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9b99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2.png)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为加强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切实做好硐室内部各种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急救物资的更新补充,确保避难调室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一、避难硐室日常管理1、避难硐室日常管理由通风防治水二队负责,每天由一名巡检员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一次巡检,做好巡检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调度和有关部门反映。
2、巡检员要尽职尽责,必须保管和爱护好避难硐室所有设施及大门钥匙,工作期间除维护人员外,不容许其他人员进入避难阴室。
二、避难硐室维护和检查要求1、应定期对紧急避险设备及配套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施。
2、压风(供氧)、供电、供水、通讯、人员定位系统,由通风防治水二队巡查,由各专业分管单位进行维修、维护。
监测监控系统由信息监测中心进行维护。
3、每天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巡检,并进行1次文明卫生打扫,通风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日常巡检情况进行检查。
4、酮室内各种仪器,仪表必须按规定及时校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5、定期对储存的食品、水、药品更换,确保其始终处在保质期内。
6、每10天应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
7、每1个月对配备的高压氧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相关记录,8、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
包括气密性、电源、供养、有害气体必理等。
并记录台账。
发现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及时维护必理。
三、避难硐室的管理制度1、经检查发现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通知矿调度,安排相关业务人员维护处理。
2、酮室内的氧气供给、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及其他系统必刻始终保持完好、在备用状态:因检修需要,必须办理检修申请。
按照程序审批后方可作业。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模版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ce55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0.png)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永久避难硐室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永久避难硐室是指用于抵御自然灾害、核辐射、生物灾害等紧急情况的设施,其功能包括提供安全住宿、食品和水源、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永久避难硐室的运行和操作人员。
第四条本操作规程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避难硐室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避难硐室基本规定第五条避难硐室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六条避难硐室应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水源、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第七条避难硐室应配备安全出口,并进行标示,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第八条避难硐室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防止火灾、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九条避难硐室应保持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避难硐室操作规程第十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熟悉避难硐室的使用方法、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熟悉避难硐室的布局和设施位置,了解各类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步骤。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检查门窗、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确保避难硐室内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故障和损坏。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保持避难硐室的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阻塞通道。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避难硐室内的食品、水源等应急物资,及时补充和更换。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避难硐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紧急启动避难硐室内的应急设备,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避难硐室的演练和应急预案的训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九条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避难硐室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避难硐室管理保护制度
![避难硐室管理保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4c4f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4.png)
一、矿井应成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
按相关规定对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保护、保养或者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设施完好靠得住。
二、避难硐室配备的食物、水和急救药品,过时或者失效的必需及时改换。
三、天天检查避难硐室门是不是开启灵便和密封靠得住,检查橡胶是不是老化,每一个月润滑保养。
四、天天必需检查避难硐室内紧缩氧和压风供气性能。
一、减压器应按期查验完好性,流量在0.4~15L/min 范围内应可调。
2、按期检查氧气瓶压力,如压力小于 13.5MPa,应及时充气。
3、水分离器过滤芯使历时每一个月改换一次,如发现过滤后气体有异味,应提前改换。
4、医用氧气瓶钢瓶符合 GB5099标准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氧气瓶有效期15年, 3年强制查验一次,查验合格后方可利用。
充装后的气瓶,应有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瓶阀开启灵便性、阀门关闭靠得住、瓶内压力是不是在规定范围内;气瓶充装后,如浮现鼓包变形或者泄漏等严重缺点,应当即住手利用。
5、检测压风供气装置完好性,压风压力和压风供气量符合自救供气系统要求。
五、每十天应对避难硐室后备电源进行一次检查和测试,不满时 4对蓄电池及时充电。
六、每一年对避难硐室设备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功能检测,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置等。
七、每一个月检查马桶的自动打包装置是不是工作正常。
八、净化系统的风机两次运转距离时间不大于3个月,每次运转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九、净化系统每批一氧化碳催化剂的寄存有效期为2年,到期后应该及时改换新催化剂。
十、净化系统每批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寄存有效期为2年,到期后应及时改换新的吸附剂。
十一、经检查发现避难硐室设备不能正常使历时,应及时保护处置。
十二、应成立避难硐室设施的档案,准确记录避难硐室设计、安装、利用、保护、配件配品改换等相关信息。
十三、所有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要严格遵守《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一、负责当班硐室各类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置并向调度室汇报,填写仪器设备故障记录。
避难硐室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制度.doc
![避难硐室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制度.doc](https://img.taocdn.com/s3/m/da61742a192e45361066f54a.png)
硐室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硐室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一、概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公司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将“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落到实处,根据国家推进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等避险设施建设的要求,结合煤矿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决定在煤矿公司井下使用“避难硐室”,为充分发挥避难硐室的安全保障作用,确保避难硐室的正常使用,特制定避难硐室值班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
二、硐室日常管理采用值班制度,
三、避难硐室井下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组长:安全副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安监站、机电管理部、生产技术部、通风区、调度室、培训中心、企划部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管理机构职责:
1、安监部联合组长及副组长组织制定避难硐室入井管理制度;
2、生产技术部和调度室负责避难硐室井下布置地点的确定;
3、通风部每月对配备的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机电部每10天对配备的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1次检
查和测试,确保各机电设备完好。
4、培训中心和企划部负责对入井员工进行避难硐室紧急避灾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5、各专业部室每年在安监部牵头下对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
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相关部室要及时维护处理,安监部负责复查。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本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63d0c5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1.png)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永久避难硐室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应急响应,维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操作和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响应,包括硐室人员进出、设备操作、安全检查等方面。
第三条【基本要求】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 硐室设备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硐室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
第二章硐室人员进出管理第四条【人员进入硐室】1. 人员进入硐室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和安全检查,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进入。
2. 进入硐室的人员应佩戴相关安全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鞋等。
3. 进入硐室的人员应按照工作岗位、任务分工和安排进行管理和组织。
第五条【人员离开硐室】1. 离开硐室的人员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备和离开手续办理。
2. 离开硐室前,必须清理工作场所,将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3. 离开硐室的人员应按规定时间离开,不得擅自滞留。
第三章设备操作管理第六条【设备操作准则】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硐室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2.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运转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第七条【设备维护保养】1.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修等,确保设备的运行效果。
2. 维护保养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做好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章安全检查管理第八条【安全巡查制度】1. 设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硐室的设备、设施、通风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安全检查应有专人负责,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九条【应急预案】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流程、人员疏散预案、救援处置等。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d14688b9d528ea81c779a3.png)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1、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做好避难生活用品入库、退库台帐,帐目必须清楚,按时汇报用品消耗情况。
3、管理员要按规定数量分别储藏,不同品种分类摆放整齐,不得超过规定储藏量和储藏保存期限。
4、定时、定期检查各设备仪器运行情况,确保安全稳定工作。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离职守,不做非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6、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严禁闲杂人员在避难硐室内逗留。
7、搞好文明生产,经常保持硐室整洁卫生,做好防火、防潮及安全保卫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8、认真学习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无事故。
9、掌握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现场管理,将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10、当出现紧急事故时,能有效组织避险人员正确使用硐室内各项设备、设施。
11、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好各种记录,做到记录清楚、工整。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模版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0f280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a.png)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永久避难硐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适用于所有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者。
二、定义1.永久避难硐室:用于应对紧急情况的建筑结构,提供避难和生存条件的设施。
2.避难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入永久避难硐室的人员。
三、避难硐室管理1.避难硐室的运行和管理由专业机构负责,负责人应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避难硐室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和设施运行正常。
3.避难硐室应配备足够的应急食品、饮用水、药品和救生设备等。
4.避难硐室内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应处于有效状态,每年进行检查和维护。
5.避难硐室内的通风设备应保持畅通,确保空气清新,每年进行清洁和维护。
6.避难硐室内应设有紧急通信设备,便于与外界联系。
四、避难硐室的使用1.在紧急情况下,当收到避难硐室使用通知时,避难人员应立即前往指定的避难点。
2.避难人员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随身携带紧急防护物品和个人用品。
3.进入避难硐室后,避难人员应按照指引寻找并入住指定的床位或就坐位置。
4.避难人员应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遵守避难硐室规则。
五、避难硐室的安全事项1.避难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扰乱他人休息。
2.避难硐室内不得饮酒、吸烟或从事其他危险行为。
3.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避难硐室。
4.避难人员应按规定时刻参加避难硐室内的演练和培训。
5.避难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发现异常情况或问题,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
六、避难硐室的紧急状况处理1.避难硐室内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避难人员应立即按照指示进行疏散。
2.若发生气体泄漏等危险情况,避难硐室内的通风设备应及时关闭,并向管理人员汇报情况。
3.避难硐室内的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应妥善使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自行处理或寻求他人帮助。
七、避难硐室的解除避难1.在紧急情况解除后,管理人员将通知避难人员离开避难硐室。
2.避难人员应按照管理人员的指示有序离开避难硐室,不得擅自散乱。
避难硐室制度
![避难硐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2e92e5b307e87101f696aa.png)
避难硐室制度1、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临时避难硐室应在服务期间避免受采动损害。
2、避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过渡室内应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永久避难硐室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0米2;临时避难硐室不小于2.0米2。
生存室的宽度不得小于2.0米,长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生存室内设置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2.0米,每人应有不低于1.0米2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1.85米,每人应有不低于0.9米2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兆帕,应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临时避难硐室的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0.3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防护密闭门的安装要求。
4、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d175e733687e21ae45a93a.png)
遵义县纸房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2016年1月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为规范避难硐室的管理,结合我矿井下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一、职责划分:1、安监科负责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负责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和各种牌板的更新。
每班安排安全员巡检避难硐室。
2、通风队负责永久避难硐室各种设备设施、压风(供氧)、供水等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监测监控中心负责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测监控系统的维护及监控仪表的日常调校,同时监测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情况。
4、机运科负责监督、检查、维护避难硐室内供电设备设施。
5、安监科负责避难硐室的监管,下井人员使用避难硐室的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存档与避难硐室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包括设计资料、各种检查验收资料、设备运转和维护记录、物资更新记录等;负责组织开展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和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同时负责向上级单位书面汇报避难硐室运行及应急演练情况。
负责监督避难硐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二、维护与物资更新1、每旬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按规定和产品说明书及时校验、更换硐室内各种仪器、仪表和设备。
、硐室内食品、水、急救药品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始终2.处于保质期内,同时应提前七天予以更换,同时作好记录存档备查。
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3、每旬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全面检查,设置检查牌板,做好旬检记录。
4、每旬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5、每旬应对设备电源、开关及变压器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要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每年对避难硐室内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每旬检查避难硐室门是否开启灵活和密封可靠,检查橡胶是否老化,每月润滑保养。
2024年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2024年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92ce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6.png)
2024年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类文明的延续,应对全球各种紧急情况的发生,确保人类生命的安全,特制定本《2024年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2024年永久避难硐室(以下简称“硐室”),包括硐室的运营、管理及使用等方面。
第三条本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硐室操作,提供地下避难所的最佳管理和使用方式。
第二章硐室运营管理第四条硐室的运营管理由专门机构负责,任命专业人员负责硐室的日常运营。
第五条硐室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安全高效、人性化。
第六条硐室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硐室的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发生。
第七条硐室设施设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硐室的功能完备。
第八条硐室运营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
第九条硐室应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测试,确保硐室紧急逃生和求生设施的正常运作。
第十条硐室运营管理人员应制定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第三章硐室使用规范第十一条硐室的使用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禁止任何破坏硐室设施设备和妨碍他人生存的行为。
第十二条硐室使用人员应按照硐室管理人员的指示进行行动,听从硐室管理人员的指挥。
第十三条硐室使用人员应遵守硐室内的秩序和规定,不得进行恶意损坏、偷盗等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硐室使用人员应合理使用硐室内的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保养。
第十五条硐室使用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硐室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六条硐室使用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按照硐室管理人员的指示,立即有序撤离硐室。
第十七条硐室使用人员不得私自擅离硐室,除非经过硐室管理人员的批准和指示。
第十八条硐室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硐室管理人员组织的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
第四章硐室安全管理第十九条硐室安全管理是硐室运营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应定期对硐室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ca13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4.png)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一、引言避难硐室是一种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提供避难场所的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在险情发生时寻求避难、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场所。
为确保避难硐室的有效管理和良好运营,制定并严格执行避难硐室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硐室的选择和建设、硐室内部设备的管理、硐室避难人员管理、硐室检修和日常维护等方面,对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硐室的选择和建设1. 硐室选择标准在避难硐室的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理位置:硐室应建设在地势相对高且摄氏度偏低的区域,远离河流和有害气体等。
- 结构稳定性:硐室的结构必须稳固,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 容纳能力:硐室应能容纳预定数量的人员,并配备足够的床位和食品储备。
- 通风系统:硐室内应有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硐室建设程序硐室的建设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建设规划:制定硐室建设的规划和时间表,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 土地准备:进行土地勘测和清理,确保硐室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齐全。
- 建设施工:招标、选择承建商,并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
- 设备安装:安装硐室所需的通风系统、紧急照明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 硐室验收:确保硐室建设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并进行相关文件的备案。
三、硐室内部设备的管理1. 硐室设备清单硐室内部设备包括以下内容:- 床位和床上用品:足够数量的床位和床上用品,确保避难人员的休息和舒适。
- 食品储备:足够数量的食品储备,包括干粮、饮用水和必要的食品加工设备。
- 医疗设备:基本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伤病情况。
- 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备用电池,以确保与外界的联络。
- 紧急照明设备:备用电池和应急灯具,以应对可能的停电情况。
2. 设备管理制度为保证硐室设备的正常运作和维护,需要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台账:做好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避难硐室各制度牌板
![避难硐室各制度牌板](https://img.taocdn.com/s3/m/f977d7f95ef7ba0d4a733bff.png)
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命令、听从指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质量、保安全完成紧急避险系统检查、维护、维修、试验、供水等各项任务。
2、每次对现场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处理的要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3、每次作业后,维护、维修人员要将施工情况、整改措施、隐患问题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4、井下一旦发生灾变时,维护、维修人员听从指挥,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调控工作,确保饮用水或营养液能够输送到灾区。
5、认真填写好当班记录,做好岗位出入登记。
6、搞好设备及岗位环境卫生,管理好工具材料、备件等工作。
搞好岗位文明生产。
紧急避险系统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一、紧急避险系统的仪器设备是保证井下人员顺利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计量标准和使用手册的规定,定期进行检查校准以及更新维护,以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井下人员紧急避险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校准1、避难硐室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校准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2、仪器设备必须在相应的使用期限之内进行校准。
国家有明文规定的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执行。
原则上每台仪器设备每年校准不得少于一次。
3、仪器设备的校准由安检科负责报请检测中心测试,需要送国家检定机关校准或者送回原厂校准的,由专人联系处理并留下相关记录。
三、仪器设备的更新维护1、仪器设备需要定时更新维护,超出使用寿命期限的仪器应该及时进行更新。
2、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对仪器设备有日常维护的责任,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发现问题的需及时报告处理。
3、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应定时关注设备生产厂家公布的升级信息,并及时通过正确的途径对仪器的软件进行升级。
并且在下一次购买仪器硬件的时候给出参考意见。
紧急避险系统硐室维修制度1、硐室值班人员每班对硐室进出口及硐室内的帮顶进行巡视检查一遍,如发现有脱皮、掉碴现象,应及时汇报。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doc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doc](https://img.taocdn.com/s3/m/3dabfef008a1284ac85043b6.png)
附件 1:
1、检查程序
有损坏。
避险硐室日常维护检查要求
1)获得认证的检查员沿着避险硐室四周检查,仔细检查避险硐室外部是否
2)检查密封标签号,确认标签是否在正确位置上、是否被动用过、标签号
是否与上次检查的记录相符。如果它们不相符,则表明避难硐室被动用过。检
查员需进一步仔细检查关键部件。
3)打开避险硐室入口门,检查门上封签是否被损坏,仔细检查门闩、铰接
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术3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煤矿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482e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3.png)
煤矿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范文煤矿避难硐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确保煤矿避难硐室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避险保护,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避难硐室的建设和设施1. 煤矿避难硐室应建设在安全区域,周围不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
2. 避难硐室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和装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3. 避难硐室应配备充足的通风设备,保证硐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
4. 避难硐室内应配备足够的床位、床铺、食品、水源、应急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以满足工人的基本需求。
5. 避难硐室应配备紧急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等,以便工人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及时获得救援指导。
三、避难硐室的管理责任1. 煤矿企业应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避难硐室的管理工作。
2. 避难硐室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谁抱起即负责”的原则,对于进入避难硐室的工人,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
3. 避难硐室管理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培训,熟悉避难硐室的设施和操作要求,并能熟练使用紧急通讯设备。
四、避难硐室的使用规定1. 避难硐室应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如矿井透水、瓦斯超限、矿山地震等。
2. 在使用避难硐室时,工人应集中至指定地点,有序排列入硐,不得拥挤闹事。
工作人员应按照登记顺序进行分配床位,确保每个工人都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3. 进入避难硐室后,工人应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配合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操作。
4. 避难硐室内禁止吸烟、明火和饮酒。
禁止随意移动设施和设备。
5. 每隔一段时间,管理人员应向内部工人宣传紧急逃生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醒大家保持冷静和警觉,以便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错乱。
五、避难硐室的检查和维护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对避难硐室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功能正常、完好。
2. 检查内容包括通风设备、通讯设备、生活物资、安全出口等。
3. 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损坏的及时修理或更换、通风设备的维护等。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doc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doc](https://img.taocdn.com/s3/m/66277ec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6.png)
一、技术管理中心责任制一、负责在编制矿井及采区设计中,明确避难硐室的位置和规格,并及时安排硐室的施工计划,保证明现“三同时”。
二、负责审查避难硐室施工规程,确保规程内容符合各项规定和设计要求。
3、监督避难硐室的施工,确保硐室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4、增强避难硐室的检查,负责对失修硐室及相关巷道安排保护,确保完好。
5、负责提供避难硐室设计地址的地质资料,严禁将避难硐室建设在地质构造地址。
二、机电科责任制一、负责避难硐室内机电设备的检查管理,保证硐室供电正常靠得住。
二、杜绝避难硐室电器设备失爆。
对因电器失爆和电器设备管理不妥造成的安全隐患,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办法,落实处置。
3 、负责避难硐室的供电设计,为永久避难硐室提供双电源。
三、通风科责任制一、在矿井延深、采区设计中,提出避难硐室的建设要求,并催促设计单位完成设计。
二、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完成避难硐室的设计,并指导有关单位完成避难硐室的安装施工。
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完成。
3 、负责监督通防工区对避难硐室的日常保护管理。
4、组织各有关单位完成避难硐室的验收交接工作,催促有关单位完成完工资料。
五、负责编制避难硐室救灾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
6 、负责硐室内通信、监控、视频等管理保护。
7 、负责硐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保护。
8、负责硐室内安全监测系统的管理保护,并对气体传感器按规定按期标校,保证靠得住,并成立标校记录。
五、生产管理中心责任制一、负责调度避难硐室工程发展情况,并按照会议记要内容,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通报。
二、负责协调避难硐室的施工工作,保证避难硐室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优先运输。
为避难硐室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3 、负责避难硐室救灾演练的指挥调度。
4 、对避难硐室存在问题处置情况进行调度考核。
六、安全管理中心责任制一、负责检查落实避难硐室的施工安全办法,保证办法落实到位,办法不到位的执行有关惩罚规定。
二、负责参加避难硐室的施工质量验收,并进行考核。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1cbf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7.png)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1. 引言避难硐室是一种用于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安全避难场所的设施。
为了确保避难硐室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在每个避难硐室中都需要建立一套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避难硐室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以确保避难硐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硐室管理责任为了保证避难硐室的正常运营,需要明确硐室管理的责任和职责。
以下是避难硐室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方:2.1 硐室管理员避难硐室的管理员需要负责硐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具体职责包括:•硐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硐室设施的完好性;•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食品;•制定并实施紧急疏散计划;•培训硐室使用人员。
2.2 硐室使用人员硐室使用人员是指在灾害发生时进入避难硐室的人员。
他们的主要责任包括:•遵守硐室管理制度;•配合管理员进行紧急疏散;•使用硐室设备时要注意安全;•不破坏硐室设施。
3. 避难硐室的设备和标识为了确保避难硐室的功能完备和易于使用,需要配备适当的设备和标识。
3.1 设备避难硐室需要配备以下基本设备:•照明设备:确保硐室内有足够的光线;•空气处理设备:提供清洁空气,确保硐室内的空气质量;•通信设备:确保硐室内与外界的联系;•床铺和睡袋:提供休息和睡眠的设施;•雨衣和毛毯:提供防水和保温功能。
3.2 标识避难硐室需要明确的标识,以便使用人员能够快速找到硐室的位置。
标识应包括:•硐室入口标识:标明硐室的入口位置;•硐室出口标识:标明硐室的出口位置;•紧急出口标识:标明硐室紧急疏散的出口位置;•应急呼叫标识:标明硐室内的紧急呼叫设备位置。
4. 避难硐室的使用规定为了确保避难硐室的正常使用和秩序,需要制定一些使用规定。
4.1 进入硐室的条件进入避难硐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只有在发生灾害或紧急情况时才能进入硐室;•必须进行身份确认并经过管理员授权;•硐室容量有限,将优先考虑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4.2 硐室的使用时限在灾害发生时,硐室的使用时限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文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648db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9.png)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文1. 介绍永久避难硐室是一种用于应对灾难、危险情况的紧急避难设施。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人们正确、安全地使用永久避难硐室,提高生存能力和应对能力。
2. 准备工作在进入永久避难硐室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硐室的供氧装置,确保正常运作;- 检查硐室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灯具,确保可用;- 确保硐室内有足够的食物、饮水和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物资;- 确保每个人都清楚掌握硐室的布局和紧急出口位置。
3. 进入硐室进入永久避难硐室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保硐室门紧闭,并检查门是否有漏风现象;- 检查供氧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打开硐室内的应急灯具,确保照明充足;- 分发食物、饮水和急救药品等物资。
4. 硐室内的生活和工作在硐室内,生活和工作的规程如下:- 保持硐室内的空气流通,定期检查和清洁供氧设备;- 定期检查并更换硐室内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灯具;- 合理安排饮食,储备食物要足够,并要定期检查食物的保质期;- 控制硐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适宜的生存环境;- 定期进行紧急演练,让每个人都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5. 硐室内的安全为确保硐室内的安全,以下事项必须遵守:- 禁止在硐室内吸烟,以防止火灾;- 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以确保硐室的安全;- 禁止随意打开硐室门,以防止外界危险物质的进入;- 禁止随意更改硐室内部结构,以确保硐室的结构安全。
6. 硐室的紧急状况当硐室发生紧急状况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注意听取硐室内广播或通讯设备的紧急广播;- 根据紧急广播的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准备避难、封闭门窗等;- 保持冷静,遵守硐室内的紧急疏散指示;- 如有可能,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7. 永久避难硐室的退出当紧急状态解除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退出永久避难硐室:- 注意听取硐室内广播或通讯设备的指示;- 尽可能集体行动,按照指示有序疏散;- 确保所有人员都已经安全撤离后,关闭硐室门。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本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e2779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8.png)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范本第1章总则第1条为了保障人员安全,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2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永久避难硐室的操作和管理。
第3条操作人员应仔细学习和遵守本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定。
第4条机构应定期进行培训,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第2章操作人员第5条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
2.具备应急避险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考核。
3.具备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4.具备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
第6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个人防护,包括佩戴防护头盔、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第7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就医,并妥善保管健康档案。
第3章永久避难硐室操作第8条永久避难硐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第9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永久避难硐室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流程。
第10条永久避难硐室操作包括以下内容:1.启动避难硐室系统。
2.检查废气处理设备和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3.检查水源设备和储备食物、药品是否充足。
4.检查通信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5.检查应急照明设备和供电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6.保持硐室内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和污水。
7.严禁私自进入硐室内部,未经授权不得开启硐室门。
第11条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反应,保障人员安全。
第12条永久避难硐室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设备。
第13条进入永久避难硐室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确保安全。
第4章管理制度第14条永久避难硐室应设立管理部门,负责硐室的日常管理和操作指导。
第15条永久避难硐室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制度,包括硐室的开启、关闭、巡检和物资储备等。
第16条永久避难硐室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硐室的操作记录和设备维护记录进行妥善保存。
第17条永久避难硐室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避险能力。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f5a8d828ea81c758f5787b.png)
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切实做好硐室内部各种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应急物资的更新补充,特制定如下规定:1、明确管理责任。
矿机电动力部是避险设施管理的牵头部门,总体负责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2、加强对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具体看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为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系统、结构、操作规程等,看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做到专业化维护管理。
3、各种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及物资更新。
(1)压风(供氧)、供电、通讯、监测监控等系统,由分管的专业科室进行监管。
相关业务部室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程序、办法和责任人。
(2)必须按规定及时校验、更换硐室内的各种仪器、仪表,确保其正常运行。
(3)硐室内急救药品每月检查一次,发现药品失效、短缺,立即组织更换、补充。
(4)发现氧气瓶压力小于8Mpa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完毕后要对氧气瓶供氧、供气系统进行全面调试,保证完好可靠。
(5)相关部门对避难硐室供电所使用的电缆、开关及变压器每月进行一次防爆完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各责任单位要建立日常仪器调校、设备维护及药品、食品检查、更换的专用台账。
4、避难硐室的检修维护(1)硐室内的氧气供给、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及其他系统必须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因检修需要,必须办理《有计划停电、停风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后方可作业。
检修完毕后应立即恢复各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日常检修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设施故障无法排除时,应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5、除专业维护、专项检查(参观)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避难硐室。
6、财务、供应部门要明确硐室内各种材料、设备、物资的供应程序,确保避难硐室日常管理的物质维修保障。
7、避难硐室应纳入应急救援系统。
(1)作为应急救援体系要进行专业管理,同时要定时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会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采区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煤矿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使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规范化管理,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和《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要求,特制定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如下:
1、永久避难硐室必须安排专职管理员三班交接,入硐室人员必须进行登记。
2、保养维护管理员和管理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衣着整齐,持证上岗。
3、永久避难硐室设施,必须按设施布置图摆放,任何人不得擅自挪动。
4、管理员打扫卫生,及时清理杂物和灰尘,保持持室内整洁卫生。
5、硐室内各种设施放置整齐,设置标识牌清晰并和设置对照一致。
6、紧急状态下,入室避险人员要听从带班领导或管理员的指挥,快速有序使用避险设施。
7、避险人员使用避险设施后,管理员要及时将避险设施复位,不具备下次安全使用设施和仪器及时维护和更换。
8、在非紧急避险状态下,除管理员和各系统检查、保养维护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9、系统检查、保养维护管理员进入,必须待有工作票方可入内,
10、进入检查矿级以上领导,要有矿领导或硐室管理单位领导陪同并进行登记。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装〔2011〕15号)要求,特制定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管理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衣着整齐,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值班交接班记录。
3、按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做好室内设施摆放和文明卫生管理。
4、按永久避难硐室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对各根据《煤矿
井
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系统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5、在紧急状态下,正确引导入室避险人员,快速有序使
用硐室避险施设施和配套设备。
6、管理员不得随意开关系统控制闸阀,动用食品、药品,
饮用水。
7、加强“六大”系统硐室内设施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学习,
提高避险施救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