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报告【共7页】
厕改调研报告

厕改调研报告厕所改造调研报告一、引言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然而,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厕所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厕所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造后的效果。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某农村地区作为调研对象。
三、调研结果1. 厕所改造的现状:从调研数据来看,厕所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进。
调研对象中,有50%的家庭进行了厕所改造,新建了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
另外,有20%的家庭对旧厕所进行了改造,提升了卫生条件。
2. 改造前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改造前的厕所存在以下问题:卫生条件差,蚊虫滋生;设施简陋,缺乏洗手台和消毒设备;无隐私保护,缺乏门和隔断等。
3. 改造后的效果:在改造后,厕所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新建的厕所设施完备,有隔离门和隔断,提供了隐私保护;并配备了洗手台和消毒设备,方便居民进行卫生处理。
4.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厕所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改造资金不足,为了节省成本,有些家庭在改造过程中选择了简单而不完善的设施;缺乏卫生意识,部分居民对厕所的清洁和卫生管理不重视。
四、建议和解决办法1. 增加改造资金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厕所改造的资金投入,确保改造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可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厕所改造,通过多方合作解决资金问题。
2. 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对居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厕所管理能力。
3. 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厕所改造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改造过程和结果的质量。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厕所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解决资金问题、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加强监督管理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有积极的作用和责任。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农村改厕项目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农村改厕项目的调查和思考农村改厕项目是国家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县政府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减少传染病传播的系统工程,是一场破除农民千年生活陋习的革命。
对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们对全县农村改厕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研究。
一、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基本情况我县农村改厕项目的任务是在农村建设100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项目到位资金124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500万元,省级配套242万元,市级配套500万元,县财政应配套250万元。
项目投入使用后,可减少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减少苍蝇、蚊子等病媒生物孳生,改善农村环境面貌,逐步引导农村居民改变旧的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自2010年实施农村改厕以来,在国家、省、市爱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改厕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当年“全市农村改厕现场会”在XX县召开,充分肯定了该县的改厕工作。
为推进此项工作,县里多次召开动员会、培训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确定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多次结合实际,调整建设标准,严格监督指导,完善管理流程,加大宣传力度,排除各种干扰,2013年县政府确定的完成10000座改厕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但农村改厕面数量大,参与人数众多,要运作好整个工作流程,把握好质量标准极不容易。
到目前,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28.23%,距离国家要求的到2020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仍有很大差距。
《农村改厕项目》得到了较顺利实施,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有效改变了农村居民的不良习惯。
随着农村居民思想认识的提高,使用率不断提高,这些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居民的卫生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人们更加注重讲究卫生了,粪源性传染病发病率将会有效降低。
2、明显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农村厕所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厕改检查报告农村洗手间检查报告范文一、检查目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停提升。
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同时,常常忽视了精神文明。
像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恶化,已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人民民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
为了 __ 改变“粪缸垃圾各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现象,上虞市政府领先在全省展开了一场农村洗手间“改革”,这一创举已成为老百姓的热门话题。
我们课题小组为了认识老百姓对这一工作的看法,采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谢塘镇作为检查点,对该镇的干部民众进行了检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为农村厕改供给一些参照。
二、检查范围******村三、检查方法(1)访谈 (2) 提问卷 (3) 实地观察访谈: 3 月 30 日我们课题小构成员向谢塘镇出发。
第一对谢塘镇政府领导进行了当面的发言。
镇长特别支持我们,同我们谈了厕改 __ 。
厕改是市政府公布文件,以道墟镇为试点的一场改革,谢塘镇走在了厕改的前列。
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共投入资本 234.07 万元,兴建公厕 57 只,卫生户厕 3916 只。
除掉露天粪缸5089 只,基本上改变了“粪缸垃圾各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的现象。
随后,我们课题小组对山东、戴家两村(谢塘镇的厕改试点)村干部进行当面访谈。
提问卷:因时间和范围的限制,我们只发放了60 份问卷,有效卷为 42 份。
但我们抓住了不一样的典型对象,可以说比较客观地反响了真切状况。
实地观察:我们对当地的洗手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观察,公厕基本上做到了干净卫生,不一样家庭的户厕都保持很干净,不出现污水直排河中的现象。
检查结果1、关于厕改的提出和进行状况厕改是由市政府发文件倡议的,是对农村粪缸遍地现象提出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据检查,当地镇部门推行责任落实制。
以谢塘镇为例,他们采纳以镇长抓片长(当地以五六个村合为一片),片长抓村长,层层落实。
农村厕调研报告

农村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减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重要的议题之中。
厕所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环境的提升。
为了解决农村厕所问题,提高农村卫生条件,本调研团队对某地农村厕所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制定了以下报告。
二、调研目的1.了解目标地农村厕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寻目标地农村厕所改善的可能途径;3.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农村厕所问题的解决。
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目标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对农村厕所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2.访谈调查:我们对当地村民和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对农村厕所问题的看法和需求。
3.数据分析:我们将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可能性。
四、调研结果经过实地调研和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农村厕所现状:大部分农村厕所条件较为简陋,多数为旱厕,缺乏洗手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卫生状况较差。
2.农户需求:农户普遍对厕所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建设舒适、卫生、方便的厕所,并提供洗手设施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3.改善途径:通过改善农村厕所的设计和技术,提高其功能性和环保性。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卫生环保的重视程度。
五、解决方案基于以上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厕所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加环保舒适的厕所,并提供相应的洗手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2.农民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厕所建设和管理的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让他们能够自主解决厕所卫生问题。
3.宣传教育: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厕所卫生和环保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农村卫生环境。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目标地农村厕所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农村厕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CATALOGUE目录•引言•农村厕改现状分析•农村厕改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厕改成功案例介绍•农村厕改推进建议•结论与展望背景目的调查背景和目的范围本次调查涉及10个省份的100个行政村,共计1万户农户。
内容调查包括农户家庭厕所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厕改的认知与需求、以及村民对厕改政策及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
调查范围和内容农村厕改总体情况030201农村厕改类型农村厕改分布农村厕改类型及分布农村厕改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地区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导致厕改效果不佳。
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设施维护问题卫生习惯问题虽然政府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但村民自筹资金压力较大,部分村民难以承担厕改费用。
由于缺乏专业的维护和管理,部分厕改设施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
部分村民卫生习惯较差,对厕改设施使用不当,导致设施污染和损坏。
政策法规的影响政策法规的推动政策法规的制约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地方财政对厕改工作的投入有限,制约了厕改工作的开展。
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厕改工作承包给企业或个人,导致厕改工作质量参差不齐。
经济水平的制约经济状况的影响VS农民认知程度的影响农民认知程度较低一些农民对卫生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卫生意识,对厕改工作不积极配合。
宣传教育不足一些地区对厕改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对厕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了解,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地貌的限制气候条件的影响北京某农村厕改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厕改成功案例,该案例中,政府通过规划、设计、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将农村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厕所,提高了当地卫生环境和生活质量。
总结词该案例中,政府首先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规划,针对当地的气候、地形、人口等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
在此基础上,政府选择了合适的水冲式厕所设计和建设方案,并组织了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建设。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当地村民的卫生意识和使用习惯。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部分地区厕改设施后期维护不到位,影响使用效 果和寿命。
03
农村厕改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减少污染
农村厕改能够显著减少粪 便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改善水质
通过合理设计和处理,农 村厕改可以改善农村地区 的水质,提高居民的饮用 水安全。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因地制宜推进改厕工作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 识和卫生习惯,使居民更好地爱护和维护 厕所设施。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 宜地推进农村厕改工作,避免一刀切和形 式主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提高居住环境
农村厕改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生 活品质。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卫生环境能够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农村 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强社会认同
农村厕改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提 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04
农村厕改的推进策略
政策支持
促进生态平衡
农村厕改能够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使用,有助于保护 农田生态系统,维护生态 平衡。
对健康的影响
降低疾病传播
01
农村厕改能够降低肠道疾病的传播风险,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
状况。
提高卫生意识
02
农村厕改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促进儿童健康
03
良好的卫生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农村厕改有助于
居民对改厕工作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对改厕工作表示满意,认为改 厕后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部分居民对改厕 效果不满意的情况。
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整理)

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整理)农村改厕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卫生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通过实地视察和走访座谈等形式,我们对全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基本概况与主要做法我县农村改厕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当时,除少数村庄进行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外,大多数仅是把房前屋后的露天粪缸向野外迁移而已,并没有从严格、标准意义上完成对非卫生厕所的改造。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
期间我县改厕工作虽然从没停止过,对改善当时的环境卫生状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进度和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是从1984年的22.8%增加到1999年的4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人口的增加,农村规模的扩张,当年外迁的露天粪缸又成了村中厕、户旁厕,这些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又成为新的污染源,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仍然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
由于多年来农村改厕不彻底,广大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仍然较差,导致农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存在,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加快农村改厕工作步伐,截至2005年底,全县农村卫生厕所累计达10.96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89%;消灭露天粪缸36600多丘,清除率达78%;新建公厕300多座。
传统的粪坑敞开式、房厕分离式,逐步被卫生防臭的三格式(占44.29%)、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占43.6%)及其他粪便无害化处理方式所取代。
广大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得到增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改厕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大进展,关键是加大了“五个力度”:一是出台政策、明确目标,加大了领导力度。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一些农村地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技术, 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厕改设计和施工。
3
农民认知不足
一些农民对厕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程度较低。
农村厕改面临的机遇
政策支持
01
国家对农村厕改等环境整治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相关项
目的投入力度。
市场需求
02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农村环境整治的需求也越
要点三
成功经验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XX市的农村厕 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数据 显示,当地农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比例 从之前的40%提高到了现在的90%以 上。同时,当地还注重宣传教育,提 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失败案例一:XX县的农村厕改
背景介绍
厕改措施
XX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较为落 后。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生 活质量,该县也开展了农村厕改工作 。
2023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目 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农村厕改现状分析 • 农村厕改进展情况 • 农村厕改案例分析 • 农村厕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农村厕改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调查背景
中国农村厕改工作起步较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厕改工作才开始逐步推进, 相较于城市厕改,农村厕改起步较晚。
味减少等。
02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介绍农村厕改工作对农民生活质量带来的具体提升,如使用方便、卫
生安全等。
03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阐述农村厕改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等。
04
农村厕改案例分析
乡镇农村改厕调查报告范文

乡镇农村改厕调查报告范文乡镇农村改厕调查报告一、引言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是乡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厕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农村厕所问题,我对某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为乡镇农村改厕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同时,我还走访了10个村庄,深入了解现场情况。
三、调查结果1.乡镇农村的厕所普及率较低,仅有30%的农户有改建过的卫生厕所。
2.农村厕所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离群、脏乱差的问题,如远离居民点、设施陈旧、无法处理污水等。
3.农民对于改建厕所的积极性较低,有29%的农户对改建厕所表示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包括缺乏资金、倾向于传统便池等。
4.社会群众对乡镇的改厕工作认知度不高,有43%的居民对乡镇的相关政策和行动不了解。
5.乡镇农村的改厕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进展,有近70%的农户表示已得到过政府的补贴和指导。
四、问题分析和原因1.经济因素:农村改建厕所需投入一定资金,但农户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改建。
此外,一些农户之前已经倾注大量资金在传统便池上,不愿意再进行改建。
2.习惯和观念: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便池,认为简易环保的厕所更加符合农村特点。
同时,部分农民对于环境卫生的认识不足,缺乏厕所改善的的动力。
3.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政府有相关政策和补贴支持,但部分农民由于信息不畅,不了解相关政策,也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的优惠。
五、改善建议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乡镇农村改建厕所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于政策的认知度和了解程度,使得农民能够充分了解到相关政策,并主动参与改建工作。
2.确保政策落实:政府部门应当保证政策能够得以有效落地,确保农民能够得到补贴和指导。
加强政府专门人员的监督,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提高农民的经济能力:农户普遍缺乏改建厕所的资金,因此政府可以对经济困难的农户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也可以引导农户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增加收入,从而为改建厕所提供经济保障。
加快推进农村旱厕改造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农村旱厕改造调研报告报告编号:X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加快推进农村旱厕改造,提升农村卫生环境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发展。
二、调研内容1. 调研地点: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2. 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当地农户,包括农户家庭成员及农村卫生员。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 旱厕改造率:调研显示,该农村地区的旱厕改造率为30%,仍有大量的农户使用传统的露天厕所。
2. 卫生状况:调研发现,由于露天厕所的存在,农村卫生环境较差,容易导致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3. 改造动力:调研显示,农民普遍认识到旱厕改造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农户没有进行改造。
4. 政策支持:调研得知,当地政府出台了旱厕改造政策,并提供了一定的补贴资金,但农民普遍希望政策能够更加优惠和灵活。
四、建议与对策1. 资金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旱厕改造的补贴金额,使更多农户能够承担起改造厕所的费用。
2. 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村卫生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能够为农民提供旱厕改造的专业指导。
3. 宣传教育: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旱厕改造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参与改造的主动性。
4. 政策优化:对旱厕改造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和优化,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更加灵活和贴近实际的政策。
五、总结农村旱厕改造是提升农村卫生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旱厕改造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快推进农村旱厕改造,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环境。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为农村旱厕改造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六、调研发现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农村旱厕改造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农户普遍表示,改造旱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有些农户可能难以承担这笔费用。
关于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标题: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掌握改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进一步的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方式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内容1. 厕所改造覆盖范围目标是了解全市范围内厕所改造的覆盖范围,确定改造项目的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
2. 厕所改造进展调查改造项目的实际推进情况,包括项目的进度、预算使用情况以及每个项目的具体改造方案和设备更新情况。
3. 厕所改造效果评估对改造完成的厕所进行评估,包括改造后的环境卫生状况、卫生设施完备度以及使用情况等。
4. 厕所改造问题总结总结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工程管理、资金使用、材料采购等方面,为下一步改造工作提供经验总结。
四、调研结果1. 厕所改造覆盖范围经过调查,全市共有100个行政村,其中已完成厕所改造的村庄有80个,占80%;正在改造的村庄有15个,占15%;还未启动改造的村庄有5个,占5%。
2. 厕所改造进展在已完成改造的村庄中,有60%的村庄改造进度在80%以上,主要包括公厕和户用厕所的改造以及卫生设施的更新。
剩余40%的村庄改造进度在50%以下,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和工程管理不到位。
3. 厕所改造效果评估改造后的厕所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了无污染和无异味,并且增加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卫生设施的完备度也得到了提高,包括安装了无水洗手设备、马桶、洗手池等。
4. 厕所改造问题总结在改造过程中,资金使用不规范是一个主要问题,部分村庄存在资金浪费和不合理使用情况。
另外,工程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有些村庄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导致施工效果不理想。
此外,材料采购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些村庄存在材料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五、建议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1.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和透明度,及时解决存在的资金问题。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农村厕所改造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农村厕所改造是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关键项目之一、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厕所改造的基本情况,评估改造成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县农村地区,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调查对象为该县典型农村家庭,共抽样100户。
三、调查结果分析1.厕所改造现状据调查,有65%的调查对象家庭已完成厕所改造,35%的家庭尚未进行改造。
已完成改造的家庭大多选择了水冲式厕所,占改造家庭的80%;另外,还有10%的家庭选择了化粪池式厕所,占比较小。
尚未进行改造的家庭主要是因为资金不足或觉得旧厕所使用仍可继续使用。
2.改造实施过程调查发现,已完成改造的家庭中,约40%通过自筹资金完成改造,60%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
而尚未改造的家庭,大多数表示愿意进行改造,但仍需政府的资金支持。
此外,农村居民对于改造的实施过程普遍表示满意。
3.改造成效已完成改造的家庭中,80%的调查对象对新厕所的使用效果表示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厕所更加卫生、方便。
而尚未改造的家庭则普遍反映了旧厕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和使用不便。
4.还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村厕所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资金的到位率和使用效率不高,有些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其次,一些家庭自筹资金进行改造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再次,还有一些家庭对于新式厕所的使用和保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新厕所无法实现最大的效益。
四、建议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提高改造的效果和普及率1.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政府资金到位和使用效率;2.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厕所改造的资金投入,帮助更多家庭进行改造;3.宣传和普及新式厕所的使用和保养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4.加强对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改造的质量和效果;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度关于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度关于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们应城市城管局开展了一次对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现将报告如下:一、调研背景农村厕所改造是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关键任务。
农村厕所的改造与改善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环境。
同时,改造后的厕所也将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促进农民的卫生习惯养成,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因此,城管局开展了一次对全市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旨在了解现有农村厕所改造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阶段的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调研对象主要是全市25个县区的农村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收集和调查数据。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村庄和户数,和农村干部进行交流了解情况,对原有的设施进行一定的评估。
三、调研结果分析1.农村厕所改造进展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已经开展农村厕所改造的村庄达到了75%,其中已经完成农村厕所改造的村庄占到了60%。
实地走访发现,大多数村庄已经开始对厕所进行改建,改造后的厕所设施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升,使用方便、干净整洁,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2.农村厕所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虽然农村厕所改造进展较为显著,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投入经费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有的村庄无法承担农村厕所改造的费用,对改造进展造成阻碍。
二是改造后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
有一部分农户厕所设施年久失修,即便是新改造的厕所也可能存在被污染或破坏的问题。
三是农村居民的习惯问题。
少数农村居民习惯仍存过去的野地方便,对新厕所设施不习惯,使用率不高。
四、改进措施以上问题和困难不可避免影响到厕所改造的进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调拨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厕所改造,尤其是低收入村庄的厕所改造经费。
2.加强村庄环境管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护。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1.引言农村厕所的改建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关键一环。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村地区农村厕所改建情况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农村厕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择农村地区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共计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
3.调查结果3.1厕所硬件设施不完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超过60%的农户在农村地区仍使用传统的非卫生厕所。
这些厕所多为粪坑式,没有有效隔离装置,既不舒适也不卫生。
3.2规划管理薄弱调查发现,多数地区缺乏统一的农村厕所规划,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对于农户自建的厕所,缺乏专业指导和规范,导致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3.3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访谈中发现,部分农户没有意识到农村厕所的环境卫生重要性。
他们对于卫生设备的使用和清理维护存在盲区,容易导致厕所周围环境脏乱差。
4.问题分析4.1专业指导力度不足农村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厕所改建方案、技术指导和培训,但目前专业力量缺失,导致改建质量无法保障。
4.2资金投入不够厕所改建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政府资金支持和农户自筹资金不足,制约了改建进程。
4.3缺乏普及宣传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对于卫生设备的使用和清理维护存在认识盲区,需要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5.改进建议5.1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厕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确保改建质量和进度。
5.2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厕所改建的资金投入,配套完善的资金支持机制,鼓励农户自筹资金,促进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3加强宣传教育设立媒体广告、开展宣传活动和培训班,向农民普及厕所改建的重要性、正确使用和清理维护的知识,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5.4强化监督力度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户自建厕所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厕所的合规建设和规范使用。
农村厕所革命改造调研报告

农村厕所革命改造调研报告农村厕所革命改造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其中农村厕所革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了解农村厕所革命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有30个农村家庭参与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厕所改造情况、改造后使用感受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农村厕所改造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家庭已完成厕所改造,占比达80%以上。
改造方式主要是进行厕所的独立改造,将传统的旱厕改造为水冲式厕所,增加了冲水装置和排污管道。
2. 改造后使用感受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农村家庭都对厕所改造后的使用感受表示满意。
新的水冲式厕所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清理工作的负担,保持了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
3. 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厕所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改造资金不足,部分农户由于经济原因未能进行厕所改造。
其次是维护和清洁问题,部分农户对厕所的定期维护和清洁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厕所卫生状况下降。
此外,一些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没有得到充分考虑,改造后的厕所不够人性化。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每个农户都能进行厕所改造。
2.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厕所卫生的重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加强对厕所维护和清洁的培训,提高农民对厕所清洁工作的重视和能力。
4. 在厕所改造中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增加扶手、扶杆等设施,提高厕所的人性化。
五、结论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资金支持,提高农民对厕所卫生的重视,加强维护和清洁工作,并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卫生环境的全面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中国农村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显著的进步。
然而,农村卫生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重要问题之一。
厕所作为卫生设施的一部分,在农村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农村改厕的背景农村改厕是指通过改造和整治现有的农村厕所,提高农村卫生设施的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改厕工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厕所改造。
然而,农村改厕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3.1. 教育和意识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对卫生环境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民缺乏对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和相关知识的传授。
因此,他们往往对改厕工作缺乏认真和积极的态度,甚至有些人对改厕工作持有抵触和拒绝的态度。
3.2. 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农村改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但是,由于经济的限制和技术的不足,许多农民无法负担得起改造厕所的费用,并且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3.3. 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还存在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欠缺。
他们习惯于将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不仅影响了周边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水源和土壤造成了污染。
四、解决方案4.1. 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卫生意识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卫生习惯。
可以通过开展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意识和认识,使他们意识到改厕对于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性。
4.2. 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民提供补贴,降低他们改厕的经济负担。
同时,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改造厕所的技术要点。
4.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调研报告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农村户厕改造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走访了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农村户厕,了解当地的厕所建设情况和实施进展。
2.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农村居民对当前的厕所改造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
3.专题座谈会:与有关部门和农村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厕所改造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当前的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资金和技术等问题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厕所还未达到卫生标准。
特别是部分山区地区,存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厕所改造工作更为困难。
2.农村居民对厕所改造工作的需要和支持度较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厕所改造工作抱有积极态度,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加快改造进程。
3.农村地区对资金支持的需求较大。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户缺乏资金改造厕所。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4.农村地区的技术支持和宣传工作亟待加强。
许多农户对厕所改造的相关技术和要求不了解,缺乏改造能力。
同时,有关部门在宣传方面也亟待加强,提高农村居民对厕所改造工作的认识。
四、调研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户厕改造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于山区和经济困难地区,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资金支持。
2.加强技术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改造能力,同时推广科学的厕所改造技术和设施。
3.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厕所改造工作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形成厕所改造的良好氛围。
4.建立监督机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厕所改造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改造项目的督导和考核,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五、总结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卫生环境。
农村治厕调研报告

农村治厕调研报告农村治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厕所建设成为重点工作之一。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收入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厕所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式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针对XX省的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共涉及10个村庄,500户农户。
三、调研结果1. 农村厕所建设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共有60%的农户已经建立了卫生厕所,但其中仍有40%的农户使用传统的露天茅坑。
同时,约30%的卫生厕所存在设施老化、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2. 农村厕所建设的问题调研发现,农村厕所建设面临以下问题: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缺乏宣传等。
资金短缺是导致农户建设卫生厕所困难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没能承担起相关费用。
另外,农户缺乏相关技术知识,无法独立完成厕所建设和维护。
此外,由于缺乏宣传和教育,部分农户对卫生厕所的重要性和建设意义缺乏认识。
3. 农村厕所建设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农户希望得到相关政府支持。
其中,资金补贴、技术指导和宣传教育是农户最希望得到的帮助。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的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厕所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资金补贴和贷款支持,解决农户建设厕所的资金压力。
2. 加强技术指导:政府应组织专家团队,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其掌握厕所建设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3.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厕所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意识和认识。
可以通过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向农户普及相关知识。
4. 引导农民参与: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厕所建设,提高其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农村厕所建设的现状、问题和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和需求,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村厕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调查报告农村改厕工作调查报告一、引言农村改厕工作是当前我国农村卫生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步。
为了解农村改厕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对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对象包括农村居民、农村厕所改造责任单位等。
访谈主要采访了有关农村改厕工作的专家、村干部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农村厕所改造工程推进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农村卫生改革的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得到了较好的推广。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50%的农村已经完成了厕所改造工程,改造率持续上升。
然而,在农村改厕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工程推进不均衡、改造质量不高等。
2. 农村厕所改造方式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厕所改造方式主要包括集中改造和分散改造两种。
集中改造指的是将农户的厕所集中在一起进行改造;分散改造则是在农户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改造。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集中改造和分散改造各占50%左右,但集中改造在改造效果和后期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3. 农村居民对厕所改造工程的态度经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居民对于厕所改造工程的态度较为积极。
多数居民认为改造工程能够提升生活环境和改善卫生条件,对改造工程持支持态度。
然而,也有一部分居民对于改造工程并不理解,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1. 工程质量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农村改造工程质量不高,存在质量不达标、工期拖延等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工程监管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施工单位无资质等。
2. 农村厕所管理困难农村厕所改造后,由于管理难度大,很多农户没有形成良好的使用和清洁习惯,导致改造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也存在相关管理政策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
3.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厕所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对于改造工作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导致工程进展缓慢,改造质量不高。
农村厕所改造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厕所改造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为了了解农村厕所改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本次调研覆盖了我国的农村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
我们随机选择了10个农村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并分别对村民和相关官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改造覆盖面有所提高。
据统计,95%的调研村庄已完成厕所改造工作,配置了现代化厕所设施。
然而,还有少数村庄存在改造工作落后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
其次,改造质量有待提高。
在已改造的村庄中,有70%的村民对改造后的厕所设施表示满意。
然而,还有30%的村民对改造质量表示不满。
主要问题包括:厕所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等。
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厕所改造缺乏有效监管,造成了施工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第三,宣传和教育工作仍需加强。
在调研中,有40%的村民表示他们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厕所使用方式的重要性。
这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使用厕所的习惯。
第四,资金投入需要加大。
农村厕所改造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厕所改造的支持力度,但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我们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厕所改造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
最后,需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这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如施工质量不稳定和资金浪费等。
我们建议政府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综上所述,农村厕所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提高农村的卫生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建议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促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报告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农村改厕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县农村改厕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人口的增加,农村规模的扩张,当年外迁的露天粪缸又成了村中厕、户旁厕,这些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又成为新的污染源,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仍然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改厕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大进展,关键是加大了“五个力度”,一是出台政策、明确目标,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加大了引导力度,三是统一标准、加强培训,加大了指导力度,四是上下联动、多方筹资,加大了投入力度,五是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加大了督查力度,二、我县农村改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的改厕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村改厕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卫生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通过实地视察和走访座谈等形式,我们对全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基本概况与主要做法我县农村改厕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当时,除少数村庄进行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外,大多数仅是把房前屋后的露天粪缸向野外迁移而已,并没有从严格、标准意义上完成对非卫生厕所的改造。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
期间我县改厕工作虽然从没停止过,对改善当时的环境卫生状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进度和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是从1984年的22、8%增加到1999年的4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人口的增加,农村规模的扩张,当年外迁的露天粪缸又成了村中厕、户旁厕,这些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又成为新的污染源,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仍然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
由于多年来农村改厕不彻底,广大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仍然较差,导致农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存在,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加快农村改厕工作步伐,截至xx年底,全县农村卫生厕所累计达10、96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89%;消灭露天粪缸36600多丘,清除率达78%;新建公厕300多座。
传统的粪坑敞开式、房厕分离式,逐步被卫生防臭的三格式 (占44、29%)、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占43、6%)及其他粪便无害化处理方式所取代。
广大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得到增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改厕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大进展,关键是加大了“五个力度”:一是出台政策、明确目标,加大了领导力度。
县委、县政府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奔小康的高度,将“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列为我县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确立了“奔小康,先保健康”的新观念。
2000年,县政府出台了《**县农村改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的改厕规划。
之后每年专题听取县爱卫会有关改厕工作汇报,多次召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会议,从县政府到各乡镇、各行政村层层成立了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措施,明确了责任,确保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
二是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加大了引导力度。
坚持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农村改厕的主要环节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向群众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通过召开动员会和进村入户的座谈会进行宣传;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开设《健康之声》、《卫生与健康》栏目,将农村改厕宣传列入重要内容;组织人员编印了6万多册《**县农村改厕工作手册》,先后印发了10万份宣传资料,通过各乡镇分发到广大农户手中;精心制作了14块宣传展板,在各乡镇巡回宣传。
同时,选择一些基层领导重视、农民群众有改厕愿望的乡镇作为示范点,树立先进典型。
如新建镇西岩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大张旗鼓地开展改厕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给全县带了一个好头。
另外,有目的、有重点地指导改建了一批不同类型的无害化卫生户厕、公厕。
通过召开现场会,分期分批地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农村基层干部和施工技术人员到改厕示范点进行参观,推广技术与经验,扩大改厕的辐射面。
三是统一标准、加强培训,加大了指导力度。
全县制定了统一的农村改厕“四有四无”标准(即有墙、有顶、有便器、有密闭式贮粪池;无蝇、无蛆、无臭、粪便无害化)。
在选址上,采取就近、沿线、连片的方法,积极培育改厕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全县24个乡镇约有10万人次接受了培训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教育,各乡镇都有了一支懂技术、会施工的改厕专业队伍。
县爱卫会在各地改厕过程中,专门安排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是上下联动、多方筹资,加大了投入力度。
由于县财政经费紧张,农民收入有限,单靠一个主体投入难以解决全县改厕的巨额费用。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尽早实现“使用卫生厕所、居住卫生环境”这一目标,我县采取县、乡(镇)政府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受益户出一点和农户自己动手省一点的办法解决改厕所需的物资和资金。
据统计,从2001年到xx年,全县用于农村改厕的总投资达2601万元。
其中,国家与集体分别投入资金90万元和831万元,占35%;个人投资1675万元,占64%;其它投资5万元,占1%。
五是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加大了督查力度。
制订出台了《**县农村改厕经费补助和奖励办法》和《**县农村改厕工作考核细则》,把改厕工作列入乡镇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每年对改厕进展情况进行全县通报,改厕工作经县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考核验收后,采取补助与考核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拨给专款,对改厕工作提前达标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各乡镇也相继制定了配套的措施和奖励办法。
如壶镇镇政府为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改厕工作,向辖区内83个行政村、2万余户农户承诺:农户每消除一丘露天粪缸的,奖励人民币50-100元;行政村新建一座标准公厕的,奖励人民币10000余元。
二、我县农村改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的改厕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偏差,卫生意识缺乏。
受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由于缺乏卫生知识,有的农民对粪便所造成的污染和引发传染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厕所的改与不改,与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身体健康没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农民认为厕所本来就是脏的、臭的,没有必要把钱和物投入到厕所上,现在最着急要改的是吃、穿、住,至于拉的只要撒了出去就是“眼不见为净”;有的农民认为厕所只不过是存储肥料而已,经无害化处理就没有了肥力,反而失去了农作物肥料的一大来源。
二是经济薄弱,规划建设滞后。
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边远山村的集体经济基础仍很薄弱,农村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对改厕资金的投入捉襟见肘。
即使是比较富裕的行政村,也往往重视对电力、通信、道路的投入,而忽视对非卫生厕所的改造。
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既没有预留适当的改厕空间,又没有规划统一的排污设施,导致农村改厕有钱没地改、想改没有钱的尴尬局面。
三是标准低下,改厕方法单一。
主要以消灭露天粪缸,建造公共厕所为主,对非密闭性的户厕改造只是低标准、粗放式的,而且改厕的方法也比较单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种地农民的逐渐减少,存储的粪便由于没有进行真正无害化处理,离国家关于“有完整下水道系统,经无害化处理”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其排放与去向也将成为新的隐忧。
三、推进我县农村改厕工作的建议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加快对非卫生厕所的改造与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刻不容缓。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卫生知识。
农村改厕是一场破千年旧俗的“革命”,是好事,也是难事。
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为改厕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积极开展农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改建卫生厕所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本措施,从而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注重科学改厕。
农村改厕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
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注重科学改厕,保证施工质量,防止因质量不合格造成经济损失而挫伤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要把农村改厕工作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结合起来,将改厕列入村庄规划,统筹实施。
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群众意愿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改造模式,不搞“一刀切”。
卫生、农业、城建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力争资源共享,如可采取沼气净化式、生物分化式、高温堆肥式等绿色环保型的改厕方法,尤其是前二者,无害化处理比较彻底,又能为农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大量的绿色能源和大量绿色有机肥料,要积极向群众推荐,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三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尝试改厕市场化。
要把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个人投资改厕。
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如以投资的方式建造沼气池,无偿收集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粪便,然后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向村民提供日常生活能源和有机肥,不失为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四是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要把农村改厕工作与“培育新农民”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卫生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各行政村要制订卫生厕所管理制度,落实专人,明确职责,定期检查,确保改好一个,用好一个,巩固一个,充分发挥设施效益,切实改变“有人建没人管,卫生厕所不卫生”的现象,确保农村改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