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面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4.暴露鼻腔 自鼻底部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鼻腔 (图9.4.7.1-4)。 5.切断鼻骨上颌骨额突及颧骨 将鼻软骨自鼻骨分离。沿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的骨缝,用咬骨钳切断至眶内 侧边缘,勿超过瞳孔平面,以免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损伤筛板。然后分离眶底骨膜,将其轻轻向上牵引,用骨凿 于眶下缘内侧断开处斜向外凿开眶底骨板至眶下裂的前端。再沿眶下缘分 离骨膜至眶外侧暴露颧骨,用咬骨剪或线锯断开颧骨中部,再用骨凿斜向 上、向内凿开眶底 骨板直至眶下裂前端(图9.4.7.1-5)。 6.
手术步骤:
11.缝合伤口 先将上唇黏膜,肌肉层对 位缝合,然后再对位缝合鼻背及鼻翼处皮 下组织,特别要注意切口拐角处对好位, 以免引起面部畸形,最后缝合皮肤。将眼 睑缝合线拆除,眼内放入1%红霉素油膏, 伤口包扎。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12.如面颊部皮肤已为肿瘤侵犯,可去除 皮肤用胸大肌皮瓣修复。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3.分离皮瓣 沿切口向上,向外分离皮肤与皮下组织,如肿瘤未破出上颌窦 前壁,则可在骨膜下分离,如肿瘤已破出前壁,面颊部软组织受累或有粘 连,则应在皮下分离软组织,暴露梨状孔边缘、鼻骨、眶下缘及颧骨(图 9.4.7.1-2,9.4.7.1-3)。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术前准备: 6.清洁面部、剪鼻毛、鼻腔滴入氯麻合剂。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术前准备: 7.术前做好牙托,术后可使口腔与鼻腔隔 开,早日恢复咀嚼功能。
手术资料:面骨部分切除术
术前准备: 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
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作者:史冬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17期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临床常见疾病,从国内开展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以来,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术治愈率已经有极大提高。
本文试从手术治疗方法上对慢性鼻-鼻窦炎的常见类型做一概述。
慢性鼻-鼻窦炎是鼻腔及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流脓涕、鼻塞、头痛、全身不适,反复发作,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常采用手术治疗,以祛除不可逆病变,矫正鼻-鼻窦解剖异常,开放鼻-鼻窦引流,促进黏膜功能。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已有近130年的历史。
最早发展的传统鼻窦手术分为鼻外进路及鼻内进路,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鼻内镜的问世,以鼻内镜手术进路为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术式。
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原则●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无鼻息肉)的手术适应证:2005年,Nagi等对慢性鼻窦炎(无鼻息肉)提出如下治疗原则:抗生素3周(最好有细菌培养结果);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6~8周效果不好或无反应者行CT检查,CT检查阳性者可行手术治疗。
●2007年,张罗等提出,对于慢性鼻窦炎(无鼻息肉)的患者,药物治疗>2周无明显改善,以及就诊时发现有结构畸形和不可逆病变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并辅以术后药物治疗。
●对于慢性鼻窦炎(有鼻息肉)的手术适应证:2005年,Nagi等提出慢性鼻窦炎(有鼻息肉)的治疗原则:鼻内糖皮质激素6~8周(可以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药敏(-)或(+),效果不好或无反应者行CT检查,CT阳性者行手术治疗。
●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指征:对于药物治疗不能解除慢性鼻-鼻窦炎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但目前对于用何种药物,治疗多长时间才符合“药物治疗无效”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治疗、现有药物的疗效做出综合判断。
单纯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疗法单纯型慢性鼻窦炎分为单发性、多发性及全组鼻窦炎3期,经保守治疗无效可实施手术治疗。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务使后端全 部切断,才能完整钳除。钩突可因炎症侵 蚀而缺少骨质感,或明显增生肥大,骨质 变硬。当钩突骨性增生肥大,且向外侧移 位时,切除钩突有一定难度,此时应当用 镰状刀或小剥离子充分分离钩突骨片,再 钳夹取出。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除。筛窦气化程度不一,筛房的大小、多 少,以及病变程度因人而异,手术中可以 随时根据病人的CT片分析判断。内镜下从 前向后细心清理筛窦气房。手术时应锐性 切除,不可强行撕拉。 手术中应注意辨认重要的解剖标志,勿损 伤筛骨纸样板。清理筛窦顶壁时,注意不 要损伤筛前动脉。纸样板为一垂直骨板, 有筛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钩突向内侧分离,用直筛窦咬钳夹住钩突 上部附着处,轻轻扭动,将钩突上部从鼻 腔外侧壁分离,用咬骨钳咬断前端联系, 再用筛窦咬钳夹住钩突后部,轻轻扭动, 将钩突完整切除(图9.4.17.1-7)。应注 意先向前切,若后端先游离,缺乏支持时, 再向前切则较困难。若尾部太厚,一刀未 透,须再切时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3.鼻腔并发症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1)出血:手术中损伤筛前动脉可以引 起比较猛烈的出血。筛前动脉的近心端缩 回眼眶,可以引起眶内血肿。因此,手术 中应注意辨认筛前动脉,慎勿损伤。处理 蝶窦区病变时的猛烈出血应考虚为颈内动 脉破裂出血。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硬腭 的角度为45°,到达中鼻甲基板前壁时, 0°内镜与硬腭的角度应在30°左右,到 达蝶窦前壁时,0°内镜与硬腭的角度在 15°~25°左右。手术中应适时 调整内镜的角度,以免造成颅底损伤(图 9.4.17.1-11)。应根据病变情况决定切 除后组筛窦气房的范围。此时应当注意, 气化良好的
一例左鼻腔筛窦上颌窦横纹肌肉瘤复发患者被成功治愈
刊中
齐鲁医院荣获 新中国6 “ 0 年山东百家领袖品牌’称号 ’
2 0 0 9年 1 2月 5 日 , 新
在 建设 和 谐 医院和 医疗 、
中国 6 0年 山 东 百 家 领 袖 品 牌 颁 奖 典 礼 暨 山 东 省 首 届 品 牌 高峰 论 坛 在 济南 举 行 。
膜 尚 完 整 ) 中 线 处硬 脑 膜 ,
暴 露 约 3 毫 米 X3 毫 米 ,筛 凹 处 可 见 一 搏 动 性 脑 脊 液 瘘 口 ,取 左 侧 鼻 腔 下 鼻 甲 后
卫 生 部 、 武 警 卫 生 部 、 新
生 产 建 设兵 团上 报 推 荐 ,
眶 内侧 壁 显 示 不 清 ,前 颅
经 第 六 届 中 国 医 师 奖 评 审
委 员 会 初 评 、 终 评 , 评 选 出 9 名 医 师 ,其 中 , 西 医 师 2 85 名 , 中 医 师 7名 。 ( 锋 ) 李
窝 部 分 骨质 破 坏 , 左 侧 额 窦 窦 壁 显 示 欠 连 续 , 双 侧
下 鼻 甲黏 膜 增 厚 。
特 色 , 代 表 了 山 东 品 牌 发 平 进 一 步 提 高 , 综 合 实 力
展 的 最 新成 就 。
进 一 步 增 强 , 社 会 影 响 力 进 一 步 扩 大 ,形 成 了持 续
近 几 年 来 , 山 东 大 学
齐 鲁 医 院 各 方 面 的 工 作 均
取 得 了显 著 成 绩 , 尤 其 是
稳 定 健 康 发 展 的 良好局 面 。
( 孟 ) 孙
筛 窦 上 颌 窦 横 纹 肌 肉 瘤 住
院 4次 ,先 后 行 鼻 内镜 下 左
鼻 腔 、 筛 上 颌 窦 肿 物 切 除 术 及 术 后 C P方 案 化疗 。 今 A
(医学课件)上颌窦根治术
上颌窦根治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1 2
适用范围
上颌窦病变主要包括炎症、囊肿、肿瘤等,上 颌窦根治术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病变组织难 以清除或复发的病例。
优点
清除病变组织比较彻底,能够减少病变组织的 复发,提高治疗效果。
3
缺点
手术操作比较复杂,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并发 症较多,如颅内感染、上颌骨坏死等。
02
上颌窦根治术的手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和诊断方法
基本病史和症状
01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以及
是否有其他相关疾病。
影像学检查
02
进行头面部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
者的病情。
其他实验室检查
03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血常
规、尿常规等。
02
上颌窦分为前壁、后壁、上壁和底壁四个部分,前壁包括上颌骨的额突和眶下 缘,后壁为上颌结节,上壁为筛窦,底壁为上牙槽突。
03
上颌窦主要参与发音、嗅觉、呼吸和共鸣等功能。
上颌窦根治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上颌窦根治术源于19世纪,经历了传统刮治术、内窥镜下刮 治术和现代功能性根治术三个阶段。
基本原理是通过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保留上颌窦黏膜和功能。
05
上颌窦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和评估
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1 2
患者症状改善程度
主要包括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的改善 程度。
鼻腔通气功能改善
通过鼻阻力、鼻腔有效通气容积等指标评估鼻 腔通气功能改善情况。
3
鼻窦炎发作频率降低
观察患者术后鼻窦炎发作的频率,以及是否需 要再次手术治疗。
慢性筛窦炎怎样治疗?
慢性筛窦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筛窦炎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筛窦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慢性筛窦炎应该吃什么药。
*慢性筛窦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非手术治疗包括鼻腔滴用粘膜血管收缩剂和抗生素,负压置换术,物理疗法等。
适用于儿童及身体衰弱、有全身疾病的患者。
*2、鼻内筛窦切除术(1)慢性筛窦炎,经保守法无效者。
(2)筛窦区多发性息肉,经多次鼻内手术摘除后仍复发者。
(3)筛窦炎已有或疑有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4)用作额窦手术或蝶窦手术的先行步骤。
(5)原发于筛窦的肿瘤和囊肿。
(6)霉菌性筛窦炎。
*3、鼻外筛窦切除术适应症:①X线鼻窦发育好,有蝶上筛房、上颌筛房者;②慢性筛窦炎并发额窦炎者;③筛窦霉菌病;④筛窦异物;⑤筛窦肿瘤;⑥筛窦炎合并眶内或颅内并发症;⑦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四、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该手术是一种以上颌窦和筛窦为主的多鼻窦手术。
其优点是可以一次手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面部不遗留瘢痕,手术并发症少,比鼻内筛窦切除术安全。
缺点是前组筛窦气房不易彻底切除。
适应症:经鼻窦X线摄片或上颌窦穿刺证实为慢性筛窦炎或息肉,且伴有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者。
五、外鼻掀翻法双侧颌筛窦根治术此法系1959年由Maniglva首先介绍。
可在一次手术中开放双侧筛窦和施行上颌窦根治术,有手术野扩大、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减少手术次数和面部不遗留瘢痕的优点。
六、功能性内窥镜下筛窦切除术此手术是1978年由Messerklinger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理论化而创用的鼻科新技术,以后由Kennedy Stammberger等加以改进推广。
该手术目的是把传统的根治性手术(破坏性手术)改进为功能性手术(重建性手术),从而彻底治愈鼻窦炎并恢复其原有功能。
按照鼻腔呼吸气流的特点,气流进入鼻腔后首先冲击中鼻甲、中鼻道和前组筛窦,因此该区最受到感染和变应原的攻击。
现代理论认为筛窦发病率最高,而且也是其他各窦发病的源点。
耳鼻咽喉科鼻窦手术治疗常规
耳鼻咽喉科鼻窦手术治疗常规一、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据MesserHinger等研究,上颌窦黏膜的纤毛运动方向朝向自然开口,经中鼻道做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符合上颌窦黏膜纤毛的生理特点,有利于窦内分泌物引流。
上颌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恢复后,保留的窦内炎性黏膜可以发生可逆性转变,逐渐恢复正常的纤毛清理和腺体分泌功能。
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优于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目前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首选方法。
(一)适应证1.上颌窦异物(例如子弹)。
2.上颌窦息肉、真菌团块。
3.上颌窦化脓性炎症、真菌性上颌窦炎。
4.上颌窦黏膜囊肿、黏液囊肿。
5.上颌窦内异位牙齿。
6.上颌窦恶性肿瘤可疑者的探查或活检等。
(二)术前准备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
(三)体位与麻醉仰卧位,头部略垫高,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局麻或全麻。
局麻采用1%利多卡因10ml加1%肾上腺素3滴做翼腭窝浸润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1%丁卡因加1‰肾上腺素长纱条填塞于同侧下鼻道和总鼻道内作表面麻醉。
(四)手术步骤1.在4mm0°鼻内镜下,用镰状刀切除钩突:此时应完整切除钩突的后下部,否则会给寻找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带来困难,而且容易造成术后窦口引流不畅或闭塞。
2.切除钩突后,在30°或70°鼻内镜下寻找上颌窦自然开口,上颌窦自然开口位于筛漏斗的中、后部,可以用弯吸引器头在下鼻甲上方按压、探查,若有脓性分泌物或气泡溢出,有助于识别上颌窦自然开口。
先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以上颌窦开口为标志,不容易损伤眼眶。
3.找到上颌窦开口后,用不同角度的咬钳,黏膜钳和反张咬钳(或不同方向的全自动电动切割器)向前下方向或向后扩大,至前后径10~20mm,上下径8~10mm(也有人认为应扩大至2.0cm×1.5cm);不要环形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以免术后窦口瘢痕狭窄。
4.既往有手术史者,局部结构紊乱。
上颌窦自然开口不易辨认。
可以经下鼻道穿刺上颌窦注入冲洗液,同时在鼻内镜下观察冲洗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腔外侧壁流出的部位,来确定上颌窦开口,也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鼻腔副鼻窦肿物
双侧鼻息肉累及鼻道
内翻性乳头状瘤
常见的良性肿瘤,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 鼻塞、流涕、鼻部出血、失嗅和溢泪等。 病理属良性,常复发,可侵犯骨质。 分为外生型和内翻型,后者多见。 组织学特点是增生的上皮团块向水肿和基质内倒生。 影像学表现: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有轻度 强化。骨质吸收和破坏。恶变时,骨质破坏更明显。
右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 MRI平扫示右侧鼻腔内病灶累及右前颅窝,信号不均匀。 a)T2WI示病灶呈高信号(箭); b)T1WI示病灶呈低信号(箭); c)增强扫示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其内还可见多条状及小片状T1WI更低信号 影,呈“蘑菇”状(箭);
恶性肿瘤
病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经常接触致癌物 良性肿瘤恶变 放射性物质 良性病变放疗诱发 外伤:肉瘤患者常有外伤史
临床表现
1.脓血鼻涕 2.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3.单侧进行性鼻塞 4.磨牙疼痛和松动
晚期症状: 面颊部隆起 眼部症状 硬腭隆起 张口困难 颅底受累 颈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上皮源性 鳞癌
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因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 发和恶性变的特点,应作根治性切除术。 肿瘤较大、已侵及上颌窦、筛窦,多采用 鼻侧切开或上唇下进路,必要时行内侧上 颌骨切除术加筛窦开放术。 对较局限的乳头状瘤,多选用在内镜下切 除,具有创伤小,面部不留瘢痕的优点。
左侧鼻腔内翻乳头状瘤 横断面扫描,左侧鼻腔中后部长 柱状肿物,大小为2.0 cm× 4.5 cm,边缘规则,密度大致均 匀
患者 男性 50岁 CT:450463 住院号:971775
主诉:左侧鼻腔阻塞伴流涕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通气不畅,呈持续 性阻塞,流脓涕,量较多,无嗅觉减退,无鼻通,无鼻腔出血, 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期间未予重 视。为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就诊,行副鼻窦CT提示:左侧上 颌窦肿物。门诊以“左侧上颌窦肿物”收住我科。 专科检查:鼻外观无畸形,鼻中隔右侧偏曲,双侧鼻腔粘膜充血, 右侧下鼻甲肥大,右侧鼻腔狭窄,左侧中鼻道可见脓性分泌物及 息肉样新生物,副鼻窦区无压痛。
鼻内镜联合犬齿窝径路上颌窦手术治疗T_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床研究证实鼻内镜手术是 一个 切实可行 的方 法 , 但其复发率
与传统的鼻侧切开术 和鼻腔外侧壁切 除术相 当 , 究其根本原 因, 还是与手术切除不彻底导致病变残 留有关 。目前对于肿 瘤起源于上颌窦 内的 N Pr 期 的手 术方 式主要包括 : 内镜 I 1 r 鼻
予以切除部分 中鼻甲。 在鼻内镜 下彻底切除除上颌窦窦内病
除不彻底 密切 相关I 。对于 N PT 期 , I 由于侵及范 围更加广
均4 。 6岁 均为单侧发病 , 左侧 6例 , 右侧 5例。 临床表现主要 为单侧鼻堵 1 例 、 1 流涕 8例 、 头痛 4 、 例 反复鼻出血 2 。 例 所 有患者均无鼻腔手术史。术前均行鼻 内镜检查和鼻窦 C T扫
围较广 , 可侵及上颌 窦外 侧壁 、 前壁 、 上壁或底 壁 , 纯鼻 内 单 径路的鼻内镜手术往往难 以彻底切 除肿瘤 ,导致术后复发 。 我科 20 0 2年 1月一2 0 0 9年 7月采用 鼻 内镜联合 犬齿 窝径
路上颌窦手术治疗 1 例 NP1 期患者 ,术后 随访 3~ 0个 1 I " 3 6
除。 瘤复发与否是评价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 。复发多出现 肿 在术后 1年以 内1 3 ] 。如果不考 虑手术径路 因素 , 复发率可达 2 % 7 6复发 常见 于上次手术的部位 , 0 4 %I  ̄ 。 所以复发 与手术切
11 一般 资料 .
1 1例中男 7例 , 4例 , 女 年龄 2 ~ 0岁 , 76 平
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 , 根据 Ko s 分期 , rue 本组 1 例均 为 N P 1 I
T 期。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 ]
1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下首先行鼻 内镜下手术 。切 除钩 . 2
上颌窦肿瘤切除术后继发蝶腭神经痛2例
例2 .患者男 ,3岁 。2年前 因左 鼻腔鼻 窦 内翻性 5
乳头状瘤 行手 术 治疗 。肿 瘤 源 于上 颌 窦 内壁 , 向鼻腔 内生长 。术 中切 除 了全组 筛窦和 部分 中鼻
《 部医》 沈 队药 阳
・
曹
18・ 1
上颌 窦肿 瘤切 除术 后继发 蝶腭 神经 痛 2例
张志 明 吴 昌竹 何
关键词 上颌窦肿瘤
宁
蝶腭神经痛
蝶腭神 经痛又 名 Sue 综合征 、 ot ldr H rn头痛 、 o 集束 性头痛 其 发 病 机制 尚不 清楚 。本 文报 道 ¨, 2例 上颌窦肿 瘤切 除术后继 发的蝶腭 神经 痛 。
在 诊 断时 , 需注 意 与三 叉神 经痛 、 睫神 经 痛 、 还 鼻
舌 咽神经 痛 、 丛集 性头 痛 、 头痛及脑 肿瘤引起 的 偏 头 痛相鉴别 , 以免误 诊和漏 诊 。
甲及 大部分 上颌 窦 内侧壁 。术 后定 期 复 查 , 部 局
愈合 良好 。4月前 出现 阵发性 左 眼眶 和上 颌部 疼
经 、 腭 动 脉等 , 作不 慎则 会 出现 严重 并 发症 , 蝶 操 应在 鼻 内镜 下寻 找疼 痛 点 , 过表 面麻 醉 确认 有 经
因液后疼痛 消失 。反 复观察 3次 , 确认 疼痛 点后 , 以此 点 为 中心 , 双极 射 频治 疗 , 用 深达 骨质 , 径 直 约为 10c . m。治疗 后症状 消失 , 随访 1 无复发 。 年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讲解模板
1.目前上颌窦癌均主张术前局部放疗 (40Gy),以促使癌肿瘤范围缩小,淋巴 管封闭。放疗后休息3~4周再手术。放疗 时上颌窦前壁须造孔,放入橡皮管以利于 上颌窦分泌物排泄。放疗结束取出橡皮管。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术前准备: 2.术前给以抗生素控制口腔、鼻腔感染。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5.安装牙托。碘仿纱条填塞。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注意事项: 1.切除硬腭、牙龈后部肿瘤时,应将患侧 腭大孔后缘暴露、凿断,游离腭大动脉后 予以结扎,以减少出血。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注意事项: 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 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3.凿除肿瘤外1cm以内的牙、硬腭、上颌 窦前壁、外侧壁及内侧壁,切开鼻腔外侧 壁黏膜,使上颌窦腔与鼻腔相通,如需要 可切去部分鼻底黏膜。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4.取下凿除的骨质,检查术野,如有残留 瘤组织予以清除或电灼,妥善止血。
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 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概述:
又名经口进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经口内 入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经口内途径部分 上颌骨切除术;经口进路部分上颌骨切除 术;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术后护理: 2.碘仿纱条于术后48h内分次取出。
手术资料: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鼻息肉(nasal polyp)
症状和体征
2.鼻溢液 鼻腔流粘液样或脓性涕。间或为
清涕,可伴喷嚏。
Sneezing and watery nasal discharge due to
associated allergy.
3.嗅觉功能障碍
多有嗅觉减退或丧失。
Partial or total loss of sense of smell.
(A,B,C,D)
THE
END
及痂皮。鼻息肉向后发展可突至后鼻孔甚至鼻咽。
Mass protruding from the nostril
蛙形鼻
巨大或复发鼻息肉
可致鼻背变宽。形
成“蛙鼻”。鼻腔
内可见到稀薄浆液
性或粘稠、脓性分
泌物。
并发症
鼻息肉与下列疾病有密切关系 1.支气管哮喘
7% of the patients with asthma of atopic or non— atopic origin show nasal polypi.
咽鼓管咽口压迫或炎性刺激。可导致咽鼓管功能
障碍,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诊断与鉴别diagnosis
诊断:
依靠病史、 鼻内镜检查和影 像学较容易诊断。 首选鼻窦冠状位 和 轴 位 CT 扫 描 。
鉴别:
1.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原发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经上颌窦副
孔或自然孔突出向后滑向后鼻孔,可突至鼻咽
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
治疗
传统手术缺点: a.明视差,易损伤正常组织(如筛骨 垂直 板,筛骨纸样板,中鼻甲等)
b.不易将息肉切净,出血多,手术 后容易复发。
治疗:
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
手术讲解模板: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释性低血钠,造成严重的下丘脑与额叶水 肿。因此,需结合血、尿渗透压、尿比重 与尿排出量,及时调节输液量与ADH的替 代治疗。③永久性尿崩症:在手术后数日 出现,由神经原退行性变达到神经核,使 ADH分泌减少所致。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尿崩症的治疗,主要使病人排尿量控制在 每日3000ml以内。轻者可补充输液,并给 予噻嗪类药物(如双氢克尿塞等)。此药 为利尿剂而治疗尿崩症,其原理尚不清楚, 给药后尿量可减少一半。此外尚可给予卡 马西平、氯磺丙尿(是一种降血糖药,有 抗利尿作用)等。如损伤较重则需给予垂 体后叶素(天然加压素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5.对生长缓慢的儿童,可给予甲状激素或 生长激素促使儿童长高。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另外,放射性核素置入瘤内的内放射线治 疗近年也有发展。此法可使用立体定向手 术,将198Au或32P注入瘤内治疗肿瘤。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7.术后随诊观察能力、视野改变,有助于 判断手术效果。
经蝶窦脑病损 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头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概述:
自1898年horsley作经颅垂体切除术成功 后,1906~1907年schloffer采取鼻外途 径手术,但严重影响鼻腔的功能,并在面 部产生疤痕。1909年cushing首先报告1例 经鼻中隔至蝶窦作部分垂体切除术。1912 年chjari开展经筛窦、蝶窦作垂体切除, 至1950年才被
手术资料:经蝶窦脑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慢性筛窦炎疾病研究报告
慢性筛窦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慢性筛窦炎所属部位:鼻就诊科室:五官科病症体征:鼻塞,息肉,牙痛,脓性分泌物,神经痛,头晕,抑郁,嗅觉丧失,嗅觉障碍疾病介绍:什么是慢性筛窦炎?由于筛窦引流不畅,若有炎症不易消散,很易迁延成为慢性,那,慢性筛窦炎是怎么回事?在鼻窦中,以筛窦解剖最为复杂,特别是前组筛窦开口处的半月裂孔及其附近的钩突和筛漏斗等,是中鼻道内的小突起和沟状间隙,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窦口鼻道复合体是鼻腔吸入气流冲击之处,也是细菌,病毒,吸入性抗原(变应原)最易侵入的部位,无论感染或变态反应,开始都是表现为该处粘膜肿胀,纤毛运动停止,筛窦通气和引流受阻,然后才波及到其他鼻窦症状体征:慢性筛窦炎有哪些症状?慢性筛窦炎很少单独发生,症状也不典型,以神经痛、精神郁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较多见。
慢性筛窦炎有什么症状?当窦口阻塞时,可有鼻根或眼眶胀闷感及鼻塞,嗅觉障碍,鼻后孔流涕。
化验检查:慢性筛窦炎要做什么检查?慢性筛窦炎的检查可见息肉阻塞中鼻道,中鼻甲和鼻中隔结节部肥厚,嗅裂,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1、X射线鼻额位可见筛窦阴影模糊和病变范围。
2.CT冠状面扫描可见筛窦粘膜增厚及筛顶有无骨质破坏,轴位扫描可见病变前后范围及纸样板有无缺损或骨质破坏。
3.试验穿刺先用含1肾上腺的1%的卡因棉片使中鼻道收缩,并行粘膜表面麻醉,再用5号长针头刺入筛泡,注入少量灭菌生理盐水,抽出,检查是否混浊,也可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此法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须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鉴别诊断:慢性筛窦炎的诊断方法慢性筛窦炎临床检查可见息肉阻塞中鼻道,中鼻甲和鼻中隔结节部肥厚,嗅裂,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而且,慢性筛窦炎的诊断要注意与慢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额窦炎、慢性蝶窦炎相鉴别。
并发症:慢性筛窦炎的并发症有哪些?筛窦手术常见并发症在鼻窦手术中,筛窦手术最容易发生手术并发症,因为筛窦是诸鼻窦中体积最小者。
据RICE(1989)报道,正常发育的筛窦前后长4~5CM,前筛高2.5CM,宽0.5CM,后筛宽1.5CM,筛顶宽0.3CM。
手术讲解模板:鼻筛窦切除术
谢谢!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步骤:
2.用骨膜分离器自眶内侧壁与其顶部交界 处分离额窦底部骨膜,暴露部分泪骨及筛 骨纸板,结扎筛前及筛后动脉。继续向下 将泪骨骨膜向外侧分离,使泪囊离开泪囊 窝(图9.4.8.3-3,9.4.8.3-4)。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步骤:
3.用小骨凿自泪囊窝后方进入筛窦,亦可 用刮匙于泪囊窝处稍施压力突破骨壁进入 筛窦。进入筛窦后用咬骨钳向前、向上开 大,并咬除上颌骨额突的后部及额骨鼻突 的一部分,暴露前组筛房,用咬骨钳咬去 筛骨纸板,去除前后组筛房及病变组织 (图9.4.8.3-5)。 如中鼻甲有息肉样变或肥大者将中鼻甲部
术前准备: 3.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术前准备: 4.术前滴用氯麻合剂(0.25%氯霉素+1% 麻黄素),减少鼻分泌物。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术前准备: 5.术前夜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先将上下睑缝合。自眉下缘、眼 内眦与鼻梁之间向下做一弧形切口,长约 3cm,切开皮肤及骨膜(图9.4.8.3-2)。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分切除。检查筛房是否已完全打开,有无 残留病变组织。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步骤:
4.若额窦有病变或感染,可将与筛房相隔 的额窦底部打开,清除窦内所有病变组织, 扩大鼻额管,放入粗橡皮管引流。后组筛 房完全清除后,可暴露蝶窦前壁,如有病 变,扩大蝶窦自然孔,咬除部分蝶窦前壁, 清除病变。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禁忌: 1.鼻腔内急性感染者。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禁忌: 2.高血压、血液病、心肺功能不全者。
手术资料:鼻筛窦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概述: 3.便于手术后随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概述: 4.无面部瘢痕。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适应证: 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 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适应证:
以往内镜下手术适用于局限性鼻腔,筛窦 和上颌窦内侧壁内翻性乳头状瘤;而随着 手术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目前除必须行上 颌骨切除的病例外,一般都可于内镜下手 术完成。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须行上颌骨切除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1.详细的鼻内镜检查。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2.鼻腔-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扫描,如有 颅底骨质破坏须行MRI检查。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3.为防止复发,黏 膜。如CT示额窦密度增高,应开放鼻额管 口。肿物侵入窦内者较少,侵及鼻额管口 者较多。如鼻额管内有肿物可用刮匙刮除。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4.为彻底切除上颌窦内壁和上颌窦内肿瘤, 可沿中鼻道上颌窦造口切除上颌窦内壁, 向后至上颌窦后壁,向上至眶底,向下至 下鼻甲,向前至鼻泪管(图 9.4.17.7-1)。切除下鼻甲应用电钻或咬 骨钳切除下鼻道外侧壁至鼻底。于30°和 70°镜下用刮匙刮除上颌窦内肿瘤和黏膜。 如处理上颌窦前壁病
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 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部 麻醉:全身麻醉
上颌骨全切除术
上颌骨全切除术1. 适应症上颌骨全切除术适用于良性肿瘤已破坏一侧上颌骨,如上颌骨纤维性骨营养不良、骨巨细胞瘤或造釉细胞瘤。
恶性肿瘤已侵及上颌窦或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肿瘤。
2. 禁忌症年老体弱已出现恶病质,已有远膈脏器转移,或心功能不全不能承受全麻手术者。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应作好x线摄片和鼻、鼻窦ct检查。
2、应作心、肺、肾、肝功能的系统检查。
血液化验。
3、牙周洁治。
1∶500高锰酸钾溶液含漱。
4、取一侧口腔模型,作予成护板。
5、配血600~900ml,备用。
6、如遇有肿瘤侵犯翼腭窝而引起张口受限,不便于经口腔插管麻醉,可于术前先作气管切开,电切开处插管施以全麻。
7、为了减少术中的出血,可先予结扎同侧的颈外动脉。
5. 术前注意气管内插管全麻。
病人肩抬高,头后仰。
麻醉气囊偏向头部一侧,避免麻醉师和术者在操作过程中相互干扰。
6. 手术步骤1、切口切口设计并自内眦部沿眶下缘至外眦下1cm作横切口。
操作时可用手指捏住上唇两侧,而后先切开皮肤和部分肌层,再自黏膜切透肌层。
可取得整齐的层次。
松手后,钳夹上唇动脉止血。
继则沿前庭基部,绕过鼻翼侧面而达内眦部,作全层切开直达骨面,首先钳夹内眦动脉并作充分止血。
2、翻瓣掀开上唇,切开前庭沟黏骨膜并向上颌结节侧延伸,用骨膜分离器贴骨面向上向外剥离,掀起唇颊瓣。
如果肿瘤已穿破上颌窦前壁时,则应先切开黏骨膜,改用电刀自正常皮下组织层行锐性分离翻瓣,使骨膜及骨膜浅面的部分正常组织连同瘤体一并切除。
在分离至眶下缘时,应游离出眶下神经血管束而加以切断结扎。
继续切开内眦沿眶下缘至外眦部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直达骨面,用骨膜分离器向外眦侧剥离,至此则一侧的唇颊瓣全部翻开,显露整个术区的上颌骨、颧骨及眶缘的骨面。
3、截骨截断骨的连接部。
(1)切开鼻骨下缘的骨膜,充分暴露眶外侧缘上颌骨额突的骨面,而后牵开眶内容物,骨凿或电锯斜向鼻侧,切断上颌骨额突和泪骨,骨缝隙内塞入小纱布条止血。
Lima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Lima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何刚迅;孙星梅;王士礼;陈学明;程容荃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0(020)004
【摘要】@@Lima术即经上颌窦途径筛窦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Lima术受到挑战,但临床实践证明,鼻内窥镜手术不能完全取代Lima术,为对该手术的疗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对1994~1998年因患慢性筛窦炎、上颌窦炎并多发性鼻息肉,在我院行Lima术的患者共141例进行随访,结合主客观评价标准并借鉴前人的经验来分析Lima术的疗效。
【总页数】2页(P379-380)
【作者】何刚迅;孙星梅;王士礼;陈学明;程容荃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 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 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 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 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 20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
【相关文献】
1.中鼻甲切除术联合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J], 孔德杰
2.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腺样体切除术治疗21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J], 王再兴;赵海亮;刘智献;蓝建平
3.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J],
4.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J], 许金中
5.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J], 朱贵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
*导读:该手术是一种以上颌窦和筛窦为主的多鼻窦手术。
其优点是可以一次手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面部不遗留瘢痕,手术并发症少,比鼻内筛窦切除术安全。
缺点是前组筛窦气房不易彻底切除。
……
1.适应症
经鼻窦X线摄片或上颌窦穿刺证实为慢性筛窦炎或息肉,且伴
有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者。
2.手术操作
首先常规完成上颌窦根治术。
彻底止血后,在该窦后内上角稍偏外侧凿开内壁进入筛窦,用刮匙或圆头咬钳逐步清除筛窦内病变,并向外侧用刮匙扩大寻找纸样板,以作为手术标志。
继续向后刮除可达蝶窦前壁,必要时还可探查。
前组筛窦气房及鼻额管开口附近病变,可以经鼻内清除之。
五.外鼻掀翻法双侧颌筛窦根治术
此法系1959年由Maniglva首先介绍。
可在一次手术中开放双侧筛窦和施行上颌窦根治术,有手术野扩大、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减少手术次数和面部不遗留瘢痕的优点。
1.手术操作
(1)麻醉同柯陆手术麻醉。
(2)切口沿上唇龈沟自中线向两侧切至第三磨牙,长约6cm。
(3)暴露梨状孔并切开其粘膜,将骨膜向上分离,外侧达上颌骨前后壁的移行部,向上接近眶下孔,内侧暴露梨状孔边缘,在中线处剥离大翼软骨内脚。
在梨状孔边缘,从鼻底部切开鼻腔粘膜,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达鼻骨下缘。
(4)切开鼻中隔全层自大翼软骨下方与鼻棘分离处插入下鼻甲剪,向上剪断鼻中隔全层,达筛骨垂直板,要求一次剪齐。
(5)暴露鼻腔顶部并清理鼻腔用拉钩将鼻唇和颊部软组织连同
鼻中隔上部向上拉起,整个梨状孔即可全部暴露。
用咬骨钳咬除部分上颌骨额突,鼻腔顶前部与中、下鼻甲即清晰可见,若鼻腔内有鼻息肉或中鼻甲息肉性变,应予去除。
(6)开放筛窦用筛窦刮匙在鼻丘或筛泡处压迫筛房,由前向后,自上而下,刮除所有筛房,并用吸引器吸去血液,清除碎骨片。
对无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以保留,或将其压向内上方,作为解剖标志。
按鼻内筛窦开放术的要领完成后组筛窦开放术。
(7)清理上颌窦凿开手术野内暴露出来的犬牙窝,按常规凿开上颌窦前壁,根据窦腔粘膜病变程度行部分或全部剥离去除,并行内侧壁对孔凿开。
后组筛窦气房,可经上颌窦内上角后方予以凿开和清除,与鼻内筛窦开放术相配合,以达到不遗留残余感染灶之目的。
(8)手术完成后,复位鼻颊部软组织。
梨状孔处粘膜不需缝合。
鼻中隔切口需复位对正,用鼻腔纱条行两侧固定,不需缝合,只在唇龈沟切口处缝合数针即可。
加压包扎、术后处理,同柯陆手
术。
第6日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