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知识点电子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pdf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pdf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和各种自然、人文现象相互作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星球”,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二、地球与地图地球是一个大球体,地球上有无数的地方,为了方便我们了解地球上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地图。
地图是按比例分析、装在平面上的地球表面图形。
三、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两个基本的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的旋转运动,称为一自然日。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一条椭圆轨道运动。
四、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地球表面有五大洲和四大洋,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
大陆是陆地的总称,连在一起的陆地称为陆桥,大批海洋则分布在各个大陆之间。
五、地理中的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气候环境,它包括气温、降水、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因素。
天气是指某一时期内某一地区的气象状态。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的某些因素所引起的对人类造成巨大伤害的各种灾害。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干旱、飓风、台风、冰雹、雷电等。
七、人口、城市和交通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人数,城市是指人口集中、经济重要、文化繁荣的城镇,交通是指在不同地区的人员、物品互相流通和联结联系的物质基础。
总结地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际的应用学科,它是人类与地球关系的综合体现。
通过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和掌握地球基本概念、地球与地图的关系、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气候和天气、自然灾害、人口、城市和交通等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世界。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电子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探究人类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问题的重要学科。
而今天我们要总结的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阐述: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扁圆球体。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做公转,自己又以自转轴为轴线作自转。
3.地球的地理坐标:经度和纬度是地球表面地理位置的标志。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主要由硅酸盐石质岩石构成;地幔是地壳之下较厚的一层,主要由含铁的硅酸盐岩石构成;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金属铁和镍组成,是地球内部的最深层。
三、岩石和矿产资源1.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基础构造材料,主要由矿物和有机物组成。
2.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的各种可供经济利用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等。
四、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能量释放所产生的振动。
2.火山:火山是地球上的活动现象,主要由熔岩、火山灰等物质组成,会对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3.台风:台风是一种巨大的气象灾害,是强热带气旋的一种。
五、气候和气象1.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变化而形成的天气状况。
2.气象是指一个地区发生的短期天气现象。
六、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如江河、湖泊、海洋等。
水的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过程之一。
综上所述,地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
通过了解以上知识点,不仅可以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还能深入了解自然灾害和气候气象等方面的知识。
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在地理学这门学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实际不存在),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另一点是南极。
- 纬线和纬度。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纬度: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的度数。
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N),以南称南纬(S),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
- 经线和经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 经度: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注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3.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
- 地球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四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分别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4. 地图。
-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对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七年级的地理上册学习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地理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PDF版本供大家下载阅读。
1. 地理的基本概念1.1 地理的定义1.2 地理的分类与研究方法2. 地球与地球活动2.1 地球的概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内部结构2.2 地球运动与地理时区-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理时区的划分3. 地理经纬度与地图3.1 经纬度的概念与表示方法3.2 地图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平面地图- 球面投影地图- 分类地图的使用方法4. 自然地理环境4.1 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与分类 4.2 地理要素与地理区划- 自然地理要素- 人文地理要素- 地理区划的目的与分类5. 人文地理环境5.1 人口与人口分布- 人口的定义与分类-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5.2 城市与农村- 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农村的定义与特征6. 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6.1 城市化的概念与发展6.2 农村现代化的概念与特点7. 客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7.1 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 水资源与人类活动- 陆地环境与人类活动7.2 地球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8. 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8.1 社会发展的定义与影响因素8.2 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破坏-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与查阅,我特意制作了PDF版本供各位下载使用。
请点击[下载链接](此处不提供链接,请自行编写合适的文案,描写出一个供下载使用的PDF文件)获取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DF版。
通过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与地球活动、地理经纬度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客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一、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 气候。
-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 河流。
-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 人文环境。
- 人口。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 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 文化。
- 亚洲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
-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日本。
1. 位置和范围。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 气候。
- 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 资源。
-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大部分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
3. 经济。
- 日本是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等。
- 日本的农业生产水平高,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完整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pdf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1.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理现象: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5、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3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
二、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1、海洋与陆地:“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初中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可打印

初中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可打印《初中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可打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地理可有趣啦!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初中七年级地理的一些重点知识哦。
还有地图,地图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图,能告诉我们好多地方在哪里。
比如你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在地图上就能找到去的路。
再说说气候,有的地方总是很冷,像冬天一样,那是因为它们在北极或者南极附近。
而有的地方总是很热,像夏天,这是因为太阳公公特别喜欢那里。
说说山脉和河流,山脉就像大地的脊梁,高高的,直直的。
河流呢,就像大地的血管,不停地流淌着。
小朋友们,地理是不是很有趣呀?《初中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可打印》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瞧瞧初中七年级地理的好玩知识吧!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吗?这是因为地球会自己转圈圈呀。
就好像我们在操场上跑步,跑一圈看到的景色就不一样啦。
还有哦,地球上有好多好多的大洋和大海。
太平洋可大啦,大得像一个超级大的游泳池,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鱼和其他动物。
说起陆地,有高山、平原、沙漠。
高山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平原就像一块大大的绿色地毯,沙漠呢,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不过可没有水哟。
咱们国家的地形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可太神奇啦!《初中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可打印》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来讲讲初中七年级地理的重点知识哟。
咱们先来说说七大洲四大洋。
亚洲是最大的洲,就像一个大大的房子,住着好多好多的人。
欧洲有很多漂亮的城堡和古老的街道。
大洋里面的水可多啦!印度洋里的海浪有时候会像调皮的孩子,跳得高高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那里总是下雨,树木长得高高的。
而在寒冷的极地气候,北极熊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冰上走来走去。
再说说我们住的地方,有的地方地震会发生,这是因为地球的“身体”在活动呢。
小朋友们,地理知识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初中七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可打印》亲爱的小朋友们,咱们来探索一下初中七年级地理的有趣重点知识!你们看,地球仪是不是像个小小的地球?上面有蓝色的海洋,绿色的陆地。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打印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打印版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要想全面地掌握,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
以下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打印版,希望能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天体,它的周长为大约40,075公里。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而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072,000平方公里。
2.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组成。
其中,地壳是最外层的部分,它的厚度约为35公里;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外核主要由液态金属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金属组成。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进行的旋转运动,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进行的转动,公转周期为365.24天。
4. 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包括大陆和岛屿两种类型;水域分为海洋、海湾、海峡、湖泊、河流等。
5.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气象变化情况,主要受降水、气温、风向和气压等因素影响;天气是指一个地区在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情况,主要受冷暖空气交替、水汽等因素影响。
6. 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的影响地球上的自然地理条件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
这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分配、自然灾害、动植物资源等方面。
7.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打印版的内容介绍。
对于想要了解地理知识的人来说,这份知识点打印版是非常有用的学习资料。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全面了解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电子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电子版在学习地理学科时,必备的知识点是一定要掌握的。
七年级的地理上册知识点有许多,但是只有掌握了这些必背知识点,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一颗叫做“蓝色星球”的行星。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
3. 地球的经线和纬线是为了描述地球表面位置而设立的。
4. 地图是描述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现象的工具。
二、中国的地形、地貌1.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形和地貌的国家,可能涉及到的地形包括高山、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和沙漠等。
2. 中国的地貌多种多样,会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
三、自然灾害1. 自然灾害是指天气、地震、海啸或者火山爆发等造成的灾害。
2. 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3.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旱灾、台风等。
四、水的重要性1.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
2. 中国的一些重要河流包括黄河、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等。
3. 海洋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五、社会经济地理1. 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其中的两个分支。
2. 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产业的分布、人口迁移和通勤现象等。
3. 人文地理主要是研究人类文化、伦理和价值观的地理分布。
六、环境与保护1. 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
3. 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从而减少环境恶化。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的电子版。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去掌握这些知识点,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和全面。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初一地理课程是地理学科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初一地理必背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了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环境和空间分布。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则解释了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
世界海陆分布:地球上大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而海洋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气候类型:全球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口与城市:全球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合理规划,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工业则是通过加工原材料生产产品的产业,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电子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电子版地理作为一门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作为初中地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们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1.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和北部,其北部临近蒙古国、俄罗斯,东部面向大洋洲,南部与东南亚相接,西部和南西部与南亚相连。
2. 中国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它的气候种类丰富,山地气候和丘陵气候是较为常见的气候类型。
3.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各异,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谷等地貌类型。
二、环境与资源1. 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水质和土壤的污染等环境问题。
2. 利用近海、沿海等区域进行海洋经济的发展,包括渔业、沿海旅游等。
3. 中国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储备量大,其中煤炭储备量为全球第一。
4.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三、中国的分区1. 中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中部地区过渡地带,有草原、河谷、丘陵地形;西部地区则是山区、高原等地域类型。
2. 抓住分区的特点,可以有利于在社会和环境的不同背景下进行教育和发展。
3. 依据分区,进行不同层次的经济布局和开发规划,有助于促进地域差异的协调和发展的平衡。
四、自然灾害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受到风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 洪涝等自然灾害还带来了生命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3. 抗击自然灾害不能光靠单一部门,需要社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五、人口和城市化1. 中国的人口总量达到了全球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人口流动性也很大。
2. 由于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城市人口持续增加,主要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的转移。
3. 人口的城市化过程会带来城市交通、公共服务、污染等问题。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可打印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可打印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涉及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知识。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地理知识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学习,更有助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但要想熟练掌握地理知识,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本文将为七年级的学生提供一份地理知识点的可打印资料,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便利。
1.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是我们常说的“蓝色星球”,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
地球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球形,它由五层构成,分别是:大气层、水圈、陆地、地幔和地核。
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时间为365.25天;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旋转,时间为24小时。
地球的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3.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地球上任何一点位置的方式。
地球被划分为360度,并且分为北纬和南纬、东经和西经四个方向。
坐标系通过经线和纬线来标记地球表面的位置。
4.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对自然环境的研究,涉及生物、水、空气、地质等方面。
例如: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气候和气象、地震和火山等。
5.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和影响,涉及语言、宗教、文化、人口、城市、经济等方面。
例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等。
6.地图的理解和使用地图是一种平面的地理信息表达方式。
它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工具。
学生应该掌握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比例尺、经纬度等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地图。
结语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一些要点,这份可打印的资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互联网等,并注重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理能力。
七年级全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打印)

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初中地理七年级知识点电子版

1.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如地理学的定义、分类以及地理
研究的主要方法等。
2.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掌握地球的几何形状是近似于椭球、了解地球
的内部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3.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以及它们对地球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地球形成和气候分布的影响。
4.中国地理:包括中国地理位置、边境与领海、地形地貌、气候、自
然资源、人口与城市等。
5.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位置、大洲、大洋与海峡、环境和资源、
世界人口与城市、地理分区等。
6.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
防灾减灾措施。
7.环境保护: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了解一些常见
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以上仅为初中地理七年级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并不是详细的知识内容。
具体的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可能会略有不同,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的具体
要求来学习。
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
下面为你整理了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方便打印和学习。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是一个自转的椭球体,分别由北极和南极两极,赤道和南北半球。
2.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都集中在海洋中,陆地面积不到全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3.地球由内向外分别为地核、地幔、地壳、地表。
4.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公转一圈为365.24天。
二、自然环境1.大气是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成分。
它可以保护地球,调节气候。
2.水资源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3.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内长期的气象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等。
气候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
4.生态环境是指某个地理区域内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态环境稳定和谐,有助于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三、人类活动1.人口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是对资源、环境、经济等的压力。
2.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的现象。
3.工业化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部门比重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
工业产业的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也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4.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产业,是全球人口的粮食来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农业产出和质量。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加学习内容,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可打印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可打印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通常是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方便大家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第一部分:自然环境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约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周而复始地转动,一年约365天。
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日夜、四季交替的原因。
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
地球的周长为40075千米。
3.大地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其中壳层最薄,大部分都在海底;地幔是岩石的层,占地球半径的84%;地核分内核和外核两个部分,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
4.地球的表面风貌地球的表面风貌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四个部分。
其中高原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山地则是由山峰、山脉和山间盆地组成;盆地指的是海拔相对较低,四周环山的地貌特征;平原区面积广阔,分为河流平原、冲积平原、成因平原和海岸平原。
第二部分:人文环境1.地球村与全球化“地球村”指的是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像村落一样的世界,世界各国已经日益紧密联系;全球化则是世界范围内交流加强、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并存等现象。
2.人口与城镇化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在一定时间内出生或迁移而来的人的总和;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现象。
3.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定时间内地球上某个区域的温度、降水量、大气压力、湿度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天气则是指某一天或某段时间内的具体气象情况。
4.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方相对地球其他地方处在的位置;区位优势则是指一个地方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带来的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优势。
第三部分:地球资源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在自然界中存在、且人类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源。
包括水、土壤、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电子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电子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电子版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人们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途径。
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好地理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我们整理了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电子版,以供参考。
一、地理概论地理学是一门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
二、地球的形状和运动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体,南北两极稍扁,赤道略鼓起的球体。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就是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是365.25天。
三、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自然地理条件多样。
1. 气候中国属亚洲大陆内陆性气候区和东亚季风气候区两种气候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东部和南部为平原、丘陵和山地,中部为盆地和山地,西部为高山和高原。
四、生产活动和城市1. 农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维护全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支柱之一,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有着广泛的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
3. 城市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是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五、资源和环境1. 能源资源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
2. 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雨水等。
3. 环境问题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六、自然灾害中国地大物博,灾害类型多样,如台风、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七、世界地理1. 洲际分布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 大洋的划分地球上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doc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 /公转绕什么转:地轴 /太阳方向: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下册知识要点归纳!快收藏吧!老劉分享知识2019-02-19 21:10:31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12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B 点的经纬度:10°W 10°N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
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陆变迁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
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第三章世界的人口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等。
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水资源污染,淡水短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等。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1、语言: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⑵、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宗教:⑴、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
《圣经》为经典);伊斯兰教(《古兰经》为经典);佛教。
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城市规模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的活动;乡村居民居住地较分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你的笑,我经年不忘一生短短长长,相逢自思量自从遇见你,余生皆是欢喜虽然以前也会,但没有这么尽心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周期产生的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注: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
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2、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3、温带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4、寒带气候: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
主要分布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较亚洲和欧洲:亚洲欧洲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海陆位置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