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章

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章

第一章思考题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A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

试问:(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ΔU=+40+(-60)=-20KJ (4)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4. 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Kc 、Kp、 Kθ的表达式:
(1) Kc={c(CO)}{c(H2)}3/{c(CH4)}{c(H2O)} Kp={p(CO)}{p(H2)}3/{p(CH4)}{p(H2O)} Kθ= {p(CO)/pθ}{p(H2)/pθ}3/{p(CH4/pθ)}{p(H2O)/pθ}
12. Kθ=1.65×1012, J=122.5<Kθ, 则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新的平衡浓度为: 0.10+y 0.25-y 0.25+(0.10/2)-y
T不变,则Kc=0.62 mol•L-1不变,y=0.01 mol•L-1,α(PCl5)=68%
(3)
(5) 减小容器的体积 Cl2的物质的量-↑
(6) 减小容器的体积 Cl2的分压-↑
(7) 减小容器的体积 Kθ 不变
(8) 升高温度 Kθ-↑
(9) 升高温度 HCl的分压-↑
(10) 加催化剂 HCl的物质的量 不变
10. (提示:在体积恒定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故当H2O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为1时,则c(H2O)/ c(CO)=1 .
(1)
起始浓度为/(mol•L-1) c c 0 0
6. (1) 平衡时该气体混合物的总压为 53.6kPa。(2) NH3的最初分压为25.3 kPa时 ,H2S的平衡分压为17kPa.
7. Jp=0.17<Kp=1, ΔrGm<0, 则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8. (1) 起始浓度为/(mol•L-1) 0.70/2.0 0 0
习 题
1. (1) 在常温(298K)、标准态下ΔrGm=113.4kJmol-1,不能自发进行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思维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以达到对无机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有些实验的思考题对于学生理解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1、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控制反应速率?参考答案: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性质、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包括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控制反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

2、如何制备纯净的化学物质?参考答案:制备纯净的化学物质需要遵循“无尘无水无油”的原则,即反应应在干燥、无尘、无水的环境中进行,使用的仪器应干燥、无油。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提纯和精制等步骤,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产物。

3、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可行性?参考答案:判断化学反应的可行性需要考虑反应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和产物的性质等因素。

例如,反应物必须是可溶性的,反应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产物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纯度等。

4、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参考答案: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加入适量的标准溶液、搅拌、观察反应过程、滴加指示剂、读取滴定管的读数等。

计算方法则是根据滴定数据和标准溶液的浓度来推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5、如何制备晶体?参考答案:制备晶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控制溶剂和溶质的比例、调节反应温度和pH值等。

在结晶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晶体。

以上是一些《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思考题和参考答案,希望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有所帮助。

无机化学部分思考题答案(简答题)

无机化学部分思考题答案(简答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十230 2准确度是测定值(x)与真值(T)之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可用误差表示;精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可用偏差表示。

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决定的;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

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不高时结果不可信。

232补充十一2472(1)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

这是定量计算的必要条件。

要求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要求达到99.9%以上;且无副反应。

(2)反应速率要快。

要求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对于速率较慢的反应,可加热或加催化剂使反应加速。

(3)要有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其含量也与化学式符合。

(2)纯度要高,含量不应低于99.9%。

(3)性质要稳定。

如烘干时不易分解,称量时不易潮解,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不易被空气氧化。

(4)参加反应时,按照反应方程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5)最好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2551(1)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与强酸相比,曲线开始点提高;(2)滴定开始时,溶液pH升高较快,这是由于中和生成的Ac-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Ac更难离解,[H+]降低较快;(3)继续滴加NaOH,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线变化平缓;(4)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剩余的HAc已很少,pH变化加快;(5)化学计量点前后,产生pH突跃,与强酸相比,突跃变小;(6)化学计量点前后,pH仅由滴定剂过量的量计算,曲线与强酸相同。

3(1)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终点越高。

(2)酸的K aθ(或碱的K bθ)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起点越低。

补充。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思考题一1. 实验中使用的无机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浓度的?答案:无机离子的溶解度通常会随着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当溶液中有其他离子存在时,无机离子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

这种影响是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改变导致的。

2.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哪些常用的分析技术?答案: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电化学分析(如电解、电位计测定等)和色谱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思考题二1.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仪器误差、样品质量和纯度的差异等因素引起的。

此外,实验条件和操作技术也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如何确定和排除异常值?答案:确定异常值的方法包括检查测量结果是否明显偏离其他数据点,并使用统计工具如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

排除异常值时,需要仔细考虑可能的原因,例如测量误差或实验条件的异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思考题三1. 实验中如何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答案: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如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可靠性。

2.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答案: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例如计算均值、标准差、误差等指标,进行数据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等。

这些统计学方法有助于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考博-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考博-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一、问答题1.什么叫“中间控制检验”?在提纯NaCl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中间控制检验?答:在提纯过程中,取少量清液,滴加适量试剂,以检查某种杂质是否除尽,这种做法称为中间控制检验。

由于食盐中SO42-、Ca2+、Mg2+等杂质,随食盐来源不同而含量不同,为了节省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和时间,应通过中间控制检验确定这些试剂的最少用量。

2.为什么选用BaCl2、Na2CO3作沉淀剂?除去CO32-用盐酸而不用其它强酸?答:加BaCl2可去除SO42-;加Na2CO3可除去Ca2+、Mg2+及多余的Ba2+离子,多余的CO32-用加Hcl或CO2的方法除去,Na2+与Cl-生成NaCl,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3.为什么先加BaCl2后加Na2CO3?为什么要将BaSO4过滤掉才加Na2CO3?什么情况下BaSO4可能转化为BaCO3?(已知K SPBaSO4=1.1×10-10 K SPBaCO3=5.1×10-9)答:先知BaCl2除去SO42-,过量的Ba2+加Na2CO3可除去,若先加Na2CO3除去Ca2+、Mg2+。

再加BaCl2除去SO42-时,过量的有毒的Ba2+,还得再想办法除去。

生成的BaSO4沉淀若不过滤后再加Na2CO3,则在较大量的Na2CO3,存在的情况下BaSO4有可能转化为BaCO3:BaSO4+Na2CO3=BaCO3↓+ Na2SO4 ,这样就达不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因为K SPBaCO3≈5OK SPBaSO4因此,只要在体系中[CO32-]>5O[SO42-]时, BaS04就可能转化为BaC03.4.溶解粗食盐时加水量的根据是什么?加水过多或过少对粗食盐的提纯有何影响?答:溶盐加水量是根据NaCl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来确定的。

加水过多对后面的蒸发处理增加困难;而且由[Ba2+][ SO42-]=K SP可见加水过多会增加Ba2+的用量而影响除杂;加水过少粗盐溶不完而影响产率。

无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

⽆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第⼗章P 333作业参考答案思考题1、(4)极化⼒与极化率极化⼒:描述阳离⼦对阴离⼦变形的影响能⼒。

极化率:描述离⼦(主要指阴离⼦)本⾝变形性的⼤⼩。

13、离⼦的极化⼒、变形性与离⼦电荷、半径、电⼦层结构有何关系?离⼦极化对晶体结构和性质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答:(1)离⼦极化⼒的影响因素:阳离⼦的正电荷越⾼半径越⼩极化⼒越⼤;当阳离⼦的电荷相同和半径相近时,阳离⼦极化⼒⼤⼩与其最外电⼦层结构关系是18e、18+2 e->9~17 e-> 8 e-。

⑵离⼦变形性的影响因素:阴离⼦半径愈⼤、变形性愈⼤;阳离⼦变形性与它最外层电⼦构型有关:18e、18+2 e-> 9~17 e-> 8 e-。

(3)离⼦极化结果:使离⼦键向共价键过渡、阴阳离⼦间的配位数减⼩、溶解度减⼩、熔点降低、颜⾊加深。

14、试⽤离⼦极化的概念讨论,Cu+与NV半径相近,但CuCI在⽔中的溶解度⽐NaCI⼩得多的原因。

答:Cu+最外层电⼦结构是18e⽽N6是8e。

C1的极化⼒⼤于N6, CuCI中的离⼦键向共价键过渡、使离⼦键减弱,所以CuCI在⽔中的溶解度⼩于NaCI。

17、形成氢键具备的条件是:元素的电负性⼤、原⼦半径⼩、有孤对电⼦(F、O N三种元素具备条件)。

习题:1、填充下表7、下列物质中,何者熔点最低?NaCI KBr KCI MgO答:KBr熔点最低(因为阴阳离⼦的半径均⼤,晶格能⼩)8、熔点由⾼到低:(1)从NaF到Nal熔点降低。

9、下列离⼦的最外层电⼦构型属于哪种类型?Ba 2+8 e- Cr3+9~17 e- CcT 18 e- Pb 2+18+2 e-S 区d 区ds 区p 区10*、I的半径最⼤、极化率最⼤。

11、写出下列物质极化作⽤由⼤到⼩顺序SiCI 4> AICI 3> MgC2>NaCI12、讨论下列物质的键型有何不同?(1)CI 2⾮极性共价键(2)HCI 极性共价键(3)Agl离⼦键向共价键过渡(4)NaF 离⼦键16、试⽤离⼦极化观点解释AgF易溶于⽔,⽽AgCI、AgBr、AgI难溶于⽔,并且由AgCI到AgBr再到AgI溶解度依次减⼩。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思考题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熔点/℃993 801 747 661(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熔点/℃ -90.2 -70 5.4 120.5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

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 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

因为离子半径r(Ca2+)<r(Sr2+),形成的晶体CaF2的核间距离较小,相对较稳定的缘故。

4. 解释下列问题:(1)NaF的熔点高于NaCl;因为r(F-)<r(Cl-),而电荷数相同,因此,晶格能:NaF>NaCl。

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

晶格能:BeO>LiF。

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

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

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考题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A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

试问:(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ΔU=+40+(-60)=-20KJ (4)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2)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3)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4)最稳定的单质焓等于零。

×(5)最稳定的单质的生成焓值等于零。

×(6)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7)由于CaCO3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8)由于反应焓变的单位为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不影响反应的焓变值。

×9.判断下列各组内的反应在标准态下的恒压反应热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1)N2(g) + 3H2(g) ─→ 2NH3(g)1/2N2(g) + 3/2H2(g) ─→ NH3(g) 不同,因为两个反应的反应计量数不同.(2)H2(g) + Br2(g) ─→ 2HBr(g)H2(g )+ Br2(l) ─→ 2HBr(g) 不同,因为两个反应的反应物Br2的状态不同.10. 已知:A +B ─→ M + N;()1 = 35kJ·mol-12M + 2N ─→ 2D;()2 = -80kJ·mol-1则A + B ─→ D的()3是()(1)-10kJ·mol-1 (3)-5kJ·mol-1√(2)-45kJ·mol-1 (4)25kJ·mol-111.下列纯态单质中,哪些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零:(1)金刚石√(3)O3(臭氧)√(5)Br(l)(2)Fe(s) (4)Hg(g)√(6)石墨12.在一标准态下CO2(g)的为下列那个反应的值?(1) C(金刚石) + O2(g) ─→ CO2(g)(2) CO(g) + 1/2O2(g) ─→ CO2(g)(3) C(石墨) + O2(g) ─→ CO2(g)√13.反应:H2(g) + S(g)─→ H2S(g)的值是否等于H2S(g)的?不等,因为S(g)不是稳定单质.14.已知,100KPa下,反应:N2(g) + 2O2(g) ─→ 2NO2(g) = ·mol-1, 则N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mol-1 (3)·mol-1(2)·mol-1√(4)·mol-1习题本章作业(P24~25):3./5./8./10./13./15./18.1. 制备硝酸(HNO 3)的反应如下: 4NH 3+ 5O 24NO + 6H 2O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试计算每消耗吨氨气可制取多少吨硝酸? (提示:n(NH 3):n(HNO 3)=1:2/3. 答案:吨硝酸)2. 在容器为的真空钢瓶内充入氯气,当温度为时,测得瓶内气体压强为×107Pa,试计算钢瓶内氯气质量。

提示:#3. 一氧气瓶的容积是32L ,其中氧气的压强为。

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至×103kPa 时就要充氧气以防混入别的气体。

今有实验设备每天需用氧气400L ,问一瓶氧气能用几天?解:允许使用的氧气物质的量为:()11p p V n RT-=每天需用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22p V n RT=以瓶氧气可用的天数为:129.6n d n =4. 一个容积为的氧气缸安装有在×105Pa 下能自动打开的安全阀,冬季时曾灌入624克氧气。

夏季某天阀门突然自动打开了,试问该天气温达多少摄氏度?提示:031844.9pV MpV T K C nR mR====32.910mRTpV nRT MMpV m gRT====⨯#5. 冬季草原上的空气主要含氮气(N2)、氧气(O2)和氩气(Ar)。

在×104Pa及-22℃下手记得一份空气试样,竟测定其中氮气、氧气和氩气的体积分数依次为、、。

求收集试样时各气体得分压。

提示: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inp pn =6.30℃下,在一个容积为的容器中,O2,N2和CO2混和气体的总压力为,其中P(O2)为, CO2的含量为。

试求:(1) 容器中CO2的分压;(答案:×104Pa)(2) 容器中N2的分压;(答案:×104Pa)(3) O2的物质的质量分数;(答案:)7.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备氢气:Zn(s) + 2H+─→ Zn2+ + H2(g)↑若用排水集气法在、25℃下(已知水的蒸气压为)收集到×10-3m3的气体。

求:(1) 25℃时该气体中H2的分压;(答案:)(2) 收集到的氢气的质量。

(答案:)#8.设有10molN2(g)和20molH2(g)在合成氨装置中混合,反应后有5molNH3(g)生成,试分别按下列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数量(νB)和物质的量的变化(Δn B)计算反应进度并作出结论。

(1) 1/2N2(g) + 3/2H2(g) ─→ NH3(g)(答案:ξ=)(2) N2(g) + 3H2(g) ─→ 2NH3(g)(答案:ξ=)提示:1BBnζυ=∆。

结论: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 某气缸中有气体,从环境吸收了800J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到,试计算系统热力学能变化(ΔU)(提示:ΔU=Q p-pΔV=)#10.理想气体在350K和152kPa条件下,经恒压冷却至体积为,此过程放出了1260J热。

试计算(1)起始体积(3)体系做功(2)终态温度(4)热力学能变化(5)焓变提示:331122(1):38.31038.3(2):320(3):502(4):758(5):1260p nRT V m Lp pV T KnRW p V J U Q W J H Q J-==⨯====-∆=∆=+=-∆==-(问题主要出现在正负号上)11.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内容:在25℃及标准态下,每氧化1molNH 3(g)和H 2O(g)并将放热。

(答案:298.15132253()()()();226.242K r m NH g O g NO g H O g H kJ mol ∅-+−−−−→+∆=-⋅标准态) 12.在一敞口试管内加热氯酸钾晶体时发生下列反应:2KClO 3(s) ─→ 2KCl(s) + 3O 2(g),并放出热。

求: 下该反应的Δr H m 和ΔU 。

(提示:89.596.9p H Q kJU H W H p VH nRT kJ∆==-∆=∆+=∆-∆=∆-∆=-)#13. 在高炉炼铁,主要反应有: C(s) + O2(g) ─→ CO 2(g)1/2CO2(g) + 1/2C(s) ─→ CO(g)CO(g) + 1/3Fe2O3(s) ─→ 2/3Fe(s) + CO 2(g) (1)分别计算时各反应的和各反应值之和;(2)将上列反应方程式和并成一个总反应方程式,应用各物质的值计算总反应的并与(1)计算结果比较做出结论。

(提示:(1)各反应的值之和为:11(393.509)86.229(8.3)315.6r m H kJ mol kJ mol ∅--∆=-++-⋅=-⋅(2) =·mol -1,计算结果基本相等。

可以得出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多数同学出现了问题) 14. 已知时反应:3H2(g) + N2(g) ─→ 2NH 3(g);()1 = ·mol -12H2(g) + O2(g) ─→ 2H 2O(g);()2 = ·mol -1试计算下列反应的()3:4NH3(g) + 3O2(g) ─→ 2N 2(g) + 6H2O(g)(提示:反应(3)=反应(2)×3-反应(1)×2=·mol -1) #15. 铝热法反应如下:8Al + 3Fe3O4 ─→ 4Al 2O3 + 9Fe (1)利用数据计算恒压反应热;(答案:3347.6p r m Q H kJ ∅=∆=-)(2)在此反应中若用去铝,问能放出多少热量?(答案:1183347.6,3347.68267.0267.0/26.98267.03347.6267.04141826.98p mol Q kJ kJmolg g g mol g kJ g Q kJ mol g mol--=--⋅-=⨯=-⋅因为的铝放出的热量为:则每摩尔铝所放出的热量为:则铝的摩尔数为:所以铝放出的热量为:)16. 利用数据,试计算下列反应的恒压反应热:(1)Fe3O4 + 4H2(g) ─→ 3Fe(s) + 4H 2O(g)(答案:·mol -1)(2)4NH3(g) + 5O2(g) ─→ 4NO(g) + 6H 2O(g) (答案:·mol -1) (3)3NO2(g) + H2O(l) ─→ 3HNO 3(l) + NO(g) (答案:·mol -1) 17. 已知Ag2O(s) + 2HCl(g)─→2AgCl(s) + H 2O(l)= ·mol -1及(Ag2O ,s)= ·mol -1,试求:AgCl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