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开题报告

空巢老人开题报告
空巢老人开题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

基本概念: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关怀的老人和子女在外工作,外出打工的老人。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在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这些压力如果不加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话,必然会影响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我认为对年迈老人的照顾主要包括提供物质帮助、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真正解决老年人的需求,进而坦然面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这一棘手问题。赖建峰在《关于我国空巢老人农村养老探讨》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由于其经济水平低下和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其更具脆弱性。其主要从劳动和经济负担、生活和疾病照顾等方面来反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诸多困境。李光连在《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多种养老模式》中认为如何关爱他们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建立老龄意识;弘扬孝亲文化,宣扬公德精神,营造尊老敬老风尚,同时构建推广多种养老服务模式。空巢老人作为农村老人中的特殊群体,当家庭能提供给他们养老保障很少时,土地的保障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他们没有子女的日常照料,比一般农村老人更需要社区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才能为他们真正老有所养提供可能。所以,我认为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应该以“土地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重点,社会保障为目标”

研究的意义: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

趋势日益明显,而在人口众多的农村,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而且相比城市,农村老人的身体和智力老化速度更快,而经济发展,医疗条件相对城市仍然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大多数老人仍然主要依靠子女提供养老服务。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留下了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的村甚至成为了老人村。论文将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为地方政府而至中国政策研究者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空巢老人的服务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指导意义。

农村老年人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是实现农村公平正义目标的重要体现,所以,农村老年人不仅要享有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还要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关爱农村空巢老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符合构建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的道义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论文提纲:

一、绪论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二、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的变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二)年轻人“孝”观念淡化

(三)老人自身问题造成的空巢

三、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困境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生活艰难

(二)经济收入有限,劳动负担过重

(三)家庭氛围缺失,缺乏精神慰藉

(四)医疗问题突出,健康保障要加强

四、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对“孝道”文化的宣传工作(二)加强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发展农村经济

(三)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和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四)为“空巢老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养老氛围(五)实行多层次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

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2019年暑假“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队长:韦教玲 队员:王萱、赵志成、窦静丽 地点: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寿局村 时间:2019年8月15日-8月22 日

前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养老问题的担心与日俱增,对未来的生活透露出忧虑和迷茫。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成因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二是考学入职外地,三是子女结婚出村或离乡,四是无子女。但无论哪种原因,有相当多一部分老人的最终养老还是离不开农村,老有所依的问题还需要在农村解决。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接触社会,帮助大学生完成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转变,避免了在初入社会时的不知所措,我们小队决定在村里进行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用我们的双手,去抚平老人干瘪的皱纹;用我们天真的笑容,去敞开老人们的心扉;用我们的知识,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

爱暖夕阳,青春在志愿中飞扬。我们团队在2019.8.15到2019.8.22号, 在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寿局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暑期社会实践。 首先,8月15、16日我们对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寿局村进行实地 调察,搜集空巢老人相关资料并拜访空巢老人。该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向我 们介绍了政府对老年人的扶助政策以及该村特有的空巢老人扶持政策,并将 村里空巢老人的具体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以 及他们提供的相关资料,我们获取了关于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福利状况 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解决对策等方面的相关信息。8月17日,我们 实地走拜访了该村空巢老人,对老人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健康状况等问 题进行了调查,最终选取出最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 8月18、19日,我们来到了空巢老人家中,首先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以及目的,慢慢跟老人开始交流,老人们也慢慢的接受了我们,接下来我们为老人打扫了屋里屋外,陪同老人下棋,为他们读报,与他们一同看电视等。 8月20日,陪老人散步,教老人跳广场舞,与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保持愉快健康心态。 8月21日,征得老人们的同意,将帮扶的老人聚在一起,我们根据老人们的日常喜好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在期间了解老人的饮食与出行等各方面的问题,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8月22日是我们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老人们带我们在农村走耍,诉说着他们过去的生活,讲述着农村的巨大变化,我们更加了解了农村生活,学习了很多当地文化,体验了更多的农村风情,同时老人也回忆了过去的生活。 以“空巢老人”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是此次社会实践的有一大模块。“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子女照顾不周,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 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 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姓名:李倩 学校:洛阳电大 学号:1441001459782 指导教师:吉晓敏 定稿日期: 2016年8月25日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我的家乡巩义市虽然经济并不算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巩义市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映问题的分析,向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在研究方法上选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因为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接触到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根据调查到的少量个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搜集了大量文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调查始于2013年3月11日,共调查200名空巢老人,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地点基本上是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也及时地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在调查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2021关于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研报告(最新)

篇一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的总和。本文的社会支持是指城市空巢老人从社会网络资源所获得的各种社会支持。按照功能划分,社会支持可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经济支持包括生活消耗以及生存消费方面的支持,生活支持包括日常生活照顾等方面的支持,精神支持包括幸福归属感、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支持;按照支持者的不同,社会支持可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包括政府、单位和社会的支持,非正式支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1 2020年4月19日

大学生社会实践: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活动主题: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引言 1、调查背景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特别引人关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目的 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2 2020年4月19日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分析。 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老人们经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心声。 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能够了解她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 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3 2020年4月19日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3篇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篇一: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子女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跳出“农门”,考上大学,为了在大城市安家立业而奋斗不息。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耕种着几亩薄田,照顾着年幼的孙辈,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成为一个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因为孤单,因为贫穷,他们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已成为我们无法避开的社会命题。 七月中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暖巢”实践队走进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走近农村空巢老人,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了解他们生活的点滴,用学子的爱心温暖空巢。 走进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 7月14号开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暖巢”实践队的大学生们分组走访了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的七个村庄,与46位六十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队员们就老人的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以及娱乐活动进行了深入了解,才发现老人们的世界和他们所想的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 “出门一把锁,入门一盏灯”,这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更加艰难,老人大多需要靠着务农、打零工等方式来维持生计,很多人还需要照看不能随父母外出的孩子,而长年简陋的生活条件又让他们早早的疾病缠身。然而出乎队员们意料的是,“很好”、“够了”是他们在实践中听到的最多的声音。相较于城市中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对生活的要求和期望更低。对于国家实施的农村医疗合作、养老保险、低保以及各项惠农政策,他们连连称赞,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胡锦涛的时候咱不用再‘交皇粮’了,就看当家了还能有啥好政策”,68岁的苑爷爷如是说。当谈到不在身边的儿女时,老

城乡空巢老人

城乡社区问题解析 ——小议城市“空巢老人”现象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老年人大多是居家生活的,在社会工作的压力下,子女大多外出工作、学习而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身边没有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在独立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城市空巢老人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社区、个人、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正文] 一、问题提出 “空巢家庭”的概念是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提出的。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一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自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了快速转变:由年轻型转变为了老年型。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总人口11%以上,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我国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 如今,家庭结构小型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难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中国“空巢老人”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4 亿,占总人口10.8%,至少有234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到2010 年,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率”达到80%以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每年仍以3.3%的速度递增,中国正式进入了“老龄时代”。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社会出现了许多“2 + 4 家庭”,即夫妻双方要照顾4位老人。下一世纪,空巢家庭将会成为社会面临的突出的老龄问题。为此,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管问题,成为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牵动社会神经的敏感问题。 1.经济状况 与农村相比,绝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主要靠退休金生活。空巢老人其他的主要生活费来源为子女资助、配偶遗嘱补贴或企业养老补贴。据陈建兰09年发表的文章中关于苏州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表明,在得到子女资助的空巢老人中,不少老人反映子女给钱有时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而老人也会在一些特定时刻将这些钱返还给子女,返还的形式常常是给孙辈礼物,如过年时给压岁钱、过生日时给红包、开学时给点钱意思一下等等,因而老人在这方面的收支基本持平,等于谁也没给谁钱。子女给老人现金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那就是子女会定期或经常到老人家里吃饭,所以给的钱就相当于是伙食费了。 目前的工作收入也是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之一。低龄老人由于身体状况较好以及市场提供的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目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问题更是值得人们关注。他们有的没有儿女,孤苦无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没有在身旁;他们渴望沟通交流,却找不到能够诉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融入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越来越少。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与不便,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关爱。 (2)通过此次对长安区周边社区空巢老人的走访调查,能使我们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我们对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认识与关注,提高我们自身尊老爱老的意识,更好的为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献出爱心。 二、关于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及意义 (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也日趋明显,我国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也呈上升之势。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逐步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基本状况,分析影响长安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而实现长安区的进一步和谐构建。 (二)关爱长安区空巢老人的意义 关爱空巢老人,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

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老年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然而这个曾为社会和家庭作出巨大付出的群体,总是被我们所遗忘。关注今天的老人,关爱明天的自己。以下是XX 收集的关于《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的文章,欢迎阅读了解! 有人说:“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这是许多空巢老人的写照。可我却想说:“只要有爱,即使巢空了,她们的心也不会空。” XX年3月14日,在星海湾街道化物所社区挂职锻炼了三周后,我去探望了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吕世舫奶奶。这位83岁的老奶奶,有着爱笑的好性格。刚一进门,她就热情地拉着我们到沙发上坐着。我们陪她聊天,听着她的笑,品着她的幸福。 吕奶奶有两儿一女,其中姑娘因为要陪读孙女去了万里之外美国,而她的大儿子虽然在国内工作,但因工作繁忙,老人长期以来一直独居。83年的时光,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永远带不走她的好心态。 不长不短的几个小时里,她和我们聊着她的生活。虽然一直一个人居住,但是社区丰富的活动却让她并不寂寞。 每个晴朗的早上,她都坐着两站地的公交,去星海公园耍剑。大概锻炼两个小时左右,又乘车回到家里。除外,她还是社区太极扇舞蹈团的负责人,因为社区的大力支持,每周她都带领着一群姐妹在社区提供的舞蹈室打打太极扇,希望可以强身健体,也收获着迟暮之年的珍贵友情。她笑着对我们说:“人老了,一个人,多的是时间,可是我却不让自己闲下来想其他的事情,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我们惊叹于她身体的硬朗,更佩服她心态的年轻。 吕奶奶说,天气热的时候,她们几位空巢老人会在楼前支一桌麻将,好姐妹谈笑间打磨着一个人的时光。她又带着我们看了楼前的月季地,春天一到,她便开始耕地种花,用缤纷多彩的月季迎接岁岁年年的到来。 儿女不在身边,老伴也早自己而去。对于一位已经年过80的女人,只有自己才了解这其中的辛苦和寂寞。但是,或许是我们想象中空巢老人孤独的形象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小型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家庭并呈现逐渐增多之势。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养老困境。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实际,如何探索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居家养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适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又满足老人居家的愿望,可以充分整合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我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空巢老人经济适宜的养老模式。最后,从家庭、社区、国家(政府)三个维度探讨了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社会政策 一、空巢空巢老人的定义人 1 空巢老人的定义及分类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较早提出了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二.对空巢老人成因的研究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其原因可分为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三种,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使空巢家庭的出现成为必然。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子女数锐减,对于双独联姻组成的家庭,客观上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然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学者李克认为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有六点:一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居住条件改善。二是对自由空间和平静时间的向往。三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四是家庭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五是社保体系和老龄体系落后和不完善。六是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发展滞后。 现代价值观对空巢老人形成的影响,一是冲击传统孝文化,即手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年轻人认为如果在家庭中供养老人,就会牺牲很多家庭的利益。二是冲击传统家庭权威。传统老年人在家庭中扮演权威角色,而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在家庭中财产所有权等方面的丧失,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威逐渐下降。又因代际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差异。导致很多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 三、对空巢老人现状的研究 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城市空巢老人现状进行研究。从经济状况看,大部分城市的老年人经济独立,但有相当大比例的老人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表示担忧。从生活照料看,去医院看病和生病或犯病时无人照料是空巢老人生活上遇到的最大难题。从精神慰藉看,有相当大比例的老人感到孤单、寂寞、现阶段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还是以子女、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希望能帮到您,上站,发现学习。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 篇) 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1 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化加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现象也呈日益加剧状态。根据20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有1.77亿万人,是总人口数量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有1.19亿,约占总人口的8.87%,这就是所谓的“银色浪潮”现象,而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则是本报告所讨论的“空巢现象”。所谓“空巢现象”是文学上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喻子女在成长或成年后像鸟儿一样离开家庭,仅留下老年成员居家生活。城市老龄人口“空巢化”形势正呈大大加深的趋势,因此关注空巢现象,关爱空巢老人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空巢现象也由此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城市空巢老人的概念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丧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身边没人照顾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二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三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则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范围内的无子女,

丧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身边没人照顾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城市空巢老人的成因 城市空巢老人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人口内部结构的因素,也有来自个人主观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城市空巢老人的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物质经济基础 “家庭养老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以家庭代际关系为基础。伴随着工业化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打破,家庭养老的功能被大大削弱。”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诸方面的支出,导致人们的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平时家庭收入大多用于抚养下一代,等到中年又要为孩子的成家而大量投入,老年时期则没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来实现自助养老。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一代越来越重视物质追求,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导致自己入不敷出,使得新的反哺代际关系难以形成。物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存在两方面:其一是部分城市家庭收入水平增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得子女纷纷离巢自居。其二是很多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收入较少,满足自己的生活都已经很是困难,子女不得不出外打工用来维持生活和赡养老人,原来他们在城市生活却只能住在一起,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另购住房,子女出外打工以后在新的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他们隔城生活,长时间的分离。这些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导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这自然会活跃地方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而我们作为21实际的大学生,应利用社会实践,为社会承担责任,主动去关爱这两个特殊群体。 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万人,其中“空巢老人”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王仙镇油司徒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从经济上说,王仙镇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醴陵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万人,占到近九成。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

社区空巢老人问题研究

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待城市空巢老人,主要涉及到社会工作中的老年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将二者结合起来解决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并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个例结合问卷访谈法获取调查信息。选取样本从长沙市天心区进行抽取,选取样本的范围是天心区年满60周岁及以上独居或者与有配偶的空巢老人、以及社区从事老年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社工机构从事老年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以及现有社会工作对城市空巢老人的介入情况。 文章首先揭示了社会现存的养老状况,即:主要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2-1(四位老人,夫妻两人,一个孩子)的家庭的模式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子女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或者现在颇受重视的失独家庭也存在着养老问题。而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自古以来就是依靠家庭养老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随着上述几种问题的不断深化,家庭养老以及不能有效的发挥其养老职能。所以除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之外,还可以动员社区,机构养老等模式,采用政府筹建的机构养老或者社区开展的社工服务的社区养老。本文就针对其中更为高效,更容易普及的社区养老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所谓社区养老,就是以老年人生活的社区为依托,由家庭、邻居、社会工作者以及社区、街道、NGO、NPO乃至政府开展的养老模式。这样的优点是老年人不用改变熟悉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通过社区的帮助接收到更便捷、舒适、人性化的服务,使得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并且使老人在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接受更专业化的照顾。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原则,结合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专业手法和操作技巧在空巢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特别是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同时在学科上,文章结合了社会工作和人口学,丰富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支撑,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空巢老人的需求着重从日常生活照料需求、精神慰藉需求和医疗保健需求三个方面展开。关于空巢老人的需求,作者结合了众多学者的观点,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空巢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最大;有的学者认为,精神慰藉和日常生活照料同等重要(本文并未提出自己的观点) 针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应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养老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及家庭养老氛围,也有学者认为,应当构筑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的养老模式和社会服务体系。有的学者还对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老年人自身价值的实现,鼓励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和老有所成。 目前中国在总体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21世纪,养老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的不断增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而转变,子女迫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照料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转变养老观念把家庭养老转向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的兴起和发展,为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选择。“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为老年人安老、养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关于社区养老,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他们都主张以社区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发展社区服务养老,使社会的力量为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不但可以使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其他成员减轻负担,而且使老人在家也能得到全方位照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符合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和“助人自助”的精神和伦理价值观。 社区养老模式,不仅是一种促进老年人的自助及互助能力的模式,同时也可以发展培养义工、运用小组工作,如成立老年人关注社区小组等社区工作手法的应用技巧。社区养老模

2020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0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报告 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注重的话题。2020年的全国两会,就有一批提案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的现实情况。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实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有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心理健康 一、导言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而就整个武汉市来说,据其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09年5月,武汉市有老年人130余万人,空巢老人约占30%,约39万人。并且随着独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能够预见,武汉市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近年来,以汉口百步亭社区为代表,武汉的一些社区正在大力倡导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展开了针对空巢问题的“结对子”等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和政府的注重,但是当前关于武汉市空巢老人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所以,对武汉市空巢老人当前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今后关爱空巢老人这个方面,具有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目的

一方面了解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方面 的问题,为今后在武汉市社区展开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 依据;另一方面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空巢现象的观点和态度,从中探 讨让空巢老人生活更幸福的出路,并预测未来空巢现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我们走访了武昌的珞桂、方桂圆、广八路、仪表厂、四眼井等社 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口的荣东、荣西、荣华、玉带、集贤等社区 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阳的自立、青石桥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共获得有效问卷284份。其中A卷58份,B卷142份,C卷84份。在 A部分针对空巢老人的调查中,男性占46.6%,女性占51.7%,其中 60-70岁的占39.7%,70-80岁的占44.8%,80-90岁的占22.4%,其整 体文化水准较低,高中及以上的只占12.1%。信息缺失1.7%;在B部分 针对18岁以上不同群体的调查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1%,初 中及以下的占49.3%,高中的占26.8%,大学及以上的占23.2%,信息 缺失0.7%,而在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占22.5%,25-35岁的占 18.3%,35-45岁的占14.1%,45-60岁的占36.6%,60岁以上的非空巢老人占8.5%。 (三)调查方式 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实行调查,同时结合相 关文献、报道及养老政策实行资料收集和探讨。我们的调查问卷分成A、B、C三个部分。A部分是针对空巢老人的,旨在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 现状;B部分是针对18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非空巢老人),旨在了解这些不同的中青老年群体对空巢现象的观点和态度;C部分是 针对所有的老人用的一个积极的心理健康测量表,叫做“老年人生活 幸福满意度量表”,旨在通过量表对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 康方面的整体情况做一个对比分析。另外,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实 行定量分析,同时辅以一般性的描述分析,并对个案实行较深入的分 析探讨。

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姓名: 摘要:空巢老人们辛辛苦苦将自己的子女拉扯大,然而子女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及自己的父母,使的老人们独守空房。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有的不在身边,有的离自己很近,但是,老人们依然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与呵护,甚至他们的子女希望他们早日去世。可见,空巢老人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通过对自己本村空巢老人的实际调查,我认为空巢老人真的需要子女们的呵护与关心,我写这次报告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去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与身边的老人。当老人们受到重视时他们就不会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 活动目的:提高人们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多去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建设和谐家庭。 活动时间:寒假期间 活动地点:临沂市沂水县 活动人员: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道听途说,探问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人需要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更有一类人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

每次活动名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空巢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1月20日我到姥姥 图表1 姥姥 家了解了她的一些生活情况,当时正是中午,她说这里有鱼,你自己切好自己喜欢怎样吃就怎样煮,她就去洗米了,接着就在电饭煲上煮饭了,我在一边用煤气在锅里煮鱼时,却发现电饭煲上的闸姥姥忘记按了,我就帮着按了一下,过了一会,电饭煲好像停了,却无意看到我姥姥家里也安上了电表。我想我舅舅,舅妈怎么会这样对待我姥姥这样一个空巢老人。以前,我们过来时,他们可是很好的,如今……后来我姥姥就在灶上煮饭,我就负责在煤气灶上炒菜。过了好长时间我们才吃上饭,吃饭时姥姥告诉我:“你隔几天来一次,帮我做顿饭我动不了,自己一个人也不想煮饭,一直都是一天吃一两顿。”我立

空巢老人关于2020调查报告总结【篇】

空巢老人关于2020调查报告总结【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 一、引言 1、调查背景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目的 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4、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

下面分析。 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老人们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 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关于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报告

在这二^一世纪里,在这经济腾飞的时代中,各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谈谈家庭的存在元素需要什么,首先需要人口才能成为家庭,由于经济发展,必然要有人口迁移、流动等现象,这个家庭就出在分开的局面上,一般由成年人在外工作,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等情况,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的出现。 “空巢老人”在词典中解释为子女长大后离开自己或单亲老人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空巢老人”这个问题,第一、直接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要支撑这个家庭的生活,大多人会去工作来换取支撑这个家的力量,这样必然要有人口迁 移流动。第二、间接原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想独立生活,男子在外组建新家庭,女子出嫁等原因。原因还多,只是对这个问题出现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 “空巢老人”现在的心理、身体健康、生活等情况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现在老龄化情况十分严重,有几亿人进入老龄化状态,在这老龄化的人口中,有多少位“空巢老人” ?老人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没有当年能抗多少斤东西的身躯了,现在正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压迫着他们。他们独自呆在家中,独自的生活,心中感到孤独,感到悲伤,想当年把 我们这些子女拉扯大,现在又不在自己身边,心中又感到焦虑,深怕自己出现了什么事,没有人能即时的帮他。每天生活在这么担惊受怕

中。官方调查全国“空巢老人”生活状况: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79.5%靠农副产品与种植 水稻, 我现在用我们村的情况来说,本村有十五个组,人口900 余人,我家在四组,有十二户,共96人,我们组的情况: 无迁移情况,有十一户有老人,老人都与子女在一起,出现“空巢老人”机率为8.33% (只有一户情况),某些原因,调 查不能准确,全村出现“空巢老人”情况在14.96%?16.2%范围之间。可想到全中国的“空巢老人”情况。 二、“留守儿童”情况。 俗话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发展靠这些花朵。”但是现在青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扰乱着社会的秩序。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祖国归于我们,我们现在这种状态,能否担起重任。 现在经济的发展,家中不富裕的人家,外出打工,把孩子 留在老家,让长辈来教育孩子,虽不是说每个孩子都听长辈的教导,认真学习,成为知书达理的人。中国发展还不是那么的发达,教育不是那么的先进,教育中存在这漏洞。下面是我看到一系列报道,中国人名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进入初中教育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下降,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仅为88%南方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