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食物链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食物链和食物网》
探究二: 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 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 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吃草籽鸟
禾谷类 昆虫 兔
三 (1)请用箭头连接出食物网,共—条食物链。 (2)选择一条食物链,依次指出生产者、初 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鹰在食物网中的 三级 次级 消费级别分别是 和 消费者。 (3)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竞猜成语 黄 雀 在 后 螳 螂 捕 蝉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描述了不同种 生物之间的哪 种关系?
捕食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生物富集 食物网
学习目标:
1、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能根据问题情境准确写出食物链。 3、能准确判断一个食物网所包含的 食物链的数目。 4、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 物链不断积累,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
禾谷类→昆虫→食虫鸟→老鹰
食虫鸟
老鹰
1.肉食性动物可以吃多种植食性动物,而一
种植食性动物也可以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 食物,所以一种生物往往并不固定在一条食 物链上。 2.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 种渠道进行的。
图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A微小的 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 虫→ D小鱼→E大鱼。
图中的圆点表示的是排入水体中的 某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生 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
圆点的多少表示有毒物质量的多少。
(1)如图这些积累了很多毒物质的鱼被人 人会中毒 的后果。 吃了,会产生_______ (2)从生态因素的角度看,存在 食物链 的不 空气、水、土壤 ___________ 中的有毒物质,经______ 断积累,使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 越多,_____ 受害 越大。 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食物 交织 在一起,这样就形成 链,它们是相互___ 食物网 了___ ___。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2024版新教材)
草
生物与环境是一 个统一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片森林
一片草原
一片海洋
一个池塘
一滴水
在确定某一空间范围后 生态系统=生物+环境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草
虫
捕食
鸟
捕食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 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草
一个生态系统 中,往往有很 多条食物链, 它们彼此交错 连接,形成了 食物网(food web)。 草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 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苹果腐烂的过程
1、苹果为什么会腐烂?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界干 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
《的中自华然人保民护共区和。草国原草原荒法漠》,化并且建立了有关
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2、它最终会被分解成什么?
从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细菌和真菌常常 被称为生态系统 中的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的关系。
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 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 物充足而大量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 无限制地增加呢? 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 不断生长面基本维持原状。但是,如果 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场会发生哪些变 化呢?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女口: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看课本上的例子4、生态系统的组成广f植物__生产者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彳动物一一消费者w1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空气、阳光、水等5、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一定限度的。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一一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一一草原;海洋生态系统一一海洋;淡水生态系统一一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一一沼泽;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提出问题一一作出假设一一制定计划一一实施计划一一得出结论一一表达与交流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复制分裂分裂植物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1形成18、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包括:上皮组织一一保护、分泌;肌肉组织一一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一一调节和控制;结缔组织一一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基本特征归纳:判断某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各三种)你知道的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归类的方法★ 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环境中形响生物的和的因素。
( ___________ 因素(如: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4、你所学过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①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作出假设:亂妇适于生活在阴睛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 材料用具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⑤变量分析: _______________ 是该实验的变■⑥实验结果:实验重复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只 第二次/只 第三次/只 第四次/只 第五次/只明亮 O 1 2 0 2 阴暗1098108⑦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睛的环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所形成的统一鞍体。
②分类: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因素:七星瓢虫捕食妨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狼群集体捕猎 :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 :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中⅜J O «.*■■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影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It)②组成: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部分:如 ______________”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和网状结构。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食物链
练一练!
1、试分别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两条谚语中包含
的食物链( ) 、(
)
2、下列关于草原某食物链的写法,错误的是( )
A.鼠→蛇→鹰
B.草→鼠→蛇→鹰
C.鼠-蛇-鹰
D.草←鼠←蛇←鹰
3、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某同学依据此生态系统,书写了四条食物链, 正确的是( )
A.鹰→蛇→鼠→草 B.草→鼠→蛇→鹰 C.草→鼠→蛇 D.土壤→草→鼠→鹰
我爱思考?
生态系统
1.图中共有几条食物
链?写出最长的一条 食物链。
2.图中最基础的成分
是什么?初级消费者 指的是哪些生物?鹰 的所处级别是什么?
Thanks!
初级 消费者
次级 消费者
三级 消费者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 吃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禾谷类
吃草籽鸟 鹰
昆虫
食虫鸟
兔
生态系统
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1.食物链的组成:只包括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含分解者(细菌、真菌和
腐生动物)和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和水等)
阳光→草→鸟
草→兔 、兔→鹰 (×) 草→鼠 、狐→鹰 (×)
小试牛刀
请判断下列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
(1)阳光 草 鼠
蛇(×)
(2)草 昆虫 食虫鸟 蛇 鹰(√)
(3)草 虫 鸟 鹰 (×)
(4)虾 小鱼
大鱼(× )
(5)树 虫 鸟
鹰( ×)
我的收获
食物链的概念
食
物
链
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食物链的组成 食物链的指向 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食物链的连续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 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 , 动物与人那么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 , 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响。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 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外表。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 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外表大多有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1、科学探究的 6 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方案④实施方案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 , 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 , 变量是光线。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 除枯燥和潮湿环境不同外 , 其它条件都应相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归纳整理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2.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④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食物链
食物链
一、【设计理念】
食物链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了解学习食物链、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重要。
食物链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在理解食物链的概念以及食物链书写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故此设计本课。
二、【教学目标】
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2.明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食物链的概念和正确写法
2.教学难点:明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课前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由生活中常见四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引出食物链的概念(让学生明确食物链的概念)
3.以上面四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为例,来讲解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各个消费者的级别(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学生活动:
学生仿以上食物链,尝试用箭头标出图示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食物链(及时练习)教师活动:
教师讲解,校对答案(设计意图:课堂及时纠错)。
食物链如何正确书写呢?
教师从食物链的组成、指向、起点和终点以及连续性4个方面进行分别讲解,并辅之以相应的随堂练习,以便于学生及时巩固和掌握。
学生活动:
教师出示一道涉及食物链书写4个方面的练习题,学生当堂练习
教师活动:
教师讲解习题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回顾,并加以小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
露西化石
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不难 看出 : 直立行走使人的形态结构发 生了变化 ; 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 空间 ; 随着劳动水平的逐渐提高 , 脑结构和功能的分化日趋完善 ; 语 言的产生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本 质的变化。以上这些变化还不断提 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在上述过程 中 , 人类社会逐渐发展起来。
• 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 , 対那里的森林古猿 会产生什么影响 ?
资料2
•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 , 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 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fossil〕,也就 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
•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来看 , 髋骨宽阔 , 下 肢骨较粗壮 , 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 她的运 动方式会是怎样的 ?
14.(2015·宜宾改编)东星中学初一一班的同学対一块农田观察后 , 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 请你分析 , 回答以下问 题:
(1)这个食物网中有__5_条食物链。 (2)这个食物网__不__能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原因 是_______缺__少__分__解__者__和__非__生__物__部__分_______。 (3)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农__作__物___。 (4)__蛇__和__鸟__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少。
考试加油!奥利给~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作为物种的人类 , 怎么来 的?
答 : 作为生物物种,人类是在生物圈 中起源、进化和发展的。人类与环 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 , 发展变化 的。
•2. 这个观点是谁提出的 ?
•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 ?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课件(第2课时)
的
能力。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顺序可颠倒) (2)物质 能量(顺序可颠 倒) (3)增多 自动调节 解析 (1)题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这个生态系统中除了已有的 生物部分外,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在“草→兔→猫头鹰”这 条食物链中,“→”表示的是物质和能量的流动。(3)当雨量充沛,气候适 宜时,草生长十分繁茂,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达 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食物链和食物网
1.(2020吉林期末)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 )
图1-2-2-9
A.鹰
B.草
C.兔
D.蛇
答案 B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环节 是生产者。
最多。
3.(2021北京一○一中学期中)牛爱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爱 吃土蜂的蜜和幼虫,田鼠还破坏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人爱养 猫。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阳光→三叶草→牛→人 B.鼠→猫 C.猫→鼠→土蜂→三叶草 D.三叶草→牛→人 答案 D 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11.(2020河南开封兰考期末,1,★★★)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图,请回答: 图1-2-2-12
(1)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分解者是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
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第2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2课时)
草原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 草莓(草没) 草原上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 杨梅(羊没)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 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被吃
被吃Βιβλιοθήκη 吃吃草→羊→狼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思考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共有几条食物链?
连
一
狐
猫头鹰
蛇
连
青蛙
鼠
蜘蛛
兔
吃虫的鸟
食草昆虫
草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兔
草
鼠
狐
猫头鹰
狐
猫头鹰
蛇
猫头鹰
吃虫的鸟
猫头鹰 蛇
11条 猫头鹰
食草 昆虫
蜘蛛
吃虫的鸟 青蛙
猫头鹰
蛇
猫头鹰
蛇
猫头鹰
青蛙
蛇
猫头鹰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发生怎样的变化?
草
鼠
蛇
猫头鹰
吃虫的鸟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 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 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红色圆点——有毒物质
红色圆点的多少——有毒物质的含量
大鱼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红色圆点的数量越来越多。
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 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食物链和食物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会改变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于草园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所含的生物种类无关
9.如图是“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6.(无锡中考)蓬溪的红海周围生活着许多植物,还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和蛇 类等动物活动,从探究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出发,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D.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7.在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草动物
(3)图1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__捕__食__和__竞__争___。 (4)水是影响草原植被生长的 __非__生__物___ 因素。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__草__(_或__生__产__者__) _。 (6)若图2中a、b、c、d组成图1中包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 _鹰___。 (7)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 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自__动__调__节__ 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1.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D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2.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 A ) A.营养级 B.营养层次 C.能量级 D.营养结构 3.生态平衡是一种( A ) A.相对稳定的状态 B.绝对稳定的状态 C.动物数量等于植物数量的状态 D.永久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稳定状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现象?写出“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捕食
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一座山丘、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一群羊、一片荒漠、 海洋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圈、一片池塘的所有鱼、 一个村庄、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一座公园、一片花田、 一个校园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
生物因素
消费者
生态 系统
分解者
非生物因素 光、温、水、气等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第n营养级
最高级 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营
养
第二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级
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什么样的?最少的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训练
1.下列哪一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树林
B.树林中的动物
C.树林中的植物
D.树林中的生物
2.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消费者是()
A.甲
B.甲、乙、丙
C.丁
D.乙、丙、丁
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7.下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A.4
B.5
C.6
D.7
8.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狐消灭了,兔群的数量变化将会如下列哪一曲线图所示()
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A.丙→甲→乙→丁
B.丁→乙→甲→丙
C.甲→乙→丙→丁
D.乙→甲→丙→丁
10.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阳光
B.羊
C.草
D.水
11.下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池塘生态系统(图解)
(1)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2)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3)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