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 计算步骤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a5d88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3.png)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计算和对所用混凝
土的用量进行估算。
1.配合比计算
配合比计算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
首先需要
确定设计强度等级和所用水泥的品种,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经验进行配
合比计算。
2.用量估算
用量估算是根据设计中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要求,计算所需的
混凝土用量。
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结构部位的体积进行计算,并考虑到混凝
土浪费、收缩和收缩裂缝等因素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对钢筋的数量和长度进行计算和估算。
1.钢筋数量计算
钢筋数量计算是根据设计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计算所需
的钢筋数量。
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结构部位的钢筋截面积进行计算,并考虑
到钢筋的间距、重叠长度和弯折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2.钢筋长度估算
钢筋长度估算是根据设计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计算所需
的钢筋长度。
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结构部位的钢筋长度进行计算,并考虑到
钢筋的弯折长度、绑扎长度和接头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的相关注意事项
1.工程图纸的正确理解
2.承包商的实际施工情况
3.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调整
总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对于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深入理解施工图纸,考虑到承包商的实际情况,并随时调整和更新计
算结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混凝土结构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f748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5.png)
混凝土结构计算书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是通过对结构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进行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几何形状等因素,以确保结构在使用和设计寿命内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混凝土结构计算的步骤1. 确定结构的荷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结构所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
常见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 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根据建筑物的布置和功能需求,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包括结构的平面布置、柱、梁、板等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3. 确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确定其力学性能参数,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等。
4. 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和材料性能,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内力大小。
5. 进行构件设计: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内力大小,进行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设计。
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性能,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要求,以确保构件的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6. 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对整个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以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包括对结构的抗侧扭、抗倾覆、抗滑移等进行分析。
三、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关键要点解析1. 混凝土强度的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结构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检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钢筋的选取: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增强混凝土受力能力的作用。
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的变形性能,选取合适的钢筋种类和截面积。
3. 构件的尺寸设计:在进行构件的尺寸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的受力性能、施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
想求解两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题,求高手解答.急!
![想求解两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题,求高手解答.急!](https://img.taocdn.com/s3/m/12105bd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3.png)
想求解两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题,求高手解答.急!两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题,求高手解答。
急!第一道题:已知某栋建筑的楼板面积为1000平方米,楼板厚度为0.2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型号为HPB300,求该楼板所需的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
第二道题:某栋建筑的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柱子高度为4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型号为HRB400,柱子所受荷载为2000kN,求该柱子所需的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
第一道题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根据楼板面积和厚度,可以计算出该楼板的体积为1000平方米×0.2米=200立方米。
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密度为2400kg/m³,可以计算出该楼板所需的混凝土质量为200立方米×2400kg/m³=480000kg。
最后,根据钢筋的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楼板面积×钢筋配筋率×钢筋单位长度质量,可以计算出该楼板所需的钢筋用量为1000平方米×0.01×0.617kg/m=6.17吨。
第二道题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根据柱子的截面积和高度,可以计算出该柱子的体积为0.16立方米。
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密度为2400kg/m³,可以计算出该柱子所需的混凝土质量为0.16立方米×2400kg/m³=384kg。
最后,根据钢筋的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柱子截面积×钢筋配筋率×钢筋单位长度质量,可以计算出该柱子所需的钢筋用量为0.16平方米×0.02×0.888kg/m=0.028吨。
以上是两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题的解答。
如有不懂之处,欢迎提问。
钢筋混凝土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混凝土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214a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e.png)
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公式范本一:抽象风格混凝土分量计算公式1. 引言本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的公式及详细步骤。
钢筋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计算其分量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采购至关重要。
通过本的指导,读者将能够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分量,并为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2. 钢筋混凝土分量的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的分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 = A × H × γ其中,- W 表示混凝土的分量(单位:千克)- A 表示混凝土构件的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H 表示混凝土构件的高度(单位:米)- γ表示混凝土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3. 公式计算步骤下面详细介绍了使用上述公式计算钢筋混凝土分量的步骤:步骤1: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形状,并计算其截面积 A。
步骤2:测量混凝土构件的高度 H。
步骤3:查询混凝土的密度γ。
步骤4:将截面积 A、高度 H 和密度γ带入公式 W = A × H × γ进行计算。
步骤5:得到混凝土的分量 W。
4. 附件列表本涉及的附件如下:- 附件1: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示例5.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法律名词1:X注释:X 是指某法律法规中的特定内容。
范本二:正式风格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公式1. 简介本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公式及其步骤。
钢筋混凝土作为建造工程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分量计算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采购中有重要的意义。
本将通过提供精确的计算方法,读者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分量,并对工程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持。
2. 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的分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 = A × H × γ其中,- W 表示混凝土的分量(单位:千克)- A 表示混凝土构件的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H 表示混凝土构件的高度(单位:米)- γ表示混凝土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3. 公式计算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使用上述公式计算钢筋混凝土分量的步骤:步骤1: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形状,并计算其截面积 A。
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65f1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6.png)
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档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的步骤和相关公式。
热工计算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热力学分析,以评估其热特性和应对温度变化的能力。
步骤进行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的一般步骤如下:1. 确定计算范围:确定需要计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范围,包括墙体、梁、柱等。
2. 收集材料参数:收集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如导热系数、比热容等。
3.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采用传热方程来描述材料的热传导过程。
4. 选择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如数值法、解析法等。
5. 进行计算:将所收集的参数和建立的模型带入选择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 分析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特性和稳定性。
7. 调整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设计调整,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工性能。
公式以下是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1. 热传导方程:$$\frac{\partial T}{\partial t} = \alpha \cdot \nabla^2T$$其中,$T$为温度,$t$为时间,$\alpha$为热传导率,$\nabla^2T$为温度的二阶梯度。
2. 热传导率计算公式:$$\lambda = \frac{\Delta q}{\Delta T \cdot A \cdot d}$$其中,$\lambda$为热传导率,$\Delta q$为通过材料的热量,$\Delta T$为材料两端的温度差,$A$为材料截面积,$d$为材料的厚度。
3. 热传导热阻计算公式:$$R = \frac{d}{\lambda \cdot A}$$其中,$R$为热传导热阻,$d$为材料的厚度,$\lambda$为热传导率,$A$为材料截面积。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热工计算。
以上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的介绍。
在进行热工计算时,确保准确收集材料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以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钢筋、混凝土重量计算
![钢筋、混凝土重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624d0d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d.png)
钢筋、混凝土分量计算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筋和混凝土分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便更好地指导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一、钢筋分量计算1. 钢筋种类与规格钢筋种类有多种,例如普通热轧钢筋、带肋热轧钢筋等。
每种钢筋还有不同的规格,如直径、长度等。
2. 钢筋分量计算公式钢筋分量计算公式为:钢筋分量 = 钢筋截面积 × 钢筋长度 × 钢筋密度。
钢筋密度普通为7850 kg/m³,具体数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3. 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为:钢筋截面积 = π × (钢筋直径/2)²。
钢筋直径普通以毫米(mm)为单位。
4. 钢筋分量计算示例(以直径为10 mm、长度为1 m的普通热轧钢筋为例)钢筋截面积 = π × (10/2)² ≈ 78.54 mm²钢筋分量 = 78.54 mm² × 1 m × 7850 kg/m³ ≈ 616.29 kg二、混凝土分量计算1. 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需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
常用的配合比包括水泥、沙、石子的比例关系。
2. 混凝土体积计算混凝土体积计算公式为:混凝土体积 = 施工部位的面积 × 混凝土厚度。
面积单位可以是平方米(m²),混凝土厚度单位可以是毫米(mm)。
3. 混凝土分量计算混凝土分量计算公式为:混凝土分量 = 混凝土体积 × 混凝土密度。
混凝土密度普通为2400 kg/m³,具体数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4. 混凝土分量计算示例(以施工部位面积为10 m²、混凝土厚度为0.1 m的例子)混凝土体积 = 10 m² × 0.1 m = 1 m³混凝土分量 = 1 m³ × 2400 kg/m³ = 2400 kg附件列表:1. 钢筋种类及规格表格2. 混凝土配合比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钢筋:钢筋是一种钢质材料,常用于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韧性。
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3c07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5.png)
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两种:按结构图计算和按统计法计算。
一、按结构图计算:按结构图计算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常用于简单的结构中。
具体步骤如下:1.绘制结构图: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绘制出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图,包括剖面、平面和通长等。
2.量取钢筋:根据结构图上标注的尺寸和构件的要求,逐一测量钢筋的长度和直径。
3.计算钢筋数量:根据钢筋的长度和直径,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计算,得出每种钢筋的数量。
4.检查计算结果:核对计算结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编制工程量清单: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出钢筋工程量的清单,包括每种钢筋的长度、直径和数量。
二、按统计法计算:按统计法计算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结构中。
具体步骤如下:1.划定计算区域:根据结构图,将混凝土构件划分为若干个计算区域。
通常是按照工程实际需要划定,可以将一个结构按平面、竖向和横向分成多个部分进行计算。
2.量取样本:按照规定的方法或标准,量取每个计算区域的钢筋样本。
样本的数量应能够代表该计算区域钢筋的特点和分布。
3.统计样本:根据量取的样本,统计出每个计算区域中钢筋的长度和直径的数据。
4.计算钢筋数量:根据统计的数据,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计算,得出每个计算区域中每种钢筋的数量。
5.检查计算结果:核对计算结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编制工程量清单: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出钢筋工程量的清单,包括每种钢筋的长度、直径和数量。
总结起来,混凝土工程中的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有按结构图计算和按统计法计算两种。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和编制工程量清单,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05b2af6941ea76e58fa04b5.png)
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除另有规 定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计算。 2)小型池槽按外形体积计算。 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 积部分)计算。
2 混凝土工程
• 2.1 • 2.2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预制构件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示意图
2.1现浇构件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 尺寸实体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
现浇板 挑檐
圈梁 挑檐
分界线
分界线
5)多种板连接时以墙的中心线为界,伸入墙内的板 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
6)现浇框架梁和现浇板连接在一起时按有梁板计算。
(五)墙
墙、间壁墙、电梯井壁,按图示中心线长度
乘以墙高及厚度以立方米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 及0.3m² 以外孔洞的体积,墙垛及突出部分并入墙 体积内计算。
V=基础断面积×基础长度 基础长度:外墙基础按外墙中心线、内墙基础按内墙 净长线。有肋(梁)带形混凝土基础,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 4:1以内的按有梁式带形基础计算。超过4:1时,其肋部 分按墙计算,肋以下按无梁式带形基础计算。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
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 基础扩大 顶面
☆无梁式(板式)带形基础:
预制构件工程量计算规则 (1)预制桩按桩全长(包括桩尖)乘以桩断面以 体积计算。 (2)灌注桩中用到的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 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其工程量。 (3)预制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计算其工程量,不 扣除孔洞所占体积。 (4)预制漏花按外围面积乘以厚度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孔洞的体积。 (5)窗台板、隔板、栏板、灶台板、案板的砼套 用小型构件砼子目。
基础定额项目。
6 )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e1c2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3.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重点探讨应力计算、变形计算和承载力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一、应力计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中,应力计算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它通常包括了轴力与弯矩的相互作用计算、截面受拉区受拉应力计算、截面受压区受压应力计算等。
以下将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轴力与弯矩的相互作用计算轴力与弯矩的相互作用计算是指在受到同时作用的轴力和弯矩时,计算构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根据材料力学原理,可以得到不同受力状态下的截面内应力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截面受拉区受拉应力计算在钢筋混凝土梁柱等构件中,受拉区的受拉应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的计算主要依据基本的应力平衡条件和材料弹性模量的概念,通过计算得出。
3. 截面受压区受压应力计算与受拉应力类似,截面受压区的受压应力也是一个关键的参数。
通过计算截面受拉区受拉应力和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截面受压区的受压应力值。
二、变形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因此变形计算也是结构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变形计算通常包括了构件的截面变形计算、整体变形计算等内容。
1. 构件的截面变形计算构件的截面变形主要包括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两种形式。
通过计算构件受力后的变形情况,可以判断结构的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 整体变形计算整体变形计算是指在考虑了构件刚度影响后的结构整体变形计算。
它一般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通过计算结构的位移、角度和变形程度等参数,从而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三、承载力计算承载力计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通过计算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确定结构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并进行合理的构造调整。
1. 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是指对构件在规定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承载力进行计算。
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体积占砼的比例换算
![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体积占砼的比例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3277bae9b307e87100f69607.png)
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体积占砼的比例换算
)砼实际用量:混凝土实际用量=构件体积-钢筋体积-预埋件体积-洞口体积。
(根据定额规定钢筋砼结构砼的计算规则为0.3m2以内小洞口所占的体积、钢筋、预埋件所占体积均不扣除)
2)比例换算:钢筋占混凝土的体积的比例也是需要测算的,不能全根据系数来测算,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构件,不同的设计,其配筋率和含钢量是不同的,钢筋占混凝土的比例系数也就不同,所以系数法并不可靠。
并且不仅仅是知道个系数,更是要清楚它的来历和计算原理,经验系数是计算和积累出来的。
系数法也先测算钢筋指标,再测算混凝土指标,最后得出钢筋与混凝土之比系数,就能很容易计算出实际混凝土用量。
系数法根据含钢量或钢筋指标而来,假设钢筋每平方指标为0.07t,混凝土每平方指标为0.4m3,则钢筋系数=0.077.850.4=0.02229
设钢筋所占体积系数为0.02229,则实际混凝土量=定额混凝土量(不扣洞口)(1-0.02229)。
设建筑面积为10000㎡,钢筋重量为700 t,混凝土量为40003,混凝土实际用量=4000(1-0.02229)=3910.83㎡。
3)计算原理: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先计算钢筋长度,再乘以根数,得出总长度,然后乘以单位钢筋重量(公斤/米),得出钢筋重量。
如果计算钢筋体积则进行换算,钢筋体积等于钢筋重量除以钢筋比重7.85,1m3钢筋=7.85t钢筋。
我们可以精细化到构件、楼层。
如一根框架梁重量为2t,则折合成体积=27.85=0.25 m3。
如一层钢筋重量70吨t,则一层钢。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截面尺寸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截面尺寸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0d284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9.png)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截面尺寸计算简介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载元素之一。
在进行梁的设计时,截面尺寸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计算步骤1. 确定梁的跨度和荷载:首先,需要确定梁的跨度和所受荷载。
跨度是指梁两个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荷载是施加在梁上的力或重量。
2. 计算梁的弯矩:基于所受荷载和梁的几何形状,可以计算出梁在不同位置的弯矩分布。
弯矩是梁内部产生的曲率引起的力。
3. 选择截面形状和材料:根据弯矩和其他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截面形状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常见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T型和倒T型等。
4. 计算截面尺寸:根据所选截面形状和弯矩,进行截面尺寸计算。
这涉及到计算梁的宽度、高度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参数。
5. 确定钢筋配筋:根据截面尺寸、弯矩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钢筋配筋计算。
这包括计算钢筋的数量、直径和布置方式等。
6. 进行校核和优化:进行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筋的校核,确保满足强度和刚度等设计要求。
根据需要,对截面尺寸和配筋进行优化,以提高结构效果。
总结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明确梁的跨度和荷载,计算弯矩分布,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截面形状和材料,可以进行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筋的计算。
在校核和优化过程中,确保梁满足强度和刚度等要求,以提高结构效果。
*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了截面尺寸计算的基本步骤,具体计算需要遵循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
钢筋混凝土梁柱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柱配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0906d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5.png)
钢筋混凝土梁柱配筋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抗震、抗变形能力强以及施工方便等特点。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梁柱是承载荷载并传递到地基的主要承重构件。
为确保梁柱结构的安全可靠,配筋计算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柱配筋计算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一、梁的配筋计算1. 弯矩设计梁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弯矩作用,根据荷载和支座条件等得到弯矩图。
在梁的配筋计算中,常用的方法有经典弯矩图法、傅里叶级数法和有限差分法等。
根据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弯矩计算后,可以确定梁的最大正、负弯矩及其位置。
2. 配筋计算梁的配筋计算包括梁底筋和梁顶筋的确定。
首先需要确定受拉钢筋的面积,根据受拉钢筋的满应力和弯矩等计算确定拉力。
然后根据已知的参数,使用钢筋的受拉强度计算公式,得到所需钢筋的面积。
同时,还要根据受拉钢筋的纵向间距和钢筋的直径,进行受拉钢筋的布置设计。
二、柱的配筋计算1. 截面尺寸设计柱的配筋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截面尺寸。
根据实际荷载和设计要求,可以确定柱截面尺寸的高度和宽度。
通常,柱的高宽比应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抗弯承载力和受压性能的要求。
2. 配筋计算柱的配筋计算主要包括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确定。
首先,需要计算受拉钢筋的面积,确定受拉钢筋的满应力和受拉力。
在受拉钢筋的布置设计时,应考虑到受拉钢筋的间距和直径等要素。
另外,还需要计算受压钢筋的面积,确定受压钢筋的满应力和受压力。
在受压钢筋的布置设计时,要注意受压钢筋的间距和直径等参数。
三、配筋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钢筋混凝土梁柱配筋计算的具体过程,我们以某一具体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某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设计一梁柱结构,其梁的跨度为6m,截面高度为0.6m,宽度为0.3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首先,确定荷载情况,包括自重、活载和附加荷载等,并绘制出弯矩图。
根据荷载和弯矩图,计算出梁的最大正、负弯矩及其位置。
根据所给的设计参数,计算出梁受拉钢筋的面积和受拉力,并确定钢筋的布置形式。
结构设计知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结构设计知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44116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a.png)
结构设计知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刚性,能够满足大多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要求。
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荷载、构件尺寸、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等。
一、构件设计与计算1、柱和梁: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是建筑承重构件的主体,其尺寸和强度的设计与计算决定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荷载、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质、构件长度、钢筋配筋等多个因素。
2、墙体:墙体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一种非承重构件,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建筑的纵向刚性和稳定性。
设计中需要考虑墙体的布局和位置、墙体厚度、墙体钢筋等因素。
二、结构设计与计算1、结构模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模型应包括准确的三维模型和节点分析模型。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荷载、结构材料的物理特性、构建形式、力学特性等多个因素,并使用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
2、受力分析: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中,需要对结构中的各个构件进行受力分析,考虑荷载、力的大小和方向、结构材料的强度等因素。
3、框架节点设计:框架节点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和计算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荷载情况下节点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确保节点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等要求。
三、其他技术要点1、结构材料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搭配优良的钢材可以形成耐久、抗震、刚性的结构体系。
在选择钢筋混凝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等重要因素。
2、配筋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配筋是保证构件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应按照建筑中的荷载情况、材料特性、结构尺寸等变量进行配筋设计,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连接节点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构件之间需要进行连接并保证其稳固和刚度。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连接点的耐久性和便捷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3e919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1.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1.结构形式确定:首先确定楼板的结构形式,如采用板梁结构、薄板结构或双向板结构等。
2.荷载计算:进行楼板的荷载计算,包括楼板自重、活荷载和附加荷载等。
根据建筑规范和设计要求,计算得出楼板上的荷载。
3.结构分析:进行楼板的结构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静力平衡方程求解,确定楼板内力、弯矩和剪力大小及位置。
-动力分析:如果楼房位于地震区域,需要进行动力分析,考虑地震作用对楼板的影响。
4.梁与板的计算:根据楼板的结构形式,进行梁与板的计算。
-梁的计算:根据梁的自重、楼板荷载和梁自身承载力等参数,计算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板的计算:根据楼板的自重、活荷载和板自身承载力等参数,计算板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5.钢筋配筋:根据楼板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进行钢筋的配筋计算。
-弯曲受力区域:通过计算得出楼板的截面尺寸和弯矩大小,确定弯曲受力区域,然后计算该区域所需的主筋和箍筋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
-剪切受力区域:通过计算得出楼板的截面尺寸和剪力大小,确定剪切受力区域,然后计算该区域所需的剪力筋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
6.构件设计:根据梁和板的计算结果,进行构件的设计。
-梁设计: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设计梁的构造和受力情况。
-板设计:根据板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设计板的构造和受力情况。
7.变形计算:对楼板结构的变形进行计算,包括挠度、位移等。
-挠度计算:根据楼板截面刚度、荷载大小和材料力学性质,计算楼板的弯曲挠度。
-位移计算:根据楼板的受力情况和结构形式,计算楼板的位移。
8.安全评估:根据梁和板的计算结果,进行结构的安全评估。
-承载力:通过计算得出楼板的承载力,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要求。
-变形:根据变形计算结果,进行结构的变形评估,判断结构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这些步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流程,具体计算过程会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调整。
同时,计算中需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力学计算和结构设计,以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体积占砼的比例换算
![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体积占砼的比例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39cf20b028ea81c758f578b4.png)
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体积占砼的比例换算1)砼实际用量:混凝土实际用量=构件体积-钢筋体积-预埋件体积-洞口体积。
(根据定额规定钢筋砼结构砼的计算规则为0.3m2以内小洞口所占的体积、钢筋、预埋件所占体积均不扣除)2)比例换算:钢筋占混凝土的体积的比例也是需要测算的,不能全根据系数来测算,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构件,不同的设计,其配筋率和含钢量是不同的,钢筋占混凝土的比例系数也就不同,所以系数法并不可靠。
并且不仅仅是知道个系数,更是要清楚它的来历和计算原理,经验系数是计算和积累出来的。
系数法也先测算钢筋指标,再测算混凝土指标,最后得出钢筋与混凝土之比系数,就能很容易计算出实际混凝土用量。
系数法根据含钢量或钢筋指标而来,假设钢筋每平方指标为0.07t,混凝土每平方指标为0.4m3,则钢筋系数=0.07÷7.85÷0.4=0.02229设钢筋所占体积系数为0.02229,则实际混凝土量=定额混凝土量(不扣洞口)×(1-0.02229)。
设建筑面积为10000㎡,钢筋重量为700 t,混凝土量为40003,混凝土实际用量= 4000×(1-0.02229)=3910.83㎡。
3)计算原理: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先计算钢筋长度,再乘以根数,得出总长度,然后乘以单位钢筋重量(公斤/米),得出钢筋重量。
如果计算钢筋体积则进行换算,钢筋体积等于钢筋重量除以钢筋比重7.85,1m3钢筋=7.85t钢筋。
我们可以精细化到构件、楼层。
如一根框架梁重量为2t,则折合成体积=2÷7.85=0.25 m3。
如一层钢筋重量70吨t,则一层钢筋所占混凝土体积=70÷7.85=8.917 m34)经验总结:由于钢筋所占的比例较小,对总造价影响不大,在计价时没必要扣除,只有在成本测算时才去计算钢筋体积。
项目管理者也能知道真实的用量和成本,如果按定额规则计算,以定额量进行材料计划和成本分析则大谬不然也。
我们一般情况下进行钢筋计算的流程
![我们一般情况下进行钢筋计算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6530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c.png)
我们一般情况下进行钢筋计算的流程1. 确定设计要求:在进行钢筋计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要求,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荷载情况、使用环境等。
这些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到钢筋计算的内容和方法。
2. 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受力状态,确定混凝土截面的尺寸和形状。
通常情况下,设计师会根据荷载大小、受力构件的长度和使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截面尺寸。
3. 计算荷载: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使用情况,计算结构所受到的各种静载和动载。
这些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载、风载等,并根据不同荷载的作用情况来分别计算。
4. 确定钢筋配筋率: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结构的受力状态,确定钢筋的配筋率。
配筋率是指单位面积内的钢筋面积占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例,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
5. 确定钢筋数量和布置:根据截面尺寸、荷载情况和配筋率,计算出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6. 检验钢筋的受力状态: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钢筋的布置方式,进行钢筋的受力计算。
主要包括钢筋的拉力、压力、弯曲和剪切等受力情况,确保钢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超载或破坏。
7. 调整设计:根据钢筋计算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
主要包括调整截面尺寸、增加或减少钢筋数量、改变钢筋布置等,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总结来说,钢筋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情况来进行精确计算和合理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钢筋计算工作,并为工程施工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6145ea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77.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计算公式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梁:ρsv,min=0.24×ft/fyv;弯剪扭构件:ρsv,min=0.2×ft/fyv。
箍筋体积配筋率体积配箍率(ρv):箍筋体积与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体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10》6.6.3条规定)。
式中,l1和l2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v,min=λv×fc/fyv;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扩展资料实际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不少结构构件由于构造或建筑功能的要求,截面会很大而弯矩又极小。
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受力要求计算配筋,只需要很少的钢筋,但若是要按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来配筋,就会出现截面厚度越大,配筋就越多的不合理结果。
从规范中看,配筋可以按受弯构件用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反求其临界高度hcr,即在此临界高度下最小配筋率ρmin的配筋已经足够承受实际的弯矩了。
既然在临界高度hcr情况下最小配筋率ρmin相应的配筋As已经能够满足构件承载受力要求了。
所以即使截面高度继续加高,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实际配筋As不变。
虽然配筋率减少,但应该还是能够保证构件应有的承载力,构件仍是安全的。
这时,大截面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As相对应的实际配筋率ρ已经小于规范的最小配筋率ρmin了,但仍是允许的。
简明钢筋混凝土计算手册
![简明钢筋混凝土计算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730e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3.png)
简明钢筋混凝土计算手册1.引言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抗弯和耐久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本手册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计算的基本原理、公式和方法,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准确的计算。
2.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梁: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结构元素,用于承受横向荷载和自重。
-弯矩:梁所受力的结果,会导致梁产生弯曲。
-弯曲应力:由弯矩引起的梁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抗弯矩: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等效应力:混凝土和钢筋的弯曲应力组合。
3.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步骤-确定设计荷载:根据梁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大小和布置确定设计荷载的大小。
-计算弯矩:根据荷载的作用位置和大小,确定梁在不同截面位置的弯矩大小。
-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计算得到的弯矩大小,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以满足弯矩的要求。
-计算配筋:确定钢筋的类型、布置和数量,以满足弯矩和混凝土的要求。
-检查截面尺寸:检查所选择的截面尺寸是否满足抗弯矩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重新进行计算和选择。
-确定剪力配筋:根据预估的剪力大小,确定梁的剪力配筋,以满足剪力的要求。
4.钢筋混凝土梁弯矩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梁的弯矩计算公式为:M = f * W * S-其中,M为弯矩,f为应力,W为混凝土梁的宽度,S为混凝土梁的截面面积。
5.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计算公式为:A = (M - A' * f') / (f * d) -其中,A为所需配筋的面积,M为弯矩,A'为已有配筋的面积,f'为已有配筋的应力,f为应力,d为梁的有效高度。
6.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设计需要满足弯矩和剪力的要求,根据计算得到的弯矩和剪力大小进行选择。
-常用的混凝土梁截面形状有矩形、T形、L形和I形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7.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配筋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配筋计算需要根据梁的宽度、混凝土强度、截面形状和剪力大小进行确定。
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计算
![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dab6ec7e53a580216fcfef8.png)
箱涵结构尺寸顶板厚度δ1=0.50m 底板厚度δ2=0.41m 左右侧墙厚度 t=1.19m 竖直方向倒角宽c1=0.20m 水平方向倒角宽c2=0.20m 箱涵净跨lo=3.80m 计算跨径lp=4.99m 箱涵净高ho=2.28m计算高度hp=2.78m箱涵全高h=3.28m填料容重r1=25KN/m3钢筋砼容重r2=25KN/m3填土厚度H=1.41m 土的摩擦角φ=30°一、荷载计算(一)恒载1、恒载竖直压力P=r1.H+r2.δ1=2、恒载水平压力顶板处ep1=r1.H.TAN 2(45°-φ/2)=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计算47.75KN/m211.75KN/m2底板处ep2=r1(H+h)TAN2(45°-φ/2)=(二)活载1、活载竖直压力q活=2、活载水平压力e活=q活TAN2(45°-φ/2)=二、框架内力1、构件刚度比b=1mK=I1.hp/I2.lp=0.042、节点弯矩与杆件轴向力计算(1)a种荷载作用下恒载p=MaA=MaB=MaC=MaD=Na1=Na2=Na3=Na4=活载p=MaA=MaB=MaC=MaD=Na1=Na2=Na3=Na4=(2)b种荷载作用下0.00KN119.14KN229.42KN/m2-457.74KN.m0.00KN572.40KN-95.27KN.m229.42KN/m276.47KN/m2 47.75KN/m239.08KN/m2恒载e=ep1=MaA=MaB=M aC=MaD=Nb1=Nb2=Nb3=Nb4=(3)c种荷载作用下恒载e'=ep2-ep1=McA=McD=McB=McC=Nc1=Nc2=Nc3=Nc4=(4)d种荷载作用下e"=e正=MdA=MdB=MdC=MdD=Nd1=Nd2=Nd3=-Nd4=内力汇三、荷11.75KN/m2-0.29KN.m 16.33KN 0.00KN27.33KN/m20.00KN76.47KN/m2-64.27KN.m 83.48KN.m -0.36KN.m -0.32KN.m 12.65KN 25.34KN -85.37KN.m 62.37KN.m 53.14KN 159.44KN -33.84KN五、构件内力1、顶板(B-C)恒载p=MB=MC=N1=N3=N4=跨中截面NL/2=ML/2=QL/2=活载p=MB=MC=N1=N3=N4=跨中截面NL/2=ML/2=QL/2=2、底板(A-D)恒载w1=p=47.75w2=p=47.75N2=41.67N3=119.14119.14KN -95.88KN.m 28.98KN 47.75KN/m2119.14KN28.98KN 52.75KN.m 0.00KN-95.88KN.m 538.56KN 606.24KN53.14KN 255.37KN.m 229.42KN/m2-374.26KN.m -543.11KN.m 53.14KN 33.84KNMA=-95.92MD=-95.92NL/2=41.67ML/2=52.71QL/2=0.00活载w1=158.22w2=300.62N2=159.44N3=538.56N4=606.24MA=-522.01MD=-395.37NL/2=159.44ML/2=255.37QL/2=-54.983、左侧墙(B-A)恒载w1=w2=N3=N1=N2=MB=MA=NL/2=ML/2=QL/2=活载w1=w2=N3=N1=N2=MB=NL/2=ML/2=QL/2=76.47KN/m2-374.26KN.m11.75KN/m2119.14KN 28.98KN 41.67KN -95.88KN.m -95.92KN.m119.14KN 538.56KN -374.27KN.m 53.15KN39.08KN/m276.47KN/m2538.56KN 53.14KN -71.35KN.m -3.15KN159.44KN 内力4、右侧墙(C-D)恒载w1=w2=N1=N2=N4=MC=NL/2=ML/2=QL/2=活载w1=w2=N1=N2=N4=MC=NL/2=ML/2=QL/2=各构件计算内五、截面设计41.67KN 119.14KN 39.08KN/m20.00KN/m20.00KN/m253.14KN -95.88KN.m119.14KN -71.35KN.m -3.15KN11.75KN/m228.98KN -469.25KN.m -53.14KN159.44KN 606.24KN -543.11KN.m606.24KN混凝土标号R=混凝土抗压强度Ra=砼抗拉设计强度R1=混凝土弹性模量Eh=选用的主筋为II级Φ28其单截面积:钢筋抗拉设计强度受拉钢筋弹性模量混凝土安全系数rc=钢筋安全系数rs=构件工作条件系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计算宽度取 b=1000mm当需要设置箍筋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时,采用的箍筋型号及相关参数如下:箍筋型号φ12单肢筋截面积:131.1mm2ft=1.43MPa 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17 表4.1.4fyv=210MPa 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20 表4.2.3-1沿长度方向间距 s=150mm1、顶板(B-C)跨中δ1=Mj=Nj=Ih=Eh=lp/h=9.98>8eo=Mj/Nj=eo/h=Mj/Nj.h=7.80≥1,取αe=0.2200.50m459.75KN.m117.92KN50mm340MPa30MPa17.50MPa1.75MPa30000MPa1.04E+10mm43899mm1.251.250.95615.7mm2 30000MPa210000MPa偏心距增大系数η=1.0057e=4121mm ho=450mm计算钢筋面积A=13300B=450C=4.86E+08X1=810mm X=90mm ξ=0.20≤ ζjg =0.55340MPaAg=7根钢筋。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cc3e9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4.png)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形式之一,其优点包括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强等。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总结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手算的方法。
1.梁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悬臂梁或简支梁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梁的截面图上。
2.柱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轴力:根据柱的截面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柱上各截面的轴力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轴力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压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柱的截面图上。
3.板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板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板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板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确定板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板的截面图上。
在进行配筋手算时,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并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尽量简化施工过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矩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一、已知弯矩求配筋步骤(一)、若未告知是否配置受压钢筋As' 时1.fc= ft=(最小配筋率处用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 P17页 α1=1.0(混凝土强度≤C50时) 7.1.3条 as=35、40(d ≥25或柱截面为40) 、60、70(d ≥25或柱截面为70) as ’= 35、40 h0=h-as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1条,可知M ≤α1 * fc * b * x (h0-x/2)+ fy'As'(h0- as') ( 7.2.1-1)α1 * fc * b * x=fyAs- fy'As' ( 7.2.1-2)3.先按不考虑计算配置受压区钢筋(As'=0时),则根据7.2.1-1式,可得x = ho -b * fc * 122ho αM -= ★★ ≤ξb* ho (混凝土强度≤C50时ξb =0.55) 7.1.4条可知 不需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 将x = 代入7.2.1-2式 得 As = α1 * fc * b * x / fy ≥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满足要求)<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取As =ρmin*bh (满足要求) ★★ ≥ξb*h0 则需要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 取x =ξb*h0 代入7.2.1-1式得 As'=[M-α1 * fc * b * x (h0-x/2)] / [fy'*(h0- as')] = 将As'= 代入7.2.1-2式得 As =[α1 * fc * b * x+ fy'* As'] / fy= 且x =ξb*h0≥2 as'(满足要求)(二)、 若已告知配置受压钢筋As' 时1.fc= ft=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 P17页 α1=1.0(混凝土强度≤C50时) 7.1.3条as=35(一排) 、60(二排) as'= 35(一般取35) h0=h-as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知M ≤α1 * fc * b * x (h0-x/2)+ fy'As'(h0- as') ( 7.2.1-1)α1 * fc * b * x=fyAs- fy'As' ( 7.2.1-2)3.则根据7.2.1-1式 x =ho -b * fc * 1 ])as' -(h0As'fy' -M [ * 22ho α-==≤ξb*h0时 (混凝土强度≤C50时ξb =0.55) 7.1.4条★★ 且≥2 as' (满足要求)则 将x = 代入7.2.1-1式得 As =As =[α1 * fc * b * x+ fy'* As'] / fy = ≥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满足要求) <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取As =ρmin*bh (满足要求)★★ < 2as'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5条M ≤fy*As (h- as- as') ( 7.2.5)则 As =M /[fy*(h- as- as')]= ≥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满足要求)<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取As =ρmin*bh (满足要求) 二、已知配筋求弯矩步骤(一)、若未配置受压钢筋As' 时1.fc= ft=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 P17页 α1=1.0(混凝土强度≤C50时) 7.1.3条as=35、40(d ≥25或柱截面为40) 、60、70(d ≥25或柱截面为70) h0=h-as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1条,可知M ≤α1 * fc * b * x (h0-x/2)+ fy'As'(h0- as') ( 7.2.1-1)α1 * fc * b * x=fyAs- fy'As' ( 7.2.1-1) 或 Mu ≤α1 * fc * b * ξ*h02(1-ξ/2) 由7.2.1-1 得x =fyAs/(α1 * fc * b ) ≤ξb*h0 将x= 代入7.2.1-1式 得Mu ≤α1 * fc * b * x (h0-x/2)≥ξb*h0 取x=ξb*h0 代入7.2.1-1式得Mu=α1 * fc * b *ξb* h02 (1-ξb/2)(二)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I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一、已知弯矩求配筋步骤(一)、若未告知配置受压钢筋As' 时1. fc= ft=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 P17页α1=1.0(混凝土强度≤C50时) 7.1.3条as=35、40(d≥25或柱截面为40)、60、70(d≥25或柱截面为70) as’= 35、40 h0=h-asbf'=min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7.2.3 ](2)2. M=α1 * fc * bf' * h f'(h0- hf'/2)≥M 属于第一类截面则按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计算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2条,可知M≤α1 * fc * bf' * x(h0-x/2)+ fy'As'(h0- as') ( 7.2.2-1)α1 * fc * bf' * x=fyAs- fy'As' ( 7.2.2-2)4. 先按不考虑计算配置受压区钢筋(As'=0时),则根据7.2.2-1式,可得x = ho - [ho ^ 2 - 2 * M / (α1 * fc * bf’)] ^ 0.5= ≤ξb*h0 (混凝土强度≤C50时ξb=0.55) 7.1.4条~~~~~~~~~~~~~~~~~~~~~~~~~~~~~~~~~~~~~~~~~~~~~~~~~~~~~~~~~~~~~~~~~~~~~~~~~~~~~~~~~~~~~~~~~~~~~~~~~~~~~~~~~~~~~~~~~~~~可知不需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将x =代入7.2.1-2式得 As =α1 * fc * bf’ * x / fy≥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满足要求)<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时取As =ρmin*bh (满足要求)~~~~~~~~~~~~~~~~~~~~~~~~~~~~~~~~~~~~~~~~~~~~~~~~~~~~~~~~~~~~~~~~~~~~~~~~~~~~~~~~~~~~~~~~~~~~~~~~~~~~~~~~~~~~~~~~~~~~≥ξb*h0则需要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取x=ξb*h0 代入7.2.1-1式得 As'=[M-α1 * fc * bf’ * x(h0-x/2)] / [fy'*(h0- as')] = 将As' =代入7.2.1-2式得 As =[α1 * fc * bf’ * x+ fy'* As'] / fy= 且x =ξb*h0≥2 as'(满足要求)(2)2. M=α1 * fc * bf' * h f'(h0- hf'/2)< M 属于第二类截面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2条,可知M≤α1 * fc * b * x(h0-x/2)+α1 * fc * (bf'-b) * hf'*(h0- hf'/2)+fy'As'(h0-as') ( 7.2.2-2)α1 * fc *[b * x+(bf'-b) * hf']= fyAs-fy'As' ( 7.2.2-3)4. 先按不考虑计算配置受压区钢筋(As'=0时),则根据7.2.2-2式,可得x = ho –{ho ^ 2 – 2*[ M-α1 * fc * (bf'-b) * hf'*(h0- hf'/2)]/ (α1 * fc * bf’)} ^ 0.5 = ≤ξb*h0 (混凝土强度≤C50时ξb=0.55) 7.1.4条~~~~~~~~~~~~~~~~~~~~~~~~~~~~~~~~~~~~~~~~~~~~~~~~~~~~~~~~~~~~~~~~~~~~~~~~~~~~~~~~~~~~~~~~~~~~~~~~~~~~~~~~~~~~~~~~~~~~ 可知不需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将x =代入7.2.2-3式得 As =α1 * fc *[b * x+(bf'-b) * hf'] / fy≥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 (满足要求) <ρmin*bh = Max{0.20%, 0.45ft/fy}*bh时取As =ρmin*bh (满足要求)~~~~~~~~~~~~~~~~~~~~~~~~~~~~~~~~~~~~~~~~~~~~~~~~~~~~~~~~~~~~~~~~~~~~~~~~~~~~~~~~~~~~~~~~~~~~~~~~~~~~~~~~~~~~~~~~~~~~ ≥ξb*h0 (混凝土强度≤C50时ξb=0.55 7.1.4条) 则需要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取x=ξb*h0 代入7.2.2-2式得 As'=[M-α1 * fc * b * x(h0-x/2)+α1 * fc * (bf'-b) * hf'*(h0- hf'/2)] / [fy'*(h0- as')] =将 As' =代入7.2.2-3式得 As ={α1 * fc *[b * x+(bf'-b) * hf']+ fy'* As'}/ fy= 且x =ξb*h0≥2 as'(满足要求)(二)、若已告知配置受压钢筋As' 时原理同矩形截面二、已知配筋求弯矩步骤(一)、若未配置受压钢筋As' 时(1)1. fyAs ≤α1 * fc * bf * hf' 则Mu≤α1 * fc * bf * x(h0-x/2)(1)1. fyAs >α1 * fc * bf * hf' 则Mu≤α1 * fc * b * x(h0-x/2)+α1 * fc * (bf'-b) * hf'*(h0- hf'/2)(三)矩形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一、已知弯矩求配筋步骤(非对称配筋计算)(一)、若未告知配置受压钢筋As' 时1. fc= ft=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 P17页α1=1.0(混凝土强度≤C50时) 7.1.3条as=35、40(d≥25时或柱截面为40)、60、70(d≥25时或柱截面为40) as’= 35、40 h0=h-as e0=M/N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3.4-3式、7.3.4-4式及7.3.10条,可知ei=e0+ea=e0+max[20,h/30]ζ1=min[0.5 * fc * A / N,1.0] 因为Lo/h<15,则ζ2 =1.0因为Lo/h≥15,则ζ2=1.15 - 0.01 * Lo / hη=1 + (Lo / h) ^ 2 * ζ1 * ζ2 / (1400 * ei / ho)(当偏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Lo/i=>17.5时,i=)=1.0 (当偏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Lo/i= ≤17.5时,i= )e =η * ei + h / 2 - a =(3)3.因为ηei= ≤0.3h0= ,故属于小偏心受压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