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新思考_李玉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进一步优化电网调度和监控运行管理模式,将变电站设备监控与运行维护业务分离、人员分离,并将监控人员转移到调 控中心值班,实现了调度与监控业务融合,从而形成了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该模式将有效解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日益增加 的困境以及结构性缺员等重要问题。但目前调度与监控管辖范围仍存在较大差异,势必给业务融合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按 照电压等级监控新思路。通过统一管辖范围,实现岗位与值班管理融合,对全面推进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省级
调度管辖省域内 220 千伏 承担省域内 500 千伏枢纽站变电设备运
电网
行集中监控
地市级 调度管辖 110 千伏电网
承担地域内 110 ~ 220 千伏变电站设备 运行集中监控
县(配) 调度管辖县域(城区)35 千伏及以下电网 ;承担县域(城区)内 35 级 千伏变电站设备运行集中监控
本文为了便于问题阐述,仅列出了各级调控机构监控管辖 的交流变电站部分,对终端系统或变电站以及输变电设备状态 在线监测设备等未列入其中。根据表1可以看出,将监控业务划 至调度 部门实 施 集中监 控,监 控的对 象 是 变电站。[9] 省 级 监 控 负责本省内5 0 0 千伏变电站监 控相关 业 务,地级 监 控负责本地 区110、220千伏变电站,县(配)级调度负责县域(城区)内35千 伏变电站。众 所周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仅 表 示站内最高电压 等级,站内同时涉及其他电压等级,如500千伏变电站一般涉及 5 0 0 千伏、2 2 0 千伏、35千伏 等电压等级。而省级调度负责本省
县(配) 承担县域(城区)内 35 千伏变 承担县域(城区)内 35 千伏及以下 级 电站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 电网的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
设备以及县域(城区)35千伏变电站设备均划归至县(配)级调 控机构管辖。通过调整监控业务范围,实现了调度与监控管辖 范围的有效统一,业务融合将更加紧密,电网异常、事故处理、 应急远程监控操作等业务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
三、调控一体化运行新模式 1.岗位融合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应充分发挥调度与监控专业自身的特 长,各有侧重,同时也要注重专业交叉,通过系统培训实现一岗 多能。根据岗位融合需要重新整合调度与监控岗位,逐步实现 调控值班长、调控副值班长、调控主值、调控副值等调控运行 岗位。各岗位侧重的业务可描述为:调控值班长侧重调度业务, 同时兼顾监控业务;调控副值班长侧重监控业务,兼顾调度业 务;调控正值与副值均需要平衡发展调度业务与监控业务,最 终实现调度与监控高度融合。 2.值班管理融合 在 完 成 统一 值 班 平台建 设 后,值 班 模 式也需 要 改 变以 适 应融合需求。调度与监控值班人员合并一个值进行值班,每值 设 置一 名调 控值 班 长、一 名调 控 副 值 班 长、若 干名正、副 值调 控员。调控值班长全面负责该值人员当班期间的管理工作,协 调与安排当值期间工作安排;调控副值班长协助值班长相关工 作,分管当值期间监控相关工作;设置一名正值调控员,专职负 责电网安全稳定分析;设置两名调控员专职负责电网监控运行 工作;其他人员根据当班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通过实现统一值 班管理,为调控一体化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3.按电压等级监控的调控融合新思考 按照电压等级监控的思路是改变以点监控方式,实施以电 力网络作为监控管辖范围的划分依据,统一调度与监控管辖对 象,具体划分详见表2。 根据表2可以看出,省级调控机构监控范围不再是500千伏 变电站,而是省域内220千伏电压等级的电网设备,站内其他电 压等级的设备或线路由相应调控机构负责监控。地市级调控机 构监控范围不再是110~220千伏变电站,而是地域内110千伏电 压等级的电网设备,变电站内的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李玉龙(1981-),男,安徽庐江人,安徽省电力公司,工程师;解伟(1976-),男,安徽涡阳人,安徽省电力公司,高级工 程师。(安徽 合肥 230001)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83-02
当然本文仅为了描述按电压等级监控的新思想,具体管辖 设备分界点的划分,也应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但要遵循调 度与监控管辖范围统一的原则。
四、总结 针对目前调 度与监 控 管 辖 范 围 存 在 较 大 差 异,以 及 调 控 业务融合的迫切需要,本文认真分析当前运行模式特点,提出 了一种应 用于 调 度与监 控 一 体 化 运 行 管 理 的 新模 式,通 过 融 合岗位与值班管理,改变按站监控方式,调整以电压等级 划 分的监控 新方式,统一调度与监控管辖对象,在技术与管理 方面具 有一定的优势,对实现各级调控业务融合具 有一定指 导意义。
随着调控进一步融合,地市级以上调控机构的调度与监控 人员将变成调控员身份,在以后的业务联系时势必会出现上级 调控员接受下级调控员的调度指令情况,给调度与监控一体化 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境。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按照电 压等级划分监控范围来实现调控一体化的新思路。为了便于描 述,本文称之为调控一体化运行新模式。
多年来采用集控站运行管理模式,实施小规模变电站集中 监控与运行维护,已得到了充分的考验,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 运行管理经验。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已成功运行多年,但随着电 网规模的不断扩大、[1-5]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集控站运行模式 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电网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改变集控站运行模 式,实施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满足 智能电网发展需求。[6-9]
184
表 2 两种模式下的监控运行管辖范围
调控机构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
新模式
省级
承担本省设备监控专业管理职 承担本省设备监控专业管理职责 ;
责 ;承担省 域内 500 千伏枢纽 承担省域内 220 千伏电网的变电设
站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
备运行集中监控
地市级
承担本地区设备监控专业管理 承担本地区设备监控专业管理职 职责 ;承担地域内 110 ~ 220 千 责 ;承担地域内 110 千伏电网的变 伏变电站设备运行集中监控 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
பைடு நூலகம்
行的需求下提出并开发出来。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包括 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和高级应用功能两个部分。基础 平台包括系统管理、安全防护、实时数据库、时序实时库、时序 历史库、服务总线、消息总线、人机界面等底层模块,以及数据 采集与交换、模型管理、工作流等公共服务模块。基础平台是 该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高级应用功能包括实时监控预警、 调度计划、安全校核、调度管理等四大类应用。通过智能电网调 度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实现了调度与监控业务支撑在同一平台展 示,为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目前较多 地区调控机构已基本完成该平台建设,并逐步推广使用。
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9 15:16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776.G4.20131129.1516.198.html
责任编辑:王祝萍 TEL/010-61773233
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新思考
李玉龙 解 伟
2.一体化运行情况分析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将变电设备 运行集中监控等相关业务纳入相应调度机构统一管理。以安徽 电网为例,实施调控一体化建设后省、地、县(配)三级调控机 构调度与监控管辖范围情况如表1所示。
表 1 调度与监控管辖范围
调控机构 调度运行专业管辖范围
监控运行专业管辖范围
一、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目标和要求,统筹 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优化各级调度功能定位,提高驾驭 大电网的调控能力和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推进输变电 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的业务融合,开展变电设备运行集中 监控,将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等相关业务纳入相应调度机构 统一管理,实现各级调度的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作。[8,9] 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具体可表述为:将原来的变电 站监控业务与运行维护业务分离,监控业务移交至调度部门并 与调度业务融合,原先在变电站值班的部分人员转移到调控中 心从事监控运行值班工作,其他变电站人员仍留在变电站从事 运行维护工作。将调度员与监控员放在同一场所值班,并由调度 部门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电网调度与电网监控一体化。[9]这种 运行模式在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监控运行与检修 维护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电网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作用。通过全面推进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将有效解决企业人 力资源成本日益增加的困境,以及结构性缺员等重要问题,实现 了企业的减员增效。 二、一体化运行现状分析 1.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平台建设 实现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要求建立起满足调度与监控 正常业务开展的统一应用平台,满足现代大电网与智能电网发 展需求。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平台正是在实现调控一体化运
183
学术交流 Exchange
内220千伏电网调度相关业务,地级调度负责本地区110千伏电 网,县(配)级调度负责县域(城区)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 网。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调度管辖的是一个面,而监控关注的 是一个点。由于划分标准不同,管辖对象不一致,将会给调度与 监控业务融合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县(配)级调控机构调控业 务基本实现融合,人员身份也统一为调控员,实现调控合一,但 也存在调度与监控管辖范围不统一的问题。地市级及以上调控 机构调度与监控目前基本处于调度员与监控员同一场所值班、 业务相对独立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兴源 , 魏巍 , 王渝红 , 等 .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17). [2] 李越冰 , 刘洋 . 智能电网发展分析 [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9): 265-266. [3] 关杰 , 白风香 . 浅谈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 [J]. 中国电力教育 , 2010,(21):251-253. [4] 帅军庆 . 创新发展建设智能电网——华东高级调度中心项日群 建设的实践 [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4):19-21. [5] 谢开 , 刘永奇 , 朱治中 , 等 . 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 [J]. 中国电力 , 2008,41(6):19-22. [6] 辛耀中 . 新世纪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J]. 电网技术 , 2001,25(12):1-10. [7] 杜贵和 , 王正风 . 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 [J]. 电力系统 保护与控制 ,2010,38(15):127-131. [8] 殷自力 , 陈杰 . 福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 现 [J]. 电力与电工 ,2011,31(4). [9] 庞聪慧 . 浅析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践 [J]. 大科技 ,2013, (1):116-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