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解剖专题宣讲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小脑-ppt课件.ppt

小脑-ppt课件.ppt

一、小脑皮质
• 小脑皮质自深部向表面可分为颗粒层、梨状细胞层(浦肯野细 胞)和分子层。
• 内含六类C:颗粒C、GolgiC、单树突细胞(颗粒层)、梨状 C (梨状C层) 、星状C、蓝C(分子层)。
(一)颗粒层
• 主要含有大量密集的颗粒 细胞,另有少量的Golgi 细胞及苔藓纤维终末。
• 苔藓纤维终末形成花结样 膨大,称玫瑰结,与颗粒 细胞树突及Golgi细胞的 轴突终末等,共同构成小 脑小球。
语言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小脑
小脑
Cerebellum
掌握的主要内容:
•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 小脑的分叶和功能分区 • 小脑内部结构(小脑皮质、中央核、小脑髓质) • 小脑的纤维联系 • 小脑的功能和临床应用(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脑(Encephalon, Brain)
端脑 telencephalon 间脑 diencephalon 中脑 mesencephalon 后脑 metencephalon
• 在小脑半球有些沟比较 深,如水平裂,始自小 脑中脚,以水平方向绕 小脑的外侧缘和后缘, 把小脑分为上面与下面。
三、小脑的分叶
前叶 分叶 后叶
绒球小结叶
目前多结合小脑 的进化、功能和 纤维联系,把小 脑分为三个叶。
原裂


后叶
后叶
后外侧裂
绒球小结叶
绒球
绒球脚 蚓小结
后叶
四、小脑的机能分区
原小脑(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旧小脑(脊髓小脑):蚓垂+蚓椎体+前叶 新小脑(大脑小脑):后叶
旧小脑

原小脑
新小脑
• 原小脑(古小脑):绒球小结叶在进化上出现最 早,称为原小脑或古小脑。它主要通过小脑下脚 接受前庭神经核的纤维,并接受少量前庭神经一 级感觉,又称前庭小脑。

小脑间脑解剖精品PPT课件

小脑间脑解剖精品PPT课件
腹后核: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脊髓丘系
—— 产生具有意识的感觉和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
内髓板 后外侧核
内侧核
前核 背外侧核 腹前核
腹外侧核 腹后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20-
3、联络核团(新丘脑):前核、内侧核、外侧核背侧群
与下丘脑、边缘系统有往返纤维联系,在功能上 进入高级活动领域,具有情感意识的辨别能力,还参 与学习和记忆。
顶盖 上髓帆
前核
内侧核 外侧核 丘脑间粘合 第三脑室
胼胝体嘴
前连合 视交叉 垂体 大脑脚
第四脑室 下髓帆
脑桥 延髓
-18-
• 背侧丘脑的核群:
将背侧丘脑借内髓板分为三大核群: 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中线核群 丘脑网状核
外侧核群分为背侧组和腹侧组
背侧组(前→后)
背外侧核
后外侧核及枕
腹侧组(前→后)
小脑半球 小脑蚓 小脑前切迹 小脑后切迹 小脑扁桃体 小结 蚓垂 蚓锥体 蚓结节 绒球 原裂 后外侧裂 水平裂 小脑体
-3-
绒球 小结
山顶
原裂 水平裂
山坡
小脑中脚 小脑上脚 小脑扁桃体 蚓垂 蚓锥体 蚓结节
1.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前庭小脑)
小叶
绒球
小结
中央小叶
原裂
2.前叶: 旧小脑 脊髓小脑
山顶 山坡 水平裂 蚓结节
-6-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3. 小脑髓质(白质):由3类纤维构成
1)小脑下脚(绳状体): 连于小脑和延髓、脊髓之间 传入纤维 传出纤维
2)小脑中脚(脑桥臂): 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 传入纤维

(系统解剖学课件)4.小脑

(系统解剖学课件)4.小脑
症状
小脑梗塞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共济失调、平衡 障碍等。
治疗
小脑梗塞的治疗通常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改善脑循环 等。
小脑肿瘤
病因
小脑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症状
小脑肿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平 衡障碍等。
治疗
小脑肿瘤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03
小脑半球
每侧小脑半球包括一个半 球和两个外侧沟,每个半 球内含一个蚓部。
小脑扁桃体
位于小脑半球下方,呈锥 形,是脑干向两侧膨出的 部分。
小脑脚
小脑通过三个小脑脚与脑 干相连,分别是前庭小脑 脚、脊髓小脑脚和橄榄小 脑脚。
小脑的表面结构

小脑表面的沟将小脑皮质分成许多小的区域,每 个区域称为叶片。
适应性运动
小脑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 环境,调整身体运动以适 应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小脑的认知功能
空间认知
小脑参与空间认知和定向,帮助个体理解和导航周围环境。
注意力调节
小脑调节注意力资源,确保个体在执行任务时能够集中精力。
学习与记忆
小脑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
小脑的情感功能
情绪表达
01
神经可塑性研究
研究发现小脑具有高度的神经可塑性,能够在环境变化和 行为训练中调整其结构和功能,为神经康复和神经重塑提 供了新的思路。
小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脑在运动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运动协调、平衡和精确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小脑研究的未来方向
跨物种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小脑结构和功能,可以深入了解小脑演化的规 律和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启示。

最新人体解剖学 小脑.幻灯片课件

最新人体解剖学 小脑.幻灯片课件
▪ 1.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 ▪ 2.感动之余,压低声音的笑; ▪ 3.喜极而泣的笑; ▪ 4.交谈时,取悦对方的妩媚之笑; ▪ 5.逗对方转怒为喜的笑; ▪ 7.安慰对方的笑; ▪ 8.哭在心里,笑在脸上,那是种虚伪的笑; ▪ 9.岔开对方话题的笑; ▪ 10.消除对方压力的笑;
▪ 11.充满自信的笑; ▪ 12.发愣之后的笑; ▪ 13.表现优越感的笑; ▪ 14.重修旧好的笑; ▪ 15.两人意见一致时的笑; ▪ 16.吃惊之余的笑; ▪ 17.意外之后的笑; ▪ 18.嗤之扑鼻的笑; ▪ 19.折磨对方的笑; ▪ 20.挑战性的笑; ▪ 21.大方的笑;
▪ 22.含蓄的笑; ▪ 23.夸张的笑; ▪ 24.逼迫对方的笑; ▪ 25.假装糊涂的笑; ▪ 26.心照不宣的笑; ▪ 27.含有下流味道的笑; ▪ 28.微笑; ▪ 29.满足时的笑; ▪ 30 遭人拒绝时的苦笑; ▪ 31 压抑辛酸的笑; ▪ 32 无聊时的笑;
▪ 33 话中带刺的笑; ▪ 34 郁郁寡欢时的笑; ▪ 35 热情的笑; ▪ 36 冷淡的笑; ▪ 37 自认倒霉的笑; ▪ 38 使对方放心的笑。
第六步
拿掉筷子,察看 自己微笑时的基 本表情。用双手 托住两颊从下向 上推,同时要发 出声音反复地数 “1、2、3、4”, 持续30秒。
放下双手,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一个步骤一 样数“1、2、3、 4”,也要发出 声音。重复30 秒结束。 POINT:数到 “1”的时候嘴 角要努力上扬。
双手要一直托 着两颊。
原一平的38种微笑
人体解剖学 小脑.
C ys F expression w as not
四、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 前庭小脑 传入纤维:前庭小脑束,起自前庭神经核或前庭

解剖课件-小脑PPT

解剖课件-小脑PPT

小脑皮质与小脑核
小脑髓质 小脑叶片或小脑各叶
小脑传入和传出纤维
Three peduncles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下脚 (绳状体) 连于延髓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中脚(脑桥臂) 连于脑桥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上脚(结合臂) 连于中脑
Vestibulocerebellum 前庭小脑
Archicerebellum 原小脑 绒球小结叶
Spinocerebellum 脊髓小脑
Paleocerebellum旧小脑 小脑蚓和中间部
Cerebrocerebellum 大脑小脑
Neocerebellum 新小脑 外侧区
小脑
cerebellum
小脑 (cerebellum)
位置
颅后窝,延髓和脑桥的背侧 上面较平坦 腹侧面形状不规则 下面正中有纵深的凹陷-小脑谷 表面平行的沟 小脑叶片
维持身体平衡 调节肌紧张(肌张力) 协调随意运动
(一)小脑的外形、分叶和分区
原裂
小脑前切迹
前叶
绒球 小结
后叶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中脚-connect with pons, contain afferent fibers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上脚-connect with midbrain, contain mostly efferent fibers
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
前角内侧部神经元
调节躯干肌维持平衡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大脑小脑(新小脑):除古旧小脑以外的部分
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
前庭小脑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7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脊髓) 1.皮质 2.髓质 (锁的进化) 3.小脑核:①顶核 ②球核、栓状核 ③齿状核
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
顶核 球核 栓状核
齿状核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8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1.古小脑:
脑桥核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13
②传出纤维:
新小脑皮质→齿状 核→丘脑腹中间核 →大脑皮质运动区
丘脑腹 中间核
齿状核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14
(四)小脑的功能:
1.古小脑
接受前庭刺激而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姿
势平衡。损伤后,病人平衡失调,站立和行 走不稳,甚至倾倒。
2.旧小脑
调节肌张力,损伤后,同侧肌张力下降。
3 组核:顶核; 球、栓状核; 齿状核。
3 脚 : 下(绳状体)中(桥臂) 上(结合臂)
3束: 前庭脊髓束; 脊髓小脑前; 后束;皮质脑桥束。
3 裂 :原裂;外侧裂;水平裂。
3 层:
3 类纤维: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16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17
小脑小脑扁解剖桃学专体业知疝识
18
蚓垂 蚓锥体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原裂

5
3.新小脑
前叶
原裂
Neocerebellum
后叶的其余部分。
仅见于哺乳动 物,与大脑皮质 的发展相关,协 调肌群活动,协 助完成精细的随 意运动。
(美) 蚓垂
小脑解剖学专业知识
6
蚓锥体
花菜
前庭小脑(古小脑):绒球小结叶 根据进化 脊髓小脑(旧小脑):前叶、蚓垂、蚓锥体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17小脑共16页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17小脑共16页
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
顶核 球核
皮质 髓质
栓状核
齿状核
四、小脑的纤维联系
1. 古小脑
① 传入纤维:
前庭神经
古小脑
前庭神经核 古小脑
前庭 神经核
VIII n. 前庭 神经节
② 传出纤维:
绒绒绒球球球小小小结结结叶叶叶
顶核
顶顶核核 前庭神经核 前网庭状外结侧构核
前网内庭状侧脊脊纵髓髓束束
内侧纵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2. 旧小脑 ① 传入纤维: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楔外核 网状外侧核 下橄榄核
下橄榄核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楔外核 网状外侧核
② 传出纤维
旧小脑皮质 旧小脑皮质
球核、栓状核 顶核 前庭外侧核 红核 对侧红核
红核脊髓前束庭脊髓束
网状结构
网状脊髓束
红前核庭脊脊髓髓束束 网状脊髓束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17小脑
小脑
Cerebellum
I. 小脑 cerebellum 一、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 端脑 窝,在脑干的后 间脑 方,借小脑下脚、
中脚和上脚分别
与延髓、脑桥和 中脑相连。小脑
与脑干间的腔隙 为第四脑室。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幕 小脑
原裂
前切迹
上蚓
小结 绒球
后外侧裂
蚓垂 小脑半球 后切迹 水平裂 蚓锥体
2.旧小脑
调节肌张力,损伤后,同侧肌张力下降。
3.新小脑
协调肌群活动,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 和范围。损伤后,产生共济失调,指鼻不 准、快速交替运动不能,意向性震颤。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小脑的表面解剖医学课件

小脑的表面解剖医学课件

小脑内部的纤维束
苔状纤维
齿状纤维
起始于 wm 结构,终止于小脑皮质的苔状 纤维。
起始于 wm 结构,终止于豆状核的齿状纤 维。
栓状纤维
球状纤维
起始于 wm 结构,终止于豆状核的栓状纤 维。
起始于 wm 结构,终止于小脑皮质的球状 纤维。
小脑内部的液态环境
脑脊液
在蛛网膜下腔中流动,为脑和脊髓提供 营养和代谢产物。
脊髓小脑后束
起自后脚感觉核,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参与感觉传递。
05
小脑的发育和演化
小脑室和脊髓逐渐演变成小脑。
胎儿期
02
胎儿期时,小脑迅速生长,与大脑半球和脑干之间的联系不断
加强。
儿童期
03
儿童期时,小脑结构逐渐完善,功能逐渐成熟。
小脑的演化历程
小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眩晕、恶心、呕吐等。
03
修复方法
针对不同病因和损伤程度,可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如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06
小脑研究的展望
现代小脑研究的进展
生理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和理解小脑的生理机制是小脑研究的重要方向,包 括小脑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小 脑在平衡、动作协调和认知等高级功能中的关键作用等。
血浆
在血管中流动,为脑和脊髓提供营养和 代谢产物。
细胞外液
在脑和脊髓中分布,为脑和脊髓提供营 养和代谢产物。
细胞内液
在脑和脊髓的细胞内分布,为细胞提供 营养和代谢产物。
04
小脑的血管和神经联系
小脑的动脉和静脉
小脑前动脉
小脑后动脉
起源于颈内动脉,供应小脑前外侧区域。
起自基底动脉,供应小脑后外侧区域。

《精美解剖小脑》ppt课件

《精美解剖小脑》ppt课件

小脑机能的综合了解
小脑是在动物的活动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 条件下,在前庭系统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
当动物生活于水中,以蛇行运动为主时, 首先了现的是絮结叶;当动物在水中靠鳍向 前划行,需求不断地调理肌肉张力和肌肉运 动时开场出现蚓部;当动物靠肢本撑离地面, 运动方式益趋复杂时,乃出现小脑半球;当 人类靠下肢行走,上肢成为劳动器官后,小 脑半球高度开展。
C. The Cerebellum (小脑)
1. Location: in the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2. Relationship:
3. anteroinferior: attached to the brain stem
4. by cerebellar peduncles (小脑脚)
posterolateral fissure (前外侧裂)
Flocculonodular lobe (绒球小结叶)
Arch(原ice小re脑be)llumC(V前eers庭etbib小eull脑luom-)coMo(坚radi持nintaa平tini衡ning,ge协yeqe调umi眼loibv运reim动ume)nts
本世纪六十代以来,很多人提出小脑对 躯体运动的调理应按区划分的主张,即将小 脑皮层从中线两那么的每侧纵向划分为三个 区:内侧区〔蚓部〕发出纤维到顶核;中间 区〔旁蚓部〕发出纤维投射到栓状核和球状 核;外侧区〔小脑半球〕发出纤维投射至齿 状核。并以为内侧区整合躯干的姿态、肌张 为、位相运动和平衡。中间区和外侧区整合 同侧肢体的姿态和运动。
5. posterosuperior: tentorium cerebelli (小
6. 3. External fea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1
分子层:细胞成分少,主要 由梨状细胞树突,颗粒细胞 轴突以及攀援纤维组成。
兴奋性冲动由攀援纤维和苔藓纤 维传入,前者直接与梨状细胞树 突构成突触,后者与颗粒细胞构 成突触,兴奋性冲动转而由颗粒 细胞发出的平行纤维传给梨状细 胞树突,梨状细胞是小脑皮质的 传出神经元,高尔基Ⅱ型细胞、 蓝细胞和星型细胞均为抑制性中 间神经元。
结构的传出纤维。传入纤维有:
来自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延
髓下橄榄核、延髓网状结构至小
脑的纤维;脊髓小脑后束及楔小
脑束的纤维。传出纤维有:发自
绒球和部分小脑蚓部皮质,止于
前庭神经核的小脑前庭纤维;起
于顶核,止于延髓的顶核延髓束
纤维(包括顶核前庭纤维、顶核
网状纤维)。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9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9
颗粒层:
含大量密集的颗粒细胞,接受来 自脊髓、脑桥核和脑干网状结构 等处的苔藓纤维,是谷氨酸能兴 奋性神经元,构成小脑的主要传 入纤维,另有高尔基Ⅱ型细胞轴 突终末和颗粒细胞树突之间相突 触形成复合突触,称为小脑小球, 对苔藓纤维与颗粒细胞起反馈抑 制作用。
小脑解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宣讲
10
梨状细胞层:
由单层梨状细胞构成,其 树突呈扇形,在分子层内 展开,起自对侧下橄榄核 的攀缘纤维与梨状细胞树 突形成兴奋性突触,梨状 细胞还接受位于分子层细 胞的抑制性信息,其轴突 是小脑皮质唯一的传出通 路,大部分止于小脑核, 小部分止于前庭神经核, 对这些核团起抑制作用。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2
(二)小脑核团
1 、顶 核
位于第四脑室顶壁内,靠近正中面;
接受原小脑皮质纤维;
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至前庭神经核及延髓网状结构。
2 、球状核
位于顶核外侧;
接受旧小脑皮质来的纤维;
发出纤维加入小脑上脚。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3
3 、栓状核 位于齿状核门,大型多极细胞; 接受旧小脑皮质的纤维; 发出纤维加入小脑上脚。
→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 →红核脊髓束、皮质脊髓束→同侧脊髓前角 外侧部运动神经元 功能:调节躯干肌和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 运动协调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21
3.大脑小脑
脑桥核→×小脑中脚→大脑小
脑皮质→齿状核→小脑上脚
→×
丘脑
→大脑皮→皮质
×
→脊髓中间
腹外 质运动 脊髓 带、前角
侧核 区
侧束 外侧部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4
小脑的分叶
根据小脑的发生、功能和纤 前叶
维联系,分为三叶:
1、绒球小结叶 半球上的绒球+小脑蚓前端
后叶
的小结
2、前叶
原裂以前的部分+小脑蚓的
蚓垂和蚓锥体
绒球小结叶
3、后 叶
原裂以后和小脑下面的大部 分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5
小脑的功能分区:
⑴原小脑:绒球小结叶,主要接受前庭器官和前庭核的传入,故亦称前庭小脑。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纲要
一、外形和分部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三、小脑的纤维连系和功能 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2
一、外形和分部
位置:颅后窝、脑桥和延髓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与大脑枕 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脑干的中脑、桥 脑和延髓相连。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3
外形:小脑蚓(小结,蚓垂,蚓锥体,蚓结节)、小脑半球、 小脑扁桃体
红核
控制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
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量、方
向及范围。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22
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特点:
⒈不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 ⒉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侧; ⒊典型体征: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躯体平衡障碍;肌张力 降低及钟摆样膝反射,腱反射迟钝;言语障碍;肌阵挛;低 估重量;书写障碍。
⒈前庭小脑
同侧前庭神经、前庭神经 核的纤维→小脑下脚→前庭 小脑→同侧前庭神经核→前 庭脊髓束、内侧纵束→脊髓 前角内侧运动神经元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协 调眼球运动。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20
2.脊髓小脑
1.脊髓小脑束→小脑下脚→脊髓小脑 →顶核→小脑下脚→前庭神经核、网 状结构→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同侧脊髓前角内侧部运动神经元 功能:调节躯干肌和肢体近端肌的肌 张力和运动协调 2.脊髓小脑→中间核→小脑上脚交叉 →红核
4 、齿状核 位于髓体中部,皱褶袋状,大型多极细胞; 接受新小脑纤维; 发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在中脑交叉后到对侧红核以及背侧
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4
齿状核 栓状核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顶核 球状核
15
小脑上脚:
又称结合臂,连与小脑与 中脑之间,主要成分为起 自小脑核,止于对侧红核 和背侧丘脑的小脑传出纤 维,其小脑传入纤维有脊 髓小脑前束、三叉小脑束 及起自顶盖和红核的顶盖 小脑束、红核小脑束等。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23
共济失调:同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快速轮替动作差,指 鼻试验出现手颤而不准,跟膝胫试验阳性,运动性震颤
眼球震颤:常表现为水平震颤,向病侧看时更明显 躯体平衡障碍:醉汉步态,Romberg试验站立不稳 言语障碍:小脑性言语(含混、缓慢、断续、顿挫呈爆发
层)和颗粒细胞层; 小脑核:四对,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及顶核(其中球
状核和栓状核合成中间核或间位核)。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7
㈠小脑皮质
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神经元构成三层结构,外 →内: ❖分子层:星状细胞、蓝细胞 ❖梨状细胞层:梨状细胞 ❖颗粒层:颗粒细胞、高尔基Ⅱ型细胞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8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⑵旧小脑:小脑蚓(小结除外)的蚓垂、蚓垂体、蚓结节加上原裂以前的前叶, 主要接受脊髓的传入(脊髓小脑前、后束),又称脊髓小脑。
⑶新小脑:原裂以后的后叶,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经由脑桥核中继而来的信息,故 又称大脑小脑。
旧小脑
原小脑
小脑解新剖小专题脑宣讲
6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大量神经元胞体聚集在小脑表层形成小脑皮质; 位于深部的小脑白质称为髓体; 髓体内埋有灰质的核团,称小脑核(中央核); 小脑皮质由浅入深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浦肯野细胞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7
小脑中脚:
又称脑桥臂,与脑桥相连, 是三对小脑脚中最粗大者。 其主要成分为由对侧脑桥 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 只有少量脑桥网状核到小 脑皮质的纤维,小脑传出 纤维非常稀少,为小脑至 脑桥的纤维。
小脑解剖专题宣讲
18
小脑下脚:
又称绳状体,与延髓相连,主要
为传入纤维,还有至前庭和网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