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_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_陈吉荣

合集下载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1. 引言1.1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理论的关系在翻译理论的发展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观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理论体系,拓展了研究范畴,促进了翻译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翻译活动涉及的认知机制和语言加工过程,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1.2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意义认知语言学能够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认知及交流机制,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翻译人员可以深入探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义和语用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翻译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这有助于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歧义和误解,提高翻译质量。

认知语言学还能够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际和交流,提升翻译的文化适应性和信达性。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运用规律和交际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这有助于确保翻译作品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流畅传达和有效传播。

2. 正文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是个体思维的体现,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

在翻译中,译者不仅仅是进行语言转换,更是在进行思维转换,理解源语言文本的意义并将其重新表达出来。

认知语言学为译者提供了更深入的思维层面的理解,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习得的认知机制,这对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和语言表达至关重要。

译者需要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合适的语言选择,理解源语言中隐藏的信息并准确表达出来。

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认知机制,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工作。

认知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对跨文化翻译尤为重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语义表达方式,避免语言和文化的歧义。

认知语言学的文化认知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跨文化翻译中的挑战,并找到更合适的翻译策略。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至今 已经 历 了几个发展 阶段 。 以翻译 过程 为主 要 研 究 对 象 , 以翻 译 能力 为主 要 研 究 范 围的
生 成论 ( d i v e r g e n t p r o d u c t i o n )( 刘 红 ,2 0 1 2 ) 。
在认 知 翻译 研 究 中,研 究 者 采用 各种 不 同方
20 1 3 年1 1 月
NO V . 2 0l 3
天 津外 国语 大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F o r e i g n S t u d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第2 O 卷第6 期
Vo 1 . 2 0 No . 6
中图分类号 : H3 1 5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6 6 5 X( 2 0 1 3 )0 6 — 0 0 3 3 — 0 6


引言

个 理 论 基础 是 心理 学家 吉 尔福 德 氏的趋 异
翻译 认 知 研 究从 2 0 世纪8 0年 代 末开始 ,
s t a g e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e d s t a g e i n r e c e n t t we n t y y e a r s . Th e r e s e a r c h e r s a d o p t v a r i o u s me t h o d s a n d t o o l s t o t e s t i f y v a r i o u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c l u d i n g t r a n s l a t i n g t i me a n d p h a s e , t h e s o l u t i o n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p r o b l e ms , t h e c h o i c e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i e s , a s we l l a s t h e c o mp a r a t i o n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me c ha n i s m o f t r a ns l a t o r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论翻译中的默认值识解——兼论《聊斋志异》英译

论翻译中的默认值识解——兼论《聊斋志异》英译

论翻译中的默认值识解——兼论《聊斋志异》英译
陈吉荣
【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识解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认知识解阶段,以Langacker为代表;2000年以后的的动态识解阶段,以Croft & Cruse为代表.不论是Langacker的认知识解还是Croft & Cruse的动态识解,都重视对外界观察的详略程度、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其他表达式的意义结构、描述事物的认知参照点、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确定等内容.这对于翻译中默认值的识解研究很有启发.根据Croft&Cruse的语境约束和默认识解理论,可以对古典小说进行默认值分类研究,并对其英译策略和英译原则作出进一步探讨.【总页数】7页(P112-118)
【作者】陈吉荣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七空间翻译模式——兼论《聊斋志异》概念网络英译 [J], 陈吉荣;王筱
2.翻译过程中的识解运作探析——以《聊斋志异》的英译为例 [J], 王筱
3.《聊斋志异》默认值图式英译探析 [J], 王筱
4.翻译过程中的识解运作探析——以《聊斋志异》的英译为例 [J], 王筱;
5.汉英翻译中默认值的显译与隐译--以《狗》英译文为例 [J], 欧阳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探讨语言知觉与认知的学科,在翻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以及对翻译工作者的启示。

1. 词汇翻译在英语翻译领域,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针对英语中存在的词义模糊、语义多义等问题,认知语言学提出了“词汇语义网络”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词在人的认知系统中不仅仅是一组音、形、义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在认知网络中紧密相连的概念,各个概念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

因此,通过对词汇的认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语言、文化及社会背景,并在翻译中更好地还原原文意思。

2. 句子结构分析英语句子的结构非常灵活多样,往往因为语言结构的不同而导致翻译的难度和失误。

而认知语言学提出了“框架结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具有明确的指令和规则,这些指令和规则构成了一种关于语言结构的框架。

在翻译时,可以利用这些框架,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3. 联想记忆理论联想记忆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理论认为记忆是一种联想过程,人们在输入信息时会自动建立一种联系。

因此,翻译过程中应该利用这种自然的联系,通过联想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使用联想的方式对翻译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和解决,能够更好地还原原文的意思。

二、认知语言学对翻译工作者的启示传统的翻译方式往往是通过广泛阅读和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英文翻译水平。

而认知语言学则告诉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还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还原原文意思。

这意味着,翻译工作者需要改变以往单纯的语言学习方式,发展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2. 利用认知科学的方法认知科学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效的认知方法,非常适用于翻译工作者。

例如,通过识别关键词、利用联想、分析句子结构等方法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3. 加强对语言背景的理解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加强对英语及其背后文化的了解非常重要。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语义结构的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在英语翻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启示两个方面探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现状表现为对翻译思维的重视。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语言形式的对等,而忽视了语义结构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翻译思维,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传递的认知活动。

它通过分析原文和译文的语义结构及其关系,揭示了翻译思维的规律和特点。

这为翻译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原文的线索,帮助翻译者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和语义。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现状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和产出的研究。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涉及到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理解和产出。

认知语言学通过研究语言的认知过程,揭示了语言的运作机制和内在规律。

这使得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义结构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合适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

认知语言学也关注翻译中的语言生成过程,即如何将源语言表达转换为目标语言表达。

认知语言学通过研究语言的产出过程,提供了一些翻译技巧和策略,帮助翻译者更有效地完成翻译任务。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给我们启示了几个方面。

我们应该重视翻译思维的研究,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和重建能力。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义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能力。

我们应该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语义结构。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它将起到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 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语言与生态的相互作用,正逐渐受到学术界的。为了进 一步推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和发展,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于近期成功召 开。本次演示将对本次研讨会的内容进行综述,旨在呈现与会者的研究成果和 新探索的方向,为读者提供参考。
3、研究方法应具有多样性,以满足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复杂性需求。
4、应进一步提高生态翻译学理论成果的应用价值,推动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 展。
未来探讨的方向和建议
根据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和共识,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和探讨方向:
1、深入研究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进一步明确其研究范畴、对 象和方法。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 综述
01 摘要
目录
02 引言
03 认知翻译学研究现状
04 认知翻译学研究不足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摘要
认知翻译学作为翻译研究的新兴领域,着重探讨翻译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本质和 规律。本次演示对认知翻译学的研究现状、不足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研 究的方向和建议。通过对认知翻译学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探讨,文章 指出认知翻译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2、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交流,促进跨学科合作和研究,共同推进翻译学 领域的全面发展。
3、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对翻译事业的挑战和机遇,将生态翻译学理论应 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全球文化的和谐发展。
4、拓展生态翻译学理论在教育、科技、文学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丰富和完 善其理论体系。
5、培养生态翻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质 量。
结论
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为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平台,为进一 步推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者达成了 以下共识: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一、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理论研究中的贡献认知语言学提出了多种关于语言认知结构的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为英语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网络理论、联结主义模型、心理句法学等理论和模型都可以为英语翻译研究提供启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认知结构和信息处理机制。

认知语言学还强调了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心理机制,这对英语翻译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不断地进行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习得和使用能力。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语言习得和使用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者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前,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趋势与挑战。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英语翻译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其理论和方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未来英语翻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不断地吸收和借鉴认知语言学的最新成果,以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对英语翻译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英语翻译领域需要更多地培养具备良好语言习得和使用能力的翻译人才,以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翻译需求。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也需要与其他相关领域进行深度的交叉与融合,以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与这些领域进行深度的交叉与融合,可以为英语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从而推动整个翻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翻译能力研究精选全文完整版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翻译能力研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认知翻译视角下的翻译能力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翻译是一种认知过程。

翻译者需要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这涉及到加工、解释和组合多种信息的认知过程。

在此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背景、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等因素,对文本进行翻译。

在翻译能力研究中,以认知翻译视角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对翻译者认知加工、思维模式和决策过程等方面的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不同的认知背景和认知水平对翻译能力有重要影响。

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根据自己的认知背景和认知水平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和理解。

不同的翻译者在认知背景和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这将对他们的翻译能力产生影响。

如某位翻译者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时会更注重表达文化内涵和情感,从而增强了翻译的质量。

二、翻译者的认知加工方式也影响着翻译效果。

人类认知能力有局限性,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通过加工语言信息,将其中的有关信息提取出来。

不同翻译者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可能会导致在同一行文内容的翻译上出现差异。

例如,一些翻译者在翻译时倾向于在语义上进行加工,而另一些翻译者则更倾向于在语言形式上进行加工。

三、翻译决策过程是影响翻译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进行多次决策,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翻译词汇,如何恰当地表达文化内涵等等。

这些决策过程既受翻译者认知加工方式的影响,也受到翻译者个人认知特征的影响。

因此,在翻译能力研究中,需要加强对翻译者决策过程的探究。

总之,从认知翻译视角来看,翻译能力的研究不仅需要考虑翻译者的语言技能,还要从翻译者的认知过程出发。

只有在充分考虑了翻译者的认知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提高翻译能力。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发展——《翻译的认知探索》评介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发展——《翻译的认知探索》评介

T APs,k e y l o g g i n g,s c r e e n r e c o r d i n g a n d e y e - t r a c k i n g,b y r e - e x a mi n i n g t h e o l d a r e a s wi t h n e wl y i n t r o d u c e d
me t h o d s s u c h a s g a l v a n i c s k i n r e s p o n s e,b l o o d — v o l u me p r e s s u r e,e l e c t r o e n c e p h a l o g r a p h y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ma g ・ -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a g i n g,o r b y c o mb i n i n g s e v e r a l me t h o d s i n a s i n g l e r e s e ar c h t o e n h a n c e t h e e c ol o g i c a l v a l i d i —
法 并 用 多渠 道 收 集数 据 , 提 高研 究的 生 态效 度 是 本 书 的特 色 、 研 究 内容 涉及 翻 译 能 力 发 展 、 译 者 不确 定 性 管理 、 认 知努力、 翻 译 指 向的 阅读 方 式 、 译 者 注 意 力在 原 文 与 译 文 间 的 分 布 情 况 等 。 本 文 介 绍 了该 书 的 主 要 内容 , 指 出 了其
T h e b o o k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p r o b i n g i n t o n e w a r e a s o f t h e c o g n i t i v e t r an s l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wi t h me t h o d s s u c h a s

认知翻译学研究:概念、模式与趋势--评《认知翻译学》

认知翻译学研究:概念、模式与趋势--评《认知翻译学》
(严亮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其次,构建认知翻译模式。按照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作者认为语言形式层面的对等并不能解决处于 不同文化语境的读者获得统一文本意义的理解问题,并试从框架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式。 框架是人类经验在概念层次上图式化的表征,是文本意义理解的背景参照,具有层次性、典型效应、动态性和文化差 异性特征。基于理解者长时记忆框架的激活决定其对意义理解的阐述,作者提出框架对接的观点,那么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则须通过对语言形式激活的知识系统表征结构(即框架)进行认知操作,实现框架对应的过程。为了解决翻译实 际问题,作者对原文框架和目标框架不对应的情况做了进一步阐述,由此将译者框架操作归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框 架内部操作、框架层次调整、框架视角更换和框架移植。该书提出的这个理论模式,从读者的认知接受能力和译者的 翻译意图出发,有助于解释译者激活、调用和处理知识系统,实现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在文本理解中的知识系统对接 等问题,揭示译者的翻译转换内在机制,且使翻译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张力。
首先,阐释翻译概念及其本质。全书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翻译活动,并辅以大量例证,多维度阐释了翻译概 念。在认知范畴化视角下,翻译是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范畴转换,且与范畴的文化差异性相对应地体现为范畴 替换、范畴成员转换、范畴原型转换和范畴层次转换四个类别。在视角的选择、情感的感悟和情态的把握过程中,翻 译是一个寻求与语文语篇“主观化对等”的过程。由框架理论可知,翻译是根据读者的认知接受能力和译者的翻译意 图,通过预判和比较知识系统、审美习惯和阅读期待在概念层次上的译者认知操作结果。从心理过程来看,翻译是一 个从源语言系统到目标语言系统的认知过程,基于激活读者的认知框架可触发读者的认知联想的理念,认知框架的搭 建是译者必须经历的认知体验过程。为了再现原文的交际功能,以文本空间中的符号与读者心智空间的认知之间转换 为途径,译者须在译文中重建关联,且在关联度的过与不及的两个极点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认知语篇观的引 导下,翻译是译者自上而下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并对整个语篇重写,构建新的语篇意义潜势的一个过程。综上所 述,翻译是译者认知操作的一个动态过程,体现在语言、思维、文化和心理之间转换互动,具有体验性。

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与贡献

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与贡献

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与贡献
邢强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3(002)001
【摘要】对近年来认知发展的研究趋势做了分析,指出受认知科学和新皮亚杰主义的影响,认知发展研究呈现出较为综合的研究趋向.认为注重创立理论和概念体系对于认知发展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邢强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2
【相关文献】
1.从“语义学”的分支到独立的“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对认知语境中语义研究的贡献 [J], 沈昌洪
2.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J], 陈吉荣;
3.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J], 陈吉荣
4.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研究的一种新趋势 [J], 王文忠
5.认知语言学的交叉与跨界研究——认知拓扑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 [J], 林正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动态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动态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动态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探讨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学科,近年来在国外的研究呈现出许多新的动态和趋势。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包括研究方向、学术会议、人物成就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关键词分析的方式,展示这些研究成果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我们将基于这些最新动态,展望未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探讨这些动态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学领域向多个学科领域扩展。

目前,国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涉及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与认知过程的关系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互动等方面。

同时,研究者们也开始注重跨学科研究,将认知语言学与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领域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人类思维和语言的理解。

近年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与认知语言学相关的学术会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CLAW)主办的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

这些会议的主题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的各个方向,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推动了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发展。

许多知名的学者和专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George Lakoff,他的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有诸多年轻有为的学者,如Annette Karmiloff-Smith和Kasia Morsink,他们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关键词,如“隐喻”、“概念语义学”、“语法化”和“儿童语言习得”等。

这些关键词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关键词在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研究者们不仅隐喻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还探讨了隐喻在思维和概念结构中的地位。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隐喻在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中普遍存在,并且其使用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翻译技术研究新论

翻译技术研究新论

New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作者: 陈吉荣[1]
作者机构: [1]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出版物刊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9-11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翻译技术;翻译教学;翻译应用研究;文学翻译;机器翻译;翻译工具
摘要:早期的翻译技术研究强调的是技术资料翻译研究,而今天的翻译技术研究涵盖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工具等多个领域.翻译技术应用于翻译具有三方面优势:规范了翻译流程,体现出分层次的翻译,并将翻译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在一起.目前翻译技术工具与翻译教学的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翻译技术对于保持翻译术语、翻译文体、翻译风格的一致性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翻译技术对翻译教学的文本类型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机器可读的文本形式.。

认知翻译学

认知翻译学

10.6对传统译 论中一些问题
的再思考
10.7小结
11.2关联理论的基 本思想
11.1引言
11.3翻译的关联理 论解释
11.4翻译中的 关联重构
11.5小结
12.1引言 12.2语篇认知观
12.3语篇翻译的认 知视角
12.4小结
13.1引言
13.2作为跨学科的 认知翻译学
13.3认知翻译学主 要研究领域
2.5小隐喻研究 综观
3
3.3翻译的认 知隐喻观
4
3.4隐喻翻译 策略
5
3.5小结
4.2概念转喻理论
4.1引言
4.3翻译的概念转 喻观与转喻翻译
4.4转喻的翻译
4.5小结
5.2多义性概念
5.1引言
5.3词义演变的动 因
5.5多义词的翻译
5.4多义词义项之 间联系的认知理据
5.6小结
6.1引言
6.2句法象似性的基 本内涵
6.3象似性原则在翻 译中的体现
6.4小结
7.1引言 7.2主观性与主观化
7.3翻译中的主观性 与主体性
7.4翻译中的“主观 化对等”
7.5 “主观化 对等”对文本 理解和翻译的
制约
7.6小结
1
8.1引言
8.2框架的定 2
义、构成及基 本属性
3 8.3框架视角
13.4认知翻译学研 究趋势展望
作者介绍
这是《认知翻译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认知翻译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认知翻译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摘要】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翻译的影响、翻译策略上的启示、提高翻译质量的作用以及与机器翻译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认知语言学在提高英语翻译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为翻译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翻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翻译领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未来,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为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仅为英语翻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翻译、现状、启示、应用、影响、翻译策略、提高翻译质量、机器翻译、积极影响、新思路、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义和情感,实现更精准的翻译。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如语篇分析、语用学、认知负担等,为翻译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使翻译过程更科学化、规范化。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实践层面,还涉及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研究。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启示,翻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翻译时的思维过程,选择更合适的策略进行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为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翻译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将继续为英语翻译领域带来更多的启示和贡献。

2. 正文2.1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是一种新兴而又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翻译的复杂性。

在英语翻译中,认知语言学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和意义,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原意并进行翻译。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_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_陈吉荣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_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_陈吉荣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 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陈吉荣(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摘 要: 翻译认知研究迄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较。

但对翻译认知研究的总体性反思仍有待于加强。

认知翻译理论家戈夫瑞克的研究就非常出色,其突出贡献在于对认知翻译研究提出阶段评价与方法评价,重新评估认知翻译本质,建立新的认知翻译能力模型。

关键词: 认知翻译;戈夫瑞克;新趋势Abstract: The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develops through the primary stage, the developing stage and the developed stage in recent twenty years. The researchers adopt various methods and tools to testify various translation process, including translating time and phase, the solutions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the choic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comparation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ranslato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However, the integrated reflection of studies still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Göpferich makes prominent contribution to 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She puts forward phase and method assessment, reevaluates the nature of 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reconstructs new models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y.Key words: cognitive translation; Göpferich; new trend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3)06-0033-06一、引言翻译认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随着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认知语言学这一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索,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和启示。

认知语言学,简单来说,就是指将人类认知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探讨语言产生、加工和理解的本质规律。

在英语翻译方面,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然后再进行翻译。

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的语言加工过程成为了关键因素。

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揭示人类语言加工的本质规律,从而为翻译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跨语言习得的研究英语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将英语中的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这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跨语言习得的研究,探索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从而为翻译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3、语言信息处理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发式翻译方法的推广启发式翻译方法是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翻译方法,其具有高效、准确、灵活等特点。

目前,启发式翻译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英语翻译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工具。

2、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技术的开发和优化。

3、语料库的建立和利用语料库是一种包含大量语言数据的数据库,其对于英语翻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和研究团队都在建立和利用语料库,从而推动英语翻译的发展和研究。

1、翻译人员需要关注语言加工过程3、翻译人员需要善于处理语言信息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语言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翻译。

翻译难度预测与分级研究述评

翻译难度预测与分级研究述评

作者: 陈吉荣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出版物刊名: 外语测试与教学
页码: 41-4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翻译难度 预测与分级 认知努力
摘要:翻译难度可以理解为译者在解决翻译问题时所需的认知努力的数量。

目前关于翻译难度预测与分级的研究较少,Sun(2012)的研究是目前关于翻译难度研究最为系统的一个,并为翻译难度研究提供了一个通用模式。

而Mishra(2013)的研究提供以句子为单位自动测量翻译难度的最简方案。

Sun的研究表明,为了测量翻译难度,需要为译者检测文本难度,测量文字的易读或者可读程度是一个可以量化的途径。

Mishra提出测量翻译难度三个主要因素是:长度、多义度和结构复杂性。

这些对翻译难度预测与分级研究非常重要,也为翻译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翻译的认知研究

翻译的认知研究

翻译的认知研究[摘要]翻译,离不开不同语言之间的符码转换,但更脱离不了译者的心理活动。

翻译学与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结合,形成了对翻译的认知研究。

本文从认知模式、认知阶段、认知存储等方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这一认知过程,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翻译;认知研究;认知模式;认知阶段;认知存储一、引言随着国内外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一个带有译者主观能动性的语义传达的动态过程,开始关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与加工过程,尤其是认知过程。

翻译的认知研究应运而生。

二、翻译的认知研究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通过对翻译转换的分析以及原文-译文的比对来描述翻译现象。

这一手段虽然可以揭示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可以观察的变化,但是也有一定局限。

60年代,巴黎学派的学者们从认知学领域来考察和解释翻译技法,从而开启了翻译的认知研究。

他们将翻译解释为以下三个阶段:阅读和理解阶段,即运用已有的语言能力和背景知识来把握原文。

译者不但要理解源语言所表达的表层意思,还要理解其中的隐含意思,因而要具备丰富的源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脱离源语言阶段,即译者的最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

因为译者可能常常要在头脑中对源语言的书面文本和目标语的书面文本进行反反复复的比较,所以释义派认为脱离源语言在翻译中是一个复杂的隐蔽工程。

重述和表达阶段,即在脱离源语言并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组织目标语文本并表达出来。

译者对源语言的文本进行信息解码、重组等,结合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实现目标语的输出。

后来,又有学者增加了第四个阶段——确认阶段,即译者回顾目标语文本并做出评判。

译者在这个阶段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认知过程,确认适当的部分,调整不适的部分。

1997年,Danks等出版了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的论文集。

该文集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认知过程,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翻译的认知研究。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探究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探究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探究
陈蓉蓉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15
【摘要】认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认知革命,认知翻译学的发展给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文章从认知翻译学视角出发,还原学生在翻译教学中作为学习和翻译的双重主体身份,关注学生元认知活动对翻译学习的作用,同时探索学生认知、情感及环境等因素对翻译教学的影响,指出认知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在翻译教学研究中借鉴应用。

通过研究翻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教师可以制定出更好的翻译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翻译教学效果。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陈蓉蓉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3
【相关文献】
1.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及翻译能力解读
2.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3.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4.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5.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问题探究——基于认知翻译学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 戈夫瑞克认知翻译理论述评 陈吉荣(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摘 要: 翻译认知研究迄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较。

但对翻译认知研究的总体性反思仍有待于加强。

认知翻译理论家戈夫瑞克的研究就非常出色,其突出贡献在于对认知翻译研究提出阶段评价与方法评价,重新评估认知翻译本质,建立新的认知翻译能力模型。

关键词: 认知翻译;戈夫瑞克;新趋势Abstract: The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develops through the primary stage, the developing stage and the developed stage in recent twenty years. The researchers adopt various methods and tools to testify various translation process, including translating time and phase, the solutions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the choic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comparation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ranslato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However, the integrated reflection of studies still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Göpferich makes prominent contribution to 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She puts forward phase and method assessment, reevaluates the nature of 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reconstructs new models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y.Key words: cognitive translation; Göpferich; new trend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3)06-0033-06一、引言翻译认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以翻译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翻译能力为主要研究范围的认知翻译为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王寅,2008,2012)。

从理论基础上来看,认知翻译研究首先起源于心理学理论,主要是传统心理学论者波因克尔于1913 年提出的程式论四段式:准备、孵化、领悟和评估,另外一个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氏的趋异生成论(divergent production )(刘红,2012)。

在认知翻译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较。

这些研究对从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来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深化翻译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收稿日期: 2013-05-10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认知识别视角下的翻译能力建构”(W2012100)作者简介: 陈吉荣,女,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认知翻译学2013年11月Nov. 201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第20卷第6期Vol. 20 No. 6但翻译过程研究过分强调实验方法,在关注翻译的数据理论研究时有可能忽略了翻译研究中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融合。

各种实验研究方法各有侧重点,多样化的实验结果也很难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应对翻译过程研究进行整体的理论反思,突出理论优势,纠正理论局限。

最近几年认知翻译理论家戈夫瑞克(S. Göpferich)的研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对其主要的理论特色进行归纳、演绎和评述。

二、提出认知翻译研究的阶段评价与方法评价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最早的解释性研究到更为具体的研究问题,也关注不同的翻译现象,如显化问题,或者是翻译过程的具体部分,如修改。

其中新出现的领域包括翻译的专长研究和翻译能力的发展研究。

过程研究在方法上更加精细,研究设计变得更为复杂。

但还有一些基本的方法论问题仍然没有回答,如内省式口头报告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对此戈夫瑞克作了进一步的客观评价,可以总结为阶段评价和方法评价两个方面。

首先,戈夫瑞克将翻译认知研究分成了五个凸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早的翻译能力发展研究阶段,代表人物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PACTE小组(2000,2002,2005,2007,2011)。

他们研究了翻译能力的发展模式以及翻译亚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职业译者和外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了翻译产品的接受以及决策涉及的研究进程的内外部联系。

戈夫瑞克认为,PACTE小组的变量研究都与工具性和策略性的亚能力相联系,结果所表明的两组受试的差异既证明了被分析的两组变量的相关性,也表明了该模式中各自的亚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澳大利亚研究者Bayer-Hohenwarter(2012)的翻译认知时间压力研究。

在时间压力研究中,准确衡量翻译的时间压力并创造一个实验环境进而将其作为一个参数,这是最主要的挑战。

这一领域的有效结果只能通过应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实现。

戈夫瑞克指出了这种研究方式对于研究翻译时间连续性方面的优势,但也指出其研究只是初步的、尝试性的。

第三个阶段是Bergen(2009)以二语习得模式为基础的翻译能力习得模式。

戈夫瑞克指出,他的模式是以二语习得的早期模式为基础,同时以PACTE模式和戈夫瑞克模式为基础,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认知体验,突出了两个要点:一是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二是强调元认知矛盾的作用。

第四个阶段是Alves和Vale (2003)的翻译切分模式。

他们的研究关注初译稿和终译稿的具体切分模式,将其称为微观翻译单位,可以组合成语簇,进一步形成宏观的翻译单位,以一种网路应用设计来注释和询问翻译过程数据。

在第五个阶段,戈夫瑞克总结了Ehrensberger-Dow和Perrin (2009)的过程分析方法,如观察、采访、计算机记录、写作进程的图形展示、屏幕记录以及以线索为基础的内省式有声报告。

他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是否修改译文以及是否在使用资料时体现元语言意识和翻译能力有关。

戈夫瑞克对上述五个阶段的总结分别肯定了五种不同特点的理论研究,但她也非常客观地指出,这些方法都有特殊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总体上作了方法论评价。

其次,戈夫瑞克描述了翻译过程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

她认为,有时候方法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方法的正确性方面,而忽略了其他的理论层面。

例如,有些研究中会涉及使用了哪些口头报告、有声思维、内省或者对话协议,研究目的可能为了说明一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事实上,好的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研究目的,而研究方法的选择总是在受试和资源之间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可提供之间的妥协。

不同的方法为翻译过程提供不同的信息。

口头报告数据通过过程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受试主体意识变化的过程。

而来自神经科学的方法只给了我们关于有限领域的线索,如大脑的哪些区域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运动。

研究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除了这些方法提供的信息类型差异,戈夫瑞克认为,不同认知研究在可能达到的生态准确性方面也有差异。

神经科学的方法需要特别的人工实验环境,受试一定不能动,甚至他们的眼睛和嘴也不能动。

因为这样的身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动之间。

Kaindl (1999)将跨学科研究分成专制的、输入的和互惠的三种形式,即学科综合、学科互动和学科转换三个阶段。

学科综合指明了共同分享一个兴趣目标的多学科共存现象,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调查,而不是将这些想法融入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中。

学科互动是指一种学科使用另一种学科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来使自己的领域获得更深的洞察力。

在这种合作形式里,两种或者多种学科互相阐发,有时会形同互相平等的搭档,有时又会是一种学科吸纳了另一种学科的知识构建本学科的理论,而对另一种学科无回报。

互惠式的跨学科研究对涉及到的各个学科都提供了新的学科理论观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非常接近学科转换了。

总之,学科综合是学科之间最弱形式的合作,而学科转换构成了学科之间最密切的合作形式。

受其系统性特点的影响,学科转换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一种知识的衔接体系。

戈夫瑞克认为,就认知翻译研究而言,以翻译学为目标的学科共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占主流地位,学科综合的性质很突出。

而早期的研究也是学科之间的松散结合,互动的强度并不高。

后来随着研究逐步多样化,开始更多引入其他学科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如认知翻译研究对心理学、生态学和信息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借鉴就非常明显。

戈夫瑞克指出,不论何时有一个高度关注的翻译现象,且这一现象不能在一种学科中被详尽解释,它就将被延伸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采用其他学科的原则来解释这一现象。

这就为认知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研究领域。

能力发展研究也逐渐从其来源学科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在翻译认知能力的研究过程中存在将学科综合兴趣纳入能力发展研究的方向。

例如,专业能力的特点被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1)能力表现具有连续性特征;(2)能够解决专业领域内高度复杂的问题;(3)专业知识在习得过程中被重构和互动到一个更高的程度;(4)能够更准确地提取知识来弥补工作记忆的局限,拥有优越的分析能力与创造能力和实践技能;(5)能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预先做好计划,将专业的陈述体活动能够引起一些人为现象,这些人为现象会破坏反映大脑活动的记录。

fMRT 更多导向于解释过程的调查,不包含眼动,因其可以提供可听的输入。

fMRT 实验包含了同步解说,受试必须自言自语地完成解释任务,这并不是真正的言说,所有这一切都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

尽管这些可能产生为研究目的而提供的数据,但是涉及受试生理的真实性并没有考虑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