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 刑法习题解析
刑法部分练习题(答案)讲解
1.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斗殴,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3.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
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4.工人孙某休假回村。
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自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杀人D.不构成犯罪5.张某、王某、纪某三人均系油漆工。
1989年7月9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张某说不知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说完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是()。
A.意外事件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某犯罪分子意欲爆炸一座工厂,由于误把农药当作炸药使用,使其行为未能得逞,该犯罪的主观方面应属()。
A.行为性质认识错误B.行为手段认识错误C.行为对象认识错误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7.以数额较大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犯罪是指()。
A.走私毒品罪B.非法经营罪C.抢夺罪D.抢劫罪8.构成()罪必须“情节严重”。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 2018年 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课程代码: 00245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的括号内。
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1. 刑法第 94 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 这一规定属于 ( ) A. 扩张解释 C •立法解释2. 章某在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依照法律可以 A. 从轻或减轻 C.从轻个正确的答案,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 是指有侦查检察、 审判、监管职能的工作人员” B. 学理解释 D. 司法解释() 处罚。
B. 减轻或免除 D. 减轻3. 售货员李某因结婚急需钱, 一周内五次窃取自己经管的现金数千元。
李某的行为属于 ( ) A. 连续犯 B. 继续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4. 在下列情况中,不能适用减刑的有 ( ) A.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 累犯C •被单处罚金的犯罪分子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5.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 ( )负刑事责任。
A. 可以B. 应当C. 必须D.法律有规定的6. 下列行为中,不要求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只要造成了严重后果,即可构成妨害公务罪的 有()A.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B. 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C •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D. 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7. 成年男子李某引诱邻居 14 周岁的女孩多次与其发生性关系。
按照新刑法李某的行为 ( )B .构成奸淫幼女罪C •不构成犯罪 8.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 ( )A. 审判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 下列行为中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A.金某,国有企业会计,挪用自己经管的资金B.王某,国有企业会计,涂改账目,把自己经管的资金据为己有 C •吴某,民政局干部,挪用救灾款项用于做生意D. 张某,合资企业会计,挪用自己经管的资金 10. 我国公民李某投奔国外敌对势力,其行为构成 () A.背叛国家罪B.叛逃罪A. 构成强奸罪 D.构成流氓罪B.检察人员 D. 司法工作人员C•投敌叛变罪 D.间谍罪11. 下列何种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A.因公出国的人 C.有豁免权12. 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 ( ) A.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 C •依法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 13. 不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A.已满14周岁的少女 C •不满14周岁的男孩1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数罪并罚原则 ?( A. 并科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 15.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 ) A. 从重处罚 C. 从轻或减轻处罚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 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
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1、(10分)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饮料中,但甲担心乙发现毒药,又将毒药从乙的饮料中倒出,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犯罪 B. 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犯罪。
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其具有杀人的故意,并且实施了投毒的行为,但由于未达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属于犯罪未遂。
2、(10分)丙在乙开的超市中购买了一瓶饮料,饮用后发现该饮料已过期,请问丙是否可以要求乙进行赔偿? A. 可以要求赔偿 B. 不可以要求赔偿正确答案是:A. 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家不得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
如果商家销售过期商品,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3、(10分)丁在公共场所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请问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犯罪 B. 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犯罪。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公共场所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
本题中丁的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犯罪。
二、多选题4、(20分)甲在某工厂盗窃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并将其藏匿于家中,后被警方抓获,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盗窃罪 B. 不构成盗窃罪 C. 构成侵占罪 D. 不构成侵占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为秘密窃取他人动产,且数额较大。
本题中甲秘密窃取了工厂的机器,并将其藏匿于家中,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盗窃罪。
5、(20分)乙在某公司担任高管,因公司经营不善而被迫辞职,但公司未及时支付乙的工资和补偿金,请问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D. 向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投诉正确答案是: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月全国自考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A.刑法典B.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罚C.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D.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事责任2.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A.1996年10月1日B.1997年3月14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0月1日3.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A.主客观相一致B.惩办与宽大相结合C.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罪责刑相适应4.某甲实施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事实是()A.发生在荒野B.用枪将被害人打死C.发生在“严打”期间D.被害人是盲人5.结果加重犯属于()A.单纯的一罪B.处断的一罪C.结合的一罪D.实质的一罪6.我国刑罚的目的是()A.惩罚犯罪B.预防犯罪C.伸张社会正义D.平息民愤7.强制犯罪分子或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是()A.罚款B.罚金C.赔偿经济损失D.没收财产8.因犯某类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这种罪的犯1罪分子,是特别累犯。
这类犯罪是()A.危害公共安全罪B.侵犯人身权利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危害国防利益罪9.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A.未遂犯B.既遂犯C.累犯D.预备犯10.缓刑犯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的()A.应当撤销缓刑B.不应撤销缓刑C.可以撤销缓刑D.只要未超过追诉时效,就应撤销缓刑1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A.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1/2 B.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1.5倍C.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D.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2/312.刑法规定追诉期限的根据是()A.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B.所犯罪行法定刑的轻重C.犯罪情节的轻重D.罪过的轻重13.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其犯罪形态属于()A.预备犯B.行为犯C.危险犯D.结果犯14.对于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5.对于原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A.从原判决执行之日起算B.从裁定减刑之日起算C.从原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原判刑期已执行的部分,不应计入减刑后的刑期内D.从原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原判刑期已执行的部分,应计入减刑后的刑期内16.某邮电所业务员徐某为顾客吴某办理完邮寄手机的手续后,又拆开邮包取走手机自用。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B. 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C. 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D. 行为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答案:D解析: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主体要件的一部分,不是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 下列关于盗窃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B. 盗窃行为必须具有秘密性C. 盗窃罪的成立不需要有占有转移的结果D. 盗窃罪的成立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答案:C解析:盗窃罪的成立需要有占有转移的结果,即行为人通过盗窃行为实际上取得了对财物的占有。
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的C. 对于明显不具有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的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答案:C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权利,而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御的行为。
对于明显不具有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
4.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B. 贪污罪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C.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吞公共财物D.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答案:D解析: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对象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非公共财物。
5. 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罪?A. 驾驶人员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B. 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C. 驾驶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交通事故D. 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答案:D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驾驶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中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A)A.必须适用的B.不适用的C.能够适用的D.酌情适用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2.中国的留学生K,在她国校园寻衅重伤中国大学生C。
中国刑法对K(A)A.有管辖权B.实行豁免C.无管辖权D.经过外交途径解决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
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
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A)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D)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5.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A.强奸B.绑架C.决水D.抢夺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B)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B.甲乙共同强奸妇女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7.下列表述中符合中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D)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特殊情况从一重罪从重处罚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C)A.犯罪行为B.违法行为C.违法和犯罪行为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9.刑罚与其它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A)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10.管制的特点是(B)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法律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律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C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属于刑事诉讼法的原则,而非刑法原则。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解析: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罚金属于附加刑,不属于主刑。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D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结果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之一。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既遂D. 犯罪终止答案:D解析: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
犯罪终止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形态。
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责任能力答案:C解析:犯罪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责任能力。
过失犯罪不属于犯罪阻却事由。
6.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教唆犯B. 帮助犯C. 从犯D. 过失犯答案:D解析:共同犯罪包括教唆犯、帮助犯和从犯。
过失犯不属于共同犯罪。
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停止形态?A. 犯罪中止B. 犯罪未遂C. 犯罪既遂D. 犯罪预备答案:D解析:犯罪停止形态包括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不属于犯罪停止形态。
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结果加重情节?A. 造成严重后果B.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C. 造成一般后果D. 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答案:C解析:犯罪结果加重情节包括造成严重后果、特别严重后果和极其严重后果。
造成一般后果不属于犯罪结果加重情节。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试题课程代码:0021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以外,还具有以下的特点( )A.强制性B.阶级性C.处罚方法的严厉性D.处罚手段的多样性2.我国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刑法的这一条规定属于(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扩张解释D.限制解释3.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 )A.罪刑相适应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4.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经外国审判,仍可以依照本法予以追究,但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按以下规定处罚( )A.从轻B.减轻C.从重D.免除或减轻5.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概念中的但书规定,可以理解为(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但不处以刑罚C.不构成犯罪D.为了缩小打击面6.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A.物质关系B.思想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7.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是(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8.犯罪目的只存在于( )A.故意犯罪中B.直接故意犯罪中C.间接故意犯罪中D.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0.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 )A.犯罪预备阶段B.犯罪中止之后C.犯罪着手之前D.犯罪着手之后11.甲蓄意盗窃厂房附近堆放的木料,即骗乙说自己买了一批木料,向乙借汽车去帮助拉回,乙深信不疑,答应帮助。
于是甲、乙共同装车,将木料拉回。
乙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B.帮助犯C.从犯D.窝赃物12.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13.刑罚适用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B.预防犯罪C.伸张正义D.平息民愤14.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A.6个月以上20年以下B.1年以上15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1年以上20年以下15.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内,由下列机关予以考察(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16.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属于(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自由设定的法定刑17.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 )A.中国公民B.外国公民C.无国籍人D.外国组织18.下列各罪中,哪一个属于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A.破坏交通工具罪B.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决水罪19.某炊事员在做菜时,误把仓库中一瓶农药当菜油用来炒菜,致使多人食后中毒,但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任何伤亡。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D.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盗窃均属于犯罪行为。
而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虽然违反了道德规范,但并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正当防卫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正当防卫均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警告不属于刑罚种类。
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死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贪污数额巨大、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死刑。
6.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无期徒刑。
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较大D. 盗窃数额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情节较轻的,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刑法中所称的“故意”是指行为人: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明知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不希望也不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答案:A3. 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故意伤害答案:C4.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再次故意犯罪B. 犯罪后再次过失犯罪C. 犯罪后再次故意犯罪,并且前罪未执行完毕D. 犯罪后再次过失犯罪,并且前罪未执行完毕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情节较轻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D. 犯罪情节轻微答案:B6. 刑法规定的“自首”是指:A.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未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未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也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7. 刑法中规定的“数罪并罚”是指:A. 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判处刑罚后,合并执行B. 对一人所犯数罪,只判处一个刑罚C. 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判处刑罚,但只执行最重的刑罚D. 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判处刑罚,但只执行最轻的刑罚答案:A8. 刑法中规定的“假释”是指:A.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暂时释放出狱B.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永久释放出狱C.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改为监外执行D. 对正在服刑的罪犯,根据其表现,改为缓刑执行答案:A9. 刑法中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是指:A. 缓刑判决执行前,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B. 缓刑判决执行后,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C. 缓刑判决执行前,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但罪犯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D. 缓刑判决执行后,对罪犯进行考察的期限,但罪犯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答案:B10. 刑法中规定的“没收财产”是指:A.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B.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C.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以及其亲属的财产D. 没收罪犯的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以及其亲属的财产,但需保留其基本生活费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赌博D. 吸毒答案:A、B2.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犯罪中止B. 自首C. 立功D. 犯罪未遂答案:A、B、C3. 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是指: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D.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其中一人未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答案:A、D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A.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B. 为了犯罪,实施了部分犯罪行为,但未完成犯罪C.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未实施具体犯罪行为D. 为了犯罪,实施了部分犯罪行为,但未完成犯罪,也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答案:A、C5。
刑法试题类型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类型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构成犯罪?A. 甲因生活困难,盗窃他人财物,但数额不大B. 乙因自卫,不慎致人轻伤C. 丙因过失,造成他人财物损失D. 丁因醉酒,误入他人住宅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他人财物,不论数额大小,均构成盗窃罪。
选项B中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选项C中丙的行为属于过失行为,不构成犯罪;选项D中丁的行为属于误入,不构成犯罪。
2. 下列哪项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甲因疏忽大意,造成他人财物损失B. 乙因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C. 丙因过失,致人死亡D. 丁因报复,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答案:D解析: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选项A、B、C均属于过失犯罪,而选项D中丁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共同犯罪?A. 甲、乙共谋盗窃他人财物B. 丙、丁共同实施抢劫行为C. 戊、己共同贩卖毒品D. 庚、辛分别实施诈骗行为,但事先并无共谋答案:A、B、C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选项A、B、C中的行为人均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选项D中庚、辛虽实施了诈骗行为,但事先并无共谋,不构成共同犯罪。
2.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自首?A. 甲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乙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但在审讯过程中主动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罪行C. 丙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但在审讯过程中主动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他种罪行D. 丁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但在审讯过程中拒不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B、C解析: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选项A中甲的行为符合自首的条件;选项B、C中乙、丙的行为虽然被抓获,但在审讯过程中主动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也符合自首的条件;选项D中丁的行为不符合自首的条件。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
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害他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 故意杀害他人答案:B解析:故意杀人罪要求行为人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没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B. 共同实施犯罪C.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D. 提供犯罪工具答案:A、B、D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共同实施犯罪和提供犯罪工具都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则构成共同犯罪;如果事先没有通谋,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甲在乙的家中盗窃财物,被乙发现后,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
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在本案中,甲在盗窃过程中被乙发现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犯罪未遂?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解析: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是否得逞。
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他人阻止、犯罪工具失效等,导致犯罪行为未能完成。
刑法试题类型及答案分析
刑法试题类型及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故意犯罪?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B.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C.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行为人有义务预见并避免答案:D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B. 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刑法所规定的损害结果C. 行为人的行为没有造成刑法所规定的损害结果D. 行为人的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但损害结果不是由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造成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而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而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D.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而对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答案:ABC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答案:正确2. 刑法规定,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后,如果主动投案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犯罪未遂”的概念。
答案:刑法中的“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未能发生的状态。
2. 简述刑法中“共同犯罪”的特征。
答案: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且各自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负有责任。
7月全国刑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4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D.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2.牵连犯在按一罪处罚时,属于( )A.法定的一罪B.处断的一罪C.实质的一罪D.单纯的一罪3.甲乙因琐事发生口角对骂,引起多人围观。
丙见二人争吵不休,便在外喊:“打啊”,后便离去。
甲见有人起哄,便向乙打去,将乙一只眼睛打瞎。
丙的行为属于( )A.教唆犯B.实行犯C.帮助犯D.不构成犯罪4.甲使用手枪射杀乙,第一枪未能射中,本还可以继续射杀,但甲没有继续射杀,收枪离开。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5.下列侵犯财产罪中,告诉才处理的是( )A.盗窃罪B.侵占罪C.抢夺罪D.诈骗罪6.某甲欲杀乙,在乙的饭中投毒,乙发现异样,将饭倒掉未吃。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7.甲企图杀乙。
某日晚见乙的房间有人影晃动,便瞄准射击,结果将在乙家做客的丙打死。
甲的行为属于( )A.客体认识错误B.手段认识错误C.对象认识错误D.法律上认识错误8.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有认罪表现B.有悔改表现C.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9.依法有权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的法院是( )A.基层法院B.县级法院C.高级法院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10.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1(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但不判处刑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11.下列犯罪,属于结果犯的是( )A.故意伤害罪B.传授犯罪方法罪C.强奸罪D.间谍罪12.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主犯、从犯B.组织犯、帮助犯C.主犯、从犯、胁从犯D.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13.下列行为中,属于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的是( )A.利用动物伤害他人B.人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行为C.犯意表示D.人在睡梦中的行为14.下列犯罪中,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是( )A.强奸罪B.故意杀人罪C.脱逃罪D.抢劫罪15.对于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行为人,又实施爆炸犯罪的,应当(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B.以爆炸罪处罚C.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16.构成普通累犯,行为人再犯新罪的最长时间界限是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A.2年B.3年C.4年D.5年17.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关键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 )A.是否有预见B.预见到何种程度C.预见到的内容是否相同D.发生与否的意志因素18.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采取的原则是( )A.并科原则B.吸收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D.折衷原则19.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 )A.年满14周岁以上的一般主体B.年满16周岁以上的一般主体C.年满14周岁以上的特殊主体D.年满16周岁以上的特殊主体20.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绑架罪B.强奸罪C.拐卖妇女、儿童罪D.非法拘禁罪21.某甲为了盖房子,从正在使用的铁路上盗窃枕木3根。
刑法试题答案分析
刑法试题答案分析试题题目:甲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起诉,以下是关于该案件的四个问题,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试题内容1. 甲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何罪?2. 甲某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否构成自首?3. 甲某在犯罪过程中,赔偿了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并取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是否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 如果甲某在判决宣告前犯有数罪,应该如何处罚?二、答案分析1. 甲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本案中,甲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被害人死亡,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应以此罪定罪处罚。
2. 甲某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甲某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 甲某在犯罪过程中,赔偿了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并取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有:(一)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的;(二)犯罪分子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取得受害人的谅解的;(三)其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在本案中,甲某赔偿了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并取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符合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
4. 如果甲某在判决宣告前犯有数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8刑法习题解析1、下列哪些选项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2014/2/51-多)A将明知是痴呆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导致被害人怀孕的情形,认定为强奸“造成其他严重后果”B将卡拉OK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大量播放其音像制品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C将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刑法》规定了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未规定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罪。
为弥补处罚漏洞,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答案:ACD痴呆女无性自主权,与其发生性关系,无论对方是否同意,都构成强奸罪,同时,从妇产医学角度,有些妇女(比如有精神疾病、特殊遗传病等)怀孕之后,母亲或胎儿可能面临较高的生命风险或突发孕产状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合理很容易发生危及生命的事件,因此强奸致人怀孕与致人重伤、死亡具有同等的危害,将强奸痴呆女致其怀孕解释为强奸妇女“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属于典型的同类解释,故A项当选。
发行要求侵权复制品有一定的载体,取得侵权产品之人可以随时反复使用,显然将“播放”解释为“发行”明显超越了“发行”这个词语的极限,是一种超出语言最大范围的类推解释,因而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故B项不当选。
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车在社会危害性上与放火、爆炸等具有等价值性,根据同类解释方法,这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C项当选。
武装部队是特殊的国家机关,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完全符合罪刑法定,故D项当选。
2、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9-模拟题-多)A按照体系解释,传播淫秽物品罪与传播性病罪中的“传播”含义一致B将副乡长冒充市长招摇撞骗解释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违反文理解释原理C依据论理解释,倒卖文物罪中,“倒卖”是指以牟利为目的,买入或者卖出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D“体罚虐待”被监管人解释为“体罚或者虐待”被监管人罪,符合文理解释原理答案:CD体系解释具有相对性,传播性病罪必须在卖淫嫖娼的性行为中传播性病,但传播淫秽物品罪的传播并无这种限制,故A项错误。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包括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包括下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上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符合对“冒充”一词的理解,因此,这是一种文理解释,故B项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出售或者为出售而收购、运输、储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26条规定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
这对“倒卖”一词进行了扩张,因此属于论理解释,故C项正确。
“体罚虐待”虽然没有用顿号隔开,但根据中文的基本理解,可以解释为体罚或虐待,故D项正确。
3、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2/54-多)A就同一犯罪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完全相同B《刑法》第170条未将单位规定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故单位伪造货币的,相关自然人不构成犯罪C经理赵某为维护公司利益,召集单位员工殴打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成立单位犯罪D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发现其曾销售伪劣产品20万元。
对此,应追究相关自然人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答案:ACD对于同一犯罪,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相同的,而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只是犯罪主体的不同,因此犯罪既遂的标准不存在差别。
故A项正确。
伪造货币罪未将单位规定为犯罪主体,因此不能构成单位犯罪,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自然人不构成犯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B项错误。
根据2015年11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故C项正确。
对于涉嫌犯罪的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仍应按照刑法的规定对该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单位犯罪中有两个受刑主体,一个主体消失,自然可以追究另一个主体,故D项正确。
4、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2/52-多)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
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B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C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
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死亡。
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答案:ACD A项中甲对于年幼的孩子有救助的义务,救生员乙由于其职业的要求同样具有救助的义务,能救助而故意不救,因此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故A项正确。
B项属于评价错误,不影响故意的成立,故为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故B项错误。
C项中属于义务冲突,甲对母亲的救助义务是法律义务,对女友的救助义务是道德义务,法律义务高于道德义务,因此构成不作为犯罪,故C项正确。
D项中甲故意往乙的咖啡中投毒,希望毒死乙的结果发生,属于作为的犯罪,由于甲往乙的咖啡中投毒的行为存在危险,因而甲在丙喝乙的咖啡时具有阻止的义务,但是甲并未阻止,致使丙死亡结果的发生,属于当为而不为的不作为犯罪,故D项正确。
5、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2/59-多)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
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B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
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答案:AC丢失枪支不报罪中,刑法要求行为人及时报告,行为人不履行这种义务的,当然是不作为犯,故A项正确。
偷税罪(《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第201条的罪状进行了修正,新罪名为“逃税罪”),既有作为的模式,又有不作为的模式,故B项错误。
遗弃罪的本质是不履行抚(扶)养义务,其属于不作为犯,故C项正确。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遗弃罪这种不作为犯,可以用积极的方式实施,也可以用消极的方式实施。
侵占罪的本质是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这违反的是禁止性规范,所以这是一种作为犯,“拒不退还”只是对“非法占为己有”的强调,故D项错误。
6、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2/52-多)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
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
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
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
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
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答案:BCDA项错误,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缺乏结果回避的可能性。
甲成立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B项正确,先前的犯罪行为创设了风险的,具有作为义务,甲构成盗伐林木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
C项正确,甲将一个未成年人带出来,存在委托关系,当然有救助的义务。
D项正确,甲乱扔烟头的先行行为导致所看仓库起火,创设了风险,甲当然有灭火的义务,不履行灭火义务而放任火灾发生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7、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单选)A.《刑法》第449条规定了战时缓刑,法律规定的适用对象只有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但是根据扩张解释,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也包括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B.《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因此,被处以治安拘留的违法人员,在拘留期间如实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不能类推为自首C.如果认为脱逃罪所侵犯的法益是正常的司法秩序,那么根据目的解释,无罪的人从羁押场所脱逃就不成立脱逃罪D.《刑法》第315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破坏监管秩序,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处的罪犯可以扩张解释为包括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答案:C《刑法》第449条规定了战时缓刑,法律规定的适用对象只有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也包括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这是举重以明轻的当然解释,属于对行为人有利的类推,而非扩张解释,A错误。
根据举重以明轻的当然解释,可以解释为自首。
举重以明轻的出罪型解释,一般都是对行为人有利的类推,这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另外,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也成立自首,B错误。
对无罪的人进行错误的关押是不正常的,因此如果认为脱逃罪所侵犯的法益是正常的司法秩序,那么根据目的解释,无罪的人从羁押场所脱逃就不成立脱逃罪,C正确。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仅指已经判决的罪犯,D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甲以杀害中国境内的乙为目的,从国外寄送毒药到中国,乙在中国饮用此毒药受伤,前往美国后死亡,由于在中国发生了伤害结果,所以可以适用中国刑法B.甲国刘某乘飞机途经中国杀害C国的D,不能适用中国刑法C.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D.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犯罪,我国不处理答案:AB结果有一部分在中国,属于在中国犯罪,A正确。
单纯经过中国不属于在中国犯罪,B正确。
C错误,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但C的表述是最低刑,显然是错误的。
D错误,按照外交途径处理。
9、下列案件中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甲是保洁员,在厕所发现弃婴,甲未予理睬,后婴儿死亡,甲构成不作为犯B.甲将自己的一把利刀递给12岁的乙观看时,乙突然持刀伤害丙。
即使甲在现场,也不产生作为义务C.冬夜,甲和乙发生口角,过失将乙推倒在地,乙昏迷。
此刻丁从旁边经过,劝甲勿要理睬,任凭乙自生自灭。
甲遂置之不理,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