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
![客户机、服务器](https://img.taocdn.com/s3/m/fd5f87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9.png)
客户机、服务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客户机和服务器成为了构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两个概念可能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先来聊聊客户机。
客户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比如您正在用来阅读这篇文章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这些设备通常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而设计的,比如浏览网页、编辑文档、观看视频、玩游戏等等。
客户机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用户交互性。
它们配备了直观的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轻松地输入指令、获取信息和执行各种操作。
比如说,当您在手机上打开一个购物应用程序,通过触摸屏幕选择商品、填写收货地址和支付信息,这整个过程就是您通过客户机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交互的体现。
另一个特点是客户机的计算能力相对有限。
虽然现代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相当强大,但与专门的服务器相比,它们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执行复杂计算任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好比一辆家用轿车和一辆重型卡车,虽然轿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非常灵活,但如果要运输大量的货物,重型卡车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被看作是网络中的“大管家”,它负责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为多个客户机提供服务。
想象一下,一家大型电商公司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订单,要存储海量的商品信息和用户数据,这就需要强大的服务器来支撑。
服务器通常具有强大的硬件配置,包括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和存储空间,以确保能够快速、稳定地处理大量的请求和数据。
而且,服务器通常会运行专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和软件,这些软件经过优化,能够更好地管理资源、处理并发请求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服务器还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特点。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服务器往往会采用冗余设计,比如多个电源、多个网络接口,甚至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集群。
自考网页设计与制作重点
![自考网页设计与制作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2a2f8683d049649b66583a.png)
自考网页设计与制作重点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服务、原理,对网页浏览服务的体系结构、技术名词、浏览器有基本的了解,对于网页的设计原则和所使用工具也应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继续深入学习网页制作技术打下知识基础。
第一节关于互联网一、什么是协议网络协议:是一系列通信规则的总称,主要包括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需要发出的控制信息以及相应要完成的操作与响应、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等三部门内容。
硬件协议:定义了硬件设备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协同工作。
软件协议:程序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软件协议完成的。
二、互联网协议1、TCP/IP是为了连接不同的网络而设计的一个协议集,主要由TCP和IP两套协议组成,互联网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的。
这套协议包括远程登录、文件传送、电子邮件等,TCP/IP可与任何硬件或操作系统一起工作。
(1)IP网际协议IP协议处理网络上一个主要到另一个主要的数据报路由选择,远行在OSI网络七层模型中的网络层上。
OSI开放系统互联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起制定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
OSI定义了网络功能的七层模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称为OSI七层模型。
(2)TCP传输控制协议TCP工作在OSI模型中的传输层上,用于建立和校验数据连接。
整个数据传送过程是由计算机、网关、路由器和协议共同保证的。
2、PPP协议PPP指点对点协议,是在串行线路上传输IP数据报的TCP/IP协议。
一般被用来建立与互联网的拨号连接,该协议同时提供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PPP附加的功能包括出错控制、安全性、动态地址分配以及运行多种协议等。
3、其他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WW服务。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发送。
POP3:邮件协议3,一般用于电子邮件接收。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一般用于远程终端登录主机。
第五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第五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b4dadca89eb172ded63b770.png)
•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 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 前台应用可以违反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 (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 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 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 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 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 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 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 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 C/S体系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 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 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 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 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 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 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 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 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 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 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 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 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 服务器。
典型的B/S模式应用系统网络结构如下图
C/S和B/S 之比较
•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 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 Borland公 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 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 国内公司以C/S和B/S技术开发出产品也 很多。这两种技术都有自己一定的市场 份额和客户群 。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考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8b46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b.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3题,每题1分,共73分)1.下列关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客户进程与服务器进程之间的通信层次与OSI参考模型有根本不同B、在这种结构中,客户机和服务器协同完成一项任务C、这种体系结构由客户、服务器以及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三部分组成D、连接客户和服务器最广泛采用的接口是开放数据库连接正确答案:A2.关于路由中毒,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它将回送接收自某路由器的协议,作为停止常规更新的中毒药丸B、它是接收自某个路由器的、不能向原始路由器回送的信息C、它将阻止常规的更新消息恢复某个刚刚出现的路由D、它描述的是路由器为某个已经失效的链路设置无穷大度量值时的操作正确答案:D3.关于防火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防火墙可以防止伪装成内部信任主机的IP地址欺骗。
B、如果一个公司信息安全制度不明确,拥有再好的防火墙也没有用C、防火墙不能防止内部攻击D、防火墙可以防止伪装成外部信任主机的IP地址欺骗正确答案:D4.为了使自己的文件让其他同学浏览,又不想让他们修改文件,一般可将包含该文件的文件夹共享属性的访问类型设置为()。
A、隐藏B、完全C、只读D、不共享正确答案:C5.Internet是()A、广域网B、局域网C、ATM网D、以太网正确答案:A6.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A、光纤B、电磁波C、微波D、激光正确答案:A7.在OSI参考模型中,位于网络层之上的是。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应用层D、传输层正确答案:D8.哪种网络设备可以屏蔽过量的广播流量?()A、防火墙B、路由器C、交换机D、集线器正确答案:B9.在局域网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设备是()。
A、网卡B、网桥C、网络服务器D、网络工作站正确答案:C10.IEEE的哪个标准定义了RSTP?()A、IEEE802.1sB、IEE802.3C、IEEE802.1dD、IEEE802.1w正确答案:D11.IPv4地址由_______________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2829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d.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开课教案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技术体系。
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由若干个计算机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每个节点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一个服务器、一个路由器等。
通信链路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
通过这些节点和链路,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最初,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以实现远程计算和数据共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出现,计算机网络逐渐普及到了商业和个人领域。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而协议则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一些常见的网络协议。
1.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对等体系结构。
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中,有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提供服务,而客户端通过与服务器的通信来获取服务。
在对等体系结构中,各个节点之间平等地进行通信和数据共享。
2. 常见的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路由。
HTTP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与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服务器的架构和组成
![服务器的架构和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f15ea4f51e79b896902263c.png)
一.服务器概述服务器是指在局域网中,一种运行管理软件以控制对网络或网络资源(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进行访问的计算机,并能够为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资源使其犹如工作站那样地进行操作。
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
从狭义上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
相对于普通PC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
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
服务器的功能:提供服务 - IP 地址将一种资源共享给多个请求者 - 数据库将一种设备共享给多个请求者 - 打印机为其他系统开放网关 - Web提供处理能力 - 数字存储内容 - 数据二.服务器的主要分类服务器往往被用于运行企业或个人的关键业务,所以对其性能与可靠性方面的要求会远远高于桌面电脑。
一般来说服务器的CPU、内存、网络、存储都会使用企业级部件。
譬如相比桌面电脑常用的Intel酷睿系列CPU,服务器的CPU往往会采用性能更稳定强大的Intel至强(Xeon)系列或者IBM的Power系列。
服务器和客户机的通信原理
![服务器和客户机的通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94a1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6.png)
服务器和客户机的通信原理
服务器和客户机的通信原理
一、客户机-服务器架构
客户机/服务器架构是一种分布式处理架构,它将一个复杂的计
算或应用程序分解成客户机和服务器两个计算或应用程序的组件。
客户机负责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服务器负责数据存储和计算处理。
当用户在客户机上发起一次请求时,由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服务器完成请求的处理并将结果返回客户机,客户机收到结果后响应用户界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
二、客户机-服务器通信原理
1、建立连接:
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起网络连接。
客户机首先通过指定的服务器地址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接收到客户机的连接请求后,确认客户机的身份,然后两端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释放自己的端口,建立一条虚拟连接。
2、数据传输:
客户机通过发起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请求内容分析,按照报文格式来收发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3、断开连接:
当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完成后,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断开连接的信号后,客户机和服务器相应关闭自己的端口,从而完成一次客户机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
三、总结
客户机和服务器的通信原理主要涉及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服务器接收连接请求、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最后的断开连接等过程。
这些过程中,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都需要遵循固定的报文格式,才能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服务器结构拓扑图
![服务器结构拓扑图](https://img.taocdn.com/s3/m/7aba3e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6.png)
服务器结构拓扑图服务器结构拓扑图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服务器结构的拓扑图及其相关信息,以帮助读者对服务器架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档涉及的内容包括服务器的物理拓扑图、网络拓扑图、服务器组件及其功能,以及相关的附件和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物理拓扑图:物理拓扑图展示了服务器架构中各个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及其布局。
以下是物理拓扑图的详细描述:1.1 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是服务器设备的组合单元,通常由多个服务器机箱组成。
每个服务器机箱内包含多个服务器节点。
1.2 服务器节点:服务器节点是服务器架构中的基本单位。
每个服务器节点都有自己的处理器、内存、磁盘和网络接口。
这些服务器节点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
1.3 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用于连接服务器节点和其他网络设备,以提供高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1.4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于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的硬件设备。
这些存储设备通常包括硬盘阵列、网络存储等。
2: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展示了服务器架构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及其布局。
以下是网络拓扑图的详细描述:2.1 局域网 (LAN):局域网是在有限地理范围内用于内部通信的计算机网络。
它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2.2 广域网 (WAN):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由多个局域网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
2.3 路由器: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4 防火墙:防火墙用于保护服务器架构免受非法访问和网络攻击。
它通过监视和过滤网络流量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3:服务器组件及功能:服务器架构包含多个关键组件,每个组件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服务器架构中常见的组件及其功能的详细描述:3.1 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用于托管和提供网站和应用程序。
它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将适当的内容发送回客户端。
3.2 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用于托管和执行应用程序代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一到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2012-5(改正)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一到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2012-5(改正)](https://img.taocdn.com/s3/m/83dc509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8.png)
谢希仁计算机⽹络第五版(第⼀到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2012-5(改正)《计算机⽹络》课后习题答案第⼀章概述1-3试从多个⽅⾯⽐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发起呼叫,独占⼀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即可进⾏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直占⽤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较适⽤于信息量⼤、长报⽂,经常使⽤的固定⽤户之间的通信。
(2)报⽂交换:将⽤户的报⽂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式在⽹内传输数据。
报⽂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率⾼,可以多个⽤户同时在⼀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易见的。
以报⽂为单位进⾏存储转发,⽹络传输时延⼤,且占⽤⼤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对实时性要求⾼的⽤户。
报⽂交换适⽤于传输的报⽂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络⽤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电报⽹。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动态复⽤技术传送按⼀定长度分割为许多⼩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条物理线路上采⽤动态复⽤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
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率⾼,⽐报⽂交换的传输时延⼩,交互性好。
1-8计算机⽹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络都有哪些特点?答:1、按⽹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1)局域⽹:局域⽹是计算机硬件在⽐较⼩的范围内通信线路组成的⽹络,⼀般限定在较⼩的区域内,通常采⽤有线的⽅式连接起来。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0b0d7f25022aaea998f0f2b.png)
登记自己的信息,当客户机想查找自己
所需要的内容时,就会向中央服务器提 交查询请求,服务器则返回查询结果。
网络应用程序中心没有一个总是打开的服务器。任 意一对主机直接进行通信。
特征:
没有要求任何一台主机总是打开
参与的主机每当加入时都有可能改变其IP地址
3.客户机/服务器和P2P混合的体系结构
采用这种混合结构的典例就是中央服务器。
对于文件传输,采用的是P2P结构, 提供者直接将文件传给利用者,省去了 提供者先把文件传给服务器、服务器再 把文件传给利用者的过程; 对于文件搜索,则采用的是客户机/ 服务器结构,每个客户机向中央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
第2章 应用层
2.1 应用层协议原理 2.1.1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2.1.2 进程通信 2.1.3 可供应用程序使用的运输服务
2.1.4 因特网提供的运输服务
2.1.5 应用层协议 2.1.6 本书涉及的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原理
网络应用是计算机网络存在的理由。 研发网络应用程序的核心是写出能够运行在不同的端系统 和通过网络彼此通信的程序。 将应用软件限制在端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促进了大量的 网络应用程序的研发和部署。
那些来自客户机的主机请求。 特征:
客户机相互之间不直接通信
服务器具有固定的、周知的IP地址
实例: Web应用程序:总是打开的Web服务器为运行在客户 机主机上的浏览器提供服务(Web服务器:接收到 客户机的请求后,发送响应结果)
2.P2P体系结构
P2P体系结构是一种点对点的结构。
实例:下载加速器 (迅雷)、因特网电 话、视频会议......
2.1.1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网络应用系统上组织该应用程序。 现代网络应用程序的3种主流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网站层次结构
![电子商务网站层次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7c24c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4.png)
5.2.3 商务网站结构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就是,根据网站目的和信息特点,将信息分类并细化,经过统一整理后的信息,能够以网页的形式在因特网上传递和显示。
数据安全和运行效率等是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构架的重要因素。
(2)运行效率问题
电子商务网站的系统资源主要集中于数据处理,其次是服务与管理,最后是文本浏览。网站建设时应该将设备、开发、软件投入的50%以上用于提高系统效率。 设计数据库时还应考虑并发数据处理的效率问题,因为数据库本身的并发处理能力有一定的区别,设计数据库结构时要考虑如何对数据分类、操作分类,并进行必要的负载测试,以找出并发处理效率最高的方案。
5.2.1 网站内容设计步骤
一般情况下,需要成立专门的网站开发小组进行商务网站内容设计,由小组确定网站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 商务网站内容设计包含,确定的信息需求和网站目的,收集与网站内容主题相关的关键信息,采用合理的逻辑结构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确定其信息结构,并开发出一个网站内容设计的原型,选择代表性用户进行测试,然后逐步完善这个原型,最终形成正式的企业网站的内容模块,网站内容设计步骤如图5-8所示。
01
2.供应链集成方案
5.1.2 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电子商务网站与企业数据库系统相连接,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库存、发货情况以及账款状况的实时信息。
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热点,早期的电子商务系统只是在一般网站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产品目录和订购单。
迅速发展的Internet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打电话、进行网上购物、银行转账等活动。
5.2.1 网站内容设计步骤
5.2.2 网站功能模块设计
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
![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6c7dbeb4afe04a1b071de96.png)
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在网络上的个人电脑,客户机/服务器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使用。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际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开始得到认可。
客户机/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基于消息的,多功能,模块化,目的是要提高灵活性,可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相较于集中式的通信,主机,分时计算。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说明了两个计算机程序间的关系其中一个方案是客户端,这使得服务请求到另一个程序称为服务器。
服务器提供服务的要求。
一台机器可以作为两个,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软件配置。
虽然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可以在单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程序,但它是网络中的一个更重要的想法。
在一个网络中,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允许有效的方式来互连方案,有效地分布在不同的地点。
共同使用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计算机交易。
例如,如果您有您的计算机,检查银行帐户,你必须发送一个请求到一个服务器程序,在银行。
该程序处理请求并将请求转发到自己的客户端程序发送一个请求到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在另一家银行的计算机检索客户端的余额信息。
的平衡被送回银行数据的客户端,这反过来又服务到您的个人电脑,它会显示在您的计算机上的信息平衡。
文件共享架构,在此之前是基于PC网络服务器使用的文件共享架构,下载文件的共享位置的桌面环境。
客户端的工作,然后在桌面环境中运行。
此体系结构的工作仅当共享使用率较低,更新竞争是低的,要传输的数据量是低的。
在20世纪90年代,PC LAN(局域网)的计算,因为容量的文件共享是过度紧张的在线用户数的增长。
由于这些限制的文件共享架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出现。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这种方法介绍了由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更换。
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回答用户查询。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显着降低网络流量,提供查询响应,而不是总的文件传输。
它通过一个GUI前端允许多用户更新到共享数据库。
远程过程调用(RPC)或标准的查询语言(SQL)语句通常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929986-软件体系结构-PPT讲稿-Lect6_client_server
![929986-软件体系结构-PPT讲稿-Lect6_client_server](https://img.taocdn.com/s3/m/38aadc6e31126edb6f1a10fb.png)
camera TV radio Telephone Microwave oven refrigerator Bicycle Watch
506.00 888.56 65.44 97.05 56.88 988 523 1005
2.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
2.两层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用数据库代替文件共享 通过将文件服务器替换为数据库服务器,系
所以难以扩展至大型企业广域网或 Intranet;
2. 受限于软件供应商:程序的升级维护必须由供
应商重新开发扩展;
3. 绑定数据库厂商 : 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厂商的
技术使得你会很困难或者很高的费用使用别的 厂商的产品,也就是说,更换其它产品困难;
2.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
两层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缺点:
• 客户端: 服务请求软件 • 服务器端: 服务提供软件
– 客户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 (例如,通过SQL语句) – 独立于硬件 (Physical separation) – 独立于操作系统平台 ( Wintel, Unix…)
1.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概念 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的提出: • 实现多用户间的资源共享
3. 2层与3层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比较
• 胖客户端更为传统
– 大量应用部署运行于客户端 – 客户端了解数据的组织和存储形式 – 开发客户端较为灵活方便
• 胖服务器易于部署和管理
– 减少网络信息交换 – 对外提供服务而非数据
Back
JaveEE 软件体系结构
JaveEE 软件体系结构
客户层
Application Client Container
356821 842674 257215 573245 834265 332184 257652
软件体系结构汇总
![软件体系结构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39e34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f.png)
软件体系结构汇总软件体系结构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设计将软件系统拆分成不同的模块,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的过程。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对于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汇总介绍。
1. 分层体系结构(Layered Architecture)分层体系结构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对上下层的依赖关系。
常见的分层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
分层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较好,不同层之间的耦合度较低,但也存在性能问题和复杂度较高的缺点。
2.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服务器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优点是系统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较好,但也存在服务器压力过大、网络延迟等问题。
3. MVC体系结构(Model-View-Controller Architecture)MVC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模型负责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视图负责用户界面显示,控制器负责协调模型和视图之间的交互。
MVC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和分工明确,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Pipe and Filter体系结构Pipe and Filter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系列的处理器(Filter)和数据通道(Pipe),每个处理器负责执行一些特定的功能,通过数据通道进行输入和输出。
Pipe and Filter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和可重用性较好,但也存在处理器之间的依赖性和性能问题。
5. Blackboard体系结构Blackboard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个共享数据结构(Blackboard)和一组独立的处理器(Knowledge Sources),数据结构用于共享问题描述和部分解决方案,处理器根据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进行并行计算和协作。
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
![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c599a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5.png)
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是一种在软件系统设计中用于描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模式。
它提供了一种在设计过程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助于将系统分解为模块化的组件,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通信和功能划分。
体系结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因为这些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复杂的模块和组件,需要合理地划分和组织这些组件,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系结构设计模式。
1. 分层体系结构模式(Layered Architecture Pattern)分层体系结构模式是将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层次的模式。
每一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每一层次只依赖于更底层的层次,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模块组织。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式(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Pattern)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式是将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模式。
客户端负责向用户提供界面和交互功能,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并提供数据和服务。
这种模式有助于系统的分布式和并发处理。
3. 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模式(Pipes and Filters Architecture Pattern)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模式是将系统划分为一系列处理步骤的组件,每个组件都自己完成特定的任务,并通过输入和输出流连接起来。
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数据处理的可重用性和模块化。
4. 黑板体系结构模式(Blackboard Architecture Pattern)黑板体系结构模式是一种关于知识共享的体系结构模式。
系统中的不同组件可以通过一个共享的黑板(数据存储区)来协同工作,它们可以读取和写入黑板上的数据,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
5. 点对点体系结构模式(Peer-to-Peer Architecture Pattern)点对点体系结构模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体系结构模式,其中系统的每个组件都可以充当对等方(peer),具有相似的功能和能力。
5【全员培训】第五讲 PCS7项目及其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机构介绍20140914
![5【全员培训】第五讲 PCS7项目及其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机构介绍20140914](https://img.taocdn.com/s3/m/589fad582e3f5727a5e962bb.png)
第五讲PCS7项目及其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机构介绍培训课程:PCS7项目及其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介绍培训时间:2014年9月14日课程目标:PCS7入门以及学习PCS7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培训讲师:顾慎张韩国清培训内容:一、PCS7 简介1. 什么是PCS7?PCS 7 是一种过程控制系统,为大量的自动化功能进行组态提供支持,可以快速而方便地建立一个项目。
2. 何谓PCS 7 项目?一个PCS 7 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硬件配置2)功能块(Block)3)CFC 和SFC 功能图(chart)不管操作员站、模块和网络的数量如何,都需要使用以上这些内容。
3. PCS 7 系统的组成使用工程师站可以建立项目,工程师站一般缩写为“ES”。
1)工程师站由各种应用程序组成。
所有应用程序都提供一个图形化的的用户界面,用它可以简单控制和直观显示您的组态数据。
2)SIMATIC Manager –核心应用程序,使用它可访问所有其它用以建立PCS 7 项目的应用程序。
SIMATIC Manager 是建立整个项目的起点。
3)HW Config –用以组态一个系统的全部硬件,例如CPU、电源以及通讯处理器。
4)CFC 和SFC 编辑器–用以建立连续功能图和顺序控制图5)带有各种编辑器的PCS 7 OS –用以操作员站(OS)的组态4. 何谓SIMATIC Manager?SIMATIC Manager 是PCS 7 的核心应用程序。
在某些情况下, 它是PCS7 的核心. 通过它,您可打开为建立PCS 7 项目进行各种设置的所有应用程序。
SIMATIC Manager 和所有其它应用程序都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打开SIMATIC Manager 时,您可看到使用CFC 编辑器插入到CFC 图中的所有功能块。
在组态操作员站时,这种连接的另一优点将更为明显。
您可访问您在SIMATIC Manager 中建立的所有数据和其它应用程序,例如,在组态操作员站时,您可从CFC 图中快速而简便地看到一个过程变量(process tag)。
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和浏览器与服务器结构的区别
![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和浏览器与服务器结构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1ceca0ba6c30c2259019ed8.png)
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早期的软件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
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 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C/S 与 B/S 区别: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1.硬件环境不同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 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 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 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与电话上网, 租用设备. 信息自己管理. 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 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对安全要求不同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 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 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 结构适宜. 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 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 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3.对程序架构不同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 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 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B/S 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 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 比C/S有更高的要求 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 从MS的.Net系列的BizTalk 2000 Exchange 2000等, 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 SUN 和IBM 推的JavaBean 构件技术等,使 B/S更加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
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
前台应用可以违反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
(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 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
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
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 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
旅游电子商务
遵义师范学院刘赟
第五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 服务器: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它为网 络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在其上运行的 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统。
• 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 络上其它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 供相应的服务。为此,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 并且保障服务质量的能力。
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 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
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
C/S体系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 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 3)、C/S架构的劣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
•
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
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 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 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 得到客户付款。
• 采用这种结构的系统目前应用非常广泛。 如宾馆、酒店的客房登记、结算系统,超 市的POS系统,银行、邮电的网络系统等。
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
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
才能有效实两地间建立实时
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
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
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
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 随着局域网络功能的不断增强,根据服务器在网 络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提供的功能不同把服务器 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
• 客户机:客户机又称工作站。客户机是指当一台计 算机连接到局域网上时,这台计算机就成为局域网 的一个客户机。客户机与服务器不同,服务器是为 网络上许多网络用户提供服务以共享它的资源,而 客户机仅对操作该客户机的用户提供服务。客户机 是用户和网络的接口设备,用户通过它可以与网络 交换信息,共享网络资源。客户机通过网卡、通信 介质以及通信设备连接到网络服务器。
典型的C/S模式应用系统网络结构如下图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 B/S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 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在这种结 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 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 器端(Server)实现。
典型的B/S模式应用系统网络结构如下图
C/S和B/S 之比较
•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 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 Borland公 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 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 国内公司以C/S和B/S技术开发出产品也 很多。这两种技术都有自己一定的市场 份额和客户群 。
1、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 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 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 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 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 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 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 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 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送回结果,应 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 对安全要求不同
• 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 对信息 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 一般高度机密的信 息系统采用C/S 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 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 对安全的控制能 力相对弱, 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 投入成本比较
• B/S结构软件一般只有初期一次性投入成本。 对于集团来讲,有利于软件项目控制和避免 IT黑洞。
谢谢
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 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 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 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 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 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 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 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 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 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 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 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 服务器。
• 根据计算量和数据存储的差别,又将网络的 连接分为: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C/S) 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
C/S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服务器通 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 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 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如:ERP,FTP。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 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
• C/S结构的软件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投资 会连绵不绝。
• 企业快速扩张支持上的比较
• 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快速扩张是它的显著特点。 例如迪信通公司,每年都有新的配送中心成立, 每月都有新的门店开张。应用软件的快速部署, 是企业快速扩张的必要保障。对于C/S结构的 软件来讲,由于必须同时安装服务器和客户端、 建设机房、招聘专业管理人员等,所以无法适 应企业快速扩张的特点。而B/S结构软件,只 需一次安装,以后只需设立账号、培训即可。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网易”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 了,并不需要了解“网易”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 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 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 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
C/S 与 B/S 区别
•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 的
• 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 上的。
• 硬件环境不同
•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 小范围里的网 络环境, 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 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 不必是专门的网络 硬件环境,例如电话上网, 租用设备, 信息 自己管理, 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 一般只 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 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 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 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 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 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 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 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
• (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
• 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
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 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 需安装Linux在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 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 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就使的最流行 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 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