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4) (5、6) (7、8)
23+(2.5) 27+(0.5) 26.5+(0.5) 24+(3)
专业教育阶段学分安排一览表(大文)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9、10) (11、12) (13、14) (15、16)
15
15
15
10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2、采用了新的学期设置方案
大理类不超过170学分; 大文类不超过160学 分; 特殊类中的工科不超过170学分,建筑学 与城市规划专业按五年制计算学分,体育、艺 术类不超过160学分)。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学校与学院通识教育阶段学分安排一览表 (大理)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1、2)
(3、4) (5、6) (7、8)
将现有的一学年两学期,拆分为一学年四 学期,但学生每学年在校学习的总周次数不变, 寒暑假放假的时间和周次数也不变,以增加年度 开出的课程总量。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有些学院对学校提出的2006培养方案不 理解,一方面认为专业学习阶段学分太少,另 一方面专业阶段课程刚性设置,让学生没有选 课的余地,更没有选方向的机会。
设置专业责任教授。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3、规范开课权限管理,明确课程建设单位, 设置平台课责任教授。
4、学分制与留级管理 实现学分制后并不意味就没有留级管理,在
学生考试不及格学分累加达到 16学分后,要警 示、不能进入下一个学习年级阶段(要留级); 达到 22学分后,要退学。 5、增加教学资源
三、学分制在我国进展缓慢的原因
1.教学资源不足 某些教授不愿承担本科生课程,换言之优 秀教师的课成为高校的稀缺资源; 必修课所占学分比例过大,选修课数量少, 课时少; 学生跨专业、跨系听课及重修课程也受到 师资和教室数量不够的限制; 人才标准过于单一。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2.运行机制不相匹配 刚性的教学管理机制与学分制弹性不相匹
◆ A组课程(校定必修38.5学分) ◆ B组课程[院(系)限选课程]
▲B1组课程(各专业选修不低于7学分) ▲B2组课程(分类设置课程,各专业选修 不低于25学分,可以跨类选课)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大文科通识教育阶段课程 ◆ A组课程(校定必修31学分) ◆ B组课程[院(系)限选课程] ▲B1组课程(各专业选修不低于10学分) ▲B2组课程(分类设置课程,各专业选修 不低于25学分,可以跨类选课)
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及格缓授学位: 占已毕业学生5.3%。 ●补考: 每学期:5000多人次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八、措施与办法
(一)主要措施 1、学生分类培养 2006级开始采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阶
段培养模式,通识教育阶段按高考大类进行培 养,也即是学生进校后的1.25年(前5个小学 期),按大理、大文、特殊类三类课程体系修读, 在这段时间全校学生统一学习时间、统一学习 进程,以突出系统性,加强基础。
学习内容(课程) 不相同
学习内容(课程) 完全相同
学习内容(课程) 相同
学习进程(学制) 完全不相同
学习进程(学制) 相同
学习进程(学制) 完全相同 学习进程(学制) 不相同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学习进程
B
A
C
D
学习内容
横坐标代表学习内容,纵坐标代表学习进 程。正向代表相同,负向代表不相同。A点是 完全学年制,B点是学年学分制,C点是完全 学分制,D点是弹性学年制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适当降低教学基本要求 现在许多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是20世纪90年代初 精英教育阶段制定的,未能反映近10年来的教育 改革成果;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某些要求对一些学生来讲 是难以达到的。
例如80年代以来,高等数学课程使用最普遍的 教材是同济大学所编的教材,但现在有些地方院 校反映,按教育部90年代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 使用这套教材,尽管一再降低考题水平,仍常有 30%甚至更多的学生不及格。
世界一流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的共识; 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有普适性,
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追求,就是培 养有健全人格的人;
其次,通识教育在实务上也是一个体系。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通识”不是指“拥有广泛的知识”,或让 学生成为样样都知道一点的“通才”;
学生通过通识教育,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性 和差别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后面的专 业学习打好基础。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在这种要求下,有些学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 和时间仍然达不到要求,不仅没有时间和精力 去发展自己的长项,而且把自己学习的兴趣和 信心也毁掉了。与其这样,何不把教学要求降 低一些,既满足他们学习后继课程和今后从事 某类工作必须的最低要求,又把时间和精力腾 出来发展他们各自的长项呢?所以,适当降低 教学基本要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消极的,但从 培养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来看是积 极的。上届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是基于这 种观点,调整了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基本要求。
较为全面的学分制应包括选课制、学 分绩点制、导师制和聘任制等这些基本制 度。其中选课制是前提,导师制是实施学
分制的重要保证。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二、学分制的类型
形态
完全学分制 (美国)
学年学分制 (日本) 完全学年制 (前苏联) 弹性学年制 (中国)
学习内容
学习进程及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课程) 完全不相同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2、低年级以学生选教师为主 ●2006年学生选教师: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革命纲
要》 ●行政班级选教师: 《微积分》 3、选择专业 ●原则:引入竞争、适度保护、逐步推进,先选专
业,后选课程 ●时间:第5小学期(2007年10月)学生全面选
专业,第6小学期开始按所选专业授课。 ●每个专业可按该年级当年核定招生规模的
增加教室数和多媒体教室,增加高质量的课程。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九、两点思考
1、对一些课程的定位
●“两课”:是“育人”,不是理论与知 识。
“十六号文件”
●大学英语与四级考试:降低学分数不是 降低英语要求;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 位脱钩不是不要四级考试。
学士学位授予细则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大学数学
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作为衡量 学生学业状况的标准,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 作为学生的毕业标准。 2、以完全学分制要求制定培养方案
育人以学生为本,自主; 办学以教师为本,扩大优质教学资源与提高 效益。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3、按学分收费 学费分为学分费和专业注册费两部分。以全校
各专业中在校期间应缴纳的学费总额最少的专业 为标准,除以学生毕业所需总学分,即为学生每 学分应缴纳的学分费,采取分学年度缴纳;其他 专业学费高出的部分则为专业注册费,学生报到 注册时分学年缴纳。 4、按学分进行学院分配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2004培养方案结构
大四 大三 大二 大一
专业课程
达标 (25)
专业大类教育平台课程
达标
(40)
(实 35 践 )教
学 环
文、法 理、工 经、管 节
学科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0)
学校公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7)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大四 大三 大二 大一
2006指导性教学计划方案结
以学院所承担的课程学分的多少作为分配依据。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六、我校实行学分制的基本条件
(一)原有基础 实行了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学习年限代替刚
性学习年限,以重修代替补考; 允许优秀学生转专业; 部分院系已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部分院虽按专
业招生,但学生进校后按大类培养,二年后又分专 业。
3. 教室资源紧张
内容
普 通
教 室多 间媒 数体
合 计
数量(间)/ 座位数
(南校区)
75/5378
43/2872 (计专)
72/9191
190/17441 (不含计
专为 147/14569
)
06年下 半年 使用率
60.24% (大: 71.1%) 25.68%
79.5%
生均座位 数
0.83
数量(间)/ 座位数
置要求 ●重点是保证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的前沿性、系
统性、实用性和可选性,适应“四选”学分制 的实施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部分课程应适 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 习的可能并尽量使之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无 缝对接。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按照此要求,专业教育阶段应至少开出2倍于 现有课程的学分,也即是62学分的课程,按每 门课程2个学分计算,大约31门课程并按方向组 成课程群才能供学生选读。
21+(2.5) 27+(0.5) 26+(0.5) 26+(3)
专业教育阶段学分安排一览表(大理)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9、10) (11、12) (13、14) (15、16)
17
17
17
12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学校与学院通识教育阶段学分安排一览表 (大文)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教务信息系统已有较好的基础,专业选修课、 文化素质教育课、体育课已经实行了网上选课;
按照学分制的要求,全面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修订了部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二)现有条件 1、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制订
2006指导性教学计划 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 才培养
2020/11/14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一、学分制的定义
1、学分制的本质是一种测量方法(或手段); 2、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3、学分制的本质是一种选课制; 4、学分制的本质既是一种测量方法,又是一种教
学管理制度;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5、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基础,以学 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学业进程的统 一单位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决定学生能 否毕业不以学年为限,而以修满规定的学 分为准。
2. 师 资 结 构 性 缺 编 和 超 编 同 时 存 在 , 《 心 理
学》、《西方哲学概论》、《大学数学》存在
着教师短缺和紧张的现象;《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运筹学》、《经济
法》、《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文献检索与利用》等30多门课程多个学院开
设。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构
A组:38, B1组:7
B2组:25
专业方向课程
实
践
专业大类教育课程
教
(含B2组部分)
学 环
大文
大理
其它 节
A组、B1组、A组、B1组、A组、B1组、
B2组(部分)B2组(部分)B2组(部分)
学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37)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学校与学院通识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37.5+5.5学分) ●大理科通识教育阶段课程
配; 以计划为主导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学分
制以选择为核心的运行机制不相匹配。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四、实行学分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张扬个性。 缺点: 全面发展与有效管理难度加大。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五、全面推进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
1、按学分计量学生 在弹性学制内(标准学制+2)以学分作
(北校区)
06年 下半年 使用率
91/5886
24.1%
209/1 4136
21/3659
65.5%
93/12 850
112/9545
302/2 6986
2.32
1.25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生均座位数在1以下,排课很难进行(我校南校 区属于此种情况); 生均座位数为1.2时,可以较合理地排课(学年 制),但是自习、调课、考试和讲座空间仍然不 够; 生均座位数达到1.5时,可以合理地排课(学年 制); 生均座位数达到2时,可以较好Fra Baidu bibliotek达到学分制的 排课要求。
120%接收学生。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二)解决办法
1、通识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要求 ●满足课程的先行后续要求 ●第三学期开始(第6小学期)安排B组课程,便
于与专业教育阶段接口 ●尽量在第四学期内完成通识教育阶段课程,为
学生进行学分制下选课创造条件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2、专业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制订原则及课程设
●根据教室使用率来说,70%已为很高的利用率了。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南校区教室紧缺情况
学期
班级数 总课堂数
要求多媒体 教室数
本期 453
1631
820
去年
同期 447
1570
625
弹性学制下学分制与人才培养
4、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 2006届毕业共计:5810人
按期毕业率93.4 %, 其中学位获得率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