,因此通常会选择铝合金材料,因为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较轻的重量和一定的强度。
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也是机械设计基础的重要内容。
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保证零件的功能实现,还能提高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例如,在设计轴类零件时,要考虑轴的直径、长度、支撑方式以及轴上所承受的载荷分布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应力集中,避免零件过早失效。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每种传动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比如,带传动适用于远距离传动、缓冲吸振要求较高的场合;齿轮传动则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的优点,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传动系统。
在设计传动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并进行合理的参数设计和布局。
机械连接也是机械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机械设计基础范文
机械设计基础范文首先,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工程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学等。
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
材料力学则研究材料的性质和材料的力学行为,例如弹性、塑性、断裂等。
工程热学主要研究能量传递和转化原理,包括热力学、传热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机械设计师来说是必备的,它们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其次,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工程绘图。
绘图是机械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机械设计师需要通过绘图来表达设计方案和构思。
机械工程绘图主要包括三视图、剖视图、表面图、装配图等。
三视图通常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它们共同表达了物体的外形和结构。
剖视图则用于展示物体内部的结构和构造。
机械工程绘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工具,它帮助设计师将设计思路和方案清晰地呈现出来。
此外,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零件和装配设计。
机械零件是机械装配中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装配组合成机械产品。
机械零件设计要考虑到几何形状、尺寸、材料、工艺等因素。
机械零件设计还需考虑到装配关系和配合关系,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正常。
装配设计则要考虑到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连接方式、运动关系等,确保整体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流程。
机械设计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流程来完成,例如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概念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和目标提出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阶段则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确定具体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
制造和测试阶段则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物,并进行实际的性能测试。
这些方法和流程帮助设计师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机械设计,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绘图、机械零件和装配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等方面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范文
机械设计基础范文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通过分析和计算,以及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设计和开发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机械设计基础中,最重要的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
机械工程学科涉及广泛,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结构、机械材料、机械运动学和机械动力学等。
因此,机械设计基础需要掌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并能将其运用到机械产品的设计中。
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机械工艺学等,这些基础知识是进行机械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指机械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例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设计中需要满足的要求等。
其中,机械设计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机械传动原理。
机械传动原理是指通过传递动力或运动的方式,使机械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和运行的原理。
了解和掌握机械传动原理对于进行机械设计非常重要。
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机械设计方法是指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例如需求分析、系统规划、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
机械设计技巧是指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技巧和经验,例如合理利用材料、减少产品重量、提高产品性能等。
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对于设计出优秀的机械产品至关重要。
最后,机械设计基础还包括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
在现代机械设计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机械设计软件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错误,并提供更多的设计选择和分析手段。
因此,掌握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是进行机械设计的一项基本技能。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工程师至关重要。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范文
机械设计基础范文机械设计是指依据一定的要求和目标,根据机械原理和工艺技术,选择合适的机构、零件和材料,并进行参数和几何形状的合理优化,完成满足特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产品设计。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三大原理:材料力学原理、力学原理和热力学原理。
材料力学原理指的是对材料的内部力和应变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应力、应变、弹性、塑性、疲劳等内容。
力学原理指的是对受力物体的静力平衡和动力学分析,包括平衡条件、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矩平衡、运动学、动力学等内容。
热力学原理指的是对机械系统中热能和功的转化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热机效率、热力循环、功率计算等内容。
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确定设计要求和目标,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尺寸、材料等要求;进行初步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机构、零件类型和结构形式;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确定参数、计算零件尺寸和画出详细图纸;进行试制和测试,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修改和改进,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提高产品性能;最后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和制造。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摩擦计算等。
其中强度计算是指根据材料的强度性能和受力状态,计算零件的应力和变形,并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刚度计算是指根据零件的材料性质和几何形状,计算零件的刚度和变形,并进行分析和优化。
稳定性计算是指根据零件的几何尺寸和结构形式,计算零件在受力过程中是否出现失稳现象,并提出改进方案。
摩擦计算是指根据零件的运动状态和接触形式,计算摩擦力和传动效率,并进行优化设计。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涉及机械设计的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计算等方面。
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基础,可以提升机械设计能力,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者姓名刘有芳系部机械系教研室机械模具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大量典型生产实例启发引导学生,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维护及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当前的高考政策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只所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目的是想学一技之长,而《机械设计基础》公式多,系数多、图表多,概念多,内容抽象,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学习难度大,学生不太爱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产生兴趣,在课程的绪论部分,我都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讲清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学科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每次授课前我精心设计一个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导入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
比如学习螺旋传动时,让学生观察水杯的杯体与杯盖之间的配合,并思考用的是单线螺纹还是多线螺纹以及为什么;学习自锁现象时问学生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引人入胜的导入,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课堂教学,也要把机械优化设计和现代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设计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学习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去创新的一种动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使学生时时尝到成功的快乐。
如学完四杆机构,一个同学根据折叠伞的防风性能差设计了防风伞,虽有不少缺陷,但他的构思很有创意,我及时表扬了他,从此这名同学自觉预习课堂内容,并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把握好答问对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均有回答问题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灵活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现用教材理论内容多,有些内容不太符合学生实际,一些举例离学生的生活和生产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如齿轮机构及设计这部分的内容论证较多,有关实践方面的内容却介绍得较少,这就要求我们不唯“本”,只唯“实”,通过企业专家的指导和毕业学生的反馈,及时修订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知识点,满足行业的需求。
我在备课时通过参阅参考书、网络查询等方法积累大量学习素材,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要讲的理论内容变为适合学生探讨、研究的案例,向学生传授大量信息并加以操练和巩固。
比如学习轮系时,我以古人设计的指南车和计里鼓车为例子,讲完后让学生或独立完成或自由组合,对指南车和计里鼓车进行改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构思,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提交了一些有创意的构思方案。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效果。
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是单纯“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师”。
在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实践能力为目的的高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变成重在引路的“导师”。
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认识和思考的主体,是知识的应用实践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
对于例题经常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让学生广开思路、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点拨、指导的作用,给学生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
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询问如何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倒车或转弯等;学习制动器时问学生自行车的前闸后闸有何不同,哪个制动,哪个减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在做练习时,先做完的同学去指导其他同学,使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两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两个苹果,两种思想互相交流却能激发新的思想。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是引发学生认识突变、进而闪现创新思维的基础。
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我院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粉笔+挂图+模型演示”在教室里上课,后来发展为“板书+幻灯机+录像”。
为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工作现场的情形制成录像,组织学生参观机械零件陈列室和各类机械设备陈列及模型动态演示。
现在,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我们开发了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知识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教学地点变成多媒体教室。
比如学生通过Flash课件可以看到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全过程、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置;导杆机构的课件则让学生能看到相对运动着的各个杆件及不同导杆机构的运动状况。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可把课堂放在校内实习工厂、实习实训车间及与我们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
同时,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也不断完善,网上有许多《机械设计基础》的精品课程供我们借鉴,我们也要自主研发该课程的教学网站,教师针对课程难题与技术难点,利用多样化的应用实例和教学视频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在线讨论进行网上答疑、辅导;学生可以下载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虚拟装配,使用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新的思想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调呆板变得丰富生动,实现了抽象理论直观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实践知识现场化,同时也增添内容的趣味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改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配合课程教学,通过具体机械的设计,把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宽课程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工程意识、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的目的,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构思与表达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分析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开展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模式的课程设计。
学生的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工程实际、顶岗实习、大学生科研课题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实训中,除了传统的减速器设计外,以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和机械创新设计为项目,也可以让学生去工厂自己找题目,并鼓励学生利用CAD/CAM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学生课程设计的自觉性和兴趣得到了提高,同时加强了设计的岗位针对性。
六、营造课外课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积累不仅在于课堂,更在课外。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去发掘这一“宝藏”。
每次上完课我都给学生布置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作业。
讲完四杆机构,我让学生去学校旁边的工地观察起重机、挖掘机、搅拌机、翻斗车等机器的工作,掌握不同四杆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特性;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在讲自锁现象时,让学生观察阳台上的晾衣架;讲齿轮加工的仿形运动时让学生课后观察配钥匙的机器;学完本书后我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拆装旧自行车、减速器等。
通过课后实践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动手,使学生明白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在学院成立机械设计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去工厂实践;组织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开展模拟设计、旧物维修改造;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竞赛等,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给学生创造了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工作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在各方面迅速适应社会。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应用工程实例,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