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疾病超声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
![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e5e88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d.png)
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肠系膜淋巴结是小肠和结肠的淋巴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内部回声特点,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性改变或转移灶。
目前关于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开展对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其在临床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依据,为肠道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诊断的标准,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推动该技术在肠系膜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系统地整理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表现、炎症性改变和转移灶的特征,我们旨在建立一套科学、标准、规范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地判断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变类型,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发现率,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1.3 研究意义肠系膜淋巴结作为人体深部淋巴结之一,其超声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肠系膜淋巴结的疾病情况,包括炎症性改变和转移灶等。
通过对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提高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有助于及时进行治疗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一种非侵入性、准确性高的诊断手段,为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研究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研究意义】2. 正文2.1 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技术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荡,可以在人体内部产生实时图像,用于观察和评估肠系膜淋巴结的情况。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465f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e.png)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
一、淋巴结大小
淋巴结的大小是超声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淋巴结的大小范围在2-5mm之间,若淋巴结体积超过此范围,则可判定为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的程度越高,则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或感染。
二、淋巴结形态
淋巴结的形态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缘清晰,表面光滑。
若淋巴结出现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或表面粗糙,则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或感染。
三、淋巴结结构
淋巴结的结构是超声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淋巴结结构清晰,皮质和髓质界限清楚。
若淋巴结结构出现异常,如皮质和髓质界限模糊、结构紊乱等,则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或感染。
四、淋巴结回声
淋巴结的回声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淋巴结回声均匀,皮质和髓质回声相似。
若淋巴结回声出现异常,如皮质回声增强或减弱、髓质回声减弱等,则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或感染。
五、淋巴结血流
淋巴结的血流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淋巴结血流丰富,血流信号清晰。
若淋巴结血流出现异常,如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血流速度减慢等,则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或感染。
综上所述,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包括淋巴结大小、形态、结构、
回声和血流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判断出淋巴结是否存在病变或感染,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
![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7e5f6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7.png)
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
嘿,咱今儿来说说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这事儿呀,听着好像挺专业,其实也能说得明白嘞!
我有个亲戚前阵子老觉得脖子那儿不得劲儿,一摸好像有个小疙瘩,可把他吓坏了,赶紧跑去医院做检查,就做了那个超声检查呢。
医生就跟他讲啦,这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呀,得看几个方面。
首先呢,就是看大小。
正常的淋巴结一般都比较小,要是超声上显示淋巴结的长径超过了一厘米,那可能就得留意啦,就好比说正常的淋巴结是个小豆子那么大,现在突然变成个大蚕豆那么大了,这就有点不太寻常咯。
然后呀,还得看形状。
正常的淋巴结一般是那种椭圆形的,就像个小橄榄似的,表面还挺光滑的。
要是超声里瞅见淋巴结变成那种不规则的形状啦,比如说疙里疙瘩的,或者一边大一边小很明显,这也可能是有问题的表现呀。
再有呢,就是看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啦。
正常情况下,淋巴结里面的回声是比较均匀的,就像一碗水挺清澈的感觉。
要是超声里发现淋巴结里面的回声变得不均匀了,这儿亮一
块儿,那儿暗一块儿的,或者出现了那种囊性的改变,就好像里面长了个小水泡似的,这也得小心,说不定就是淋巴结肿大有啥毛病啦。
我那亲戚听医生这么一讲,心里七上八下的,就盼着检查结果能是好的。
好在最后查出来只是有点小炎症,吃了药就好啦。
所以说呀,这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还是挺重要的,要是自己摸着身上哪儿淋巴结好像不对劲了,可别不当回事儿,赶紧去医院瞅瞅哦,嘿嘿。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分析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f41424aef8941ea66e05d5.png)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分析摘要目的:讨论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断价值。
方法:对颈部肿大淋巴结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
结果:急性淋巴结炎56例,淋巴结核10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9例,淋巴瘤11例。
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随着彩超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被检出,其鉴别诊断也显得的愈发重要。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患者96例,年龄3~78岁。
采用GE730超声诊断仪,7~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
检查前调整仪器,选择小器官状态。
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将标定的最大血流速度降低,以提高彩色血流的显示率。
方法:采用仰卧位,可颈后加枕垫,头后仰,或让患者头转向对侧,将探头直接放在颈部扫查,不要用力加压,以免图像变形、失真。
按淋巴结的分区重点检查。
淋巴结的分区采用Shah等1981年提出的方法:Ⅰ区包括颏下区和颌下区淋巴结,分布着1~14枚淋巴结。
Ⅱ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
Ⅲ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上接Ⅱ区,下接Ⅳ区。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为颈内淋巴结的下区,为Ⅲ区向下的延续,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1/3,下界为锁骨缘。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为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淋巴结,前界邻接Ⅱ、Ⅲ、Ⅳ区的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下界为锁骨。
Ⅳ区,为带状肌覆盖的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
上述淋巴结的分区方法为淋巴结的位置提供帮助,应按分区扫查,以免遗漏。
首先二维超声检查,沿颈部大血管的走向,采用横向和纵向等多方位扫查,取淋巴结的最大径及门部清晰的切面冻结测量,注意观察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是长椭圆形还是圆形,有无分叶,包膜是否完整,皮髓质结构变化,有无液化、钙化,淋巴结之间有无融合。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知识!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038db11eb91a37f0115c1a.png)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知识!发表时间:2020-05-11T08:34:18.462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3期作者:吕景玉[导读] 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组织,淋巴结在生活中常被人们称之为“金疙瘩”,而这个“金疙瘩”因起到清除细菌及异物、产生淋巴功能及抗体、过滤等多种作用,在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
吕景玉蓬溪县人民医院(彩超室) 629100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组织,淋巴结在生活中常被人们称之为“金疙瘩”,而这个“金疙瘩”因起到清除细菌及异物、产生淋巴功能及抗体、过滤等多种作用,在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结是“风平浪静”的,一旦出现病变,就会肿大,而这种现象的发生可分为良性、恶性,前者与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有关;后者与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有关,也与肺癌、胃癌等其他肿瘤所致淋巴结转移有关,如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超声技术是诊断淋巴结疾病的常用手段,帮助医生结合淋巴结的大小、结构变化来判断治疗效果、临床转归及预后,也可用于淋巴结疾病患者的随访复查。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该病的超声诊断相关知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超声检查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在过去的工作中,医务工作者通常选择手触诊的方式来诊断淋巴结,结合以往经验,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淋巴结都可以通过手触诊来确诊,例如体积较小、部位较深的淋巴结。
所以,寻找一项灵敏度相对较高的检查方式成为医务工作人员十分重视、关心的问题。
随着我国当前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影像学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完善,超声技术在淋巴结诊断中受到广大医护人员、患者一致好评。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反复多次定量评估淋巴结,可及时筛查淋巴结疾病,尤其是在评估淋巴结疾病的治疗效果、预测预后发展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另外,超声技术可作为理想的随访手段。
以恶性肿瘤患者为例,在其早期治疗阶段,淋巴结结构无明显改变,通常在化疗中期发生大的改变,所以此期间最适合于随访,准确评估淋巴结,及时修正照射范围。
颈部淋巴瘤超声诊断标准
![颈部淋巴瘤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f30c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a.png)
颈部淋巴瘤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部淋巴瘤是指淋巴结在颈部发生异常增生或肿瘤形成的疾病。
超声诊断在颈部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部淋巴瘤超声诊断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表现1. 形态特征颈部淋巴瘤通常呈现为边缘清晰、形态规则的淋巴结肿大。
常见形态包括椭圆形、圆形、卵圆形等。
淋巴瘤的形态还与其病变类型有关,如滤泡性淋巴瘤常呈多发的圆形或卵圆形,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则可能表现为单个大型淋巴结。
在超声图像中,淋巴瘤可呈现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等不同的回声特征。
2. 血流特征颈部淋巴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恶性淋巴瘤的血流灌注明显增强,表现为淋巴结内见到血管影或者血管分支。
而良性淋巴瘤的血流灌注则相对较少,呈现为淋巴结周围呈环形分布的少量血管。
3. 壁厚度淋巴瘤的壁厚度也是超声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淋巴瘤的壁厚度一般小于3mm,如果壁厚超过3mm,则提示可能存在恶性变。
4. 回声分布根据淋巴瘤的回声分布,可以进一步判断其性质。
一般而言,淋巴瘤呈现为均匀、无回声为良性,而出现分叶、不均匀回声或细小强回声区则提示可能为恶性淋巴瘤。
根据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可以制定如下超声诊断标准:1. 淋巴结大小直径超过1cm的颈部淋巴结,应予以警惕。
在超声检查时,应关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等情况,如果发现淋巴结明显增大或存在异常表现,则应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
2. 血流灌注淋巴瘤的血流灌注增强是其恶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超声检查时,应认真观察淋巴瘤的血流情况,如发现有大量血管分支、血管内充盈等异常表现,应高度警惕可能存在的恶性淋巴瘤。
3. 回声特征淋巴瘤的回声特征可以反映其组织结构和性质。
一般来说,恶性淋巴瘤的回声特征比较复杂,如出现分叶、不均匀回声、强回声区等。
在超声检查中应认真观察淋巴瘤的回声特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超声对炎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对炎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4e9b5c4cc7931b764ce1560.png)
超声对炎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炎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实用价值。
方法对100例因浅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40个浅表淋巴结的纵径/横径值(L/S)、内部回声、CDFI及PWD频谱特征。
结果炎性淋巴结呈椭圆形,L/S值≥2,皮髓质结构清晰,门部居中,几乎无淋巴融合,血流信号呈现向门部集中的放射状分布或沿髓质走形,淋巴门处髓质主干动脉血流速度(Vmax)较低,阻力指数(RI)为(0.60±0.13)。
恶性淋巴结呈圆形或分叶状,L/S值<2,内部回声结构失常,髓质消失,皮质呈不均质的低回声,并可有非均匀增宽,门部偏心,淋巴结之间多有融合,结内血流信号分布不规则,无一定排列方向,淋巴门处髓质主干动脉血流速度(Vmax)较高,阻力指数(RI)为(0.77±0.11)。
结论通过对淋巴结超声测量的L/S值分析,结合淋巴结内部回声、CDFI和频谱分析,对炎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鉴别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淋巴结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为进一步穿刺活检提供依据。
标签:超声;浅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脉冲多普勒;性质鉴别浅表淋巴结是指位于体表深筋膜层、距离皮肤3.0 cm以内的淋巴结群。
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腋下、腹股沟及其他浅表部位。
淋巴结病变往往是局部和全身疾病的反应。
浅表淋巴结是诊断恶性肿瘤分期、制定治疗计划和分析疗效的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0年1月~2011年4月于本院因浅表淋巴结肿大就诊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75岁,平均43.2岁,共检出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腹腔淋巴结240个。
引起淋巴结肿大病因分别为:颈淋巴结炎(28例),颈化脓性淋巴结炎(14例),颈淋巴结结核(6例),恶性淋巴瘤(22例),转移性淋巴结病变(30例)。
其中恶性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结核、化脓性炎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病例经抗感染治疗,追踪观察2个月后治愈而确诊。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1083d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2.png)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概述淋巴结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负责清除体内的细胞代谢产物和过敏原等,它也是身体对抗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淋巴结位于全身各处,其中浅表淋巴结是最容易被发现和检查的。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检查手段,它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前提下,准确地观察组织结构和功能情况。
在浅表淋巴结相关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超声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是一种依靠回声模式来观察组织结构和功能情况的技术。
在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时,医生会采用高频超声探头,通过皮肤表面将超声波射向淋巴结,然后观察其回声图像。
浅表淋巴结通常被分为三部分:皮肤下淋巴结、浅筋膜下淋巴结和深筋膜下淋巴结。
在超声检查时,医生会仔细观察这三部分的淋巴结,以判断其结构、形态和大小等。
在回声模式中,淋巴结通常呈现为中等回声,其形态应为圆形或卵圆形。
如果淋巴结表面光洁、回声均匀,呈现深灰色,表明其结构正常。
但是如果淋巴结在超声检查中呈现过大、异常结节、占位或者回声不均或异常,都可能提示其存在疾病。
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等信息,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疾病。
比如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许多疾病的表现,如感染、血液病、肿瘤等。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淋巴结的大小和性质,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疾病。
在医疗领域,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的诊断,如感染、淋巴结增大和淋巴结发育异常等。
它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还可以快速地确定病变位置和范围,为医患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浅表淋巴结是一种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超声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诊断淋巴结相关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现通用课件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现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eae4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8.png)
VS
适应症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 的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淋巴瘤等,以及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诊断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
注意事项
1
2
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确定穿刺活检的部位 和方案。
3
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 染和医源性损伤。
•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无痛或疼痛,质地硬, 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可伴有周围组织浸润 。
不同类型淋巴结疾病的鉴别诊断
01
反应性增生肿大
• 免疫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肿大、疼痛、皮温升高,质地较硬
02
,可伴有周围组织水肿。
• 组织细胞性增生:淋巴结肿大、无痛、质地较硬,可伴有周
03
围组织纤维化。
鉴别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误诊避免
随访时间
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之后每年进 行一次随访。
要点二
随访内容
通过超声检查观察淋巴结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病 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误诊
对于不典型的病例或诊断困难的 情况,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分析,避免误诊或漏诊。
06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引导下穿刺 活检
Chapter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方法和适应症
方法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常用的淋巴 结疾病诊断方法,通过高频超声定位, 使用细针穿刺到目标淋巴结,获取组织 样本进行病理诊断。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现通用课件
目录
• 淋巴结超声检查概述 • 正常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 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表现 • 特殊类型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现 • 淋巴结疾病的鉴别诊断与误诊避免 •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治疗与随访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4aa60c551810a6f424862e.png)
AAO-HNS分区法(Robbins分区法)
1. level I 颏下淋巴结及下颌下 淋巴结
2. leve Ⅱ 上颈部淋巴结 (在舌骨水平上方)
3. level Ⅲ 中颈部淋巴结 (在舌骨水平和环软骨水平之间)
4. level Ⅳ 下颈部淋巴结 (低于环状软骨水平)
5. level Ⅴ 颈后三角淋巴结及 锁骨上窝淋巴结
观察指标综合分析
部位 大小(短径 或称横径) 外形(长短径比值或纵横径比值、短长径 比值) 内部回声(淋巴门、内部回声强弱、囊性 回声、钙化) 周围情况(粘连、融合) 血流状态(血流分布、血流频谱参数)
钙化
结内钙化在颈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 大约50-69%的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 可见结内有钙化灶,应用高频探头扫查可表现为 强回声斑,并可伴有声影,分布于淋巴结周边区 域。 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 是否来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征象。 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 结,但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
淋巴结内坏死
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 结内坏死可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 性坏死更为常见。 凝固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局部回声增强, 囊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无回声区。 囊性坏死常见于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自鳞状细 胞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
淋巴结的血流特征
❖ 门样血流 血流从淋巴门部位放射状向外分支 ,周边部位没有血流
6. level Ⅵ 颈前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新的分区方法
淋巴结的血流特征美与性国质鉴癌别 症联合会(AJCC)1997年在AAO-HNS分 区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分区方法。 门样血流 血流从淋巴门部位放射状向外分支,周边部位没有血流
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定性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定性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1fb347cf46527d3240ce024.png)
高频超声对颈部淋 巴结疾病定性诊断价值
山 西省 长 治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4 0 0 0 60 ) 陈效 云
淋 巴结肿大属 于多类疾病 的一 种共 同表征 , 颈部是 全身 淋 巴结最密 集的 的部位 , 核 、 结 癌症转 移及 淋 巴瘤 均可 引起 颈部 淋巴肿 大 , 其定性诊 断对确定治疗 方案有重要 意义 。本 研究通过 经高频超声检查 的 9 5例共 15 淋 巴结 的声像 图 4个
为造影剂提前 注射 时问 , 再加上旋转 D A扫描时 间 42s乘 S . , 以注射速率 35mLs得到注射总量 (+ .)35 ④ 注意 D A . /, s42 x .。 S
三维路径 图的后处 理技术 的应用 : 中可以根据需要 随时调 术 整半透 明血管影像 的叠加方式 、 重建方 式 、 宽窗位 , 血管 窗 使 路径 图和介人手术器材显示 更加 清晰。 D A实时三 维路 径图技术 为颅 内动脉 瘤 的介入栓 塞在 S 任意 角度上提供 了更加清 晰 的图像 , 加便捷 、 更 直观 的手术
难保证动脉瘤显影最清楚 ,可以通过查看 D A造影 图像 , S 确 定从开始注射造影 剂到造影剂进入 动脉瘤 的时间间隔 ()定 s,
f1 刘丛 ,程远. 内动脉瘤 的手术夹 闭与血管 内栓 塞治疗.国外 2 颅
医学 ( 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 2 0 , 13 : 0 —1 . , 04 3 () 27 0 2
f1 R o 5 o s YB,d a J e Ha n R ,B e e F ta.C mpiai s a d e n n L ,e 1 o l t n n c o
o c me i a in swih a e r s l u a a h o d h mo h g uto n p te t t n u y ma s b r c n i e r a e:a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6036d9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9.png)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2022 - 2023
淋巴结正常解剖
2
头颈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深浅淋巴。
2
2.恶性淋巴瘤
图4-6-13 淋巴瘤早期髓质淋巴 窦还没有完全破坏,淋巴门可 显示,多呈不规则偏心性狭窄,皮质向心性增宽或偏心性增宽。
图4-6-14 以往的高频探头显 示淋巴结内部回声很弱,表 现为类囊肿样,现代的新型 探头这种显示很少。
图4-6-15 现代新型探头显示 淋巴结内部微小结构。淋巴 瘤典型声像图为不均匀微小 结节状回声。
⑧辅助特征
⑨与邻近血管关系
1
2
3
4
⑩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
01
02
⑩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
常见淋巴结疾病声像图
1.转移性恶性淋巴结
淋巴结内皮质不规则局限性增厚,淋巴结外形失 常,皮质回声与毗邻肌肉相比回声低。甲状腺乳 头状癌例外呈高回声。
图4-6-2:淋巴结边缘出现细 小呈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 的特征性表现。 图4-6-3:结内出现液化坏死,常提示鳞癌、甲状腺 乳头状癌、乳腺癌转移。
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于良性淋巴结,只有9%的恶性淋巴结皮质狭窄,但通常伴有转移所致的扩大的高回声淋巴门。
偏心性宽阔型皮质绝大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图4-4-6),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肿和局灶性滤泡增生。
⑥淋巴结皮质
⑦内部回声
一般与毗邻肌肉相比较定义淋巴结回声水平,回声有强弱之分,分布有均与不均之分,不均又分灶性液性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正常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淋巴瘤、淋巴结核回声较毗邻肌肉回声显度降低。 淋巴瘤回声具有假囊表现,即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现在应用新型探头很少表现假囊回声,多见微小结节灶。淋巴瘤回声随着化疗后组织的纤维化而增强。 恶性淋巴结和淋巴结核内部回声多变不一。 除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趋向于高回声,其它肿瘤转移的通常多呈低回声。因此高回声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有效标志。 无回声区常由转移的鳞状细胞癌液化坏死,或由甲状腺的囊性乳头状癌、鼻咽部癌转移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 斑块状高回声区见于结核性淋巴结,这是凝固坏死所致,常合并囊性变。 皮质部的大斑状钙化灶可见于肉芽肿疾病或化疗放疗的淋巴结中。 淋巴结内微小钙化点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的转移。(图4-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内淋巴结
乳腺内淋巴很丰富,分浅深两部组,浅组位于皮下 及皮内,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 乳腺外侧及上部:回流腋窝的胸肌淋巴结,乳腺癌 时胸肌淋巴结常较早受累。 乳腺内侧: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 乳腺下内侧: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吻合,经过腹壁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腋窝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 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 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深浅淋巴。 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外侧,收纳脐以上腹部、胸部、乳腺 外侧的淋巴。 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收纳颈后,背部的淋巴。 中央淋巴结:位于腋窝中央脂肪组织内,收纳上述三部位 的淋巴。 腋尖淋巴结:位于腋静脉近端,收纳乳腺上部及中先置于下颌体下方横切扫查颏下和下 颌下淋巴结,同时移、侧动探头扩大扫查范围;后沿下 颌支横和纵切扫查腮腺淋巴结;从腮腺下方开始沿颈内 动脉和颈总动脉自上而下横断扫查,直到颈内静脉与锁 骨下静脉汇合处;探头向后侧移,横扫锁骨上淋巴结; 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间沿迷走神经自下而上横断扫查 直到乳突,继续扫查颈后三角淋巴结。(见后图) 腋下沿腋部血管横扫,至锁骨下血管处沿胸大肌扫查。 乳腺应在肋间进行扫查,观察指标有乳腺内动脉前壁深 度,乳腺内动脉内界与内线的相对位置。 腹股沟淋巴结的检查范围大约10Cm,要垂直于股血管。
当淋巴结有病理改变时,血 供增加,血管扩张,显示管 壁结构。
68%的正常淋巴结在能量多普 勒上可显示血管。
炎性肿大淋巴结血流图
炎性肿大淋巴结血流图
淋巴结超声评估指标及意义
解剖区域 淋巴结大小 纵横比(L/T) 淋巴结边界 淋巴门 淋巴结皮质 淋巴结内部回声 辅助特征 与邻近血管关系 彩色血流显像及多谱勒
头颈部淋巴结
头颈部淋巴结有纵形和环形两链。 头部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皮下呈环形排列,称环形链。包 括枕前区、耳后乳突区、腮腺、下颌下、颏下。这些环形链淋 巴结均回流到颈外侧纵形链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其中颈外侧淋 巴结又分浅深两组,因都是纵形排列故又称纵形链。颈前淋巴 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结,回流到颈外侧深 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 中下三部分,其中颈外侧深下淋巴结又称锁骨上淋巴结,是头 颈部淋巴结的总汇合处,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管 或直接注入颈静脉角,左锁骨上淋巴结又是胃癌好转移的部位。 1986年Hajek简易分组:①颏下②下颌下③腮腺④颈上(舌骨 水平上)⑤颈中(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⑥颈下(环状软骨下) ⑦锁骨上窝⑧颈后三角。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 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 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 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 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根部,收纳腹股 沟浅淋巴、(月国)窝淋巴、大腿深淋巴,注 入骼外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
淋巴结正常解剖
淋巴结形似肾形或豆形,小的直径约1mm,大者约 25mm,聚集分布,以四肢近端、颈部、盆腔、纵膈、肠 系膜、肺门处较多。在淋巴结的一侧有凹陷,该处结缔 组织较多,为血管、神经、淋巴输出管出入门户。 淋巴结分皮质与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包膜下,主要由 淋巴小结组成,淋巴小结随机体防御能力加强,其数目 也增多。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为淋巴结中心部分。 髓质由髓索、小梁、淋巴窦构成,淋巴窦为淋巴管腔在 结内扩大而成的结构,位于淋巴结周边皮下的为皮窦,位髓 质部髓索之间的为髓窦。 淋巴结的构造可因生理和病理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与 年龄、部位,有无病变等有关。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60-80%的正常淋巴结在能量图上可显示血管。 淋巴结内血流速度检测临床意义不大。
①解剖区域
主要适用于颈部淋巴结。 正常颈部淋巴结见于下颌下、腮腺、上颈 部、颈后三角区域。 非特异性感染受累淋巴结一般在同一解剖 区域,特异性感染的淋巴结核及恶性淋巴 瘤多累及整个解剖区域及相邻解剖区域。 转移性淋巴结分布有特异性(表4-4-1)。
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淋巴结外形呈长条状或卵圆形,下颌下、腮腺淋巴结更近似 圆形。 淋巴包膜呈中高回声,位于淋巴门的一侧凹陷,对侧膨出。 淋巴结边缘为皮质呈低回声,大部分皮质呈向心宽阔型,小 部分呈狭窄型,(当皮质最宽的厚度小于中央高回声结构厚 度1/2的可归类为狭窄型皮质)。 淋巴结中央可见一条索状高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相延续,称 淋巴门回声。淋巴门回声与淋巴结大小、部位、年龄等有关, 90%最大横径>5mm的淋巴结可见到这一回声,腋下与腹股 沟处的淋巴门有丰富的淋巴窦脂肪,老年期除了有脂肪外淋巴 小结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甚至消失,故腋下、腹股沟、老年人淋 巴结的淋巴门回声比较明显。淋巴门回声表现宽阔型与狭窄 型,纵切图显示淋巴门为椭圆形时归类为宽阔型,表现为扁 平裂缝状时归类为狭窄型。当淋巴门有脂肪弥漫性浸润时淋 巴门高回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