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整理21-30,40-4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政策执行领域的委托—代理难题与科层制的后果

1、政府机构的长线委托—代理特征:层级太多,距离太远。

2、科层制后果:机会主义

其一;执行效能递减。

其二;责任分散化模糊化。

其三;越到基层越流于形式和应付,大多数人善于投机,且能成功 其四;机会主义普遍化

二、信息不对称与监控不力

1、信息不对称:

2、政府与民众之间,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政府自利性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1、区分政府自主性与自利性

2、中国政府缺乏自主性,被过多权力所牵制。

3、合理限度的政府自利性与膨胀政府的自利性。

4、政府自利性后果

其一;政策不执行

其二;虚假执行

其三、扭曲执行

其四;私自执行

2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剖析

1、政府内部科层间博弈:

2、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官民游戏的类型;

23、政策评估的意义

政策评估的意义

(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

(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

(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

(4)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24、政策评估的标准

(1)经济性标准(帕累托最优、效率性)

(2)社会政治性标准(公平、合法性、政治可行性)

(3)其他标准(适应性、可管理性)

25、政策监控的功能

1、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2、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

3、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4、促使政策终结

26、中外政策监控机制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1、政策监控的基本依据—分权与制衡原则

2、社会舆论在政策监控中的显著作用

3、司法审查对公共政策的有效监控

4、中央政府权力的扩张与政策监控手段的更新

27、政策终结的原因

1、财政困难

2、政府的低效率

3、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

4、行为理论的变化

5、学习试错。真理更多是话语权的问题,不是真相本身。

28、政策终结的类型

1、功能的终结

2、机构的终结

3、政策本身的终结

4、项目的终结

29、政策终结的障碍

1、相关者的心理抵触

2、现存机构的持续性

3、行政机关的联盟

4、利益集团的阻碍

5、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

6、社会舆论的压力

7、高昂的成本

30、政策终结的策略

1、重视说服工作,积极争取支持力量

2、旧政策的终结与新政策出台并举

3、选择有利的终结时机和焦点

4、力场分析、传播性试探与闪电策略

5、正确处理好政策终结与政策稳定、政策发展的关系。

31、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包括哪些?

32、简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33、政策方案比较的内容和方法

34、政策效果及其类型

35、简述方案比较中的绩效标准

36、公共政策经济学分析的原因

37、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

38、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难点

39、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建设

40、试析我国现行公共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决策内容“越位”与决策主体的“单调”

1、政府行政决策包揽大量的应由市场、企业、社会来作出的决策——决策内容“越位”

公共管理决策应着眼于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服务于公共利益,只有社会、市场、企业、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通过公共管理来决策。政府应从“越位”之处“退位”,从而达到“适位”。

2、党与政府仍然是当代公共管理的“主力军”——决策主体“单调”

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

二、决策系统中枢机构不健全

1、主体之间职权不清,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

党政不分——党应将纯属政府管理职能的行政权力归还政府,即不管具体的行政事务,从一个“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定方针、路线、政策和研究党和国家的宏观发展计划等方面。

政事不分——人民把“政府”理解成广义的政府,既包括了党、政府,又包括了这些事业单位甚至非政府公共组织。

政企不分——大量非政府公共组织“官办性”色彩较浓,政府对他们又没有严格的规范和制约。

2、行政决策中枢机构的综合协调中心地位没有确立。

中国政府职能还处在转变之中,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政府各部门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互相封锁,彼此牵制,造成行政协调难度加大,任务加重。

3、政府部门内部决策与执行高度统一,难以有效控制违背公共利益的决策。

决策是利益的划分,执行是利益的实现,自己订立原则,然后自己执行,难以有效控制违背公共利益的决策。

决策与执行相对分开应成为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一条不可替代的原则

4、责任追究制度刚开始起步。

公共决策的失误,与责任机制不健全有关。

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压力,对错误决策的追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

责任追究制度刚开始起步,要成熟和发挥最大作用还需经历一些时日。

三、信息、咨询机构比较薄弱

1、信息机构还没有充分、有效发挥作用。

公共决策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流动和转换的过程。信息是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依据。

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受局限。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执行系统提供信息。

目前我国信息处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在信息处理上存在着慢、粗、乱的问题。

2、思想库实际发挥作用有限。

普遍存在行政性太强而自主独立性和学术性偏弱的弊端。

政策研究就丧失了应有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监控机构作用不到位

根据法律的规定,公共决策既有外部的监督,也有内部的监督。

外部监控机构是政党、人大、司法机构、社会团体(也就是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和人民群众。

内部监控机构是上级政府机关、行政监察机构和内审部门。

监督机构监督作用的发挥极其有限的原因是:

专业监督机构与专业监督人员数量有限,而且没有相对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人民群众没有养成监督的意识,也没有养成监督的习惯。

五、决策程序法定化程度低

公共决策涉及社会各方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只有一套完整的利益表达、提取、吸纳、协调等决策规则和程序才能确保各种利益主体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有序性。

没有法定的决策程序,就没有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但是我国公共决策程序法定化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41、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一)积极推动决策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

1、严格规范决策程序

2、加强信息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决策

(二)努力实现决策组织系统的科学化

1、明确职能归属,理顺各种决策主体的关系

必须明确执政党、人大、政府三者各自的决策权限、职责和范围,重新界定政府、社会和市场分工的界限,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和职能,理顺各决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合理分权。

2、构建科学的决策体系,体现高度分化的结构特征

要改进公共决策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要促使公共决策体制各个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分化和独立,把参谋与决断分离,把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离,使其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决策系统的决策能力,提高决策质量。同时要加强决策体系的自我审查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防止各个决策主体产生出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决策。

三)大力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与能力

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优化决策主体内部结构,强化决策者的内在道德约束机制,提高决策者的理性认识,使其树立公共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树立正确的公共决策价值观,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扩大公共决策民主化的程度

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决策的过程,在政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一)健全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机制

将公众参与的观念渗透到决策机制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范围和渠道,缩小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政府与公众的零距离互动。

增加民间社会团体的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功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社会信息传播和民意直接表达的作用,逐步提高其对公共决策过程的影响度。

二)保证公众对公共决策过程的“知情权”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行政务活动公开,尤其是要推进公共决策过程的信息公开化、做出公共决策的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